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实验七_生化反应与血清学鉴定(黄小凤)

合集下载

免疫学课件——第七章 血清学反应

免疫学课件——第七章 血清学反应

免疫学原理与技术
5.血清学反应的影响因素 电解质:抗原与抗体的反应需要在适当浓 度的电解质参与下,才出现可见反应.血清学反 应一般用生理盐水作稀释液,但禽类血清需用 8-10%的高渗氯化钠溶液. 温度:通常用370C水浴中,有的补体结合反 应在冰箱低温结合效果更好. pH:血清学反应常用的pH为6-8,过高或过 低的pH可使抗原抗体复合物重新解离.如pH 降至抗原或抗体的等电点时,可引起非特异性 的酸凝集,造成假象.
免疫学原理与技术
2.结合力和离解力 抗原和抗体的结合为弱能量的非共价键结 合,是分子表面的结合,这一过程受物理化学,热 力学的法则所制约,结合的温度应在0-400C范 围内,pH在4-9范围内,如温度超过600C或pH降 到3以下时,则抗原抗体复合物又可重新解离. 3.抗原抗体的结合比例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常需要适当的比例才出 现可见的反应,在最适比例时,反应最明显. 带现象:如抗原过多或抗体过多,则抗原抗 体的结合不能形成大的复合物,抑制可见反应 的出现. “格子学说”
免疫学原理与技术
三.血清学反应的应用 1.抗原或抗体的快速检测 2.生物活性物质的超微量测定 3.抗原或抗体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定位 4.抗原组成的分析 5.微生物鉴定和抗原分型 6.血型鉴定
免疫学原理与技术
四.血清学试验的发展趋向 技术上要求高特异性,高敏感性,高分辨率, 精密定位,简易快速;在方法上要求微量化,自动 化,标准化;试剂上要求商品化.
免疫学原理与技术
二.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 1.特异性和交叉性 如肠炎沙门氏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 Ab1 Ag1
Ab2 Ag2 交叉反应是区分血清型和亚型的重要依据 关系数R R=√r1 *r2 x 100%
免疫学原理与技术

免疫学实验 ppt课件

免疫学实验  ppt课件
医学课件 5
【实验结果】
吞噬细菌的中性粒细胞 数 吞噬百分率 100% 观察记录的吞噬细胞总 数
被吞噬的细菌总数 吞噬指数 观察记录的吞噬细胞总 数
医学课件
6
【实验思考】 1、在吞噬细胞中发现细菌时, 如何区别吞噬的细菌和粘附在吞噬 细胞表面的细菌? 2、简述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概 念及特点。
3.用酒精棉签消毒被检者手指尖端,以 采血针刺破皮肤,稍加挤压,使血液流出。 用另一载玻片一端取适量血液加入抗抗A分型 试剂,并混匀;用另一端再取适量血液加入 抗抗B分型试剂,并混匀。用干棉签止血。 4.观察红细胞有无凝集发生。如有凝集, 可见红细胞凝集成块;无凝集,红细胞呈均 匀分散。判定结果后把玻片放入消毒液中。
医学课件 27
【实验结果】 将玻片对着强光源,先观察 AFP 阳性 血清孔与抗体孔之间的白色沉淀线,然 后再观察待检血清孔与抗体孔之间是否 也有沉淀线出现,如有沉淀线,则表示 AFP试验阳性,否则AFP试验为阴性。
医学课件
28
【注意事项】 1 .电泳时电流不宜过大,以免蛋白 变性。 2 .抗原和抗体的电极方向不能搞错。 3 .抗原和抗体的浓度要适当,抗原 太浓或太稀都不易出现沉淀线。 4 .电泳所需时间与孔间距离有关, 距离越大,电泳时间越长。
血红蛋白吸管凹玱片载玱片采血针微量加样器湿盒显微镜恒温培养箱75酒精棉签香柏油二甲实验方法1用微量加样器吸叏肝素20ul加入洁净凹玱片2用酒精棉签消毒手指后刺破皮肤以血红蛋白吸管叏血40ul立即放入盛有肝素癿凹玱片凹孔内并充分混匀
免疫学实验课件
生化与免疫学实验室
医学课件
1
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实验目的】
医学课件
31
【实验原理】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包括淋 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单个核细胞的体积、 形态和比重与外周血其他细胞不同。因此 利用一种介于1.075~1.090之间而近于等 渗的聚蔗糖-泛影葡胺(ficoll-hypaque) 混合分离液作密度梯度离心,离心后不同 比重的血细胞在分离液中呈梯度分布。从 而分离出PBMC。

医学免疫学实验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实验PPT课件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并不能产生凝集反应,怎样才能用肉眼就能观察到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呢?
实验原理
间接凝集示意图:
间接凝集抑制示意图:
妊娠免疫诊断试验
孕妇尿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含量明显增高。(HCG是可溶 性抗原 ) 反之,非孕妇尿中HCG含量甚微,不足以消耗掉抗HCG抗体。
医学免疫学实验
医学免疫学实验
免疫学教研室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沉淀反应
实验目的
掌握间接凝集抑制试验、沉淀反应的操作及结果的正确观察、判断. 熟悉间接凝集抑制试验、沉淀反应的原理. 了解间接凝集抑制试验、沉淀反应的用途.
间接凝集抑制实验
分类及概念
血清学反应: 在血清中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凝集反应: 在一定浓度的电解质环境中,颗粒性抗原和相应抗体反应能够产生肉眼可见的凝块。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参与反应的抗原必须是体积较大的颗粒性抗原,比如说细菌、红细胞等,都属于颗粒性抗原的范畴。 第二: 必须是相应的抗原抗体才能发生凝集反应 第三: 必须有电解质的参与 第四: 凝集块是一种肉眼能够见到的细小均匀块状物质。
试验材料
1、标本:非孕妇、待检尿 2、试剂:兔抗人HCG血清、HCG致敏的乳胶颗粒 3、器材:载玻片、滴管、玻棒
实验方法
加尿液标本 加兔抗人HCG免疫血清 加HCG致敏的乳胶颗粒 观察结果
待检尿
非孕妇尿
混匀静置2分钟
混匀静置2分钟
实验结果
火箭免疫电泳
单向扩散+电泳:将单向扩散与电泳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沉淀峰的高度与抗原的浓度成正比。
对流免疫电泳的原理
蛋白质抗原在碱性环境中,其羧基发生电离而带负电荷,在电泳时从负极向正极移动。 抗体分子在电场中从正极向负极移动。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02
实验二:免疫细胞的分离与培 养
Chapter
免疫细胞的分离方法
将细胞悬液种植在特定培养皿上 ,只有贴壁生长的细胞能够继续 繁殖,常用的有T细胞分离培养法 和B细胞分离培养法。
利用荧光标记抗体和细胞表面抗 原的特异性结合,通过荧光检测 系统对细胞进行快速分选和计数 。
密度梯度离心法 贴壁筛选法 磁珠分离法 流式细胞术
培养条件
适宜的温度、湿度、气体环境等 ,以保证细胞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
01 02 03 04
生长因子
刺激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蛋白质, 如白细胞介素、集落刺激因子等 。
传代培养
当细胞密度达到一定水平时,需 要进行传代培养,即将细胞分散 并重新种植在新的培养器皿中。
免疫细胞的功能检测
增殖能力检测
通过检测细胞分裂的速率来评估细胞的增殖能力,常用方 法有MTT法和BrdU法。
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的共刺激 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提供 必要的共刺激信号,促使T细胞活化 。
细胞因子作用
如白介素(IL)、干扰素(IFN)、肿 瘤坏死因子(TNF)等细胞因子,可 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促进细 胞活化。
免疫细胞的分化过程
初始T细胞分化
在抗原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初始T细胞分化为不同 亚型的效应T细胞,如Th1、Th2、Th17等。
04
血清的收集和分离是在免疫反应达到高峰后进行的,通常采用离心、 沉淀等方法将免疫血清与其它成分分离,得到纯净的免疫血清。
免疫血清的效价测定
01 02 03 04
效价测定是评估免疫血清免疫效果的重要手段,通常采用抗原-抗体 反应的方法进行测定。
效价测定的方法包括间接凝集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和试 验等多种,根据抗原和抗体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

生化及免疫检查ppt课件

生化及免疫检查ppt课件
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2.诊断糖耐量异常 FBG<7.0mmol/L,2hBG为
7.8~11.1mmol/L,且血糖到达顶峰时间延伸至1h后,血糖 恢复正常时间延伸至2~3h后,同时伴尿糖阳性者为糖耐量 异常,其中1/3最终转为糖尿病。
: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
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 2.9~6.0mmol/L;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 0.56~1.7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HDL 0.94~2.0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LDL 2.07~3.12 mmol/L
【参考值】 ALT法:滴度<1︰400。 【临床意义】 ASO升高常表示患者近期有A群溶
血性链球菌感染,可见于活动性风湿热、风湿性 关节炎、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上 呼吸道感染、皮肤或软组织感染。
:
:
心肌蛋白检测 cTnT ELISA法: cTnT>0.2ug/L 为诊断临界值 临床意义: AMI 发病后3-6小时升高,10-24小时达峰值,10-15天恢复,其
特异性优于CK-MB & LDH 不稳定型心绞痛,骨骼肌疾病或肾脏衰竭时也会升高 cTnI ELISA法: cTnI>1.5ug/L为诊断临界值 临床意义: AMI 发病后3-6。
:
〔二〕葡萄糖耐量实验
【参考值】 口服法:①TBG<6.1mmol/L。②服糖后0.5~ 1h血糖上升达顶峰,普通在7.8~9.0mmol/L,峰值 ≤11.1mmol/L。③服糖后2h血糖〔2hBG〕<7.8mmol/L。 ④服糖后3h血糖降至空腹程度。
【临床意义】 1.诊断糖尿病 OGTT血糖峰值>11.1mmol/L,2hBG>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医学免疫学实验》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实验目的
掌握医学免疫学实验 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培养学生对医学免疫 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
了解免疫学在医学中 的应用和价值。
实验背景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 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是医学领
实验结果一
通过ELISA方法检测了血清中IgG 的浓度,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之
间存在显著差异。
实验结果二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T细胞亚 群的比例,发现实验组中CD4+ 和CD8+T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有
所不同。
实验结果三
通过斑点试验检测了细胞因子IL2的产生,发现实验组细胞培养 上清中的IL-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
文献
作者4,文章标题4,发表年份4,刊物名称4。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流式细胞术
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检测细胞表面 或内部的抗原。
实验步骤
样本准备
采集实验动物或组织样 本,进行适当的处理和
固定。
免疫染色
按照实验方法要求,进 行抗体标记和抗原抗体
反应。
结果观察
通过显微镜或相关仪器 观察实验结果,记录数
据。
结果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 分析,得出结论。
03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
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免疫 学人才,提升我国免疫学研究的国际 地位。
关注免疫学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 中的应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
05
参考文献
文献
作者1,文章标题1,发表年份1,刊物名称1。

《免疫学实验》PPT课件

《免疫学实验》PPT课件
乳胶——间接乳胶凝集试验 用途:检测类风湿因子等。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妊娠试验
(已知) (已知)
(已知) (已知)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某些传染病和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
四、实验操作内容
(一)玻片法—— ABO血型鉴定(每人做)
用已知血型Ab,测未知血型Ag;为定性实验。
ABO血型系统
血型 红细胞表面的血型Ag 血清中的血型b
二、免疫实验课目的 1.验证所学理论知识。 2.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三、要求 1.严肃认真。 2.多想、多看、多做。 3.当堂完成实验报告。
四、Ag-Ab反应的相关知识 血清学反应——即体外进行的Ag-Ab反应。 由于机体绝大部分抗体存在于血清中,故
称之为血清学反应。 1.Ag-Ab反应的基本原则 (1)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 (2)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
——类风湿因子检测(小组做)
三、凝集反应相关知识
(一)概念 颗粒性抗原(细菌、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结
合,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 称为凝集反应。
颗粒性Ag 又称凝集原 相应Ab 又称凝集素
· 颗粒性抗原: 光镜下可见,肉眼观呈浑浊悬
液,如细菌、RBC等。
· 可溶性抗原: 光镜下无形态,肉眼观呈澄清
4大经典免疫实验
(3)补体结合反应 (4)中和反应 (5)免疫标记技术
实验一 凝集反应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血清学反应概念、特点。 2.熟悉凝集反应的概念、常用凝集反应 的实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3.了解凝集反应的原理、类型及其用途。
二、实验内容 1.直接凝集试验(玻片法)
——ABO血型鉴定(每人做) 2.间接凝集试验
(二)间接乳胶凝集试验 —类风湿因子检测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存在: 变性IgG — Ag 抗变性IgG抗体(类风湿因子) — Ab 临床上用检测类风湿因子以辅助诊断

免疫学实验抗血清制备及抗体效价检测ppt 华中农业大学免疫学基础及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实验抗血清制备及抗体效价检测ppt 华中农业大学免疫学基础及免疫学技术
清颜色;去血块,离心取上清(3000rpm,20min),加 叠氮钠(终浓度为0.1%,注意防护!!),混匀,分装 小管,作好标记,-20或-80℃保存待测。
实验三:抗体效价检测
(一) 间接ELISA法测定 (二)双向免疫扩散试验测定
ELISA原理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简称ELISA)是在免疫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测定技术。ELISA过程包括抗 原(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上称为包被,加待测抗体( 抗原), 再加相应酶标记抗体(抗原),生成抗原(抗体)-待测抗体(抗原)--酶标记抗体的复合物,再与该酶的 底物反应生成有色产物。借助分光光度计的光吸收 计算抗体(抗原)的量。
双扩实验步骤
1、融化凝胶、倒胶制备凝胶板(每人1板)。 2、Ag、Ab稀释(见图、4人1套)。 3、打孔、点样(加Ag、Ab,每孔8ul)。 4、37℃保温保湿扩散1d,结果观察。
记号:学号
01
ck
Ab低浓度 Ag高浓度
Ab高浓度 Ag低浓度
Ag:牛血清白蛋白
Ag稀释示意图
0.10ml

0.10ml
动物抓取方式
动物控制和免疫演示……
实验二:抽血、放血,分离抗血清
颈静脉或颈动脉采血
尾 部 采 血
(一)耳静脉抽血
• 用于小量抽血,验血测抗体效价,以便决 定加强免疫或放血。
• 与耳静脉注射方式相反。
(二)心脏抽血
• 家兔固定(仰卧)---准确找到心脏部位---剪毛(心 脏部位)---消毒---进针(50ml注射器接带硅胶管的 12号针头)抽血,抽至50ml,从硅胶管接头处取下注 射器,拔针头,将血液注入100ml无菌空三角瓶,再重 复上述操作继续抽血,直至抽完。

2024版医学免疫学全套完整版PPT课件

2024版医学免疫学全套完整版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全套完整版PPT课件目录•免疫学概述•抗原与抗体•固有免疫系统•适应性免疫系统•免疫应答调节与异常•免疫学应用与展望01免疫学概述免疫学定义与研究对象免疫学定义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的识别、应答及排除的科学。

研究对象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免疫相关疾病。

免疫系统组成及功能免疫系统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免疫系统功能防御、自稳、监视。

免疫应答类型与特点固有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快速应答、无免疫记忆。

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慢性应答、有免疫记忆。

特点识别“自我”与“非我”,排除异己,维持内环境稳定。

02抗原与抗体抗原性质及分类抗原性质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分类根据抗原性质不同,可分为完全抗原和不完全抗原;根据抗原来源不同,可分为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和异嗜性抗原等。

抗体结构与功能抗体结构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和空间构象的免疫球蛋白分子。

抗体分子可分为可变区和恒定区两部分。

抗体功能识别并结合特异性抗原,激活补体、调理吞噬、介导ADCC等作用,参与机体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等功能。

抗原-抗体结合抗原-抗体反应类型抗原-抗体反应特点抗原-抗体反应机制抗原与抗体在机体内或体外相遇时,可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根据抗原和抗体性质不同,可分为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中和反应等。

具有高度特异性、可逆性、比例性和阶段性等特点。

同时,抗原-抗体反应也受到温度、pH值、电解质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03固有免疫系统作为人体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能有效阻挡病原体入侵。

皮肤和黏膜屏障生理屏障免疫细胞屏障如胃酸、肠道菌群等,通过维持内环境稳定来抵御病原体。

固有免疫细胞在组织中分布广泛,能够快速应对感染。

030201组织屏障作用及机制1 2 3吞噬和消化病原体,同时激活适应性免疫应答。

单核/巨噬细胞通过吞噬和脱颗粒作用杀伤病原体,参与急性炎症反应。

第5章--免疫血清学检验技术PPT课件

第5章--免疫血清学检验技术PPT课件

高,约为10μg/ml2。021
32
2021
33
(四)火箭电泳 Rocket Electrophoresis
又称免疫扩散,是把单向免疫扩散同电
泳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抗原在含有定量抗体
的琼脂中泳动,两者比例适宜时,在较短时
间内生成锥形的沉淀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沉淀峰的高度与抗原含量成正比。此法的特
96000
14 2021 Dy3+-PTA
1000 51
3、信号增强作用
Eu3+标记 的抗原-抗 体复合物
pH<4
Eu3+ 解离
结合 β-二酮体
荧光 增强
固相双抗体夹心法原理示意图
2021
52
4、双抗体夹心法
固相抗体-待检抗原-Eu3+标记抗体复合物
在酸性增强液下,Eu3+解离,340nm激发
光下发射613nm荧光。2021
53
5、固相抗体竞争法
待检抗原和Eu3+标记抗原与固相抗体 竞争结合,温育洗涤后在固相中加入荧 光增强液,测定荧光强度,荧光强度与 待检抗原含量成反比。
2021
54
6、固相抗原竞争法
待检抗原和固相抗原竞争结合定量的 Eu3+标记抗体,温育洗涤后在固相中加 入荧光增强液,测定荧光强度,荧光强度 与待检抗原含量成反比。
22
(二)间接Coombs试验
检测血清中的2021不完全抗体
23
六、沉淀反应 precipitation reaction
可溶性抗原(如细菌、外毒素、血清
蛋白等)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后,在一
定条件(适量的电解质、合适的酸碱度和
温度)下,经一定时间,于比例合适处形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免疫分子
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 等,协调和调节免疫反应的 过程。
免疫学实验的目的和重要性
免疫学实验旨在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反应和调控机制,帮助阐明疾病发生 的机理,并提供改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础。
常见的免疫学实验方法
1 ELISA检测
2 流式细胞术
通过测定特定抗体或抗原 的定量反应,用于检测疾 病标志物和免疫应答水平。
通过将细胞悬浮液与荧光 标记的抗体反应,用于定 量和鉴定免疫细胞的类型 和数量。
3 免疫组化
利用抗体与组织中的抗原 特异性结合,用于检测和 定位特定蛋白质的表达和 分布。
实验准备和实施步骤
1
实验设计
制定实验方案和流程,本采集
从受试者收集血液或其他生物样品,并进行预处理和储存。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医学免疫学的定义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门学科,主要关注免疫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异常状态,致力于预防和治疗 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器官
包括脾脏、淋巴结和肺等, 承担着产生、存储和激活免 疫细胞的重要功能。
免疫细胞
包括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 胞等,负责识别、捕获和消 灭入侵的病原体。
3
试剂准备
准备实验所需的试剂、标准品和控制品,确保其纯度和可靠性。
4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各项操作,包括样品处理、测量和分析等。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 整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图形化处理。 • 分析数据,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并寻找相关的趋势和规律。 • 从实验结果中得出结论,并进行科学解释和讨论。
实验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免疫学实验具有时间、资源和技术限制,未来可以发展更加高效和精确的实验方法,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免疫系 统及相关疾病。

血清学实验技术课件

血清学实验技术课件
•本质:间接凝集试验
•原理:不完全抗体(单价抗体)与颗粒抗原结合不出现可见凝集反应,用单价抗体免
疫动物,将获得的抗抗体与结合有单价抗体的颗粒载体混合,出现可见的凝集反应 •应用:初生动物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诊断,布氏杆菌病的不完全抗体检测,抗组织细 胞不完全抗体的检测
Step 1 Step 2
+
不完全Ab
原分析和疾病诊断的基础;但不同微生物的 部分共同抗原或不同抗原的相同表位可出现 交叉反应,后者是区分血清型或亚型重要依 据
• 结合比例:抗原抗体结合在比例适当时才出现 明显可见反应,抗原或抗体过多可抑制可见反 应,称为带现象
• 可逆性:抗原抗体结合力与非共价键性质、数
量和距离有关,形成的复合物可以解离, 离解 常数(K)反映抗体与抗原之间的亲合力,高亲
=
颗粒性抗原 如:RBCs
+
=
Anti-AbFc
第14页,幻灯片共36页
沉淀试验分类
液体沉淀试验 沉淀试验
凝胶内沉淀试验
絮状沉淀试验 环状沉淀试验 免疫浊度测定
免疫扩散试验 免疫电泳 对流免疫电泳 火箭免疫电泳
第15页,幻灯片共36页
环状沉淀试验
• 在小口径玻璃管内进行 • 主要用于抗原的定性检测(如诊断
• 分类 • 凝集试验: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与颗粒性载体
(红细胞、乳胶等)结合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 在电解质参与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 • 沉淀试验: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电解质参与 下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
第8页,幻灯片共36页
凝集试验分类
直接凝集性试验 凝集性试验 间接凝集性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 ELISA)

血清学鉴定实验ppt课件

血清学鉴定实验ppt课件
H抗原:分为Ⅰ、Ⅱ相,Ⅰ相以a、b、c等表示, Ⅱ相以1、2、3等表示。
Vi抗原:抗原性弱,不稳定,可阻止O抗原与其 相应抗体的凝集反应。
16
沙门氏菌菌型的表示方法
❖ 血清型以数字和字母表示.
例如:查考夫曼-怀特沙门氏菌属抗原表. 鼠伤寒沙门氏菌: O抗(1,4,[5],12), 第Ⅰ相H抗原(i) 第Ⅱ相H抗原(1,2)。
H6
A-F群 多价O
H7
A-F群 多价O
Heh Hgp
Henx
H1.2.3.
5
30
血清学实验材料分配
分组 菌种 诊断血清
4人 /组 待测菌种一支
1盒 /组
31
写实验报告
❖ 写明实验判定结果(即阴性或阳性),并描 述整个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
32
33
-
Vi
实验进程
-
为非沙门氏菌属,不再继续鉴定其他
抗原成分。
-
初步判断为沙门氏菌属,继续鉴定其
他抗原成分。
+
初步判断为沙门氏菌属,但需去除菌
体Vi荚膜后再继续鉴定其他抗原成分。
25
沙门氏菌属常见菌型诊断抗原表
群别 A B
菌型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德比沙门菌 鼠伤寒沙门菌

o 1,2,12 1,4,5,12 1,4,12 1,4,5,12

H a:b:1,2 f,g:i:1,2
C
猪霍乱(或丙型副伤寒) 沙门菌
6,7,(Vi)
c:1,5
D
伤寒沙门氏菌
9,12,Vi
d:-
E
鸭沙门氏菌
F
阿伯丁沙门氏菌
3,10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材料
1. 菌种 沙门菌 2. 试剂 多价沙门菌O(A-F)诊断血清 3. 其他 无菌载玻片
沙门菌的主要抗原组成
• 主要有O、H、Vi Ag • O Ag:至少58种,以1、2、3等阿拉伯数字顺序排
列。凡含相同抗原组分归为一个组,引起人类疾 病的沙门菌大多数在A~F组 • H Ag:分为第Ⅰ和第Ⅱ相两种,第Ⅰ相以a、b、 c等小写字母表示,第Ⅱ相以1、2、3等阿拉伯数 字表示
细菌产生的酶
含硫的 氨基酸
硫化氢
硫化铁
或硫化铅
黑褐色
(2)方法:利用接种针将大肠埃希菌或沙门 氏菌穿刺接种于硫生化反应管内,37℃孵育 18~24h后观察结果。
3.硫化氢试验
• (3)结果判断:变黑色为阳性反应,不变 色为阴性。
+
二、血清学鉴定
实验目的
掌握细菌血清学鉴定法
实验原理
根据抗原抗体反应高度特异性的特点, 在疾病诊断中可用抗原、抗体任何一方作为 已知条件来检测另一未知方。
+- +
2.靛基质试验
(1)原理:
色氨酸
细菌产生的 色氨酸酶
靛基质试剂
吲哚
玫瑰吲哚
(无色)
(红色)
(2)方法:利用接种针将菌种接种于靛生化 反应管内,37℃孵育18~24h后加入靛基质 试剂,最后观察结果。
2.靛基质试验
(3)结果判断:上层呈红色为阳性,不变色为 阴性
阳性
3.硫化氢试验
(1)原理:
初步判断为沙门氏菌属,但需去 除菌体Vi荚膜后再继续鉴定其他 抗原成分。
每组1人专门接种大肠杆菌,另1人专门接种 沙门氏菌
37℃培养18~24h后观察并比较其结果。
血清学实验进程
分为4小组,每组领取一盒诊断血清,4支沙门菌种,每人鉴定 一种。先鉴定A-F和Vi,根据结果再进行其他鉴定。
A-F群多价O
Vi
鉴定结果 鉴定结果
-
-
+
-
-
+定其他抗原成分。 初步判断为沙门氏菌属,继续鉴 定其他抗原成分。
(1)原理:
细菌产生的酶


(酸碱指示剂)
气体
(2)方法:利用接种针将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分 别穿刺接种于5种糖生化反应管内,37℃孵育18~ 24h后观察结果。
1.单糖发酵试验
(3)结果判断: 本次用的酸碱指示剂为溴甲酚紫(中性或
碱性呈紫色,酸性条件下呈黄色)首先观 察细菌是否生长,细菌生长后,培养基呈 混浊.可能出现3种结果
实验七 生化反应与血清学实验
一、生化反应
实验目的
1. 掌握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和临 床意义。
2. 熟悉鉴别细菌常用的生化试验 原理、方法和结果判断。
生化实验原理
由于各种细菌含有的酶系统不同,对各 种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和分解产物亦不同, 据此可在培养基中加入底物和指示剂,通 过颜色的变化来区别和鉴定细菌。
实验原理
细菌产生的酶
底物
产物
鉴定产物
实验材料
1.菌种: 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 2.微量生化反应管: 葡萄糖、乳糖、蔗糖、
麦芽糖、甘露醇、蛋白胨水(靛基质)、硫 化氢。 3.试剂: 吲哚试剂
实验方法
用接种针分别将大肠埃希菌、沙 门氏菌穿刺接种于各生化反应管内, 37℃培养18~24h观察结果。
1.单糖发酵试验
• Vi Ag:抗原性弱,不稳定,可阻止O抗原与其相
应的抗体起凝集反应.
沙门氏(11种)血清一览表
O2
O4
O7
O9
Ha
Hb
Hc
Hd
Hi
Vi
A-F群多 A-F群多
价O
价O
实验方法
50微升血清+沙门菌 50微升NS+沙门菌
结果判断
• 阳性:可见颗粒状凝集物 • 阴性: 均匀混浊
沙门氏菌属国内常见菌型诊断抗原表
群别 A
B
C D E F
菌型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乙性副伤寒沙门菌 德比沙门菌 鼠伤寒沙门菌 猪霍乱(或丙型副伤寒) 沙门菌
伤寒沙门氏菌 鸭沙门氏菌 阿伯丁沙门氏菌
抗 o 1,2,12 1,4,5,12 1,4,12 1,4,5,12
6,7,(Vi)
9,12,Vi 3,10 11
原 H
a:b:1,2 f,g:i:1,2
c:1,5
d:e,h:1,6
i:1,2
注意事项
• 1.生理盐水中不出现凝集颗粒,诊断血清中 的颗粒凝集才有阳性意义。
• 2.沙门菌Vi抗原存在时可阻止O抗原与相应 抗体发生凝集,故在做玻片凝集时应加注意, 需事先加热破坏Vi抗原,O抗原才得以与相 应的O诊断血清发生凝集。
生化实验试验进程
2人1组,每组领取两种菌种,每人领取7种生 化反应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