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
学习新课标精神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
学习新课标精神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I.教学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要根据新课标要求的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结合近几年学生学习表现得出的结论,用问题解决和实践实践结合协作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II.教学目标(一)语言方面1、有效地学会把问题引导到实践中。
2、熟练应用实践实践的语言,通过精准的句子描述出实践的内外涵义。
(二)文化方面1、了解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并具备表现能力。
2、体会综合运用科学技术推进实践发现事实,形成独特见解。
(三)能力方面1、学会整合分析问题,运用科学理论辨别问题。
2、参与协作,通过实践增强素养,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III.教学材料本单元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主题,结合实践发现不同问题,围绕“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展开教学,通过科学原理和材料的运用,让学生学会独特的思考方式,强化观察分析能力,能够间接地体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IV.教学方法(一)学生中心法教纲内容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探究、实践、推理、发现、深入认识的课堂;以问题导入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实践,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协作案例法以经典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运用新课标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分析,通过实践明确条件,分析事实,强化协作能力,并能够体会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V.教学过程(一)激发讨论1、根据提出问题,先让学生讨论,以提取问题中的关键,激发学生讨论;2、建立协作互动文化,营造实践认识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实践重新发现其他意义;3、分析课堂中学生谈论的内容,总结出一个框架,然后分析推理;(二)科学综合1、分析科学知识的内涵,分析相关概念的特点、关系、分类及与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的连接;2、把最新科学技术的相关知识引入课堂,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理解。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详细版)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详细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信宜三中杨大清一、概述(一)课题所属学科:思想政治(二)课题来源: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第一框第二目(三)课程类型:新授课(四)所需课时:1.5节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的四个表现(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悟和体会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和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四、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探究法五、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导入新课,展示教学目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六课第一框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那么“认识从何而来呢?”对,从实践中来,所以在第一目题,我们学习了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
那么实践与认识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理解和准确区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表现。
第二部分:主体部分1让没有吃过百香果的学生现场尝一尝得知其味道,引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区分途径和来源,并展示相关名言。
好,大家都看到我今天带了一些水果来,知道这是什么吗?吃过吗?有没有同学没吃过的?(或者:你没吃过吗?)好,现在就让你尝一尝。
请你尝了之后把这百香果的味道告诉大家。
一一酸、甜、香……好,刚才这位同学亲自品尝了这种百香果之后得知这是酸的(或其他),用书本的话说就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但是,还有一些同学虽然从没吃过,但刚才也从?口中或者百度搜索等其他途径知道了这种水果的味道,这是不是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是。
从别人口中或从书本等其他途径的获得的认识,对于我们来说是“间接经验”,但这些经验最终还是来源于实践。
所以我们要把” 认识的途径和来源”区分开来。
精选高二政治教案:认识具有反复性
精选高二政治教案:认识具有反复性教案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进行具体安排的一种教学文书。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精选高二政治教案:认识具有反复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精选高二政治教案:认识具有反复性(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対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真理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易错易混点1.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因此,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因此,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3.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因此,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此,人们获得知识只有参加实践。
5.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6.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一看实践,二看大多数人的意见。
7.有用的就是真理。
8.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9.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永无止境,因而人们不可能获得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应用指南实践与认识。
经常用来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如:青藏铁路的开通,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对一事物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人们克服的各种难关,自然灾害后的反思,文化遗产的保护,绿色GDP,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等。
高考考查学生对实践与认识的理解与把握,要求学生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真理经常用来分析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如:对失败的价值思考,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关系,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等,高考重在考查学生对真理的理解与把握,要求学生要敢于追求真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公开课教案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4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认识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4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说明什么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从认识的起源上来讲的,但并非人的一切知识都来自亲身实践,间接经验是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学习间接经验也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4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认识的发展离不开实践。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5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认识的正确与否不能用主观认识来辨别,要通过实践检验。
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
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
《第8课 在实践中提高认识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在实践中提高认识能力》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实践与认识的干系,理解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掌握提高认识能力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干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树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实践与认识的干系,实践对认识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提高认识能力,尤其是如何运用实践来提高认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素材:搜集一些关于实践与认识干系的案例和图片,以及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应用方案的探讨。
3. 安置预习: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相关内容,为教室讨论做好准备。
4. 安排教室环境:确保教室安静、整洁,方便学生讨论和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一个社会现象引入实践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接着,教师可以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提高认识能力,并诠释实践在提高认识能力中的作用。
2. 讲解理论知识教师需要讲解实践的含义、特点、作用以及提高认识能力的意义和方法。
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实践与认识的干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3. 组织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在教室上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的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获得真实的体验。
4. 分享与讨论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收获和经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些社会现象或问题,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给予适当的点评和指导。
5. 总结与反思最后,教师需要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概括出实践在提高认识能力中的作用以及提高认识能力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和不足的地方,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M《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设计一、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记:实践的含义;人类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②理解: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并能用具体实例给予阐释。
③运用:列举生活中与实践相关的例子或名言。
2.能力目标:①分析理解能力: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学会对实践概念含义进行分层理解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②通过研究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结合案例培养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难点:实践的特点三、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教师:展示观点一:不会游泳,怎能下水。
观点二:不下水,怎能学会游泳。
提出疑问:你赞同那个观点?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从而导入新课。
㈡讲授新课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它的两层基本含义:A.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教师:展示材料,让学生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①蜜蜂筑巢。
②构想美好生活③建设小康社会④成功举办奥运会2.实践的特点⑴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原因:A、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B、实践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08奥运奖牌制作的难度说明。
⑵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播放神七中航天员出舱的模拟动画说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⑶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①实践具有社会性提出疑问: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中成功出舱,是单靠他个人力量可以完成的吗?学生回答教师: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实践具有历史性展示从神五到神七的三次突破说明: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不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实践认知课堂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实践认知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本教学设计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题,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重要性及威胁因素。
- 掌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方法与措施。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团队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兴趣和责任感。
-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 提问: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我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2. 讲授新课- 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重要性及威胁因素。
- 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作用。
3. 案例分析- 以我国某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为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4.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我们可以如何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5. 总结与反思-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自然保护区或植物园,实地观察生物多样性。
- 引导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生物种类、生活环境等信息。
2. 动手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活动,如:- 制作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海报。
- 设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益广告。
- 撰写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倡议书。
3. 展示与评价-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4教案-9_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真理的概念,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反复性、无限性,真理的发展过程,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理解真理与谬误的区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反复性、无限性,在认识的过程中正确地对待谬误,认识发展是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运用认识发展的道理来分析和解决认识发展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在实践中探索追求真理的信念和勇气。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认识的反复性。
难点: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回忆旧知、作出铺垫复习巩固之一------判断:( )1.“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
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
”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哲学寓意是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问: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由此要让学生明确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与意义,为下面的问题作铺垫)『新课教学』综合探究一大多数时候,你还没把设计给用户看之前,用户根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学习新课标精神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
学习新课标精神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教学背景分析新课标要求学生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实践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通过实践来认识和理解知识。
本次教学设计就是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核心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重要性,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实践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介绍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题(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
比如,实践中出现问题时,我们是如何解决的?通过实践学习新知识时,我们是怎样理解和掌握的?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学习新概念(15分钟)教师首先给学生介绍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通过简单的例子或实践活动来说明。
然后让学生总结出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3.实践活动(30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体会。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做简单的实验、观察或调研,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学会从实践中获取知识。
4.总结认识(10分钟)活动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反思实践中的问题和经验,帮助他们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在实践中获得的感悟和收获,培养他们对实践的兴趣和热情。
高中思想政治沪教版(新)高二上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思想政治沪教版(新)高二上册第六课《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正确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学会运用该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动手实践、分析、讨论、归纳,理解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并能通过列举制作纸质桥梁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重视实践的作用,避免忽视实践的重要性而空谈认识,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关于哲学生活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能力基础:高二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但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阶段,缺乏理性的思考。
因而在教学设计阶段要选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素材创设教学情境,依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富有梯度的探究问题。
3重点难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教学过程。
实践决定认识的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认识论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其中实践决定认识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强调学生主体性、实践性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体会这一哲学观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实践的概念,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学生能够区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能够运用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学生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学内容1. 实践的概念及其特征2.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3. 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及其意义4. 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实践?实践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对实践的理解。
3. 教师总结: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二)讲授新课1. 实践的概念及其特征- 教师讲解实践的概念,强调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 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实践的特征,如客观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等。
2.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教师讲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实践与认识的相互作用。
3. 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及其意义- 教师讲解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强调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基础。
- 学生结合实例,分析实践决定认识的意义。
(三)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3.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调查结果和解决方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第四册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名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教学目标(1)了解认识的含义。
(2)理解实践的含义和特征。
(3)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追求真理。
【科学精神】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事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分析问题。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实践的含义和特征。
2.教学难点: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学过程阿(一)引入新课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
人的正确认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有没有客观真理?人们如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追求真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我们学习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二)讲授新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板书)一、认识与实践(板书)阅读与思考老子提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荀子提出,没有什么“生而知之”,而是“求之而后得”,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性”,而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
柏拉图提出“认识即回忆”,认为存在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理念世界”,人的知识来源于对其中“理念”的回忆。
上述三种关于认识的观点有何不同?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老子认为认识是“生而知之”;荀子认为认识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柏拉图认为认识来自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认识到底是从何而来呢?我们先来学习认识的含义是什么?学生: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教师:认识的分类是怎样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实践对于认识的重要性,明确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和思维活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态度。
2.教学内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实践的种类与形式-实践的意义和要求-抽象概括与具体经验的关系第二部分: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活动(10分钟)1.提问导入:请学生回答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什么?2.教师解释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探究活动(30分钟)1.学生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和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小组讨论问题:实践对于认识的重要性在哪些方面体现?有哪些具体的实践活动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事物?2.学生展示与讨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展示:请各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分享他们的思考和想法。
-学生讨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和借鉴。
讲解与讨论(30分钟)1.讲解实践的种类与形式:教师讲解实践的不同种类和形式,如实验实践、生产实践等。
2.讲解实践的意义和要求:教师讲解实践的意义和要求,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需要具备全面、系统、科学的要求等。
3.学生讨论与回答: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拓展活动(30分钟)1.学生实践探究: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进行小型实验、调查研究等,以加深对于实践的理解和认识。
2.学生分享与总结:学生可以进行实践活动的分享和总结,归纳实践对于认识的基础作用。
归纳总结(10分钟)1.教师点拨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学生反思提问:学生们思考并回答实践对于认识的重要性及自身实践的体验。
第三部分: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展示、讨论、实践探究等形式,深入理解了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关系,并增强了对实践的认识和理解。
名师教学设计《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示范教学教案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总结出--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总结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设计意图:利用“苹果”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品尝体验和探究学习体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分享合作中拓展思维空间,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便于自动生成。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很容易被激发,于是在这种愉悦的讨论学习中,枯燥的政治理论也就变得有趣起来。
学生写并踊跃回答自己的同学特点。
通过贴近学生的情景活动,容易他们激发兴趣,自然导入本课哲学理论学习。
2、实践的特点
探究活动一:观看“愚公移山”的动画视频,思考:
(1)是谁在从事移山活动?(2)移山活动是在认识世界还是在改造世界?(3)移山活动是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教师活动:适当讲解,点出概念理解上的易错点。
当堂检测巩固提高
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我精选了5道选择题对学生进行限时训练,处理先由学生回答,然后小组互评纠正,最后教师点拨。
学生进行限时训练
处理先由学生回答,然后小组互评纠正
设计意图:这样自学互评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解题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请你利用今天所学知识以“我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难点: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文科班的学生。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综合分析的能力,但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很有限,对实践活动、实践主体等认识不多,这对于他们理解本课的基本观点会带来一定的困难。
实践的含义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实践的含义;(2)掌握实践的基本特征;(3)了解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3)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实践的含义;(2)实践的基本特征;(3)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1)实践的含义与理论知识的结合;(2)实践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3)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实践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实践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改造客观世界来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
(二)讲授新课1. 实践的含义(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 实践的基本特征(1)客观实在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3. 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实践案例,如:科技创新、环保活动等;2. 学生分析案例,探讨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3. 教师点评,总结实践的意义。
(四)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3. 教师点评,总结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方法。
(五)实际操作1. 教师布置实践任务,如:开展环保活动、科技创新等;2. 学生分组完成实践任务;3. 教师点评,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收获。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 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的含义、基本特征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
学习新课标精神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
学习新课标精神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教学背景分析1.新课标要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新课标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需要在实践中探究问题、进行实验、观察现象,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新知识。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中要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主题的教学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设计等方面。
通过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践活动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2)掌握实践活动的设计方法;(3)掌握实践活动的操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科学、爱实验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实践活动的设计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将实践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实践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首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到实践对于认识的重要性。
2.实验法其次,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进行实践活动,观察现象,从实践中获得认识,体会实践的作用。
3.讨论法再次,通过学生的讨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实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到实践对于认识的重要性。
如实验、观察等,都是认识问题的一种途径。
2.理论知识讲解讲解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论知识,包括实践和理论知识的关系、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等。
3.实践活动设计设计多个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第4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第4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1.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人的认识是怎样发生的,也就是人的认识能力是怎样来的?这是认识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发生的自然史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从实践出发,认为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必要性和可能性。
实践是人以自觉目的性为特征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它要求人首先以观念方式把握和改造对象;工具性的实践活动又为主体以观念方式把握客体提供了可能。
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
作为人的认识能力标志的认识结构,是在人与对象的实际相互作用中,通过活动的内化逐渐形成的。
这种认识结构或图式又成为主体进一步“同化”,即认识外界客体的内在基础,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转变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也因此相应地发展起来。
最后,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人在社会交往中通过语言使思想获得了共同的表达方式,使认识超出了个人体验的狭隘范围,人通过语言不但能掌握前人的经验,同时也能学习和掌握相距遥远的他人的经验,从而大大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从认识的发生可以看出,人的认识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而对于有认识能力的人来说,他的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仍然是由实践决定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2.认识的本质与结构,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这是认识论的关键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其主要内容是: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映,都是以观念的形态再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
学习新课标精神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
生 活 中 的 具 体 事 例 ,讨 论 如 何 在 实 践 中 获 得 和 深 化
在 突 破 重 难 点 环 节 时 ,首 先 通 过 引 导 学 生 分 析
认 识 、 追 求 真 理 。 可 着 眼 于 正 确 结 论 的 形 成 ,讨 论 调 度 室 里 工 作 设 备 的 变 化 、铁 路 运 行 计 算 设 备 的 变
‘第 一 手 材 料 ’ 与 ‘第 二 手 材 料 ’ 的 不 同 作 用 ”。 两 化 ,得 出 认 识 的 发 展 源 于 实 践 的 需 要 , 实 践 是 认 识
版 课 程 标 准 ,都 强 调 从 学 生 的 生 活 实 践 出 发 ,所 以 发 展 的 动 力 ; 其 次 通 过 模 拟 高 铁 驾 驶 和 观 看 视 频
来 源 、 动 力 、 目 的 和 检 验 标 准 。 既 然 实 践 是 检 验 认 不 足 , 需 要 在 教 师 的 指 导 下 进 一 步 理 解 “实 践 是
识 真 理 性 的 唯 一 标 准 , 就 需 要 明 确 什 么 是 真 理 ,如 认 识 的 基 础 ”。 以 课 前 活 动 的 形 式 把 学 生 分 成 各 个
识 、 实 践 、 认 识 组 合 在 一 起 ,要 求 我 们 从 实 践 出 发 逻 辑 、 理 论 知 识 与 生 活 关 切 相 结 合 的 活 动 型 学 科
理 解 周 围 的 世 界 和 世 界 的 本 原 。
课 程 ”。
《普 通 高 中 思 想 政 治 课 程 标 准 (实 验 ) (2004
结 合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 学 情 分 析 ,笔 者 认 为 , 本
年 版 )》 对 本 课 的 要 求 是 “阐 明 实 践 是 认 识 的 基 础 ” 课 需 要 以 高 中 政 治 学 科 核 心 素 养 为 指 导 , 在 设 计 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和感悟实践的重要性,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和观念,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服务社会,努力取得改造世界的有益成果;
2. 重视认识的力量,增强在实践中不断获得认识并推动认识向前发展的责任感;
3. 感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带来的经济社会巨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坚定自主创新的信念,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4. 树立追求真理、科学探究、崇尚理性的精神,不迷信权威,富有批判精神,培养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教学提出问题,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正确认识,积累生活经验;
2.结合具体情景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分析、收集、处理信息的基础上交流、讨论并发表意见,掌握合作学习方法,提高理解与运用哲学知识的能力;
3. 设置互动话题,组织学生在合作中探讨、在沟通中分享,体会与感受哲学知识学习的美妙与乐趣。
知识与能力
1.在情境中感受、认识和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 运用具体事例分析、理解、归纳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 正确认识实践与认识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团结协作与语言表达的能力;
4. 通过生生、师生双边、多边互动活动,培养学生演绎与归纳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树立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思维活跃,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知识体系还没有建立,分析能力较弱,对事物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分析问题,使其逐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同时,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说明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重点难点】.
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梦”.
请同学们大声朗诵'中国梦“的核心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进入“中国梦之人民幸福梦”。
【活动】实验观察——如何辨别生鸡蛋与熟鸡蛋?.
从生活情景导入,请两位同学代表在不打碎蛋壳的前提下辨别生鸡蛋和熟鸡蛋,其他同学参与讨论,为他们支招!通过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讲授】实践的认识的来源.
辨别生熟鸡蛋,就像毛爷爷说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这样的名言还有很多,比如“实践出真知”、“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增广贤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它们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们在实践中借助于一定的工具(实践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变革对象,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知识学习和传递得到间接经验。
从源头上看,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活动】探究活动二:实验求证——多层蒸馒头上层先熟,是真的吗?.
播放视频: “郑州馒头店摞30层蒸笼蒸馒头引市民围观”——多层蒸馒头上层先熟,是真的吗?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活动,进行现场调查,请同学代表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播放视频二:实验求证——多层蒸馒头哪层先熟?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针对多数人观点、少数人观点、权威人士观点、客观事物自身等能否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进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请小组代表发言,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讲授】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可见,多数人观点,少数人观点,权威人士观点作为认识,都不能成为检验标准;客观事物无法言明自身,也不能成为检验标准。
那么,实践为什么能成为唯一标准呢?认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将认识与实践结果进行对照,符合即为正确,不符合即为错误,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将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基于此,实践是不仅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
【活动】学生代表介绍我国高铁建设的成就.
“国以民为本”,而国强是民富最根本的安全保障,一起进入“中国梦之国家富强梦”,聚焦富国之梦——中国“高铁梦”。
幻灯片:“十年磨一剑”,中国高铁十年时间达到其他国家几十年的发展水平。
截止2014年10月26日,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12000公里,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50%,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
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我国基本形成“四横四纵”高速铁路网络。
如今,中国“高铁梦”向“环球高铁梦”积极坚实迈进,11月30日,中国为马来西亚生产的世界运营速度最高的米轨动车组下线,预计明年底前运营,是目前世界上最高速度的米轨动车组,中国创造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四纵四横”高铁网络还有最后一横将在2016年初全线通车,那就是沪昆高铁,线路全长2264公里,
是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
让我们一起深入沪昆高铁的施工现场,一探其背后的“秘密”。
【活动】探究活动三:“中国高铁梦”背后的“秘密”.
播放视频:深入沪昆高铁施工现场,中国铁建实现多项技术难题的突破
学生分为两个大组分别完成探究活动:
活动一:1.对中国铁建来说,沪昆高铁建设为什么又是一场硬仗?
2.中国铁建十二局总指挥长刘建佳同志的自信从何而来?
活动二: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科学实验,探索攻克铁路建设难题的正确方案。
因此,认识是实践的目的,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代表集中讨论意见,表达观点。
教师适当点评。
【讲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通过活动一,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实践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新的探索与研究;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促进认识发展;实践提供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深化了人类的认识。
因此,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通过活动二,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正确的认识,如果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则失去实际意义。
【讲授】知识小结.
学生回顾,完成知识梳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启示我们要勇于实践,敢于实践,坚持实践第一。
【活动】探究活动四:放飞“航天梦”,中国人的探月之旅.
如果说“高铁梦”是“中国梦”驶向幸福未来的高速引擎,那么为“中国梦”插上有力翅膀,飞出敦煌壁画的是“飞天梦”,“飞天梦”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再一次向世界成功证明“中国梦”不再只是梦想!
播放视频:中国探月工程实录
学生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参与网络互动话题,对其进行评议跟帖:
1. 一些网友认为,“中国探月工程是一个‘花架子’,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没有什么实际用途。
”对此,你怎么看?
2. 有人说,“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就是“嫦娥三号”的“探路人”。
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组自选话题合作探究,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相关知识,评议观点。
教师适当点评。
【活动】课后拓展:中国梦之“我的梦”.
人民幸福梦,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汇聚成一个中国梦……从贫困到温饱到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让一个又一个的梦圆,凝聚力量,同心共筑中国梦,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我们的中国梦,未来将不只是梦!
请学生在课后进入我的教育云空间,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完成“云
作业”:“中国梦之我的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