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论著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赵晶 游舟 李曾

(四川省肿瘤医院内科,四川 成都610041)

摘 要 目的:研究肺癌、

乳腺癌、食道癌、胃癌、肝癌及肾癌等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 T )、纤维蛋白原(F IB)、血小板计数(PL T )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恶性肿瘤患者的PT 、A PT T 、FIB 和PL T ,并与健康体检者的上述指标进行对照。结果:肝癌、肾癌组患者的PT ,肝癌、肾癌、肺癌及食道癌组患者的AP T T 较健康对照组显著

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FI B 含量除肝癌组外,其他各肿瘤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PL T 在乳腺癌、肺癌、胃癌组显著增高,肝癌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恶性肿瘤患者的PT 、A PT T 时间显著延长,PL T 数量及FIB 含量增高,是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对肿瘤患者进行适当抗凝药物的使用有助于减少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并降低远处转移的机会。

关键词:恶性肿瘤;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

作者简介:赵晶(1972-),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科临床工作,Email:m issz hj@ 。

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远处转移关系密切。肿瘤患者凝血系统激活后,肿瘤进展加速及静脉栓塞致死亡率成倍增加,再加之医疗干预措施的影响,导致患者预期寿命及生活质量的下降。因此,早期预防及提前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那么,对新发肿瘤及治疗前肿瘤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发现异常,提早预防实属必要。为此,本研究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对10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本院住院诊治的经

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109例,其中男53例,女56例,年龄27~75岁,平均52岁;乳腺癌29例,肺癌16例,食道癌12例,肝癌21例,胃癌11例,肾癌20例;健康对照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21~73岁,平均49岁,均为健康体检者。所有患者在入选本研究前均停止放、化疗,所有受检者在8周内均未应用抗凝或促凝药物。1 2 研究方法

取患者静脉血2 0mL,经38g /L 枸橼酸钠抗凝后,再行3000r/min 离心10min,应用Sysmex CA 15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 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 T T )及纤维蛋白原(F IB),迈瑞血液细胞分析仪BC 5300检测血小板计数(P LT )。1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 0for Window s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所测数值以 sd 表示,各恶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间P T 、AP T T 、FIB 、P LT 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 =0 05。

2 结果

PL T 在乳腺癌、肺癌、胃癌组明显增高,在肝癌组则显著低

于健康对照组(共77例异常,占70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肝癌、肾癌组患者的PT 、A PT T 及肺癌、食道癌组患者的A PT T 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延长(共69例异常,占63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FIB 含量在乳腺癌、肺癌、食道癌、胃癌及肾癌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共88例异常,占80 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1。

表1 恶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凝血检查结果(x sd )

组别n PLT( 09!L -1)PT(s)APTT(s)FIB(g !L -1)健康对照组

35161 86 33 0410 56 0 8226 15 3 782 82 0 41乳腺癌29200 21 46 13*9 95 2 1628 82 2 383 45 0 40*肺癌16215 81 35 10*11 65 1 9831 84 4 54*4 11 1 28*食道癌12179 33 27 4511 79 0 7030 45 4 47*4 10 0 87*胃癌11243 60 49 27*11 20 1 3029 63 6 523 52 0 81*肝癌21124 75 37 44*12 60 1 48*32 24 7 25*3 28 1 06肾癌

20

188 45 31 61

12 31 1 17*

31 54 4 39*

3 77 1 27*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 05。

3 讨论

人体正常的凝血机制有赖于凝血与抗凝系统的平衡,包括

P LT 质和量的变化、凝血因子的数量的多少及/或纤溶系统活性的高低。恶性肿瘤病人往往伴有血液高凝状态[1],因此患者容易出现血栓栓塞,同时患者又存在凝血功能下降,导致患者容易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出血,从而表现出矛盾的两个方面。本研究通过与健康体检者对照,对109例肿瘤患者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计数进行了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组中乳腺癌、肺癌、胃癌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较对照组增高,而肝癌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则明显降低,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类似[1],表明恶性肿瘤患者确实存在PL T 数量的变化;凝血功能检测,肝癌及肾癌组患者的PT 、A PT T 及肺癌、食道癌组患者的A PT T 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延长,说明肿瘤患者存在出血倾向;而对于F IB 含量的检测,除肝癌组患者外,其它各组肿瘤患者均存在F IB 含量增高趋势,预示有利于血栓形成和癌的远处转移[2]。恶性肿瘤患者容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可以促使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使内皮细胞坏死及脱落,使血管表面发生了有利

161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0;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