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第八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配套课件第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课件

妇产科护理配套课件第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ppt课件CATALOGUE 目录•异常分娩概述•异常分娩的护理评估与诊断•异常分娩妇女的常见护理措施•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总结与展望异常分娩的定义与分类异常分娩,又称难产,是指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不能顺利进行自然分娩的情况。
分类异常分娩可根据异常情况发生的时间分为早期异常分娩和晚期异常分娩。
早期异常分娩主要包括流产和早产,晚期异常分娩则包括胎位异常、产程阻滞、胎盘早剥等。
发生率异常分娩的发生率较高,约占总分娩数的10%~15%,成为妇产科领域的常见问题。
影响因素异常分娩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母体生理状况、胎儿大小、胎位、产道情况、产妇心理因素以及医疗干预等。
其中,母体骨盆大小、胎儿大小和胎位是影响分娩过程的主要因素。
异常分娩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异常分娩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至危及母体生命。
对胎儿的影响:异常分娩可能导致胎儿窘迫、窒息、损伤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新生儿死亡或遗留严重后遗症。
因此,对于异常分娩的预防和处理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时识别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母婴安全。
同时,加强孕妇产前检查和教育,提高孕妇对分娩过程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也是降低异常分娩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评估方法病史询问:详细了解孕妇的妊娠史、既往分娩史、家族病史等,以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实验室检查:通过血液、尿液等实验室检查,了解孕妇的生理状况及是否存在并发症。
体格检查: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腹部形态、胎位等,以及进行骨盆测量,评估分娩的可行性。
临床表现:异常分娩妇女可能出现疼痛、出血、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等症状。
异常分娩的临床表现与评估方法利用超声技术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胎位、胎盘位置等,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超声检查电子胎心监护生物物理评分通过监测胎心音的变化,评估胎儿在宫内的安危状况。
综合多项指标,如胎动、羊水情况等,对胎儿的健康状况进行评分。
030201异常分娩的常见诊断方法定期评估护理效果,根据孕妇病情调整护理计划,确保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PPT课件

(二)临床表现:
1、协调性宫缩乏力(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临产后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
性和极性,但持续时间短、间隔时间长,强 度弱,宫缩达极期时,不见子宫体隆起和变 硬,产程进展缓慢。 原发性宫缩乏力:产程开始时即出现 继发性宫缩乏力:产程进展到一定程度后,子 宫收缩减弱。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若血压升高,减慢滴速
(3)针刺穴位: 合谷、三阴交、太冲、关元等 (4)刺激乳头可加强宫缩
3.第二产程:
如无头盆不称,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时也应加 强子宫收缩,给予宫缩素静脉滴注促进产 程进展。如胎头双顶径已通过坐骨棘平面, 行产钳助产
4.第三产程:
为预防产后出血,当胎儿前肩娩出时,给予 宫缩素肌内注射
兆,如体温上升、寒战、脉搏加快、恶露 臭味等
二、子宫收缩过强:
【原因】 1.急产 2.宫缩素使用不当 产妇对宫缩素过于敏感,
宫缩素使用方法不当,剂量过大 3.胎盘早剥 血液浸润子宫肌层,使子宫强
力收缩 4.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 5.阴道内操作过多或不当
【临床表现】
(一)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指宫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但 宫缩过强、过频。
(四)处理原则:
(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首先寻找原因,有无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
了解宫颈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情况。若头 盆不称,估计不能阴道分娩者,应及时行 剖宫产术,若判断无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 估计能从阴道分娩者,则应考虑实施加强 宫缩的措施
1.一般处理:改善全身状况
鼓励多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可经静脉补充营 养,给予10%葡萄糖500ml加维生素C2g。 伴有酸中毒时应补充5%的碳酸氢钠。
第八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静脉滴注缩宫素
3)根据宫缩调整滴速,通常不超过40滴/分, 4)以宫缩维持在间隔2~4min,持续40~60s 为宜。 5)如出现宫缩持续1min以上或胎心率有变化, 应立即停止滴注。
协调性宫缩乏力的护理
第二产程:
做好阴道助产和抢救新生儿的准备。 若出现宫缩乏力,无头盆不称可静滴缩宫素,加强宫缩
1.理解产力、产道、胎儿异常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了解过度焦虑与恐惧对母儿的影响 3.理解产力、产道、胎儿异常对母儿的危害及处理原则。
第一节 产力异常
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
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为子宫收缩力 异常。
产力异常的分类 原发性 宫缩乏力 协调性(低张性) 继发性 不协调性(高张性) 不协调性 宫缩过强
4、产程进展不明显,胎头较高或出现胎儿窘迫 征象,应考虑剖宫产。
处理原则
1、当胎头双顶径已达到坐骨棘平面或更低时,可 徒手将胎头枕部转向正前方,使矢状缝与骨盆出 口前后径一致,正常阴道分娩或阴道助产 2、转成枕前位有困难时,可转成正枕后位,再 以产钳助产。
护理评估
病史:
有无急产史;缩宫素使用、精神紧张,宫内操作史。
身心状况:
宫缩开始的时间、频率、强度,胎心胎动情况。焦虑、
恐惧等心理。
诊断性检查:
一般检查:生命体征、骨盆、胎儿大小、头盆关系等。 产科检查:子宫下段压痛明显、膀胱充盈或血尿是子宫破裂的先兆。
护理诊断
恐惧:与疼痛及母儿安全受到威胁有
胎儿娩出后,及时检查宫颈、阴道、会阴有无撕裂。
新生儿肌注维生素K1,预防颅内出血。
护理措施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胎儿异常的护理(妇产科护理课件)

二 胎儿发育异常及临床表现
1.巨大儿:出生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g者。 多见于父母身材高大、孕妇患轻型糖尿病、经产妇、过期
妊娠等。 临床表现:子宫增大较快,子宫大于孕月,胎体大,胎心
听诊位置较高。常发生头盆不称导致难产 ,而致母子受伤。
二 胎儿发育异常及临床表现
2.胎儿畸形:
脑积水
联体儿
三 护理评估
六 护理措施
3.选择阴道分娩的孕妇应做好如下护理 (2)防止胎膜早破 孕妇在待产过程中应少活动,尽量少做肛查,禁灌肠; 一旦胎膜早破,立即听胎心,抬高床尾,如胎心有改变,及 时报告医师; 及早发现脐带脱垂。
六 护理措施
3.选择阴道分娩的孕妇应做好如下护理 (3)协助医师做好阴道助产及新生儿抢救的准备 为缩短第二产程,必要时可行阴道助产; 新生儿出生后应仔细检查有无产伤; 第三产程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的完整性及母体产道的损伤 情况; 遵医嘱及时应用宫缩剂与抗生素,预防产后出血与感染。
2.臀先露
分类:单臀先露或腿直臀先露;以单臀先露最多见,其次以完 全臀先露或混合臀先露较多见。 临床表现:孕妇常感觉肋下或上腹部有圆而硬的胎头,胎臀不 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易发生胎膜 早破、脐带脱垂继发宫缩乏力,产程 延长,手术产机会增多。
一 胎位异常及临床表现
3.肩先露(横位)
概念:胎儿横卧于宫腔,其纵轴与母体纵轴垂直,称为横产式 临床表现:先露部胎肩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易发生宫缩 乏力;胎肩对宫颈压力不均,易发生胎膜早破。破膜后羊水外 流,胎儿上肢或脐带容易脱出,导致胎儿窘迫 甚至死亡。足月活胎不可能经阴道娩出。
(2)臀先露是产前最常见的一种异常胎位,占妊娠足月分娩 总数的3%-4%。
一 胎位异常及临床表现
第八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掌握产力,产道,胎儿异常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掌握过度焦虑与恐惧对母儿的影响 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发现产妇导致难产的心理因素 理解产力,产道胎儿异常对母儿的危害及处理原则 会用所学知识在难产护理过程中全面分析四大因
素
教学重点 Focus on
1.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表现,处理及护理措施 2.过度焦虑与恐惧的护理措施
特点 骨盆入口、中骨盆、骨盆出口平面均狭窄, 每个平面径线均小于正常值2cm或更多
畸形骨盆
骨盆失去正常形态 仅介绍下面2种 :骨软化症骨盆 偏斜骨盆
软产道异常
1.外阴异常:外阴坚韧、外阴水肿、外阴 瘢痕等,外阴缺乏弹性,无伸展性。
2.阴道异常:阴道横隔、纵膈、阴道瘢痕 狭窄、阴道囊肿、肿瘤等。阴道尖锐湿 疣在妊娠期生长迅速,分娩时影响先露 部下降或发生裂伤、血肿及感染。
(1) 一般检查:特别注意产妇的身高、 体型、步态、脊柱弯曲、米氏菱形窝是 否对称等。若身高﹤145cm以下,警惕 均小骨盆;体型健壮,颈部稍短,警惕 男性骨盆;跛行者,警惕偏斜骨盆。应 进一步检查产妇脊柱、髋关节及下肢有 无异常。
护理评估
(2)腹部检查:
1)腹部形态:观察腹部外形、大小、有无 悬垂腹或尖腹。
护理
心理社会评估
由于过强的宫缩,产妇精神过度紧张、 情绪急躁、不合作,呼叫疼痛难忍,盼 望尽早结束分娩。家属对此也盲目焦虑、 恐惧,若家庭经济拮据,未能配合医院 及时处理,延误时间,则更加重产妇的 不良情绪。
对母儿的影响
2.子宫收缩过强
(1)对母体的影响:因子宫收缩过 强、过频、产程过快,可致初产妇 软产道损伤,如胎先露下降受阻, 可发生子宫破裂,接生来不及消毒 可致产褥感染、产后肌纤维缩复不 良发生胎盘滞留或产后出血,产程 延长,产妇痛苦,疲劳无力使手术 产机会增加。
妇产科护理学 第八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预习项目--案例思考
该案例初步诊断为什么?主要诊断依据是什么? 该案例恰当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该产妇可能存在哪些护理问题?针对该产妇提
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预习项目--典型案例三
初产妇,28岁,G1P0,孕40周,宫口开全 2小时,胎儿未娩出。查:宫底部为臀,腹 壁明显触及胎儿肢体,胎心144次/分;胎 头下降程度为“+3”,矢状缝在骨盆左斜 径上,大囟门在右前方,骨盆无明显异常。
产道
或相互不能适应
胎分娩精受神心阻理
儿
难产
第一节 产力异常
1.定义
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 对称性、极性不正常或频率、强度发 生改变,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简称 为产力异常。
子宫收缩:
子宫收缩:
对 称 性 和 极 性
2.产力异常的分类
原发性
协调性(低张性)
乏力
继发性
不协调性(高张性)
子宫收缩力异常
4.减轻焦虑
临产后允许家属陪伴,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护士应多关心、安慰产妇,给予理解和安慰,鼓 励产妇及家属表达出他们的担心和不适,随时解 答他们的疑问,及时提供目前产程进展和护理计 划等信息,使产妇和家属心中有数,理解并能配 合医护工作,安全度过分娩期。
5.防治产后出血
1.对有异常分娩的产妇,产前遵医嘱查血型、 备血,做好输血输液准备。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护理评价
(1)产妇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获得支持,满足了 基本需要且舒适度增加。 (2)解决了产妇宫缩乏力的问题,使产力恢复正 常状态。 (3)产妇进食、饮水正常,在第二产程时能有效 应用腹压。 (4)母婴顺利渡过分娩,无产后岀血等并发症的 发生。
产力异常——宫缩过强
原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母婴护理妇产科护理湖职课件

确保分娩过程的无菌操作,以预防产后感染。
产后护理
伤口护理
01
对产后的会阴伤口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预防感染。
疼痛管理
02
为产后妇女提供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等。
母乳喂养指导
03
为新妈妈提供母乳喂养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她们建立良好的哺
乳习惯。
03 母婴护理
胎儿护理
01
02
03
胎儿监测
定期进行胎心监测、胎动 计数等,评估胎儿在宫内 的生长情况。
预防并发症
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 娠期糖尿病等,及时发现 并处理。
健康教育
向孕妇及其家属宣传孕期 保健知识,指导孕妇自我 管理。
新生儿护理
1 2
生命体征监测
监测新生儿的呼吸、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确 保其生命安全。
喂养与饮食
指导母乳喂养,提供新生儿配方奶等营养支持。
产褥期保健
产褥期是产妇身体恢复的重要阶段,需要注 意个人卫生,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过度 劳累,遵医嘱用药。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促进母婴健康的重要方式,产妇需要学 会正确的喂养姿势、哺乳方法等,同时注意保持乳 房清洁。
产后恢复
产后恢复包括体型恢复、子宫恢复等,产妇 需要进行适当的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05
异常分娩的预防与控制
定期产前检查
总结词
定期产前检查是预防和控制异常分娩的关键措施。
详细描述
通过定期产前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孕妇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评估胎儿的 发育状况,以及预测可能出现的分娩并发症。医生可以根据检查结果制定针对 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异常分娩。
合理营养与运动
第八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产道异常的护理诊断
潜在并发症:子宫破裂、胎儿窘迫 焦虑:与分娩过程的结果未知有关
产道异常的护理目标
产妇及胎儿不发生并发症 产妇焦虑程度减轻
产道异常的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产妇及胎儿情况及早发 现并发症 有头盆不称而胎膜破裂时,防止 脐带脱垂且密切观察胎心率变化。 改变体位,坐式或蹲式。 提供心理支持、信息支持。
根据畸形骨盆种类、狭窄程度、胎儿大
小、产力等情况具体分析,畸形严重,
明显头盆不称者—尽早剖宫产。
软产道异常
阴道异常
阴道横隔 阴道纵隔 阴道狭窄 阴道赘生物 宫颈疤痕 子宫颈癌 宫颈肌瘤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产道异常的护理评估 1. 病史 2. 身体评估
一般检查 腹部检查 估计头盆关系 骨盆外测量 3. 心理社会评估
子宫收 缩乏力 子宫收缩 力 异 常 子宫收 缩过强
协调性(低张性)
原发性
继发性
不协调性(高张性)
协调性
急产(无阻力时)
病理缩复环(有阻力时)
不协调性
强直性子宫收缩(全部子宫肌收缩)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局部子宫肌收缩)
子宫收缩乏力的病因
1.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 2.子宫因素 3.精神因素 4.内分泌因素 5.药物影响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处理原则
第二产程 按先露高低,胎儿状况,产程时限进行处理 ① 先露未过坐骨棘 S<0或胎头未衔接 时间已 达到或超过2h或伴胎儿窘迫征象——剖宫产 ② 无头盆不称,无胎儿窘迫及产道阻塞时间< 2h先露<+3,加强宫缩,等待先露下降 ③ 先露≥+3 或BPD已通过坐骨棘平面 如胎心好 < 2h 等待自然分娩 如胎心不良或>2h 行会阴侧切,阴道助产 第三产程 防止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
妇产科护理学 第八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4.预防子宫破裂
(1)宫缩乏力静脉滴注缩宫素时,注意小剂量、低浓度、 慢流量,勤观察,及时发现子宫破裂先兆,防止子宫破裂 发生。
(2)严密观察宫缩,若有宫缩过强,立即停止一切刺激,如阴道 内操作、缩宫素静滴等,及时通知医生。若宫口已开全,应指导产妇 宫缩时张口哈气,减少屏气用力,减慢分娩过程,同时做好接产和抢 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出现胎儿窘迫者,应让产妇左侧卧位,给予吸 氧,并做好剖宫产术的准备。
156bpm,妇检:宫颈消,宫口开大1.5cm,
先露头S-2。
妇产科护理
预习项目--案例思考
产程进展的情况如何?为什么?将如何避免? 该产妇可能存在哪些护理问题?针对该产妇
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预习项目--典型案例二
初产妇,28岁,G4~5分钟;髂棘间径 21㎝,髂嵴间径23㎝,骶耻外径16㎝,出口 横径7㎝,出口后矢状径6.5㎝;胎位LOA,先 露未入盆,胎心144次/分,估计胎儿体重约 3600g。
临床表现
• 协调性宫缩,宫腔压力低,按之凹陷 • 多属继发性,常见于骨盆中、出口平面狭窄和持
续性枕横位、枕后位
不协调性宫缩乏力(高张性)
子宫收缩的极性倒置,宫缩不起自两侧子宫角部, 兴奋点来自子宫的一处或多处,节律不协调。
临床表现
宫缩不协调,极性倒置,宫缩下段明显 宫口不易扩张、先露不易下降属无效宫缩 产妇觉持续性下腹痛、拒按、疲乏、呕吐、肠胀气、
尿潴留、易发生胎儿窘迫
产程曲线异常
◆潜伏期延长 ◆活跃期延长 ◆活跃期停滞 ◆第二产程延长 ◆第二产程停滞 ◆胎头下降延缓 ◆胎头下降停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护理学第八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异常分娩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发育、生长、妊娠结束或新生儿出生时,母儿之一或两者至危及生命或致残的严重并发症。
在这种情况下,护
士需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障患者
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就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进行详细探讨。
1. 怀疑胎位异常
在遇到怀疑胎位异常的情况下,护士应当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或者辅
助诊断,协助医生确定胎位是否异常。
根据医嘱为患者进行床旁侧切
支持试验,以协助判断胎位是否异常。
同时,护士应当随时做好监护
工作,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候命。
2. 预防和处理产程延长
在产程延长的情况下,护士应当及时监测产妇的宫缩情况、胎心监
护和宫口开展情况,与医生密切配合,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同时,
护士应当协助患者正确进行产道排空,鼓励患者进行排尿,保持尿道
通畅,避免导致子宫压迫。
在处理产程延长时,护士要做好产妇的心
理护理工作,给予产妇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3. 处理胎盘相关并发症
护士在处理胎盘相关并发症时,首先应当确保胎盘完整排出,避免
发生胎盘不全现象。
同时,护士应当关注产妇的出血情况,及时进行
监测和处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处理胎盘相关并发症时,护士
需要通知医生及时进行相关处置,并持续关注产妇的术后情况,及时
发现并处理任何不适症状。
4. 对新生儿的护理
在异常分娩情况下,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同样备受关注。
护士应当及
时清除新生儿的呼吸道内的羊水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
护士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和皮肤颜色等生命体征,及时发
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5. 支持产妇心理护理
在异常分娩情况下,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往往非常紧张和焦虑。
护士在护理产妇的同时,要给予足够的情感支持和安慰,缓解其紧张
和恐惧情绪。
护士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和需求,积极与患者沟通,
帮助其树立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6. 合理安排产后护理
在异常分娩后,护士应当合理安排产妇的护理计划和康复护理措施,包括产妇的饮食营养、个人卫生、伤口护理和恶露排出等。
护士要关
注产妇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确保产妇的康复
和健康。
综上所述,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护士
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和技能,随时做好监护
工作,及时处理一切意外情况,确保患者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同时,护士也要注重产妇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关
爱,帮助其顺利康复。
希望通过护士的精心护理,每一位异常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都能平安健康地度过这段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