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孝经与管理智慧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一、二十四孝的依次评析《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敬编录,另有说法为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
流传于后世的版本较多,但是故事一致,仅是在排列次序上有所区别。
本文以明朝版本《二十四孝图》为文本,进行评析。
(一)孝感动天。
舜作为儒家推崇的上古帝王,是内圣外王的重要代表,实现了由孝顺到忠君到治理天下的理想序列。
舜的原生家庭比较糟糕,父亲瞎子,生母早亡,继母泼辣,后母所生弟弟性格狂傲。
面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舜选择孝顺服从,由此感应天地,获得大象、小鸟、雷电的帮助;并且由此上达天听,授予大权,成功继位。
在这个故事中,较为重要的关节点是由孝顺获得感天动地的效果,从而在世俗生活中获得经济利益、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
换言之,当孝顺无法感动天地时,如何支撑内在合理性?(二)亲尝汤药。
刘恒作为皇帝,母亲生病三年,衣不解带,夜不合眼,精心服侍,亲尝汤药。
这故事看点在于皇帝是真实人物,有据可查,不是凭空捏造的。
但是疑点在于,皇帝每天日理万机,国事繁重,后宫佳丽三千,宫斗重重。
皇帝能够有那么多精力去伺候母亲吗?故事价值意义在于,皇帝孝顺,被封为道德楷模,其他人必须无条件向其学习。
这是政治权力向道德权力的扩张和占领,是政统、道统、法统的相互支持。
(三)啮指痛心。
孔子弟子曾参上山打柴,家中来客,母亲咬手指,产生心电感应,曾参奔赴回家待客。
在这里,“跪问其故”非常有意思。
对自己母亲说话,为什么需要跪着?这种潜在的不平等是等级制度固化的彰显。
在皇权时代,百姓跪拜县官,臣子跪拜君王,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礼仪。
仅由这一相类似的动作能够看见孝顺与忠君的同质性。
(四)芦衣顺母。
闵子骞家庭环境与舜相似,早年丧母,后母虐待。
父亲知道实休掉后母,闵子骞反来劝阻,后母改过,从此一家人幸福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在这里,我嗅到浓浓的琼瑶味道。
闵子骞如同一朵圣洁的白莲花,后母虐我千百遍,我待后母如圣人。
这种做法仅靠道德感召,单纯依靠以德报怨促使后母人格升华,价值观逆转效果如何?我对此持保留意见。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图文版」古今必读!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图文版」古今必读!《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
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
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
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
一、孝感动天虞舜。
瞽搜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嚣。
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
有象为之耕。
有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
事以九男。
妻以二女。
遂以天下让焉。
系诗颂之。
诗曰:对对耕春象。
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帝位。
孝感动天下。
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
名恒。
高祖第三子。
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
帝奉养无担母尝病三年。
帝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
汤药非亲尝弗进。
仁孝闻于天下。
系诗颂之。
诗曰仁孝闻天下。
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玻。
汤药必先尝。
三、啮指心痛周。
曾参。
字子舆。
事母至孝。
参曾采薪山中。
家有客至。
母无措参不还。
乃啮其指。
参忽心痛。
负薪以归。
跪问其母。
母曰。
有客忽至。
吾啮指以悟汝耳。
后人系诗颂之。
诗曰母指方缠啮。
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
骨肉至情深。
四、单衣顺母周。
闵损。
字子骞。
早丧母。
父娶后母。
生二子。
衣以棉絮。
闵损。
衣以芦花。
一日。
父令损御车。
体寒失鞭。
父察知其故。
欲出后母。
损曰。
母在一子单。
母去三子寒。
后母闻之。
卒悔改。
系诗颂之。
诗曰闵氏有贤郎。
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
三子免风霜。
五、负米养亲周仲由。
字子路。
家贫。
尝食黍薯之食。
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殁。
南游于楚。
从车百乘。
积粟万钟。
累褥而坐。
列鼎而食。
乃叹曰。
虽欲食黍薯之食。
为亲负百里之外。
不可得也。
有诗为颂。
诗曰负米供甘旨。
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
犹念旧劬劳。
六、卖身葬父汉董永家贫。
父死。
卖身贷钱而葬。
及去偿工。
途遇一妇。
求为永妻。
俱至主家。
主令织布三百疋。
始得归。
妇织一月而成。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今天,我观看了二十四孝故事,这些故事深深感动了我。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位皇帝,他很有孝心。
有一次,他的母亲病了,他便开始照顾母亲,怕宫女们照料不好,他每次上完朝就会带着太医去看母亲。
皇帝又要管理国家大事,使人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又要好好照顾母亲。
结果母亲这一病就病了三年,而在这三年中,皇帝也没有睡过一次好觉。
看到这个故事,我不禁惭愧地低下了头。
以前,妈妈在家里突然胃痛,只好躺在床上呻吟着,我见了,心里虽感到着急,但每次都只会问一句:“妈妈,您怎么了?”当妈妈还在回答我的问题时,我一定会飞快地而且淡淡地回答一句:“哦!”然后没有任何其他的回应,便转身走开了。
今天看了这位皇帝的孝心故事后,我觉得自己羞愧万分,大家同时身为父母的子女,他能这么衣不解带地服侍自己的母亲,而我连耐心关心母亲都没有做到,何况照顾她呢?皇帝是一国之君,而我是平民,皇帝每天国事繁重,都还那么有孝心,有时间去照顾自己的母亲?为什么我就做不到呢?中国有一句老话:百善孝为先,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
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孝其实很简单,就算你只倒了一杯水给长辈,这也是一种孝顺的表现;今天你离开家门时和父母主动打了招呼,这就是孝顺;吃饭前,你轻轻地为父母盛了碗饭,这就是孝顺;父母不舒服时,你的一句关切之语,这就是孝顺;今天你的作业不需要父母操心,这就是孝顺;考试中,你的成绩有了丁点进步,这就是孝顺。
就算你做的事是那么的'微小,但这也是孝心的一种体现。
只要你肯去做,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记忆中的“戏彩娱亲”,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解读二十四孝古训
解读二十四孝古训做一个懂感恩的人“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
斯《二十四孝图》,乃陈少梅先生41岁时盛年之杰作,其题材不多见,笔墨工雅,设色清丽,非同寻常,故堪称国之重宝。
《二十四孝》,元代郭居敬编,内容是辑录古代所传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
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是旧时宣扬封建孝道的通俗读物。
0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虞舜,瞽瞍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嚣[页换为臣,音yin],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02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2024年二十四孝课件
二十四孝课件一、引言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便被视为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准。
二十四孝,作为中国古代孝道的经典代表,传承了中华民族孝文化的精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教育价值。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我们特此制作了二十四孝课件,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资料。
二、二十四孝概述1.定义:二十四孝是指中国古代二十四个著名的孝子故事,它们分别出自《孝经》、《二十四孝图》等古籍。
2.来源:二十四孝的故事来源广泛,既有史书记载的真实人物,也有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3.价值:二十四孝故事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它们以生动的事例诠释了孝道的真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二十四孝故事简介1.孝感动天:讲述了虞舜以孝行感动天地,最终成为一代圣王的故事。
2.亲尝汤药:讲述了汉文帝刘恒亲自为母亲尝药,以示孝心的故事。
3.啮指痛心:讲述了曾参为了安慰母亲,啮指痛心的故事。
4.百里负米:讲述了仲由百里负米,供养父母的故事。
5.芦衣顺母:讲述了闵损为了顺从母亲的意愿,穿着芦衣过冬的故事。
6.鹿乳奉亲:讲述了剡子为了奉养母亲,冒着生命危险取鹿乳的故事。
7.戏彩娱亲:讲述了老莱子为了让父母开心,穿着彩色衣服跳舞的故事。
8.卖身葬父:讲述了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地的故事。
9.刻木事亲:讲述了丁兰刻木为亲,供奉父母的故事。
10.行佣供母:讲述了江革行佣供母,奉养母亲的故事。
四、二十四孝的现实意义1.弘扬孝道:二十四孝故事传承了中华民族孝道文化,对弘扬孝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培养品德:学习二十四孝,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孝心、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3.促进家庭和谐:二十四孝故事强调了家庭和谐、亲情至上,对促进现代家庭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4.增强民族凝聚力:传承和弘扬二十四孝,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五、二十四孝课件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道文化,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资料。
通过学习二十四孝,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孝道的智慧,将孝道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十四孝经——精选推荐
二十四孝经知道二十四孝的人已经不多了知道二十四孝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我们看教育的教字左孝右文教者孝之文也教育就是要从孝开始在中国传统当中孝的这个概念在教育当中既是一个始发点和出发点又是一个永恒的基础时代会变迁知识会更新但是传统中国更重视永恒的孝它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迁的是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迁的它应该是作为人都应该掌握和理解的东西中国文化的基础就是这个孝字孝字上老下子也就是强调血缘关系的延续性每个人只不过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一个环节你今天是小辈明天就是长辈你今天不孝敬你的长辈那么你怎么能指望当你变老的时候你的小辈来孝敬你呢如果没有这种孝敬之心人类的血缘之环又怎么能够一环一环地传接下去呢孝在今日社会似乎已是一个过气的词人老珠黄般逗不起众人的欲望了我们读《二十四孝》感觉那似乎是十分遥远的故事其实细细想来它好像又近在咫尺离我们并不远《二十四孝》影响中国社会600多年古人盛赞的这二十四孝有多少是我们今天可以做到的呢鹿乳奉亲可以勉强做到负米养亲亲尝汤药拾葚养亲行佣供母打虎救父弃官寻母等等也许可以勉强做到还有一些是我们绝对做不到的了如孝感动天埋儿得金怀橘遗亲哭竹生笋等等有些我们咬咬牙也许能做到但已是没有必要了如尝粪心忧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扇枕温衾闻雷泣墓卧冰求鲤恣蚊饱血亲涤溺器等等时代不同了古人能做的我们未必能做古人须做的我们未必必须做古人做得很好的我们未必做得到我们读《二十四孝》当以同情之心去了解古人他们也许并非看重这些形式要后人件件照办而是想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人世间还有孝之一字为什么要孝古人的解释也很简单孝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叫做慈乌反哺父母给你生命所以你要善待父母之生命父母宁愿自己挨饿受冻也要让你吃饱穿暖所以你要照顾父母之温饱你在父母怀抱有三年时间完全不能自立完全依赖父母而生存所以父母死后你要守孝三年中国文化是很实际的现在又正是一个实际的社会我们这社会的孝心也该是很重的罢我们在几乎所有方面都讲究一个投资回报率可在孝上为什么不呢人只有回归自然释放本性才能真正做到孝也才能做好孝让我们唱起普通人的赞歌吧赞美那些挺立于平凡身躯中的铮铮傲骨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我们知道从古至今孝字占据着几乎全部人的思想意识不论年长年幼都遵循着孝古时候的孝便为顺孝顺永远连在一起最后终于成为专有词一家之中父亲为一家之主儿女必须言听计从不论对错一律服从这也是孝的一种体现而今孝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改变从一味顺从深化到了求大同存小异从精神物质两方面来尽孝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每当周末一些老人的家里总是儿女满堂聚在一起对老人问寒问暖给老人买补品陪老人谈天孙子们也向老人汇报好成绩逗老人开心这是新时代孝的体现社会在一天天地进步从古时的一味顺从发展到今天的物质精神两方面尽孝无一不体现出中国人对孝的重视孝道是我们中国人最突出的美德转载此图文就是想提醒大家无论顺境逆境开心悲痛都莫忘了父母之恩枝叶繁盛的树木扎根于厚实的土地流水汤汤的江河溯源于雪岭山脉的蕴藏乌鸦孝亲反哺羔羊感恩跪乳动物尚且懂得回报于亲恩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从上代而来从己而出的血缘关系中将人性的真爱与善美发挥到极致推及宗族群我传承了代代的伦理之爱稳固了人类生活的秩序最近一段时间河北省沧州市育红小学的孩子们为教学楼走廊里新添的一幅幅图画所吸引原来学校为了在学生中开展行孝教育将古代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图贴进了校园对于学校的这种教育方式广大学生家长或褒或贬议论纷纷《燕赵都市报》5月10日久违的二十四孝图进入校园在当下语境中颇有些惊世骇俗的意味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二十四孝图无异于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天方夜谭莫说他们就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又有多少人能描绘出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故事的梗概记得在我们上学时第一次听到二十四孝这个词好像是在读鲁迅作品的时候是从文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片段转述和课文注解中知晓其存在而不是直接独立阅读这些故事的原文郭巨埋儿这类极富冲击力的字眼从此在我们心中扎根我们甚至不知道那些故事的具体细节就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二十四孝=罪恶的封建糟粕这样一个全等式的定论合上书本和我们一样大的孩子们立刻把它扔得远远的生怕沾染上封建糟粕的晦气自五四以来直至文革的破四旧延续百年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批判和摧毁旧世界的文明在我们眼中一团漆黑传统文化几乎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国民已不再需要独立的思考把持了话语权的新文化运动闯将们已为我们判定了一切对于一团漆黑的铁屋子刀劈斧砍彻底砸烂显得那么天经地义和顺理成章与其说我们在改造文明不如说我们在逃避文明我们不敢正视也不愿正视自己祖先创造的文化我们没有兴趣真正用心去鉴别它的精华与糟粕它的可爱与罪恶那些东西就是糟粕我们就是这样懒惰以为这样就能获得文化的安全感和新生的涅盘其实二十四孝图进校园这个细枝末节的问题本身并不重要学校具体怎样做才更加稳妥也可以商榷在这些细节上做浅层的基础的技术纠缠颇有些不得要领要害处在于它牵引出了一个真正重大的命题对于我们逃脱不了的文明脐带是正视还是逃避是企图全面扯断还是以敬重之心稳妥处理是蛮横地以历史的定论继续敷衍还是真正给予理性的审视和鉴别对于我们民族延续至今的文明对于先人创造的混杂了无数精华与糟粕的文化成果我们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来面对不论传统文化是怎样的珠玉与污泥混杂它注定是我们必须冷静面对的东西任何一个民族皆是如此祖先创造的东西好的坏的夺不走也赖不掉任何民族都必须立于先人创造的文化根基之上才真正谈得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自新少数人判定全民不假思索地毁弃无异于文明的自虐对于自己文明的态度也是检验一个民族是否真正成熟的重要方面鼓起勇气冷静理性坦然地面对传统文化的一切从中鉴别汲取和扬弃重建这种已经丧失了的文明传承的理性态度和能力我们不妨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是的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另一版本的二十四孝故事"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二十四孝_望云思亲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有诗颂曰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二十四孝_上书救父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有诗颂曰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二十四孝_彩衣养亲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诗赞曰乞酒奉亲尽礼仪高歌跳舞学娇姿娱亲精彩引欢笑满室春风不断吹二十四孝_哭竹生笋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二十四孝_打虎救父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二十四孝_鹿乳奉亲周朝时有一位叫郯子的从小就很孝顺他的父母年老的时候双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于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这样去取得鹿乳供奉双亲没想到被打猎的人发现正当猎人举起了弓箭要射杀他时他急忙喊道我为了取得鹿乳给患有眼疾的双亲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采取鹿乳猎人知道原来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没有射他并且对他这种孝敬父母的行为赞叹不已有诗赞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二十四孝_笼负母归鲍出字文芳是后汉时新丰人天生魁伟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伙强盗把他母亲劫走鲍出闻讯后怒发冲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顾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杀了十几个贼人终于追上了劫掠他母亲的强盗远远看见母亲和邻居老妪被绑在一起他大吼一声奋力上前众贼见他来势凶猛锐不可挡吓得四散逃命鲍出顾不上追敌径直跑上前来叩头请罪跪着给母亲和邻居老人解开绑绳将她们解放回家后来战乱。
2024年度二十四孝PPT课件
评选表彰孝老爱亲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导人们见贤 思齐、争当先进。
强化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为老年人提供权益保障和优质服 务,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2024/3/23
24
CHAPTER 06
结论与展望
2024/3/23
25
总结二十四孝的启示意义
2024/3/23
孝道在现代社会的实践意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4/3/23
13
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1 2
孝道有助于家庭和谐
孝道是家庭伦理的核心,通过尊老、敬老、爱老 等行为,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促进家 庭和谐。
孝道有利于社会稳定
孝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于维护社会秩序 、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孝道是个人品德的体现
3
一个人的品德高低往往可以从其对待父母的态度 中看出。孝道不仅是一种行为表现,更是一种内 心的修养和品德的体现。
2024/3/23
14
培养良好品德与习惯
2024/3/23
孝道培养感恩之心
01
通过践行孝道,人们可以学会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进而培养
感恩之心,珍惜他人的付出和劳动成果。
孝道培养责任感
02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十四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的学习和传承,有助于弘扬中华民 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强调家庭伦理道德
二十四孝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体现了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要性。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孝顺 父母、关爱家庭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培养感恩之心
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孝子们,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感恩的精神。他们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用尽全力去回报父母,这种感恩之心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关于孝文化的育人专著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核心的价值观之一,有许多关于孝道的经典著作和育人专著。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关于孝文化的专著:1. 《孝经》:这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古代论述孝道的一部专著。
它详细阐述了孝道的意义、内涵和作用,强调了孝道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被誉为“儒家孝道之书”。
2. 《二十四孝》:这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描绘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
这些故事旨在教育人们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强调了家庭和谐、亲情的重要性。
3. 《颜氏家训》:这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著的一部家庭教育专著,其中详细阐述了家庭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技巧,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4. 《增广贤文》:这是一部古代的蒙学教材,以格言、谚语、俗语等形式,教育人们尊老爱幼、友爱邻居、勤俭节约等,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道德修养。
5. 《朱子家训》:这是宋代学者朱熹所著的一部家庭教育专著,旨在教育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与他人相处等。
它强调了家庭教育和家族和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这些专著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孝文化、促进家庭和谐、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十四孝 启蒙教育
二十四孝启蒙教育二十四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之一,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是启蒙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十四孝的故事涵盖了孝道精神的方方面面,它们不仅是古代人民的楷模,更是我们当代人学习的榜样。
首先,二十四孝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意义。
比如《孝感动天》中的董永,为了孝敬母亲,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买药,最终感动了上天,母亲得以康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尽孝顺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牢记在心的道德规范。
其次,二十四孝的故事还能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
比如《董永挂帅》中的董永,他不仅孝顺父母,还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带领百姓抵抗外敌,最终保卫了家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爱国情怀,要为国家、为民族负责任,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再者,二十四孝的故事还能启发人们的勇气和智慧。
比如《秦琼擒虎》中的秦琼,他勇敢地面对猛虎,最终化险为夷,保全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要有智慧化解危机,这样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更多的成功。
最后,二十四孝的故事还能教育人们珍惜亲情和友情。
比如《张良卖刀》中的张良,他为了救助朋友,不惜卖掉自己的宝刀,最终化解了朋友的危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亲情和友情,要乐于助人,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总之,二十四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智慧,对我们的启蒙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二十四孝的故事,我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孝顺、爱国、勇敢、智慧、友爱的品质,这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将二十四孝的故事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让这些经典故事在我们的心中发扬光大,成为我们做人做事的指南针。
从《二十四孝》解读“百善孝为先”
【导语】因为⽗母对⼉⼥牵肠挂肚的爱,所以⼉⼥从⼩就对⽗母有⼀种依恋、亲爱的情感,长⼤懂事以后,就想着要回报⽗母的养育之恩。
这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就是孝。
今天就给⼤家介绍下从《⼆⼗四孝》的故事中去解读“百善孝为先”,欢迎阅读! ⼀、孝的缘起 普天之下,古往今来,⼈⼈都是⽗母所⽣,⽗母所养。
⽗母对于⼉⼥,出于本能,有⼀种⽆与伦⽐的慈爱。
为了⼉⼥,他们⽢受千⾟万苦,乃⾄献出⾃⼰的⽣命。
《诗经》上说,⽗母⽣我,养我,教育我,⽗母的恩德⽆以⾔表。
⼭东曲⾩孔庙有⼀篇《劝孝良⾔》,把⽗母对⼉⼥的爱描写得⼗分⽣动感⼈:⼗⽉怀胎娘遭难,坐不稳来睡不安。
⼉在娘腹未分娩,肚内疼痛实可怜。
⼀时临盆将⼉产,娘命如到⿁门关。
⼉落地时娘落胆,好似钢⼑刺⼼肝”。
把屎把尿勤洗换,脚不停来⼿不闲。
每夜五更难合眼,娘睡湿处⼉睡⼲。
倘若疾病请医看,情愿替⼉把病担。
三年哺乳苦受遍,⼜愁疾病痘⿇关。
七岁⼋岁送学馆,教⼉发愤读圣贤。
⾐帽鞋袜⽗母办,冬穿棉⾐夏穿单。
倘若逃学不发愤,先⽣打⼉娘⼼酸。
⼗七⼋岁订亲眷,四处挑选结姻缘。
养⼉养⼥⼀样看,⼥⼉出嫁要妆奁。
为⼉为⼥把帐⽋,⼒出尽来汗流⼲。
倘若出门娘挂念,梦魂都在⼉⾝边。
千⾟万苦都受遍,你看养⼉难不难。
孝是⼈与⽣俱来的美好情感。
孝字最早见于殷墟出⼟的甲⾻⽂,由上⾯⼀个“⽼”字和下⾯⼀个“⼦”字组成。
后来把⽼字的下半部省略了,就成了现在的孝字。
《说⽂解字》上说,孝即“善事⽗母者。
从⽼省,从⼦承⽼也”。
孝字的构成,可以理解为:孩⼦⼩时,⽗母在上⾯护着,怕风吹着、⽇晒着、⾬淋着;孩⼦长⼤了,⽗母也衰⽼了,孩⼦⼜背着⽗母。
总之,孝字的构成,体现着⽗慈⼦孝,⼗分和谐。
把⼈们这种亲情回报的纯朴情感提升到理论即孝道的⾼度,是2500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孔⼦和孟⼦的功劳。
孔⼦论孝,⼀是讲孝的意义。
他认为,“孝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之⾏也”,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是讲孝的内容,重点是三条:⼀是养,⼆是敬,三是谏诤。
读《二十四孝》有感
读《二十四孝》有感
《二十四孝》,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义理和道德核心,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准绳子孝顺之士。
读了《二十四孝》,我对“孝”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孝顺是由内而外,让一颗赤子之心委屈至极位,这无形中已经超越了人们常规的观念,赋予了孝顺行为独特的色彩。
孝顺是一种感情,是一种深厚的心灵相互认可与支持,父母为子女付出的物质和心灵上的无私的付出,同样子女也要以他们的实际行动来回报。
子女们要学会从心底里尊重父母,表达父母亲的关爱与爱护,在今天,即使子女们生活在困难的环境下他们也不能忘记孝顺的责任,就算无法照顾到他们的父母也能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向他们表达爱意或者向他们求助,专心致志不忘孝顺父母,这才是正确的孝道。
孝顺也是一种礼仪,是一种社会中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古人云:“顺其自然,孝其长幼”,养成良好的孝顺习惯,才能在社会中建立良好的信誉,赢得他人的尊重,这也是我深深记住的一点,我要做一个有孝心的好人。
总之,孝顺乃是遵守伦理道德、担当责任、关爱周围人,也是将自己珍贵的爱心分享给其他人,用爱心书写生活的一种武器。
在今天,我们更应当珍重孝道,用行动发扬孝顺,不忘父母之恩,共勉进步,让中华之礼仪风范得以世世代代地延续下去。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4篇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4篇《二十四孝图》读后感篇1寒假通过老师的推荐,我看了《孝经·二十四孝》这一本书,并从中学到了许多道理。
孝,自古以来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它一代又一代得传承着,迄今为止,依旧被人们所重视。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个都没有孝心的人,是没有道德的。
孝,是一切品质中最为基本的一个,但是却又是最为重要,很多人也并没有做好的。
孝,是一个人一生的作业,无论你是万人之上的富豪,还是流浪街头的乞丐,你都要孝敬父母,感谢父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将我们养育长大、教育我们,所以,孝敬父母是我们天经地义的。
一个孝顺的皇帝,对百姓也能施仁政;一个不孝顺的皇帝,再兴旺的国家也会灭亡。
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最基本的就是从是否孝敬父母看出。
现在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繁忙”,经常早出晚归、游荡他乡,哪怕好不容易有时间陪父母,也总是厌烦地辞掉,宁愿去陪朋友一起发呆,也不宁愿回家看看愈发憔悴的父母。
近日有一档十分火热的综艺节目《旋风孝子》几位明星和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一起度过六天五夜,用自己的行动弥补失去的`孝行,其中所有的家长都表示:自己的孩子太忙,并没有时间。
这也引发了各大网络的关注:孝,是否被我们说得太过于轰轰烈烈,而忘记了自己的本质?父母并不在乎你的官衔职位,而是想要让你多陪陪她,就像你小时候他们陪你一样。
尽孝并不是一两天就可以了,而是要每天都坚持,为父母做好每件点滴小事,让他们感受你那颗最诚挚的心就足以。
从现在开始尽孝吧!我想我们都不希望有后悔的那一天。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篇2孝,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的一种,《弟子规》中,对待长辈的态度无疑写的清清楚楚,“孝”这一概念,早应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成为不可磨灭的一条了,从“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这妇孺皆知的故事中表达出来了。
文中说,当作者看过二十四孝后,看到做个孝子如此之难,原先做个孝子的方案便彻底放弃了,其实我觉的,做孝子不一定非要将事例硬安到自己头上,那样多生硬来着,只要打心眼里替母亲着想,替父亲着想,不让他们为自己操心,在家务上替他们分担一些,也是一种孝,虽不如事例上那么感天动地,但至少也是一种平平凡凡的孝呀!硬把事例往自己头上安,是行不通的,毕竟时代在变,你说有一天你父母想吃鲤鱼,你说:“好,我要做一个孝子,卧冰求鲤去!”行的通吗?现在冬天没有古代冷,湖面上通常才结一层薄冰,恐怕人才站上去还没来得及卧下呢,冰就碎了,当时别说父母吃不到鲤鱼,恐怕也会吓的'赶紧跑到湖边来救人,再说,现在市场上明明有鲤鱼卖,干吗要那么费力去求鲤鱼呢?其实,这些事例所要说明的,是“孝”的精神,“孝”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种精神,平平凡凡的“孝”反而更加的温馨,向一缕淡淡的香气迷漫在家庭之中,使每个人都感到淡淡的幸福。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儿女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爱护长辈的情感表现。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即《二十四品风韵》。
二十四孝,出自《论语·子路》:“孝悌忠信,尽忠报国。
三从四德,仁在其中;五常六艺,养性安民。
”《论语》载“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之情,而亲仁……”这些故事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文化中最有代表性且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以孝道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至今仍被广泛地传播教育熏陶,影响着一代代人!一、孝子董永董永,字子思,东汉南阳人。
幼年丧父,因家中贫穷,终日只吃粗粮充饥。
董永十五岁时,母亲去世。
董永悲痛欲绝,从此不食五谷。
后来,母亲过世,他与弟弟董盛及同族之人共侍奉母亲,照顾有加。
他为人孝顺、谨慎而有节操。
其母病逝后,董永更加勤奋习武,终于练就一身武艺。
二、卧冰求鲤郭巨,春秋时鲁国人,年老时守寡。
妻子生下儿子后,他侍奉母亲的起居饮食毫不松懈,家里寒冷他便把自己仅有的衣物穿在母亲身上,用布条包裹母亲,白天帮母亲洗衣做饭,晚上为母亲洗衣、擦背、洗头。
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只要母亲一声呼唤,他便起床准备好食物。
冬天寒冷得冰不能生鲤也很着急。
但有一天下大雪覆盖大路时冰碎如雪,郭巨赶紧钻入冰里去求鲤鱼。
不巧的是冰太厚使他冻住了身子。
当他卧在冰上的时候冰忽然碎了一个小洞。
他捞出了几条鲤鱼救母亲一命。
三、抱朴子抱朴子,战国时期卫国人,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抱朴子学派创始人之一。
其弟子有十余人。
少年抱朴子遍游列国,讲学不辍。
有一次,抱朴子外出游历列国时,被一位车夫所救。
车夫说:“我们只听说过抱朴子这个人。
”抱朴子说:“我听说过,他怎么能够救我呢?”于是抱朴子就把车夫的话带回了卫国。
后来卫国有个车夫娶妻不贤又与别人通奸被杀时,抱朴子立即去看望妻子,救回了他妻子。
四、牛郎织女牛郎织女,汉族,东汉江夏人(今江苏江夏),她生在一个贫穷家庭,为织布为生,但天帝嫌她织布太辛苦,不允许她回家,于是让牛郎做了个织布机。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图详解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图详解《二十四孝故事》里的《孝经》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影响深远,是古代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集中体现。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
为什么要“孝”?,“孝”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叫做“慈乌反哺”:父母给你生命,所以你要善待父母之生命。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通过古人对父母的报恩方式能通过自己的思想认识,不一定件件照办,而是通过这些故事,通过古人的尽孝方式来告诉后人怎样去孝敬父母、关爱老人。
二十四孝其实就是二十四个故事,分别是:鹿乳奉亲、孝感动天、戏彩娱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怀橘遗亲、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现逐一整理,用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原文和译文白话文详解。
让他们知道人世间还有个大大的“孝”字。
由于古文词义比较难懂,就加注了拼音,解决了阅读的困难。
一.尝粪[cháng][fèn]心忧原文:南齐庚黔娄[yu qian lou] ,为孱陵令[chán ling]。
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
时父疾始二日,医曰[yuē]:“欲知瘥[chài]剧,但尝粪苦则佳。
”黔娄[yu qian lou] 尝之甜,心甚[shèn]忧之。
至夕,稽[qǐ]颡[sǎng]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诗赞:到县未旬日,椿[chūn]庭遗[yí]疾深。
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译文:南齐人庾黔娄[yu qian lou] ,任孱陵[chán ling]县令。
到孱陵[chán ling]县赴任不满十天,忽然觉得心惊胆战,浑身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读后感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读后感鲁迅所有的文章里面,我最喜欢的是《二十四孝图》。
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
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
就如同一个女子,任凭她再怎么美丽,若是脸上抹了过于厚重的脂粉,也唯有让人反胃而已。
那些煞费苦心修饰出来的完美的、让人们去膜拜敬仰的神像,是不能打动人心的。
真正能让我们这些在柴米油盐间折腾着的普通人感动的,永远是那些平凡的英雄,那些有过懦弱、有过自私、有过犹豫,然而最后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坚定的人。
那些自愿前往偏远地区的志愿者们,难道没有过后悔吗?难道从没有在静夜里独自流下过泪吗?难道没有抱怨过当地不可想象的艰苦条件吗?难道没有在遇到挫折遇到困难时,萌生回家的念头吗?我想,这些都是有过的。
然而他们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温暖着那块贫瘠的土地。
那些坚守操节,廉洁奉公的干部们,难道没有羡慕过别人富足的生活?难道没有在贿赂面前感到一丝的犹豫?面对着清苦的生活,难道没有过委屈与不甘?面对妻儿亲友的抱怨,难道没有过歉疚、没有过哑口无言?我想,这些都是有过的。
然而他们最后还是选择了清廉,守着自己的良心,不图那个廉洁的虚名,只求仰不愧天,俯不愧地。
那些为人们所称颂的英雄们之所以崇高,不是因为他们的完美,而恰恰是因为他们的缺陷,以及与缺陷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正是他们的缺陷,使他们离我们是那么近,我们不用仰视就可以看到他们的面容;而他们对自身缺陷的战胜,成就了他们的崇高。
为什么总是要把人神化呢?那些高高在上的神像,真的比混迹于芸芸众生的人更有感染力吗?恐怕不见得吧。
失去了真实失去了亲切的典范和偶像,立刻便敛去了那温和的笑容,换上一副拒人千里的面孔。
让我们的英雄走下神坛吧,还他们各自的本来面目,那些不见得多么完美、然而充满了人情味的面容,那些褪去了神的光环、然而闪耀着人的光辉的面容。
《孝经》善事父母思想及其管理智慧
《孝经》善事父母思想及其管理智慧《孝经》是一部珍贵的古籍,代表了古代的教育理念和传统文化,它深刻地揭示了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本论述父母子女之间关系的古籍,《孝经》的主要思想就是“孝”,也就是倡导子女要尊敬、恭敬、爱护他们的父母,这一思想被视为闻名遐迩、传遍千家万户的重要思想理念,也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孝经》中关于父母善事的思想,最核心的观点是对父母的尊重、恭敬和爱护。
尊重是一种最基本的态度,《孝经》认为,子女应该尊重自己的父母,而不是孤僻他们;而恭敬则是正确行事和态度的表现,《孝经》要求子女应该恭敬和体贴父母,不要让父母感到不受待见。
爱护则是一种以高贵品德为主体的诚挚感情,《孝经》强调,子女要爱护自己的父母,保护他们免受痛苦,并坚定不移地爱护他们,以便于他们得到最善良的关爱。
《孝经》也指出了子女如何正确管理父母的智慧。
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言行,照顾好父母的生活。
比如,子女应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在购物、用餐、聚会和旅游等方面要更加有节制,以免耗费家中财力;而在家务方面,应付一些家务活和照料父母,这样就能让父母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乐享生活。
其次,要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在社会上得到更多的认可。
有的父母往往会过分地暴露自己的感情,也就是所谓的“父子情深”,这往往会让子女感到压力。
经由适当的知识储备,一定会给父母带来不少的实际帮助,也能让子女更能自信地面对社会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孝经》中父母子女善事思想及其管理智慧,在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普适性和指导意义。
它不但能帮助孩子们正确理解和认识家庭中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更能提示孩子们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家庭,以及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进而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二十四孝》孝经与管理智慧
《二十四孝》孝经与管理智慧《二十四孝》1、虞舜:孝感动天2、汉文帝:亲尝汤药3、曾参:啮指心痛4、闵子骞:单衣顺母5、子路:为亲负米6、郯子:鹿乳奉亲7、老莱子:戏彩娱亲8、董永:卖身葬父9、郭巨:为母埋儿10、姜诗:涌泉跃鲤11、蔡顺:拾椹供亲12、丁兰:刻木事亲13、陆绩:怀橘遗亲14、江革:行佣供母15、黄香:扇枕温衾16、王裒:闻雷泣墓17、吴猛:恣蚊饱血18、王祥:卧冰求鲤19、杨香:搤虎救亲20、孟宗:哭竹生笋21、庾黔娄:尝粪忧心22、唐夫人:乳姑不怠23、朱寿昌:弃官寻母24、黄庭坚:涤亲溺器《孝经》今本仅有1799字,然而这两千字还不到的经典,居然流传了两千多年,且至21世纪依然不衰不朽。
如老子所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此真乃不朽名言。
《孝经》如此,《孝经》的历史智慧亦然如此!“孝”是社会伦理的核心,是承担责任的开始,是爱的源泉,是家族和谐发展的根本。
所谓百善孝为先,孝心一开,百善皆开,百福皆开,百慧皆开。
欢迎进入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的经典课程《孝经总裁智慧培训》,将带您从行孝道开始“修身”,而后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孝是亲父母。
是某个清晨,你轻轻地为妈妈梳理满头的银发,妈妈惬意的神情;是某个黄昏,你静静地陪爸爸下完一盘棋,爸爸满足的微笑。
孝是友兄弟。
是用心呵护那个和你先后孕育在同一个温室中的生命,是寻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关爱,是大难来临时不遗余力的扶持。
孝是敬尊长。
是擦肩而过时,弯腰微笑并携带着的一声问候,是每一日的共事中和谐的相处,是每一个节日里遥寄的飞鸿。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时间一直在走,谁都不会在原地等待我们去行孝。
行孝怕迟,趁他们都还在,停下匆忙的脚步,去亲父母、友兄弟、敬尊长吧!诗经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血,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抚我育我,长我畜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
”韩诗外传:“孔子行,闻哭声甚悲。
对二十四孝的看法评价
对二十四孝的看法评价《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著名的道德规范,被称为“中华国学典范”。
其内容涵盖了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家庭等多方面的道德关系,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做人做事的标准。
二十四孝,一方面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把握人生观,把握他人观,塑造正当正直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人们立足于道德,让他们了解世俗的道德准则,更好地把握社会的本原,更好地展示社会所有人的美德。
“二十四孝”的核心是“孝”,孝的全部内容有“慈孝”、“儒孝”、“孝行”等,它讲求子女为父母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唯有充满理想信念的孝心,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社会的赞誉,尊重和同情父辈,仁慈待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个精神内涵。
二十四孝也带着礼仪文化的精神。
它主张乡里、老少要有礼义,而且要把礼仪和礼仪的道德关系结合起来,以“和、仁、义”为原则。
它还提倡友谊,在友谊中把道德和行为紧密联系起来,以及维护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与以往一样,人们仍然需要把二十四孝当作一种道德指南,通过它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反思以及落实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达到真正做到“君子之交”、满足自身道德追求的目的。
看法之一:“二十四孝”的核心是“孝”,是对祖先的尊重,更是对家庭、社会的担当,是把道德融入家庭、融入社会的典型体现。
它不仅给予了子女尊重父母,更是弘扬传统文化,体现出当代人对父母满怀感恩之心,用以示范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理想模范,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信条。
看法之二:“二十四孝”蕴含的道德规范,可以说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它涵盖了家人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甚至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一个社会的气质准则,是全社会文明、进步和和谐的重要体现。
当今社会,不少年轻人在学习与工作中缺乏道德观,缺乏尊重家庭、尊重社会的关系,在此,古代文化“二十四孝”的普及及其中所蕴藏的道德事例仍旧非常重要,今天,我们仍可以从“二十四孝”中学习到处世的良苦用心,把握个人人生的价值,从而真正做到“以礼相见,以义相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孝》孝经与管理智慧
《二十四孝》
1、虞舜:孝感动天
2、汉文帝:亲尝汤药
3、曾参:啮指心痛
4、闵子骞:单衣顺母
5、子路:为亲负米
6、郯子:鹿乳奉亲
7、老莱子:戏彩娱亲
8、董永:卖身葬父
9、郭巨:为母埋儿
10、姜诗:涌泉跃鲤
11、蔡顺:拾椹供亲
12、丁兰:刻木事亲
13、陆绩:怀橘遗亲
14、江革:行佣供母
15、黄香:扇枕温衾
16、王裒:闻雷泣墓
17、吴猛:恣蚊饱血
18、王祥:卧冰求鲤
19、杨香:搤虎救亲
20、孟宗:哭竹生笋
21、庾黔娄:尝粪忧心
22、唐夫人:乳姑不怠
23、朱寿昌:弃官寻母
24、黄庭坚:涤亲溺器
《孝经》今本仅有1799字,然而这两千字还不到的经典,居然流传了两千多年,且至21世纪依然不衰不朽。
如老子所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此真乃不朽名言。
《孝经》如此,《孝经》的历史智慧亦然如此!“孝”是社会伦理的核心,是承担责任的开始,是爱的源泉,是家族和谐发展的根本。
所谓百善孝为先,孝心一开,百善皆开,百福皆开,百慧皆开。
欢迎进入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的经典课程《孝经总裁智慧培训》,将带您从行孝道开始“修身”,而后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孝是亲父母。
是某个清晨,你轻轻地为妈妈梳理满头的银发,妈妈惬意的神情;是某个黄昏,你静静地陪爸爸下完一盘棋,爸爸满足的微笑。
孝是友兄弟。
是用心呵护那个和你先后孕育在同一个温室中的生命,是寻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关爱,是大难来临时不遗余力的扶持。
孝是敬尊长。
是擦肩而过时,弯腰微笑并携带着的一声问候,是每一日的共事中和谐的相处,是每一个节日里遥寄的飞鸿。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时间一直在走,谁都不会在原地等待我们
去行孝。
行孝怕迟,趁他们都还在,停下匆忙的脚步,去亲父母、友兄弟、敬尊长吧!
诗经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血,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抚我育我,长我畜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
”韩诗外传:“孔子行,闻哭声甚悲。
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
至则高鱼也。
披褐拥镰,哭于道旁。
孔子避车而与之言曰:子非有丧者,何哭之悲也?高鱼曰:吾失之三矣。
吾少好学,流天下,而吾亲死,一失也。
……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待。
往而不可得见者,亲也。
吾请从此辞矣。
立哭而死。
孔子曰:弟子识之,足以诫矣。
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孔子善于以实例应用于教育。
我们若深入剖析,高鱼是否有必要立哭而死?亲人死而不能复生,活人若思亲尽孝,可以立纪念碑,或记念馆;或为亲人写传记,也是表示诚心诚意的追念,以表感恩。
「乌有反哺」、「羊有跪乳」之恩。
孟东野诗曰:「谁谓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颇与「子欲养而亲不待」相辉映,这是感恩无门的慨叹!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父母恩深似海,无法计量,无从计算,所以知恩当感恩。
每逢父亲节、母亲节有一点表示,以表感恩之情。
感恩可用物质、言语、书信等表达。
宋大儒朱熹谈孝,从孝顺父母进而到体贴天地之仁心,大舜
曾号泣于昊天。
中国文化除讲君恩之外,就是父母恩。
百善孝为先,我们岂可不自勉!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几年前,日本的讽刺明星兼导演北野武的母亲去世,他回故乡去奔丧。
他一直不喜欢母亲,因为他的母亲一直不断向这一个儿子要钱,只要他一个月没有寄钱回家,母亲就打电话对他破口大骂,真是所谓的死要钱,而且北野武越是出名,他母亲就会索取越多的钱。
一天,老母亲过逝了,回到老家之后,他还是忍不住的大哭一场,想到他自己一直在外面工作,没有好好供养妈妈,虽然是死要钱的妈妈,他还是觉得亏待自己的母亲。
等办完丧事,北野武正要离开家的时候,他的大哥把一个小包袱给了他,说:这是妈妈叫我一定要亲自交给你的。
北野武小心翼翼地打开小包袱,看到一本存折与一封信,存款是用他的名义(北野武)开户的,存款簿里的金额高达数千万日币。
信中母亲写道:武儿,在这几个儿女当中,我最担忧的就是你,你从小就不喜欢念书,又乱花钱,对朋友太慷慨,当你说要去东京打拼时,我就很担心你会变成一个落魄的穷光蛋,因此我每一个月,就从不间断地跟你要钱寄回家,一方面可以刺激你去赚更多的钱,另一方面也为了替你储蓄;你给我的钱,我一毛都没有花,你大哥一家人都把我养得好好的,你的钱就是你的钱,现在就拿去好好利用吧!看完了信,北野武哭倒在地上,久久站不起来……
第1页第2页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