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基础知识

设备基础知识
设备基础知识

扭曲warping

材料沿纵轴方向受垂直于纵轴方向力偶的作用,扭转成螺旋状的变形。工程材料检验标准中规定扭转角,以度/米表示。

扭距torsinal moment,torque

构件受力发生扭转时,在它内部任一横截面上的两方出现的相互作用的内力矩、构件某一截面上的扭矩值等于此一截面的左侧(或右侧)诸外力对构件轴线力矩的代数和。

扭转torsion

构件的两端面上各受到一力偶作用时(大小相等、转向相反),横截面间因绕轴线转动而产生的变形。原构件表面的纵向线段扭曲成螺旋线,如机器传动轴所产生的变形。

力偶couple of force,couple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等值、反向、不共线的一对力。力偶对物体产生转动效应,它的度量以力偶矩表示,即其中任一个力的大小与两个力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的乘积。

力臂arm of force,arm

物体绕定轴或定点转动时,由力的作用线至转轴或定点间的垂直距离。

力矩moment of force,moment

从给定点到力作用线任意点的向径和力本身的矢积。力矩的效应是使物体产生转动,它使物体的静止或转动状态发生改变或发生变化的趋势。

屈服应力yield stress

材料在单向拉伸(或压缩)过程中,由于加工硬化,塑性流动所需的应力值随变形量增大而增大。对应于变形过程某一瞬时进行塑性流动所需的真实应力叫做该瞬时的屈服应力(Y),亦称流动应力。如果忽略材料的加工硬化,可以认为屈服应力为一常数,并近似等于屈服极限(σs)。

流程设备flow process equipment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紧密联系的前后道工序(即从原料投入生产、经过各道工序直至制成成品时,按工艺要求各道工序必须顺次连续进行,如冶金、化工行业生产)设备的总称。

流水线设备flow-line equipment

企业组成自动或半自动流水生产线的机器设备及运输装置的统称。这些设备根据产品的工艺路线,独立地完成各道工序的加工任务并通过其间的有机组合而适应大批量或小批量流水生产。

屈服点yield point

又称“屈服极限”或“流动极限”。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开始产生显著塑性变形时的最小应力

值,通常以符号σ表示;对屈服点不明显的材料,工程上常规定以产生塑性应变达0.2%时的应力值作为材料的名义屈服点,以符号σ02表示。材料的屈服点是通过某截面直杆拉伸试验测定的。塑性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常根据屈服点来确定许用应力。

强度strength

材料或构件受载时抵抗破坏的能力。材料的强度可用它的极限应力值(如屈服点、强度极限和持久极限等)来表示。构件的强度决定于它的形状、尺寸和所选用的材料及加工处理方法等,它有时也包括刚度与稳定性在内。

强度极限ultimate strength

材料在受力过程中,从开始加载直至断裂的整个过程中,按杆件原截面计算所能达到的最大应力值,以符号σb表示。在某些工程材料中又可分为“抗拉强度极限”和“抗压强度极限”。脆性材料在静载荷下常根据强度极限来确定许用应力值。

设备facility,plant,equipment

1.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工业企业中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的总称。在国外,设备还包括除土地之外的建筑物等全部可提折旧的有形资产。

2.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领域的生产、生活物质技术装备、设施、装置、仪器、试验和检验机具等的总称。

设备附属装置accessories of equipment

为满足机器设备整体功能所配置的控制系统、特定机构、装置及其它器械。

设备工程plant engineering

设备工程是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中物质和价值运动形态的一门学科。物质运动方面研究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工艺性和维修性;价值运动方面研究设备的投资、价值、价值补偿等,追求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工程从技术、经济、组织等方面对设备寿命全过程进行综合研究,它包含规划工程和维修工程,并与公用工程和安全、环境环境保护工程等密切相关,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达到增进企业效益的目的。

生产设备production equipment

指在工业企业中直接参加生产过程或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机器设备,主要包括机械、动力及传导设备等。

生产平准化production levelling

多品种混合流水生产中一个概念。平准就是要求生产平稳地、均衡地进行。平准化不仅要达到产量上的均衡,而且还要保证品种、工时和生产负荷的均衡。所以,它实际上是均衡生产的高级阶段。

稀有设备rare equipment

我国设备管理中对设备划分“精、大、稀、关”类别中有一个类别,一般来说,是国内或

行业中独一无二或罕见的设备,或其型号类别稀少的设备。具体划分因行业而异。

弯曲bending

物体的一种变形方式。构件通常在横向力作用下,其轴线变为曲线,通过轴线有一保持原有尺寸的中性面,在中性面的一侧部分产生伸长,而在另一侧部分产生缩短。根据工件和所用设备特点,常见的有压弯、滚弯和拉弯三种。

弯距bending moment

构件受力发生弯曲时,在它内部任一横截面上的两方出现的相互作用的内力矩.构件某一横截面上的弯矩值等于此一截面左侧(或右侧)诸外力对截面形心力矩的代数和。

数控设备CNC equipment

是“计算机数控设备”的简称,具有很高的自动化程度。它采用数字和字母形式表示加工动作和控制尺寸,编程序并输入专用的计算机,信息经处理后控制伺服机构,驱动机床上的刀具完成各种加工动作。数控设备可以使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通过简单的工艺准备制造出来。

通用设备general equipment

国民经济各部门用于制造和维修所需物质技术装备的各种生产设备。例如金属切削机床和锻压设备,它们不但是创造国民经济物质技术装备的机械工业的主要生产设备,也是国民经济各物质生产部门为维护修配其生产技术装备所必需拥有的技术后方设备。

维修工程maintenance engineering

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使用和维修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它包含防止和恢复设备性能劣化而进行的日常维护保养、检查、监测、诊断以及修理、更新、改造直至报废处理。其目的是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并有效地降低维修费用。

维修窗口maintenance window

指有计划地利用轮番生产或更换工艺装备等生产活动所形成的生产空隙进行设备维修,以缩短维修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可利用率。

特殊加工设备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equipment

指与传统机械加工不同的、直接利用电能、声能、光能和化学能等能量形式

的新工艺对零件进行加工的设备,包括电火花加工机床、电火花切割机床、超声

波加工机床、激光加工机床。特殊加工设备进行加工时,与传统机械加工显著不

同的是加工进主要不靠机械力来切除金属,并且所用工具的硬度可低于被加工材

料的硬度。

无人工厂unmanned factory

指全部生产活动由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生产第一线配有机器人而无需配备工人的工厂。

无维修设计design-out maintenance

产品的理想设计。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德纳,在他所提倡的产品设计中强调了理想设计的概念。理想设计的三种情况为:1、理论性的理想设计--指产品达到无故障,也就是使故障停机时间为零。这种最佳理想设计概念,对改进产品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2、研究性的理想设计---指通过今后的研究有可能实现,但不是很快能实现的理想设计,可作为企业的长期奋斗目标。

3、技术性的理想设计---指用现有技术很快就能实现的理想设计,但由于费用、安全等条件的制约而行不通。理想设计考虑维修达到“无停机时间”、“无维修费用”的可能性,即以设计出不需要维修的设备为其理论性的理想设计。它要求从设计开始就要消除造成设备维修的原因,对于维修费用很高的设备尤为适用。

系缆设备mooring arrangement

把船舶系结于码头、岸边、浮筒、船坞内或其他船的设备。主要包括系缆、带缆桩、导缆器、缆索卷车和系缆机械等。

系留设备securing device

用于固定飞行甲板上或机库里的舰载飞机或舰载直升机所使用的设备。一般由舰载飞机上的加强框架处的系留耳片、舰船甲板上的系留环桩以及连接两者用的系留索组成。

系船设备(系泊设备)anchoring,mooring and towing arrangements

使船舶系留于设定的水域或系结于码头、浮筒、船坞或他船舷旁的船体设备。

包括锚、系缆、推拖等三类设备及其他控制和驱动机械。

压强(压力)intensity of pressure,pressure

垂直作用于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力。常用单位为帕(Pa)。压强在一般工程中也称为压力。

引进技术设备equipment using imported technology

通过许可证贸易、补偿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生产、来件装配、来料加工等方式引进国外的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测试方法、材料配方及管理技术而设计、制造的设备。

应力stress

物体由于外因(载荷、温度变化等)而变形时,在它内部任一截面的两方出现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内力的集度,即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应力可分解为垂直于截面的分量,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用符号σ表示);相切于截面的分量称为“剪应力或切应力”(用符号τ表示)。应力的单位为Pa。

应力集中stress concentration

受力构件由于几何形状、外形尺寸发生突变而引起局部范围内应力显著增大的现象。

应变strain

又称“相对变形”。物体由于外因(载荷、温度变化等)使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发生相对改变的物理量。物体某线段单位长度内的形变(伸长或缩短),即线段长度的改变与线段原长之比,称为“正应变”或“线应变”,用符号ε表示;两相交线段所夹角度的改变,称为“切应变”或“角应变”,用符号γ表示。在变形前为六面体形状的单元体,其形变可分解为六个独立的分量,故应变也有六个独立的分量即三个线应变分量(εx、εy、εz)和三个角应变分量(γx、γy、γz)。变形后单元体积元素的改变值与原单元体积的比值称为“体积应变”。

重型设备heavy-duty equipment

指根据国家的不同情况定出的划分标准,我国对金属切削机床和锻压设备,按主要技术参数划定其相对应的规格尺寸或加工能力超过大型设备相关参数的设备。如:中心高1000mm及以上的卧式车床;落锤重量3吨及以上的空气锤;压力800吨及以上的闭式单、双点压力机。原苏联规定按设备重量划分,以金属切削机床为例,30吨以上为重型机床,100吨以上为超重型机床等。

重点设备key-point equipment

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需要,确定对质量、成本、安全、环保以及维修方面有重大影响的设备。它将随企业的生产结构、生产计划与产品工艺要求的改变而定期调整,是设备维修与管理的重点。

主要生产设备(前方设备)main production equipment

1、企业生产中承担主要工序的设备。我国多年习惯把机械修理复杂系数大于或等于5的生产设备作为主要生产设备。

2、企业设备拥有量中,区别辅助设备的设备。如主要加工车间的设备。

[设备性能]劣化degradaion (of equipment performance)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磨损、疲劳或环境造成的变形、腐蚀、老化等原因,使原有性能逐渐降低的现象。通常这是正常磨损到急剧磨损的临界过程。

半自动化设备semi-automatic equipment

在生产过程中,同时通过人工操纵与机械、电子或计算机控制实现规定动作要求的设备。

冲击应力impact stress

构件受冲击载荷作用而产生的应力。它比同样大小的静载荷产生的应力大得多。因此,对于锻造、冲压、凿岩等利用冲击力进行工作的构件,在设计时应考虑冲击应力,以保证构件的正常工作。

成套设备plant

为了完成某种功能,把若干机械、装置以及其它要素有机地组成的系统。如电站成套设备、维尼纶生产成套设备等。

超精细加工superfinishing

是制作微电子电路的一种原子级加工技术。其内容可概括为“一机三束”:利用计算机辅

助设计技术进行电路系统的设计;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按照原子层生长单晶材料;利用离子

束刻蚀技术对原子进行刻蚀剥离;利用电子束曝光技术印刷小于1微米线条图象。超精细加

工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

大型设备large-scale equipment

按国家规定的划分设备的标准,对金属切削机床和锻压设备按主要技术参数划定范围的设备。例如:中心高500mm以上(加工直径1000mm及以上)的卧式车床;落锤重量560公斤及以上的空气锤;加工棒料12mm及以上的自动冷镦机等。

动量momentum

在经典力学范围内,质点的动量等于它的质量与速度矢量的乘积;质点系的动量等于系

内各质点动量的矢量和。动量用来度量所传递的机械运动。

动应力dynamic stress

在动载荷作用下构件内产生的应力。

动载荷dynamic load

指大小、方向分别或同时随时间而变化的载荷。在它的作用下,构件或整体

将作变速运动或弹性振动。动载荷主要有惯性载荷、冲击载荷、突加载荷等。

交变载荷也是动载荷。

辅助生产设备(后方设备)auxiliary production equipment

工业企业中间接参加生产过程或为生产服务的设备。例如,工具车间,机修车间等使

用的设备。

高压电力设备high voltage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高压系统中所需的发电和输变电设备的总称。

高技术high technology

指当前正在迅速发展的各项新兴技术,在国内也称为尖端技术、先导技术等。高技术

包括: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通信技术。

工业设备industrial plant

工业企业中从事生产活动的物质技术装备。如机械设备、动力设备等。

工程设备engineering facility

指正在筹划建设中的某一工程项目或某一项目所涉及的各种设备,包括:1、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设备(新建的或扩建的);2、企业技术改造中的设备;3、某些厂商或单位(国内、国外)为了自己使用或商业需要而采购的设备(作为一个项目)。

构筑物structure

能承受载荷的设备基础、台、架、地道、料仓、容罐、烟囱、塔等的总称。

构件link,component

简称“杆”。机构中的运动单元体。可以是一个零件或几个零件组成的刚性结构。此外,在习惯上构件也泛指一般结构件。

规划工程project engineering

以设备的规划、制造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它包括规划决策、计划、调研、设计、制造直至安装、调试、试运转的全部过程。通过运用科学技术和经济分析,达到最合理、经济、全面地完成整个工程项目。设备用户的反馈意见,是规划工程的重要信息源。

关键设备critical equipment

企业生产中承担关键工序的设备。我国设备管理中对设备划分“精、大、稀、关”类别中的一个类别。具体划分因行业及生产流程不同而有所区别。

机构mechanism

由若干个运动单元通过活动联接、能作确定相对运动的组合系统。一部机器可以包含一个或几个机构,每个机构实现其各自的相对运动。按其运动是平面的或空间的,机构可分为平面机构和空间机构两大类。按传动比是否恒定,可分为等速传动机构和变速传动机构两种;按是否含有高副,机构可分为低副机构和高副机构两类。前者运动副全为低副,也称连杆机构;后者除低副外还含有高副,常用的有齿轮机构和凸轮机构等。

机构学mechanics

研究各种机械中有关机构的结构、运动和受力等共性问题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分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已有机构的研究,即机构分析(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第二是按要求设计新的机构,即机构综合(结构综合,运动综合和动力综合)。

机构运动学kinematics of mechanism

不考虑产生运动的原因,仅从机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方面来研究机构的分析和综合。

机构运动简图kinematic scheme of mechanism

用线条或符号代表构件和运动副,按一定比例画出来的能表示机构各运动副相对位置及其类型的简单图形。

机构分析analysis of mechanism

对机构的结构、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分析。

机构的设计变量design variable of mechanism

在机构综合时,需要确定的与机构综合要求有关的机构参数。

机构的位置图configuration of mechanism

对应于起始构件某一给定位置的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的运动的变量kinematic variable of mechanism

机构中可随着时间或原动件的位置而改变的量。

机构的传动比transmission ratio of mechanism

机构中瞬时输入速度与输出速度的比值。

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kinetostatic analysis of mechanism

不仅考虑作用在机构上的外力,而且还要按达朗贝尔原理把各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加在相应构件上,然后用静力学方法进行的机构力分析。

机构的结构structure of mechanism

机构中各构件用各种运动副相互连接的构造形式。

机构的静力分析static analysis of mechahism

仅考虑静载荷的机构力分析。

机构的平衡balance of mechanism

为了减小或消除各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所引起的振动、附加动压力和减少输入转矩波动而采用的改善质量分布、附加机构等的措施。

机构的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 of mechanism

机构中各构件相对于机架的所能有的独立运动数目。

机器machine

是一些固定的或有抗力的物体组合,且有确定的运动和能作有用的功。与机构一词密切相关,但只是指能为机械构件提供确定运动的一类物理装置。例如,手表是一种机构,但它不能作有用功,因而不是机器。

机械machine,machinery

是组装起来执行有用功能的零部件组合体。通常一部分零件能够运动,而另一部分零件则是固定不动并做为运动的支架。机械与机器两个术语密切相关,有时可以把它们当作同义语,然而,机器具有复数的含义,机械在零件的数量和复杂程度上有很大差异。

机械系统mechanical system

由质量、刚度和阻尼各元素所组成的系统。

机械原理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

研究机构的结构原理及机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一门学科。

机械化mechanization

1、使用机器人来代替人的劳动。

2、指用动力驱动的机器去执行一个具体的操作或功能的行动或过程。其目的通常是为了提高生产率和改进质量。

机电一体化mechatronics

机电一体化(mechatronics)一词是根据日本人创造的英语而译的术语,从词义上看即机械与电子的结合,但并非机械与电子技术的简单叠加或一般的结合,而是有机的融合。关于机电一体化的定义,国内外说法不一。它的一般含义包括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合成的产物。日本的解释是:“ 机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入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和电子设备以及软件等有机结合起来构成的产品或系统。”机电一体化产品一般是在机械产品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通过相互渗透和融合所产生出来的新一代产品和系统。

技术装备technical facility

生产设备、试验设备、仪器仪表与工艺装备(包括刀具、夹具、模具、检具和工位器具等)的总称。

结构structure

在工程中由各种原材料制成的构件,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和科学方法组成的物体或体系,起着能够满足一定的使用目的和承受一定载荷的作用。

接触应力contact stress

当两个零件是具有曲面接触的弹性体,在压力作用下互相接触时,在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再考虑变形的分布规律分析而得的应力。又称赫兹应力。

接触疲劳contact fatigue

磨擦材料受法向载荷和切向载荷重复作用产生的疲劳。

建筑物building

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建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构建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

精密设备precision equipment

指根据国家统计局1981年列入《主要生产设备统计目录》的划分标准,对金属切削机床按工作精度划定范围的设备。例如,加工精度误差小于或等于0.02/100、椭圆度小于或等于0.001的车床。

静应力static stress

零件在工作过程中由外因(受力、温度变化等)作用而产生的不变化的应力。

静载荷static load

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的载荷。在静载荷作用下,受载构件处于平衡状态。构件各部分的速度都没有改变,即构件处于相对静止或作等速直线运动。

疲劳极限fatigue limit

又称“持久极限”。材料抵抗交变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改变的应力)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最大应力不超过某一数值时,材料能承受无限多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这个应力值即为材料的持久极限。

许用应力allowable stress,permissible stress

为了保证机械零件或构件安全耐久地工作,在进行设计计算时,必须使它具有一定的强度储备,因此常将实验测得的材料极限应力除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n,这样得到的值作为零件安全工作时所许可的应力值,称为许用应力(σ)。

自动化设备automatic equipment

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动作要求,通过机械、电子或计算机控制,能够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设备。

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专家的思考、判断,并发挥专家作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目前已在化学分析、医疗诊断、矿藏勘探、石油开采、杂交育种等方面广泛应用。近年来还尝试用专家系统来解决电缆维修、供水报警及保护、数据库管理、通信网络故障诊断、军事报警、电子线路分析和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专用工艺装备special technological facility

专为某一产品所用,只适用于制造一定的产品或零件的工艺装备。一般占工艺准备总劳动量的50%-80%。

装置device

为了特定单功能的用途而设计的机构、器械或其它设备。

冷脆black short, cold-short

1.某些金属或合金在低于再结晶温度或温度下降时(一般为+100℃?-100℃)所表现的韧性剧烈下降的现象。2.钢中含磷量较高时,钢在冷加工过程中所表现的脆性现象。3.紫铜中氧、硫含量较高时,因形成Cu2O、Cu2S而造成的塑性下降现象。

排队论queuing theory

通过对服务对象到来及服务时间的统计研究,得出这些数量指标(等待时间、排队长度、忙期长短等)的统计规律,然后根据这些规律来改进服务系统的结构或重新组织被服务对象,使得服务系统既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又能使机构的费用最经济或某些指标最优。

目标管理objective management

企业提出在一定时期所期望达到的理想状态并组织全体职工共同使之实现

的一种管理方法。其步骤大致为:

1)企业内部自上而下确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

2)部门与个人订立分目标并由上级授权;

3)定期检查目标进度,考核执行情况;

4)制定新目标,开始新循环。

柔度flexibility

又称“细长比”。物体受力时产生变形的程度,是刚度的倒数值。

算法论theory of algorithms

在现代数学中,数学问题的任何一个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称为算法。研究数学问题的算法及其有效性的理论称为算法论。

柔性flexibility

指机器人由于使用了关节、连接杆及传送元件而使其端点可加速或减速时在负载下弯曲或振动的能力,另外,机器人所具有的适应新作业的能力、重新定向能力、可重复编程能力及可进行多个作业的能力亦称为柔性。

人-机系统man-machine system

作为系统主体的人和所控制的各种类型机器所组成的系统。是研究人的功能的科学(生理学、神经学、心理学等)与研究机器系统的科学(自动化和工程控制技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等)相互结合关系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使机器设备及其控制系统适应人们的合理使用,合理协调人与机器系统的工作任务,达到优化的目标.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空间开发等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和计算机的关

系已成为现代人-机关系的核心。人-机系统研究已进人到人-机通信、人-机对话、人-智能控制等全新的领域。

人类工程学(工效学)human engineering, ergonomics

从心理学、生理学方面了解人的各种特性,从而研究机械设备适合于人的特性的学科。主要内容有:1)人类信息输入特性。研究来自各种装备的信息对于人的视党、听觉等的反应,并使之适于人的特性;2)人们控制机械设备的能力。研究手、足等操纵机械设备的能力;3)环境条件(其中包括作业环境、劳动条件以及生活环境)对人的特性的影响;4)人的意志的特性。在各种条件下,判断事物变化并进行自动管理的能力;5)“人-机系统”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松弛slack

一个机构中的松动量或游隙。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又称“智能模拟”。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各种电子技术来模拟人类的某些智力活动。有模拟识别、学习过程、推理过程、探索过程、环境适应等。须先建立计算机知识数据库和推理原则。计算机则模拟人脑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以及作出某些判断,并完成形式逻辑的演算,但不能实现创造性、飞跃性的思维.

韧性toughness

材料由于塑性变形而能吸收能量的性质,介于柔性和脆性之间。

搜索论search theory

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应用数学方法研究如何合理使用搜索能力(人力、物力、资金、时间),多快好省地寻找、发现、判明那些位置不确定的目标。一类是“单边”搜索,即搜索的对象是不动的;另一类是“双边”搜索,即搜索的对象是运动的。

塑性plasticity

材料或物体受力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应力与变形不再是线性关系,产生残余变形(塑性变形)而不立即断裂的性质。工程上一般以延伸率或断面收缩率作为材料的塑性指标,通常以延伸率大于5%的材料划分为塑性材料。

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应力超过材料屈服极限以后产生的变形,即使除去外力,也不能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和尺寸。

网络技术network technique

通过绘制网络图组织、协调和控制生产或工程项目,以期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由于网络图被用来表示一项复杂的工程计划,所以网络技术也称网络计划或网络计划技术。

线性规则linear programming

1、一般是指找出其变量受线性控制的一个线性函数最大或最小值的程序。

2、在生产中,指在一组材料的特征及一组成品产品价格均既定的条件下,表明这些材料如何组合才能取得最大利润的方法。

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

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新兴边缘科学,是处理系统的一门工程技术。对新系统的建立或对已建立系统的经营管理,采用定量分析法(包括模型方法、仿真实验方法或优化方法)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使系统整个系统预定的目标。系统工程的研究范围已由传统的工程领域扩大到社会、技术和经济领域,如工程系统工程、科学系统工程、企业系统工程、军事系统工程、经济系统工程、社会系统工程、农业系统工程、行政系统工程、法治系统工程等。各门系统工程除特有的专业学科基础外,作为系统工程共同的基础技术科学,有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计算科学和计算技术。相应的基础科学为系统学。任何一种社会活动都会形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组织建立、有效运转就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因此,系统工程可以解决的问题涉及到改造自然,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国防力量,直至改造整个社会活动。

延性ductility

1.金属和合金变形时保持其强度,并且不产生破裂的能力。2.物体受到拉力

时延伸成为钢丝而不断裂的性质。铜、银、金、铂等是最富有延性的金属,石

英、玻璃在高温时也可拉成细丝。

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

对经济管理系统的活动进行分析、试验,运用数学手段,对系统中的人力、财力、物资、设备、任务和信息作出合理的筹划和运用,提供最优方案,实现最有效的管理。运筹学的内容有规划论、排队论、对策论、决策论、存储论、搜索论等。

因果系统lausal system

输出变化不会发生在输入变化之前的一种系统,即当n<no时,有x1(n)=x2(n),则当n <n0时,就有y1(n)=y2(n)。可以证明,而且仅当n<0时单位取样响应h(n)等于零的线性非移变系统才是因果系统。不满足上述定义的系统称为非因果系统。

硬度hardness

材料的力学性能之一。一般认为是表示固体材料表面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断的能力。它是表征材料的弹性、塑性、形变强化率、强度和韧性等不同物理量组合的一种综合性能指标.测定硬度的方法有压入法、弹性回跳法和划痕法等。根据实验方法的不同,可用不同的量值来表示硬度,如布氏硬度、洛氏硬度,肖氏硬度、维氏硬度等。

展性malleability

物体(通常为金属)受锤击或滚轧时可展开成薄片而不破裂的性质。金属中铜、金、铂等最富有展性。

PDCA循环plan,do,check,action,cycle

是美国统计学家爱.戴明博士创造的一种管理产品质量的方法,其内容包括:做一切工作都有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包括方针、目标、活动计划书、管理项目;第二阶段是实施,即实地去做;第三阶段是检查,查明执行中的成败并分析原因;第四阶段是处理,肯定成功的经验,使之标准化、规范化,总结失败的教训,引以为鉴。

冲击载荷impact load

在很短的时间内(或突然)施加在构件上的载荷。

超声学ultrasonics

声学的一个部分。研究超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和作用的学科。研究超声波在生产技术中的应用以及有关的量度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学科称为超声技术。如利用超声进行切削、焊接、钻孔、清洗机件、凝聚尘雾、促进化学反应、处理植物种子、医疗诊断、探索鱼群、测量海深、自动导航、无损检测以及测定液体的粘度、流量等。

淬硬性hardenbility

指钢经淬火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只与钢中含碳量有关,含碳量越高,淬硬性越高。

存储论inventory theory

又称库存论。在经营管理中,为了促进系统的有效运转,往往需要对零部件、器材以及其它物资保障条件维持合理的储备。存储论就是研究在什么时间,以多大数量,从什么来源保证这些储备,并使得为保存合理的库存量和补充采购所需的总费用最小的理论。

对策论game theory

又称博奕论。是一种数学方法,用来研究对抗性的竞争局势的数学模型,以探索最优的对抗策略。这种竞争局势中包括三种基本要素:1)局中人;2)策略;3)各方具有相互矛盾的利益,即胜者所得和败者损失。

对称度symmetry

对称度是限制被测线、面偏离基准直线、平面的一项指标。

仿生学bionics

进行生物组织的研究和分析,通过电气一机械方式实现具有生物体最优良的机能构造的人工系统。仿生学bionics一词是由biology(生物学)和electronics(电子学)两词组合成的。重点研究生物特别是动物的感觉活动和神经系统。广义地说,仿生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的信息流、信息处理和作用以及生物体与外界信息交换问题的学问。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和控制论、信息工程是同样性质的。仿生学特别强调其工程学的实现和应用。因此,也可以说它是属于工程控制论的应用科学。

反馈控制feedback control

利用反馈信息进行的控制。生产系统的实际工作表现由感应系统或量度系统进行测定,然后同所要求的标准进行比较,如有差异,则由控制系统加以解释,并由控制系统给操纵装置下命令,操纵装置则提供控制行动,以便改正工作表现,消除异差。这是最简单的反馈模式。

方针管理policy administration

是企业为实现在一定时期内所期望的经营目标而确定的经营指导思想与企业行为的一种管理方法,其步骤大致为:1)确立企业经营方针与企业行为;2)确立部门管理方针与部门行为;3)以方针管理指导目标的实现。

概率论probability theory

数学的一个分支。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有些现象就其个别来看是无规则的,但是通过大量的试验和观察以后,宏观地来看却呈现出一种严格的、非偶然的规律性。概率论就是从数量的角度来研究大量的随机现象,并从中获得这些随机现象所服从的规律。

甘特图表Gantt chart

由H.L.甘特设计的一种用图表来衡量实际与预期生产记录之间关系的方法中所使用的图表,称为甘特图表或甘特图。

刚度stiffness

作用在弹性元件上的力(或力矩)的增量与相应位移(或角位移)的增量之比。

刚体rigid body

在任何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体积和形状都不发生改变的物体或体内各质点间的距离都保持不变的物体。实际上,真正不变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但在很多问题中,如果物体本身的微小变形对整个问题的研究影响很小而可以忽略不计时,则把它抽象为刚体,这样可使问题的研究大为简化。

刚性rigidity

物体或系统抗拒变形的性质或状态

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利用自动数据处理技术执行管理功能的信息处理系统。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简称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具有民间性质的标准化机构。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其前身是国际标准化协会(ISA)。它的主要活动是制定ISO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以及报道国际标准化的交流情况等。中国标准化协会于1978年9月被接纳为ISO 正式成员国。

工艺学technology

是一门工业科学。尤其在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代替手工劳动方面发挥作用。工艺学是在解决现实难点及问题过程中,在新产品和新加工工艺的开发研制过程中,在现有技术发生重大转变过程中所使用的一门实用的科学知识。

工业摄影测量photographic surveying of industry

摄影测量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例如,可用于采矿、冶金、机器、车辆和船舶制造等方面;还可用于动态目标的研究。例如,确定风洞中空气动力模型的变形,跟踪气泡室中的粒子流和计算由于爆炸引起的爆破量等。

工业社会学industrial sociology

研究来源于并影响各种社会的、组织的工作关系、工作有效性、工作道德及矛盾的多重心理的和社会动力的专业领域。

工业卫生学industrial hygiene

是一门科学和一项技术。它涉及到环境因素的辨别、评价和控制,并且重视能在工人中或居民点的居民中引起疾病、健康受损失或非常不舒服和工作效率极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研究。

工业动力学industrial dynamics

由麻省理工学院的J.福莱特于1995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它用于调查产业系统的行为,以证明政策、决策、结构以及时间迟滞怎样相互作用并最终影响发展与稳定。

工业毒理学industrial toxicology

研究工业生产中所接触到的化学物质(工业毒物)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科学。

工业工程学industrial engineering

关于由人、材料、设备和能源组成的集成系统的设计、改进和安装的一门学科。它把数学、物理学以及社会科学中的专门知识与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结合在一起,详细说明、预测和评估上述系统所能取得的结果。该定义由(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提出。

工业技术现代化technological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y

把工业的生产技术转移到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达到当代世界水平的过程。其基本内容包括实现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和化学化,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等。

工业企业管理industri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经济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工作。其主要内容为企业管理机构和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产品和市场的开发、生产管理、产品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技术管理、物资管理、劳动管理、工资管理、产品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监督企业的各项工作,调动全体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办好企业,达到发展社会生产力、降低原材料消耗和生产费用、提高产品质量,保护劳动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及满足社会需要服务。

工程热力学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热力学最先发展的一个分支。研究热能与机械能或其它形态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和条件。基本内容包括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各种工质的热力学性质,工质在热力发动机、热能动力装置或制冷机装置中所进行的各种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寻求提高此类过程或循环的热经济性的有效途径,以及研究燃烧过程中变燃料化学能为热能的最有利条件等。由于对核能、太阳能、工业上低品位余热、地热能和其它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增多,就某些特殊工质(如氮和各种氟里昂等)的热力学特性进行实验测定和理论探索,业已成为现代工程热力学用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工程技术要素engineering technological factors (elements)

能源、材料、工艺和控制是工程技术发展的基本要素。它们是一切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条件。材料是对象,工艺是手段和方法,能源是动力,它们共同构成了工业生产和工程技术发展的有机统一整体,也是推动工程技术发展的内在原因和根据。

工程经济学engineering economy;EE

在决定投资时,为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进行等价换算等合理的价值评价而采取的工程学和数学的分析方法。

工程技术方法engineering technological methodology

创造发明和技术开发的方法论。通常包括:目标开发,即产品设计方法;过程开发,即工艺(施工)设计方法;组织开发,即管理设计。

工程控制论engeneering cybernetics

使用统一的控制论思想与方法,以研究工程各不同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定性性质以及整个系统总的运动状态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原始于工程技术,而升华至技术理论的高度,成为技术科学,借以对控制技术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信息论、译码理论、自动控制理论、优化理论、系统辨识及算法研究等一些独立的科学分支。

功能评价function evaluation

是对产品,产品的部件、组件、零件或对一项工程以及工程细目进行功能分析的主要步骤之一,是找出某一特定功能的最低费用,以此费用与现实费用之比值作为评价功能的一个指标。其步骤是:掌握零件或工序的实际费用;把零件或工序的成本分摊到它的各个功能上;找出完成功能的必需费用;从价值工程的效果出发对功能进行排队。功能评价的目的是保证价值工程获得更好的经济效果。

规划论(分配理论)programming theory(distribution theory)运筹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将有限的资源最适当地分配给有关的各项活动以取得最大效果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关键路线法(统筹方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overall planning method)

一种运用网络理论解决统筹规划工程基础上安排和管理的数学方法。以工序所需工时为时间因素,用工序之间相互联系的网络图为基本工具,反映整个工程的总工时,指出对全局有影响的关键路线和工序。并可在资源的需求和可能之间不断加以协调平衡,对工程的各工序作出比较合理的统筹安排,按期或提前完成预定目标。统筹规划时,若事先能按实际经验确定各工序所需工时,此种统筹方法又可称为关键路线法(CPM)。若不能明确各工序所需工时,但能从统计意义上对所需工时作出估计,这种统筹方法可称为计划评审技术(PERT)。

后勤学logistics

后勤学是美国60年代新兴的一门学科,它是在经典的后勤学(关于武器和器材的供应、储存、向第一线输送、修理及补给职能的学问体系)的基础上,吸取了寿命周期费用和可靠性、维修性等现代理论而形成的,它是研究资源的需求、设计、供应和维修并以后勤保障、计划和作业为对象的管理艺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活动。

互换性interchangeability

机器中的零件或部件按规定的要求制造,在装配时,可不经钳工修配或其它任何辅助加工及调整,就能装配成机器,并完全符合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按照这种原则生产的零件、部件或机器,称为具有互换性。它的优点是使装配工作易于组织自动化生产或流水线生产,有利于组织协作生产,也有利于机器的使用维修。按互换性程度可分为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

灰色系统grey(obscure)system

指那些既有已知参数又有未知参数的系统,如:人体就是既有白色参数(已知的外型参数)又有黑色参数(未知的人体穴位功能)的灰色系统。其理论作用是:1)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规律过去不容易用一般控制理论解释的,可以用新系统理论进行解释、提高,从而使软件更完整、深入、量化;2)可以得到新的控制系统;3)有助于促进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的量化研究。

化学工程学chemical engineering

是研究应用化学方法把基本原料转变成各种产品的过程,并涉及完成这种工作的设备的设计与操作的工程设计的一门学科。

技术经济学techeconomy

也称经济效果学,它是研究各种社会活动在经济上符合目的性程度的评价科学,也就是从研究社会劳动消耗与社会体系中各种实践活动所取得效果相互间量的关系角度出发,对人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的科学。主要分支有农业技术经济、工业技术经济、运输技术经济、能源技术经济、建筑技术经济及生产力布局技术经济。它通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技术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以衡量其在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及社会实践中的可行性。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

以功能分析为主的技术经济分析。它是以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和制造成本(或服务费用)为研究对象。在制定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改造方案以及各种工艺方案时,将各种定

性因素转化为数量值,计算各方案的功能成本比,这个比值称为“价值系数”;择优选取价值系数大的方案组织生产的服务,就可以使企业和用户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计量管理metrological control

计量负责部门对所用测量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获得、表示和使用测量结果的条件进行的管理。

计划管理planning administration

企业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根据国家任务与市场需求,确定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目标,制定计划,用以组织、协调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包括经营目标的决策、计划的编制与组织实施、计划实施的过程控制与调整、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与考核、计划工作的总结与提高。

决策论decision theory

研究用数量方法合理选择决策方案的科学,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按照决策人对于周围环境认识的程度分为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三类。在确定型决策中,环境条件是确定的,对于各种方案可以得出确定的结果,决策者可从中择优,得到满意的结果。在不确定型决策中,环境条件不确定,可能出现不同情况,且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也无法估计,从而各方案得出的结果也不确定。在风险型决策中,环境条件不确定,但能估计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可通过决策分析为合理选择方案作出决策。

经济信息economic information

有关经济活动中的数据、情报等资料消息。市场经济社会中厂商相互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及时掌握经济信息。经济信息可分为以下几类:1)按信息来源来分,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2)按时间来分,分为过时信息、现状信息和发展信息;3)按处理来分,分为一次信息和二次信息;4)按信息内容的稳定性分,分为流动信息和固定信息。在国外,有人将经济信息与人力、设备、原材料、资金四大资源并列为另一种重要资源。

跨学科学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国外学者的一般表述:跨学科是对那些处于典型学科之间问题的一种研究。跨学科表示跨介于传统学科之间或跨出传统学科之外。跨学科主要包含以下类型:l)边缘学科,如物理化学、教育经济学;2)横断学科,如控制论、信息论;3)综合学科,如环境科学、空间科学;4)其他新兴学科,如未来学、科学学。它既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

可燃性flammability, inflammability

物质维持燃烧的程度,亦称易燃性。

可控系统controllable system

凡是人能改变其状态的系统,称为可控系统。大多数人造系统是人可控系统,如各种工具、设备、设施系统和社会组织系统。

控制论cybernetics

研究生物系统、非生物系统内部的通信、控制和调整的科学。系统工程运用的控制论,主要指工程控制论。它包括:线性系统理论,概率和统计方法的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自适应、自学习以及自组织系统的理论,还有系统辨认理论和大系统理论等。

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 study

世界上普遍采用的一种研究工程项目是否可行的科学。它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从技术、经济、财务等方面加以评价,最终给投资决策者提供是否选择该项目进行投资的依据。可行性分析的焦点是:要站在咨询的立场上;要有多种替代方案;对各种方案作经济比较;决定最佳投资时间和投资规模;提出可能实施的具体措施;着眼于资源的有效利用;站在中立客观立场上得出结论。

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

研究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系统中一般规律的科学。从普通的电报、电话、传真、电视、雷达、声纳、各种各样的自动控制系统,一直到高级动物的感知判断推理系统,都可用或者企图用信息论加以阐述。随着系统工程学的发展,近来正开始广泛采用这种理论,因为无论在复杂的大系统中还是简单的小系统中,都必定有信息传输和信息的过程。信息论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以编码为中心的信息论;2)以信号为主要对象的信息论;3)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基本理论。在一个系统中,信息的流通大致分为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处理结果的输出等四个步骤。

信息网络系统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一种高速信息传递系统,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将采用声音这样连续变化信号的通信网络转变成采用数字形式的数字通信网络;2)同时进行电话与数据通信、传真、视频通信等非电话性传递业务,并提高其效率;3)发射通信卫星;4)价格体系从以时间单位过渡到以传送信息单位计,并对传递信息远近的价格差做大幅度的调整。

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

在空间和时间上向同一方向运动中的一组信息,它有共同的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即是由一个分支机构(信息源)向另一个分支机构(地址)传递的全部信息的集合。各个信息流组成了企业的信息网,称之为企业的神经系统。信息流畅与否,决定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能正常运行。

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

指人、组织在机械等在保存自己的目的下,为了实现辨识、评价和指令等功能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存储、变换等的过程。具体是由收集、分类、排序、计算、比较、归纳、记录、检索、判断、选择、印刷和传递等项作业构成的。辨识就是对环境变化和自己行动的感觉与识别并变换成内部模式。评价就是对于是否适合保存目的而进行的判断。指令就是根据辨识和评价结果自动采取行动或反应。根据信息处理的实践,在信息处理系统的输出就是决策系统的输入这种思想基础上,人们往往把输入数据并在其加工的基础上输出对决策起作用信息的过程称为信息处理。

信息反馈information feedback

在信息系统中,将输出信号返回到输入端,与原始定值进行比较,形成偏差信号称为

调压器压力调节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调压常识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 一般由门站、燃气管网、储气设施、调压设施、管理设施、监控系统等组成。 燃气调压装置 是在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中,专为城市门站、分输站、储配站、区域调压站、燃气锅炉、其他专业用户或者居民用户设计的成套调压设备。 基本功能:燃气净化、燃气调压、安全保护(放散、切断)、流量计量等。 扩展功能:自控系统、报警系统、加臭装置、伴热装置(管壁加热保温)、热交换装置(燃气加热)。 用户类型分类:首站、门站、高中压调压装置(M),民用区域调压装置(E),锅炉专用调压装置(D)等。 进出口压力分类:高高压、高中压、高低压、中中压、中低压等。 结构型式分类:撬装式、柜式、箱式。 调压管路分类:双路(S)2+1/2+0,单路(D)1+1/1+0。 主调分类:国产(J),进口(F)。

调压站( regulator station):将调压装置放置于专用的调压建筑物或构筑物中,承担用气压力的调节。包括调压装置及调压室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等。 调压箱(调压柜) (regulator box):将调压装置放置于专用箱体,设于用气建筑物附近,承担用气压力的调节。包括调压装置和箱体。悬挂式和地下式箱称为调压箱(Q、RB),落地式箱称为调压柜。 设置在地上单独的调压箱(悬挂式),对居民和商业用户燃气进口压力不应大于O.4MPa;对工业用户(包括锅炉房)燃气进口压力不应大于0。 设置在地上单独的调压柜(落地式),对居民、商业用户和工业用户(包括锅炉房)燃气进口压力不宜大于1.6MPa。 体积大于1.5m3的调压柜应有爆炸泄压口,爆炸泄压口不应小于上盖或最大柜壁面积的50 %(以较大者为准);爆炸泄压口宜设在上盖上;通风口面积可包括在计算爆炸泄压口面积内。 调压基本原理 调压器:自动调节调压器的出口压力,使其稳定在某一压力范围内的降压装置。 调压器基本功能:在一定的进口压力P1范围内,将调压器的出口压力P2维持在某一规定的范围内,同时,还必须满足下游的流量Q要求。 调压器特点:阀门、自动控制元件、闭环控制系统。

设备管理培训资料

设备管理培训资料 1、设备管理基本知识 1、操作设备 1.1员工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经过对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操作、维护要求等方面的基本技术知识教育和安全操作理论和实践培训,如操作人员在培训期间上机操作,必须有师傅、班长给予现场指导。 1.2对于特殊工种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国家相关部培训合格后,由劳动局发特殊工种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此项工作由车间申报,人力资源部进行组织培训。 2、设备交接班、点检制度 2.1《设备点检、保养基准》 作用:一方面起着指导操作者设备点检、保养作用,另一方面起着设备交接班的作用。操作者在操作机床前要按《设备点检、保养基准》的要求对机床进行点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不能自行处理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维修人员进行解决。操作者须将本班设备运行情况,运行中发现的问题、故障维修情况等详细记录下来;两班制或多班制生产的人员要做好交接工作,并签字认可,认真填写点检、保养记录。 2.2设备点检、保养记录单 保持清洁、完整、不准撕毁、涂改与丢失,操作工用完后须交到本部门设备管理人员处,然后上交工程技术部,以旧换新。维修人员依据设备点检、保养记录单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排除故障,并从中分析设备技术状态,为设备管理与维修提供信息,违反设备点检、保养规定,严格按考核细则执行。 3设备的维护 3.1设备维护的四项要求 a、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设备零部件及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b、清洁:设备内外清洁、各部位无漏油、漏水、漏气(汽)、漏电现象,无积尘和垃圾; c、润滑:按时、按质、按量加油、换油,保持油路畅通,合理润滑; d、安全:按有关规定合理使用设备、精心维护、监测异常,不出事故。 3.2设备维护的类别及要求 设备维护也叫保养,目前企业大多施行日常维护、一级保养、预防性维护、预知性维护。 3.2.1日常维护 设备的日常维护包括每班和周末维护两种,由操作者负责执行。 3.2.1.1每班维护 每班维护要求操作者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设备检查和润滑;班内严格按设备操作维护规程正确使用设备;按设备点检、保养基准检查和保养设备,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操作者不能排除的故障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给予检修,属重点及主要生产设备的,其操作工还应按要求填写《设备点检、保养记录》,下班前对设备进行认真清扫和擦试,并进行必要的除油。 3.2.2一级保养

高低压成套设备基础知识

高低压成套设备基础知识 高低压成套配电装置,又称成套开关设备或开关柜。是以开关设备为主体,将其它各种电器元件按一定主接线要求组装为一体而构成的成套电气设备,它用于配电系统,作接受与分配电能之用。对线路进行控制、测量、保护及调整。主要有高、低压开关柜,箱变等 1. 开关柜的特点 (a) 开关柜作为封闭式半封闭式,对电器元件及辅助件保护性好,能有效地防止灰尘、雨水、动物 随意进入而影响供电的质量。 (b) 开关柜独立性好,能有效的防止因电路等故障使事故扩大。 (c) 开关柜联锁比效比较可靠、全面、安全性能高。 (d) 便于运输和安装。 (e) 能与微机结合,实现自动化管理。 (f) 开关柜为金属外壳,从强度和刚度都能满足要求,而且壳体都可确保安全可靠接地。 2. 开关柜的分类 (a) 按柜体的结构特点分为开启式和封闭式两种。开启式柜体结构简单,造价低,一次元件之间一 般不隔开,母线外露。封闭式的则将一次电器元件用隔板分隔成不同的小室,较开启式的安全,可以防止事故的扩大,但造价要高。 (b) 按一次电器元件固定的特点分为固定式和手车式。固定式柜体一次元件安装完后,位置是不动的,但检修较为不便,而手车式的柜体断路器及操动机构全部在手车上(有时包括互感器、仪表等) ,检修断路器及机构等元件时,可将手车推出柜外,所以比较安全、方便、缺点是增加活动触头使回路电 阻增加。 (c) 按电压等级分为低压、及高压开关柜 (d) 按使用环境可分为户内式与户外式,以及一般环境型与特殊环境型(即矿用、温热带、高原型) 3. 柜体 3.1 柜体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见表7 (等于JB/T6753.4中 4.1表1的A级) 表7柜体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 3.2结构间隙差 结构间隙指结构外表的结构要素之间如门与门、门与其它结构要素之间形成的同一间隙或平行间隙。其差值见表8 表8结构间隙差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设备基础知识 一、设备管理 1、设备管理的方针;企业设备管理以效益为中心;坚持依靠技术操作进步;促进生产经营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2、设备管理目标;使用设备,维护设备,使设备不出现非计划停车,预知事故,提前处理. 设备管理的原则是;设计.制造与使用恰当合理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使所用设备起到与生产相结合的目的; 3、设备管理的基本工作是;设备管理是以企业经营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组织措施,对设备的主程管理,包括设备的物质运动,价值运动两个方面的管理工作;物质运动;包括检修的更换物件,试用运行的物价;价值运动盈利性的操作;包括工作的需要,给买方的设备的运行,不息电力及机械的磨损消耗,所达到的目的 设备维修体制概念: 1、事后维修;即出了故障维修不损坏不维修. 2预防维修:我们点检出了问题,出事故之前做出的反应并及时做出避免故障杜绝事故的发生. 3改善维修,做到利于设备的维护对设,做到备有利的措施. 二、设备的保养与平时的维护 设备的保养;能使所使用的设备延长寿命,起到到设备利用率的最高线;

平时的维护;我们提昌,设备谁使用谁维护对使用设备发线问题及时的做出处理或者将信息反馈给有关负责如果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能造成运行的贬值,严重的后果,可能造成意外设备故障或人员伤亡事故. 三、设备规章制度管理 指导检查有关设备管理工作的各种规定,是设备管理.使用.点检.维护的各项工作,管理包括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工作,操作管理的约束。 规章制度有以下几点; 1、设备使用维护管理的办法:做到谁使用谁维护的定义。 2、设备检修管理办法:做到做到预警汇报,填写好设备隐患记录,纳 入检修的依据。 3、设备备件管理办法:仓库的备件换件填写与备件工作志,做进、出 换件的依据,确保下次备推上进库的准确性。 4、设备的润滑管理方法:认真点检各传动机构,是否缺油的点检,及 时加油维护,减少机械的有形磨损。 5、设备工作考核与奖惩办法:是点检与维护的精心度,得到的理论与 实践责任心的工作状态。 6、技术培训的目标:提高职工的专业技术为目的,努力提高各项工作 的业务水平。 7、设备事故管理办法:设备故障、事故的分析,设备发生事故后,要 及时调查分析、研究,召开分析会并做好调查分析记录,做到举一 反三的厂会精神。

高低压成套电气设备一次,二次安装接线基础学习知识知识

高低压成套电气设备 一次、二次安装接线基础知识 培训教材 成套安装接线基础知识 作为一个从事成套电气设备行业的员工:要做好本职工作,他必须要掌握有关成套电器设备在用电配电系统中起的作用。同时懂得一些技术知识及最基本的装配、接线技能要求,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要学会看懂、领会有关的图纸。图纸是工程技术界的共同语言,设计部门用图纸表达设计思想意图;生产部门用图纸指导加工与制造;使用部门用图纸指导使用、维修和管理;施工部门用图纸编制施工计划、准备材料组织施工等。 从事成套设备行业的员工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就必需要树立文明生产的观念。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处处以有关工艺要求来提高质量意识,明确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的重要性,要讲究工作效益,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有了一个舒畅的工作环境,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益,也就是要处处注意周围的环境卫生,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同事之间要互相配合、互相尊重、互相关照;在技术方面要相互交流经验,不断完善自己,养成对完工工作任务做到自检、互检、后报检的良好工作习惯,来确保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要想做好本职工作:(1)每个员工必须做到应该知道什么?熟悉什么?能看懂什么?就成套电器产品而言,每个员工应该知道产品的结构形式、用途;应该

熟悉产品的性能、内部的结构、主要的技术参数;应该看懂系统图(一次方案图)、平面布置图、原理图、二次接线安装图。(2)每位员工必须知道什么是三按生产:按图纸生产;按工艺生产;按技术规范生产。质量管理方面“五不”,①材料不合格不投料;②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流入下道工序;③零件、元器件不合格不装配; ④装配不合格不检验;⑤检验不合格不出厂。在日常工作中要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完整的装配接线计划。电力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需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电器设备,以构成电力发、输、配的主系统。这些设备主要是指发电机、变压器、隔离开关、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力电容器、避雷器、电缆、母线等。它们在电力系统中通常称为一次设备,把这些设备连接在一起组成的电路称为一次接线,也称主接线,也就是一次方案回路。为了使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的各环节安全、可靠、连续、稳定、经济、灵活的运行,并随时监视其工作情况,在主系统外还需装置相当数量的其它设备,如测量仪表、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远动及控制信号器具等,这些设备通常与电流、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直流回路或厂用所用的低压回路连接起来,它们构成的回路称为二次回路,接线称二次接线。描述二次回路的图纸称为二次接线或二次回路(其中包括辅助回路)图。二次接线的图纸一般有三种形式,即原理图、原理展开图和安装接线图(我们通常所用的是二次接线图)。 在二次接线图中所使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它不但用于代表二次接线图中的各电器设备与元件的所在位置,而且反映它所发挥的作用。在二次接线图中,断路器、隔离开关、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及继电器的触点,所表示的位置是这些设备在正常状态的位置。所谓正常状态就是指断路器、隔离开关、接触器及继电器处于断路和失电状态。所谓常开、常闭触点是指这些设备在正常状态即断路或失电状态下辅助触点是短开或闭合的。 二次接线的原理图是用来表示继电保护测量仪表、自动装置的工作原理的。通常是将二次接线和一次接线中与二次接线有关部分画在一起。在原理图上,所有仪表、继电器和其他电器都是以整体形式表示的,其相互联系的电流回路、电压回路、直流回路都是综合在一起,而且还表示有关的一次回路的部分。这种接线图的特点是能够使看图者对整个装置的构成和动作过程有一个明确的整体概念,它是绘制展开图和安装接线图的基础。

设备管理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设备管理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设备及设备管理的一般概念 一、设备的定义 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中能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其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的总称。它是企业进行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企业生产效能的决定因素之一。 当代设备的技术进步突飞猛进,朝着大型化、集成化、连续化、高速化、精密化、自动化、流程化、计算机化、超小型化、技术集密化的方向不断提高,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二、设备管理的一般概念 1) 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根据设备管理现代化的概念,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设备的一生全过程综合管理。它包括从设备的技术开发、编制规划、研究、方案论证、定型、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试运行)、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废弃的全过程,也就是设备一生的管理。因此,设备管理就是以设备的一生为出发点,把这个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信息能力等,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实施对设备的高效管理,最终达到设备寿命周期最长、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的目的。 当设备产出一定时,周期设备投人费用越少,设备综合效率就越高。当设备投人一定时,周期设备产出越大,设备综合效率也越高。 如前所述,设备的一生管理基本上可分为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两大部分。在我国,传统的设备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是分割的,设备的前期管理由规划设计部门和制造厂完成,设备的后期管理由使用单位实施。这种管理体制,制造与使用脱节,约束机制很小,反馈速度缓慢,产品市场化步伐难以迈开,制约了设备一生效能的发挥与其不断创新、提高。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树立设备一生管理的全局观念,加强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努力消除制造与使用脱节的弊端,无疑是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2) 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 1)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生产的不断发展,利用设备体系进行生产活动,生产过程大型化、高参数化、机械 化、自动化、计算机化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先进的生产设备多数是机电一体化,集光电技术、气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激光技术为一体而制成的。 2) 由于生产过程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生产已逐步转向由人操纵自动化控制设备、 由控制设备操纵机器设备直接来完成,逐步完成由操作的技术含量逐渐下降而维修的技术含量却逐步提升的转化。 3) 生产活动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即以最少投人获得最大产出,实现最高的设备 综合效率。而随着科技发展,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现代化企业生产主体已日渐由生产操作人员方面转向设备管理修方面。作为影响企业的产量、质量、成本、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因素,设备的突出作用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设备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管理也是生产力。 4) 设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是由设备本身决定的,另一方面又是由设备管理决定的。没有科学 的设备管理,再好的设备也不能发挥好的作用。而前期不太好的设备交由生产企业使用后,经过科学的管理,逐步实现设备完善化,对设备实施精心维修,逐步进行技术改造,进行设备更新,也完全可以使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达到高的综合效率。因此,加强科学的设备管理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是提高设备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也就是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之所在 第二节设备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设备现代化管理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宏观的概念,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但同时又是相对稳定的,它是当时世界公认的先进水平,为大多数国家所认同,但各国又都有其特色。它是运用现代先进科技和先进管理方法,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的系统工程。 设备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管理思想现代化 树立系统管理观念,建立对设备一生的全系统、全过程、全员综合管理的思想。树立管理是生产力的思想。树立市场、经营、竞争、效益观念。树立信息观念。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管理目标现代化 追求设备寿命周期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努力使设备一生各阶段的投人最低,产出最高。

冲压设备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冲压设备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压力机机械结构原理 一:压力机的种类 冷冲压用压力机主要分为:曲柄压力机,螺旋压力机(摩擦压力机),多工位自动压力机,冲压液压机,冲模回转头压力机,高速压力机,精密冲裁压力机,电磁压力机等。钣金厂所用的压力机主要是曲柄压力机。 二:曲柄压力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曲柄压力机主要是通过曲柄机构增力和改变运动形式(将旋转运动变成直线往复运动)。它主要是利用飞轮来储存和释放能量,使压力机产生工作压力来完成冲压作业。 曲柄压力机有曲拐式、曲轴式、偏心齿轮式等几种。 曲柄压力机一般由于曲轴、曲拐、偏心齿轮在设计加工时就确定了其偏心距,所以机床的工作行程是不可改变的。 三:曲柄压力机的形式和用途 1■通用冲床:适用于多种冲压工序,如冲裁、浅拉伸弯曲和压印等。 2■拉伸冲床:有上传动和下传动之分,单动、双动、三动等拉延冲床。 3■专用冲床:用来专门冲压某个复杂零件用的冲床。 4■精冲冲床:专门用于冲裁精密零件的冲床。 5■精压机:用于精密挤压、校平、压印等。 6■高速冲床:多用于生产大批量制品自动成形作业。 四:曲柄压力机的构成 冷冲压用曲柄压力机的结构除曲轴形式(曲拐式、曲轴式、偏心齿轮式)有差异,其余部份基本相似,曲柄压力机一般由以下几部份组成: 1■工作机构:曲柄连杆机构,由曲轴、连杆、滑块组成。 2■传动系统:包括皮带传动、齿轮传动等机构。 3■操纵系统:离合器一制动器等。 4■支承部件:机身结构。 5.能源系统:电动机、飞轮。 6?除上述部份外,还有多种辅助装置,如润滑系统,保险装置,气垫等。 五:压力机各组成部份的构成和作用说明 1■机身:机身是将压力机所有的机构联结起来,并保证全机所要求的精度和强度。 一般由床身、底座、工作台,立柱、上横梁等组成。有开式结构和闭式结构。 2.传动轴和曲轴:电动机通过皮带把能量传递给飞轮,再通过传动轴经小齿轮、大 齿轮传给曲轴并经曲轴、连杆,将曲轴的旋转运动变成滑块的直线往复运动。 3■连杆:连杆由上下轴瓦装在曲轴上,下端与滑块相连。是旋转运动与直 线往复运动的直接转换部件。 4.滑块:滑块通过床身上的导轨作上下往复运动,主要安装固定上模用。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试题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在我国,只把直接或间接参与改变劳动对象的()的物质资料才看作 设备。 A. 状态和性质 B.形态和性质 C.状态和性能 D.形态和性能 2、要延长设备的技术寿命,就必须用()对设备加以改造。 A.新技术 B.新工艺 C.新材料 D.新设备 3、设备技术落后和()是发生设备事故和人身伤害的重要原因,也是排放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粉尘,污染环境的重要原因。 A.现场环境恶劣 B.人员操作管理 C.生产工艺落后 D.管理不善 4、经研究表明:在设备规划到50%时,费用的实际支出20%的费用,但已决定了()的设备寿命周期。 A.75% B.85% C.90% D.100% 5、在设备选型中,要把工业装备改进和()同步规划和实施。 A.环境建设 B.可靠性能 C.使用管理 D.费用管理 6、()是系统、机器、产品或零部件在规定条件下和预期使用期限内能完成其功能的概率。 A.可靠性 B.可靠度 C.完好率 D.运转率 7、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购置费+() +拆除费-残值。 A.运行费 B.维修费 C.材料费 D.维持费 8、新设备经过安装、试车、移交,已有了初步的鉴定,但设计、制造和安装中 存在的某些缺陷还未完全暴露出来,因此仍需进一步对新设备进行考核和考验。考核阶段一般为()个月。 A.1-2 B.1-3 C.3-6 D.2-4 9、下面哪一个不是设备管理原则()。 A.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坚持保护环境和节能降 C.坚持维护和计划检修相结合 D.坚持设备润滑与周期更换 10、车间设备员和维修人员都应把工作重点放在()上,强调“预防为 主、养为基础”。 A.维护保养 B.计划检修 C.故障事故 D.备件管理 11、()是预防性维修制的精髓。 A.检查 B.定修 C.加油 D.保养 12、全员生产维修指导思想的“三全”,指的是全效率、()、全员。 A.全过程 B.全记录 C.全系统 D.全设备 13、操作工人应掌握好的“四会”:即会使用、()、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A.会操作 B.会加油 C.会保养 D.会记录 14、()负责设备的点检,又负责设备管理,是操作和维修之间的桥 桥梁与核心。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一、维修类型: 1、日常维修。 即设备的检查、清扫、调整、润滑、更换、整理等活动。 2、预防维修。 一般是指对重点设备,以及一般设备中的重点部位进行预防性维修。 3、事后维修。 通常它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非重点设备实行故障发生后的维修;二是对事先无法预计的突发故障的修理。 4、改善维修。 这是指在设备修理时,同时进行设备的改装、改造。目的是提高设备的性能、效率、精度、节能等。 5、预知维修。 这是采用设备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定期或长期的监测,并通过诊断,确定设备的状态以进行必要的维修。 二、设备维修的组织方法: 设备修理应广泛采用各种先进的组织方法,以便不断提高修理工作效率,保证修理质量,缩短设备停修工作时间,降低修理成本。常用的修理组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部件修理法。 这就是事前准备好质量良好的各种部件,修理时,将设备上已损坏的部件拆除,换上准备好的部件,然后再把换下来的部件送去修复。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节省现场零件拆卸、修理、装配的时间,使停机时间大为缩短。但这种方法需要储备一定的周转部件,占用资金较多,它适用于那些具有大量同类型设备的企业和停工损失严重的关键设备。 2.分部修理法。 这是按照设备各个独立的部分,分别顺序进行修理,每次只修一部分。这种化整为零的修理法,可以减少停机时间,充分利用节假日或非生产时间进行修理,从而增加了设备的生

产时间,它适合于修理时间较长,生产任务较重的设备,以及构造上具有一系列独立的部件的设备。 3.同步化修理法。 这是把生产过程中,在工艺上紧密联系的设备,在修理时,把它们安排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实行修理同步化,以减少停机的次数和停机的时间。这种方法适合于流水生产和自动化生产线的设备修理、联动设备中的主机与辅机及配套设备等。 三、设备磨损规律 (一)设备磨损发生规律 在设备的运转过程中,它们磨损速度和程度是不同的,设备磨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2—1所示。 1.初期磨损阶段。这一阶段磨损的速度较快,但时间较短。这是因为设备在开始投产使用时,零件的加工表面不平整,在使用时经过啮合、转动、磨擦,不平整消除了,因而磨损较快,也容易形成间隙。 2.正常磨损阶段。这一阶段磨损的速度比较平稳,磨损量的增长也缓慢。这时,设备进入最佳的技术状态,设备的生产率、产品质量最有保证。 3.剧烈磨损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零件的正常磨损被破坏,磨损急剧增加。设备的性能、精度迅速降低,如不及时进行修理,就会产生生产事故和设备事故。因此,在设备进入剧烈磨损阶段以前,就要进行修理。 (二)针对磨损规律应采取的措施

调压基础知识

调压器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1、调压器的三大元素 控制元素:即调节元件,一般由阀座和阀瓣构成,它的作用是改变阀座和阀瓣之间的距离, 从而改变了介质的流通面积。 加载元素:一般是由弹簧或重块构成。其弹力或重力作用在传感单元上,并且有使调节单元的阀座和阀瓣之间的距离加大的趋势。 测量元素:即传感元件,一般由膜片及托盘构成,在出口压力(P2))的作用下产生与负载单元作用力相反的力,并且有使调节单元的阀座和阀瓣之间的距离减小的趋势。 2、调压器功能 减压阀:保证下游流量的需求;又同时维持下游压力的稳定。 3、调压三大参数 进口压力P1,出口压力P2,流量Q (前后压差P1- P2) 4、常用压力单位换算 1MPa=10bar=1000KPa 1bar=100KPa=1000mbar=14.5PSI 1mmH2O=9.89Pa 1KPa=4 inch w.c. 1大气压=1.01bar=101KPa (1公斤=11bar=0.1MPa) 5、调压精度 在相同的进出口压力、流量下,调压器的压力偏差越小,其稳压精度越高。 6、调压器分类 按驱动装置类型分:直接作用式RTZ和间接作用式RTJ(指挥器作用式),直接作用式又分为直杆式、杠杆式和平衡阀芯式,间接作用式分为加载型和卸载型。自力式调压器:不需要辅助能源而依靠调节介质本身所提供能源进行调压和稳压的调压器。 直接作用式调压器:利用出口压力的变化,直接驱动执行器传感元件带动调节元件运动的调压器。 间接作用式调压器:利用出口压力的变化,经指挥器放大后控制执行器传感元件带动调节元件运动的调压器。7、直接作用式调压器 直接作用式调压器是通过内信号管路或外信号管路来感应下游压力的变化。下游压力通过在传感元件(簿膜)上产生的力与加载元件(弹簧装置)产生的力来进行对比,移动皮膜和阀芯,从而改变调压器流通通道的大小。 调节单元:一般由阀口和阀瓣构成,它的作用是改变阀口和阀瓣之间的距离, 从而改变了介质的流通面积。加载单元:一般是由弹簧或重块构成。其弹力或重力作用在传感单元上,并且有使调节单元的阀座和阀瓣之间的距离加大的趋势。 传感单元:一般由簿膜和托盘构成,在出口压力(P2)的作用下产生与加载单元作用力相反的力,并且有使调节单元的阀座和阀瓣之间的距离减小的趋势。 其逻辑关系为: 被控制量P2(增加)---传感元件向上作用力(增加)---阀座和阀瓣之间的距离(减小) ---被控制量P2(减小); 被控制量P2(减小)---传感元件向上作用力(减小)---阀座和阀瓣之间的距离(增加) ---被控制量P2(增加); 8、间接作用式调压器 间接作用式是由指挥器内出口压力和调压弹簧的相互作用调定一个负载压力来控制调压器主阀阀口的开度,从而改变调压器流通通道的大小。 指挥器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增加调压器的敏感性。如果可以感应到下游压力P2的变化,再将它转化成P3 的更大变化值,这样调压器对于流量需求改变的相应程度(敏感性)将会增加。此外,压力偏差也可以大大地减小,从而减小它对调压器精确度和流量的影响。其逻辑关系为: 被控制量P2(增加)---指挥器传感元件向上作用力(增加)---节流孔(减小)---操作压力P3(减小) ---主调传感元件向上作用力(减小)---阀座和阀瓣之间的距离(减小)---被控制量P2(减小)。 被控制量P2(减小)---指挥器传感元件向上作用力(减小)---节流孔(增大)---操作压力P3(增加) ---主调传感元件向上作用力(增加)---阀座和阀瓣之间的距离(增加)---被控制量P2(增加)。 9、加载式(双向控制)调压器 指挥器的作用会将负载压力P3 加到主调压器的执行

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1、设备 设备一般指生产或生产上所常的机械与装置,就是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就是工业企业中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的总称。 在机械系统,设备通常指机械与动力两大类生产设施。 2、设备管理 目前我国采用并逐步推行的设备管理就是指对设备的一生实行综合管理,即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规划、购置(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及更新。调拨,直至报废各个过程的活动,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物质运动与价值运动两个方面。 3、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就是指直接或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设备。它就是企业设备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生产设备主要包括成套设备,系统、单台机械,装置等有形资产。生产设备需要通过在生产成本中提取折旧,以补偿在长期使用中受到的物质与技术上的损耗。 4、设备规划 设备规划包括设备管理工作与新设备设置规划两个方面,设备管理工作规划就是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中、长期(三年或五年)与年度计划。新设备设置规划就是指新设备设置、更新与改过规划、设备规划就是企业开发与生产经营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5、设备综合工程学 设备综合工程学就是指以设备一生为研究对象,就是管理、财务、工程技术与其它应用于有形资产的实际活动的综合,其目标为追求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 设备综合工程学的活动内容包括:制定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要求与可靠性、维修性设计,及各项资产的安装、试运转、维修、改造与更新,并进行有关的信息反馈。 6、全员生产维修(TPM) TPM就是日求现代设备管理维修制度,它就是以达到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确立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生产维修全系统,涉及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工人全员参加,依靠开展小组自主活动来推行的生产维修,概括为:T----全员、全系统、全效率,PM---生产维修(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维修预防)。 7、设备经济寿命

设备全员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节:基础管理知识 设备管理的目的: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保持、提高设备的性能、精度、降低维修费用,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点检定修制: 点检定修制是一套加以制度化的、比较完善的科学管 理方式。它要求按规定的检查周期和方法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取得准确的设备状态情报,制订有效的 维修对策。并在适当的时间里进行恰当的维修,以有限的人力完成设备所需要的全部检修工作量,把维修工作做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使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其实质就是以预防维修为基础、以点检为核心的 全员维修制度。其主要内容有; (1)实行全员维修制 (a )凡参加生产过程的一切人员都要参加设备维修工作。生产操作人员负有用 好、维护好设备的直接责任,要承担设备的清扫、紧固、调整、给油脂、小修理和日常点检业务;(b )各 经营、生产管理职能部门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都要参加设备管理;(c)设备管理工作纳入公司及各分厂的经营计划,设备管理目标是公司经理及各分厂厂长的任期目标之一。 (2)设备进行预防性管理:通过点检人员对设备进 行点检来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况,实行有效的计划维修,维持和改善设备工作性能,预防事故发生,延长机件寿命,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有效作业率,保证正常生产,降低维修费用。 (3)以提高生产效益为目标,提高检修计划性。(a) 合理精确地制订定(年)修计划,统一设定定修模型; (b)提高检修人员的工时利用率,检修工作实行标 准化管理。 设备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1)机械磨损;(2)裂纹;(3)塑性断裂和脆性断裂;(4)腐蚀;(5)劣变;(6 )元器件老化等。设备劣化的主要原因 1 ?润滑不良; 2 ?灰尘沾污; 3 ?螺栓松弛; 4 ?受热; 5 ?潮湿; 6 ?保温不良等。 设备润滑的三个要点 (1)油种;(2)给油量;(3)给油周期。 设备劣化的二种型式 (1 )功能下降型:在使用过程中,产量、效率、精度等性能 逐渐降低。 (2)突发故障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损坏、 失效,使设备停止工作。 预防劣化的对策 预防劣化对策:预防劣化、测定劣化、修复劣化 预防劣化:(1)日常点检维护:给油脂、更换、调整、紧固、 清扫;(2 )改善维修:维持性能。 测定劣化:点检检查-良否点检、倾向检查。 修复劣化:(1)修理:预防预知维修、事后维修;(2) 更新: 更新、改造。 机械设备的劣化部位 机械设备的劣化一般发生在以下六个部位: (1)机件滑动工作部位; (2)机械传动工作部位; (3)机件旋转工作部位; (4)受力支撑及连接部位; (5)与原料、灰尘接触、粒附部位; (6)受介质腐蚀、沾附部位。 电气设备劣化的主要原因 (1)电的作用;(2)高温及温度变化的作用; (3)机械力的作用;(4)潮湿的作用; (5)化学的作用;(6)宇宙放射线作用。 电气(仪表、计算机)设备的劣化部位 (1)绝缘部位;(2)与介质接触、腐蚀部位; (3)受灰尘污染部位;(4)受温度影响部位; (5)受潮气侵入部位。 第二节设备点检 设备点检的定义 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 味、触)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 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 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 缺陷能够得到早期的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这样的设备 检查称为点检。 设备点检工作的五定”内容 (1) 疋点-设定检查的部位、项目和内容; (2) 定法一一-定点检检查方法,是米用五感,还是 工 具、 仪器; (3) 疋标-制订维修标准; (4) 定期一- -设定检查的周期; (5) 疋人-确定点检项目由谁实施。 点检的分类及分工 (1 )按点检的周期分: (a)日常点检一一由岗位操作工或岗位维修工承担。 (b)短周期点检一一由专职点检员承担。 (c)长周期点检一一由专职点检员提出,委托检修部门 实施。 (d)精密点检由专职点检员提出,委托技术部门或检修 部门实施。 (e)重点点检一一当设备发生疑点时,对设备进行的解 体检查或精密点检。 (2)按分工划分: (a)操作点检一一由岗位操作工承担。 (b)专业点检——由专业点检、维修人员承担。 (3 )按点检方法划分 (a)解体点检。 (b)非解体点检。 日常点检工作的主要内容 (1 )设备点检一一依靠五感(视、听、嗅、味、触) 进行检 查; (2)小修理一一小零件的修理和更换; (3)紧固、调整一一弹簧、皮带、螺栓、制动器及限位 器等的紧固和调整; (4)清扫一一隧道、地沟、工作台及各设备的非解体清

设备基础管理办法

设备基础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办法所指设备基础管理包括设备的分级管理、档案管理、台帐管理、设备技术经济指标管理。 第2条 设备基础管理是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各级设备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设备基础管理。 第3条 各生产中心应完善ERP系统PM模块主数据,逐步过渡到借助设备管理综合业务平台(EMP)建立必要的设备台帐和档案。 第二章 职责 第4条 设备管理部 (1) 检查考核各生产中心设备基础资料的归档和整理情 况。 (2) 编制全公司设备状况月报表。 (3) 负责全公司大机组的认定。 (4) 每季组织一次设备大检查。 第5条 生产中心 (1) 负责建立健全本生产中心所辖设备的设备档案,完善设备基础资 料。 (2) 负责建立各类设备台帐,确保实物与台帐的一致性。 (3) 及时上报设备管理月报表。 (4) 对大机组以外的设备进行分级。 (5) 每月组织一次设备大检查。

第6条 采购中心负责在设备、备件采购时,收集有关出厂资料。 第三章 设备分级管理 第7条 公司对设备实行分级管理。根据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特性以及设备的价值,将全公司设备划分为大机组、关键设备、主要设备和一般设备四级。 第8条 各生产中心在建设和技改项目投运前应做好设备分级工作。每年底对设备分级情况进行审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 第9 条 大机组由设备管理部组织认定下达执行。 第10条 关键设备、主要设备和一般设备由各生产中心负责分级。关键设备中的转动设备亦称关键机泵。 第11条 关键设备由各生产中心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认定,并报设备管理部批准后下达执行。一般应包括以下设备: (一)机械 1、 独立装置主流程上的主反应器(含搅拌器); 2、 该设备故障后会引起非计划停车和事故; 3、 单台停机会造成公用工程停供事故的设备; 4、 其它停机会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或重大安全环保事故的设备。 (二)电气 110KV设备、发电机(含励磁机)、30KVA及以上生产用UPS。 (三)仪表

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关于设备管理得基本知识 1、设备 设备一般指生产或生产上所常得机械与装置,就是固定资产得主要组成部分,它就是工业企业中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得物质资料得总称。 在机械系统,设备通常指机械与动力两大类生产设施。 2、设备管理 目前我国采用并逐步推行得设备管理就是指对设备得一生实行综合管理,即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依据,通过一系列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规划、购置(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及更新。调拨,直至报废各个过程得活动,设备管理包括设备得物质运动与价值运动两个方面。 3、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就是指直接或间接参加生产过程得设备。它就是企业设备固定资产得主要组成部分,生产设备主要包括成套设备,系统、单台机械,装置等有形资产。生产设备需要通过在生产成本中提取折旧,以补偿在长期使用中受到得物质与技术上得损耗。 4、设备规划 设备规划包括设备管理工作与新设备设置规划两个方面,设备管理工作规划就是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得中、长期(三年或五年)与年度计划。新设备设置规划就是指新设备设置、更新与改过规划、设备规划就是企业开发与生产经营总体规划得重要组成部分。 5、设备综合工程学 设备综合工程学就是指以设备一生为研究对象,就是管理、财务、工程技术与其它应用于有形资产得实际活动得综合,其目标为追求经济得寿命周期费用。 设备综合工程学得活动内容包括:制定设备得可靠性、维修性要求与可靠性、维修性设计,及各项资产得安装、试运转、维修、改造与更新,并进行有关得信息反馈。 6、全员生产维修(TPM) TPM就是日求现代设备管理维修制度,它就是以达到最高得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确立以设备一生为对象得生产维修全系统,涉及设备得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工人全员参加,依靠开展小组自主活动来推行得生产维修,概括为:T全员、全系统、全效率,PM生产维修(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维修预防)。 7、设备经济寿命 设备经济寿命(又称设备价值寿命),就是根据设备得使用费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设备基础管理知识库 (1)基本知识 1、公司的质量方针:顾客满意是公司永恒的宗旨,向顾客提供“零缺陷”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是公司每一个员工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2、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人、机、料、法、环。 3、规范管理的三个层面是: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 4、当今设备管理新动向-——开展追求OEE 的TPM 活动。 5、“OEE”的含义是设备综合利用率;“MTBF”的含义是平均故障间隔期;“MTTR”的含义是平均修理时间;“OPL”的含义单点课。“SOP”的含义是标准操作规范。 6、目标管理中的“SMART原则”中的“S”含义是具体的;“M”含义是可以衡量的;“A”含义是可以达到的;“R”含义是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T”含义是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7、鱼骨图又称特性要因图。 8、设备操作工要做到“三好四会”,其“三好”分别为管好、用好、保养好。 9、保持设备正常运行,润滑加油很重要,润滑加油要遵守的“五定”是指定点、定质、定量、定人、定周期 10、七大浪费为:纠正错误、过量生产、物料搬运、动作、等待、库存、过量加工。 11、消除浪费的四大步骤:了解什么是浪费、识别工序中哪里存在浪费、使用合适的工具来消除已识别的特定浪费、实施持续改进措施重复实施上述步骤。 12、6Z:零故障、零缺陷、零库存、零事故、零差错、零浪费;6I:改善效率、改善质量、改善成本、改善员工疲劳状况、改善安全与环境、改善工作态度。 13、整理是整顿的基础,整顿又是整理的巩固,清扫是显现整理、整顿的效果,而通过清洁和修养,则使企业形成一个所谓整体的改善气氛。 14、作业顺序指作业者能够效率最好地生产合格品的生产操作顺序好的作业顺序是作业者没有返回步行且空步行最短的循环作业。 15、外部污染源:室内排风不畅造成设备外表积尘、地面积水导致设备底部生锈。设备自身污染源:加工中铁屑进入设备润滑系统、加工中产生粉尘、设备密封件老化的漏油。 16、员工培训要理论:达到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运作原理;对照设备,结合设备现场掌握设备结构和点检方法。 17、5W2H原则:(what)讲什么内容,(who)谁来讲,(where)应用场合,(when)何时进行培训,(why)为什么这样,(how)如何做,(how much,how many)作业标准。 18、PDCA模型系统管理的活动可分为:计划(PLAN)、行动(DO)、检查(CHECK)、改进(ACT)。 (2)设备故障维修 1、“FMEA”的中文含义是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2、设备故障期分为初始故障期、偶发故障期、耗损故障期三个阶段。 3、故障的类型很多,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所引发的故障为偶发性故障; 4、故障对策的五大重点项目:基本条件的准备、使用条件的遵守、劣化的复原、弱点对策、防止人为疏失。 70、零故障活动的四个阶段:减少故障间隔的变动、延长固有寿命、劣化的定期复原、预知寿命。 5、设备保全体系架构中的PM、CM、MP对应的正确解释为预防保全、(事后保全、改良保全)、保全预防 6、PM的中文含义为生产维修。 7、自主维修中,我们可以通过清洁、保养、润滑、紧固的方式来防止设备劣化,使设备保持其基本状态。 8、与设备有关的时间损失有:设备故障、小停车/空转、速度损失、缺陷&返工;与人员有关的人力损失有:管理损失、运动损失、生产线组织损失、后勤损失、测量与调整损失。 9、计划维修主要的目标包括:现场的清理、检修不超时、质量能保证、全程无事故。 10、事后保修是指故障停止或造成有害的性能低下后修理的保修方法.。 11、改良保修是指设备的信赖性, 保修性, 经济性,操作性, 安全性等向上为目的的,改良设备的材质或形象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设备基础知识 一、设备管理 1、设备管理的方针;企业设备管理以效益为中心;坚持依靠技术操作进步;促进生产经营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2、设备管理目标;使用设备,维护设备,使设备不出现非计划停车,预知事故,提前处理. 设备管理的原则是;设计.制造与使用恰当合理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使所用设备起到与生产相结合的目的; 3、设备管理的基本工作是;设备管理是以企业经营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组织措施,对设备的主程管理,包括设备的物质运动,价值运动两个方面的管理工作;物质运动;包括检修的更换物件,试用运行的物价;价值运动盈利性的操作;包括工作的需要,给买方的设备的运行,不息电力及机械的磨损消耗,所达到的目的 设备维修体制概念: 1、事后维修;即出了故障维修不损坏不维修. 2预防维修:我们点检出了问题,出事故之前做出的反应并及时做出避免故障杜绝事故的发生. 3改善维修,做到利于设备的维护对设,做到备有利的措施. 二、设备的保养与平时的维护 设备的保养;能使所使用的设备延长寿命,起到到设备利用率的最高线; 平时的维护;我们提昌,设备谁使用谁维护对使用设备发线问题及时的做出处理或者将信息反馈给有关负责如果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能造成运行的贬值,严重的后果,可能造成意外设备故障或人员伤亡事故.

三、设备规章制度管理 指导检查有关设备管理工作的各种规定,是设备管理.使用.点检.维护的各项工作,管理包括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工作,操作管理的约束。 规章制度有以下几点; 1、设备使用维护管理的办法:做到谁使用谁维护的定义。 2、设备检修管理办法:做到做到预警汇报,填写好设备隐患记录,纳 入检修的依据。 3、设备备件管理办法:仓库的备件换件填写与备件工作志,做进、出 换件的依据,确保下次备推上进库的准确性。 4、设备的润滑管理方法:认真点检各传动机构,是否缺油的点检,及 时加油维护,减少机械的有形磨损。 5、设备工作考核与奖惩办法:是点检与维护的精心度,得到的理论与 实践责任心的工作状态。 6、技术培训的目标:提高职工的专业技术为目的,努力提高各项工作 的业务水平。 7、设备事故管理办法:设备故障、事故的分析,设备发生事故后,要 及时调查分析、研究,召开分析会并做好调查分析记录,做到举一反 三的厂会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