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的标准操作规程
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及维护
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及维护操作流程:1.患者准备:患者需要接受PICC置管术前应脱去上肢衣物,并且保持身体的舒适和温暖。
进行必要的洗手,并确保患者处于合适的位置。
2.手术准备:医务人员需要进行手术准备,包括对所需的设备进行检查和准备,同时对患者皮肤进行清洁和消毒。
3.手术操作:医务人员需要进行局部麻醉,并进行穿刺入静脉,然后通过钢丝引导管插入静脉。
将导管通过皮下组织插入上肢大静脉,并进行X线检查确认导管位置。
4.固定导管: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并进行透明敷料覆盖。
确保导管没有任何压迫或扭曲,并保持导管的顺畅通畅。
5.开始使用:在确认导管位置和功能正常后,医务人员可以开始使用PICC进行所需的输液、输血、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等操作。
操作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消毒和连接操作。
6.日常维护:在PICC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并保持导管通畅。
进行导管清洗和锁定以防止导管内血栓形成。
确保操作过程符合消毒和无菌操作的要求。
7.PICC拆除:在PICC使用结束或不再需要时,医务人员需要对PICC 进行拆除。
操作前需要对操作区域进行消毒,并移除固定物品。
然后小心地将导管从皮肤中拔出。
PICC的维护:1.日常观察:密切观察PICC周围皮肤的情况,如发现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2.导管通畅:每日至少按照医嘱进行引流。
注意导管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冲洗和锁定,以防止导管内血栓的形成。
3.敷料更换:每周进行一次敷料更换,避免敷料粘连和感染。
敷料更换时需要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进行处理。
4.导管锁定:不使用PICC时,应使用生理盐水或抗凝剂对导管进行锁定,防止导管堵塞。
5.导管清洗:每周进行一次导管清洗。
清洗时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轻柔地冲洗,避免导管被拉扯或扭曲。
6.定期检查:每周或每月定期进行X线或超声检查导管位置和功能是否正常。
7.抗生素使用:如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需要按照医嘱进行用药,避免感染。
PICC置管操作流程
PICC置管操作流程1、操作前准备:医生下医嘱,操作者初步评估血管情况。
开展穿刺前病人教育:向患者讲明置PICC导管的意义、用途、注意事项,并简单介绍操作程序。
随时准备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同时做好心理指导,避免紧张。
与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2、选择导管:根据病人的经济水平,用药方案,血管情况选择导管。
在输液流速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最小最细型号的,管腔最少的导管。
因为较粗的导管易引起周围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增加置入后并发症,增加静脉炎或血管阻塞的可能。
健康的静脉一般是可容纳较细的导管的。
3、备物:PICC穿刺包一个(含PICC导管一条、穿刺导入针一个,BD导管包内有软尺,其他导管需另备软尺)、10ml注射器2支、肝素帽或无针正压接头1个、无菌无粉手套2副、0.9%生理盐水100ml 一袋、肝素盐水适量(成人为100u/ml生理盐水、儿童为10u/ml生理盐水)、穿刺术包一个(镊子1把、孔巾1块、治疗巾2块、无菌透明敷贴1块、胶布纱布若干)、止血带、消毒棉签、消毒剂、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手术帽,(BD导管包内有切割器,巴德三向瓣膜管需备无菌剪刀一把)。
4、病人及环境准备:穿宽松的上衣,上厕所排空大小便,若患者四肢发凉可用热毛巾敷上臂以助血管扩张。
彻底清洗术肢,必要时先行沐浴。
环境要减少人员走动,尽量在治疗室单独进行。
5、操作者准备:洗手、戴口罩、戴一次性手术帽(无菌操作前穿一次性隔离衣),再次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宣教工作。
6、选择静脉:首选贵要静脉,90%的PICC导管放置于此,因其血管粗直、静脉瓣较少,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和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
次选肘正中静脉,其位于肘窝前连接头静脉和贵要静脉,血管粗直,但静脉瓣较多,分支因人而异,个体差异大,当肘正中静脉加入贵要静脉形成最直接的途径达上腔静脉时可作为首选。
第三选择是头静脉,其血管前粗后细且高低起伏,在锁骨下方汇入腋静脉,因进入腋静脉时有较大的角度,导管易反折于腋静脉,所以10%的患者经头静脉穿刺时不能顺利进入腋静脉,引起进管困难或导管易位。
PICC置管术操作流程及维护
PICC置管术操作流程及维护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营养支持、化疗等治疗。
本文将介绍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及维护,具体内容如下:一、PICC置管操作流程:1.术前准备:-根据医嘱确认患者需要置管的类型和位置。
-检查患者手臂或其他置管部位,确保没有感染、血管痉挛等情况。
-准备所需器械和材料,如穿刺针、导丝、置入套管、固定贴、透明敷料等。
2.术中操作:-选择适当大小的穿刺针,消毒穿刺点。
-固定患者的手臂,使其不能移动。
-用穿刺针沿着静脉方向推进到预定位置,放入导丝。
-慢慢拔出穿刺针,确保导丝处于静脉内。
-使用套管插入导丝,然后拔出导丝,确保套管固定在正确位置。
-接入输注盖,进行必要的抗菌预处理。
-清洗置管部位,使用透明敷料固定套管。
-确认套管位置和引流通畅,进行X线检查确认。
3.术后处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
-定期观察置管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维持置管部位的清洁干燥,更换敷料并进行消毒。
-定期进行PICC管的注射帽更换。
-定期进行血培养和置管部位细菌培养。
二、PICC管的维护:1.卫生措施:-每次触碰PICC管前,要先洗手并戴好手套。
-清洁置管部位时,使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和无菌纱布进行擦拭,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溶液。
-每2-3天更换一次敷料,保持置管部位干燥清洁。
2.示例措施:-每次注射前,必须进行抗菌预处理,保持注射帽的清洁。
-随时保持PICC管内的通畅性,避免留置血栓形成。
-定期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PICC管,防止结垢和堵塞。
-每天测量护理师接入的PICC管的长度,以判断位置是否改变。
3.并发症的预防:-采取适当的手法和设备,避免血栓形成和其他并发症。
-定期检查PICC管的固定情况,避免脱管。
-在PICC管使用过程中,注意定期更换PICC套管,以防细菌感染。
三、PICC置管术的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插入:插入套管应仔细观察患者的喉咙部位,避免过度插入。
PICC置管操作流程
PICC置管操作流程1.开展准备工作:a.洗手并穿戴好消毒手套,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b.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材料,如穿刺针、导丝、导管、消毒剂、敷料等。
c.将患者的相关信息录入病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和取得知情同意。
2.选择插管部位:a.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插管部位,常用的有上肢的锁骨下静脉或肘静脉,也可以选择颈部的颈内静脉。
b.为了方便操作和观察,插管部位应该是干净、无感染和血管比较粗大的地方。
3.皮肤消毒:a.用适当的消毒剂消毒插管部位,一般是用氯己定等含酒精的消毒剂擦拭,并按照规范进行消毒。
4.局麻:a.使用适当的局麻药对插管部位进行麻醉,一般是选择2%利多卡因或者普鲁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5.穿刺:a. 在插管部位的上方约1.5cm处拇指示压,用另一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穿刺针的翼状把持部,将穿刺针刺入皮肤,垂直方向下穿皮肤,并注意避免动脉和深部组织的损伤。
b.当穿刺针穿刺到血管后,将针心弹出,注入适量的肝素化生理盐水,以阻止血液凝固,然后初步观察无血凝块回吸后,即在注射器吸缩住血液。
6.放置导丝和扩张套管:a.将导丝通过穿刺针插入血管内,然后将穿刺针取下。
b.将扩张套管套在导丝上,并缓慢地将套管推入血管内,一般推进20-25厘米。
c.观察导丝和套管插入血管的情况,确保稳定且无异常。
7.确定导管长度和固定导管:a.通过扩张套管的透明皮充心的部分,测量需要插入的导管长度,然后将导管缓慢地通过扩张套管插入血管。
b.用医用胶布或其他固定材料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确保导管稳定而不会滑出。
8.制作导管连接和固定装置:a.连接输液管或输药泵的导管接头,在接头上使用合适的连接器和固定装置,确保无渗漏和脱落的情况。
9.监测导管的植管部位:a.植管部位应进行适当的固定和冲洗,以确保导管畅通,无血栓形成。
b.定期观察插管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其他异常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10.记录相关信息:a.记录置管的日期、时间、部位以及使用的导管和其他物品的名称、规格。
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
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PICC(经皮经静脉中心导管)是一种通过经皮静脉通道,将导管插入靠近心脏的大血管中。
它被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通路需要的患者,包括需要静脉营养支持、化疗药物输注或需要经常监测中心静脉压力的患者。
下面是PICC置管术的详细操作流程:1.组织准备:-准备所需的器械和材料,如手套、面罩、消毒剂、导丝、压力袋、导管等。
-与患者沟通,解释术前准备和过程。
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确保其合作度高,并没有禁忌症。
-安排患者处于平卧位,头稍微低垂,以减少空气栓塞的风险。
-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清洁和消毒,禁忌症(如皮肤感染,皮疹等)进行评估。
2.静脉通道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
常用的通路为上肢的肘下静脉,其他通路包括头、颈和下肢的静脉。
-根据患者需要、个体情况、导管材料和位置的可行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3.准备导管:-清洁和消毒所需的导管,并切割导管的长度以适应患者管理的需要。
-按照厂家说明装配导管和附件。
4.皮肤麻醉:-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疼痛。
-在导管插入点附近进行皮肤消毒,然后将导管插入皮肤下并沿静脉行进。
5.引导导管:-将导丝插入静脉中,将导丝推进到所需的位置。
此过程需要针对不同病例适应导丝的选择,可以选择直接推进或使用影像技术辅助。
-确保导丝没有折叠、卷曲或造成血管损伤。
-在导丝推进到达预定位置后,将其固定,以便在插入导管时保持导丝的位置稳定。
6.插入导管:-将切割好的导管沿导丝插入到正确的位置。
-切勿过度推力或用力插入,以避免血管破裂或其他并发症。
-在导管插入到所需深度后,从导丝上拔出导丝。
-固定导管以防止意外脱落。
7.导管位置验证:-使用X射线、超声或其他适当的影像技术,确保导管的正确位置。
这将有助于确保导管位于中心静脉而不是动脉或其他不适当位置。
-确保导管没有穿孔受损和异常弯曲。
8.制定并实施后处理计划:-与医护人员沟通,并且确保他们知道术后护理的关键事项,如导管固定、盲区预防、导管检查和更换等。
picc置管术操作流程
picc置管术操作流程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通过外周静脉插入到中心静脉的导管,用于输液、输血、药物给药等治疗目的。
PICC置管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下面将介绍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
首先,进行术前准备。
医护人员应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病史等,并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及可能的风险。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物,包括PICC导管、导管固定器、消毒剂、无菌手套等。
接着,进行手部消毒。
医护人员应先洗手,然后戴上无菌手套,使用消毒剂对患者手部进行消毒,确保操作环境的无菌。
然后,选择插管部位。
通常选择上肢的肘窝处或锁骨下静脉作为插管部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部位。
接下来,进行局部麻醉。
使用局部麻醉药物麻醉插管部位,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然后,进行导管插入。
医护人员将PICC导管插入患者的外周静脉,通过导管引导器将导管推进到中心静脉位置,确保导管的正确位置和通畅。
最后,固定导管。
使用导管固定器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避免导管脱出或移位。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
操作完成后,应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导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导管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总的来说,PICC置管术是一项需要严谨操作和细心呵护的技术,医护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成功。
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操作规范,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PICC置管操作流程与维护
PICC置管操作流程与维护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置管是一种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方法,通过外周静脉进入,将置管插入最终置管点,置入静脉深处进行输液。
PICC置管操作流程与维护的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进入患者房间前,核对患者基本信息,获取医嘱和相关检查结果。
穿戴洁净手术衣、手套,做好手卫生。
2.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取得患者的配合。
3.选择置管点: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点。
常见的置管点有上肢近心端的桡动脉、肘静脉和肱静脉。
4.给药:为患者注射适当的镇静剂或局麻药,使患者在置管过程中感觉舒适。
5.消毒防护:用含有氯己定和酒精的消毒液擦拭患者肌肤,从下至上进行,保持消毒面积超过置管点范围。
6.穿刺置管:握持适当长度的置管,按照所选置管点的穿刺方法进行穿刺,观察血液返回,确定置管进入静脉,插入定位导丝。
7.确定置管长度:通过轻轻拉动置管,观察穿刺点和导丝处的外露情况,从侧位X线影像中测量导丝末端与肩锁关节之间的距离,确定置管长度。
8.确定置管位置:进行侧位X线拍片,确认置管的位置和进食。
可以通过X线影像观察到置管是否正确定位。
9.固定置管:将置管给定导丝取出,将外固定装置固定在适当位置,保护置管,避免朝向颈部过度弯曲。
10.穿戴适当的盖绷带和敷料:为了防止刺激和感染,为置管点周围创口穿戴适当的盖绷带和敷料。
11.术后观察和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心跳和血压。
定期检查置管点周围皮肤,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或血肿。
每天清洁置管点周围皮肤,定期更换敷料。
12. 维护Care:定期更换体外引流瓶、输液连接器及各种药物泵。
广州维生素中心可以提供专业的护理指导和PICC置管的专业护理设备。
根据医嘱要求,适时更换输液管路并做好皮肤消毒。
13.安全预防措施: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和消毒措施,在每次操作前后务必洗手并进行消毒。
picc置管的操作流程
PICC置管的操作流程摘要本文档旨在介绍PIC C(P er ip he ra ll yI n se rt ed Ce nt ra lCa t he ter,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操作流程。
通过详细的步骤描述,帮助医务人员正确、安全地进行P IC C置管操作,提高操作效率,避免潜在风险。
1.引言1.1什么是P I C CP I CC是一种长期导管,在患者外周静脉插入后,通过导管向颈部或胸部靠近的中心静脉血管输送药物或提供输液通道。
它的优点包括不需要手术、不需要全身麻醉、较少并发症等。
1.2置管前准备工作在进行P IC C置管手术之前,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患者评估、设备准备、术前麻醉等。
2. PI CC置管的操作流程2.1患者准备1.患者取适当体位,例如平卧位,头稍微转向对侧。
2.清洁患者的皮肤,一般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药水。
3.在患者臂部进行局部麻醉。
2.2管道选择和导管预切1.根据患者需要和医生判断,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和长度。
2.预切导管,根据患者的身高和臂围选择适当的长度。
2.3穿刺和导管插入1.医生戴好手套,准备好插管所需的一次性器械。
2.根据医学解剖知识,找到适当的穿刺点位。
3.使用无菌技术,进行皮肤穿刺。
穿刺时要保持稳定的手掌力度和角度。
4.插入导管至预定深度,根据所选导管类型和预计导管位置进行插入。
2.4固定导管和连接设置1.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如透明敷贴或胶布,固定导管。
2.进行导管连接设置,包括引流管、输液管等。
2.5X线定位和确认1.进行X线片检查,以确认导管位于正确的位置。
2.根据X线片结果和临床判断,确定导管位置是否准确。
2.6缝合和敷料1.根据需要,进行导管通道切口的缝合。
2.使用透明敷料或敷料膜,覆盖导管插入点。
3.结束语P I CC置管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操作手术,它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便利性和准确性。
通过掌握本文所述的操作流程,医务人员可以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PICC置管操作流程
PICC置管操作流程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通过外周静脉插入并置于近心端的一种导管,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输液、抗生素、化疗药物和营养支持等治疗和护理过程中。
以下将介绍PICC置管的操作流程。
1.患者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包括过敏史、静脉功能、凝血功能、血液检查等。
-考虑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判断能否接受PICC置管。
2.准备工作:-准备PICC置管所需的配件和器械,包括置管针、导丝、导管、注射器、透明敷料、止血带、消毒剂等。
-检查所有器械和配件是否完整,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和灭菌处理。
3.术前准备:-给患者解释PICC置管的目的、意义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让患者空腹,并完成必要的术前准备,如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
4.消毒操作:-保证操作环境的洁净,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对需插入的静脉部位进行消毒,按照规范的消毒流程,使用优质消毒剂。
-进行皮下麻醉(根据需要)。
5.PICC置管操作:-固定患者的手臂,找到适合插入PICC的静脉部位,通常为患者上肢的肱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使用穿刺针或导管针刺穿皮肤和静脉,在自由出血并顺利插入导丝后,去除穿刺针或导管针。
-保持导丝的位置稳定,插入导管,通过推进导管至近心端的位置,并将导丝从导管中拔出。
-确保导管的位置正确,使用手术固定带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
-进一步确认导管和周围组织无异常,可通过X射线或超声检查。
6.连接设备和护理操作:-连接PICC导管和输液装置、注射器或其他需要连接的设备。
-根据需要进行各种护理操作,如输液、抗生素治疗、化疗药物输注、营养支持、血液采集等。
-定期检查导管周围皮肤的干净和完整性,并进行必要的护理措施。
7.记录和监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置管部位的感染和出血等状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定期检查PICC导管的通畅性和位置,确保导管功能正常。
以上是PICC置管的操作流程,包括患者评估、准备工作、术前准备、消毒操作、置管操作、连接设备和护理操作、记录和监测等步骤。
PICC置管操作规程及质量评价标准
11.扎止血带,嘱患者握拳
12.取出导管穿刺针,松动针芯,一手固定皮肤,另一手以50°~30°角进行静脉穿刺,见回血,降低穿刺针角度,推进1~2mm,松止血带,固定针芯,推进插管鞘,左手拇指固定插管鞘,食指和中指按压插管鞘末端静脉,撤出针芯
13.松开左手中指,固定插管鞘,边匀速送导管边撕开导管保护套,置入导管至腋静脉(约15cm)时,嘱病人下颌靠近穿刺侧肩膀,导管顺利通过后,头颈恢复原位
1洗手,打开PICC穿刺包,戴无菌手套
2以预穿刺点为中心消毒全臂皮肤,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消毒3遍(或用2%碘酊+75%酒精分别消毒3遍,或用75%酒精+0.5%碘伏分别消毒3遍),每次消毒方法须与上次相反,待干
7.建立无菌区
1摘取手套,快速手消毒剂消毒手,穿无菌手术衣,更换无粉无菌手套(若为有粉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上的滑石粉,指尖向上自然待干)
5
5
5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不符合要求扣3~5分
总分
100
累计
2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像下至第三肋间的长度,即为预置达上腔静脉的长度
2
2
3
2
6
未核对扣2分
一项未做到扣1分
静脉选择不当扣2分;扎止血带位置不当扣1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
项目
操作规程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操作程序65分
3肘走上窝十厘米处测量双侧臂围
4记录测量的数值
6.皮肤消毒
2将一块治疗巾铺于穿刺肢体下,放置无菌止血带,用无菌大单覆盖患者,铺治疗巾及孔巾,保证无菌屏障最大化
PICC置管操作流程(以前修剪导管为例)
PICC 置管操作流程(以前修剪导管为例)
注射器、无菌敷料、缝合包或加无菌剪刀、肝素稀释液、生理盐 PICC 穿刺包、无菌手套、三通或其它接
测量送管长度(病人平卧、穿刺侧上臂外展,与躯干成90度角,①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
胸锁关节,向下反折第三肋间。
②穿刺4cm 。
③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对侧锁骨切迹、导管末端位于1/3处。
),测双侧上臂臂围(鹰嘴上10cm )
PICC 配套盒。
戴无菌手套
75%酒精3遍,再碘伏三遍,穿刺点上下10cm ,两侧至臂缘
0.5-1cm 处
扎止血带:让助手在无菌区域外预定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使静脉充盈
静脉穿刺:穿刺者一手固定皮肤,一手15—30度角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压低穿刺角度,推进1—2毫米,保持钢针针芯位置,单独向前推进外插套管鞘
拔出针芯:松开止血带,一拇指固定插管鞘,食指或中指压插管鞘末端出静脉,防止出血、另一手拔出针芯。
置PICC 管:一手固定插管鞘,一手缓慢匀速推进导管,送管到15—20cm 长度、拔出管鞘,PICC 管顶端至腋静脉时嘱病人向静脉穿刺侧转头并将下颌压肩膀(以防导管误入颈动脉)。
抽回血冲管:用注射器抽回血,退导丝,然后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冲管,接肝素帽,在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正压封管。
碘伏消毒穿刺
导管固定方法:穿刺点上放置无菌纱布(或明胶海绵),将体外导管放置呈“C”形,用透明敷料覆盖固定到圆盘或连接器的一半,然后用第一根无菌胶带固定于圆盘或连接器的下半部分(分透明敷料有小部分重叠),在用第二根抗过敏胶带交叉固定,第三根抗过敏胶带加强固定。
PICC标准化操作流程
血栓形成
总结词
血栓形成是PICC置管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肢体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详细描述
血栓形成与导管材料、置管时间、患者自身因素等有关。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在于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及时 发现和处理血管内异常情况。一旦发生血栓形成,应立即停止置管,遵医嘱进行抗凝、溶栓等治疗,必要时进行 手术取栓。
03
CATALOGUE
PICC置管后护理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在置管后,应定期进行导管检查,以确保其位置、通畅性和完整性 。检查的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导管通畅性测试
通过抽吸和推注生理盐水来测试导管的通畅性。如果发现导管堵塞 ,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疏通。
导管位置确认
通过X线检查或超声检查来确定导管的位置,以确保其正确插入到预 期的血管中。
05
CATALOGUE
PICC标准化操作培训与考核
培训内容与方法
1 2
理论培训
介绍PICC标准化操作的基本概念、适应症、禁忌 症、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等。
实操培训
通过模拟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员熟练掌 握PICC置管、维护及并发症处理等技能。
3
培训方法
采用集中授课、分组练习、模拟操作等多种形式 ,确保学员全面掌握PICC标准化操作技能。
异常情况处理
出血或渗血
如果发现导管插入部位出血或渗血,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止血。 可以采取压迫止血、冰敷等方法。
感染
如果发现导管插入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并 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应保持局部清洁和干燥。
导管脱落或移位
如果发现导管脱落或移位,应立即停止使用导管,并及时就医。根 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重新置管或采取其他处理措施。
PICC导管操作流程
PICC导管操作流程1、携带用物至患者床前,核对并告知,准备体位(术侧手臂外展90度)。
2、测量穿刺点至预定尖端位置(上腔或锁骨下静脉)和臂围。
3、建立无菌区:按无菌技术要求将治疗巾垫于患者手臂下,放好止血带。
4、消毒:用酒精按顺时针和逆时针各一遍清洁皮肤,待干后用碘剂同法消毒两遍。
面积10X10cm。
5、检查PICC穿刺包的灭菌有效期并打开,戴无菌手套,铺孔巾及治疗巾。
6、用生理盐水预冲导管,1.9F需要用10u/mL肝素盐水冲洗。
7、修剪导管:剥开保护套至导管预定长度,撤出导丝至预定长度短1cm处,切断导管。
8、由助手在距穿刺点12cm处扎止血带,嘱患者握拳。
9、预冲:用生理盐水预冲导管,1.9F需要用10u/ml肝素盐水冲。
10、将导管鞘通过原导管放入静脉内。
11、撤出原导管:一手固定导管鞘,一手轻轻匀速撤出原导管。
12、送新导管:用镊子夹住导管前端,将导管送入鞘管;松开左手中指,固定导管鞘;边送导管边撕导管保护套;匀速送入导管至肩部时,嘱患者下颌靠近术侧肩膀,导管顺利通过后,头回复原位。
13、退出导管鞘:导管置入余10-15cm时,左手按压导管鞘上端静脉右手将导管鞘撤出约3-5cm撕裂鞘管。
13、将剩余的导管置入至预定长度。
14、抽吸回血确认后,一手固定导管,一手缓慢撤出导丝,连接接头后再连接液体或封管。
15、抽回血确认后,一手固定导管,一手缓慢撤出导丝。
16、连接接头后连接液体或封管。
17、清理穿刺点:移去孔巾,用生理盐水或酒精纱布清理穿刺点周围(忌刺激穿刺点),待干后使用保护剂。
18、固定导管:将导管放成S型,固定圆盘;穿刺点上放置4X4cm 纱布;以穿刺点为中心覆盖10X12cm透明敷料;胶布固定圆盘及连接管。
19、整理用物:按无菌要求整理用物,洗手。
20、交待注意事项(①保持局部清洁,有污染或汗多时请告知护士更换;②24小时内出现少量出血是正常的,若出血多时及时通知护士;③24小时内避免穿刺侧手臂过度活动,以免加重出血;④穿脱衣物时避免牵拉导管,以防将导管带出;⑤穿刺点或肢体有局部疼痛或异样感觉请告知护士)。
PICC置管操作流程及维护
PICC置管操作流程及维护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置管是一种在外周静脉插入导管,穿过上肢深静脉进入上腔静脉或右心房的手术操作。
下面是PICC置管操作流程及维护的详细介绍。
1.准备工作:确认患者身份和医嘱,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相关宣教工作。
准备器械和材料,包括导管、引导线、消毒液、消毒刷、导管固定带等。
2.患者准备:患者要保持适当的体位,通常是平卧位,上肢完全伸展。
对于手术部位,使用无菌巾和无菌草布进行包扎。
3.消毒操作:准备PICC置管的部位,在置管部位周围进行消毒。
消毒液选择无菌酒精/碘酒等消毒剂。
4.麻醉:一般情况下,PICC置管不需要麻醉,但是对于严重焦虑或者过度紧张的患者可以进行局部麻醉。
5.插管操作:使用无菌手套和无菌器械,将导管从插管点推进患者的上肢静脉中,穿过上腔静脉进入心脏。
在导管离心脏适当位置后,拔除导管内部的内芯,并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
6.引导线拔除:待导管固定好后,将引导线缓慢拔除。
7.测试置管位置与通畅性:在患者的胸部进行X光检查,确认导管位置的准确性,并确定是否有通畅性。
8.导管固定:使用导管固定带定位,确保导管不松动。
9.维护操作:对于PICC置管,通常在24小时后进行家庭护理,包括定期更换包扎,定期检查导管、包扎和置管点的情况,观察有无感染迹象等。
PICC维护:1.导管固定带:确保导管固定牢固,避免导管移位。
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导致压迫性损伤。
2.日常观察:定期检查导管及周围皮肤是否有红肿、渗液、局部疼痛等症状,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3.流量观察:观察导管流量是否正常,如发现流量变小或中断,及时排除异常原因。
4.定期更换包扎:根据需要,每天或几天更换一次包扎,保持导管周围清洁干燥。
5.静脉通路的保持:保持静脉通路畅通,定期进行静脉引流以防阻塞。
6.插管部位消毒:每次更换包扎前,应对插管部位进行消毒,避免感染。
7.静脉药物使用:使用静脉途径给予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稀释和慢推注射,避免药物造成损伤。
PICC置管的标准操作规程
PICC置管的标准操作规程1.评估患者:1.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出凝血情况。
1.2评估患者局部皮肤组织及血管情况。
1.3由医生负责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 PICC置管操作要点2.1做好准备, 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环境。
2.2选择合适的静脉2.2.1在预期穿刺部位以上扎止血带2.2.2评估病人的血管状况,选择贵要静脉为最佳穿刺血管。
2.2.3松开止血带。
2.3测量定位2.3.1测量导管尖端所在的位置,测量时手臂外展90°。
2.3.2上腔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
2.3.3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胸骨切迹,再减去2厘米。
2.3.4测量上臂中段周径(臂围基础值):以供监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新生儿及小儿应测量双臂围。
2.4建立无菌区2.4.1打开PICC无菌包,带手套。
2.4.2应用无菌技术,准备肝素帽、抽吸生理盐水。
2.4.3将第一块医治巾垫在患者手臂下。
2.5消毒穿刺点2.5.1按照无菌原则消毒穿刺点,范围穿刺点上下10cm两侧至臂缘。
2.5.2先用酒精清洁脱脂,再用碘伏消督等待两种消毒剂自然干燥。
2.5.3穿无菌手术衣,更换手套。
2.5.4铺孔巾及医治巾,扩大无菌区。
2.6预冲导管。
2.7扎止血带,实施静脉穿刺:穿刺进针角度约为15-30°,直刺血管,一旦有回血立即放低穿刺角度,推入导入针,确保导入鞘管的尖端也处于静脉内,再送套管。
2.8从导引套管内取出穿刺针2.8.1松开止血带。
2.8.2左手食指固定导入鞘避免移位。
2.8.3中指轻压在套管尖端所处的血管上,减少血液流出。
2.8.4从导入鞘管中抽出穿刺针。
2.9置入PICC导管:将导管逐渐送入静脉,用力要均匀缓慢。
2.10退出导引套管2.10.1当导管置入预计长度时,即可退出导入鞘。
2.10.2指压套管端静脉稳定导管,从静脉内退出套管,使其远离穿刺部位。
2.11撤出导引钢丝:一手固定导管,一手移去导丝,移去导丝时,动作要轻柔。
PICC置管技术操作规范
PICC置管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目的1、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
2、静脉输注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胃肠外营养液(PN)等。
二、评估要点1、询问、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查看出凝血时间核对报告单等。
2、评估预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情况。
3、确认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物品准备增强型三向瓣膜式PICC套件(内含增强型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减压套筒、无菌肝素帽等)、治疗盘、弯盘、1%活力碘、75%乙醇、250ml生理盐水1袋、无粉无菌手套2双、10cm×12cm透明贴膜、20ml注射器2支,记号笔、弹力绷带、无菌纱布、维护手册、测量尺、PICC穿刺包(内盛:规格分别为70cm×70cm、100cm×155cm、50cm×70cm的无菌治疗巾各1块、80cm×90cm孔巾1块、药杯2个内各盛无菌大棉球6个、弯血管钳、纱布4块、弯盘、剪刀)、无菌手术衣。
(必要时备藻酸盐纱布)。
四、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
5、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上臂外展与躯干呈45-90度。
评估穿刺部位皮肤,选择血管。
6、预测长度:记号笔在肘窝处做好标记,从标记处沿静脉走向测量至右胸锁关节左缘加4-5厘米,记录测量长度。
在肘窝以上10厘米处测量双侧臂围并记录。
7、洗手,在治疗车上打开PICC穿刺包,戴无菌手套。
8、将50cm×70cm的无菌治疗巾铺于患者手臂下,助手协助将1%活力碘、75%乙醇溶液分别倒入药杯内。
9、助手协助抬高患者手臂。
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皮肤,用75%乙醇、1%活力碘各消毒3遍,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
上下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
10、铺70cm×70cm无菌治疗巾,助手协助患者将手臂放在无菌巾上,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待干。
11、更换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PICC置管及维护操作规程 -
PICC维护(更换敷料)操作规程1目的1.1保持导管的安全,保证病人的治疗1.2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可能。
1.3妥善固定导管。
1.4提高者带管的舒适度。
2.范围持有护士执业证书的注册护士。
3.定义PICC维护(更换敷料)是指将原有的敷料自下而上拆除,检查穿刺点有无红肿、渗出;戴无菌手套对导管周围进行消毒;用酒精消毒皮肤三次,碘伏消毒三次,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上下10cm,左右至臂缘以上(超出敷贴面积),消毒待干后用透明料将其导管妥善固定的一种方法。
4.内容4.1评估和观察要点4.1.1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自理能力、配合程度、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等。
4.1.2评估穿刺部位的情况:测量臂围、观察局部滲血及有无静脉炎等并发症的情况。
4.1.3评估穿刺点局部和敷料情况。
4.2指导要点4.2.1告知患者及家属操作目的、方法、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
4.2.2告知患者更换敷料时勿对着PICC管咳嗽、讲话等。
4.2.3告知患者置管侧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运动。
4.2.4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4.3注意事项4.3.1PICC维护(更换敷料)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4.3.2消毒棉球不要太湿,特别是针眼处,避免消毒液顺着导管进入血管刺激血管内膜,造成静脉炎、滲液等并发症。
4.3.3消毒由内向外,至少三遍,顺时针一逆时针一顺时针。
4.3.4禁止胶布直接贴于导管体上。
4.3.5PICC维护(更换敷料)时记录导管刻度。
4.3.6严禁导管体外部分移进体内。
4.3.7使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透明贴膜上应该清楚的记录更换敷料的日期和时间。
4.3.8无菌透明敷料每3天更换1次,纱布敷料常规每日更换1次,出现渗血、出汗等。
导致敷料潮湿、卷曲、破损时应立即更换。
5.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PICC维护(更换敷料)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科室: 姓名: 操作时间: 得分:主考教师:考核日期:。
picc置管流程
picc置管流程插管指的是将插管引流管(英文: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放入患者的血管中,以实现长期输液、静脉药物输注、血液抽取等的目的。
PICC置管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下面是PICC置管的一般流程。
1.卫生消毒:医务人员在PICC置管操作前,首先要进行手部消毒。
接着,需要戴好洁净手套,并携带必要的消毒物品,如洗手液、酒精消毒剂、无菌手套和无菌巾等。
2.确定插管部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务人员需选择合适的插管部位。
通常选择上臂静脉,下颌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等部位。
3.控制出血:在插管部位附近的皮肤上注射局部麻醉剂,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同时,采用无菌巾进行局部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细菌。
4.逐层穿刺: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穿刺针逐层穿刺皮肤、皮下组织,进入血管。
在穿刺时要注意掌握正确的角度和深度,以避免误伤其他重要结构。
5.插管置位:在针头进入血管后,需要将针套拔出,留下引流管。
同时,在引流管上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确保引流管畅通,并注意管道的无菌性。
6.固定引流管:医务人员使用无菌敷料和绷带固定引流管,以减少插管部位的感染风险。
同时,应该注意不要阻碍引流管的畅通,并避免引流管脱出或意外拔管。
7.X线定位:为了确保插管的准确位置,医务人员通常会进行X线定位检查。
X线检查可以确定引流管的末端是否在正确的位置,以及是否有意外并发症。
8.监测并维护:一旦PICC插入正确,医务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程度和血管通畅等情况,并及时维护。
9.牵引排气:在插管后,如果有明显的排气或出血,医务人员应及时进行牵引排气,以防止血管堵塞或血栓形成。
10.定期更换和并发症预防:PICC置管后,患者需要定期更换引流管和敷料,以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医务人员也需定期检查患者的相关症状和体征,以及PICC插管的效果和安全性。
总之,PICC置管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巧和严谨操作的医疗程序。
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
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置管术是一种常用于静脉通路建立的技术,主要用于提供长期中心静脉通路。
下面是PICC置管术的详细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确定患者适合进行PICC置管术的指征,例如需要长时间静脉药物治疗、长期静脉输液或需要定期血液采样等。
-术前进行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确保患者在手术中的安全性。
-术前解释手术过程及可能的风险,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准备所需的器材,包括PICC导管、穿刺针、导丝、注射器、碘酒、无菌手套、面罩等。
2.术前准备-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告知患者保持空腹。
-将患者放置在平躺位,保持舒适。
-清洁注射部位,常用的部位为上臂内侧前臂水平或侧块神经前方。
3.穿刺部位消毒-戴好无菌手套,将碘酒用棉球擦拭穿刺部位,消毒范围应达到一个手的大小。
-从穿刺部位向外围再次擦拭,每个方向至少进行3次,确保消毒彻底。
4.局部麻醉-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方法,在穿刺点附近注射适量的局部麻醉剂。
-一般常用2%利多卡因或0.5%布比卡因,方法有滴管法、中无法、线性注射法或环状注射法等。
5.穿刺导管-用无菌纱布固定穿刺点,用一只手固定患者的肘关节,另一只手持穿刺器将其插入血管。
-在插入过程中,要保持手的稳定,避免扭动或移动,直到插管水平进入血管内。
-插入后将穿刺针拔出,只留下导丝。
6.导丝引入-选择合适软度和长度的导丝,将其一端通过穿刺针插入患者的血管内。
-在插入导丝的过程中,要保持手的动作缓慢而稳定,并与患者进行交流,以确保插入的顺利进行。
7.导管插入-确认导丝位置后,用无菌手套戴好,将导管沿着导丝插入患者的血管内,直到导管的插入部位达到预期位置。
-在插入过程中需注意导管的角度和深度,以及防止导管的旋转。
8.固定导管和拔除导丝-将导管与皮肤黏合剂固定,以避免移动或折断。
-拔除导丝,检验导管位置是否正常,通过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血,观察有无出血或局部肿胀等异常情况。
PICC置管流程
PICC置管流程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置管是一种介入手术技术,用于建立长期静脉通路,方便输液、给药和抽血。
下面是PICC置管的流程,内容超过1200字。
1.护士或医生在完成PICC置管前,首先需要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和病历号等。
2.准备所需器械和材料,包括PICC置管套装、无菌手套、洗手液、消毒剂、无菌巾等。
3.为了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菌,进行洗手和戴上无菌手套。
4.将患者的上肢伸直,让患者舒适地躺在床上,以便于操作。
5.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将消毒剂均匀涂抹于插管点周围的皮肤区域,然后用无菌巾包扎。
6.使用逐渐增长尺寸的导丝和导管,逐渐扩大血管的通道,以便于PICC的插入。
在插入导管之前,不断地旋转和推动导丝,直到导丝进入血管。
7.插入导丝后,将导丝固定在皮肤上,并注意保持固定的牵拉力,以确保导管插入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8.通过导丝逐渐插入导管,直到导管的尖端进入需要的位置。
在插入导管时,对导丝的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控制,以确保导管插入的顺利进行。
9.一旦导管插入到所需的位置,将导丝从导管中取出,并将管道的接头与输液装置相连,确保连接牢固。
10.确认导管的插入位置和深度,使用X射线或超声波等影像学方法对导管进行定位,确保导管在正确的位置。
11.完成导管的插入后,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的上肢上,使用透明固定带或敷料固定导管,以防止导管被无意中拔出。
12.根据医嘱和患者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冲洗、注射和抽血操作。
在进行这些操作之前,确保导管和相应的连接器是无菌的。
13.PICC在使用期间需要定期的护理和检查,包括每日清洁和固定导管,确保导管通畅和无感染。
14.如果患者不再需要PICC,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拔除导管:依据医嘱,将导管外面的固定带或敷料剪断,然后慢慢拔出导管,同时观察是否有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以上是PICC置管的一般流程,医护人员需要熟悉操作步骤和技巧,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操作安全和患者的舒适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CC置管的标准操作规程
1.评估患者:
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出凝血情况。
评估患者局部皮肤组织及血管情况。
由医生负责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 PICC置管操作要点
做好准备, 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环境。
选择合适的静脉
在预期穿刺部位以上扎止血带
评估病人的血管状况,选择贵要静脉为最佳穿刺血管。
松开止血带。
测量定位
测量导管尖端所在的位置,测量时手臂外展90°。
上腔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
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胸骨切迹,再减去2厘米。
测量上臂中段周径(臂围基础值):以供监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新生儿及小儿应测量双臂围。
建立无菌区
打开PICC无菌包,带手套。
应用无菌技术,准备肝素帽、抽吸生理盐水。
将第一块医治巾垫在患者手臂下。
消毒穿刺点
按照无菌原则消毒穿刺点,范围穿刺点上下10cm两侧至臂缘。
先用酒精清洁脱脂,再用碘伏消督等待两种消毒剂自然干燥。
穿无菌手术衣,更换手套。
铺孔巾及医治巾,扩大无菌区。
预冲导管。
扎止血带,实施静脉穿刺:穿刺进针角度约为15-30°,直刺血管,一旦有回血立即放低穿刺角度,推入导入针,确保导入鞘管的尖端也处于静脉内,
再送套管。
从导引套管内取出穿刺针
松开止血带。
左手食指固定导入鞘避免移位。
中指轻压在套管尖端所处的血管上,减少血液流出。
从导入鞘管中抽出穿刺针。
置入PICC导管:将导管逐渐送入静脉,用力要均匀缓慢。
退出导引套管
当导管置入预计长度时,即可退出导入鞘。
指压套管端静脉稳定导管,从静脉内退出套管,使其远离穿刺部位。
撤出导引钢丝:一手固定导管,一手移去导丝,移去导丝时,动作要轻柔。
确定回血和封管
用生理盐水注射器抽吸回血,并注入生理盐水,确定是否通畅。
连接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
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清理穿刺点,固定导管,高睬无菌敷料。
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状弯曲。
在穿刺点上方放置一小块纱布吸收渗血,并注意不要盖住穿刺点。
高睬透明贴膜在导管及穿刺部位,加压粘贴。
在衬纸上标明穿刺的日期。
通过X线拍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3 PICC置管后的护理要点
置管术后24小时内更换贴膜,并观察局部出血情况,以后酌情每周更换1-2次。
更换贴膜时,护士应当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换药时沿导管方向由下向上揭去透明敷料。
定期检查导管位置、导管头部定位、流通性能及固定情况。
每次输液后,封管时不要抽回血,用10ml以上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10-20ml 以脉冲方式进行冲管,并正压封管。
当导管发生堵塞时,可使用尿激酶边推边拉的方式溶解导管内的血凝快,严禁将血块推入血管。
医治间歇期每周对PICC导管进行冲洗,更换贴膜、正压接头。
密切观察患者状况,发生感染时应当及时处理或者拔管。
4.指导患者
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放松,确保穿刺时静脉的最佳状态。
告知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贴膜有卷曲、松动、贴膜下有汗液时及时请护士更换。
告知患者避免使用带有PICC一侧手臂适度活动,避免置管部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