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的方法最新及程序
审计流程及方法介绍
审计流程及方法介绍1.引言审计是指对企业或组织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报告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的过程。
它是一项重要的金融管理工作,有助于保证企业的财务健康和信用的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审计的基本流程和常用方法。
2.预审阶段预审阶段是审计工作的起始阶段,主要包括与企业沟通了解、收集相关信息、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等。
审计师与企业管理层进行初步会议,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客户群体、风险控制制度等方面的信息。
3.风险评估在审计过程中,风险评估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审计师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通过风险评估,审计师能够更好地选择审计程序和方法,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4.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指的是审计师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所采取的一系列步骤。
常用的审计程序包括文件检查、采样确认、资产负债表验证、凭证核对等。
在进行审计程序时,审计师需要充分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报表的真实性。
5.审计方法审计方法是指审计师在进行审计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常用的审计方法包括问询、观察、核查、比较和分析等。
在进行审计时,审计师需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后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审计师需要根据审计过程中的调查和检查结果,提供一份详尽的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当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7.审计结果应用审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和可靠信息,帮助企业改进管理,优化决策。
审计结果应该得到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审计意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结论审计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它需要严谨的流程和方法来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审计时,审计师需要充分了解企业的特点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程序,并根据审计结果提供准确的报告和意见。
专项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作者:巫小芳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09期[摘要]日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护理干预策略。
方法:以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220名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出现感染症状的患者编入感染组,未出现感染症状的患者编入对照组,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开展因素分析。
结果: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真菌感染为主。
年龄、禁食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器官衰竭个数是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年龄、禁食时间、糖尿病史和器官衰竭个数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因素具有多样性,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治疗的开展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降低感染发生率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5-0215-02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差与死亡率高等多种特点。
患者在治疗期间易出现感染症状。
感染症状引发的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患者机体固有生物屏障作用,也会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本次研究旨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感染相關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与重症胰腺炎治疗有关的护理措施。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样本为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220名重症胰腺炎患者。
其中,出现感染症状的60名患者编入感染组,其余160名患者编人对照组。
感染组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62.3±10.5)岁。
对照组男82例,女78例,平均年龄为(40.3±9.2)岁。
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结果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发病前及入院时未出现疾病感染症状③无精神疾病者。
审计调查的程序与技巧
审计调查的程序与技巧审计调查是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工具,可以帮助组织识别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升内部控制,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本文将探讨审计调查的程序和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一、审计调查的程序1. 策划阶段审计调查的第一步是策划阶段,确定审计目标并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
这包括确定审计范围、制定审计时间表、确定审计方法和手段等。
策划阶段的关键是确保审计目标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并尽可能减少审计的风险和成本。
2. 数据收集阶段数据收集是审计调查的核心环节,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财务和经营数据。
这包括检查财务凭证、账簿、报表等,与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获取必要的证据和信息。
在数据收集阶段,审计师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核实与验证阶段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审计师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核实和验证。
这包括对账、比对数据一致性和合理性、与其他证据进行对照等。
核实与验证的目的是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4. 报告阶段报告阶段是审计调查的最后一步,审计师需要根据调查结果撰写审计报告,并向组织的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审计意见和建议。
审计报告应准确明确地陈述审计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报告阶段的关键是保持报告的客观中立性和专业性。
二、审计调查的技巧1. 充分了解组织在进行审计调查之前,审计师需要充分了解组织的背景、运作方式和风险点。
这包括熟悉组织的业务模式、财务结构、内部控制体系等。
只有对组织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确定审计目标和制定审计计划。
2. 有效沟通与合作审计调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与组织内外的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审计师需要与组织的管理层、财务人员和其他部门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并尽可能协助他们解决问题。
同时,审计师还需要与审计团队内部成员进行有效的协作,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
结算审计步骤及方法
结算审计步骤及方法第一篇:结算审计步骤及方法结算审计步骤及方法一、确定审计方案(一)收集审计基础资料(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文件、结算书等)(二)在充分阅读理解上述资料的同时,提出“审计注意事项”(三)熟悉竣工图纸及竣工结算,作“竣工结算及初审情况分析”(四)确定本次审计方法(审计重点、收方核量的方法)(五)收集审计依据(政策、法规等)1、关于印发《四川省省投资土地开发整理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的通知2、《四川省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暂行规定》(川国土资发【2004】164号)3、《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川国土资发【2004】271号)4、《四川省专项土地整理——“金土地工程”国家和省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川财投【2006】80号)5、《四川省专项土地整理——“金土地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川国土资发【2007】50号)二、现场收方(一)熟悉施工图纸,变更签证及竣工图纸(二)确定现场收方重点,并制定书面表格样式(三)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收方(施工单位、甲方在收方表上签字)三、全面审核(一)工程量审核1、合同内工程(执行清单价的项目)2、合同外工程(重新组价的项目)3、经济签证单(逐个审核)(1)是否已在竣工图上反映(2)是否符合规定或已包含在措(一)或措(二)之中(二)组价的审核1、定额组合是否完整:工作内容,施工程序2、定额套用是否准确(三)材料单价的审核1、合同内2、合同外(四)审计中的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审计法》及其它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审计工作,注意审计程序2、工作联系必须以书面形式与审计局联系,审计局再出书面与其它单位联系协调3、工作方案(审计方案),工作日程,审计日志如实提供第二篇:竣工结算审计程序及方法竣工结算及竣工决算竣工结算:是指一个建设项目施工已完工并经发包人及有关部门验收点交后,按照合同的约定,在原合同价格的基础上编制调整价格,由承包人提出,并经发包人审核签认的,应表达该工程造价为主要内容,并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经济文件的行为。
会计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会计的审计程序和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增多,会计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管手段,扮演着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利益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会计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会计审计的实质和流程。
一、审计程序的介绍在讨论会计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之前,先对审计程序进行简要介绍。
审计程序是指审计师进行会计审计工作时按照一定顺序和步骤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其目的是获取、评估和验证财务报表上的信息,确定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审计程序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即计划阶段、风险评估阶段、证据收集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
二、审计程序的方法1. 计划阶段计划阶段是审计程序的第一步,其目的是确定审计的范围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
在这个阶段,审计师要仔细分析企业的业务特点、法律法规要求和审计需求,以确定审计的关注点和重点。
同时,还要评估风险,并设计相应的控制测试和业务流程审计程序。
2. 风险评估阶段风险评估阶段是审计程序的第二步,其目的是评估财务报表上存在的风险,并确定相应的审计程序。
在这个阶段,审计师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进行评估,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设计适当的审计程序来获取相关的证据。
常用的方法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工具的使用等。
3. 证据收集阶段证据收集阶段是审计程序的第三步,其目的是通过收集和评估相关证据来确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在这个阶段,审计师要运用各种审计技术和方法,例如抽样检查、对账等,来验证企业的财务信息、记录和交易是否真实可靠。
审计师还需要对企业的重大交易、账户余额和其他相关事项进行复核和核对。
4. 审计报告阶段审计报告阶段是审计程序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撰写审计报告,对审计结果进行总结和表达。
在这个阶段,审计师要根据获取的证据和对财务报表进行的评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进行客观、准确的陈述。
审计师还要提供关于内部控制的建议和意见,并在审计报告中说明企业的合规程度和财务状况。
总结:会计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是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合规性的重要手段。
第四章审计的种类方法和程序
抽查法
指从作为特定审计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方法,有选 择地抽出其中一部分资料进行检查,并根据其检查结果 来对其余部分的正确性及恰当性进行推断的一种审计方 法。
➢优点:能使审计人员从简单而繁杂的数字游戏中解脱 出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缺点:繁琐,易发生偏差。 ➢适用范围:内部控制系统比较健全,会计基础较好的 企事业单位。
重点,为制订审计方案服务; 2. 在实施阶段,询问法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收集相关的充分的审计证据,为最终做
出审计结论服务; 3. 在报告阶段,询问法的使用主要是为了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有关情况,对审计报
告的内容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 (三)询问法使用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1. 要根据谈话的目的和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角色的分工,去定合适的谈话人员; 2. 实施询问法的内部审计人员对面谈中所涉及的领域要有足够高的知识水平; 3. 询问前要对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则; 4. 询问中要注意一定的技巧,包括询问人员的行为举止等; 5. 应对询问内容认真做好记录,如有必要,可请被谈话人签字。
直接材料=67200÷(120+60×80%)×(60×80 %)=19200(元)
直接人工=10 500÷(120+60×50%)×(60×50 %)=2100(元)
制造费用= 24000÷(120+60×50%)×(60×50 %)=4800(元)
在产品成本合计=19200+2100+4 800=26100(元)
第四章审计的种类方法和程序
示例
内部审计师在审计Y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 时,基于对于应收账款相关的内部控制的了解 和测试情况,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并根 据2005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明细表,于2006 年1月15日采用积极方式对所有重要客户寄发了 询证函。
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程序
• 三、审计终结阶段
• 审计终结阶段是指实施阶段结束以后,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底稿编 制审计报告,并将有关文件整理归档的全过程。
• (一)整理、评价审计证据 • (二)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 (三)编制审计报告并提出管理建议书 • (四)审计资料归档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程序
• 2 了解的方法 • (1)查阅上一年度的工作底稿。 • (2)查阅行业、业务的经营资料。 • (3)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及设施。 • (4)询问内部审计人员。 • (5)询问管理当局。 • (6)确定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存在。 • (7)考虑有关会计和审计公告的影响。
第四章 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程序 • 第二节 审计的一般方法 • 第三节 审计抽样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程序
• 一、审计准备阶段
•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前期分析) • 1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对委托人委托审计的原因、目的进行分
析;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和业务性质、组织结构和经营状况、内部控 制的优劣;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审计的一般方法
• 三、经济活动的分析方法
• (一)比较分析法 • 比较分析法,是指将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标准进行对比,
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又可分为 相对数比较分析法和绝对数比较分析法两种。 • (二)因素分析法 • 因素分析法(也称连锁替代法),是指为确定某一经济现象诸因素的 影响方向和程度而采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 (三)趋势分析法 • 趋势分析法,是指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将各期实际指标与 历史指标进行对比,提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化趋势的一种方 审计的一般方法
审计的流程及具体操作
审计的流程及具体操作一、引言审计是指对一个组织或个人的财务状况、业务活动、内部控制等进行全面、系统、独立的检查、评价和鉴定的活动。
本文将介绍审计的整体流程和具体操作。
二、审计流程1. 筹备阶段在开始进行审计之前,需要进行筹备工作。
首先,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和目标。
其次,审计机构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背景信息,包括组织结构、财务状况等。
最后,确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的范围和目标。
2. 风险评估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师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进行评估。
首先,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确定潜在的风险点。
然后,评估这些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深度。
3. 数据收集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师需要收集、整理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数据和文件。
包括财务报表、会计凭证、银行对账单等。
审计师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验证和分析,以确认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4. 内部控制评价阶段内部控制是一个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审计师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包括制度设计、操作流程、权限分配等方面的评估。
审计师需要确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5. 测试和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师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测试和分析。
包括对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抽样测试,对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和分析。
审计师需要确定是否存在错误、违规或舞弊行为,并评估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6. 发现和报告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师需要整理和总结审计的结果。
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需要详细记录,并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和确认。
最后,审计师需要编写审计报告,向被审计单位提供审计意见和建议。
三、具体操作1. 确定审计范围和目标,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合同。
2. 收集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数据和文件,包括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
3. 验证和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抽样测试和比较分析。
4. 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包括制度设计、操作流程等。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 可以规避: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 的,因而可以降低、消除或防范。
• 非抽样风险不能量化。 • 控制方法:小心谨慎。
(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适当的指导、监督 与复核,仔细设计审计程序。)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四、审计抽样的步骤
(一)样本设计
1.确定测试目标 控制测试:控制设计、运行是否有效 实质性程序:交易或账户余额金额是否正确
对特定样本而言,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 反方向变动。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抽样风险的类型:
控制测试 信赖过度风险 信赖不足风险 影响审计效果
实质性程序 误受风险 误拒风险
影响审计效率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二)非抽样风险
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 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二、审计的技术方法
(一)程序审计方法
(1)顺查法(正查法):
凭证 账簿 报表
优点:全面;风险小。
缺点:工作量大;重点不突出;
成本高,效率低。
适用:业务少且简单的单位;
内部控制薄弱的单位;
重要、易错项目; 风险大
舞弊等专项审计。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2)逆查法(反查法、倒查法): 报表 账簿 凭证
特种项目; 专项审计。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5)抽查法(抽样法):
• 抽取样本,推断总体
• 任意抽查法:随意(不科学)
• 判断抽查法:主观判断
• 统计抽查法(随机抽样):
内部审计的五大流程和工作方法
内部审计的五大流程和工作方法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对财务、运营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独立的、客观的评估和监督的一种管理工作。
它不仅能发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还能改进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和运营流程,提高整体效益。
内部审计的五大流程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计划和准备、调查和评估、结果报告、监督和跟踪、评审与总结。
一、计划和准备二、调查和评估内部审计的调查和评估阶段是核心环节,也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这个阶段,内部审计员需要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和数据,评估组织的内部控制和运营状况,判断是否存在合规风险和效益问题。
内部审计员需要充分运用各种审计工具和方法,如文档审查、数据分析、风险评估和流程重构等,确保评估的客观和全面。
三、结果报告内部审计的结果报告是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进行总结和沟通的阶段。
内部审计员需要将调查和评估的结果写成报告,向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提供反馈信息。
结果报告应该清晰、准确、全面地反映审计的发现和意见,包括问题的性质、严重程度和解决方案等。
内部审计员需要与组织的管理层或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和讨论,确保报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监督和跟踪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跟踪阶段是保障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和结果执行的关键。
在这个阶段,内部审计员需要跟进问题的解决进展情况,确保组织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内部审计员还需要监督组织内部控制和运营的改进,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可持续性和连续性。
五、评审与总结内部审计的评审与总结阶段是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的过程。
内部审计员需要对内部审计的每个环节进行回顾和反思,找出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内部审计员还需要向组织的负责人和相关部门提出建议,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内部审计的五大流程和工作方法是计划和准备、调查和评估、结果报告、监督和跟踪、评审与总结。
通过这些流程和工作方法,内部审计能够充分发挥其独立性和客观性的优势,提供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帮助组织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整体效益。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最新)
第四讲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重点】掌握审计程序的三个阶段及具体包括的容;掌握审计的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
【难点】审计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在审计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预计课时】6一、审计程序的概念也称审计流程、审计过程或审计循环,是指审计组织及其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从准备工作到审计业务结束为止的全部过程。
思考:任何时候审计流程都可以称为审计循环吗?提示:传统审计工作采用的是分项审计,循环审计近年才开始被广泛使用。
二、审计程序的三个阶段(一)准备阶段1、了解被审单位概况;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①接受业务委托);3、初步评价被审单位的部控制;4、确定重要性标准和审计风险水平;5、编制审计计划(②计划审计工作)。
(二)实施阶段(识别/评估/应对)(③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控制测试(④风险应对—实施控制测试);2、实质性测试(④风险应对—实施实质性程序)。
(三)终结阶段(⑤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1、整理、评价审计证据;2、复核审计工作底稿;3、编制审计报告(法律效力)并提出管理建议书(没法律效力);4、审计资料归档。
三、审计程序的关键点拓展1、了解被审单位基本情况(前期分析)容包括:对委托人委托审计的原因、目的进行分析;被审单位所在行业和业务性质、组织结构和经营状况、部控制的优劣;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
当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时可以拒绝接受委托:委托审计动机不良;业务类型风险很高;控极不健全;经营状况极差。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是在完成前期分析并对分析结果满意时才签订。
包括:签约双方的名称、委托目的、审计围(容+时间)、双方责任(会计责任+审计责任)、双方义务、提交和签发审计报告的时间、委托人承担使用责任、收费、约定书的有效时间、违约责任、其他事项、公章(签字)、签约时间。
会计责任:委托人要建立健全部控制制度(目标保驾),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资产保全),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资料保真)。
审计程序和方法
就内部审计报告提及的意见和建议与被审计公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商讨
发现重大问题不得与被怀疑者进行交流
7.向公司负责人及其授权人呈交审计报告
将审阅合格的内部审计报告呈送公司负责人或授权主管领导并解释有关问题
8.信息数据管理
核对工作底稿完成清单
工作底稿装订、归档
分析各项数据,注意异常项目
4.计划及选定内部审计方法
从流程图分析操作系统及内部控制系统
分析是否有弱点或者控制不足的环节
确定内部审计范围,制定内部审计程序和方法
5.按程序进行内部审计
事先准备有关问题,细列被审计部门需提供的资料及问题清单,提高工作效率
编制工作底稿
-明确制定内部审计的目的及范围
-收集恰当的资料用于分析
内部审计程序和方法
建立统一规范内部审计方法,并根据专业技术发展不断改进,以便内部审计人员有效进行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程序及方法
内部审计程按计划对内部控制规范所涉及的项目进行定期、全面的内部审计
从外部获取信息需要进行内部审计
根据公司负责人及其授权人的指示
2.初步编制内审计划
-有明确的资料证明结论
-有编制人签字及编制日期
-内部审计意见提纲清楚
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如有任何问题可请示主管领导,但本人也应尽力追踪,设法解决
内部审计的总结
-必须达到所制定的内部审计目的
-内部审计发现非正常的地方,应提及并加以举例说明。如果认为是重要的事宜,应将关键资料予以复印并加以注明复印之目的
6.编制内部审计报告草稿并与被审计公司交流意见
收集被审计部门的初步资料
-公司内部控制规范规定控制的内容
审计工作程序和流程图
审计工作程序和流程图(试行)为了进一步规范审计工作程序,控制审计工作质量,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及集团公司审计工作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审计工作程序和流程图。
审计工作程序一、审计计划年度审计计划依据集团公司经营目标和工作重点制定,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对公司经营管理、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核心业务、重点项目和关键控制环节应作为审计工作重点。
年度计划包括计划的编制说明和计划项目表,计划项目表包括项目名称、组织单位、实施单位、执行单位、审计对象、实施时间、审计内容、工作目标及措施要求。
二、审计准备(一)收集有关资料。
根据批准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和时间安排,收集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如企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报表、计划、合同、目标考核完成情况等,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有关情况,必要时可以到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前调查研究。
(二)拟定审计方案。
经研究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后,拟定审计项目实施方案(作业计划),经审计部门负责人审查和批准后实施,重大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应报经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审计项目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审计项目名称;2. 审计目标、范围、内容、重点、实施步骤;3. 审计方式(现场审计、送达审计、委托审计);4. 人员分组分工;5. 工作时间;6. 其他应准备的事项。
(三)下达审计通知书。
审计通知书包括项目审计通知书和审计调查通知书。
一般项目审计应在审计实施5日前以电传或邮寄方式通知被审计单位,并同时通知所在区域分公司;特殊要求的项目审计和经济案件的核查,可以不事先通知被查单位。
审计通知书主要内容包括:1. 被审计单位名称;2. 审计项目名称,审计范围、内容和时间;3. 要求提供的资料及被审计单位对资料真实性的承诺;4. 对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工作的要求;5. 审计组的其他工作要求;6. 审计组组长及其他成员。
审计部门认为需要被审计单位自查并提供自查报告的,应当在审计通知书中写明自查的内容和报告要求、期限。
七大审计方法的适用环节
七大审计方法的适用环节
审计是一种评估和验证组织财务记录和业务活动的过程。
为了进行有效的审计,审计人员需要使用各种审计方法。
以下是七种常用的审计方法及其适用环节:
1. 明细审计法:适用于对单个账户或交易进行审核,特别是在发现异常情况时。
2. 分层审计法:适用于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审计,通过在不同的层次上审计数据,可以更快地识别出问题。
3. 抽样审计法:适用于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快速审核。
通过随机选取一小部分数据进行审核,可以推断整个数据集的情况。
4. 风险导向审计法:适用于识别并评估潜在的风险,从而确定审核的重点和优先级。
5. 统计审计法:适用于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通过使用统计分析工具,可以快速发现异常情况。
6. 对比审计法:适用于对同一时间段内的数据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的数据,可以发现数据中的异常情况。
7. 追溯审计法:适用于对特定事件或交易进行审核。
通过追溯数据流程,可以确定特定事件或交易的来源和结束点。
以上是七大常用审计方法及其适用环节,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 1 -。
内部审计的流程和方法
内部审计的流程和方法内部审计是组织自我监督和风险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对组织内部运营、流程、控制体系进行独立、客观、全面的评估,可以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推动组织改进和提升绩效。
内部审计的流程和方法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筹备阶段:内部审计工作开始前,需要进行筹备工作。
筹备阶段包括确定审计目标、范围、资源和时间,并编制审计计划。
此外,还需确定审计委员会、明确审计工作的职责与权限。
2.信息收集:审计师在开始工作以前需要进行信息收集,包括审查组织的文件、记录、政策、制度、流程等,了解组织运营的背景和全貌。
此外,还可与关键人员进行访谈、调查等,了解他们对组织的认识、看法和意见。
3.风险评估: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对组织内部的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组织存在的风险,并判断其影响程度和优先级。
这有助于确定审计重点和方式。
4.计划审计程序: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具体的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包括测试性审计程序和控制性审计程序。
测试性审计程序主要是通过抽样、调查、核对等方式,验证组织的操作、流程、记录是否符合规定;控制性审计程序主要是对组织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找出弱点和改进的空间。
5.审计实施:审计实施是整个内部审计过程的核心环节。
审计师按照计划,执行审计程序,收集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形成审计发现。
同时,审计师需要与被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6.编写审计报告:审计完成后,审计师应编写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客观、准确地反映审计发现,提出合理的建议。
报告要清晰、简明,易于理解和操作。
此外,还应尽量量化和具体化审计发现和建议的影响。
7.审计跟踪:审计跟踪是在审计报告发布后进行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组织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审计建议得到落实,达到预期效果。
同时,还可以为未来的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简述审计的总体程序和具体程序
简述审计的总体程序和具体程序一、审计的概念及意义审计是指对企业、机构或个人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核实、评价的一种专业活动。
它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高经营效率,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的信息,保护社会公众利益。
二、审计的总体程序1.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审计师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背景和特点,明确审计目标和范围。
2. 编制审计计划:根据审计目标和范围,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确定审核重点。
3. 进行初步分析: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初步分析,了解其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4. 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走访、观察等方式进行实地调查,获取更多信息。
5. 进行测试工作: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并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主要会计科目进行抽样检查。
6. 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根据测试工作结果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并提出改进建议。
7. 评价财务报表:根据测试工作结果和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结果,评价企业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
8. 编写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编写审计报告,说明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三、审计的具体程序1. 审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师需要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情况,并进行测试工作,以确定其有效性。
2. 抽样检查会计记录:审计师需要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主要会计科目进行抽样检查,以确认账面余额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3. 核对现金流量表:审计师需要核对现金流量表中的各项金额是否正确,并确认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4. 核实固定资产:审计师需要核实企业的固定资产清单,并确认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5. 核查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审计师需要核查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清单,并确认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6. 检查关联交易:审计师需要检查企业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是否存在不正当行为,如转移利润等。
7. 核实财务报表:审计师需要核实企业财务报表中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确认其符合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要求。
审计学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
审计学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审计学是一门研究审计理论、审核方法、审核技巧和审核操作程序的学科。
在企业合法性、准确性和真实性核实的过程中,审计学为审计人员提供了规范的方法和程序。
本文将重点介绍审计学中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
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根据审计目标和需求所采取的有效方式和手段。
它主要包括实地调查、口头询问、资料核查、比较分析、技术手段等。
首先,实地调查是指审计人员亲自前往企业现场进行观察和调查。
通过实地调查,审计人员可以直观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业务活动,掌握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问题。
其次,口头询问是指审计人员与企业内部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通过与企业内部人员的沟通,审计人员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内部控制制度等,进而判断是否存在风险和问题。
口头询问是审计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问询技巧。
再次,资料核查是指审计人员对企业的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合同文件等进行详细的核对和审核。
审计人员通过对资料的核查,可以判断企业的会计准则遵循情况、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此外,比较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审计方法。
审计人员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比率指标、同行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等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
比较分析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和问题。
最后,技术手段在现代审计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软件等工具来辅助进行审计工作。
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误差。
审计程序是指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按一定步骤和顺序进行的一系列操作。
它主要包括确定审计对象、编制审计计划、收集审计证据、分析审计证据、出具审计报告等。
首先,确定审计对象是审计程序的第一步。
审计人员需要明确审计的范围和目标,确定具体的审计对象,比如是对企业的整体进行审计,还是对特定的业务活动或财务项目进行审计。
其次,编制审计计划是审计程序的核心步骤之一、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目标和要求,编制详细的审计方案和计划,包括审计的时间安排、审计人员的分工和任务分配等。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最新)
第四讲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重点】掌握审计程序的三个阶段及具体包括的内容;掌握审计的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
【难点】审计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在审计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预计课时】6一、审计程序的概念也称审计流程、审计过程或审计循环,是指审计组织及其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从准备工作到审计业务结束为止的全部过程.思考:任何时候审计流程都可以称为审计循环吗?提示:传统审计工作采用的是分项审计,循环审计近年才开始被广泛使用。
二、审计程序的三个阶段(一)准备阶段1、了解被审单位概况;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①接受业务委托);3、初步评价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4、确定重要性标准和审计风险水平;5、编制审计计划(②计划审计工作).(二)实施阶段(识别/评估/应对)(③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控制测试(④风险应对—实施控制测试);2、实质性测试(④风险应对—实施实质性程序)。
(三)终结阶段(⑤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1、整理、评价审计证据;2、复核审计工作底稿;3、编制审计报告(法律效力)并提出管理建议书(没法律效力);4、审计资料归档。
三、审计程序的关键点拓展1、了解被审单位基本情况(前期分析)内容包括:对委托人委托审计的原因、目的进行分析;被审单位所在行业和业务性质、组织结构和经营状况、内部控制的优劣;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
当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时可以拒绝接受委托:委托审计动机不良;业务类型风险很高;内控极不健全;经营状况极差。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是在完成前期分析并对分析结果满意时才签订.包括:签约双方的名称、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内容+时间)、双方责任(会计责任+审计责任)、双方义务、提交和签发审计报告的时间、委托人承担使用责任、收费、约定书的有效时间、违约责任、其他事项、公章(签字)、签约时间。
会计责任:委托人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目标保驾),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资产保全),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资料保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一、审计的定义(一)审计定义的相关问题1、审计的主体审计的主体是审计人。
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统称为专职机构和人员。
只有专职机构和人员所从事的审查活动,才称为审计。
2、审计的客体审计的客体是被审计人,包括各级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
3、审计的对象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4、审计的性质审计的性质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的关系人审计的关系人是指构成一项审计活动中的相互有责任关系的三方面的当事人。
即审计人、被审计人、审计委托人。
只有由三方面关系人构成的关系,才是审计关系。
(三)审计的基本特征审计的三个基本特征为: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
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机构和树人员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包括机构独立,人员独立,工作独立,经济独立。
审计的权威性是指审计机构在宪法中所明确的法律地位,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干涉,其审计结论和审计决定具有法律效力。
权威性是保证有效行使审计权力的必要条件。
审计的公正性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公正性是取信于被审计人以及审计委托人的重要前提。
(四)审计与会计的关系1.审计与会计的联系审计与会计的联系表现在:两者起源密切相关;两者彼此渗透、融会;两者目的最终一致。
2.审计与会计的区别审计与会计的联系表现在:产生的基础不同;职能不同;方法不同;工作程序不同。
(五)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客观基础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2.社会条件两权分离或经营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审计的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
3.掌握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及标致。
二、审计的对象和目的(一)审计对象审计对象指审计的客体,即审计监督的内容和范围。
审计客体特指为: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财政金融机构;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基本建设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团体;有国有资产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全民所有制与其他所有制联营企业等;在接受委托的条件下,被指定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外资企业等。
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二是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及其有关经营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
(二)审计的目的审计目的是指审计工作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我国审计的目的: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三、审计的职能审计的职能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审计的基本职能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
审计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经济监督是基础,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是经济监督的演进和发展。
五、审计的作用审计有两方面作用:制约性作用和促进性作用。
(一)审计的制约性作用表现在:审计可以揭露损失浪费;可以揭露贪污舞弊,可以揭露失职渎职,可以加强廉政建设。
(二)审计的促进性作用表现在:督促受托经济责任的正确确定和切实履行;督促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和经济利益的正确处理;督促经济效益的充分实现和社会效益的正当保障;督促经营管理的完善;督促加强宏观调控。
第二章审计的分类与方法一、审计的分类(一)审计的基本分类1、按审计主体分类(1)国家审计。
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实施的审计。
(2)内部审计。
是指本部门和本单位内部专职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照所在部门和行政最高负责人的指令所实施的审计。
部门和单位审计必须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外。
(3)民间审计。
是指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注册的社会审计组织受委托人委托所实施的审计。
2、按审计的内容和目的分类(1)财政财务审计。
是指对被审单位财政或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的审计。
(2)财经法纪审计。
是指被审单位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政策,财经法纪情况所进行的专案审计。
(3)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单位经营成果和资金使用效果等所进行的审计,主要包括:业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
(4)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
3、按审计机关或审计机构与被审单位的关系(1)外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审计机构或民间审计组织所实施的审计。
(2)内部审计,是指本部门和本单位内部专职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所实施的审计。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1、按审计范围分类,可将审计分为全部审计、局部审计、专项审计。
全部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会计资料或全部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审计。
局部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部分会计资料或部分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审计。
专项审计是指根据特定需要或目的进行的审计。
2、按审计实施时间分类,可将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事前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发生之前进行的审计。
事中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发生的过程中进行的审计。
事后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结束后进行的审计。
3、按审计执行地点分类,可将审计分为就地审计和送达审计。
就地审计是指审计机关或民间审计即社会审计组织派遣审计人员到达被审计单位依法进行的审计。
送达审计是指审计机关通知被审计单位将有关资料在规定的时间送到指定审计地点,由审计机关依法进行的审计。
4、按审计动机分类,可将审计分为强制审计、任意审计。
强制审计是指依法行使监督权进行的审计。
任意审计是指根据被审计单位需要委托审计组织进行的审计。
5、按审计是否通知被审单位分类,可将审计分为:预告审计和突击审计。
预告审计是指在审计之前将审计的日期、审计的目的及主要内容,预先通知被审计单位而进行的审计。
突击审计是指在审计之前未将审计的日期、审计的目的及主要内容,预先通知被审计单位而进行的审计。
二、审计的方法审计的方法是指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的的手段。
完整的审计方法体系,包括审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方法。
(一)审计的技术方法包括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1.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1)顺序检查法,包括顺查法和逆查法。
(2)范围检查法。
包括详查法和抽查法。
(3)资料检查法。
包括审阅法、核对法、查询法、分析法。
(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包括盘存法、调节法、观察法、鉴定法。
1、盘存法,包括直接盘存法和间接盘存法。
直接盘存法是指由审计人员亲自到现场盘点实物,以确定其实有数额的方法。
间接盘存法是指审计人员通过观察盘点借以确定实物实有数额的方法。
2、调节法是指为验证某一项目数据的正确性,使两个独立和各自分离的相关数据,通过调整而趋一致的审计方法。
调节法主要应用于证实财产物资账实是否相符,证实相关数据是否趋于一致。
注意调节法计算公式的内涵及运用。
3、观察法是指审计人员亲临审计现场对被审单位的经济管理及业务活动进行实地观察,借以查明被审事项的事实真相的一种审计方法。
观察法适用于观察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及观察经济业务的运作过程。
4、鉴定法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技术鉴别等手段来确定实物资产的性能、质量和书面资料真伪的一种方法。
第三章程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一、国家审计机关主要了解国家审计机关的种类和类型(一)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种类1、中央国家审计机关。
审计署是我国最高国家审计机关,它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和领导全国的审计工作。
2、地方国家审计机关。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上一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
(二)西方国家审计机关的类型1.立法型国家审计机关2.司法型国家审计机关3.行政型国家审计机关二、民间审计组织民间审计组织是根据国家法律或条例规定,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注册登记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是指经国家批准、注册登记、依法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单位。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只有加入会计师事务所,才能承办业务。
(一)民间审计的业务范围1、审计业务。
包括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项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法规、行政法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2、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
包括设计财务会计制度及其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担任会计顾问,提供会计、财务、税务和经济管理咨询;代理纳税申报;代理记账;代办申请注册登记,协助拟定合同,章程和其他经济文件;培训财务会计人员;审核企业前景财务资料;资产评估。
3、其他法定审计业务。
包括“三资企业的验资、会计报表的审计;股份制企业的验资,改组审计、年度、中期、合并、分立及清算会计报表审计;企业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主要了解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性质和职责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在财政部领导下,经政府批准成立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组织,它是注册会计师的全国性组织。
它依法对民间审计进行行业管理,并依法接受财政部、审计署的监督、指导和管理。
实施注册会计师的考试、注册以及对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职责为服务、协调、管理。
(三)审计人员1.我国审计专业技术职称包括:高级审计师、审计师、助理审计师。
2.国家审计人员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6条关于“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和《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第4条的具体规定。
3.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在审计实践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对审计人员思想意识、品德修养等方面规定的基本要求。
民间审计人员应遵循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关于“一般原则、专业胜任能力与技术规范、对客户的责任、对同行的责任”等五个方面的具体规定。
如:(5)其他责任注册会计师的其他责任是指:•不得有可能损害职业行象的行为。
•不得采用强迫、欺诈、利诱等方式招揽业务。
•不得对自身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以招揽业务。
•不得以向他人支付佣金等不正当方式招揽业务。
•不得向客户收取服务费之外的任何利益。
•不得允许他人以本所或本人的名义承办业务。
4.民间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主要掌握民间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种类按责任形成原因可划分为:违约责任、过失责任(普通过失责任、重大过失责任)、敲诈责任。
按责任性质可划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5.世界各国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同时具备的三项基本条件:专业教育、资格考试、工作经验。
第四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一、审计准则(一)审计准则的涵义1.审计准则,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所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的专业指南,也是判断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准绳。
2.审计准则的意义:⑴制约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⑵指导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南⑶衡量审计质量的客观标准⑷签署审计意见的重要依据3.审计准则发端于美国,为增强财务报表的可信度而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