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安徽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精品课件2023
演唱欣赏
《凤阳花鼓》 欣赏
伴奏
安徽民歌
音乐卡片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 “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
音乐卡片 《凤阳花鼓》是用哪些打击乐器演奏的呢?
鼓
锣
钹
音乐卡片 我们用什么方式表现前奏和间奏锣鼓点的特征?
可以用拍手和跺脚的方式 来表现前奏和间奏锣鼓点。
第 三节
课堂思考
课堂思考
今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了 打击乐器,在课后和大家一起 用打击乐器完成一次演奏。
第 四节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音乐是人们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民歌是 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来源于生活,通过 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创作改编才流传下来。
下节课见哟!
凤阳花鼓
目录
第一节 背景介绍 第二节 音乐赏析 第三节 课堂思考 第四节 课堂小结
第 一节
背景介绍
导入
同学们听过什么地方的什么歌曲? 我国 的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每个 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 们学习一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表演
第 二节
音乐赏析
《凤阳花鼓》
音乐卡片 《凤阳花鼓》是一首安徽民歌
音乐互动
欣赏
伴奏
跟出双手拍打下列节奏,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XXXXXX XXXXX0
音乐互动
欣赏
伴奏
大家模仿打鼓的动作,配合歌曲。
音乐互动
欣赏
伴奏
老师邀请几位同学上台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来为歌曲伴奏, 剩下的同学用拍手、跺脚的方法一起配合,完成一次表演。
凤阳花鼓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5—572X 凤阳花鼓,亦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知名。
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主要分布于安徽凤阳县。
原生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两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
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进行了新的创作,剔除了小锣,将“凤阳花鼓”改称为“双条鼓”,今演出的凤阳花鼓,(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供稿)
多为“双条鼓”群体歌舞。
凤阳花鼓造就、催化和影响了一批艺术种类,是中国民间艺术中“俗”、“花”的典型代表。
2006年,凤阳花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安徽凤阳花鼓(中国五鼓之五)
安徽凤阳花鼓(中国五鼓之五)凤阳花鼓[编辑本段]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
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目有近百种。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徙江南巨户到凤阳。
由于凤阳地区人口激增,灾荒也不断,导致这些迁徙的江南巨户希望回到江南,但朱元璋严禁他们离开凤阳,所以他们想出了假扮乞丐乞讨、以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离开凤阳。
其实后来流传的凤阳乞讨者众多是对历史的歪曲,实际情况并不是。
其中有一首著名的《凤阳歌》,歌中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根据清代的记载,早期花鼓“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另有一首流传深广的是“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一支凤阳歌”。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
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
花鼓演唱在城乡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
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参加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并在全国获奖。
凤阳花鼓近年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
一直以来,凤阳县的孩子们还在节庆时跳这一地方特色的舞蹈,保持着古城的特色。
[编辑本段]凤阳花鼓的由来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是安徽省一个普普通通的县,但是,这里却有几样东西很出名。
其中之一就是凤阳人的绝活——凤阳花鼓,这是凤阳民间独有的传统艺术,在全国都很有影响。
花鼓——是我国一种民间歌舞,南宋时期就有记载,是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增加乐器伴奏。
凤阳花鼓的介绍
凤阳花鼓的介绍
凤阳花鼓是安徽省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它在明代就已盛行。
凤阳花鼓是流行于安徽淮河以北地区的民间舞蹈,属于汉族
戏曲的一个流派。
凤阳花鼓由大鼓、小鼓、锣、钹等伴奏,在表
演中常夹以各种道具,如:扇子、手绢等,边歌边舞。
凤阳花鼓
因其唱词多为民间口语,故又称为“俗曲”。
在明、清两代,凤
阳花鼓一直是农民自娱自乐的主要形式。
它是在民间歌舞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形成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其鼓词内容大多取材于劳动、爱情和日常生活,与劳动人民的生
活息息相关。
凤阳花鼓最早是由两个人演唱一段由一人伴奏,后
来发展为男女对唱或以男女对唱为主。
它在表演形式上有了新的
突破,由单人演唱发展为多人同台演出。
凤阳花鼓中最具代表性
的曲调是《四郎探母》和《回荆州》,这两个曲调结构完整,唱
腔优美动听。
《四郎探母》是一段单弦牌子曲,俗称“二六”。
—— 1 —1 —。
凤阳花鼓名词解释
凤阳花鼓名词解释
凤阳花鼓是中国安徽省六安市凤阳县的一种地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凤阳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凤阳花鼓作为一种表演形式,结合了戏剧、歌舞、音乐等元素,以故事情节为基础,通过人物扮演、唱和击鼓等方式展示。
凤阳花鼓的名字源于鼓手手持的花鼓,用以伴
奏和打鼓节奏。
在演出过程中,演员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戏服,在舞台
上表演动作矫健、婉转优美的舞蹈,并结合唱腔和打鼓声音,传达情
感和故事情节。
凤阳花鼓具有较长的历史,是凤阳县当地人民的文化
传统和艺术表达方式,也吸引了外界的关注和欣赏。
安徽民俗之凤阳花鼓
安徽民俗之凤阳花鼓杨明 P1*******一、摘要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随后日臻完善,流传至今依然鲜活的存在于民众之中,并且愈加焕发出生命力。
本文以凤阳地区花鼓为中心,首先通过对凤阳花鼓传承与发展的介绍,简要缕清其历史发展的形态流变;然后从凤阳花鼓的多种存在形式加以介绍当今存在的现状;最后,通过对凤阳花鼓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此类民俗在当今时代传承与保护所遇到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提出一点思考和建议,以期对传统民俗凤阳花鼓的传承和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凤阳花鼓、民俗、传承、发展二、正文<一>凤阳花鼓的起源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徙江南巨户到凤阳府。
由于凤阳府地区人口激增,灾荒也不断,导致这些迁徙的江南巨户希望回到江南,但朱元璋严禁他们离开凤阳府,所以他们想出了假扮卖艺、以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离开凤阳府。
又因明清两代,由于凤阳府(今皖北地区)一带是“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的长年灾区,每年秋后都有成群结队的妇女外出卖唱乞讨。
同时也有身背花鼓流落各地卖唱的职业艺人。
明末流传范围继续扩大,表演盛况空前。
清末,凤阳花鼓流传更广,有的甚至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一带活动。
乾隆年间,有人将二人演唱的凤阳花鼓改编为凤阳花鼓歌舞,在宫廷中为皇帝演出。
乾隆年间编纂的《霓裳续谱》一书中就收录了《花鼓献瑞》、《鼓乐呈祥》等歌舞节目。
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凤阳花鼓在唱片中广为流传。
上海的“百代”、“得胜”、“大中华”等唱片公司制作了大批凤阳花鼓唱片。
在解放后摄制的《大路》、《拉郎配》、《巨澜》、《鼓乡春晓》等影片中,均出现过凤阳花鼓的表演场面。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
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
凤阳花鼓舞蹈分解教学
凤阳花鼓舞蹈分解教学
凤阳花鼓舞是中国传统舞蹈之一,源于安徽省凤阳县,在当地民间流传已久。
下面分解一下凤阳花鼓舞的教学要点。
1. 花鼓舞基本姿势
站姿:两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身体挺直,头微微抬起。
跳跃姿势:两腿弯曲,保持站姿,然后向前跳跃,重新回到站姿。
转身姿势:原地转身,身体保持挺直。
2. 花鼓舞基本动作
拍鼓:节奏感强,手掌拍打花鼓。
摇手:手臂向上伸展,手掌朝下,摇晃手腕。
摇鼓:手掌向上,花鼓在手心摇晃。
跳舞:按照节奏跳舞,身体配合节奏摆动。
3. 花鼓舞表演步骤
花鼓舞表演分为进场、基本姿势、基本动作、半身舞蹈、全身舞蹈、结束等步骤。
4. 花鼓舞表演要点
节奏:要保持节奏感,手掌拍打花鼓的力度要均匀。
形象:舞者的形象要大方得体,动作要协调、流畅。
维持队形:要保持队形整齐划一,舞步要统一。
5. 花鼓舞服装及道具
服装:花鼓舞服装一般为蓝色或黑色的长袍,上面有花纹,外面穿黄色绸缎外披。
道具:花鼓、鞭炮、红缨枪等。
凤阳花鼓艺术特征
凤阳花鼓的音乐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演唱表现力强,情感表达真挚动人。 在演唱过程中,要求演唱者深入理解歌词内涵,把握好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以展现出凤阳 花鼓独特的艺术魅力。
03
舞蹈艺术特征
舞蹈动作设计
丰富多变的动作
凤阳花鼓舞蹈动作丰富多变,包括身体各部位的独立或协调运动,如头部、颈部、肩部 、腰部、臀部等。这些动作既具有民间舞蹈的共性,又具有独特的个性。
地域特色
由于凤阳花鼓舞蹈起源于凤阳地区,因此其情感表达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舞 蹈中常常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憧憬等情感。
04
戏剧艺术特征
剧情结构与情节设置
剧情紧凑
凤阳花鼓戏的剧情结构紧凑,情 节设置巧妙,往往通过简单的故 事情节展现深刻的社会问题。
情节生活化
情节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和传说, 以日常生活为背景,描绘普通人 的喜怒哀乐。
节奏鲜明
舞蹈动作与音乐的节奏紧密结合,通过鲜明的节奏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气氛。节 奏的变化也是凤阳花鼓舞蹈的重要特征之一。
形象生动
舞蹈动作多以模仿生活场景和动物形态为基础,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凤阳地区的民俗风情 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舞蹈服饰与道具
服饰特点
凤阳花鼓舞蹈的服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通常以明亮的颜 色和丰富的图案为主,如红色、黄色、绿色等。服饰上常常 绣有各种花鸟、山水、云雾等图案,寓意吉祥如意。
感和动态变化。
节奏特点
01
节奏形态
凤阳花鼓的节奏形态通常为4/4拍或2/4拍,节奏明快、轻盈,具有鲜明
的律动感。
02
节拍重音
在节奏中,凤阳花鼓注重节拍重音的突出,通过重音的强调和轻音的弱
凤阳花鼓ppt幼儿园课件
艺术特色与表现形式
艺术特色
凤阳花鼓以鼓为主要乐器,通过敲击鼓面和鼓棒的节奏变化 来表现音乐,同时配以歌唱和舞蹈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 象。
表现形式
凤阳花鼓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独唱、对唱、群唱、舞蹈等 多种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双条鼓”表演,即两位艺 人一唱一和,通过舞蹈、歌唱和器乐的配合来展现故事情节 和人物形象。
舞蹈编排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编排和创作凤阳花鼓的舞蹈,培养他们的 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手工制作与绘画
手工制作
通过制作凤阳花鼓相关的手工艺品,如花鼓、彩带等,让幼儿了解其制作工艺和 材料,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绘画创作
引导幼儿以凤阳花鼓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通过画笔表达他们对这一民间艺术的 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艺术审美和表现能力。
3
创新教育内容
结合凤阳花鼓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设计富有 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 围中学习和成长。
跨学科融合的尝试与推广
01
02
03
跨学科融合的理念
倡导将艺术、科学、语言 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相互融 合,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 。
跨学科融合的实践
以凤阳花鼓为载体,将音 乐、舞蹈、文学、历史等 学科知识融入课件中,培 养孩子们的综合素养。
传承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
挖掘凤阳花鼓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如尊老爱幼、勤劳节俭等美 德,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2
创新教育理念
引入现代儿童教育理念,强调在游戏中学习、在 探索中成长,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创新教育方法
尝试运用多媒体、互动游戏等现代教学手段,激 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凤阳花鼓》PPT课件2
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打花鼓、花鼓小锣, 是安徽地区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 表演艺术,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 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 间敲。“音节凄婉,令人神醉”(《扬州画舫 录》),内容多是“状家室流离之苦”(《清稗 类钞》)。
我们的学习
1、播放歌曲。 2、老师释疑。 3、学唱歌曲。 4、认识乐器
身体健康,
学习进步!
痛所 。以
, 我 们 的 心 情 悲 苦 , 伤
• • •
•
当当当
时时时
凤凤凤 阳阳阳 人人人
我 们
民民民 到穿吃
的
处不不 流暖饱 浪。饭
心 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我们的表演
1、个人到台上演唱。 2、全体学生合唱。 3、花鼓表演。 4、老师指导些击打动作并和同学一起表演。
我们的梦想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萨迪 感谢上天我所拥有的,感谢上天我所没有的。 当我微笑着说我很好的时候,你应该对我说,安好就好。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爱,比维持我们生存需要的多得多,我们应该把它分散给别人,追求是生命之光。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人生终有许多选择。每一步都要慎重。但是一次选择不能决定一切。不要犹豫,作出选择就不要后悔。只要我们能不屈不挠地奋斗,胜利就在 前方。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我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骄傲。 人们结成友谊的原因很多,有出于自然的,也有出于契约的,有出于自身利益的,也有出于共同志趣的。 不要害怕做错什么,即使错了,也不必懊恼,人生就是对对错错,何况有许多事,回头看来,对错已经无所谓了。 如果上帝没有帮助你那他一定相信你可以。
凤阳花鼓课件ppt
创新表演形式与内容
结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对 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和内容进 行创新,吸引更多观众。
建立传承人培养机制
鼓励和支持年轻一代参与凤阳 花鼓的学习和传承,建立完善
的传承人培养机制。
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结合现代音乐元素
将凤阳花鼓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具现 代感的音乐作品。
传统表演形式的局限性
缺乏资金与支持
传统的凤阳花鼓表演形式单一,内容陈旧 ,难以吸引现代观众的眼球。
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凤阳花鼓的关注和投入 不足,缺乏资金支持,限制了其发展和传 承。
保护与传承的措施
政府支持与政策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凤阳花鼓的保护 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
金支持,鼓励传承与创新。
教育普及与推广
习凤阳花鼓的基本动作和节奏。若干个段落,逐一练习,掌握每个段落
的节奏和动作。
持续练习
03
定期、持续地练习,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形成自
己的风格和特色。
表演技巧与注意事项
保持节奏感
在表演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节奏感,使动作和音乐协调一致。
注重表情和动作的协调
在表演中,注重表情和动作的协调,增强表演的感染力。
02
凤阳花鼓的艺术特色
表演形式
01
02
03
集体表演
通常由十几人组成,身着 彩衣,手执花鼓,边歌边 舞,形成一种欢腾热烈的 气氛。
技艺展示
表演者通过各种高难度的 动作和技艺展示,如翻跟 头、转圈、跳跃等,展现 出花鼓技艺的精湛。
即兴发挥
表演者在节奏和动作上有 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使 得每次表演都有所创新和 变化。
凤阳花鼓舞蹈分解教学
凤阳花鼓舞蹈分解教学
凤阳花鼓舞蹈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民间舞蹈,源于安徽省凤阳县。
它以优美灵活的舞姿、独特的鼓乐和精彩的表演而闻名。
首先,让我们来分解凤阳花鼓舞蹈的舞蹈动作。
整个舞蹈可以分
为多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开场。
演员们身穿华丽的服饰,竖起花鼓,齐步上台。
他们以舞蹈的形式向观众打招呼,展示自己的舞姿和技巧。
第二部分是组合动作。
演员们按照编排好的舞蹈步伐和动作,配
合鼓乐的节奏,进行各种花鼓舞蹈动作。
这些动作通常包括跳跃、旋转、摆臂等,要求动作流畅、舞姿优美。
第三部分是花鼓表演。
演员们运用花鼓敲击出有节奏、富有韵律
感的声音,并配合舞姿、表情和动作,展示出花鼓舞蹈的独特魅力。
花鼓表演要求演员们技巧娴熟、协调一致,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一部分是结束动作。
演员们用舞蹈动作和鼓乐的伴奏,结束
整个演出。
他们通常会向观众深深鞠躬,以表达对观众的感谢和敬意。
凤阳花鼓舞蹈是一种非常精彩的表演艺术,它展示了中国民间文
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以上分解的教学,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
学习凤阳花鼓舞蹈。
凤阳花鼓
简介
曲艺由来
图片状
主页
简介
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 “花鼓”、 “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 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 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但 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最 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 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音节凄婉,令 人神醉,内容多是“状家室流离之苦。由于 它的起源背景和它悲凄的唱词内容,它一度 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
曲目介绍
演唱形式:童声 、民间、娱乐、 流行 、伴奏
发展现状
安徽凤阳是我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也是著名的花鼓之乡。凤阳花鼓产 生于明初,是根植于凤阳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和“东方 芭蕾”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原生态的凤阳花鼓已经趋于衰亡,其中蕴涵的丰富艺 术资源还远没有被挖掘出来,这份珍贵的民间艺术遗产,需 要保护。
主页
我命苦,真命苦,一生一世讨不到好老 婆,人家的老婆如花又如玉,我家老婆 一双大花脚,量量一尺多。
谢谢,再见
主页
曲艺由来
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虽然现在是安徽 省一个普普通通的县,但是,这里却有几样东西很出名。 其中之一就是凤阳人的绝活——凤阳花鼓,这是凤阳民 间独有的传统艺术,在全国都很有影响。 花鼓——是我国一种民间歌舞,南宋时期就有记载,是 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表演形式是一 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增 加乐器伴奏。各地花鼓的风格、曲调不同。 凤阳花鼓——流行于明清时期,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 目有近百种。历史上凤阳地区灾荒不断,许多人家离开 家园,以打花鼓唱曲为生,凤阳花鼓又成了贫穷讨饭的 象征。其中有一首著名的《凤阳歌》,歌中唱道:“说 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可是,在当时凤 阳年岁丰收时,仍然有人唱着凤阳花鼓出走他乡谋生 。 主页
《凤阳花鼓词》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凤阳花鼓词》简介 • 《凤阳花鼓词》内容解析 • 《凤阳花鼓词》表演形式 • 《凤阳花鼓词》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 《凤阳花鼓词》的未来发展与保护 • 《凤阳花鼓词》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PART 01
《凤阳花鼓词》简介
REPORTING
起源与历史
采用了排比、对仗、夸张、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叙事与情节
叙事
以叙述为主,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来展现主题。
情节
情节紧凑,起伏跌宕,通过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来展现主题。
PART 03
《凤阳花鼓词》表演形式
REPORTING
演唱方式
独唱
通常由一名花鼓艺人进行 演唱,通过嗓音技巧和情 感表达来展示歌曲的韵味 和内涵。
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传统的《凤 阳花鼓词》表演受到冷落,观众群体逐渐 减少。
缺乏创新和改进
资金和资源不足
由于传承人的老龄化,新的创作和表演形 式相对较少,难以吸引年轻观众。
保护和推广《凤阳花鼓词》需要充足的资 金和资源支持,目前存在较大的缺口。
保护与传承的措施
培养年轻传承人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培训等方 式,培养年轻一代对《凤阳花
舞蹈元素
在表演过程中融入了丰富 的舞蹈元素,使整个表演 更加生动活泼。
传承与发展
传承方式
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老一辈艺 人向年轻一代传授技艺。
面临的挑战
保护与推广
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开始重视并采取 措施保护和推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 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凤阳花鼓的魅 力。
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和老一辈艺人的 逐渐减少,凤阳花鼓的传承和发展面 临一定的挑战。
凤阳花鼓
课题歌曲《凤阳花鼓》课型唱歌课授课教师尤溪梅仙中学课时第一学时授课班级七年级上课地点音乐多媒体教室教学内容歌曲《凤阳花鼓》教材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凤阳花鼓》又名《凤阳歌》,是安徽民间小调,因最早流传于凤阳而得名。
历史上由于淮河流域经常闹水灾,百姓迫于生计,只有四处逃荒,沿村乞讨。
民间艺人口唱小曲,身背花鼓,手持小锣,挨家挨户边舞边唱。
《凤阳花鼓》歌词生活化、口语化,叙述了花鼓艺人夫妻相依的卖艺生涯,倾诉了生活的艰辛不易,而歌曲欢快的情绪以及模仿花鼓、小锣的衬词中又体现了凤阳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全曲是单乐段结构,音域为小十度,五声宫调式。
由四个基本乐句尾声补衬构成。
学情分析:1.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七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音乐基础知识。
2.学生认知障碍点:演唱第二乐段衬词部分时要体会模仿花鼓和小锣演奏的特点以及民歌在写作上“鱼咬尾”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案、钢琴、课件、多媒体、花鼓、小锣等设备。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凤阳花鼓》让学生了解民间艺人生活的艰辛不易,面对困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通过伴唱的演唱形式,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跟唱法和模唱法学唱歌曲,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凤阳花鼓》。
知识与技能1、学唱歌曲《凤阳花鼓》,准确演唱衬词部分。
2、了解歌曲的调式以及旋律协作上“鱼咬尾”的特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教学难点1、较准确把握《凤阳花鼓》的风格,衬词的演唱韵味。
2、伴唱的和谐准确教学方法问答法、范唱法、听唱法、对比法、自主学习法等。
学法引导采用自主跟唱法和模唱等方式来基本掌握歌曲。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活动学生探索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师生问好让学生注意集中至教师。
一、导入师演唱导入学生听教师演唱《说凤阳》教师手拿花鼓表演唱《说凤阳》提问:歌曲的情绪情感如何?老师演唱是手持的是什么类型的乐器?悲伤、哀怨。
PPT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挖掘整理 传统民间节目,培养和提高民间 艺人,凤阳花鼓迎来了艺术发展 史上的春天。凤阳花鼓从内容、 曲调、道具、服装服饰到音乐舞 蹈等方面都有了变化:歌唱新社 会、新生活的清新之词取代了庸 俗低级的内容;曲调发展得更丰 富多彩,伴奏大大丰富,舞蹈语 汇、道具、服饰和鼓的打法等方 面均有突破。改革开放后,国际 友人访问大包干发源地——凤阳 小岗村,凤阳花鼓作为友好使者 接待了他们。人们用凤阳花鼓展 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真实 变化,也唱出花鼓人内心由痛苦 到幸福的变化历程,凤阳花鼓进 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
•
凤阳花鼓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 目有近百种。清人赵翼《陔余丛 考》中《凤阳乞者》条写道: “江南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 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 村落间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间始 回。”其中有一首著名的《凤阳 歌》,歌中唱道:“说凤阳,道 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 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 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 方”。根据清代的记载,早期花 鼓“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另有一首流传深广的是“左手锣, 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别的 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一支凤 阳歌”。(放视频)
•
12月1日晚7:30,第四届中国· 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 文艺晚会将在凤阳县安徽科技学院体育馆隆重举行。记者从凤阳 县委宣传部及花鼓节组委会获悉,随着开幕式的临近,当天的文 艺晚会节目单已基本确定。届时,吕薇、童安格、周慧敏等众多 明星将亮相开幕式,为观众献上精彩的文艺大餐。
晚会主题“丹凤朝阳”
LOGO
走近凤阳----花鼓 小组成员:杨燕、田毅
由NordriDesign™提供
什么是凤阳 花鼓?
凤阳花鼓,是一种曲艺形式又 称双条鼓、打花鼓、花鼓小锣, 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 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 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 “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扬州画舫录》),内容多是 “状家室流离之苦”(《清稗 类钞》)。由于它的起源背景 和它悲凄的唱词内容,它一度 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另有同 名歌曲名称。
《凤阳花鼓》 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 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 身背花鼓走四方。
乾隆年间,有人将二人演唱的凤阳花鼓改编为凤阳花鼓歌舞, 在宫廷中为皇帝演出。乾隆年间编纂的《霓裳续谱》一书中 就收录了《花鼓献瑞》、《鼓乐呈祥》等歌舞节目。到了本 世纪三十年代,凤阳花鼓在唱片中广为流传。上海的“百 代”、“得胜”、“大中华”等唱片公司制作了大批凤阳花 鼓唱片。在解放后摄制的《大路》、《拉郎配》、《巨澜》、 《鼓乡春晓》等影片中,均出现过凤阳花鼓的表演场面。
历史传承
•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徙江南巨户 到凤阳府。由于凤阳府地区人口激增, 灾荒也不断,导致这些迁徙的江南巨户 希望回到江南,但朱元璋严禁他们离开 凤阳府,所以他们想出了假扮卖艺、以 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离开凤阳府。又 因明清两代,由于凤阳府(今皖北地区) 一带是“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 不断”的长年灾区,每年秋后都有成群 结队的妇女外出卖唱乞讨。同时也有身 背花鼓流落各地卖唱的职业艺人。明末 流传范围继续扩大,表演盛况空前。清
简介
•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 “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 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 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 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 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 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 花。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 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 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 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 门卖艺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
• 众多明星将亮相开幕式
• 记者从晚会节目单上看到,凤阳籍著名歌手张远将再 次回到家乡,他所参加的“至上励合”组合将献上歌 曲《还好有你在》,火玫瑰新民组合将带来《新凤阳 变奏曲》,由唐伯虎(美国)、于欣等6人组成的国际 组合“五洲唱响”将演唱《唱响五洲》和《你我一家 》……此外,本届晚会还安排了见证奇迹的时刻,国 际魔术大师金奖获得者沈娟将为观众献上《传奇》, 晃圈吉尼斯世界记录保持者金琳琳将表演《巅峰时刻 》。
视频链接-花鼓情
歌舞形式
• 民间舞蹈《花鼓新声》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小 锣”“双条鼓”等。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三寸左 右;鼓条为两根一点五尺左右的细竹棍。表演者单手 执鼓,另一只手执两根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由 此得名。 • 演唱形式:童声 、民间、娱乐、 流行 、伴奏
发展现状
• 21世纪以后,凤阳县高度重视对凤阳花鼓这一充满浓 郁民间传统和地方特色的艺术进行保护与传承近年来 通过花鼓文化旅游节,进一步弘扬凤阳文化,扩大凤 阳对外影响,促进“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玻璃产业基地、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农业县”建设,努力 构建“和谐凤阳、人文凤阳、生态凤阳、魅力凤阳”, 实现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但是 目前,原生态的凤阳花鼓已经趋于衰亡, 其中蕴涵的丰富艺术资源还远没有被挖掘出来, 这份珍贵的民间艺术遗产,需要保护,亟需我 们去传承发扬!
谢谢观赏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这种流浪卖艺的民间歌舞 表演,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作为一 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保留下来,并成 为 凤阳花鼓
艺术特点
• 我国汉族民间喜庆丰收、欢度节日和反映劳动人民幸 福生活的一种民间歌舞表演形式 • 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 人敲锣,口唱小调,花鼓小锣作为伴奏乐器穿插期间。 演唱的曲目多为当时的“时调”,主要有《凤阳歌》、 《鲜花调》、《王三姐赶集》、《孟姜女》等。20世 纪50年代初,新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加以改革,增 加采用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剔除了小锣,专用小鼓 伴奏演唱,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三寸左右;鼓条 为两根一点五尺左右的细竹根。表演者单手执鼓,另 一只手执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由此得名。
据了解,本届凤阳花鼓节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晚会由央视七套主持
人马跃和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主持人刁琳琳联袂主持,晚会的主题
是“丹凤朝阳”,意在弘扬凤阳的优秀花鼓文化,努力构建“和 谐凤阳、人文凤阳、生态凤阳、魅力凤阳”。为了突显此主题, 晚会开场歌舞表演《放飞新凤阳》,将在祥和喜庆的气氛中拉开 序幕;结尾的大型歌舞组合《丹凤朝阳》——新凤阳花鼓,则将 晚会的气氛推向高潮。据介绍,这两个节目是专门为本届花鼓节 量身打造的新创节目,带有浓郁的凤阳特色,歌舞视觉效果将令 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