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具内部校验规范
量具内部校准规程
![量具内部校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d8a86df1711cc7930b71647.png)
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
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
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中。
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6校准周期每年一次7相关记录《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2、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1目的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
每块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为±。
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计量器具内校规范
![计量器具内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b4c72e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d.png)
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度和合用性,保持完好。
合用于公司内长度类量具〔如卡尺、千分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环规与电子秤的内部校准。
内校由计量室有证书资质人员实施外校合格的千分尺,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投影仪,外校合格的法码等。
1、温度: 23 ±2 ℃2、湿度: 50 ±20 %RH6.1.1、校检项目 :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校验仪器与设备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 1-100mm 38 块 2 级〕。
6.1.3 校验标准6.1.4 校验步骤: 1、外观检查: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 干净, 无污渍、 锈迹, 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 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示值误差检测: 〔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
〔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用同样的方法,取 3~5 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
测量点如下图〔4〕不同量程的尺子可选用不同的基准块或者其组合进行校准, 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 不能大于 6.1.3 项表格内的允许误差。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监测设备履历卡》内。
校准周期: 6 个月。
6.2.1、校验项目 :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校准点190 290卡尺量程 0-150mm 0-200mm 0-300mm140 120 200100 50 10050 20 40校验仪器与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块〔 1-100mm 38 块 2 级〕6.2.3 校验步骤1、外观检查:千分尺刻度应清晰,测量面无损伤,测量面应无漏光,微调装置,锁定机构应良好,2、示值误差检测:量程X 围内选取低、中、高三个检定点,分别选取三个相应的标准量块,用待检千分尺对每一量块检定三次。
要求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 0.005mm3 将检定结果填写在《监测设备履历卡》内。
量具内部校验规范
![量具内部校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4768ee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b.png)
.计量工具校验管理规X***** ##等级:普编号: PQC-011 计量工具校验管理规X版次: A计量工具校验管理规 X版次A 修订内容新发行编制日期***编制***审核***核准***批准***.核准:***计量工具校验管理规 X 1. 目的为了正确实施校准和计量分析活动,提高计量数据的信赖性,特制定本标准.2.X 围本公司所使用之钢尺、卷尺、卡尺〔数显/游标〕、千分尺、电子称、托盘称、砝码、温湿度计、厚度计、卧式高度计、指针式推拉力计;新购入之计量工具.3.校验标准外校合格之量块、砝码.4.校准员资格经正规内校员培训机构培训,并考取内校##书之本厂员工.5.权责5.1. 计量工具使用单位:负责计量工具之送校与校验后维.护5.2 品质管理课:负责计量工具之校验通知与实施校验活.动6.内容6.1 送校要求与校验后注意事项新购入之计量工具,需由使用单位送交品质管理课实施校验,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否则不得投入使用;使用单位接到由品质管理课发出的[量测仪器送校通知单]〔DG-QC-025X〕后,于校验到期前将计量工具送品质管理课再校验;计量工具经品质管理课校验合格后,贴"校验合格〞标签后可投入使用;校验不合格之计量工具, 由品质管理课贴"暂停使用〞标签,禁止使用.通过修理或者调整可以恢复正常之计量工具,由使用单位提出修理申请,修理后交品质管理课再校验,确认合格方可使用;无法修理或者调整之校验不合格量具,由使用单位开出[报废申请单]〔DG-PD-003X〕报废处理.校验合格之计量工具,使用过程中,需保养维护,发生异常时交品质管理课再校验.6.2 钢尺6.2.1 检查钢尺是否弯曲变形,刻度是否清晰;6.2.2取不同规格之外校合格量块平放在工作台上,与待校验钢尺平行紧贴,并量块始端与钢尺零刻度线对齐,对照钢尺显示刻度值是否与量块规格相符合,校验数据记录于[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至少分段校验三组测量数据;6.2.3 允许误差 X 围:±0.5M M 〔目视〕综合上述评定,在许可 X 围内判定合格,超出 X 围则判定不合格.6.3 卷尺6.3.1 检查卷尺零勾点是否正常、卷尺有无破损、刻度线是否清晰;6.3.2 取不同规格之外校合格量块平放在工作台上,与待校验钢尺平行紧贴,并卷尺零勾点紧扣量块始端,对照卷尺显示刻度值是否与量块规格相符合,校验数据记录于[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至少分段校验三组测量数据;6.3.3 允许误差 X 围:±0.5MM 〔目视〕;6.3.4 综合上述评定,在许可 X 围内判定合格,超出 X 围则判定不合格.6.4 卡尺〔数显/游标〕6.4.1 用软布或者软纸将测量处擦洗赶紧,检查外径、内径、台阶、深度测量处有无损伤;是否可置零, 紧固螺钉是否正常〔数显卡尺归零、开/关按钮是否正常〕;刻度是否清晰;6.4.2 取不同规格之外校合格量块,用外校合格之 卡 .尺分别测量量块规格,测量值记录于[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 〕,再用被校验卡尺测量外校量块,作好测量记录,至少记录三组测量数 据;计量工具校验管理规 X6.4.3 数显卡尺允许误差X 围:±0.01MM;游标卡尺允许误差 X 围:±0.05M M6.4.4 综合上述评定,在许可 X 围内判定合格,超出 X 围则判定不合格. 6.5 千分尺用软布或者软纸将量面擦洗干净,确认量面有无损伤、 能否置零,检查固定套管与微分筒上的刻度是否 清晰,确认旋转螺杆是否灵便.取千分尺量程内不同规格之外校合格量块,用被校千分尺分别测量量块规格,测量值记录于[量测仪 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 〕,至少记录三组测量数据;6.5.3 允许误差X 围:±0.01MM;6.5.4 综合上述评定,在许可 X 围内判定合格,超出 X 围则判定不合格. 6.6 电子称清理称重托盘上之异物,确认托盘是否端正、 平稳,各按键是否正常,能否置零,检查液晶显示区是否正常.取不同规格之外校合格砝码,放于被校电子称称重托盘上,读取显示数值,并记录于[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 〕,至少记录三组测量数据;6.6.3 允许误差值:6.6.3.1 最大称重75kg :±5g 6.6.3.2 最大称重7.5kg :±0.5g 6.6.3.3 最大称重3kg :±0.5g综合上述评定,在许可 X 围内判定合格,超出 X 围则判定不合格. 6.7 托盘称清理称重托盘上之异物,确认托盘是否端正、平稳,检查指针有无弯曲;取不同规格之外校合格砝码,放于被校托盘称托盘中,确认指针读数与砝码规格是否相符,并记录于[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 〕,至少记录三组测量数据.6.7.3 允许误差值:6.7.3.1 最大称重1kg :±5g 6.7.3.2 最大称重8kg :±10g 6.8 砝码将砝码表面异物清理干净;将被校验之砝码放于内校合格之电子称称重托盘处,确认电子称显示数值与被校砝码规是否相符,并记录于[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 〕;6.8.3 允许误差值:6.8.3.1 20g 砝码:±0.025g 6.8.3.2 50g 砝码:±0.03g 6.8.3.3 100g 砝码:±0.05g 6.8.3.4 200g 砝码:±0.10g 6.8.3.5 300g 砝码:±0.15g 6.8.3.6 500g 砝码:±0.25g 6.8.3.7 1kg 砝码:±0.50g 6.8.3.8 3kg 砝码:±1.50g 6.8.3.9 5kg 砝码:±2.50g6.8.4 综合上述评定,在许可 X 围内判定合格,超出 X 围则判定不合格.计量工具校验管理规 X 6.9.3.1 温度:±1℃; 6.9.3.2 湿度: ±5%RH ;6.9.4 综合上述评定,在许可 X 围内判定合格,超出 X 围则判定不合格. 6.10 厚度计、卧式高度计用软布或者软纸将量面擦洗干净,确认量面有无损伤,能否置零,检查指针有无弯曲变形. 取不同规格之外校合格量块,用被校验厚度计〔卧式高度计〕测量外校量块,测量值记录于[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 〕,至少记录三组测量数据;6.10.3 允许误差值: ±0.01mm;6.10.4 综合上述评定,在许可 X 围内判定合格,超出 X 围则判定不合格. 6.11 指针式推拉力计检查刻度盘是否可旋转;指针有无弯曲变形;确认切换旋钮是否正.常取不同规格之外校合格砝码,用被校指针式推拉力计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记录于[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 〕,至少记录三组测量数据;允许误差值: ±0.05kg;综合上述评定,在许可 X 围内判定合格,超出 X 围则判定不合格. 7.相关文件与附件 7.1 相关文件7.1.1[量规仪器校验与管理程序] 7.2 相关附件7.2.1 计量工具校验流程图〔一〕 计量工具校验流程图〔二〕 8.相关表单8.1 表单一:量测仪器送校通知单DG-QC-025X8.2 表单二: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 DG-QC-026X 8.3表单三:报废申请单 DG-PD-003X 9.记录舆保存相关记录依[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10.本程序经呈核准后实施,修订时亦同.6.9 温湿度计 .确认被校温湿度计各按键是否正常;取外校合格之温湿度计一个,与被校温湿度计一起放置于不同环境下,确认两温湿度计显示数值是否一致,并记录于[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 〕;6.9.3 允许误差值:附件一计量工具校验流程图〔一〕责任单位量测仪器送校通知单OK 修理NG品质管理课NG贴校验标签——校验记录05 品质管理课 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返回使用单位创造课、技术课、 PMC 课、品 品质管理课 品质管理课校验通知相关记录质管理课序号校验送校流程03010204————06 品质管理课 ——创造课、技术课、 PMC 课、品质管理课附件二计量工具校验流程图〔二〕责任单位创造课、技术课、 PMC 课、品新购入创造课、技术课、 PMC 课、品 质管理课退货NG品质管理课贴校验标签校验记录报废申请单品质管理课相关记录质管理课校验送校序号流程0102030407————————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品质管理课创造课、技术课、 PMC 课、品07质管理课品质管理课 0506————。
计量器具内校要求规范
![计量器具内校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70079a5eefdc8d376ee32b0.png)
1 目的对公司的计量器具进行部校验,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围适用于公司长度类量具(如卡尺、千分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环规及电子秤的部校准。
3.职责:校由计量室有证书资质人员实施4 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千分尺,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投影仪,外校合格的法码等。
5 环境条件1、温度: 23 ±2 ℃2、湿度: 50 ±20 %RH6 校验6.1卡尺、高度尺、深度尺6.1.1、校检项目: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6.1.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2级)。
6.1.3校验标准6.1.4 校验步骤:1、外观检查: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示值误差检测:(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
(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
测量点如下图卡尺量程校准点(4)不同量程的尺子可选用不同的基准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6.1.3项表格的允许误差。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监测设备履历卡》。
校准周期:6个月。
6.2千分尺6.2.1、校验项目: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6.2.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2级)6.2.3校验步骤1、外观检查:千分尺刻度应清晰,测量面无损伤,测量面应无漏光,微调装置,锁定机构应良好,2、示值误差检测:量程围选取低、中、高三个检定点,分别选取三个相应的标准量块,用待检千分尺对每一量块检定三次。
要求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0.005mm3将检定结果填写在《监测设备履历卡》。
校准周期:6个月6.3螺纹塞规6.3.1、校验项目外径、中径、6.3.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外径千分尺,外校合格螺纹千分尺,外校合格投影仪验6.3.2校验步骤1外径检测:千分尺归零后,量取塞规的外径2.中径检测:据螺距选取相应一组量头,将待校螺纹牙规、牙沟的油污、铁屑擦净,把其中一个量头插在零件的螺纹牙沟,另一个骑在牙尖上,用棘轮仔细测量。
自制量具内部校准规程-环规
![自制量具内部校准规程-环规](https://img.taocdn.com/s3/m/6a77b8f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5.png)
环规内部校准规程
KT/WI-06-021
1 目的: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管理,确保器具测量的准确性及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2 校验范围:公司内使用的所有光滑环规(以下简称环规)
3 校验环境:温度20±5℃,湿度不高于65%RH,周围无振动、噪声、外部干扰
4 校准方法:用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投影仪和内径千分尺对环规规格直接校准
5 校准周期:2年
6 校准步骤:
6.1取标准块对检定的投影仪、内径千分尺进行使用前校准。
6.2用无尘纸沾酒精,将环规擦拭干净。
6.3目测环规使用部位应无变形、碰缺、凸起、锈蚀等其它影响精度的缺陷。
6.4检测方法:
(1)通规检测方法(如图所示):将通规放在投影仪上,测量三次孔(X)的直径;(记录最小值)。
(2)止规检测方法(如图所示):用内径千分尺沿圆周内径方向分别测量环规上下各1mm 处的直径(Y 、Z )分别测量三次(各记录最大值)。
6.5判定标准
(1)通规:-0.005mm ≤ØA-X ≤0.005mm; (2) 止规:-0.005mm ≤Y -ØB ≤0.005mm;
-0.005mm ≤Z -ØB ≤0.005mm;
以上第一条满足要求时,判定该环规通规尺寸合格;第二条满足要求时,判定该环规止规尺寸合格。
环规通止规尺寸合格基础上,外观满足6.3要求时即可判定该环规合格。
8表格(如下:环规内校记录表)
编制: 批准:
日期: 日期:
通规ØA
X
止规ØB
环规内校记录表
KT/JL7-06-005 校准人:日期:。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范本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cc5167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8.png)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校验管理工作,确保设备仪器量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检验设备仪器量具。
二、基本要求1.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校验工作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2. 所有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校验工作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专职校验人员进行。
3.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校验周期应按照规定进行,确保校验的及时性。
4. 校验人员应制定详细的校验方案和记录完整的校验结果。
5. 发现有异常或故障的检验设备仪器量具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校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校验工作流程1. 校验计划制定(1)校验人员根据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使用情况和标准要求,制定校验计划。
(2)校验计划应包括校验周期、校验内容、校验方法等详细信息。
2. 校验准备工作(1)校验人员应保证校验设备仪器量具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2)校验人员应核对校验标准和校验工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校验操作(1)校验人员应按照校验计划和标准要求进行校验操作。
(2)校验过程中应注意记录校验数据和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校验结果分析与处理(1)校验人员应对校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校验设备仪器量具的合格与否。
(2)对于不合格的校验设备仪器量具,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报废,并记录详细的处理过程。
5. 校验记录和报告(1)校验人员应做好校验记录,包括校验日期、校验人员、校验结果等信息。
(2)校验人员应制作校验报告,并上报至相关部门,以备后续引用。
四、责任与权利1. 校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校验工作,并对校验结果负责。
2. 校验人员有权要求领导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以保障校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校验人员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五、培训与管理1. 新入职的校验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校验工作。
2. 校验人员应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
量具内校校验作业指导书 5.9,A0
![量具内校校验作业指导书 5.9,A0](https://img.taocdn.com/s3/m/b6d0bd2cfab069dc51220191.png)
d1厚度校验示值 d1厚度校验
d2厚度校验
d2厚度校验示 值
校验结果计算: ①计算厚度d1校验结果 D1=(d11-d1)mm; ②计算厚度d2校验结果 7 D2=(d21-d2)mm; ③计算厚度d1校验结果 D3=(d31-d3)mm; ④计算深度校验结果 D4=(d0-d1)mm;
校验结束后按OFF键关 闭并放于盒中
步骤5: ①深度确认,取厚度为d1 的量块,将一侧工作面于 大理石平台接触放置 ②将卡尺尾端一侧与量块 另一工作面平行接触 6 ③滑动游标卡尺,使指针 下滑至与大理石平面接 触,观察对应屏幕显示示 值,并做记录,记为d0 (下滑过程应保持指针与 平面垂直)
关键要领 / 图示
d3厚度校验示值 d3厚度校验
步骤3: ①d2厚度确认,取厚度为 d2的量块,将d1厚度量块 4 工作面与平台面接触放 置,操作同“步骤2-① ” ②观察对应显示屏幕数 据,并做记录,记为d21
d1厚度校验示值
d1厚度校验 d2厚度校验示值
d2厚度校验
内校合格标签 (标签信息包括: 量具编号、有效期、
检定员)
校验结果判定及整理:
3.具体操作
No
作业手顺
关键要领 / 图示
No
作业手顺
校验前准备: ①准备校验所需要的标准 量块(量块示值范围,应 覆盖日常的检测所需范 围,共计3点,厚度分别 1 为:d1~d3) ②按下ON键打开显示屏 ③推动尺框使两量爪合并 ④按下“ZERO”键进行归 零
标准量块
按ON键打开
按ZERO键归零
合并量爪
校验结束后将量 块放回干燥器中 内校合格标签 (标签信息包括: 量具编号、有效期、
检定员)
校验结果判定及整理:
量具内校规程
![量具内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73bdf0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a.png)
1、数显卡尺校准规程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数显卡尺的内部校准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
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内。
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5.4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中。
5.5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6校准周期每半年一次7相关记录《内校记录》2、数显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1目的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
每块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内。
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5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校准周期每半年一次7相关记录《内校记录》1目的对FRT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FRT的内部校准。
量具自校操作规程
![量具自校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0ebfb02be1e650e53ea9929.png)
量具自校操作规程一适用范围适用于量具出现异常,如碰撞、出现明显的误差,则由公司内部实验室校验量具,日常定期校验则送外委托校验。
二工作职责2.1 质量部实验室负责游标卡尺、千分尺的校验,并做好校验记录;2.2 正确按各标准的要求校验、按鉴定的某一量具为依据,校验其它的量具并要求数据准确可靠。
三操作规程3.1 游标卡尺校验规程(测量上限不大于700MM)。
3.1.1 校验条件3.1.1.1校验卡尺的室内温度对分度值为0.02的卡尺为20±3℃。
3.1.2技术要求和检定方法3.1.2.1 外观3.1.2.1.1 要求:卡尺的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游标刻线应刻至斜面下边缘。
卡尺上应标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和出厂编号,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3.1.2.1.2 校验方法:目视观察3.1.2.2各部分相互作用3.1.2.2.1 要求:尺框沿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微动装置的空程,新制造的应不超过1/4转,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应不超过1/2转,尺身和尺柜的配合应无明显晃动。
3.1.2.2.2校验方法:观察和试验。
对于尺身和尺柜的配合质量,用手轻轻摆动活动量爪,进行校验。
3.1.2.3 刻线宽度和刻线宽度差。
3.1.2.3.1 要求:应不超过表1的规定。
表1 (mm)3.1.2.3.2 校验方法:尺身和游标的刻线应至少各抽3条,刻线宽度差以受校刻线中最大与最小宽度之差确定。
3.1.2.4零值误差3.1.2.4.1 要求:零值误差以零刻度线和尾刻度线的重合度表示,应不超过表2的规定表23.1.2.4.2 校验方法:移动尺框使两测量面接触(有微动装置的需使用微动装置),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的情况下,用目力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工具显微镜检定。
3.1.2.5示值误差3.1.2.5.1 要求:应不超过表3的规定表33.1.2.5.2 校验方法:用鉴定过的千分尺,对于尺寸范围在300mm内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3点;对于尺寸范围大于300mm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6点。
量具内校作业指导书
![量具内校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c45fbc7caaedd3382c4d36c.png)
5.5.5.1、取外校合格的80mm、100mm标准量块各一块将两块量块平放在台面,2个测量接触面垂直形成90°内、外角。再把待测角尺的内角贴紧量块的外角,观察角尺的测量面不能出现缝隙,角尺的内角呈90°判定为合格。
5.5.5.2、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待测角尺的外角,外角呈90°判定为合格。
5.5.5.3、刀口角尺、宽度角尺的校准周期为每年校准一次。
5.6、校准环境及周期:温度20+/-5℃、湿度≤80%RH,静置2小时以上,校准周期为半年。
5.7、记录保存:
5.7.1、校验合格后,贴上校验合格标签.
5.7.2、校验不合格时,依实际情况定为暂停使用,严重者作报废处理.
5.7.3、将校验结果登录在《仪校检验报告》上并归档保存。
5.4.3、分别取出两块不同规格的量块重复以上动作。
5.4.4、每次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精度允许误差在±0.01mm内判定合格。
5.5、角尺内校检验规程:
5.5.1、检查直角钢尺有无变形,紧固位是否松动,刻度是否清晰。
5.5.2、检查刀口角尺的刀口是否有缺角、崩角现象,刀口角尺整体有无变形,紧固位是否松动,表面无污渍、锈迹,内、外测量接触面应平整、干净。
5.1.4、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1.5、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流程图:无
7、相关文件:7.1、《仪器、量具校正管制程序》7.2、《仪器、量具维护保养指引》
关于量具校验的规定
![关于量具校验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3256ce804a1b0717fd5ddda.png)
浙江升宏机械有限公司
关于量具校验的规定
一、三大量具的校验
卡尺、千分尺、百分表三大量具由本公司计量室校验,校验周期为一年。
二、螺纹栓规及螺纹环规校验
螺纹栓规、螺纹环规送市技术质量监督局校验,校验周期根据使用频率区分:1、用于产品全检的螺纹规校验周期为三个月;2、正常使用的校验周期为一年;3、不常用螺纹规(一年少于八次)校验周期为二年。
三、计量标准器
计量室使用的标准量块、校验仪器需送市技术质量监督局校验,校验周期为一年。
四、其它量具量仪
三座标、轮廓仪、影像测量仪和气动量仪需进行第三方校验,校验周期为一年。
另外由于地面沉降的原因,三座标需每三个月做一次自校,并保存校验记录。
五、所有量具量仪每次校验时间必须在有效期前一个月开始进行。
制定/日期:潘阵坚2013.03.29 批准/日期:陈永明。
1——自制量具校验规程-初版
![1——自制量具校验规程-初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6417f680eb6294dd886c9e.png)
自制量具校验规程
1、目的
为保证自制检具的精确度,能够在合格的状态下进行成品校验,满足客户要求。
2、范围
适用与本公司所有的自制检具。
3、术语定义(略)
4、职责
质量部(工程部)负责对自制检具进行一次内部校准。
5、内部校验流程
5.1自制量具、检具收到后,需要进行验收,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确认合格后,需要提供自检报告。
同时,在自制量具上贴好自校合格标签(标签上内容需要有校验人签字与校验时间、有效时间),常规校验周期为6个月(金工使用通止规校验周期为3个月)。
所有校验需要记录在《自制检具、量具管制一览表》上。
5.2 重新校验后,如果发现数据超差,影响精度,需要出具报告,同时粘贴报废标签,并通知使用部门。
5.3 校验标准依据
5.3.1 按设计图纸进行确认,测量。
特殊检具可以按限度样进行验证确认。
6、相关文件(略)
7、相关记录
《自制检具、量具校验报告》
编制:审核:批准:。
量具内校规范
![量具内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56c5f84240c844769eaee64.png)
判内校合格。 6、校验周期:6 个月。 6 内校合格计量器具须贴上内校合格标。 7 内校由质检部负责实施,质检部指定专人内校,质检部主管判定内校结论。 8 相关记录
量具内校规范
章节号
版本
1
页次
1/7
1 目的
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大部份计量器具送检外校,其中对游标卡尺、钢尺、卷尺及通 止规和电子秤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普通的游标卡尺、带表的游标卡尺、钢直尺、卷尺及尖端测试仪和电子秤的内 部校准。
3 校准基准
外校合格的游标卡尺,外校合格的钢直尺,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器具名称 型号规格
器具编号 测量范围
生产厂家 校准机构 校准日期 备注:
使用部门 校准人 有效期限
计量器具年度校验周期表
器具类别 器具编号
使用部门
2016 年 校验周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备
计划:
实施: 注
核准 拟案
计量器具台帐
部门:
序号 编号 名 称
型号规格 厂 商
内校记录表;校准合格标签;计量器具年度校验周期表;计量器具台账
内校记录表
部门:
编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测量范围
设备编号
使用部门
精度要求
校准依据
如果用于生产线上监控,其使用部位
校准所用设备、精度等级及编号:
校准环境条件(温、湿度等):
校准记录:
千分尺、卡尺内部校验操作规程
![千分尺、卡尺内部校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328715233687e21af45a978.png)
8、固定钮夹紧心轴应简单确实。
二、综合经度之检验:
1、以块规覆验校正千分尺标准10mm 20mm及块规。
三、判定标准:
1、最小刻度为百分之一公厘,其误差在±0.03mm内为合格。
2、最小刻度为千分之一公厘,其误差在±0.05mm内为合格。
卡尺:
外观检验:
1、以目视检视,外部不得有弯曲变形。
4、检验完毕应于千分尺、游标卡尺后方贴上检验标签,并将结果登录于校验记录”
校准频次:
生产部所使用千分尺、卡尺每周校准一次;
品质部、研发部所使用千分尺、卡尺每月校准一次;
新购仪器或修复仪器必须经过第三方校准,合格后方能使用;
相关记录:
《千分尺校准记录表》
《卡尺校准记录表》
编制:审批:
2、各部的形状,抛光情况,打印,分度等不得有缺点,
(注:分度面应施无光处理,分度打印应使用黑色。)
3、利用目视,螺纹部分应良好,全程应圆滑,而且动作应敏捷。
4、视筒与套筒的间隙应均一,回程时套筒所生之振摆应不显明。
5、心轴与砧座闭合误差,不得防碍使用。
6、手动套筒之扫零调整应容易确实,视筒分度刻线应与套筒读取值一致。
定义:
首次校准---对从未校准过得千分尺、卡尺进行校准,通常是新量具送第三方检测校准;
后续校准---首次校准后的校准;
使用中校准---检验使用中的千分尺、卡尺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使用是否正确可靠;
绝对误差---被校指示值-标准值。
内容:
千分尺:
一、千分尺外观检验:
1、利用目视,各部的的涂层及电镀层,不得脱落及生锈。
±0.06
±0.04
500至700以下
计测器具内校管理规范
![计测器具内校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9d21d3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f.png)
计测器具内校管理规范一、目的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大部分计量器具送检外校,其中对部分没有送外校、或无法外校的、或外校后使用频繁的器具进行不定期的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以保持完好。
二、范围适应于游标卡尺、电子秤、温湿度计、万用表等的内部校准。
三、校准基准:外校合格的游标卡尺、电子秤、温湿度计、万用表等。
四、校准步骤:4.1、卡尺内校程序:4.1.1 卡尺的类型4.1.1.1游标卡尺:由尺身、尺框和深度三部分组成。
其刀口内量爪用于测量内尺寸,外量爪用于测量外尺寸,尺身背面沟槽中装有深度尺用于测量孔或槽的深度。
(如图1)4.1.1.2带表卡尺该卡尺的尺身有毫米刻线并装有高精度齿条,以齿条为基准带动百分表转动,由此代替游标装置进行读数。
我司带表卡尺的百分表分度值为0.01mm(如图2)4.1.1.3数显卡尺该卡尺尺身装有高精度齿条,齿条运动带动圆形栅格片转动,用光电脉冲计数原理,将卡尺量爪的位移量转变为脉冲讯号,通过计数器和显示器将测量尺寸用数字显示在屏幕上。
(如图3)图1图2图34.1.2校准原理:利用主尺刻线间距与游标刻线间距之差来进行小数部分读数,整数部分由游标尺的零刻线所对应的主尺刻线确定。
4.1.3校准基准:①、外校合格的标准件。
②、选用外校合格的平台。
4.1.4 校准环境及周期:常温,常压,静置2小时以上,校准周期为6个月。
4.1.5校准步骤:4.1.6 判定标准:表示值误差不超过下表所列的标准即为合格:4.1.7 注意事项:4.1.7.1掌握好测力测量力对于卡尺来说是一个影响测量准确度的重要因素,测量时要掌握好量爪与工件表面接触时的压力,测量面与工件接触后,量爪应能沿工件表面滑动,但不能有松动,跌落的手感,有微动装置的卡尺应使用微动装置。
4.1.7.2注意减少测量孔径的误差用内量爪测孔径时,应先将固定量爪接触孔壁,再移动活动量爪找出最大尺寸,这样的测得值才是孔径尺寸,否则,测得值是弦长或其他尺寸。
仪器量具内部校验规章制度
![仪器量具内部校验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0e96ce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7.png)
仪器量具内部校验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仪器量具内部校验工作,提高仪器量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校验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的各类仪器量具的内部校验工作。
三、校验依据1. 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2. 公司内部标准和要求;3. 厂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
四、校验人员1. 校验工作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人员完成;2. 所有校验人员需接受公司规定的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五、校验设备1. 公司应配备符合要求的校验设备;2. 校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并保持良好状态。
六、校验程序1. 校验过程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公司制定的校验程序进行;2. 校验前应对仪器量具进行外观检查和清洁;3. 校验过程中应记录相关数据和结果;4. 完成校验后应填写相关校验报告,包括校验日期、校验结果、校验人员等信息;5. 校验结束后,应对仪器量具进行保养和存放。
七、校验频率1. 仪器量具的校验频率应根据其重要性和使用频率来确定;2. 关键仪器量具应定期进行校验,一般为每年一次。
八、校验记录1. 完成校验后应及时填写校验报告,并存档备查;2. 校验记录应包括校验日期、校验结果、校验人员、校验设备等信息;3. 校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五年以上。
九、校验结果处理1. 如果仪器量具校验结果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2. 若发现设备有缺陷或损坏,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十、违规处理任何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将按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十一、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2. 本制度解释权归公司相关部门所有。
以上就是仪器量具内部校验规章制度的内容,希望广大员工能严格遵守,确保仪器量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升产品质量,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用尺内校准规程
![通用尺内校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995a3f7b8f67c1cfad6b89b.png)
通用尺内校准规程1.0目的:对游标卡尺、千分尺、深度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使用性保持完好。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千分尺、卡尺维护与校验均适用。
3.0职责:1、品质部对全公司所有千分尺、卡尺进行内部校准2、内校人员正确使用量块标准并负责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校准的原始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完整;3、各部门负责人有责任对本部门所使用的千分尺、卡尺校准周期截止时通知品质部安排校准。
4.0内容:4.1校准基准外校合格的游标卡尺、千分尺,标准量块进行校准。
4.2坏境条件室温、正常温度中进行4.3校准步骤一、游标卡尺:1、外观要求:卡尺表面无生锈、碰伤或其他缺陷,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是否平稳、平滑,不能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检定方法:目视观察。
2、各部分相互作用要求:尺框沿尺身移动平稳,无阻滞现象。
紧固螺钉作用可靠。
深度尺无窜动。
尺身与尺框的配合无明显晃动。
检定方法:目视与试验。
3、外量爪两侧量面的合并归零间隙检定方法:移动尺框,使两量爪测量面归零,观察两量爪测量面间的间隙,以光隙发检定,不透光为准。
测量面的平面度应不大于0.003mm,平行度应不大于0.01mm。
可用平晶检定。
4、内量爪的尺寸和深度要求:受检卡尺为10mm时的偏差,应不超过下表所示的规定。
检定方法:将1块为10mm的3级量块长边夹持于两外测量爪测量面之间,紧固螺钉后,该量块应能在量爪面间滑动而不脱落。
尺寸用测力为6N-7N的外径千分尺沿刀口尺寸之间确定。
在其它任意方向,测量所得之值与量块尺寸之差,应不超过量爪尺寸偏差的上偏差。
将1块为10mm 的3级量块,卡尺测深杆测面贴紧块规齐平,所测值与块规值之间,应不超过以上偏差表之值。
5、外爪示值误差要求:应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检定方法:用3级或6等量块检定。
受检点的分布,为3-6个点,根据卡尺的尺寸范围来确定,也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适当增加点位。
检定时,每一受检点应在量爪里端和外端两位置检定。
计量器具内校要求规范
![计量器具内校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76ad31f10661ed9ad51f36b.png)
1 目的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长度类量具(如卡尺、千分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环规及电子秤的内部校准。
3.职责:内校由计量室有证书资质人员实施4 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千分尺,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投影仪,外校合格的法码等。
5 环境条件1、温度: 23 ±2 ℃2、湿度: 50 ±20 %RH6 校验6.1卡尺、高度尺、深度尺6.1.1、校检项目: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6.1.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 2级)。
6.1.3校验标准6.1.4 校验步骤:1、外观检查: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示值误差检测:(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
(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
测量点如下图卡尺量程校准点0-150mm 50 100 1400-200mm 20 50 120 1900-300mm 40 100 200 290(4)不同量程的尺子可选用不同的基准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6.1.3项表格内的允许误差。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监测设备履历卡》内。
校准周期:6个月。
6.2千分尺6.2.1、校验项目: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6.2.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 2级)6.2.3校验步骤1、外观检查:千分尺刻度应清晰,测量面无损伤,测量面应无漏光,微调装置,锁定机构应良好,2、示值误差检测:量程范围内选取低、中、高三个检定点,分别选取三个相应的标准量块,用待检千分尺对每一量块检定三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8.3.250g砝码:±0.03g
6.8.3.3100g砝码:±0.05g
6.8.3.4200g砝码:±0.10g
6.8.3.5300g砝码:±0.15g
6.8.3.6500g砝码:±0.25g
6.8.3.71kg砝码:±0.50g
6.8.3.83kg砝码:±1.50g
6.1.3计量工具经品质管理课校验合格后,贴“校验合格”标签后可投入使用;校验不合格之计量工具,由品质管理课贴“暂停使用”标签,禁止使用。通过修理或调整可以恢复正常之计量工具,由使用单位提出修理申请,修理后交品质管理课再校验,确认合格方可使用;无法修理或调整之校验不合格量具,由使用单位开出【报废申请单】(DG-PD-003X)报废处理。
6.11.3允许误差值:±0.05kg;
6.11.4综合上述评定,在许可范围内判定合格,超出范围则判定不合格。
7.相关文件及附件
7.1相关文件
7.1.1【量规仪器校验与管理程序】
7.2相关附件
7.2.1计量工具校验流程图(一)
7.2.2计量工具校验流程图(二)
8.相关表单
8.1表单一:量测仪器送校通知单DG-QC-025X
6.6.3允许误差值:
6.6.3.1最大称重75kg:±5g
6.6.3.2最大称重7.5kg:±0.5g
6.6.3.3最大称重3kg:±0.5g
6.6.4综合上述评定,在许可范围内判定合格,超出范围则判定不合格。
6.7托盘称
6.7.1清理称重托盘上之异物,确认托盘是否端正、平稳,检查指针有无弯曲;
6.7.2取不同规格之外校合格砝码,放于被校托盘称托盘中,确认指针读数与砝码规格是否相符,并记录于【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至少记录三组测量数据。
6.7.3允许误差值:
6.7.3.1最大称重1kg:±5g
6.7.3.2最大称重8kg:±10g
6.8砝码
6.8.1将砝码表面异物清理干净;
6.8.2将被校验之砝码放于内校合格之电子称称重托盘处,确认电子称显示数值与被校砝码规是否相符,并记录于【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
6.8.3允许误差值:
6.9.3允许误差值:
计量工具校验管理规范
6.9.3.1温度:±1℃;
6.9.3.2湿度:±5%RH;
6.9.4综合上述评定,在许可范围内判定合格,超出范围则判定不合格。
6.10厚度计、卧式高度计
6.10.1用软布或软纸将量面擦洗干净,确认量面有无损伤,能否置零,检查指针有无弯曲变形。
6.10.2取不同规格之外校合格量块,用被校验厚度计(卧式高度计)测量外校量块,测量值记
6.4.2取不同规格之外校合格量块,用外校合格之卡尺分别测量量块规格,测量值记录于【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再用被校验卡尺测量外校量块,作好测量记录,至少记录三组测量数据;
计量工具校验管理规范
6.4.3数显卡尺允许误差范围:±0.01MM;游标卡尺允许误差范围:±0.05MM
6.4.4综合上述评定,在许可范围内判定合格,超出范围则判定不合格。
6.1.4校验合格之计量工具,使用过程中,需保养维护,发生异常时交品质管理课再校验。
6.2钢尺
6.2.1检查钢尺是否弯曲变形,刻度是否清晰;
6.2.2取不同规格之外校合格量块平放在工作台上,与待校验钢尺平行紧贴,并量块始端与钢尺零刻度线对齐,对照钢尺显示刻度值是否与量块规格相符合,校验数据记录于【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至少分段校验三组测量数据;
——
03
品质管理课
——
04
品质管理课
——
05
品质管理课
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
06
品质管理课
——
07
制造课、技术课、PMC课、品质管理课
报废申请单
附件二
序号
计量工具校验流程图(二)
流程
责任单位
相关记录
01
制造课、技术课、PMC课、品质管理课
——
02
制造课、技术课、PMC课、品质管理课
——
03
品质管理课
——
8.2表单二: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
8.3表单三:报废申请单DG-PD-003X
9.记录舆保存
相关记录依【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10.本程序经呈核准后实施,修订时亦同.
附件一
序号
计量工具校验流程图(一)
流程
责任单位
相关记录
01
品质管理课
量测仪器送校通知单
02
制造课、技术课、PMC课、品质管理课
6.5千分尺
6.5.1用软布或软纸将量面擦洗干净,确认量面有无损伤、能否置零,检查固定套管与微分筒上的刻度是否清晰,确认旋转螺杆是否灵活。
6.5.2取千分尺量程内不同规格之外校合格量块,用被校千分尺分别测量量块规格,测量值记录于【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至少记录三组测量数据;
6.5.3允许误差范围:±0.01MM;
04
品质管理课
——
05
品质管理课
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
06
品质管理课
——
07
制造课、技术课、PMC课、品质管理课
——
2.范围
本公司所使用之钢尺、卷尺、卡尺(数显/游标)、千分尺、电子称、托盘称、砝码、温湿度计、厚度计、卧式高度计、指针式推拉力计;新购入之计量工具。
3.校验标准
规内校员培训机构培训,并考取内校资格证书之本厂员工。
5.权责
5.1.计量工具使用单位:负责计量工具之送校与校验后维护。
6.8.3.95kg砝码:±2.50g
6.8.4综合上述评定,在许可范围内判定合格,超出范围则判定不合格。
6.9温湿度计
6.9.1确认被校温湿度计各按键是否正常;
6.9.2取外校合格之温湿度计一个,与被校温湿度计一起放置于不同环境下,确认两温湿度计显示数值是否一致,并记录于【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
计量工具校验管理规范
*****
计量工具校验管理规范
编号:PQC-011
机密等级:普
版次:A
计量工具校验管理规范
版次
修订内容
编制日期
编制
审核
核准
批准
A
新发行
***
***
***
***
***
批准:
核准:
审核:
编制:***
计量工具校验管理规范
1.目的
为了正确实施校准和计量分析活动,提高计量数据的信赖性,特制定本标准。
录于【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至少记录三组测量数据;
6.10.3允许误差值:±0.01mm;
6.10.4综合上述评定,在许可范围内判定合格,超出范围则判定不合格。
6.11指针式推拉力计
6.11.1检查刻度盘是否可旋转;指针有无弯曲变形;确认切换旋钮是否正常。
6.11.2取不同规格之外校合格砝码,用被校指针式推拉力计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记录于【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至少记录三组测量数据;
5.2品质管理课:负责计量工具之校验通知与实施校验活动。
6.内容
6.1送校要求与校验后注意事项
6.1.1新购入之计量工具,需由使用单位送交品质管理课实施校验,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否则不得投入使用;
6.1.2使用单位接到由品质管理课发出的【量测仪器送校通知单】(DG-QC-025X)后,于校验到期前将计量工具送品质管理课再校验;
6.3.3允许误差范围:±0.5MM(目视);
6.3.4综合上述评定,在许可范围内判定合格,超出范围则判定不合格。
6.4卡尺(数显/游标)
6.4.1用软布或软纸将测量处擦洗赶紧,检查外径、内径、台阶、深度测量处有无损伤;是否可置零,紧固螺钉是否正常(数显卡尺归零、开/关按钮是否正常);刻度是否清晰;
6.2.3允许误差范围:±0.5MM(目视)
6.2.4综合上述评定,在许可范围内判定合格,超出范围则判定不合格。
6.3卷尺
6.3.1检查卷尺零勾点是否正常、卷尺有无破损、刻度线是否清晰;
6.3.2取不同规格之外校合格量块平放在工作台上,与待校验钢尺平行紧贴,并卷尺零勾点紧扣量块始端,对照卷尺显示刻度值是否与量块规格相符合,校验数据记录于【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至少分段校验三组测量数据;
6.5.4综合上述评定,在许可范围内判定合格,超出范围则判定不合格。
6.6电子称
6.6.1清理称重托盘上之异物,确认托盘是否端正、平稳,各按键是否正常,能否置零,检查液晶显示区是否正常。
6.6.2取不同规格之外校合格砝码,放于被校电子称称重托盘上,读取显示数值,并记录于【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DG-QC-026X),至少记录三组测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