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笔下思想启蒙者的悲剧性命运
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命运分析
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命运分析鲁迅的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命运往往十分悲惨,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不公。
以下将对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命运进行分析。
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命运常常受到封建礼教和男权思想的束缚。
例如在《阿Q正传》中,阿Q的妹妹龙树就是一个无辜受害者。
在小说中,龙树的丈夫阿Zhen找门当户对的媳妇,而把龙树抛在了一边。
龙树初出嫁时,家族中人对她的态度也很冷漠。
在其他小说中,如《孔乙己》中的老婆子、《糊涂县令》中的常娥等,她们的婚姻状况都受到了封建礼教和社会风俗的限制,她们要么被迫嫁给不喜欢的人,要么被抛弃,要么过着单身的寡妇生活。
这些命运使得她们在家庭、婚姻中无法得到幸福和满足。
鲁迅的小说中女性命运常常受到社会底层地位的影响。
在《药》中,女主角的命运就与她的贫穷和社会地位紧密相关。
她是一个患有胸水病的女工,因为没有钱去看病,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
她之死与社会的冷漠和不公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其他小说中,鲁迅还通过对低下阶层女性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社会底层女性的同情。
这些女性在社会地位低下的往往还面临着经济困难和社会歧视。
鲁迅的小说中女性命运还受到父权社会和家庭暴力的影响。
在《鲁迅年谱》中,他回忆起自己的妻子徐志摩的遭遇:“在欧洲受到不是丈夫的迫害。
”这个描述表明了他妻子在婚姻中遭受了家庭暴力。
在鲁迅的小说中,也经常出现家庭暴力的情节。
在《故乡》中,母亲因为唠叨而被父亲打,而在《祝福》中,女主角小田被自己的父亲强迫嫁给自己讨厌的男人。
这些情节展示了当时家庭中普遍存在的暴力和压迫。
鲁迅的小说中,女性命运常常受到封建礼教、男权思想、社会底层地位、父权社会和家庭暴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导致了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悲惨命运,表现了当时中国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不公。
鲁迅通过对女性命运的描写,旨在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并呼吁社会对女性的关注和尊重。
试论鲁迅的悲剧意识
作为伟大的文学家的鲁迅,他的伟大之处不仅仅表现在其思想的深刻,文笔的犀利,更主要的是他的对人生的深刻的洞察与体悟,以及他的那种来自生命深处的对现实人生的悲悯情怀。
从某种意义上说,鲁迅也是消极悲观的。
过去,我们避讳谈到这一点,深怕因为这而影响鲁迅的伟大形象。
但是无论我们从鲁迅的文章还是从别人的著述中,都可以看到这一点。
晚年鲁迅曾经对友人说“多伤感情调,乃知识分子之常我”。
阎庆生先生从创作心里的角度,对此做出了精辟的论述。
他认为家庭的不幸和变故,使鲁迅早年就染上忧郁的气质,使他过多的体会到了人生的悲剧性的一面。
父亲沉重的疾病,以及其疾病所带给他的精神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阴影,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少年鲁迅。
同时家族的衰落,以及家族成员的一个个的悲剧性的结局,也使得他更多的看到了人的存在的荒诞性。
人生何为?这是不能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这样的思考和追问,再加之他所看到的种种社会现象,都使他的心如灌满了铅般沉重。
这使他对人生社会感到无比的失望,甚而至于绝望。
我们读他的作品,总有一种透心的悲凉,彻骨的寒冷。
这与他的这种心理气质和对人生社会的认识有极大的关系。
他的直面现实人生,正视鲜血的淋漓,使他的作品显得异常的深刻犀利。
他总是能敏锐的捕捉到社会的神经,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在异常的的冷静中,见出他思想的锋芒。
我想鲁迅所以成为伟大的思想家与作家,与他的这种思想认识与创作原则不无关系。
读其作品,能激发起人们对人类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引发人们对人生社会的深长的思考。
同时也使他的作品显出一种别样的格调。
鲁迅总是把自己的目光投注在那些下层人们的生存状况上,写出他们生活上的艰辛与精神上的麻木。
平常人的生活,简单,质朴,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都是一些平常的生活小事,但是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
正是在中国乡村人们平常的生活情境中,作者把握到《风波》了时代的脉搏,捕捉到了许多一般人所难以捕捉到的时代信息。
刻画出了社会众生相。
就是典型的一例。
论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悲剧性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论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悲剧性何蔚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摘 要:鲁迅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鲁迅的《故乡》和《祝福》等小说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悲剧性。
所谓悲剧,即是将人最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在小说中塑造了多个具有悲剧性的人物形象,祥林嫂、闰土都是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
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作品最终挖掘出造成她们悲剧的根源是压迫人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
关键词:鲁迅;小说;悲剧作者简介:何蔚(1984-),女,硕士研究生,讲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语文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69-01鲁迅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其作品中大都揭示了现实生活,反映最底层人民的悲苦其根源在于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
作者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把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封建思想和礼教的毒害,命运悲惨却从没想到要去抗争的这些悲剧性人物一点一点的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裸露出来。
悲剧在作者的笔下鲜明的暴露出来。
但是作者的悲剧性的表达并非直接的显现,而是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让读者先是觉得事情可笑,然笑过之后却又发人深省,让人去沉思,笑中带泪的写法,是作者的独特之笔。
《祝福》中的祥林嫂,《伤逝》中的子君,《故乡》中的闰土。
作者通过一个个在生活中痛苦挣扎的人物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愤怒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种种罪恶,其悲剧性的人物形象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震撼灵魂的艺术效果。
一、《祝福》中的祥林嫂《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善良、勤劳的人,但这样一个平凡的、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妇女,活在吃人的封建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把她彻底压碎了。
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祥林嫂是勤快、能干的。
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地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
浅析鲁迅笔下思想启蒙者的悲剧性命运
浅析鲁迅笔下思想启蒙者的悲剧性命运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先生塑造了一系列思想启蒙者形象:《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明灯》中的“疯子”、《药》中的“夏瑜”、《孤独者》中的“魏连殳”等,他们既是“荒原”中的先驱者,又是铁屋子中的先觉者,那么他们最终的命运如何?鲁迅先生对他们寄寓了哪些沉思呢?本文试就鲁迅小说中几位典型的思想启蒙者形象作粗浅的分析。
1918年5月,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上,他以十三则没有日期的日记形式,记述了一个患“迫害狂”的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这个狂人以其看似荒诞不经其实一针见血的“疯话”震撼了当时的文坛,茅盾说“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看见了耀眼的阳光,使人一见就感到不可言喻的悲哀的快感”。
且看这个“狂人”,他对外界事物格外敏感、多疑,并且不由自主地产生错觉和幻觉,感觉自己时时处于被迫害的境况。
早上不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看见我。
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
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笑。
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
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眼色,也同别人一样。
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
这一切都不是正常人的心理,而是普通狂人的特征,可以说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典型代表。
文章这样写给人一种真实感,好像狂人就是我们平时所见的普通病人。
但是这只是表象,狂人的狂言除去表面上的荒诞言语外,大多数时候口吐真言,细细体会带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两个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毫无疑问,这句话概括了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吃人本质,仁义道德全是用血写出来的事实,戳穿了用以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假面具。
对封建统治阶级诡诈的一面,狂人也尖锐地进行揭露,体现了狂人认识上的成熟。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及社会根源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及社会根源作者:史立辉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4年第08期摘要:描写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命运是鲁迅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分析鲁迅笔下三类知识分子的形象和悲剧命运为基础,揭露封建社会的残酷本质和对广大知识分子的迫害。
封建制度的本质就是扼杀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物,鲁迅先生正是通过这样的呐喊,号召知识分子要勇敢地与当时的黑暗社会作顽强的斗争。
关键词: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命运批判在鲁迅的现代题材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鲁迅塑造的知识分子都是命运多舛、穷困潦倒的。
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认为他们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刻的同情。
与此同时,也看到了他们自身存在的弱点和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且深刻的批评,希望他们能够摆脱困境,自强不息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
鲁迅以艺术的方式替他们喊出了内心的痛苦。
鲁迅塑造这些知识分子,就是要控诉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残害,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要摆脱自身的弱点和缺点,要有自己的出路,下面我们就此作一番探讨。
一、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在鲁迅生活的时代,大多数知识分子包括被称为自由职业者的依靠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谋生的知识分子,在社会中找不到存在的价值,地位卑微,都和劳苦大众一样处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地位。
从某种角度上说,由于他们思想活跃、反应敏捷,他们更多地感受到精神上的痛苦,在革命到来前或革命退潮后,他们便在反抗、追求、失望、挣扎的状态下生活,他们的人生呈灰白色,缺乏光彩,这是当时中国黑暗社会在这一阶层人们身上的投影。
因此,塑造知识分子的形象、表现他们的灰暗生活,正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刻画“病态社会”下这些被压迫和被损害人们的痛苦和不幸,让人们更能看清社会的本质。
在鲁迅的小说中,表现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有《孔乙己》、《白光》、《高老夫子》、《肥皂》、《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塑造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虽然他们受的教育和自身经历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命运却大致相同,几乎都十分凄苦。
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命运分析
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命运分析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偶像级作家,他的小说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他笔下的女性人物,通常都承受着命运的沉重压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进行命运分析。
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往往受到封建社会及传统观念的束缚。
鲁迅通过女性人物的命运,将封建壁垒和观念束缚揭示得淋漓尽致。
在《阿Q正传》中的阿Q妹,她逃婚,却被迫嫁给了一个丑陋的男人。
婚后,丈夫虐待她,她无地自容,最终选择了投河自尽。
她的命运悲惨,显示了封建传统对女性的压迫。
同样,在《狂人日记》中的陈秀雯也是如此。
她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女性,但却因为身为女性而受到教育的限制。
这个世界对她说的唯一女性价值就是生孩子,甚至她的父亲也认为她的结婚是为了方便男人骑着她的脑袋去做无聊的事。
这种封建的观念束缚着她的命运,使她陷入了痛苦之中。
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往往被社会的不公平所伤害。
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使得她们的命运沉重。
在《药》这篇小说中,女主角李素琴是一个贫苦的农民妇女,她被迫买假药为丈夫治病,最终欠下巨额债务。
这样的不公平对待使她陷入了贫困和绝望,最终选择了自杀。
同样,在《孔乙己》中的樊红玉也是这样。
她是一个妓女,社会对妓女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使得她的命运备受压抑。
她被迫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最终因为父亲不幸去世,被迫回到了原本的生活,进一步加剧了她的痛苦。
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往往因为自身的软弱而被命运所击败。
鲁迅通过女性人物的命运演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力与软弱。
《阿Q正传》中的阿Q妹,在面对丈夫的虐待和压迫时,她没有勇气与其抗争,最终选择了自杀。
她的软弱让命运得以深深地碾压她。
同样,在《狂人日记》中的陈秀雯也是如此。
她心灵敏感,能够触及到社会的不公,但由于自身软弱,最终也只能选择逃避。
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人物的命运通常都充满了沉重的压力。
她们受到封建社会及传统观念的束缚,遭受社会的不公平待遇,同时也因为自身的软弱而被命运所击败。
浅析鲁迅笔下思想启蒙者的悲剧性命运
前 面一 伙 小 孩 子 . 在 议 论 我 : 色也 同赵 也 眼 家里 的人 都装 作 不认 识 我 ;他们 的 眼 色, 也
只鸡 鸭 。
脸 思想 启 蒙 者 形象 :狂 人 E记 》 的 “ 人 ”《 明 贵 翁一 样 。 色也 都铁 青 。 《 l 中 狂 、长
“ 连 殳 ” 。 们 既 是 “ 原 ” 的先 驱 者 , 是 同另 人 一 样 。进 了 书 房 , 反 扣 上 门 。 然 是 关 了 魏 等 他 荒 中 又 4 便 宛
后 。 喊 出 “ 救 孩 子 ” 呼 声 , 希 望 寄 托 在 下 他 救 的 把
外 界 的 约 定 也 已 成 了 一 种 约 定 俗 成 。 天 长 日久 时 .她 身上 那种 恒 久 的善 好 像 在心 中突然 变 得慌 后 .许 多人 都 会 迷惑 自己 为什 么是 这 样 而不 是别 乱 了 。绝望 就是 在 这个 时候 蹿 了 出来 ,她 败 得很
浅 析 鲁 迅笔 下 思 想 启蒙者的悲剧性命运
■ 吉 林 省 白城 职业 技 术学 院 赵艳 红
从 《 喊》 彷 徨 》 鲁 迅 先 生 塑 造 了一 系 列 呐 到《 , 灯 》 的“ 子 ”《 》 的 “ 瑜 ”《 独 者 》 中 疯 、药 中 夏 、孤 中的
铁屋 子 中的先 觉 者 .那 么 他 们 最 终 的命 运 如 何 ? 鲁迅 先 生对 他 们 寄寓 了哪 些沉 思 呢 ?本 文试 就 鲁 分析 。
我 那 种人 。 爱 的破 灭 意味 着 白大 省主 体设 定 的 内在 哪个 人希 望 自己变成 白大省 。 想探 讨 她的 悲剧 。 ” 但 精神图景的毁灭 。 象征着主体欲望的被压抑。 这让 她 是一 个好 人 。 好 人 的灵 魂 也 有最 隐 蔽 的追 求 ,
从子君的悲剧命运看鲁迅对启蒙运动的反思
从子君的悲剧命运看鲁迅对启蒙运动的反思《伤逝》里子君的爱情悲剧,向来有各种各样的解构,最有名的就是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压力,严家炎先生便在《世纪的足音》里写到:《伤逝》昭现的是“五四”以来一代青年力求成为反判旧社会的战斗者。
其中,追求自由的爱情是重要的表达,同居则成了与传统决裂的流行形式。
[1]这样的说法虽然有道理的,可是进一步挖掘,远不止此。
我们从鲁迅苦苦追寻事实真相的精神上,从他少年书声朗朗之时,叠遭变故形成的万事多疑的性格上,从当时他所处的段祺瑞执政府下的恶劣政治环境上,从他首先是一个一有血有肉的有欲望的正常人其次是一个战士上,再结合文本中涓生的“五四”新青年的身份及子君被启蒙者的身份,可以看出,在子君的悲剧命运的背后隐藏着鲁迅对启蒙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他对“蕨心朴素”的大好青年的眷眷之情。
一在文本的一开始,鲁迅就交待了两个主人公的身份:“壁上就钉着一张铜板的雪莱半身像,是从杂志上裁下来的,是他的最美的一张像。
当我指给她看时,她却只草草一看,便低了头,似乎不好意思了。
这些地方,子君就大概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可见,在遇见涓生之前,子君只是恪守妇道的温顺贤良的少女。
然而,在她情犊初开之时,她遇见了涓生这样一个受了“五四”洗礼的新青年。
涓生和她“我的心宁帖了,默默地相视片时之后,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
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
”在这里,鲁迅恰到好处地用了“稚气”和“好奇”二字。
这是个深锁闺中未经人事的少女,她被涓生所描述的世界吸引了。
她认为她恋爱了,她要争取她的自由。
于是她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二者的身份明确了,涓生启蒙了子君,涓生是启蒙者,而子君是个幼稚的觉醒者。
在这个时候这两个启蒙者和被启蒙者正对未来充满了虚幻的梦想。
可以想见涓生、子君的路“也不是如诗人所想象的那般有趣,那般充实。
谁毁了他们的“伊甸园”?——漫谈鲁迅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
谁毁了他们的“伊甸园”?——漫谈鲁迅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1 祥林嫂祥林嫂,鲁迅小说《彷徨》中主要的人物,她是一个封建社会中农村妇女最典型的形象。
她——勤劳善良,有力气,本可以凭借自己的劳动过上幸福的生活,建立自己的家庭,拥有自己的美好的“伊甸园”。
但是,她后来几乎沦为乞丐,最终客死他乡!是谁毁了她的“伊甸园”呢?读罢全文,掩面沉思,我想:是封建礼教的毒害,更是社会的冷酷彻底毁了她的人生,彻底摧毁了祥林嫂梦寐以求的“伊甸园”!1 封建礼教的毒害本文写于1924年2月7日,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兴起的革命浪潮还没在鲁镇人们心灵的湖面上吹起半点儿涟漪,民主革命的东风还未吹到这个闭塞的小镇,在鲁镇最大的感受是“都没有什么大改变”。
所以,在鲁镇,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封建等级关系仍然是天经地义的观念。
“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
”这时候,女人们忙着准备一切“祝福”的事宜:杀鸡,宰鹅,买猪肉,还要“用心细细地洗,”“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但祝福时“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这是男人的专利,是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礼教赋予男人的尊严与特权,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训诫:男尊女卑,长尊幼卑,上尊下卑,亘古不变,没有谁能超越。
另外,在“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封建理学里,不幸却早早降临在祥林嫂身上——年纪轻轻(二十六七岁)便守寡,再嫁——婆婆把她卖给货老六——日子不长,新丈夫年纪轻轻便患伤寒而死,继而唯一的亲人儿子又被狼衔去了。
所以,祥林嫂在鲁四老爷的眼里就是一个“谬种”,是“可恶”,是“异端”。
似乎死了丈夫丢了孩子本身就是她的错。
所以,鲁镇的“祝福”不属于祥林嫂,她没有“资格”祭奠神灵,因为她是“谬种”,鲁四老爷怕“失节”的她玷污了神位,亵渎了神灵,因而,鲁家人在“祝福”时处处提防着,冷漠着她,远离着她,不让触碰任何与祭奠有关的东西。
“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过在灶下烧火”。
所以,封建礼教吞噬了祥林嫂做人的骄傲,毁灭了她构想的“伊甸园”!2 社会的冷酷祥林嫂,同鲁迅先生塑造的另一个人物啊Q一样,没有人知道她姓什么,只是大家都叫她“祥林嫂”,中介人老婆子是卫家人,说祥林嫂是邻居,既然如此,大家便推测她也姓卫罢了。
论鲁迅的孤独与悲凉
论鲁迅的孤独与悲凉比较起胡适和陈独秀以及其他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来,鲁迅是完全不同的人物。
和陈独秀一样,鲁迅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胡适一样,鲁迅搞过专门的学术研究,但是他仍然迥然不同于他们。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只有他才是真正深刻的。
他在发掘古典传统和现代心灵的惊人深度上,几乎前无古人,后少来者。
鲁迅尽管自1918年起在《新青年》发表了《狂人日记》等一系列小说、随感,猛烈地抨击着旧道德旧文学,但他所呐喊的所鼓吹的所反对的,如果从思想角度说,尽管深度远超众人,但在基本思想、主张上,却与当时他的朋友和战友们大体相同,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
……他的力扛九鼎叱咤千军的著名杂文,尽管在狠揭烂疮的思想深度和喜笑怒骂的文学风采上,始终是鹤立鸡群、无与伦比,但在思想实质和根本理论上,与当时瞿秋白、冯雪峰等人也基本相同,也并无特殊。
然而,鲁迅却始终是那样独特地闪烁着光辉,至今仍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原因在哪里呢?除了他对旧中国和传统文化的鞭挞入里沁人心脾外,值得注意的是,鲁迅一贯具有的孤独和悲凉所展示的现代内涵和人生意义……胡适说过:“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立的人”,但自称“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的肤浅的胡适并不理解这句话。
只有鲁迅,才真正身体力行地窥见了、探求了、呈现了这种强有力的孤独。
这当然与他早期接受尼采哲学作为人生观有观。
贬视庸俗,抨击传统,勇猛入世,呼唤超人,不但是鲁迅一生不断揭露和痛斥国民性麻木的思想武器(从《示众》到《铲共大观》《太平歌诀》),而且也是他的孤独和悲凉的生活依据(从《孤独者》到《铸剑》到晚年的一些心境)。
鲁迅那种背负因袭重担,肩住黑暗闸门所具有的极其深刻沉重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孤独悲凉,已经有好些论著反复讲过了。
本文觉得重要的是,这种孤独悲凉感由于与他对整个人生荒谬的形上感受中的孤独、悲凉纠缠溶合在一起,才更使它具有了那强有力的深刻度和生命力的。
鲁迅也因此而成为中国近现代真正最先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论鲁迅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_人生感悟
论鲁迅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_人生感悟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论鲁迅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下面大家参考!
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多是揭示其悲剧性的命运,或蒙昧麻木,或自负空虚,或
他一贯信奉精神胜利法,既自负,又自尊。
当别人欺负他、打他时,他说这是儿子打老子,而当人家寻机叫他“懒头”,又进一步嘲笑毒打他时,他便又喊“我是虫蝥,不是人”,过后精神又忽而一轻松。
他具有很强的“革命性”,当时未庄来了一伙白盔白甲的革命党时,他情绪大增,便发出要革一革这伙“妈妈的”命,很是兴奋一时,也思虑得很多……但当赵太爷
家遭劫不久,他又被不明不白地抓走了,最后竟糊里糊涂地送上了断头台,临刑前还推测“大概这命是要送一回的?”
从这个人物的悲惨命运来看,想革命、想进步、想自尊、想走上正轨,但各种客观事实的不平衡、不公正和偏见,造成了他不得不做出一些不合法的或是可笑的事来,这便是小说所要揭示的主人公悲惨命运结局的主要根源。
阿
”后
Q所
糊涂地被枪毙了,这就是悲剧人物的悲剧命运,悲剧结局。
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命运分析
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命运分析在鲁迅的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命运常常是悲惨的。
鲁迅对于女性的刻画,往往是揭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以及女性在这个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压迫和束缚。
鲁迅的女性形象往往是受到社会环境限制和压迫的。
在《阿Q正传》中,阿Q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贫苦农妇,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她都需要承担沉重的劳动负担。
这种社会环境对于女性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让她们处于一种被迫成为家庭劳动力的境地。
鲁迅描绘的女性命运往往是受到男性的压迫和剥削。
在《狂人日记》中,主人公与妻子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对女性地位的讽刺。
主人公压迫妻子,嘲笑她的不学无术,控制她的一切行动和思想,将她完全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
这种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反映了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鲁迅的女性形象往往是受到父权主义制度束缚的。
在《孔乙己》中,鲁迅描写了一位贫苦女子的命运。
女子父亲将她嫁给了一个有钱人,以换取经济利益。
女子被迫嫁给一个她不爱的人,在婚姻中备受剥削和折磨。
这种父权主义制度让女性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无法选择自己的婚姻对象和生活方式。
鲁迅的女性形象往往是受到文化禁锢的。
在《药》中,主人公的夫人是一个受封建传统观念束缚的女性。
她无法接受西方新文化的冲击,而坚持传统的观念和习俗。
这种文化禁锢限制了女性的思想和行动,使她们无法抵抗社会的压迫和剥削。
鲁迅在他的小说中所描绘的女性命运,往往是悲惨的。
这种悲惨命运是由于社会环境、男性压迫、父权主义和文化禁锢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通过这些女性形象,鲁迅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揭示了女性在当时的社会中所面临的各种不公和困境。
他也向读者们传递了一种呼吁,希望能够改变这种不公和困境,使女性能够获得更加平等和自由的生活。
鲁迅看待先驱者命运
鲁迅看待先驱者命运“牺牲”:名词,古代用来指代充当祭品的牛羊等动物。
鲁迅从自身的遭遇出发,提出了一个极其深刻的命题,即:在社会生活中,在文明发展史上,先驱者、改革者往往身不由己地陷入充当“牺牲”角色悲剧性境遇之中。
1.鲁迅本人对充当“牺牲”的体验和看法鲁迅一生对充当“牺牲”多有体味,其中的两次遭遇尤为值得关注。
1911年年底辛亥革命爆发不久,绍兴宣告光复,出任绍兴都督的是革命党人、“绿林好汉”王金发,鲁迅则担任了绍兴师范学校的校长。
1912年初,绍兴师范的几名学生以鲁迅等三位社会贤达的名义创办了《越铎日报》。
报纸一出版便大骂绍兴军政府和王都督,王金发立即给报社送去500大洋,以图控制报纸的舆论导向。
办报的学生们背着鲁迅收下500元钱,但在报上继续骂王都督。
鲁迅闻讯前往报社,批评了学生们这种不正当行为,反遭他们的指责;同时,社会上开始有了谣传,说是王金发想杀害鲁迅等人,鲁迅只好前往南京谋生。
这几名心术不正的学生借鲁迅的名声办起了报纸,并且狠狠敲了王金发一笔钱,却让鲁迅背上“光拿钱,不干活,反而还骂人”的黑锅,着实让鲁迅当了一回“替罪羊”(注:鲁迅《范爱农》,《鲁迅全集》第2卷第314-31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版本下同)。
)。
鲁迅另一次充当“牺牲”的事则是发生在1924年。
当时社会上正流行着天花,鲁迅所任教的世界语专门学校学生大多已是20岁左右的人,却有不少还未出过天花,于是该校校医就来动员学生们去种牛痘。
然而校医的进展很不顺利,因为大多数学生认为种牛痘是很疼的。
鲁迅就在课堂上鼓动学生去种痘,效果并不佳。
学生再三商量的结果是公推鲁迅首先去种牛痘。
鲁迅此时年已43岁,并且幼年、少年时代已种过3次牛痘,大可不必去当“青年的模范”。
不过他想用实际行动说服学生们,于是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往医务室。
当时正值寒冷的初春,鲁迅脱衣、种痘、穿衣颇废周折,也受了一些寒。
完事后鲁迅回头一看,他带来的“青年军”早已溜得一个也不在了(注:《鲁迅全集》第8卷第348-349页。
【特别推荐】刘畅丨论鲁迅小说的悲剧美
【特别推荐】刘畅丨论鲁迅小说的悲剧美论鲁迅小说的悲剧美作者/刘畅论文提要如果说鲁迅的全部小说是一座宝藏,那么,《狂人日记》等九篇可谓是其中最夺目的瑰宝。
而这九篇均为悲剧精品。
本文将探究鲁迅这些小说的悲剧美。
一、关于悲剧与美惟其“有价值”而又被“毁灭”,才能称之为悲剧;正因为是悲剧,才更能震憾人心,催人由悲愤而冷静,促人由清醒而奋争。
美者,好,善之谓也。
“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绝不是美。
而悲剧美属于美学范畴。
二、从人物形象看悲剧美形象的变化来自精神的变化,精神的变化源于遭遇的悲惨,透过鲁迅对人物形象的刻划,我们看到了悲剧主人公不幸遭遇的人生轨迹。
三、从人物性格看悲剧美鲁迅所写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也是精神的悲剧,性格的悲剧。
他对于悲剧人物性格的揭示,赋予悲剧美以深刻的内涵。
四、从环境描写看悲剧美环境是映照悲剧人物的背景。
鲁迅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为一体,采用或对比,或反复;或隐喻,或旁衬等方式。
渲染悲剧色彩,烘托悲剧氛围,多角度的表现了悲剧美。
五、从表现手法看悲剧美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在“采用外国良规”,“择取中国遗产”两方面,鲁迅小说都具有开路先锋的作用。
其悲剧作品之所以感人至深,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六、悲剧的根源及启示悲剧的根,源自滋生悲剧的社会生活土壤。
要消除这种悲剧,必须改良这种“土壤”。
鲁迅正是通过深入挖掘悲剧根源,才使悲剧美得到了透彻展示。
引言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研究者众,诸家论述颇丰,再欲试论,确乎难有新意。
然重读鲁迅,仍生出无限感慨,故不避粗浅,一谈己见。
如果说鲁迅的全部小说是一座宝藏,那么,窃以为,有九篇可谓是其中最夺目的瑰宝。
这便是《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
我想:如果鲁迅的小说集中没有这九篇,其份量必将大为减轻。
而这九篇均为悲剧精品。
尽管表现各异,而其悲剧色彩则一,这便诱发我也想探究一下鲁迅小说的悲剧美。
简析鲁迅小说的启蒙特点——以《阿Q正传》为例
简析鲁迅小说的启蒙特点——以《阿Q正传》为例鲁迅小说的启蒙特点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以及对人性的剖析上。
以《阿Q正传》为例,鲁迅通过对主人公阿Q的塑造以及所处的特定社会背景,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封建压迫和人性的阴暗面,呼吁读者觉醒和改变。
首先,鲁迅小说的启蒙特点体现在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上。
《阿Q正传》以阿Q这个形象化的人物,直接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村人民的贫困与愚昧。
阿Q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经历,暴露了社会的不公平和剥削。
阿Q的种种遭遇以及与农村地主阶级的矛盾,表现出中国社会的腐败和落后。
而鲁迅通过对阿Q的塑造和讽刺,无情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制度对人和人性的摧残。
他通过让读者深入感受到阿Q的痛苦,引发了对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思考和批判。
其次,鲁迅小说的启蒙特点体现在对人性的剖析上。
《阿Q正传》通过描写阿Q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展现了一个平凡农民的复杂内心世界。
阿Q具有自卑、懦弱、嫉妒和自欺等人性中的劣根性。
他通过自欺欺人的方式,寻求心灵上的安慰和满足。
鲁迅以阿Q作为中国传统人性中的典型形象,揭示了中国人所普遍存在的劣根性,如奴性、厌恶弱者等,以及封建社会所灌输的思想观念对人性的扭曲。
鲁迅通过对阿Q的描写和塑造,暴露了中国社会现实中人性的丑陋和迷茫。
同时,他通过对本性和劣根的深刻反思,呼唤读者的觉醒和自省。
他试图唤醒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深度思考,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和决心重塑。
鲁迅认为,只有通过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启蒙,人们才能够摆脱自身的局限和束缚,积极改变和进步。
总的来说,鲁迅小说的启蒙特点在于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以及对人性的剖析。
通过《阿Q正传》这一作品,鲁迅以阿Q的形象直接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压迫和社会现实的丑恶,通过对阿Q内心的刻画,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
通过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启蒙,鲁迅呼吁读者觉醒和改变。
这些启蒙特点使鲁迅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启蒙作家,影响和指引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鲁迅阿Q正传人性的悲喜
鲁迅阿Q正传人性的悲喜鲁迅先生的作品《阿Q正传》是无数读者引领进入中国人性探索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阿Q这一普通农民的描写,鲁迅以其独到的观点与深刻的洞见,展示了人性的悲喜交织。
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人们被迫生活在规范与道德的矛盾中,但他们始终无法摆脱自己本性的束缚。
身处这个小村庄,鲁迅所描绘的人性给了我们一个集体化的悲凉感。
在这个封闭的社会中,人们常常为了寻求自我价值而竭尽全力去模仿别人,甚至放弃自我。
这种场景常常在阿Q身上得以体现。
他不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但他却渴望在村庄中占有一席之地。
无论是随大流加入义和团,还是当上租界差役,阿Q都有一种得意的满足感。
然而,揭开他背后的表象,我们发现他内心深处苦闷与孤独。
他自卑的形象与他对于贫穷的不满,使他在意识形态中找到了寄托,以至于他对于失败的接受方式只有迎头痛击。
这样的阿Q,让我们对于人性的光明感到无比的渺茫。
同时,阿Q的存在又给我们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喜悦。
阿Q在生活中自我的塑造,勾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他用一种自嘲的形象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的挑战我们都曾那样挣扎。
他无时无刻不在追寻自己的价值,就像我们曾经的自我追赶。
他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失败没有能力承担。
我们常常以为鲁迅对于人性的揭示只有悲。
然而,当我们把角度转过来看,或许有时悲中有喜。
鲁迅通过笔下的阿Q深刻揭示了光明与黑暗交织的人性。
他以一位文学家的角度,用细致入微的描写,给予了阿Q一个活灵活现的存在。
阿Q具有普通人的特点,却又独具个体的鲜明个性。
正是通过这种对于人性的细腻刻画,阿Q成为了中国文学中最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形象之一。
他周围的人们或是嘲笑他的可笑嘴脸,或是敬畏他的狂妄自尊。
然而,在这些笑声与唾骂声中,是一个个无可敌对的人性真实。
鲁迅的笔触在《阿Q正传》中展现了人性的悲喜。
他深刻地揭示了那些被隐藏在人性深处的弱点和矛盾。
通过阿Q的形象,他向读者展现了内心的挣扎与无助。
然而,正是通过这种揭示,他引导我们正视自我,审视人性。
阿Q悲剧命运分析
鲁迅的小说,之所以在“五四”运动的革命前夜一发而不可收,根源于作者十分鲜明的文艺为唤醒国民服务这一崇高目的。
一方面是想“……揭起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①另一方面,“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②因而,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③这就奠定了鲁迅小说的多数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阿Q,作为世界文学长廊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艺术典型,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好评,是因为在他身上,倾注了作者大量的心血。
他不但是作者心灵视角的独特发现,而且也是当时病态社会里病态人的缩影。
阿Q身上体现出了当时社会太多的矛盾,这诸多的矛盾必然导致阿Q悲剧的一生,纵观阿Q的悲剧的命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一.革命的悲剧要挖掘阿Q革命的悲剧,说到底是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地位决定的。
阿Q生活在末庄这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
当时,封建主义是建立在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反封建的问题,关键在于解放广大的农民,消灭封建主义存在的经济基础。
这就是说,中国革命的实质就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就阿Q来说,他是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农村中的最贫困者,既然是最贫困者,因此就必然要革命。
阿Q曾认为:“革命就是造反,造反就是与他为难。
一句话深恶而痛绝之。
”当他“神往”革命之后,又认为革命:“第一个该死的就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阿Q的革命只不过是“……我要什么就有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
他要什么呢?他要的就是:元宝、洋钱、洋衫、秀才娘子的“宁式床”、钱家的桌椅……。
他“喜欢”谁呢?他喜欢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他喜欢吴妈,想和吴妈做爱,“可惜脚太大了点”。
从这些我们不难看出,阿Q革命的性质,“只不过是拿一点东西而已”。
但是,他革命未成,却可悲的成了把总和洋人老爷的牺牲品,“大团圆”的结局,把资产阶级不发动农民起来革命,让封建势力篡夺了革命政权转而镇压农民的悲剧作了形象的再现。
鲁迅看待先驱者命运
鲁迅看待先驱者命运“牺牲”:名词,古代用来指代充当祭品的牛羊等动物。
鲁迅从自身的遭遇出发,提出了一个极其深刻的命题,即:在社会生活中,在文明发展史上,先驱者、改革者往往身不由己地陷入充当“牺牲”角色悲剧性境遇之中。
1.鲁迅本人对充当“牺牲”的体验和看法鲁迅一生对充当“牺牲”多有体味,其中的两次遭遇尤为值得关注。
1911年年底辛亥革命爆发不久,绍兴宣告光复,出任绍兴都督的是革命党人、“绿林好汉”王金发,鲁迅则担任了绍兴师范学校的校长。
1912年初,绍兴师范的几名学生以鲁迅等三位社会贤达的名义创办了《越铎日报》。
报纸一出版便大骂绍兴军政府和王都督,王金发立即给报社送去500大洋,以图控制报纸的舆论导向。
办报的学生们背着鲁迅收下500元钱,但在报上继续骂王都督。
鲁迅闻讯前往报社,批评了学生们这种不正当行为,反遭他们的指责;同时,社会上开始有了谣传,说是王金发想杀害鲁迅等人,鲁迅只好前往南京谋生。
这几名心术不正的学生借鲁迅的名声办起了报纸,并且狠狠敲了王金发一笔钱,却让鲁迅背上“光拿钱,不干活,反而还骂人”的黑锅,着实让鲁迅当了一回“替罪羊”(注:鲁迅《范爱农》,《鲁迅全集》第2卷第314-31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版本下同)。
)。
鲁迅另一次充当“牺牲”的事则是发生在1924年。
当时社会上正流行着天花,鲁迅所任教的世界语专门学校学生大多已是20岁左右的人,却有不少还未出过天花,于是该校校医就来动员学生们去种牛痘。
然而校医的进展很不顺利,因为大多数学生认为种牛痘是很疼的。
鲁迅就在课堂上鼓动学生去种痘,效果并不佳。
学生再三商量的结果是公推鲁迅首先去种牛痘。
鲁迅此时年已43岁,并且幼年、少年时代已种过3次牛痘,大可不必去当“青年的模范”。
不过他想用实际行动说服学生们,于是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往医务室。
当时正值寒冷的初春,鲁迅脱衣、种痘、穿衣颇废周折,也受了一些寒。
完事后鲁迅回头一看,他带来的“青年军”早已溜得一个也不在了(注:《鲁迅全集》第8卷第348-349页。
浅谈鲁迅文中青年革命者命运悲剧的体现
叙事论理寓意深刻A+——浅谈鲁迅文中青年革命者命运悲剧的体现钱子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辛亥革命后,国民思想开始由旧转新的时期,也是鲁迅思想的彷徨期。
于鲁迅眼中,革命的前途依然灰暗,而旧时封建传统思想仍扎根在老百姓的意识观念中很难拔除;青年革命者们或在困顿中泯灭,或在斗争中捐躯。
在本单元的鲁迅文章中,我认为青年革命者命运的悲剧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于那些在黑暗中觉醒的知识分子,命运的悲剧性,首要体现在他们面对革命道路上的困难和反革命的压迫与残害时的孤独寥落和苦痛之中。
《范爱农》一文中,范爱农在看清了革命的真相后自此陷入困顿与迷茫,“景况愈贫穷,言辞也愈凄苦”。
在困窘而绝望之时,他却得不到任何帮助甚至关注,因为鲁迅的没有机会,因为大家对他的讨厌。
虽然范爱农对革命理想的坚持是致使他走入凄惨境遇的根本原因,但当时冷漠的社会环境却是每一位革命者都必然面对的无法改变的现实。
与此类似,《在酒楼上》中因生活的窘迫和对革命的失意而变得模模糊糊、随随便便的吕纬甫的形象和《孤独者》中最终向黑暗的现实妥协的魏连殳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压迫下,部分知识分子看清了革命却迷失了自我的孤独与痛苦之感。
范爱农、吕纬甫、魏连殳三人的悲剧命运各不相同,却都体现在了他们面对压迫和困顿时的孤独、痛苦,难以自拔。
再者,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命运的悲剧性体现在他们的献身和毕生的所为,在那个年代很快便淹没在流言家的蜚语声中,淡漠于庸人的脑海当中,而并未对革命的进程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这是革命的文人所面临的最大的悲哀。
《忆韦素园君》中鲁迅说道,“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击和被冷落,一暝之后,言行两亡,于是无聊之徒,谬托知己,是非蜂起,既以自衒,又以卖钱,连死尸也成了他们的沽名获利之具,这倒是值得悲哀的”。
在当时文坛上普遍喧嚣浮躁的气氛下,在无聊之徒四处叫嚣的声音中,有谁能够注意到韦素园默默的实干精神和他一点一滴为未名社,为文学事业做出的贡献;在段政府的污蔑下,在有恶意的闲人散播的流言中,又有谁能永久地铭记以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为代表的中国女子的勇毅?他们终其一生的所作所为,他们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留给后人的提醒和呼唤,最终还是被流言所掩盖,被麻木不仁的国民所淡忘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鲁迅笔下思想启蒙者的悲剧性命运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先生塑造了一系列思想启蒙者形象:《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明灯》中的“疯子”、《药》中的“夏瑜”、《孤独者》中的“魏连殳”等,他们既是“荒原”中的先驱者,又是铁屋子中的先觉者,那么他们最终的命运如何?鲁迅先生对他们寄寓了哪些沉思呢?本文试就鲁迅小说中几位典型的思想启蒙者形象作粗浅的分析。
1918年5月,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上,他以十三则没有日期的日记形式,记述了一个患“迫害狂”的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这个狂人以其看似荒诞不经其实一针见血的“疯话”震撼了当时的文坛,茅盾说“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看见了耀眼的阳光,使人一见就感到不可言喻的悲哀的快感”。
且看这个“狂人”,他对外界事物格外敏感、多疑,并且不由自主地产生错觉和幻觉,感觉自己时时处于被迫害的境况。
早上不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看见我。
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
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笑。
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
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眼色,也同别人一样。
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
这一切都不是正常人的心理,而是普通狂人的特征,可以说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典型代表。
文章这样写给人一种真实感,好像狂人就是我们平时所见的普通病人。
但是这只是表象,狂人的狂言除去表面上的荒诞言语外,大多数时候口吐真言,细细体会带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两个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毫无疑问,这句话概括了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吃人本质,仁义道德全是用血写出来的事实,戳穿了用以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假面具。
对封建统治阶级诡诈的一面,狂人也尖锐地进行揭露,体现了狂人认识上的成熟。
狂人在郁闷、孤独、痛苦中绝望而发了狂,最后,他喊出“救救孩子”的呼声,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上,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制度。
继“狂人”之后,鲁迅《药》中的主人公夏瑜又是一位先觉者,通过刽子手康大叔和茶客们的一些闲谈间接地表现出他的性格。
如:“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
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你想:这是人话么?”
夏瑜所言的这种革命理想正是当时孙中山的革命纲领的基本内容,夏瑜正是被这种思想所鼓舞,身陷囹圄而不沮丧,面对死亡而无所惧,他壮志未酬,年轻的生命就消失于屠刀下,小说中作者还勾勒出了夏瑜被杀的场面,侧面写观赏的群众: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这种观赏的姿态再形象不过地表现出民众对革命及革命者牺牲的无动于衷。
我们看到,夏瑜的死难,不过是刑场上让麻木的看客“鉴赏”了一次“杀人的盛举”。
如果说《狂人日记》中通过狂人揭示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那么,到了《长明灯》里面则更深刻地揭示出封建礼教是“如何吃人”的。
《长明灯》中的“疯子”同“狂人”一样出身于封建知识分子阶级,他的反叛行动,就是要熄灭吉光屯的那盏从梁武帝时就一直燃着的长明灯。
这盏灯被吉光屯的屯民奉为神明,但在“疯子”看来,这盏灯却是种种灾难的根源。
他发出了“熄掉它罢”的强烈呼喊。
长明灯在小说里无疑就象征着几千年来戕害中国人精神思想的封建传统文化,因此,疯子所反抗的并非仅仅是点长明灯这一具体的封建制度,他真正要反对的是这种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文化,因此,在外人庸人看来,他是“疯子”;但事实上,他正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界战士。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一个受过现代文明洗礼的启蒙主义者,在新文化运动中满怀激情地摇旗呐喊,以求唤醒民众。
他话不多,只是默默地坐着,吸着烟,冷冷地笑。
对人爱理不理,并非魏连殳不谙世事,狂妄自大,而是由于他的觉醒和超脱流俗。
他是一个受过“五四”新潮影响的人,是一个吃洋教的“新党”。
但当祖母去世时,还是屈从了族人陈旧的丧葬方式,并听凭乡人的摆布,这充分显示了他内心深处的仁爱之情,在祖母灵前的那种始料不及、令人愕然的痛哭,那种狼似的“嗥叫”是他压抑至久的一种发泄,与其说是对祖母,还不如说是对孤独的自身和置身于“铁屋子”而不觉醒的麻木不仁的民众的一种哀悼。
狂人,疯子,夏瑜,魏连殳他们虽然觉悟,但却没有唤醒民众,他们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反抗者,同时他们也是孤独者。
他们这些孤独的先觉者,将被如何对待呢?
“狂人”被关进黑屋中,“想到园子里走走”也不行,“疯子”被关进庙里,“庙门紧紧关着”。
最终,他们被环境所同化,与传统进行了妥协,夏瑜作为革命者,不但没有得到群众的同情和支持,反而连他的血也被制成了“人血馒头”成了医治痨病的“药”,可见民众的愚昧。
而魏连殳在病态国民的“集体悲哀”下,选择了逃离。
他们也就成为了一代启蒙知识分子永远的悲剧命运的象征。
通过对一系列思想启蒙者的描写,鲁迅清晰地认识到启蒙在中国的困境,鲁迅
先生正是带着无比愤慨和同情的态度表现了黑暗的中国给予知识分子的失望和创痛。
■
参考文献: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福柯.疯癫与文明[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