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艰难的启蒙——浅谈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一)
【高二作文】鲁迅对于民族劣根性的看法
【高二作文】鲁迅对于民族劣根性的看法鲁迅曾在《灯下漫笔》中这样评价汉族历史:“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话语如利剑般直达本质,听得让人椎胸顿足,气结一时。
尽管我明白那是事实,我很想为此狡辩,那不过是封建社会的正常现象罢了。
只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不可避免的一部份。
但是暗暗一想,中华民族的劣根性似乎真在于鲁迅所述那样,因为西方的封建与中国一比倒是有着明显的反抗性与短暂性了。
鲁迅在《哭》序言中提到的“孤独”一词也有这个意思。
一个在铁屋子里第一个醒来的人试图唤醒那些沉浸在梦中的人,但很少有人回应。
似乎他愿意被囚禁在铁屋子里,只是为了享受一个短暂的梦,在铁屋子里舒服地窒息。
鲁迅在放弃医学而转向文学之前,就深知这一点,希望唤起人们对自由的深切渴望。
远不如西方提倡的民主和自由,中华民族的思想传承是由董促舒改革的专制之儒。
而后来又融入了道家清心寡欲的思想和佛家的脱尘入世的思想,也算是为了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吧。
于是“三纲五常”,“天下太平”的思想也成了百姓心中的标量幸福指度的尺度。
在鲁迅眼中,也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让百姓迫不及待想找一个给予他们的方向,一个奴隶的游戏规则。
从而远离战争,“安居乐业”。
此外,中国人重视正统、宗族和非宗族、男性和女性、农民和商人。
这些态度上的差异似乎与民族性格相去甚远。
事实上,它们也间接地控制着人们的价值观和民族性格。
就像日本的大和民族一样,政府的行为让这群人骨子里有一种疯狂。
“腹部自杀”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犯罪。
只要腹部自杀能够得到正确的原谅,崇尚强者,欺负弱者,日本的民族自卑感就会得到体现。
而鲁迅所期待的中华,乃大毅力之中华,强者不必拜,弱者无用欺,人人得以沐浴皓阳之光泽。
从孔乙己看民族劣根
从《孔乙己》看鲁迅对国民劣根性批判《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在“五四运动”的前夜继《狂人日记》之后发表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自己最满意的一篇小说。
小说塑造了孔乙己这一可怜而又可悲的艺术形象,“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独特身份实际已奠定了孔乙己的悲剧结局。
孔乙几的死,既是孔乙几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的悲剧,整个社会的悲剧。
鲁迅先生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加大了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力度,包括孔乙己在内,这篇小说出现的人物基本都成为他的批判对象。
这也符合鲁迅先生当初弃医从文的初衷。
他曾说过:“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孔乙己所在的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病态社会,孔乙己身边的人哪一个不是充满了病态,哪一个不需要疗救和批判?孔乙己的每次出现,都是别人拿来逗乐取笑的对象,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咸享酒店,两腿已是盘坐在一个用绳子挂在肩上的蒲包上“走”来。
外形的改变,正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真实写照。
在这种情况下,属于剥削阶段的掌柜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同情,他唯一记得的,便是孔乙己欠他的十九个钱,至于孔乙己的死活,那恐怕不在他的考虑之列,鲁迅先生在笔触中对这种心性不全的人表现了无情的批判。
令人可悲的是,短衣帮和孔乙己同是被剥削被凌辱的对象,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但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惨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
短衣帮恶意嘲弄孔乙己的行为,不正是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直接表现么?更令人可悲的是孔乙己和丁举人同是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一个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穷困撩倒,被人踩在脚下,直到折磨至死。
一个中了举,爬到了社会的上层,横行霸道,作威作福,对他人的命运没有丝毫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
鲁迅先生通过表现这种人的自私和冷酷让所有人对他们进行批判。
鲁迅的国民性
浅谈鲁迅的国民性【摘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族劣根性由鲁迅深刻的揭示并且给予批判,这样有利于唤醒民众,让民众学会自我拯救。
传统文化是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孔儒文化、传统的封建文化,吸收现代文化。
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解下包袱,在现代文明的道路上前行。
【关键词】国民劣根性;传统文化;多元文化鲁迅先生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七十多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从未被人忘记。
作为一个民族的智者与勇士,鲁迅不只是属于20世纪前三十多年的中华民族,他更属于未来的世界。
他秉烛洞悉着民族的劣根性,照亮着自奋者的前程。
一、鲁迅先生的国民性指的是什么国民性一般指的是阶段、超地域的国人普遍心理状态和文化性格。
鲁迅先生放弃医学从事文学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和改造“国民性”,也是其奋斗一生的目标之一。
鲁迅“国民性探讨”是从历史经验和民族前途为基础出发的,特别重视挖掘国民“劣根性”,来引起国人的注意,着重对国民性的改造。
无论是文学还是思想上,鲁迅的成就集中在他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示和犀利的批判。
鲁迅留学日本的时候,就经常和朋友们谈论“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在哪里“等问题。
他的创作前期普遍以小说为主要题材,从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反映人吃人的制度,直接揭示了国民生活在这种被人吃和吃人的社会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社会的维护者。
纵观鲁迅在《呐喊》和《彷徨》通过对知识分子和农民的描写,揭示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
将千疮百孔的社会暴露,将国民的灵魂展示剖析,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尽管鲁迅小说创作堪称现代小说的奠基,不管是其思想性或者是艺术性都是无人能比,但是鲁迅的文章的重心和对文学的贡献更主要体现在杂文的创作上,作者的任务,是在对有害的事物,立刻马上进行反抗和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
潜心于他的宏伟巨作,为未来的文化设想这固然是好事。
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
鲁迅的后期作品主要是从事杂文的创作,有《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等十多本。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精品文档,仅供参考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作为一位作家,他那被郭沫若同志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义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艺观。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以供大家参考!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摘要: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主要是指国民的劣根性。
这里有愚昧卑怯的群氓,他们包括愚昧的受压迫者、卑怯的精神胜利者和迂腐的知识分子;有麻木冷漠的看客,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把革命者的牺牲作为津津有味的谈资和故事。
鲁迅在暴露国民的弱点的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些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中国国民的形象,他们才是民族的希望和脊梁。
关键词:鲁迅国民性愚昧麻木【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4-0009-02国民性一词出现于清末。
当时的中国人民,在封建王朝的剥削压迫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凌辱下,或者愚昧无知,或者麻木不仁,敢于挺身而出者几乎没有。
面对这一情况,当时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分子和部分思想家在焦虑下深深思索,提出了国民性问题。
国民性,一般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民族文化的精神特质的概念和体现;二是指国民群体的人格特性。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制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麻木和冷漠。
鲁迅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改造国民性,可以说,改造国民性思想是鲁迅整个思想的重心所在。
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主要是指国民的劣根性。
他弃医从文,目的是要改变愚弱国民的精神状态,唤醒铁屋子里面熟睡的人们,使他们不再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他写小说,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他的杂文创作,也还是为了攻打这些病根。
鲁迅的整个文学创作是以改造国民性为己任的。
鲁迅对国民性的研究和探索非常深广,他笔下的国民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愚昧卑怯的群氓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浅论鲁迅对国民劣根性与鬼神文化关系的探讨
浅论鲁迅对国民劣根性与鬼神文化关系的探讨【关键词】鲁迅鬼神文化国民劣根性。
【论文摘要】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总结是在鬼神文化背景下进行的。
鬼神文化是因,国民劣根性是果。
经由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与批判,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从而完成了对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鬼神信仰的彻底否定和批判。
鲁迅一生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尤其是在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与批判方面做出了前无古人的卓越贡献。
但长期以来,人们在充分肯定这方面成就的同时,却相对忽视了他对鬼神文化与国民劣根性之间内在关系的探讨。
事实上,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总结是在鬼神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的,鬼神文化是国民劣根性的内在根源和滋生的土壤。
与其说鲁迅揭露与批判了国民劣根性,毋宁说他藉着国民劣根性而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漫长的鬼神文化,从而进行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糟粕的清理。
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点,才能对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及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大贡献作出相应的评价。
一、“鬼蜮世界”:对国民劣根性的文化背景和环境的揭露与批判对国民劣根性的文化背景和环境的揭露与批判鲁迅是同时代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之一。
南京是他接触西方文化的起点,在那里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数学、地理、机械等专门学科的现代科学知识。
二是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有关进化论的学说。
这两方面文化之所以给鲁迅以极大震动,是因为它们都与以鬼神信仰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
前者代表科学与无神,后者代表迷信与偶像崇拜。
正是这一鲜明对照使鲁迅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毅然选择了舍弃自身的传统文化,并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
因此,鬼神文化一直是鲁迅心目中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
他一登上文坛,就以揭露批判鬼神文化作为反封建的核心内容。
早在1903年,鲁迅就在《中国地质略论》一文中提出了“因迷信以弱国”的看法,指出当时“风水宅相之说,犹深刻人心”,号召人们从此迷信中苏醒过来,“斩绝妄念。
文明乃兴”。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最新年精选文档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鲁迅一生都在思考国民性问题,他以刀为笔,解剖中国人的灵魂,对民族精神的消极方面给予彻底的暴露和批判。
他的许多作品及杂文都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 。
那么鲁迅是怎样思考国民性问题的呢?其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实质又是什么呢?、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基础及意义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认为中国民族的" 种性"是"孱弱"的,他根据优胜劣败的公式,认为中国民族有灭种的危险,而鲁迅所说"国民性"的缺陷也是"种性"或民族的弱点。
中国封建传统思想有着漫长的历史,它与封建专制的政治力量结合在一起,造成中国社会的野蛮、黑暗、麻木、愚昧和落后。
对此,鲁迅深感痛心,他曾说:"中国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 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
" 鲁迅是倾注了几乎所有的情感来关注国民性问题,鲁迅先生的国民性批判思想植根于他的文学创作。
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鲁迅先生以在儒道传统思想统治下的社会作为小说的背景,把现实社会中被禁锢、被戕害、被扭曲而变得麻木、愚昧、缺少自尊的人性暴露在人们面前而加以猛烈挞伐,并对在" 铁屋子"里少有的几个较为清醒者寄以希望,为他们作为先驱者呐喊助阵使他们"不惮于前驱。
"(呐喊?自序)其目的仍然在于拯救国民,并进而拯救民族。
二、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在其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 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在其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对市侩哲学的批判,对麻木旁观者的讽刺,和对战士情 操的讴歌。
一)、对市侩哲学的深刻揭露恶之情。
少年时的家道中落使鲁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父亲病后他有三四年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受尽了人们 "侮蔑" 的眼光。
这种深切的印象使得他能够深刻洞察人们身上存在着的劣根性,自己多,不能容忍小D 用筷子把辫子盘在头顶, 甚至不能容忍小 尼姑低头从自己身边走过;自己卑怯、懦弱却瞧不起任何人, 你算什么东西! " 鲁迅还在他的杂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 塑造了三个形象, 深刻地批判了中庸主义和奴才主义。
论鲁 迅国民性批判思想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提起鲁迅,我们总会想到他那犀利的文字和深刻的思想。
他对国民性的批判,犹如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了中国社会和民众的病症。
鲁迅生活的时代,是中国社会面临巨大变革和挑战的时期。
他目睹了国家的贫弱、民众的苦难以及传统文化中的种种弊端。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以笔为武器,对国民性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国民性,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普遍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
鲁迅认为,中国国民性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是麻木不仁。
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描绘了民众对他人苦难的冷漠和无动于衷。
比如《药》中,革命者夏瑜为了民众的自由和解放而牺牲,然而民众却对他的死毫不关心,甚至把他的血当作治病的“良药”。
这种麻木不仁反映了民众对社会变革的漠视和对自身命运的无知。
其次,是奴性思想。
长期的封建统治使得民众习惯于服从权威,缺乏自主意识和反抗精神。
在《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不仅是封建礼教的迫害,也是她自身奴性思想的束缚。
她不敢反抗命运的不公,只能在痛苦中默默忍受。
再者,是自私自利。
在《阿Q 正传》中,阿Q 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
这种自私自利的心态,使得民众之间缺乏团结和互助,难以形成强大的力量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此外,还有愚昧无知、保守落后等问题。
这些国民性的弱点,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鲁迅批判国民性的目的,并非是要贬低中国人,而是希望能够唤醒民众,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从而奋起改变。
他深知,只有民众的觉醒,才能实现国家的振兴和民族的富强。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
通过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国民性的种种弊端,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
同时,他的批判也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文化、制度等层面。
他认为,封建礼教、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以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导致国民性问题的根源。
因此,要改变国民性,就必须进行文化革新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鲁迅小说的“国民性”批判研究
鲁迅小说的“国民性”批判研究目录引言 (2)一、“国民性”探源 (2)(一)什么是“国民性” (2)(二)“国民性”的表现特征 (3)(三)“国民性”批判价值 (4)1. 改变国民精神 (4)2. 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面貌 (4)二、“国民性”在鲁迅小说中的体现—以《呐喊》、《彷徨》为例 (4)(一)“吃人” (5)(二)麻木 (6)(三)奴性 (7)(四)看 (7)(五)精神胜利法 (8)三、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影响 (9)(一)“国民性”批判在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9)1.唤起人民大众的觉醒 (9)2.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打下思想和群众基础 (10)(二)“国民性”批判在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10)结论 (11)主要参考文献 (1)摘要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他开启了白话文小说的时代,带领着中国现代小说走向成熟,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
他尖锐的笔锋、深刻的思想和炽热的爱国情怀,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将本人对国民性的深入思考融入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凸显了其探索国民性的核心思想。
小说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涉及各个阶级、各个阶层,意在批判整个旧社会,它如同一面镜子,照射出“百病缠身”的旧中国面貌。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鲁迅最具代表性的几篇小说人物艺术形象的分析,阐述中国国民性在小说中的体现,揭示鲁迅批判和改造国民性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再现这位文学巨人“民族魂”的刚毅性格和不朽功绩。
关键词:现代文学鲁迅国民性思想鲁迅小说的“国民性”批判研究引言作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与文学家,鲁迅始终把批判和改造国民性作为第一要著。
在写到国民性时提到了中国人是百病缠身,种种的“劣根”埋藏在中国人的国民性中。
他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中国太难改变了。
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批评与启蒙——鲁迅是如何看待国民性的
性 ” 样呢 ? 怎 鲁迅 不仅 对 “ 民性 ” 进行 了理 性 的揭 国 露和批判 , 而且 还采 用 了 文学 的 手 法 , 通过 典 型 的 艺 术 形 象 的 塑 造 , “ 民 性 ” 象 把 国 形 实呀 ! 乙 己活 着 是 这 样 , 他 的死 自然 更 孔 对 没 人 去 关 心 了 , 怕 只 有 好 心 的 小 伙 计 还 恐 记 得他 。 时 至 今 日, 种 人 与 人之 间 的 冷 漠 , 这 缺 乏 人道 上 的怜 悯 和 同 情 的 情 况 仍 大 量 存 在 着 , 载 , 地 一 青 年 见 义 勇为 , 救 一 人 , 据 某 为
定 义 为 : 民 所 特 有 的 气 质 。 里 有 两 个 要 里 , 乙 己 只是 个 玩 物 , 个供 人 快 活 的 笑 国 这 孔 是 集 中 地 表 现 国 民愚 昧 、 知 、 无 落后 的是 多 祝 药 点 : 是 指 整体 , 一 二是 指 气 质 。 当然 , 同 国 不 料 ,自然 是 个 无 足 轻 重 的 人 。 么冷 酷 的 现 《 福 《 》。 家 其 国 民 所 具 有 的 气 质是 不 同 的 , 就 是 也 “ 国民 性 ” 不 一 样 的 。 么 , 国 的 “ 民 是 那 中 国
祝 福》 主题按过去的理解是揭露 了 的 封 建 礼 教 的 罪 恶 , 这 样 的 理解 , 林 嫂 应 按 祥 该 是 非 常 仇 视 和 痛 恨 封 建 礼 教 的 , 则 不 实 然 , 不但 不仇 视 和痛 恨 , 她 反而 自觉 或 不 自
觉 地 成 为 了 封 建 思 想 和 封 建 礼 教 的 卫 护 者 。 也 是 中 国 封 建 丰 义 历 时 数 千 年 而 长 这
浅谈鲁迅的民族观与国民性的批判1
浅谈鲁迅的国民性思想“国民性“,又称”国民性格“或“民族性格”,英文写成“national character”。
一般说来,国民性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或一个民族成员的群体人格,是一国国民或一个民族成员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特征之总和,它赋予民族心理以质的规定。
国民性是现代民族国家理论的术语,从欧洲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①。
国民性问题自20世纪初即受到中国第一代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重视。
1902年前后,梁启超以《新民说》为题,写了大量文章,痛陈中国国民性的问题,这些文章在中国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国民性改造运动从此兴起。
而鲁迅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思考,是在他留学日本期间开始的,几乎与梁启超是同时的,但鲁迅的国民性思考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并且他的写作生涯也始终是与国民性思想相伴随②。
从梁启超到鲁迅,时间虽然过去了二十年,但国民性问题一直被简化成为每个社会成员洗心革面的问题。
而个人与社会是一种双向影响的关系,个人的行为固然会影响社会,社会环境更有力地影响着每个人的选择。
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对于国民性的批判, 强调国民公德,忽视个人权利的独立意义,是当时国民性批判的基本论点。
“以全国之观念为观念,以全国之感情为感情,以全国之思议为思议,以全国之运动为运动,人人知其为国家之一分子,为共同社会之一质点,而公德发达如晓日之升于天,公权牢固如盘石之根于地,,个人权利主义者,非个人权利主义,实公德之建筑场也。
故天赋人权者,生人之公理,天下之正义也③”。
鲁迅看来,以西方近代国民性及其西方文明模式的“世界人”作为改造中国的途径,其结果必然会阻碍具有独立意志和自由思想的自我和个性,因而他认为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思潮和民主制度并不能解救中国的民族危机。
而为了克服其中的以群体性阻碍个体性的劣势,他创建了一种新型的人生价值观,将独立的个人放在主导位置,其实也就是鲁迅先生的国民性批判的核心思想——以“立人”为目的和中心。
但是要想改变国民精神,首要的任务是找出国民精神的弱点,而中国人国民性的弱点决不是天生的、固有的。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精品文档,仅供参考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作为一位作家,他那被郭沫若同志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义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艺观。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以供大家参考!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摘要: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主要是指国民的劣根性。
这里有愚昧卑怯的群氓,他们包括愚昧的受压迫者、卑怯的精神胜利者和迂腐的知识分子;有麻木冷漠的看客,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把革命者的牺牲作为津津有味的谈资和故事。
鲁迅在暴露国民的弱点的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些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中国国民的形象,他们才是民族的希望和脊梁。
关键词:鲁迅国民性愚昧麻木【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4-0009-02国民性一词出现于清末。
当时的中国人民,在封建王朝的剥削压迫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凌辱下,或者愚昧无知,或者麻木不仁,敢于挺身而出者几乎没有。
面对这一情况,当时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分子和部分思想家在焦虑下深深思索,提出了国民性问题。
国民性,一般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民族文化的精神特质的概念和体现;二是指国民群体的人格特性。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制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麻木和冷漠。
鲁迅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改造国民性,可以说,改造国民性思想是鲁迅整个思想的重心所在。
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主要是指国民的劣根性。
他弃医从文,目的是要改变愚弱国民的精神状态,唤醒铁屋子里面熟睡的人们,使他们不再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他写小说,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他的杂文创作,也还是为了攻打这些病根。
鲁迅的整个文学创作是以改造国民性为己任的。
鲁迅对国民性的研究和探索非常深广,他笔下的国民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愚昧卑怯的群氓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分析鲁迅作品,谈谈对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认识
分析鲁迅作品,谈谈对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认识鲁迅在其作品中深刻地指出中国人的生存、精神境遇的尴尬,而这一尴尬是走向现代的中国人无时无刻不面临的问题。
在现代的开端,鲁迅就暗示了中国人的现代境遇,这是鲁迅的超前性。
(1)鲁迅是中国批判力量的源泉①残酷的自觉意识鲁迅的批判性来自其以启蒙的视野进行国民性批判,鲁迅做的是深入地挖掘中国积贫积弱的文化根源。
为重塑现代中国而自愿成为“历史中间物”,这一批判精神与一种深刻的反省联系在一起。
鲁迅认识到,他并非是他所要批判的世界的无辜者,而正是他所要批判的世界之中的一份子,这一残酷的自觉早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中便已经显露:疯*子也是吃R的世界里的一员,也参与到吃R的行为之中。
因而,对吃R的世界的否定也就是对自身的否定。
②批判的力量这种批判性使鲁迅杂文也具有匕*首的力量,可以用来战斗,鲁迅对不公世界的揭示,对现代政治的荒谬与残酷的讽刺,使得鲁迅的杂文成为批判性的代名词。
可以说,鲁迅的批判是彻底的,因为他把自身也否定了,这就是为何他是现代中国批判运动的原动力,只有彻底的批判才能够赋予其后继者以继续向前的勇气。
当代中国任何批判力量都试图援引鲁迅,并因此而获得合法性。
(2)鲁迅是中国现代性进程中永恒的异质性存在正是这种异质性存在,使得直面时代的知识分子有了方向。
鲁迅的文学与其批判性是同一的,因而中国现代文学也具有了异质性的力量,这对于一个同质化进程中的现代中国而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
中国迈向现代的进程,如果是不断西方化的进程,那么中国的主体性将不复存在。
正是因为有了鲁迅时刻提醒中国知识分子以批判、反省的态度对待现代性,从而为中国确立主体性提供可能,并进而为重建一个新的美好世界而奋斗。
(3)鲁迅为了达到批判国民性,创作出独特的小说写作艺术①“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鲁迅有独特的塑造典型化人物的方法。
鲁迅称他的方法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杂取种种人”是根据人物特定的社会属性和复杂性,充分地、真实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透析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透析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论文关键词:鲁迅劣根性启蒙批判论文摘要:鲁迅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犀利批判,同时表现了对他们的深沉的爱,代表了迄今为止文化启蒙的最高成就。
但启蒙的历史任务远未完成,后继者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读鲁迅的作品,是在回忆一段历史,又显然是在面对现实,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鲁迅的思想和作品,尤其作为今天与过去的联系而发生作用。
就其“为人生并且改良这人生”的写作动力和启蒙主义的价值取向而言,它并非是个人趣味的选择,而是作为建构现代性的重要内容深深植根于近代中国的历史运动,是中国现代作家“感时忧国”精神的文学表现。
其关心国事、心系民生的大热心肠掩藏于其严肃的外表、冷峻的文字之内,面对积贫积弱的国家,尚未觉醒的民众,他以一个启蒙者的身份,担负起这艰难的启蒙任务,毫不留情的剖析国民的劣根性,以期引起疗效的注意,从精神上唤醒麻木的群众。
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重视,对改造国民性的思考,对改造国民性途径的探求,是从青年时代就开始的。
早在留学日本的初期,他对国民性的深入思考就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思想集中在相互关联的三个问题上:第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第二,中国的国民性格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第三,病根何在?刚刚二十出头的鲁迅,已经显示出思想家具有的关注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博大胸怀,探讨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广阔视野与务实精神。
鲁迅所揭示的国民劣根性,涉及面较广。
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缺乏正视勇气,不敢、不能正视现实,妥协、消沉。
鲁迅作品中的一系列知识分子,像《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子君等等可说是这一类人的代表,这些人有知识,能看清现实,但遗憾的是不敢面对现实。
吕纬甫当初曾以战士的英姿出现,但在屡遭挫折后却变得一蹶不振了。
由于封建势力异常顽固,异常强大,吕纬甫由于心死“而背弃了高尚的人生境界变得苟且偷安、浑浑噩噩,甚至为了糊口而不得不违反自己的意愿去教给孩子们充满了封建毒素的《女儿经》之类的东西。
论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国民劣根性
论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国民劣根性摘要: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的作品深邃而富内涵,大气而亲切。
他的作品中包含着一种忧国忧民之情。
然而有的人不理解,说鲁迅的作品中有很多表现出一种对国民的人格的揭露。
说这是在“卖孬”。
真的是这样吗?本文就这一论题谈一谈本人的见解。
关键词:论鲁迅作品国民劣根性正文:鲁迅,一位文坛巨匠,有着独属自己的个性与真挚,又饱含了亿万中国人的热情。
在文学创造中,他是耀眼的,但同时又有着自己的寂寞。
面对着当时的旧中国,黑暗、腐朽、到处是人吃人的社会。
作为一名爱国的文学家,他的心在流血。
他呐喊,他要唤醒“铁房子”中的人们。
他是一位学者,他的工具是有手中的笔,于是在他的笔下,他的作品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诞生了。
下面我们结合鲁迅的作品分析一下:一、鲁迅为什么在文学作品中批判国民的劣根性民族劣根性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鲁迅对这一劣根性的社会基础作了深刻的分析:在中国的小农经济土壤中萌生的宗法社会形成了等级森严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再加上长期以来的儒家道德观念的熏陶,不断得加固这种社会秩序,在这种文化氛围的侵染下,奴性和专制性等性格体系相互交织,自然而然得形成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民族劣根性。
点出国民的软弱麻木等种种劣根性,这样可以唤醒一些人的良知和心。
让更多的国民可以觉醒。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昏昏噩噩地活着,国家会败亡。
如果觉醒,国家就有救。
鲁迅先生先前是想通过用医术救人,后来他意识到我们的国家病了,需要所有的人的觉醒,他充当了国家的医生,文章的批判就是治病。
我们应理解鲁迅批判国民劣根性的苦心和特色。
特别要理解鲁迅毕生从事国民性批判的苦心”。
而这个用心和苦心,就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或者说是通过揭露和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民族衰败的病根,为中国文化的转型寻找出路。
而鲁迅批判国民性的主要特色,则在于在批判的同时又总是深沉地思考着民族的处境和命运。
论鲁 迅国民性批判思想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鲁迅,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对国民性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批判。
他的作品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国民精神的痼疾,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形成,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在那个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年代,中国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封建礼教的束缚、传统文化的积弊、列强的侵略与压迫,使得国民的精神状态陷入了麻木、愚昧和怯懦之中。
鲁迅深刻地认识到,要改变国家的命运,首先要改变国民的精神。
在鲁迅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对国民性弱点的生动描绘。
比如,在《阿 Q 正传》中,阿 Q 的“精神胜利法”就是一种典型的国民性弱点。
阿 Q 总是通过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的方式来逃避现实的挫折和痛苦,这种心态反映了国民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力和逃避。
又如在《药》中,华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竟然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病的迷信,这显示了国民的愚昧和无知。
再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她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精神逐渐崩溃,却又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体现了国民的麻木和顺从。
鲁迅批判国民性的目的,并非是单纯的指责和批判,而是希望通过揭示这些问题,唤起国民的觉醒。
他深知,只有当国民意识到自身的弱点,才能有改变的动力和勇气。
他的批判是一种深沉的爱,是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虑和关切。
鲁迅认为,造成国民性弱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封建礼教和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是重要因素。
封建礼教强调等级制度、三纲五常,压抑了人的个性和自由,使国民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反抗的精神。
其次,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也是导致国民性扭曲的原因之一。
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妥协和屈服,久而久之形成了怯懦、自私的性格。
再者,教育的缺失使得国民缺乏知识和理性思维,容易被迷信和愚昧所左右。
然而,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并非是对国民的全盘否定。
他在批判的同时,也看到了国民身上的闪光点和潜在的力量。
论鲁迅小说批判性地反思“启蒙”的复杂性与艰难性
论鲁迅小说批判性地反思“启蒙”的复杂性与艰难性中国的启蒙运动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五四”运动的文学革命中,先驱们强调现代科学、民主的精神和个性解放等,但这些启蒙思潮在当时的中国受挫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即其经济政治思想等现实条件就决定了启蒙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尤其是思想观念的落后,封建礼教的根深蒂固。
鲁迅对启蒙的复杂与艰难性在其小说里有强烈的理性批判,他是从“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出发,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揭示出当时封建闭塞的种种及革命的艰难。
我们可以从鲁迅具体小说中来看,如《伤逝》,作品中虽然涓生和子娟实现了婚姻自主但婚后的“安宁和幸福”并未维持多久,最后子君死亡,涓生自己也整日在悔恨与悲哀中消磨着生命。
爱情悲剧的原因既是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黑暗势力的破坏与迫害,也由于他们本身的弱点——如软弱、自私、目光短浅和狭隘的个人主义。
即在一个不合理的社会中,单纯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幸福,是不可能成功的。
启蒙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也难以有完满的结果。
同样的在《狂人日记》中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他对中国国民心中的“看客”心态最为深恶痛绝,因此作品中鲁迅就对封建礼教进行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作出批判。
又如阿Q,其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的最严重的阻力,更是是鲁迅对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
正因为这样的思想灵魂,加剧了启蒙在当时中国的发展的艰难。
鲁迅笔下的国民劣根性
鲁迅笔下的国民劣根性扎扎实实地进行改造国民性的工作,是鲁迅一生的追求。
那么,鲁迅在其创作(主要是小说和杂文)中主要揭示了国民的哪些劣根性呢?专制性和奴性。
鲁迅曾借用“羊样的凶兽,凶兽样的羊”来形容国民的这一劣根性。
专制者和奴才的逆反对应性格,可以同时并存于一个人的身上,这是长期并存的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和长期渗透的结果。
鲁迅对此作了形象的描绘:皇帝压迫大臣,大臣压迫属下官员,下层官员压迫百姓,生活在最下层的男人还在家庭中压迫妇女和儿童。
这是专制性的一面。
而这些专制者对其“上峰”则又带有“奴性”。
“在黄金时代没有到来之前,人都有这种特性。
”“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
”(《坟·灯下漫笔》)鲁迅对这一劣根性的社会基础作了深刻的分析:在中国的小农经济土壤中萌生的宗法社会形成为等级特权结构筑建成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而正统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又反晨和大大强固了这样的秩序,在这种庞大的文化氛围的笼罩之下,奴性和专制性混发而成的气质就成了中国国民性痼疾中的核心。
在这一劣根性之下,又派生出:——卑怯、懒惰和贪婪。
因为一面是奴才,缺乏独立和自主的意识,所以一切事情都得看上峰的颜色行事,从而养成了卑怯和懒惰的性格。
于是各自想着鼻子底下一点小小的利益,过着苟且偷生的日子。
也因为另一面又是专制者,具有攫取别人的权力,在卑怯和懒惰的习性之间又养成了贪婪的习性。
因此,又派生出一种性格:——巧滑。
这是建立在自私自利基础上的圆机活法。
如对皇帝“不必会做事,只要会磕头”;对对手“压不下去,则捧起来”。
在名与利之间,奉行“道士哲学”——既得好名,又无和尚与尼姑的苦修。
瞒和骗。
“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
鲁迅小说中国民劣根性
鲁迅小说中国民劣根性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鲁迅小说中国民劣根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鲁迅小说中国民劣根性》。
鲁迅小说集《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彷徨》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
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
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最后的创新之作,里面8篇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
面临死亡的威胁,处于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编》整体的风格却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
尽管骨子里依旧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这表明鲁迅的思想与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具有某种超前性。
在它的很多篇中,都可以发现或隐或现、或浓或淡的存在着“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和语调,互相补充、渗透和消解。
《故事新编》对于历史材料的处理, 恰如(故事新编· 序言》所说明的, 大多用的正是这种方法: “只取一点因由, 随意点染”。
以至把现代生活中的各种细节也大胆地引入历史, 突出其针贬流俗的意义。
《故事新编》的这种没有“将古人写更死” 〔2 〕, 而是以极省俭的笔墨勾勒出他们的形象, 既不违背故事木身的真实性, 又从中照见了“ 五四” 以后, 别是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现代人灵魂的创作方法, 使得《故事新编》显示出了一种历史小说创作中前无古人的新貌。
所谓的油滑,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当“有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在女娲两腿之间出现了”时,“便陷入了油滑的开端”。
关于鲁迅国民性探讨
论文关键词:国民劣根性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多元文化论文摘要:鲁迅对半殖民地民族劣根性的揭示与批判,有利于唤醒民众,自我拯救。
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在于传统文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孔儒文化——封建文化,吸纳现代文化,才能使民族解脱包袱,在现代文明之路上前行。
鲁迅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七十多年了,但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作为一个民族的智者与战士,鲁迅不只属于2O世纪前三十多年的中华民族,更属于未来的世界。
他秉烛洞悉着民族的劣根性,照亮着自奋者的前程。
一、鲁迅的国民性是什么国民性一般指超阶级、超地域的国人普遍心理状态和文化性格。
探究和改造“国民性”是鲁迅弃医从文的主要原因,也是其孜孜不懈奋斗一生的目标之一。
鲁迅“国民性探讨”从历史经验和民族前途出发,特别着重于挖掘国民“劣根性”,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着意于对国民性改造。
无论在文学上还是思想上,鲁迅的成就集中在他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犀利批判上。
早在留学日本时期,他就经常与朋友们谈论“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等问题。
创作前期以小说为主,从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反映人吃人的制度,直击国民生活在这种被人吃和吃人的人肉筵席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这人肉筵席的维护者。
纵观鲁迅的内喊》和《彷徨》,通过对知识分子与农民的描写,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将病态的社会暴露,将国民的灵魂展示剖析,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尽管鲁迅小说创作堪称现代小说的奠基,无论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无人可比肩,但鲁迅的创作重心和对文学的贡献更主要体现在杂文的创作上,正如他自己所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
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没想,固然是很好的,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正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
鲁迅的后期主要从事杂文创作,有《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等十多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艰难的启蒙——浅谈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一)
论文关键词:鲁迅劣根性启蒙批判
论文摘要:鲁迅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犀利批判,同时表现了对他们的深沉的爱,代表了迄今为止文化启蒙的最高成就。
但启蒙的历史任务远未完成,后继者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读鲁迅的作品,是在回忆一段历史,又显然是在面对现实,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鲁迅的思想和作品,尤其作为今天与过去的联系而发生作用。
就其“为人生并且改良这人生”的写作动力和启蒙主义的价值取向而言,它并非是个人趣味的选择,而是作为建构现代性的重要内容深深植根于近代中国的历史运动,是中国现代作家“感时忧国”精神的文学表现。
其关心国事、心系民生的大热心肠掩藏于其严肃的外表、冷峻的文字之内,面对积贫积弱的国家,尚未觉醒的民众,他以一个启蒙者的身份,担负起这艰难的启蒙任务,毫不留情的剖析国民的劣根性,以期引起疗效的注意,从精神上唤醒麻木的群众。
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重视,对改造国民性的思考,对改造国民性途径的探求,是从青年时代就开始的。
早在留学日本的初期,他对国民性的深入思考就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思想集中在相互关联的三个问题上:第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第二,中国的国民性格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第三,病根何在?刚刚二十出头的鲁迅,已经显示出思想家具有的关注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博大胸怀,探讨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广阔视野与务实精神。
鲁迅所揭示的国民劣根性,涉及面较广。
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正视勇气,不敢、不能正视现实,妥协、消沉。
鲁迅作品中的一系列知识分子,像《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子君等等可说是这一类人的代表,这些人有知识,能看清现实,但遗憾的是不敢面对现实。
吕纬甫当初曾以战士的英姿出现,但在屡遭挫折后却变得一蹶不振了。
由于封建势力异常顽固,异常强大,吕纬甫由于心死“而背弃了高尚的人生境界变得苟且偷安、浑浑噩噩,甚至为了糊口而不得不违反自己的意愿去教给孩子们充满了封建毒素的《女儿经》之类的东西。
他浑噩,但在思想上是清醒的,并且怀着难耐的隐痛。
小说在对吕纬甫的悲剧人生的严峻批判中,晓示当时的知识分子不可重蹈他的覆辙。
魏连殳是由一个清醒的个性主人者转向与封建现实达成妥协,恭行原来所憎恶的一切,他终于投靠了在了城具有生杀予夺权力的杜师长,当了他的顾问。
从此失去了原来的自我,由原来的自负、自持、自强一变而为自嘲、自虐,甚至自我,他真正地变成了一个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
他肆元忌惮地报复社会、作践大良及其祖母。
他放纵自己,糟蹋自己,最后他身上那些极其珍贵的精神,美好的品格终于随着他的吐血而亡被毁灭了。
这是魏连殳的悲剧,更是与现实妥协的悲剧。
奴性、卑怯性。
缺乏抗争的勇气是奴性的标志,阿Q就是一个奉行奴才哲学的代表。
所以鲁迅在“哀其不幸”的同时,又“怒其不争”,在《恋爱的悲剧》一章里,我们不仅更明晰地看到了阿Q不仪处处逆来顺受,毫不抗争,丽且还显出-N服服贴贴、心甘情愿的模样。
阿Q 向吴妈求爱的方式不只粗俗而且有点荒唐,但赵太爷的处置显然无理。
他强迫阿Q接受五项苛刻的条件:包括送红烛、请道士,甚至还不准阿Q“再去索取工钱和布衫”。
直逼得阿Q 倾家荡产无处安身。
然而阿Q却自然都答应了,不争辩一句.额外的被迫送地保加倍酒钱四百文。
阿Q没有现钱,便用一顶毡帽做抵押。
这些他都不折不扣地一履行了。
因为在他看来,天经地义就该如此,可叹的是阿Q面对这些不合理的胁迫敲诈,不只是没有和赵太爷、地保之流抗争过,连想抗争的念头都不曾产生过。
无特标,随风倒。
鲁迅指出:中国人民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
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谁也怕得做。
然而人性不是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
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手段,如此一来,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
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
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
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为“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
们也一样,“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精神麻木,充当看客,把别人的不幸和痛苦当作慰藉甚至娱乐自己的东西。
在《孔乙己》《药》《祝福》等几篇文章中塑造了这样的一群庸众形象,如,孔乙己~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的脸上又添新伤疤了。
”有的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逼得孔乙己只好说:“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店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再如《祝福》一文中:许多人(对祥林嫂)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逼她话了。
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竞肯了”一个说,“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
”一个看着她的应和着。
这种痛苦被人漠视乃至赏玩的文化现实,这样的畸形人格,是鲁迅所深恶痛绝的。
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主要表现在他的小说和杂文上,其小说主要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或“以一人为原型,敷衍而成”塑造了一系列典型鲜活的人物。
杂文则一针见血的说破国人的性格,深刻的揭露和批评了人性中那些丑恶的成份,他对国民性的多方面剖析,剖析之深刻,他人难以企及。
如他对中庸的分析:圣人们大呼“中庸”是因为大家并不中庸的缘故,嘴上说中庸,做事并不中庸,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来粉饰,失势时非“中庸”不可时满“中庸”。
有势得势时,凶残横暴得很,宛然一个暴君,所以说实在不是真“中庸”。
又如剖析折中:“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今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再如分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学来的新,打出外来的新,关上大门,再来守旧。
”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
本领要新思想变{日,要新本领旧思想的新人物,驼了旧本领旧思想的i日人物,请他发挥多年经验的老本领。
”
揭露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有效的改造。
鲁迅寄希望于国民性的改造,他也相信国民性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启蒙。
他主张用科学与民主根治愚昧与昏乱;用大胆勇敢改造怯懦懒惰;用远大的目光,用理智与勇敢的结合消除卑怯、自私与贪婪……但这绝不是容易的事情。
鲁迅虽是一介书生,但骨子里是相当坚毅的。
“为人生”而创作是其目的。
在他看来,人生问题不止是温饱、生活境遇、劳动条件等等物质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人的精神,人的价值的理解等问题。
对于下层社会的被压迫者来说,首要的问题是改变他们被封建传统观念禁锢的精神世界,激发起他们的抗争意识,树立起“人”的思想意识,做一个正常的人,健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