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指导书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指导书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指导书

制定单位:会理现代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组项目策划:孟金洲目录实训一:认识兼容机硬件配置 (3)二、实验内容 (3)三、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3)四、实验条件 (3)五、实验过程 (3)六、思考题 (4)七、实验报告 (4)实训二:计算机的组装 (6)一、实验目的 (6)二、实验内容 (6)三、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6)四、实验条件 (6)五、实验步骤 (6)实训三:硬盘分区、格式化 (10)一、实训目的 (10)二、实训准备 (10)三、实训时间安排 (10)四、注意事项 (10)五、实训过程 (10)六、思考题 (14)七、实验报告 (14)实训四:操作系统的安装 (16)一、实训学时:6学时 (16)二、实训目的: (16)三、实训内容: (16)四、实训步骤: (16)五、实验报告 (28)实训五:打印机的安装与使用 (30)一、实验目的 (30)二、实验内容 (30)三、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30)四、实验步骤 (30)五、思考题 (34)六、实验报告 (34)实训六:软硬件系统故障处理 (36)一、实验目的 (36)二、实验前准备 (36)三、实验要求 (36)四、内容 (36)五、实验步骤 (36)六、思考题 (37)实训一:认识兼容机硬件配置实验学时:4实验类型:综合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认识计算机各配件;2、通过软件学会检测计算机硬件信息.3、记录各配件详细信息并能够初步进行兼容机的选配二、实验内容1、指导教师系统讲解一套完整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件、由学生做好记录2、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在实训室里利用软件或者命令详细学习各配件参数3、学生会利用优化大师或者Dxdiag命令查看硬件配置参数4、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5、学生归纳常见的硬件配置并在实践生活中学以致用三、实验组织运行要求每两人为一组,合作完成一台计算机的配置方案并各自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条件计算机完整硬件(包括主机,主板,硬盘,显卡,声卡,网卡,CPU,风扇,鼠标,键盘,电源,内存等)、实训室优化大师软件五、实验过程(一)组装实训室实训1)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2)指导教师详细介绍电脑各配件3)学生自己独立认识各部件,完全认识完了,才进行下一组.4)学生记录各部件信息(二)机房实训室实训1、利用Dxdiag命令查看硬件参数1)打开运行对话框2)输入Dxdiag命令3)-----ENTER4)将所检测到的硬件信息详细的记录在作业本上2、启动优化大师1)逐一点击优化大师各菜单2)查看计算机的CPU,内存,主板,显卡等.3)将通过优化大师所检测到的硬件信息详细的记录在作业本上六、思考题1、选配一套电脑,能够满足一般办公及家庭需要,价格要求在2600元以内。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
一 实训目的
二 实训原理
三 实训设备
四 实训内容
五 实训思考题
六 实训注意事项
目录
一 实训目的
1.了解计算机组装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及用途。 2.了解静电对计算机的危害并知道如何去除人身体上的静电。 3. 认识计算机各个部件的结构并掌握各个部件的安 装顺序和安装方式。 4. 掌握计算机组装完成后操作系统的安装。 5. 学会分析计算机一般的故障出现的原因并能对其相应处理。
安装时,要先确认CPU接口类型要与主板上的接口相对应,否则不能安装。
3.内存条的安装
安装内存时要注意其金手指缺口和主板内存插槽口 的位置相对应,并且内存插脚的两边都是不对称的, 要看清楚了再按下去。
4.主板的认识和安装
4.主板的认识和安装
(1) 在安装主板之前,先找机箱配件的螺丝。 (2) 把螺丝拧在机箱底板上相应的位置。 (3) 找出主板配件的输入/输出挡板,同时整理机箱的输入/输出位置。 (4) 把输入/输出挡板安装在机箱上相应的位置,安装时只需卡到位即可,不需要拧螺丝。然后用螺丝刀,整理好输入/输出的挡板,让输入/输出孔都打开。 (5) 把主板安装到机箱的底板上。 (6) 调整主板上的输入/输出接口与机箱上的输入/输出孔对齐,在机箱的后面可以看到是否对齐。 (7) 用螺丝钉对着主板的固定孔安装(一般需要安装6个螺丝,而在每颗螺丝中最好垫上一块绝缘垫片),并拧紧螺丝以固定主板。
5
内存
1
12
显示器
1
6
主板
1
13
系统盘
1
7
光驱
1
14
连接线
四 实训内容
1.机箱中电源的安装 2.CPU和CPU风扇的安装 3.内存条的安装 4.主板的认识和安装 5.硬盘和光驱的接口 6.PCI显卡、声卡或网卡安装 7.键盘和鼠标的连接 8.显示器的连接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指导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指导书.

计算机系统维护实训指导书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系统维护实训一、实训概述1.1实训目的及要求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计算机的硬件;掌握硬件的安装、CMOS设置、硬盘分区与格式化、操作系统的安装、驱动程序的安装及应用软件的安装;了解注册表的基本知识、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及日常维护、维修等。

实训要求:(1)熟悉电脑拆装的步骤,为解除硬件故障打基础;(2)熟悉基本的CMOS 设置方法;(3)掌握硬盘分区和格式化(4)掌握WindowsXP和驱动的安装过程;(5)常用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方法.磁盘垃圾清理工具.磁盘碎片整理工具.360安全卫士.使用GHOST备份与恢复系统1.2实训环境(使用的设备、型号、软件)实训教学主要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和机房开展。

硬件:组装实训PC机两人一台,Pentium4以上系列微机每人一台,工具、插座等若干;软件:CMOS模拟软件、GHOST模拟器、WINDOWSXP安装模拟器、驱动程序、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等若干。

二、实训内容2.1实训方案设计实训一实训课题名称:计算机硬件组装设计目的:1.通过实训,掌握计算机组装方法。

2.掌握计算机机箱前置面板和主板连线的接法。

3.了解各外设的连接方法。

功能描述: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知识,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的组装。

总体设计:预备知识:1.了解主板的一般构成。

2.了解CPU的品牌及接口类型。

3.了解目前内存条的类型。

4.了解SATA、IDE接口及数据线。

实训内容:组装一台计算机实训二实训课题名称:BIOS与CMOS 设置设计目的:1.通过实训,熟悉CMOS设置界面。

2.通过实训,掌握CMOS设置的内容及意义。

3.通过实训,掌握CMOS的基本设置方法。

功能描述: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计CMOS设置的相关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CMOS设置。

总体设计:预备知识:1.了解CMOS设置的含义、CMOS设置的分类。

2.了解CMOS设置中的各个基本项的含义。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指导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指导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指导书实训一计算机系统概述1.1初识计算机1.1.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

此后,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

短短的50多年来,已经历了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四代的发展历程。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人们开始了以智能化、网络化为基础的第五代计算机的研究。

作为第四代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微型计算机(微机)于20世纪70年代初诞生。

(1)大型机阶段-à(2)小型机阶段à(3)微型机阶段à(4)客户机/服务器阶段à(5)互联网阶段1.1.2计算机的特点(1)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设备,而不是简单的完成加减乘除的计算工具。

它输入的是原始数据,经处理后输出有用的信息。

因此计算机有信息处理的特性。

(2)程序控制、自由执行计算机是通过预先编写的、存储在机器中的程序来自动完成数据处理的,程序是由指挥计算机执行操作的一行行命令组成的。

(3)性价比高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不断改进,使计算机的处理速度越来越快,工作效率越来越高,而成本价格却越来越低。

(4)内部由二进制表示,计算机能识别的信息,只能是由0和1组成的数据和指令.1.1.3计算机的分类1、按规模分: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计算机。

我们学校和家庭使用的计算机都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又称个人计算机,或简称PC机。

2、按用途分:专业计算机、通用计算机。

3、按原理分: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

1.2.1计算机的逻辑结构它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共五部分组成。

运算器、控制器:往往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它负责对数据的运算,并对其他部分进行统一的控制。

存储器:负责保存CPU运算的结果或我们需要存入计算机中的数据。

输入/输出设备:是实现人机交互的通道。

1.2.2微型计算机系统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组装维护》实训指导

《计算机组装维护》实训指导

《计算机组装维护》实训指导书适用专业及层次: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周数:2学分:2一.计算机组装维护实训目的及意义计算机组装维护实训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本(专)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将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学边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解决本课程所涉及的实际问题方面得到训练。

其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拆装课程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可以独立对计算机进行组装与维护。

二.时间安排校历第8、9周,即10月19日~10月30日;计算机组装维护实训2周。

三.基本内容及要求(一)校外部分1、济南科技市场现场调研x天。

(二)校内部分计算机组装维护实训项目项目一计算机组成部件认识现代的计算机面对用户的不再是简单的、由电子线路组成的机器,而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计算机系统。

1.硬件计算机硬件从外观上看主要有主机箱、键盘和显示器;从逻辑功能上看,可以分为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个部分,一般地又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判断一台计算机的性能主要看两个指标,第一是CPU的型号与主频,第二是总线类型。

打开计算机主机箱,里面有一块印刷电路板,这就是计算机的主机板(简称主板),一般地,计算机的重要控件都做在计算机的主板上。

主板的类型和品种很多,从类型上来说,它们都是以CPU来分类的,CPU芯片在主板上是可以插拔的。

主板上还许多部件,如ROM、RAM、总线槽、插座、电池等。

(1)CPUCPU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英文缩写,它是计算机的运算控制中心,是计算机中集成度最高、最贵重的一块芯片。

它是由几千~几千万个晶体管组成的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芯片。

计算机所有数据的加工处理都是在CPU中完成的。

CPU还负责发出控制信号,使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2)存储器①内部存储器内部存储器简称为内存,计算机要执行的程序、要处理的信息和数据,都必须先存入内存,才能由CPU取出进行处理。

《计算机组装维护》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组装维护》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指导书(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录目录 (1)第一章计算机组成介绍 (2)第二章实验项目实验一计算机组装(一)——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31)实验二计算机组装(二)——计算机硬件安装 (33)实验三计算机系统设置 (38)实验四计算机常用软件安装 (54)实验五计算机病毒软件与计算机故障 (56)实验六计算机网络的设置与维护 (57)1第一章计算机组成介绍一台实用的计算机除了必备的硬件配置外,还必须有相应的软件支持,因此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本章将以微型计算机系统为模型,主要介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组成及特点。

1.1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I/O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如图1.1所示。

CPU是整个计算机硬件控制指挥中心。

存储器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两类。

内部存储器容量较小,用于暂时存放程序和数据,简称内存,又称主存。

外部存储器容量较大,用于永久保存程序和数据。

输入设备用于将数据、程序等送入计算机,如键盘、鼠标等。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运算处理的结果,以人们熟悉的形式显示、打印出来,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输入/输出设备统称为外部设备,与CPU相比,工作速度较低,一般不能与CPU直接连接,而需要一个“接口电路”作为桥梁,这种接口电路称为I/O接口。

系统总线是把各部件连接起来实现彼此信息交换的公共传输线。

按传送信息的类别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数据总线是传送数据的一组双向传输线,CPU既可通过数据总线从内存或输入设备输入数据,又可通过数据总线将运算结果送到内存或输出设备。

地址总线是传送地址码的一组单向传送线,把CPU访问外部单元的地址送往存储器或I/O接口,它的宽度(即位数)决定CPU可以直接寻址物理内存的大小。

计算机安装与维护实训指导书指导书.doc

计算机安装与维护实训指导书指导书.doc

计算机安装与维护实训指导书班级:09计本二学期:08-09第一学期任课教师:王耀彬实训时间:17-17周实训一计算机硬件识别一、实训目的和要求1.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结构。

2.正确识别计算机组成部件,并记住各部件的标准名称。

3.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大概功能和工作原理。

二、实训设备1.十字螺丝刀,每组一把。

2.计算机硬件设备,每组一套。

三、实训原理现代计算机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组成的,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的功能由中央处理器(CPU)完成,存储器包括内存条、硬盘、光驱、软驱等存储设备,输入和输出设备则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认识和了解计算机各部件是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的基础。

四.实训指导1.主机部件识别。

2.各部件功能简介中央处理器: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部件。

运算器负责对数据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即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控制器负责对程序所规定的指令进行分析,控制并协调输入、输出操作或对内存的访问。

内存储器:内存是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但它只有临时存储数据的功能。

在电脑工作时,它存放着电脑运行所需要的数据,关机后,内存中的数据将全部消失,而硬盘、软盘和光盘则是永久性的存储设备,关机后,它们保存的数据仍然存在。

主板:主板又称为主机板或系统板(System Board)、母板。

它是一块多层印制电路板,按其结构分为AT主板和ATX主板,按其大小分为标准板、Baby、Micro板等几种。

主板上有中央处理器CPU、CPU插座、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储器)和RAM 插座、一些专用辅助电路芯片、输入输出扩展槽、键盘接口以及一些外围接口和控制开关等。

软、硬盘驱动器:软、硬盘驱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主要的外部存储设备,是系统装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通过主板的软、硬盘适配器与主板连接。

光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CD-ROM和光盘一起构成计算机的外存。

光盘的存储容量很大,但目前计算机上配备的光驱通常是只读的,即只能从光盘上读取信息而不能把信息写到光盘上,也可以配备可读写的光驱,但价钱要稍贵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指导书实训一微机硬件系统组成一、实训目的1、观察计算机系统的组成;2、通过观察了解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的连接方法;3、了解各部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训前的准备工作认真阅读本实训内容,准备打开主机箱的工具并按要求准备做好记录。

三、实训指导在实训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四、实训内容1、观察系统外部设备的连接状况,记录各外设的名称、型号和与主机连接点情况;2、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外设去掉,用准备好的工具将主机箱打开;3、观察主机的结构,记录主机箱内包含的部件的名称、规格等;4、了解各部件的作用,看清楚部件的安装位置;5、将主机箱安装好,并把外设连接好;6、整理好使用过的用品,实训结束。

五、实训报告要求1、将在实训过程中观察到的部件或设备按顺序记录在实训报告单上;2、将你认为没有看明白的部分写出来。

实训二系统基本部件的识别与安装方法的学习一、实训目的1、识别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件和板卡;2、通过对部件的认识掌握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的功能及安装方法;3、学会识别各部件的型号和指标。

二、实训前的准备工作认真阅读教材和必要的使用说明书,并按要求准备做好记录。

三、实训指导在实训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记录部件的型号、指标及安装方法。

四、实训内容1、识别CPU的类型、速度,学会安装方法;2、识别主板的类型及板上的主要部件,并学会主板的安装方法;3、软驱的认识、安装与常见故障原因;4、认识硬盘的类型,学会跳线的设置方法及硬盘的安装方法;5、光驱的认识、安装与常见故障原因;6、认识显卡的类型,学会其安装方法;7、机箱、电源的作用与安装方法;8、系统外部设备的安装方法;9、实训结束后将物品等放回原来位置。

五、实训报告要求1、将你在实训过程中认识的部件及部件的功能记录在实训报告单上;2、把你认为没有看明白的部分写出来。

实训三计算机系统组装一、实训目的1、在识别各个部件和板卡的基础上,将它们组装在一起;2、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的组装,进一步熟悉各部件的功能;3、掌握安装和拆卸计算机部件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训指导书一、主要目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训性较强的课程,其目标定位为培养计算机维护与组装方面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如果光靠单纯的理论教学和少量的实验,是不能系统、全面地掌握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安装和维护。

为了便于学生熟练、全面地掌握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选购、安装、设置和维护,特为教材配套编写了这本《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指导书。

实训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重要的实训环节,实训的目的是锻炼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可在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硬件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安排10个实训,提高学生软硬件安装的水平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本指导手册根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的实训要求进行编写,在内容编排上紧扣教学内容,除了完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中规定的10个实训操作项目之外,力求做到目的明确,条理清楚,对学生具有指导性。

学生通过本实训的实训,具有计算机组装,维修和维护的基本技能,能跟进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适应行业相应岗位的需求.实训表明,本课程实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学习理论后必需实训操作,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本专业的应用打下基础,因此各部分的实训安排均配合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

具体要求如下:(一) 知识教学要求1. 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选购、安装方法;2. 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设置、调试、优化及升级方法;3. 能分析和处理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二) 能力培养要求1. 能根据用户需求合理选择计算机系统配件;2. 能熟练组装一台计算机并进行必要的测试;3. 能熟练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4. 能初步诊断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并进行简单的板级维修;5. 能对常用外设进行安装、使用及日常维护。

(三) 思想教育要求1. 具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2. 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市场观念;3. 具备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4、独立完成实训报告。

三、实训内容实训一:计算机硬件识别一、目的:1.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结构。

2.正确识别计算机组成部件,并记住各部件的标准名称。

3.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大概功能和工作原理。

二、重点难点:正确识别计算机组成部件,并记住各部件的标准名称。

三、场地、设备及材料:1.十字螺丝刀,每组一把。

2.计算机硬件设备,每组一套。

3.场地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四、组织形式:分组教学、实训五、方法和步骤:1.主机部件,如图1所示。

图1 主机内部结构2、实训要求1)认识计算机主机箱内部件(主板、CPU、内存条、硬盘、光驱、软驱、电源、显卡、网卡等),记下各个部件名称标识、型号、厂家等,并了解各部件的基本功能。

2)认识计算机常用外设部件(显示器、鼠标、键盘等),记下各个部件名称标识、型号、厂家等,并了解各部件的基本功能。

六、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实验室的学生实训规章制度操作。

2.各实训小组在实训前要清点实物,做到有序放置。

3.按实训指导教师和实训步骤的要求进行操作。

4.作好实训的操作记录和问题记录,以备课后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工具使用一、目的:计算机系统组装是计算机能工作的前提,计算机系统维护维修的目的主要是让计算机系统能稳定运行或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优化,更好地为我们服务,而要掌握计算机系统维护维修技能的基础是首先要能正确的使用计算机组装、维护维修常用硬件工具。

1.了解计算机系统维护维修的必要性。

2.掌握计算机系统组装、维护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重点难点:计算机系统组装、维护、维修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场地、设备及材料:十字螺丝刀、尖嘴钳、小毛刷、吹风球。

四、组织形式:分组教学、实训五、方法和步骤:1、各个工具介绍:十字螺丝刀(带磁性):用于拆卸和安装螺钉的工具。

由于计算机上的螺钉全部都是十字形的,所以你只要准备一把十字螺丝刀(具有永磁性)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准备磁性的螺丝刀呢?这是因为计算机器件安装后空隙较小,一旦螺钉掉落在其中不好取出,因此,用磁性螺丝刀可以吸住螺钉,在安装时非常方便,如图1所示。

图1 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而且可用来拆开产品包装盒、包装封条等,如图2所示。

图2 一字螺丝刀镊子:用来夹取螺钉、跳线帽及其它的一些小零碎动西,如图3所示。

图3 镊子图4 尖嘴钳尖嘴钳:主要用于在安装主板时固定金属支撑柱,它可以用来拆机箱后面的板卡挡板,如图4所示。

小毛刷:用于清理硬件设备长期积累的灰尘,避免因灰尘引起接触性故障,如图5所示。

图5 小毛刷吹风球:用于吹去硬件设备上长期积累的灰尘,在用小毛刷刷过后,可用吹风球吹去灰尘,不能用嘴吹,因为嘴吹气含有水汽,可能导致设备短路,烧坏设备,如图6所示。

图6 吹风球图7 橡皮橡皮:用于擦除显卡、内存条等金手指上长期形成的氧化膜,如图7所示。

散热膏:在安装高频率CPU时散热膏(硅脂)必不可少,大家可购买优质散热膏(硅脂)备用,如图8所示。

图8 散热膏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十字螺丝刀、尖嘴钳、小毛刷、吹风球的操作方法及规范、注意事项等。

六、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实验室的学生实训规章制度操作。

2.各实训小组在实训前要清点实物,做到有序放置。

3.按实训指导教师和实训步骤的要求进行操作。

4.作好实训的操作记录和问题记录,以备课后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三:计算机硬件组装一、目的:通过掌握计算机的硬件安装,进一步理解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联系和工作原理,为后面计算机的组装和维护打下一定的基础。

1.掌握计算机硬件安装的方法和步骤。

2.了解计算机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理解计算机配置技术原理。

二、重点难点:计算机硬件安装的方法和步骤三、场地、设备及材料:1.常用的计算机组装工具,每组一套。

2.计算机硬件设备,每组一套。

四、组织形式:分组教学、实训。

五、方法和步骤:1、实训指导1).在开始装机前,应先检查一遍装机工具的数量和型号是否齐全。

如十字螺丝刀、镊子、尖嘴钳等。

2).根据配置清单检查装机配件的数量、型号和完好性。

在检查完装机工具后,接着检查装机各配件能否正常工作。

3).认真阅读各设备相关的技术说明书和手册。

4).释放人体所带静电,按工作台的摆放要求布置好配件。

5).在工作台上放置一块海绵垫,取出主板摆放在海绵垫上,然后按要求设置好主板跳线、安装好CPU、CPU风扇、内存条。

6).打开机箱,在机箱底板上安装好固定主板用的金属或塑料的支撑柱,将安装好CPU、内存条的主板放置到机箱里并用螺钉固定。

7).安装各驱动器,包括硬盘、光驱、软驱等。

8).安装各扩展卡,包括显卡、声卡、网卡等。

9).安装机箱电源,并接好个部件的电源线和数据线。

10).声卡的音频线、机箱面板指示灯和控制按键的连接,连接完成后要整理机箱内部的各种电缆,避免妨碍空气流通,影响机箱内部的散热。

11).连接主机与外设,常用外设主要有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等。

12).最后检查所有连接线缆,无误后,再接好外部电源线,开机进行测试。

2、实训内容按照实训指导的内容,按步骤练习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完整安装,并开机测试。

六、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实验室有关的实训规章制度进行操作。

2.连接电缆、数据线缆时要注意方向。

3.计算机硬件安装结束后,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

实训四:配件调查与网络虚拟配机一、目的:1、了解目前计算机配件市场,熟悉配件的性能、价格情况。

2.掌握配置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的配件名称及组成结构。

3.掌握根据不同用户要求,设计配置方案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重点难点:根据不同用户要求,设计配置方案的能力。

三、场地、设备及材料:1.虚拟装机网址:/index.jsp2.实训地点:计算机机房四、组织形式:分组教学、实训五、方法和步骤:1、登录装机网址:/index.jsp,按如下原则选择配件:1)、配置PC原则,一般首先根据用途确定大概预算,原则上首先选定CPU,确定使用哪一种平台。

然后,根据平台选择主板。

根据用途确定内存,主板档次,显卡档次。

2)、主板与CPU相配的基本原则:接口要能够匹配,主板最高前端总线能够支持相应的CPU。

3)、主板与内存,在支持双通道的情况下,尽量配成双通道的模式,内存速度的双倍应该与CPU前端总线相同。

此时价格写成:2*价格4)、主板与显卡,至少要求能够插得上、接口匹配。

5)、主板与硬盘、光驱,要求至少有相应的接口,尽量使用SATA接口硬盘。

空出的IDE接口用于连接光驱类设备。

2、实训报告填写要求1)、如果选用盒装CPU,一般来说盒装CPU自带风扇,此时表中风扇一栏填写“盒装CPU自带风扇”2)、如果选用集成显卡:则在显卡一栏填写如“集成显卡6100”,视具体主板情况填写。

3)、如果选用集成网卡:则在网卡一栏填写如“集成网卡REALTEK8139”4)、如果选用集成声卡:则在声卡一栏填写如“集成声卡ALC650”六、注意事项1.选择的配件要齐全和配件之间的兼容性要注意。

2.配置的总价应在规定的总价范围类,配置时应注意相同价格配置之间的性价比。

实训五:BIOS设置与优化一、目的:计算机的BIOS程序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沟通的桥梁,BIOS程序直接面对计算机硬件,在计算机启动时担当自检、初始化的功能,并能使计算机按我们设置的BIOS参数进行工作,还能通过BIOS参数设置来优化系统。

1.了解计算机BIOS的功能。

2.掌握计算机系统BIOS参数常用项的设置方法。

3.理解通过BIOS参数设置优化系统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计算机系统BIOS参数常用项的设置方法和优化方法。

三、场地、设备及材料:1.计算机,每组一台。

2.计算机对应的主板说明书一本。

四、组织形式:分组教学、实训五、方法和步骤:1、实训指导目前大多数主板通常在机器启动时,按热键进入BIOS设置程序来修改参数,优化系统性能,但不同类型的机器进入BIOS设置程序的按键不完全相同,下面是几种常见进入BIOS设置程序的方法。

AWARD BIOS:启动时按DEL键。

AMI BIOS:启动机器时按DEL键或ESC键。

COMPAQ BIOS:启动过程时按下F10。

PHOENIX BIOS,启动过程中按下F2。

开机启动,按相应的键进入BIOS设置主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BIOS设置主界面1)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定)2)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设定)3) CHIPSET FEATURES SETUP(芯片组特性设定)4) POWER MANAGEMENT SETUP(省电功能设定)用来设定CPU、硬盘、显示器等等设备的省电功能5) PNP/PCI CONFIGURATION(即插即用设备与PCI组态设定)用来设置ISA以及其它即插即用设备的中断以及其它差数6) LOAD BIOS DEFAULTS(载入BIOS预设值)此选项用来载入BIOS初始设置值7) LOAD OPRIMUM SETTINGS(载入主板BIOS出厂设置)这是BIOS的最基本设置,用来确定故障范围8) INTEGRATED PERIPHERALS(内建整合设备周边设定)主板整合设备设定9) SUPERVISOR PASSWORD(管理者密码)计算机管理员设置进入BIOS修改设置密码10) USER PASSWORD(用户密码)设置开机密码11) IDE HDD AUTO DETECTION(自动检测IDE硬盘类型)用来自动检测硬盘容量、类型12) SAVE&EXIT SETUP(储存并退出设置)保存已经更改的设置并退出BIOS设置13) EXIT WITHOUT SAVE(沿用原有设置并退出BIOS设置)不保存已经修改的设置,并退出设置2、实训内容根据实训指导和教材,对BIOS进行优化设置,以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做好实训纪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