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_肠道病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ຫໍສະໝຸດ Baidu
致病性及免疫性
n 晚秋及冬季为主要发病季节 n 粪-口途径,大便为蛋花汤样 n 主要保护性抗体为SIgA,对同型病毒有保
护作用 n 对异型也有部分保护作用,细胞免疫亦有
交叉保护作用
致病性
n 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带毒者 n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n 易感人群:6个月~2岁的婴幼儿 n 发病季节:秋冬季
导致驰缓性麻痹 B组病毒:诱发新生乳鼠局灶性骨胳肌炎,
导致痉挛性麻痹 n 预防尚无疫苗可用
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查
粪-口感染 诱 发
无菌性脑膜炎 病毒性心肌炎 胸痛 糖尿病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咽喉漱液、粪便等 分离病毒及血清学检查
埃可病毒 (ECHO Virus)
n 不诱发新生乳鼠病变 n 诱发婴儿腹泻和无菌性脑膜炎等人类疾患
致病机制
病毒在 小肠黏 膜绒毛 细胞内 增殖
细胞溶解死亡,微 绒毛萎缩、变短和 脱落
腹泻
腺窝细胞增生和 分泌增多
严重时导致脱水 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临床表现
n 水样腹泻,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 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但不含血或黏液
n 伴发烧、呕吐和腹痛 n 部分病例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n 少数患儿因脱水和酸中毒引起死亡
破坏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非麻痹型(无菌性脑膜炎) 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疼痛等
麻痹型—肢体麻痹 (个别死亡)
暂时型 永久型
病毒
经口
隐性感染,90% 无症状或轻微
肠粘膜细胞及淋巴组织增殖 粪便排毒
10% 入血
第一次病毒血症 顿挫感染,5% 呼吸道、胃肠道及
全身淋巴组织中增殖 全身症状(发热、不适)
第二次病毒血症
痛、水样腹泻,自限性,预后好。
沙波病毒
n 也称为典型杯状病毒 n 主要引起5岁以下小
儿腹泻 n 发病率低,临床症状
类似轻型轮状病毒感 染
星状病毒(astrovirus)
n 球形,表面结构呈星形,有5-6个角 n 无包膜,单正链RNA
n 归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 n 人类肠道病毒包括: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埃可病毒(ECHO) 新肠道病毒(new enteroviruses)
有67个血清型
共同特征
1.病毒呈球形,无包膜 2.核心为单股RNA,具有传染性 3.多在易感细胞内增殖,产生CPE 4.耐乙醚和酸,较耐热,对紫外线、干燥敏感 5.粪--口途径传播 6. 临床表现多样化
病毒分离检查:
细胞培养
血清学检查: 双份血清
ELISA IFA
PPCCRR法
中和试验
补体试验
预防
n 一般预防:隔离患者、保护水源、注意 饮食卫生
n 紧急预防: 丙种球蛋白 n 特异预防:口服减毒活疫苗
防治原则
人工主动免疫
IPV,Salk
(注射灭活疫苗)
OPV,Sabin
(口服减毒活疫苗)
优 类似自然感染途径 点 缺
杯状病毒(calicivirus)
n 球形,表面有杯 状凹陷,无包膜
n 单正链RNA n 主要包括两个属:
诺如病毒和沙波 病毒
诺瓦克病毒
n 表面缺乏杯状凹陷或只有小凹陷 n 引起病毒性性胃肠炎暴发流行最重要的病原体 n 主要传播为粪-口途径,气溶胶也可传播 n 可累计任何年龄组,人群普遍易感 n 破坏小肠绒毛和粘膜上皮细胞,引起呕吐、腹
1%-2%
侵犯 中枢神经系统
非麻痹型(无菌性脑膜炎)
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疼痛等
麻痹型—
破坏
肢体弛缓性麻痹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暂时型 永久型
延髓麻痹 (极少数)
呼吸、心脏衰竭死亡
病毒
经口
肠粘膜细胞及淋巴组织增殖
10%
入血
第一次病毒血症
全身淋巴组织中增殖
隐性感染,90% 无症状或轻微
粪便排毒
顿挫感染,5% 呼吸道、胃肠道及全身症状 (发热、不适)
点 刺激肠道局部产生SIgA
VAPP
产生间接免疫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
n 致病特点:在肠道中增殖 却很少引起 肠道疾病
n 不同的型别可引起相同的临床综合症, 同型病毒也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疾病
致病特点
所致疾病
所致疾病
柯萨奇病毒
(Coxsackie Virus)
n 生物学特性: 28nm球形颗粒,分A组和B组 n A组病毒:诱发新生乳鼠弥漫性骨胳肌炎,
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
n 电镜检查、ELISA双抗体夹心法 n 控制传染源,严格消毒,经常洗手 n 治疗时注意补液,纠正电解质平衡 n 预防用猴、牛轮状病毒,可提供交叉保护
肠道腺病毒 (enterrisadenovirus)
n 是引起婴儿病毒性腹泻的第二位病原体 n 生物学性状与其他腺病毒相似 n 粪-口途径传播 n 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 n 引起水样腹泻
急性胃肠炎病毒
n 轮状病毒 n 杯状病毒 n 肠道腺病毒 n 星状病毒
轮状病毒(rotavirus)
n 大小不等的球形,具双层衣壳 n 内衣壳辐射呈轮状 n 双链RNA病毒,分11个节段
双层衣壳 内衣壳辐射呈轮状
轮状病毒的分组
n A组 n B组 n C组 n D组 n E组
人类致病的主要病原体---婴儿 感染人----成人 感染猪,偶尔也感染人 感染鸟类 感染猪
第二次病毒血症
1%-2% 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非麻痹型(无菌性脑膜炎) 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疼痛等
麻痹型—肢体麻痹 破坏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暂时型 永久型
延髓麻痹(极少数)
呼吸、心脏衰竭死亡
Polio victims
免疫性
对同型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以体液免疫为主 婴幼儿----胎盘----IgG
微生物学检查
致病性
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病毒携带者 传染途径: 粪----口途径 致病机制
病毒
经口
肠粘膜细胞及淋巴组织增殖
10%
入血
第一次病毒血症
全身淋巴组织中增殖
隐性感染90%-95%, 无症状或轻微
粪便排毒
顿挫型,5% 呼吸道、胃肠及全身症状 (发热、不适)
第二次病毒血症 1%-2%
侵犯中枢神经 0.1 % -0.2 %
脊髓灰质炎病毒
n Polio virus是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脊髓前角运动神经 细胞受损致弛缓性肢体麻痹多见下肢俗称小儿麻痹
n 分3个血清型I、II、III,以I型多见
生物学性状
n 二十面立体对称,呈球形,无包膜 n 单股正链RNA n 结构蛋白VP1-VP4 n 分三型
Polio virus,EM
致病性及免疫性
n 晚秋及冬季为主要发病季节 n 粪-口途径,大便为蛋花汤样 n 主要保护性抗体为SIgA,对同型病毒有保
护作用 n 对异型也有部分保护作用,细胞免疫亦有
交叉保护作用
致病性
n 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带毒者 n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n 易感人群:6个月~2岁的婴幼儿 n 发病季节:秋冬季
导致驰缓性麻痹 B组病毒:诱发新生乳鼠局灶性骨胳肌炎,
导致痉挛性麻痹 n 预防尚无疫苗可用
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查
粪-口感染 诱 发
无菌性脑膜炎 病毒性心肌炎 胸痛 糖尿病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咽喉漱液、粪便等 分离病毒及血清学检查
埃可病毒 (ECHO Virus)
n 不诱发新生乳鼠病变 n 诱发婴儿腹泻和无菌性脑膜炎等人类疾患
致病机制
病毒在 小肠黏 膜绒毛 细胞内 增殖
细胞溶解死亡,微 绒毛萎缩、变短和 脱落
腹泻
腺窝细胞增生和 分泌增多
严重时导致脱水 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临床表现
n 水样腹泻,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 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但不含血或黏液
n 伴发烧、呕吐和腹痛 n 部分病例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n 少数患儿因脱水和酸中毒引起死亡
破坏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非麻痹型(无菌性脑膜炎) 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疼痛等
麻痹型—肢体麻痹 (个别死亡)
暂时型 永久型
病毒
经口
隐性感染,90% 无症状或轻微
肠粘膜细胞及淋巴组织增殖 粪便排毒
10% 入血
第一次病毒血症 顿挫感染,5% 呼吸道、胃肠道及
全身淋巴组织中增殖 全身症状(发热、不适)
第二次病毒血症
痛、水样腹泻,自限性,预后好。
沙波病毒
n 也称为典型杯状病毒 n 主要引起5岁以下小
儿腹泻 n 发病率低,临床症状
类似轻型轮状病毒感 染
星状病毒(astrovirus)
n 球形,表面结构呈星形,有5-6个角 n 无包膜,单正链RNA
n 归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 n 人类肠道病毒包括: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埃可病毒(ECHO) 新肠道病毒(new enteroviruses)
有67个血清型
共同特征
1.病毒呈球形,无包膜 2.核心为单股RNA,具有传染性 3.多在易感细胞内增殖,产生CPE 4.耐乙醚和酸,较耐热,对紫外线、干燥敏感 5.粪--口途径传播 6. 临床表现多样化
病毒分离检查:
细胞培养
血清学检查: 双份血清
ELISA IFA
PPCCRR法
中和试验
补体试验
预防
n 一般预防:隔离患者、保护水源、注意 饮食卫生
n 紧急预防: 丙种球蛋白 n 特异预防:口服减毒活疫苗
防治原则
人工主动免疫
IPV,Salk
(注射灭活疫苗)
OPV,Sabin
(口服减毒活疫苗)
优 类似自然感染途径 点 缺
杯状病毒(calicivirus)
n 球形,表面有杯 状凹陷,无包膜
n 单正链RNA n 主要包括两个属:
诺如病毒和沙波 病毒
诺瓦克病毒
n 表面缺乏杯状凹陷或只有小凹陷 n 引起病毒性性胃肠炎暴发流行最重要的病原体 n 主要传播为粪-口途径,气溶胶也可传播 n 可累计任何年龄组,人群普遍易感 n 破坏小肠绒毛和粘膜上皮细胞,引起呕吐、腹
1%-2%
侵犯 中枢神经系统
非麻痹型(无菌性脑膜炎)
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疼痛等
麻痹型—
破坏
肢体弛缓性麻痹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暂时型 永久型
延髓麻痹 (极少数)
呼吸、心脏衰竭死亡
病毒
经口
肠粘膜细胞及淋巴组织增殖
10%
入血
第一次病毒血症
全身淋巴组织中增殖
隐性感染,90% 无症状或轻微
粪便排毒
顿挫感染,5% 呼吸道、胃肠道及全身症状 (发热、不适)
点 刺激肠道局部产生SIgA
VAPP
产生间接免疫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
n 致病特点:在肠道中增殖 却很少引起 肠道疾病
n 不同的型别可引起相同的临床综合症, 同型病毒也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疾病
致病特点
所致疾病
所致疾病
柯萨奇病毒
(Coxsackie Virus)
n 生物学特性: 28nm球形颗粒,分A组和B组 n A组病毒:诱发新生乳鼠弥漫性骨胳肌炎,
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
n 电镜检查、ELISA双抗体夹心法 n 控制传染源,严格消毒,经常洗手 n 治疗时注意补液,纠正电解质平衡 n 预防用猴、牛轮状病毒,可提供交叉保护
肠道腺病毒 (enterrisadenovirus)
n 是引起婴儿病毒性腹泻的第二位病原体 n 生物学性状与其他腺病毒相似 n 粪-口途径传播 n 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 n 引起水样腹泻
急性胃肠炎病毒
n 轮状病毒 n 杯状病毒 n 肠道腺病毒 n 星状病毒
轮状病毒(rotavirus)
n 大小不等的球形,具双层衣壳 n 内衣壳辐射呈轮状 n 双链RNA病毒,分11个节段
双层衣壳 内衣壳辐射呈轮状
轮状病毒的分组
n A组 n B组 n C组 n D组 n E组
人类致病的主要病原体---婴儿 感染人----成人 感染猪,偶尔也感染人 感染鸟类 感染猪
第二次病毒血症
1%-2% 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非麻痹型(无菌性脑膜炎) 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疼痛等
麻痹型—肢体麻痹 破坏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暂时型 永久型
延髓麻痹(极少数)
呼吸、心脏衰竭死亡
Polio victims
免疫性
对同型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以体液免疫为主 婴幼儿----胎盘----IgG
微生物学检查
致病性
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病毒携带者 传染途径: 粪----口途径 致病机制
病毒
经口
肠粘膜细胞及淋巴组织增殖
10%
入血
第一次病毒血症
全身淋巴组织中增殖
隐性感染90%-95%, 无症状或轻微
粪便排毒
顿挫型,5% 呼吸道、胃肠及全身症状 (发热、不适)
第二次病毒血症 1%-2%
侵犯中枢神经 0.1 % -0.2 %
脊髓灰质炎病毒
n Polio virus是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脊髓前角运动神经 细胞受损致弛缓性肢体麻痹多见下肢俗称小儿麻痹
n 分3个血清型I、II、III,以I型多见
生物学性状
n 二十面立体对称,呈球形,无包膜 n 单股正链RNA n 结构蛋白VP1-VP4 n 分三型
Polio virus,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