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_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教案
赣南医学院教案专业:基础医学课程:微生物学任课老师:刘志春教务处编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型别、培养、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特异性预防;2.掌握轮状病毒的致病性;3.熟悉肠道病毒的种类、共同特性、COX病毒与ECHO病毒的致病性;4.熟悉脊髓灰质炎病毒和轮状病毒的形态结构;5.了解脊髓灰质炎病毒和轮状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一)重点:1.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与特异性预防;2.轮状病毒的致病性。
(二)难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机理。
(三)疑点: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机制。
三、教学方法设计:1.利用投影和板书进行授课;2.结合生活实际及临床相关知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3.语言表达结合板书功效,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抓住关键,增强效果。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和板书五、时间安排1、复习旧课,引入新课:(2分钟)2、讲授新课:肠道病毒的种类、共同特性(5分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概述(3分钟)、生物学性状(12分钟)、致病性(18分钟)、免疫性(3分钟)、微生物学检查法(2分钟)、防治原则(8分钟)、COX病毒与ECHO病毒的致病特点(5分钟)、急性胃肠炎病毒(20分钟)3、小结及布置思考题(2分钟)六、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一)组织教学:教师登上讲台,学生起立,坐下后,环视全体同学,用无声的语言督促学生准备听课,如发生异常情况,在课前予以及时解决。
(二)复习旧课,引入新课:先简要复习呼吸道病毒,引入本次课内容。
(三)板书设计第27章肠道病毒一、分类二、共同特征第一节脊髓灰质炎病毒概述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结构形态、基因组及功能、病毒蛋白(二)培养特性(三)抗原组成及血清型(四)抵抗力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传染源与传播途径(二)致病过程(示意图)(三)临床表现隐性感染、显性感染(轻型、无菌性脑膜炎、麻痹型)(四)免疫性三、微生物学检查(一)病毒分离与鉴定(二)血清学试验(三)快速诊断四、防治原则(一)主动免疫salk疫苗和sabin疫苗(二)被动免疫第二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一)致病特点(二)致病类型第28章急性胃肠炎病毒第一节轮状病毒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结构(如图)(二)分型(三)病毒培养(四)抵抗力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发病机制(二)临床表现(三)免疫性三、微生物学检查四、防治原则七、小结:本堂课主要讲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防治原则,轮状病毒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微生物问答题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有哪3种形态?2.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各有何作用?3.G+菌和G-菌细胞壁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4.青霉素和溶菌酶为什么不能杀灭革兰阴性菌?5.简述革兰染色法操作步骤第2章细菌的生理1.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是什么?2.细菌生长曲线分哪4个阶段?3.细菌根据对氧的需要程度分为哪几种类型?4.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哪几种?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1.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种类?2.简述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3.湿热灭菌有哪些方法? 各有何用途?4.筒述紫外线杀菌的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
5.在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湿热灭菌法的效果比干热法好?6.当从事病原生物学安全实验室工作时,应考虑哪些与生物安全相关的问题?第4章噬菌体1.噬菌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2.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溶原性转换的概念及特征。
3.溶菌性周期与溶原性周期的区别。
第5章细菌的遗传变异1.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类型及其主要差异?2.何谓BCG、transposon、R质粒、Hfr、lysogenic conversion和Ames试验?3.影印试验验证何种理论?突变型细菌有哪些?第6章细菌耐药性1.简述抗菌药物类型2.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又几种?3.简述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4.控制细菌耐药性策略?第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病原菌对宿主的致病性,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2.试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基本生物学特性?3.细菌的侵袭力,由哪些因素组成?4.请陈述机体抗细菌感染的特点?5.当机体感染病原菌后,感染的发展及其结果可能在机体有哪些方面的表现?6.试述医院感染的基本特点?从医学微生物学角度,怎样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第8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 试述检测病原菌的基本程序和原则?2. 对已经分离出的细菌菌落,怎样从微生物学角度去进一步鉴定?3. 试述疫苗研制及其发展的主要阶段?第9章球菌1.简述葡萄球菌的分类及意义。
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
第02章 细菌的生理
第03章 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 第04章 噬菌体 第05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 第06章 细菌耐药性 第0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08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细菌学
第09章 球菌
第10章 肠杆菌科
第11章 弧菌
第12章 螺杆菌属 第13章 厌氧性细菌 第14章 分枝杆菌属 第15章 嗜血杆菌属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医学微生物学
配套光盘 主 制 编 李 凡 徐志凯 作 丁天兵
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目
绪论
细菌学 病毒学 真菌学
录
细菌学
第01章 细菌的形态结构
第28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30章 虫媒病毒
病毒学
第31章 出血热病毒 第32章 疱疹病毒 第33章 反转录病毒
第34章 其他病毒
第35章 朊粒
真菌学
第36章 真菌学总论
第37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 第16章 动物源性细菌
细菌学
第17章 其他细菌
第18章 放线菌与诺卡菌
第19章 支原体
第20章 立克次体
第21章 衣原体 第22章 螺旋体
病毒学
第23章 病毒基本性状
第24章 病毒感染和免疫 第25章 病毒感染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26章 呼吸道病毒 第27章 肠道病毒
第章肠道病毒
(3) 除柯萨奇 A 组某些型别的病毒必须在乳鼠中增殖外,其余肠道病毒均可以用细胞分离、
培养,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
(4) 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易感对象主要是儿童,主要的感染类型为隐性感染。
2.(1)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①经消化道感染,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或轻症感染,极少数
幼儿体内病毒可经两次病毒血症后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灰质炎,造成肢体弛缓性瘫痪;②
和
。
7. 轮状病毒属
科。核酸类型为
,由
个基因节段组成。
8.轮状病毒结构特点为外形呈
状,具有
衣壳,
包膜。
9. 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流行最主要的病原体是
,传播途径为和
。
10. 尚不能用细胞培养的急性胃肠炎病毒是
。基因组类型为
,有
种衣壳蛋白。
11. 急性胃肠炎病毒所致胃肠炎的流行方式分为两种,即
和
。
三、名词解释
20. 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特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分为Ⅰ、Ⅱ、Ⅲ三个血清型 B. 宿主细胞膜受体为糖蛋白 C.90%以上病毒感染为隐性感染 D.病后对同型病毒具有牢固免疫力 E.易感者主要为 6 个月至 5 岁儿童
21. 关于脊髓灰质炎的预防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搞好患者排泄物消毒,加强饮食卫生,保护水源 B. 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C.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D.注射丙种球蛋白 E.防鼠灭鼠
25. 关于柯萨奇病毒的特点,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 是无包膜的 RNA 病毒 B. 根据其对新生小鼠的致病性分型 B. 主要以粪—口途径传播 C..能引起人类的多种疾病 C. 有些型别具有血凝性质
26.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注意事项不包括: A. 注意疫苗是否失效 B. 勿用热开水送服 C. 疫苗要注意冷藏运输 B. D.宜安排在冬季服用 E. 只需服用 1 次即可达到免疫效果
肠道病毒医学PPT
核酸检测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 PCR、基因测序等,直接 检测病毒核酸。
抗原检测
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病毒 抗原,快速简便,但可能 出现假阳性。
诊断与检测的注意事项
采集标本
实验室安全
准确性与可靠性
采集新鲜、无污染的标 本,避免交叉感染。
遵循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防止病毒扩散和感染。
选择可靠的诊断方法和 检测技术,确保诊断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治疗与预防的注意事项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肠道病毒感染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早期治疗和预防 并发症。
遵循医嘱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预防,不要自行更改治疗方案或停药。
监测病情
在治疗和预防过程中,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04 肠道病毒与其他医学领域的关系
CHAPTER
与免疫学的关系
免疫应答
疾病控制
了解肠道病毒的传播方式和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 有效的防控策略,减少病毒传播和疾病发生。
3
公共卫生教育
针对肠道病毒的传播和预防进行公共卫生教育, 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05 肠道病毒的未来研究方向
CHAPTER
新药研发和治疗方法的研究
抗病毒药物的研发
针对肠道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是 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旨在寻找更有 效、更安全的治疗药物,以降低肠道 病毒对人类的危害。
谢谢
THANKS
设计抗病毒药物。
药物筛选
02
利用肠道病毒进行药物筛选,可发现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小分子
化合物或天然产物。
药物作用机制
03
研究肠道病毒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
制,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28-2-2-1 病毒-教学评设计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2-3-1病毒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概述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材分析病毒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生物,它的结构简单,不具备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特定生物的活细胞里。
细菌和真菌也是我们身边广泛存在的微生物。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征是学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作用”“生物技术”的知识基础。
基于上述思路,本章内容先后安排了“病毒”“细菌”“真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按照生物个体由小到大、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并且在内容上体现了以“人与生物圈”为核心的理念。
3.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知道流行性感冒,对流行性感冒有亲身经历,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也有所了解,但是由于病毒十分微小,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因此学生对病毒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
学生不知道病毒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生殖过程以及病毒的分类依据,对于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尤其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总认为是对人类有害的。
因此要充分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引导学生充分的自学和讨论。
【教学目标】1.通过图文分析,引导学生说出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繁殖过程,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通过观察噬菌体繁殖过程示意图,使学生能概述病毒的增殖过程,关注病毒与人类生活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说出病毒的形态分类、结构组成。
难点:概述病毒的增殖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评价任务】1.说出病毒的形态分类、结构组成。
书面检测,写出病毒的分类、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病毒的增殖过程。
通过观察动画演示,能够描述病毒从侵入活细胞到释放的过程,并说出病毒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增殖方式。
3.关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过图文分析,能从正反两方面去思考和观察,正确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教与学活动评价任务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导入语:近期的流行性感冒使多数的同学高烧乏力,头痛咳嗽,让很多同学们都跟着“遭殃”。
2024版肠道病毒感染
30
THANK YOU
2024/1/25
31
护理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持充足休息、注 意个人卫生等护理措施,促进康复。同 时,对于严重病例需加强护理和监测,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024/1/25
21
05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建议
2024/1/25
22Leabharlann 脱水现象及补液治疗原则轻度脱水
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可通过口 服补液盐纠正。
中度脱水
除了上述三种常见肠道病毒外,还有其他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人类感染,如星状病 毒、杯状病毒等。
这些肠道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症状表现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都可引起胃肠道症状。
2024/1/25
预防这些肠道病毒感染的关键在于加强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管理,避免接触污染的 水源和食品。
11
03
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2024/1/25
高钾血症
应立即停用含钾药物或食物,采取降钾措施如使用胰岛素和葡萄糖、 钙剂、碳酸氢钠等。
低钠血症
轻度低钠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重度低钠需静脉补充高渗盐水。
2024/1/25
24
心肌损害监测和干预措施
心肌酶谱监测
定期检测心肌酶谱如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以评估心肌损害程 度。
心电图检查
对疑似心肌损害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 常表现。
出现烦躁、皮肤弹性降低、四肢冷等症状,需静 脉补液治疗。
重度脱水
表现为休克、无尿、昏迷等严重症状,应立即进 行静脉快速补液,同时监测生命体征。
病原生物学学习复习指导(重点难点)
《病原生物学》课程学习、复习指导(供七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及其它非临床医学参考)本指导根据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编写,有利于同学掌握课程学习重点及复习指导。
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编写2013年3月目录(医学寄生虫学部分)总论 (6)第一章医学线虫 (7)第二章医学吸虫 (9)第三章医学绦虫 (11)第四章医学原虫 (13)第五章医学节肢动物 (16)教学时数分配表(共24学时)总论一、目的要求1. 了解全世界与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状况及危害性。
2. 熟悉寄生虫病流行规律与防治原则。
3. 掌握寄生虫,宿主,生活史等基本概念;掌握消除性免疫、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的概念;掌握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寄生虫病的名称;掌握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寄生及宿主的概念,宿主的类别,体现寄生虫免疫的特点的带虫免疫和伴随免疫现象,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流行的基本环节及影响流行的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第一章线虫•目的要求1. 了解蛔虫、蛲虫、鞭虫、钩虫、丝虫成虫形态结构,所致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2. 掌握蛔虫、蛲虫、鞭虫、钩虫虫卵的形态特征及相关的鉴别要点。
3. 掌握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的生活史(主要是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与致病的关系、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是病原学诊断方法),防治原则。
4. 掌握两种主要丝虫微丝蚴形态及鉴别要点、生活史中成虫的寄生部位、人体感染过程、微丝蚴夜现周期性及致病作用;掌握丝虫感染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
掌握旋毛虫幼虫的形态特点、生活史及与致病的关系、感染方式及诊断方法•重点、难点重点:蛔虫、钩虫、蛲虫,鞭虫虫卵的形态特征,旋毛虫囊包形态,上述线虫对人的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重要致病作用,最佳病原学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
难点:钩虫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因;蛲虫的重复感染与异位感染。
第二章医学吸虫一、目的要求1.了解常见人体吸虫(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等)所致疾病的流行因素与流行特点。
肠道病毒ppt课件
致病机制
病毒 口
咽部、肠道淋巴结大量繁殖 少量
血(第一次病毒血症)
全身淋巴组织增殖
血(第二次病毒血症) 靶器官(脊髓前角神经细胞、脑膜、心脏)
病变轻微 暂时性肢体麻痹
病变严重 迟缓性麻痹
极少数 延髓麻痹 呼衰、心衰、死6 亡
➢生物学特性
1.病毒近似球形,直径27~30nm,核心为单正 链RNA,约7.2~8.5kb,核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 无包膜。
肠道病毒
1
肠道病毒(enterovirus)
属于小RNA病毒科中的肠道病毒属成员,由粪口途径传播。
虽然感染胃肠道,但却很少引起胃肠道疾病, 其靶器官以神经系统、肌肉和其他系统为主,引起 脊髓灰质炎、脑膜炎、脑膜脑炎、心肌炎、心周炎、 手足口病等疾病。
一种病毒血清型可引起几种不同的疾病综合征, 而几种不同的血清型又可引起同一种疾病。
18
一、肠道病毒70型
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急性出血性结膜 炎病毒。
不具有肠道嗜性,存在于眼结膜,由接触传播。 最适增殖温度低,为33℃,与其优先感染眼结 膜有关。 用人胚肾或猴肾细胞培养。
19
二、肠道病毒71型
是世界各地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 重要病因,有时导致死亡。在某些地方特 别是在日本和瑞典,该病毒引起手足口病 流行。
2
肠道病毒种类与分型
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virus):分1、2、3三型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分A、B两组
A组:包括A1~A22、A24型 B组:包括B1~B6型 埃可病毒(ECHOV): 包括1~9、11~27、29~33型 新型肠道病毒:包括68、69、70、71型
13
生物学特性
肠道病毒
Polio victims
Professor sabin
防治
▪ 一般预防:隔离患者、保护水源、注意饮 食卫生
▪ 特异预防:口服减毒活疫苗 ▪ 紧急预防——丙种球蛋白
预防
接种三价混合灭活疫苗(Salk苗);或
口服三价混合减毒活疫苗(Sabin苗)。
灭活Salk苗
接种途径
注射
诱生IgG
+
诱生SIgA
-
阻止经肠道感染 -
冷冻保存
-
用于免疫缺陷患 -
者有致病作用
免疫持久力 较短
减毒活Sabin苗 口服 + +
+ +
+
较长
脊髓灰质炎死活苗的比较
项目
活疫苗 (OPV) 死疫苗 (IPV)
接种方法 口服糖丸
肌肉注射
抗体产生 血清抗体、分泌抗体 血清抗体
间接免疫 能通过接种者粪便
排毒免疫更多人群
稳定性
差,不易保存
▪ 核酸检测: 核酸杂交、PCR
防治原则
▪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严密消毒可 能污染的物品
▪ 疫苗接种 脊髓灰质炎疫苗(IPV、OPV) 其它尚无疫苗
脊髓灰质炎病毒
▪ Polio virus是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脊髓前角运动 神经细胞受损致弛缓性肢体麻痹多见下肢俗称小儿 麻痹
▪ 分3个血清型I、II、III,以I型多见
柯萨奇A组
5、眼病
6、流行性胸痛 7、心肌炎和心包炎
柯萨奇B组
免疫性
▪ 感染后可获得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 ▪ 以体液免疫为主
中和抗体IgG、IgM,分泌性IgA ▪ 母亲的抗体对新生儿有保护作用
肠道病毒enteroviru
肠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01
02
03
形态
肠道病毒呈球形,直径约 为20-30纳米,由一个核 酸核心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抵抗力
肠道病毒对热、紫外线、 干燥等环境因素敏感,但 在粪便和水中能存活较长 时间。
宿主范围
肠道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和 某些动物,如鼠类、猪等。
肠道病毒的传播方式
粪口传播
病毒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污染水源、食物等,再经 口摄入感染。
肠道病毒通过血液传播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炎症反应和 神经元损伤。这些病毒在神经细胞内复制,导致细胞死亡或 功能异常,进而引发神经系统疾病。
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肠道病毒可以感染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 心肌炎是一种心肌的炎症性疾病,通常会导致心悸、气短 、疲劳和胸痛等症状。严重的心肌炎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肠道病毒通过影响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和攻击自身组 织。这种异常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的发生。
05
肠道病毒的未来研究方向
新药研发
抗病毒药物的研发
针对肠道病毒的抗病毒药物是研究的 重点,旨在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药 物,以降低肠道病毒对人体的危害。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深入了解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有 助于优化药物设计和提高治疗效果。
会建议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补充体液,以维持身体的水电平衡。
03
休息与护理
对于肠道病毒感染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休息,遵医嘱治疗,并保持
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预防措施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者 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手部消
毒液。
避免接触患者
避免与已知患有肠道病毒感染的人 接触,特别是避免共享个人物品, 如杯子、餐具等。
肠道病毒
重者脱水和酸中毒,导致婴儿死亡 (5)免疫:SIgA
B组:引起成人腹泻,仅见于我国 C组:发病率低,多散发 D-G组:引起动物感染
三、微 生 物 学 检 查
微生物学检查 1、检测病毒或病毒抗原:电镜、ELISA 2、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PAGE电泳;RT-PCR 3、细胞培养
---麻痹性疾病、无菌性脑膜炎、心肌(包)炎、手足口病等
生物学性状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相似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病人与无症状感染者 传播途径:粪-口,呼吸道或眼部粘膜 致病特点:所致疾病谱复杂; 病毒主要在肠道增殖感染,但很少引起肠道疾病; 不同病毒可引起相同症状,同一病毒可引起不同疾病
• 柯萨奇病毒(Cox)、埃可病毒(ECHO)和新肠道病毒(EV)71型:无菌性脑膜炎 偶见: 病毒→脊髓前角运动神经C→弛缓性肢体麻痹
大
事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把脊髓灰质炎列为继天花之后 记 第二个计划消灭的传染病。
OPV 和 IPV 的 比 较
项目 接种方法 抗体产生 细胞免疫 间接免疫
稳定性 副作用
免疫效果
活疫苗 (OPV)
口服糖丸 /滴剂 血清抗体、分泌抗体
有 能通过接种者粪便 排毒免疫更多人群 差,不易保存 毒力回复 有引起VAPP危险性 更好
中和试验IgM
基因检测 核酸杂交技术
聚合酶联反应(PCR )
四、防 治 原 则
(一)主动免疫 1. 灭活疫苗(也称Salk疫苗) (inactivated poli vaccine,IPV)
经甲醛灭活后混合制成 2. 减毒活疫苗(也称Sabin疫苗)
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
医学微生物学
配套光盘 主 制 编 李 凡 徐志凯 作 丁天兵
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目
绪论
细菌学 病毒学 真菌学
录
细菌学
第01章 细菌的形态结构
第16章 动物源性细菌
细菌学
第17章 其他细菌
第18章 放线菌与诺卡菌
第19章 支原体
第20章 立克次体
第21章 衣原体 第22章 螺旋体
病毒学
第23章 病毒基本性状
第24章 病毒感染和免疫 第25章 病毒感染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26章 呼吸道病毒 第27章 肠道病毒
第02章 细菌的生理
第03章 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 第04章 噬菌体 第05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 第06章 细菌耐药性 第0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08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细菌学
第09章 球菌
第10章 肠杆菌科
第11章 弧菌14章 分枝杆菌属 第15章 嗜血杆菌属
第28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30章 虫媒病毒
病毒学
第31章 出血热病毒 第32章 疱疹病毒 第33章 反转录病毒
第34章 其他病毒
第35章 朊粒
真菌学
第36章 真菌学总论
第37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
丁天兵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01章细菌的形态结构第02章细菌的生理第03章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第04章噬菌体第05章细菌的遗传变异第06章细菌耐药性第0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08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第09章球菌第10章肠杆菌科第11章弧菌第12章螺杆菌属第13章厌氧性细菌第14章分枝杆菌属第15章嗜血杆菌属第16章动物源性细菌第17章其他细菌第18章放线菌与诺卡菌第19章支原体第20章立克次体第21章衣原体第22章螺旋体第23章病毒基本性状第24章病毒感染和免疫第25章病毒感染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第26章呼吸道病毒第27章肠道病毒第28章急性胃肠炎病毒第29章肝炎病毒第30章虫媒病毒第31章出血热病毒第32章疱疹病毒第33章反转录病毒第34章其他病毒第35章第36章真菌学总论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
肠道病毒PPT课件
肠道腺病毒40、41、42型 婴幼儿腹泻
诺如病毒 沙波病毒
腹泻
星状病毒
婴幼儿腹泻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基本性状
小RNA病毒(24~30 nm) 单股正链RNA
(感染性核酸) 衣壳二十面体立体对称。
肠道病毒基因结构模式图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多数能在易感细胞 中增殖,迅速产生 CPE。
疱疹性咽峡炎(hepangina): 由柯萨奇A组病毒某些血清型引起。
手足口病(hand-foot-mooth disease, HFMD): 由柯萨奇病毒A16、新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
16
所致疾病
流行性胸痛(pleurodynia): 常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 心肌炎(myocarditis)和心包炎(peri-carditis): 主要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死亡率高。 急性结膜炎(acute conjunctivitis)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e conjunctivitis): 分别由柯萨奇A24型和新肠道病毒70型引起。
EV71所致的细胞病变效应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
*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 病毒虽肠道感染,却引起多种肠道外感
染性疾病: 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脊髓灰质炎); 柯萨奇病毒(引起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等)。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 是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的病原
体。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 弛缓性肢体麻痹(小儿麻痹症)。
* 分三个血清型,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反应。
免疫性
* 病后获得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主要以体液
生理学各种病毒比较
病毒科
黄病毒科
布尼亚病毒科
疱疹病毒科
病毒名称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登革热病毒
汉坦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EB病毒
人巨细胞病毒
遗传物质
+ssRNA
分节段-ssRNA
线形dsDNA
包膜
有
有
有
对称类型
二十面体对称
二十面体对称
培养特性
白纹伊蚊C6/36细胞、乳鼠
无
2次病毒血症
1次病毒血症
无
病毒血症
重要症状
流行性感冒
上呼吸道卡他、Koplik斑、米糠样皮疹、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流行性腮腺炎、脑炎
婴儿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成人鼻炎和感冒
普通感冒、咽喉炎(229E、OC43);SARS(SARS-CoV)
儿童风疹;胎儿先天性感染、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呼吸道感染、腺病毒肺炎;咽结膜热
防治
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防蚊灭蚊
防蚊灭蚊
HFRS疫苗、防鼠灭鼠
阿昔洛韦
阿昔洛韦、大剂量IFN、VZV减毒活疫苗
阿昔洛韦
阿昔洛韦
注:有抵抗力者均较弱
无CPE
多核巨细胞、包涵体
抗原性
DEN1-DEN4
HSV-1、HSV-2
一个血清型
传染源
幼猪
患者、隐性感染者
黑线姬鼠、褐家鼠
患者
病人、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
三节吻库蚊
白纹伊蚊、埃及伊蚊
呼吸道、消化道、胎盘、虫媒传播
密切接触、性接触、垂直传播
呼吸道、病毒血症
第28章 医学节肢动物
第二节 病媒节肢动物
二、蝇
形态:
成蝇体长5~10mm,体 色呈暗灰色、黑色或暗褐 色,有些种类带有金属光 泽,全身被有棕毛,头部 可见左右2个大的复眼,中 央有1对触角。大部分蝇类 的口器为舐吸式,末端有 膨大的唇瓣,用以舐吸食 物。唇瓣黏附大量的病原 体,与传病有关。有些蝇 类的口器为刺吸式,能叮 咬人畜吸血。胸部发达, 有 翅 1 对 , 足 3 对 。
第一节 皮肤寄生节肢动物
一、疥 螨
生活史:
疥螨生活史为半变态,分为卵、幼虫、若虫和成虫 4个阶段。成虫以挖掘隧道方式寄生在人体皮肤角质层 内。疥螨雌雄成虫夜晚在人的皮肤表面交配,雄虫在 交配后不久死亡,雌虫在隧道内产卵,经3~5天孵化 为幼虫。幼虫蜕皮,经前若虫、后若虫发育为成虫。 从卵发育至成虫平均约需15天。
第二节 病媒节肢动物
一、蚊
防制:
1.环境防制 灭蚊的治本措施,包括消灭幼虫孳生地,清 除小容器积水以消灭白纹伊蚊。搞好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疏通 下水沟以减少库蚊的孳生。改良稻田排灌方法,采用水稻种植新 技术,清除排灌沟渠的杂草可减少蚊虫的孳生。 2.物理防制 如装纱窗,挂蚊帐,安装电子诱蚊灯等。
3.生物防制 鱼类能捕食孑孓。稻田、河沟放养鱼类,公 园内小型水池可放养观赏鱼类等。目前生物杀虫剂已被应用于现 场,对我国常见蚊种有较好杀虫效果。生物防制方法避免了药物 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 4.化学防制 和杀灭室内蚊虫。 常用菊酯类药物室内喷洒,亦可用蚊香驱赶
第二节 病媒节肢动物
二、蝇
防制:
防蝇灭蝇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1.环境防制 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或处理生活垃圾、粪便 腐败动植物、皮毛、骨、酒糟、浆渣等蝇类孳生物。 2.物理防制 隔绝孳生地使蝇不能产卵,如实行垃圾袋装化、 堆肥薄膜覆盖;使用纱门、纱窗、纱罩以防蝇类接触食物;安装 电子诱蝇灯诱杀成蝇等。 3.生物防制 采用自然界中蝇的天敌杀灭蝇类,如寄生蜂、苏 云金杆菌(H-9)等可分别杀灭家蝇和丝光绿蝇的幼虫。有些昆 虫是蝇蛆的捕食性天敌。 4.化学防制 生活区和室内灭蝇可使用菊酯类药物如氯氰菊酯 喷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
n 电镜检查、ELISA双抗体夹心法 n 控制传染源,严格消毒,经常洗手 n 治疗时注意补液,纠正电解质平衡 n 预防用猴、牛轮状病毒,可提供交叉保护
肠道腺病毒 (enterrisadenovirus)
n 是引起婴儿病毒性腹泻的第二位病原体 n 生物学性状与其他腺病毒相似 n 粪-口途径传播 n 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 n 引起水样腹泻
点 刺激肠道局部产生SIgA
VAPP
产生间接免疫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
n 致病特点:在肠道中增殖 却很少引起 肠道疾病
n 不同的型别可引起相同的临床综合症, 同型病毒也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疾病
致病特点
所致疾病
所致疾病
柯萨奇病毒
(Coxsackie Virus)
n 生物学特性: 28nm球形颗粒,分A组和B组 n A组病毒:诱发新生乳鼠弥漫性骨胳肌炎,
病毒分离检查:
细胞培养
血清学检查: 双份血清
ELISA IFA
PPCCRR法
中和试验
补体试验
预防
n 一般预防:隔离患者、保护水源、注意 饮食卫生
n 紧急预防: 丙种球蛋白 n 特异预防:口服减毒活疫苗
防治原则
人工主动免疫
IPV,Salk
(注射灭活疫苗)
OPV,Sabin
(口服减毒活疫苗)
优 类似自然感染途径 点 缺
致病性
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病毒携带者 传染途径: 粪----口途径 致病机制
病毒
经口
肠粘膜细胞及淋巴组织增殖
10%
入血
第一次病毒血症
全身淋巴组织中增殖
隐性感染90%-95%, 无症状或轻微
粪便排毒
顿挫型,5% 呼吸道、胃肠及全身症状 (发热、不适)
第二次病毒血症 1%-2%
侵犯中枢神经 0.1 % -0.2 %
致病性及免疫性
n 晚秋及冬季为主要发病季节 n 粪-口途径,大便为蛋花汤样 n 主要保护性抗体为SIgA,对同型病毒有保
护作用 n 对异型也有部分保护作用,细胞免疫亦有
交叉保护作用
致病性
n 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带毒者 n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n 易感人群:6个月~2岁的婴幼儿 n 发病季节:秋冬季
第二次病毒血症
1%-2% 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非麻痹型(无菌性脑膜炎) 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疼痛等
麻痹型—肢体麻痹 破坏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暂时型 永久型
延髓麻痹(极少数)
呼吸、心脏衰竭死亡
Polio victims
免疫性
对同型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以体液免疫为主 婴幼儿----胎盘----IgG
微生物学检查
致病机制
病毒在 小肠黏 膜绒毛 细胞内 增殖
细胞溶解死亡,微 绒毛萎缩、变短和 脱落
腹泻
腺窝细胞增生和 分泌增多
严重时导致脱水 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临床表现
n 水样腹泻,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 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但不含血或黏液
n 伴发烧、呕吐和腹痛 n 部分病例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n 少数患儿因脱水和酸中毒引起死亡
破坏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非麻痹型(无菌性脑膜炎) 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疼痛等
麻痹型—肢体麻痹 (个别死亡)
暂时型 永久型
病毒
经口
隐性感染,90% 无症状或轻微
肠粘膜细胞及淋巴组织增殖 粪便排毒
10% 入血
第一次病毒血症 顿挫感染,5% 呼吸道、胃肠道及
全身淋巴组织中增殖 全身症状(发热、不适)
第二次病毒血症
n 归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 n 人类肠道病毒包括: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埃可病毒(ECHO) 新肠道病毒(new enteroviruses)
有6无包膜 2.核心为单股RNA,具有传染性 3.多在易感细胞内增殖,产生CPE 4.耐乙醚和酸,较耐热,对紫外线、干燥敏感 5.粪--口途径传播 6. 临床表现多样化
1%-2%
侵犯 中枢神经系统
非麻痹型(无菌性脑膜炎)
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疼痛等
麻痹型—
破坏
肢体弛缓性麻痹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暂时型 永久型
延髓麻痹 (极少数)
呼吸、心脏衰竭死亡
病毒
经口
肠粘膜细胞及淋巴组织增殖
10%
入血
第一次病毒血症
全身淋巴组织中增殖
隐性感染,90% 无症状或轻微
粪便排毒
顿挫感染,5% 呼吸道、胃肠道及全身症状 (发热、不适)
急性胃肠炎病毒
n 轮状病毒 n 杯状病毒 n 肠道腺病毒 n 星状病毒
轮状病毒(rotavirus)
n 大小不等的球形,具双层衣壳 n 内衣壳辐射呈轮状 n 双链RNA病毒,分11个节段
双层衣壳 内衣壳辐射呈轮状
轮状病毒的分组
n A组 n B组 n C组 n D组 n E组
人类致病的主要病原体---婴儿 感染人----成人 感染猪,偶尔也感染人 感染鸟类 感染猪
脊髓灰质炎病毒
n Polio virus是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脊髓前角运动神经 细胞受损致弛缓性肢体麻痹多见下肢俗称小儿麻痹
n 分3个血清型I、II、III,以I型多见
生物学性状
n 二十面立体对称,呈球形,无包膜 n 单股正链RNA n 结构蛋白VP1-VP4 n 分三型
Polio virus,EM
痛、水样腹泻,自限性,预后好。
沙波病毒
n 也称为典型杯状病毒 n 主要引起5岁以下小
儿腹泻 n 发病率低,临床症状
类似轻型轮状病毒感 染
星状病毒(astrovirus)
n 球形,表面结构呈星形,有5-6个角 n 无包膜,单正链RNA
杯状病毒(calicivirus)
n 球形,表面有杯 状凹陷,无包膜
n 单正链RNA n 主要包括两个属:
诺如病毒和沙波 病毒
诺瓦克病毒
n 表面缺乏杯状凹陷或只有小凹陷 n 引起病毒性性胃肠炎暴发流行最重要的病原体 n 主要传播为粪-口途径,气溶胶也可传播 n 可累计任何年龄组,人群普遍易感 n 破坏小肠绒毛和粘膜上皮细胞,引起呕吐、腹
导致驰缓性麻痹 B组病毒:诱发新生乳鼠局灶性骨胳肌炎,
导致痉挛性麻痹 n 预防尚无疫苗可用
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查
粪-口感染 诱 发
无菌性脑膜炎 病毒性心肌炎 胸痛 糖尿病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咽喉漱液、粪便等 分离病毒及血清学检查
埃可病毒 (ECHO Virus)
n 不诱发新生乳鼠病变 n 诱发婴儿腹泻和无菌性脑膜炎等人类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