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医疗机构医院新生儿科NICU2019年肠道病毒感染风险专项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XX省 2019 年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指导方案

XX省 2019 年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指导方案

XX省2019 年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指导方案一、目的通过对我省部分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县(区)、乡三级医疗单位肠道门诊的指导,以了解我省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部署与落实情况,并对其分析、总结和评价,从而推动全省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二、检查对象每个市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 1 所市级及以上的医院肠道门诊;抽样检查 1 个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 1 所县级综合医院。

三、检查内容(一)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报贯彻省卫生计生委、省疾病预期控制中心关于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准备工作的情况,了解肠道传染病部署实施情况,填写表1。

2.了解市、县、乡腹泻病登记数和检索数。

查看4 月以来肠道门诊登记、检索报表,以及实验室检测记录。

(二)市、县、乡医院:了解肠道门诊的管理模式及其运转情况,抢救器材、消毒设施、采样用具是否到位;有无医疗抢救小组,查看肠道门诊登记薄,核对登记检索情况。

表 1 市(县、区)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布署情况1. 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防治计划或预案:①②2. 发文单位:①② 3.会议、培训:(现场查看有关文件、材料、签到表)① 名称或种类时间对象人数。

② 名称或种类时间对象人数。

③ 演练组织单位时间对象人数。

4.组织:领导小组(有、无)人数;24hr 值班(是、否);疫情处理组(有、无)人数;消杀组(有、无)人数;肠道门诊开诊时间;应开诊数个,已开诊数个;自查时间:覆盖个县区(市级填写)或个乡镇(县区级填写)占% (/。

注:使用金标初筛地区不填写实验室检测数有无霍乱弧菌外环境检索:检索水样份,海(水)产品份,熟食品份,其他标本。

(现场查看采样记录和实验室检测记录)5.卫生宣传电视讲座次,题目;广播宣传次,题目;街头宣传次,主题;其它形式:。

其它。

(现场查看有关材料)6. 诊断消杀药品:霍乱诊断血清多价支,单价支,O139支;84 消毒液:已发瓶,库存瓶;漂精粉:已发吨,库存吨;泡滕片:已发万瓶,库存万瓶;环卫乐:已发吨,库存吨;其它。

肠道传染病监测方案(市疾控培训)

肠道传染病监测方案(市疾控培训)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霍乱为 甲类传染病、伤寒和副伤寒、痢疾为乙类 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为丙类传染病。
从我市近五年情疫信息网络报告显示:重点肠道传染
病(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痢疾)是逐年下降;而其它感 染性腹泻发病是逐年上升,发病报告数及发病率均在我市 <法定传染病>报告病种类的前几位.。特别是影响儿童尤 其是5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 感染性腹泻病病原谱复杂,目前已知的至少有50余种, 涉及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不同病原的腹泻其流行病学特 点也不同,因而预防及临床治疗措施也有很大差别。为进
发热、呕吐、腹痛、寒战、全身乏力。
2、常规监测
襄阳市辖区(县、市、区)
襄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接到辖区(县、 市、区)内重点肠道传道染病及感染性腹泻病疫 情报告病例后,立即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样, 填写基本信息,将处置结果以文搞表格形式上报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哨点监测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4、监测时间
(5)分离培养
哨点医院检验科将划好的平板根据其检测项目放置于相 应的恒温培养箱中保存;供病毒检测的粪便采集盒迅速放 置冰箱冰冻盒内保存。 (6)标本运送 平板中出现疑似菌落时,哨点医院应立即告知市疾控中心, 由市疾控中心派人拿取,同时将供病毒检测的粪便采集盒 拿回市疾控中心保存。 (7)标本检测与结果反馈 收到上送的标本后,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工作人员按照实验 室标准操作规范要求,迅速对平板中的疑似菌落开展相应 项目的检测工作,检验结果及时反馈到哨点医院。
(4)标本采集
1)医嘱下达
医生对符合监测病例定义的病例,结合临床表现和体 征做出初步临床诊断,对没有进行过任何治疗的患者下达 标本采集医嘱。 2)标本采集 市一医院监测科室护士(或医院检验科指定专职检验 人员)负责采集重点肠道传道染病及感染性腹泻病例标本, 并填写附表3。 (1)要求病人将其新鲜腹泻粪便10~30 g装于一次性大便 盒内,采样人员立即用接种环将其分别接种到不同培养基 平板上,将剩余粪便保存供病毒检测。 (2)用记号笔在平皿及采便盒上标记其编号、姓名、日期 等,并填写附表3。

生儿医院感染监测方案

生儿医院感染监测方案

生儿医院感染监测方案1. 引言生儿医院感染是指生儿在医院内感染病原体,导致疾病或并发症的发生。

生儿医院感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可能导致生儿死亡或长期健康问题。

为了保障生儿的健康和安全,对生儿医院感染进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制定生儿医院感染监测方案,以确保医院内生儿感染的早期发现和控制。

2. 监测目标生儿医院感染监测的目标是全面监测医院内生儿感染的发生情况,包括感染的类型、感染率、感染的病原体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感染控制。

具体监测目标如下:1.监测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包括感染的种类和数量;2.监测不同感染途径和部位的感染情况,如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等;3.监测不同时期的感染情况,如出生后24小时内感染、住院期间感染等;4.监测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3. 监测内容生儿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感染发生率的监测:对医院内生儿感染的发生率进行监测,包括每月、每季度和每年的感染发生率;2.感染部位和途径的监测:对不同部位和途径的感染进行分类监测,如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尿路感染等;3.感染的病原体监测:对感染的病原体进行监测,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4.感染措施的监测:对医院内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等。

4. 监测方法为了有效监测生儿医院感染,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数据收集:建立生儿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库,收集生儿感染的相关数据,包括感染类型、感染部位、感染的病原体等;2.定期报告:制定定期报告的机制,每月、每季度和每年向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报告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和监测结果;3.记录统计:设置生儿医院感染监测登记册,统计感染的发生情况,记录感染的部位、病原体和采取的措施等;4.采用标准化的监测工具:使用标准化的检测工具进行生儿医院感染的监测,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5. 监测评估进行生儿医院感染监测后,需要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以确定感染控制的效果和改进的方向。

2019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2019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监测项目
院感病例的监测
多耐的监测
围术期用药的监测手术切口感染的监测清洁消毒隔离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
手卫生监测
病原微生物监测
三个导管的监测
现患率调查2019 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监测频率要求
随院感病例
漏报
时爆发
每月病原学送检率
每月多耐检出率
随时防控措施落实率
每月抽取相应手术病例
前瞻性监测所有手术病例
每月监测
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监测
灭菌剂每月监测
物表和手微生物每季度监测
重点部门空气每季度监测每
月监测,每季度统计依从
性和手销量
每月反馈,每季度统计
随时监测,每季度统计
每年
监测部门
临床科室
临床科室和微生物室
手术科室
手术科室
医院所有临床和医技科室
医院各部门
临床和医技科室
临床科室
ICU
住院部各科室
使用中消毒剂浓度监测每月随时抽查所有使用消毒剂的部门消毒药械的监测所有消毒药械的准入药剂科和器械科医疗废物的管理监测每月随时医疗废物产生部门医用织物监测每月随时抽样医用织物存放间。

医疗机构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指引(2019年版)

医疗机构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指引(2019年版)

医疗机构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指引(2019版)目录一、组织管理 (2)二、制度建设 (3)三、院感防控基本工作 (3)四、新生儿病房设置 (4)五、新生儿病房院感防控工作 (5)六、医院感染暴发上报及处理 (7)附录名词解释 (9)为进一步做好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制定《广东省医疗机构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指引(2019版)》。

一、组织管理(一)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二)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并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三)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操作和重点人群的安全风险管理。

二、制度建设(一)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医疗机构要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建立本机构全员参与、覆盖临床诊疗服务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并认真落实。

(三)质量管理有追溯,建立暖箱流动登记制度。

新生儿如换病床或换房间,应当有相关记录。

(四)医疗机构根据规定建立清洁消毒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肠道传染病病原肠道传染病监测实施方案

肠道传染病病原肠道传染病监测实施方案

肠道传染病病原肠道传染病监测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键盘上,激发出我内心深处的那份热情。

作为一名有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已经习惯了在文字的世界里畅游,尤其是在面对如此重要的课题——肠道传染病病原肠道传染病监测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肠道传染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水源和接触传播。

近年来,我国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加强病原监测至关重要。

二、目标设定1.提高肠道传染病病原检测的覆盖率,确保及时发现疫情。

2.建立健全肠道传染病病原监测网络,实现信息共享。

3.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三、实施方案1.建立肠道传染病病原监测体系(1)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病原检测能力,确保实验室具备独立开展肠道传染病病原检测的能力。

(2)培训专业人员:组织专业人员培训,提高病原检测技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完善监测网络:搭建肠道传染病病原监测信息平台,实现各级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基层卫生组织的互联互通。

2.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1)完善疫情监测制度:建立肠道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制度,明确报告程序、报告内容和报告时限。

(2)提高报告效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疫情信息的实时报告。

(3)加强疫情分析:定期对疫情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落实防控措施(1)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宣传肠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改善环境卫生: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确保食物、水源的安全。

(3)强化医疗机构管理:加强医疗机构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防止院内感染。

4.联防联控(1)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肠道传染病防控协调机制,形成合力。

(2)开展联合防控行动: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开展联合防控行动。

(3)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肠道传染病防控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四、预期成果1.肠道传染病病原检测能力得到提升,病原监测网络健全。

肠道传染病监测实施方案

肠道传染病监测实施方案

肠道传染病监测实施方案肠道传染病监测实施方案夏秋季是腹泻病的高发季节加强肠道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提高腹泻病就诊病人的登记率、报告率防止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根据《20__年__县肠道传染病监测方案》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腹泻病防治领导小组腹泻病门诊于5月1日准时开诊由业务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的医、护人员进行腹泻病门诊的诊疗工作。

特制定了我院的监测方案:一、监测时间 20__年5月1日-20__年10月31日二、监测内容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加强肠道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提高腹泻病就诊病人的登记率、报告率。

三、监测方法和任务我院特制定了腹泻病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腹泻病专科门诊和规范门诊日志制度并有专人进行网络直报认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疫情发生和扩散。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为了切实做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按照省、市具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控制应急预案》、《破坏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等预案成立了疫情控制领导小组完善了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和充实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队伍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购置必备物资及疫情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

加大了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高工作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按照《国家公共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和卫生部及省CDC的统一要求建立了公共卫生信息网络。

开通了传真和国家疫情信息网上直报系统加强了各医疗单位信息传递提高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

疾控中心内部建立了 24小时值班制设立了疫情专用电话:95120、8316677。

(二)加强对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严格按照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卫生部《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各项要求继续认真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密切监测各种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时上报手足口病、SARS、禽流感、霍乱日报表、周报表及零报表未发生错报、漏报和迟报现象。

2019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2019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所有使用消毒剂的部门
消毒药械的监测
所有消毒药械的准入
药剂科和器械科
医疗废物的管理监测
每月随时
医疗废物产生部门
医用织物监测
每月随时抽样
医用织物存放间
2019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监测项目
监测频率要求
监测部门
院感病例的监测


院感病例
临床科室
漏报
爆发
多耐的监测
每月
病原学送检率
临床科室和微生物室
每月
多耐检出率
随时
防控措施落实率围术期用Leabharlann 的监测每月抽取相应手术病例
手术科室
手术切口感染的监测
前瞻性监测所有手术病例
手术科室
清洁消毒隔离监测
每月监测
医院所有临床和医技科室
环境卫生学监测
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监测
医院各部门
灭菌剂每月监测
物表和手微生物每季度监测
重点部门空气每季度监测
手卫生监测
每月监测,每季度统计依从性和手销量
临床和医技科室
病原微生物监测
每月反馈,每季度统计
临床科室
三个导管的监测
随时监测,每季度统计
ICU
现患率调查
每年
住院部各科室
使用中消毒剂浓度监测
每月随时抽查

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方案

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方案

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监测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
2、发现医院感染流行和暴发;
3、评价控制效果。

二、监测对象
监测对象为住在新生儿
三、监测指标
监测总体入住新生儿医院感染率。

四、监测方法
1、前期准备工作
监测开始前对微生物室及新生儿室、病房的主任说明该项目的意义和方法,取得支持和配合。

2、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对参与高危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器械相关感染的诊断标准。

3、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
为了能保证高危新生儿医院感染调查工作顺利进行,资料准确、详尽,需要各级人员积极配合,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如下。

(1)质控医生每日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按要求正确采集标本并及时送检。

标本应在采集后1小时内送往实验室(厌氧培养要在10分钟内送检)。

通知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

(2)质控护士:每日观察并登记新生儿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填写“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表”。

(3)微生物室工作人:接收标本时应初步确认送检标本是否合格。

在检测标本时应确认标本合格后才进行相应检测,严格遵守检验操作规程。

五、汇总分析
感控专职人员对数据进行整理每季度反馈,定期与科室进行交流,提出合理建议及整改措施。

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流程。

医疗机构新生儿科肠道病毒感染防控指引(医院感染防控专家课堂培训课件)

医疗机构新生儿科肠道病毒感染防控指引(医院感染防控专家课堂培训课件)

小结
❖科室主导作用,第一责任人
落实
❖院感科协调与支持
落实
❖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
落实
THANK YOU
谢谢聆听!
(六)感染监测
1.开展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存在问题并加以改进。 2.发现疑似肠道病毒感染的孕妇、新生儿应及时采集标本送检,配合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收集、保存肠道病毒感染的新生儿及其母亲各个时期的血清、粪便或肛拭 子、咽拭子、脑脊液样本。用于新生儿感染病原体的诊断和出现疑似院感时评估 新生儿患病的可能来源,7 天内可冷藏保存,更长期的保存需冷冻存放。
广东省医疗机构新生儿科 肠道病毒感染防控指引
(一)预检分诊
1.每一例新收患儿都应做好肠道病毒的预检分诊,认真评估患儿、母亲及其他 接触者的情况。 2.患儿如有发热、腹泻、血小板进行性减少、心/肝/肾损害、脑炎等症状表现, 应将患儿安置于隔离室观察治疗并及时进行相关病原学送检。 3.新生儿病区怀疑或确诊有肠道病毒感染暴发时,医院应及时通知当地疾控中 心进行环境和物体表面采样。采样应在医院开展环境物表消毒之前和消毒之后 分别进行。此外应采集与患儿接触的医护人员、护工、清洁工、患儿母亲的手 样本和肛拭子样本送疾控中心检测。
(二)防护要求
1.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及周围环境和物品时须戴帽子、 口罩、手套、穿隔离衣。 2.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执行手卫生,应采用流动水洗手。肠道病毒对大多数快 速(快干)手消毒剂不敏感,如使用快速(快干)手消毒剂,必须是符合能有 效灭活肠道病毒标准的产品。 3.严格实施分区管理,进行分区诊疗和护理;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遵守以先早 产儿后足月儿、先的传播。
1.保持空气的流通,如通风条件受限,应做好空气的消毒,保持空气的洁净,要 定期对空调出、入风口进行清洁和消毒。 2.隔离单元物体表面和地面每天用含有效氯1000mg/L 消毒液擦拭2 次。 3.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等可复用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专人专用,用后需彻底 消毒/灭菌。 4.加强使用中温箱、蓝光箱外表面及高频接触部位的消毒。

2019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2019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所有使用消毒剂的部门
消毒药械的监测
所有消毒药械的准入
药剂科和器械科
医疗废物的管理监测
每月随时
医疗废物产生部门
医用织物监测
每月随时抽样
医用织物存放间
环境卫生学监测
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监测
医院各部门
灭菌剂每月监测
物表和手微生物每季度监测
重点部门空气每季度监测
手卫生监测
每月监测,每季度统计依从性和手销量
临床和医技科室
病原微生物监测
每月反馈,每季度统计
临床科室
三个导管的监测
随时监测,每季度统计
ICU
现患率调查
每年
住院部各科室
使用中消毒剂浓度监测
每月随时抽查
2019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监测项目
监测频率要求
监测部门
院感病例的监测随时 Nhomakorabea院感病例
临床科室
漏报
爆发
多耐的监测
每月
病原学送检率
临床科室和微生物室
每月
多耐检出率
随时
防控措施落实率
围术期用药的监测
每月抽取相应手术病例
手术科室
手术切口感染的监测
前瞻性监测所有手术病例
手术科室
清洁消毒隔离监测
每月监测
医院所有临床和医技科室

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

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旳性监测方案一、监测目旳1、监测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2、建立新生儿医院感染数据比较体系;3、发现医院感染流行和爆发;4、评价控制效果。

二、监测对象监测对象为住进NICU旳所有新生儿;入NICU超过48小时发生旳感染或转出到其他病房后48小时内确定旳感染均属新生儿感染。

三、监测指标将新生儿按出生体重分为四组:>2 500克、1 501-2 500克、1 001-1 500克、≤1 000克。

监测总体医院感染率,不一样出生体重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以及不一样出生体重新生儿脐/中心静脉插管、呼吸机旳使用率及其有关感染率。

四、器械有关性感染定义1、呼吸机有关性肺炎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全身及呼吸道感染旳症状和体征并有胸部X线及试验室检查根据,或临床医生诊断旳肺部感染。

2、脐/中心静脉导管有关血流感染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脐/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血管内导管新生儿发生细菌血症(真菌血症)和至少有1次外周静脉血培养阳性,具有感染旳临床体现[如发热、寒战和(或)低血压等],且除血管内导管外,无其他明确旳血液感染源。

五、监测措施1、前期准备工作监测开始前对微生物室及新生儿室、病房或新生儿ICU旳主任阐明该项目旳意义和措施,获得支持和配合。

2、医务人员旳教育和培训对参与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科室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器械有关感染旳诊断原则;严格掌握使用导管旳适应证和置管部位、执行对旳旳置管措施和置管后旳护理。

使用海报、宣传手册和卡片等手段广泛宣传教育,以利于监测工作顺利进行,搜集数据旳精确。

保证新生儿室(ICU)护理质量,以减少器械有关感染旳发生率。

3、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为了能保证高危新生儿医院感染调查工作顺利进行,资料精确、详尽,需要各级人员积极配合,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如下。

医师:①严格掌握使用导管旳适应证、置管部位、对旳旳置管旳措施。

②当发生或怀疑器械有关感染时,应送标本做细菌微生物培养。

2019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2019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2019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为了确保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避免暴发事件,融水苗族县妇幼保健院感控科制定了2019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该计划根据相关规定要求,评估临床科室的感染风险,采用监控指标管理,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第一项监测工作是对全院各相关科室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和无菌液体等,严格采样和管理。

针对全院临床、医技科室,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展监测工作,如空气、物面和医务人员手等项目监测。

第二项监测工作是检验科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周检查一次供应室的高压消毒灭菌工作,每月对全院重点科室和重点部门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每季度对其他普通科室进行轮流抽样监测。

不合格物品不能进入临床科室及有关部门使用,做好相关记录,按期存档。

第三项监测工作是对接触完整皮肤、粘膜医疗用品进行消毒。

消毒后的各种物品应每季度进行检测,细菌总数不高于20cfu/g,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进入人体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

灭菌后各种物品应每个月进行检测,不得检出任何致病微生物。

第四项监测工作是对医院感染发病率进行监测。

院感科每日登记所有临床科室报告感染病例的情况,并对出院病历进行抽查检查漏报,每月对感染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

每年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对种植科开展了目标性监测。

对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五项监测工作是每月一次检查全院各科室空气消毒记录及紫外线灯保养情况,每半年监测一次紫外线灯强度,做好检测记录。

最后一项监测工作是对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进货、使用、用后处理各环节进行监督,每季度进行一次抽查。

每年两次调查全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每月对各种消毒液浓度进行抽样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及时整改。

2019年茂名市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肠道病毒感染风险监测结果分析

2019年茂名市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肠道病毒感染风险监测结果分析

230应用预防医学2020年 6月第26卷第 3期Applied Prev Med,Jun.2020, V〇1.26 No.3•疾病与卫生监测•2019年茂名市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肠道病毒感染风险监测结果分析何国桓,王勤,侯春霞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525000摘要:目的了解茂名市医疗机构新生儿科肠道病毒污染情况和分布特点,发现感染的风险环节并及时预警。

方法以茂名市10家医疗机构新生儿科新生重症监护病房(NICU)为监测对象,采集工作人员手、患儿排泄物、水样以及病区环境和 物表的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开展肠道病毒通用型检测并分型。

结果2019年共采集样本374份,总肠道病毒阳性率 为0.53% (2/374),其中2份阳性样本均为患儿粪便标本,Echoll病毒分型均为阴性;病区医务人员手、环境表面和水样均 未发现肠道病毒污染。

结论茂名市部分医疗机构新生儿科NICU存在导致患儿肠道病毒感染的风险环节,应加强医疗机构 的肠道病毒防控工作。

关键词:新生儿科NICU;肠道病毒;感染;评价中图分类号:R37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58X(2020)03-0230-02夏秋季是肠道病毒活跃时期m,新生儿特别是 早产儿是肠道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容易导致医 院感染暴发,引起重症和死亡。

近期,广东省卫 生健康委通报了 2起关于肠道病毒医院感染事件,分别是2019年5月肇庆市怀集县妇幼保健院儿科6 例患儿感染轮状病毒事件和2019年6月云浮市人 民医院新生儿科8例肠道病毒E choll感染事件。

为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新生儿科肠道病毒院内感 染防控工作,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要求各地级市开 展专项监测工作。

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 对辖区的10家医疗机构的新生儿科开展肠道病毒 感染风险专项监测。

现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监测对象选择茂名市具有新生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10家医疗机构作为监测对象。

XXX县2019年主要肠道传染病防治与监测工作方案

XXX县2019年主要肠道传染病防治与监测工作方案

---------------------------------------------------------------范文最新推荐------------------------------------------------------XXX县2019年主要肠道传染病防治与监测工作方案xxx县2019年主要肠道传染病防治与监测工作方案 9:56 肠道传染病(霍乱、痢疾、伤寒),是危害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痢疾在近几年一直位于各传染病第五到第六位,其发病随着季节的变化时高时低;伤寒虽然发病率较低,但仍有间断性的散在发生;霍乱在我县虽未曾发生,但时刻都有传入的危险,特别是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传入的机会更大。

为做好我县主要肠道病防治工作,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监测点根据地理、流动人口数量、交通状况等情况,我县选择有化验条件的单位,即县医院、县疾控中心急控科、城关、红塔、军店、化龙、土城、青峰、大木、门古、桥上、上龛、九道、中坝等作为监测点,监测任务主要由各单位防保组协助完成。

二、监测内容 1、肠道门诊病原监测:对所有肠道传染病和腹泻病,在首先全部登记的基础上,对所有就诊的肠道病进行取材检验,确定诊断;对有流行病学指征的腹泻病进行取材检验,发现疑似病人。

2、外环境病原检测:主要监测公共饮用水源、水产品、公厕、冷冻食品等,以检测主要肠道传染病病源。

对检出传染病及时予以控制如隔离治疗、消毒。

三、质量控制 1、肠道病、腹泻病登记率达到100%,县、乡病原检索率分别达到20%和8%以上。

2、外环境抽样频率不少于二次,样品具有代表性,检索率达100%。

四、组织管理 1、全县主要肠道病监测工作由卫生局统一1 / 2领导,县疾病控制中心统一管理。

2、监测中心设急性传染病控制科,负责全县监测点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全县监测结果的统计和上报。

WWw.yBAsk.om 3、各监测点分管领导和预防保健科负责监测工作的管理,县、乡肠道门诊、县疾控中心急控科分别负责对肠道门诊和外环境的病原监测任务。

XX儿童医院院内感染监测制度

XX儿童医院院内感染监测制度

XX市儿童医院院内感染监测制度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1.、.重点监测部门:手术室、NICU、供应室无菌间、口腔科,每月监测二次。

(科室自检一次,感染管理科抽检一次)2.、.各科室的配药室、处置室、换药室及急诊抢救室,每月科室自检一次,感染管理科每季抽检一次。

物品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1.、.重点监测部门:手术室、NICU、供应室无菌间、口腔科,科室每月自检一次,感染管理科每季抽检一次。

2.、.各科室的配药室、处置室、换药室及急诊抢救室,感染管理科每季抽检一次。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1.、.重点监测部门:手术室、NICU、供应室无菌间、口腔科,科室每月自检一次,每次不少于2人,
2.、.全院各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感染管理科每季抽检一次,每次不少于10人。

其他
1.、.对各科室使用的消毒液有效成份含量,每月监测一次。

2.、.对各科室使用的紫外线灯照射强度,每季监测一次。

3.、.对高压后的器械或物品的灭菌效果,每月监测一次。

4.、.对院内感染病例报告情况,每月汇总一次,每季上报主管院长。

感染管理科。

新生儿科肠道病毒医院感染爆发应急管理实战

新生儿科肠道病毒医院感染爆发应急管理实战

新生儿科肠道病毒医院感染爆发应急管理实战背景新生儿科肠道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感染爆发情况,医院需要制定应急管理实战方案,以保障患儿的安全和健康。

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简单而有效的应急管理实战策略,以帮助医院应对新生儿科肠道病毒医院感染爆发。

应急管理实战策略为了实现有效的应急管理,我们建议医院采取以下策略:1. 预防措施- 在新生儿科进行定期消毒,特别是对常接触的表面和设备进行频繁消毒。

- 提供员工培训,教育医护人员关于肠道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包括正确的手卫生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 建立患者筛查机制,确保早期发现患者感染病毒的可能性。

2. 感染控制- 隔离感染患儿,将其与其他健康患儿隔离开来,防止病毒传播。

- 限制患儿家属和访客的接触,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 增加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如戴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等。

3. 通知与沟通- 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当地卫生部门报告感染爆发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查和控制。

- 与家属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向他们提供相关信息和建议,以增加他们的合作和理解。

4. 协作与合作- 与其他相关科室和医院合作,共同应对感染爆发情况,分享信息和经验。

- 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

总结新生儿科肠道病毒医院感染爆发应急管理实战是保障患儿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感染控制、通知与沟通以及协作与合作等策略,医院可以有效地应对感染爆发,并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因此,我们强烈建议医院根据本文档中提供的实战策略,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应急管理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省医疗机构医院新生儿科NICU2019年肠道病毒感染风险专项监测方案
一、背景
每年夏秋季为肠道病毒活跃时期。

新生儿尤其早产儿是肠道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容易导致医院感染暴发,引起重症和死亡。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新生儿科肠道病毒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省卫生健康委决定2019年在全省开展医疗机构新生儿科NICU肠道病毒感染风险专项监测。

二、监测目的
(一)了解现阶段(2019年7月至8月)我省医疗机构新生儿科NICU肠道病毒污染情况及分布特点;
(二)及时发现肠道病毒在医院新生儿科NICU病区可能导致患儿感染的风险环节,科学评估医院感染暴发风险,及时对医院发布风险提示或预警。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
1
(一)监测对象。

全省设有新生儿科NICU的医疗机构,监测范围为新生儿科NICU病区的相关工作人员手、办公用具、清洁工具、医疗设施设备、环境污物污水等。

(二)监测时间。

本次专项监测时间为二个月,从2019年7月至8月底,对全省相关医疗机构开展一次采样监测工作。

(三)监测内容。

1.采样对象。

新生儿科NICU的医护工作人员手,患儿排泄物,NICU区域内办公用具、清洁工具、医疗设施设备等物表、环境污物污水。

2.采样要求。

(1)NICU病区当班在岗医护工作人员手:NICU病区直接接触新生儿和温箱的当班在岗医生、护士、护工以及对新生儿进行床边采血操作的检验人员的双手(采集时机:医护人员手卫生前,接触患儿或从事医疗活动后)。

(2)患儿排泄物:按照住院患儿人数10%的比例采集患儿粪便,若无粪便,则采集患儿使用后的尿片表面。

优先采集隔离
2
病区或有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症状的患儿排泄物。

(3)病区环境和物表:采样顺序应遵循从洁净区域到污染区域原则进行采集,采样针对可能污染的高风险区域,至少包含下述16个位置的标本:使用中温箱单元表面3份、呼吸监护仪等重要设备按键表面、抢救台表面、蓝光箱表面、新生儿接收台表面、新生儿喉镜片、配奶台、奶储存冰箱内表面及柜门拉手、共用配奶用具表面、病区空调送风口表面、空调出风口表面、洗婴池表面、洗婴池排水管道、使用后病区环境物表清洁拖把表面、使用后抹布、医护人员电脑键盘等各1份。

采样人员可根据医院现场环境评估,增加其它高风险处物表标本等(如医护人员工作衣、织物)的采集,需详细注明标本的采集位置。

(4)水样:配奶用水、婴儿池洗婴用水、医护人员洗手水、洗婴后排水各1份。

样本现场采样单格式和记录内容可参考附件1。

3.采样方法。

每份样本采集面积应尽可能涵盖高风险区域、手高频接触区域。

3
医护工作人员的手:采用棉拭子涂抹法。

用棉拭子蘸取病毒采样管中的液体,湿润后涂抹医护工作人员的双手指腹面及掌面,再将棉拭子放入病毒采样管中,一人一采一管;
物体表面:采用棉拭子涂抹法。

用棉拭子蘸取病毒采样管中的液体,湿润后涂抹采样。

温箱单元的采集,用棉拭子先涂抹加湿水槽表面,再涂抹温箱操作门等人手高频接触区域的表面。

水样采集:直接吸取5ml液体入无菌采样管,洗婴后排水如不能直接取水,可用无菌吸管吸取下水管道的积水,或用棉拭子涂抹下水管道内表面。

患儿排泄物:直接挑取患儿留检粪便放入病毒采样管,如没有留检粪便,用湿润棉拭子涂抹患儿使用后的尿片表面。

4.样本运送和保存。

样品采集后应在4℃条件下(通常在采样时以冷背包保存)12小时内运送至检测实验室。

检测后标本应放入-20℃以下低温冰箱保存,标本保存半年,以备复查。

5.样本检测。

地市级疾控中心对样本开展肠道病毒通用型检测,阳性样本进行Echo11基因型分型。

肠道病毒阳性标本应于检测结束后一
4
周内,将样本送省疾控中心进行复核检测和基因分析。

四、结果反馈
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检测完成后2个工作日内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监测点医院(反馈表见附件2);并定于每周三15:00前将上一工作周内的监测结果上报所在地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同时以电子邮件方式报省疾控中心(报送表见附件3)。

省疾控中心汇总各地市监测数据,定期开展分析研判,撰写风险评估报告,报省卫生健康委,同时抄送相应市卫健委。

五、职责与分工
(一)省卫生健康委。

负责全省专项监测工作的组织、计划、实施和评估工作。

(二)省疾控中心。

负责阳性样品的复核检测、型别鉴定、序列分析,以及全省专项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培训、结果分析、风险研判。

(三)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负责组织辖区内疾控中心和相关医疗机构开展专项监测工
5
作,建立市、县(市、区)两级疾控中心联合工作机制。

(四)市级疾控中心。

制定辖区内新生儿科NICU肠道病毒感染风险专项监测计划,对辖区内医疗机构新生儿科NICU组织开展样本采集、运送、检测、分型等工作,及时规范报送和反馈检验结果。

(五)监测点医院。

负责配合市、县(市、区)级疾控中心完成监测采样工作。

附件:1.新生儿科NICU肠道病毒感染风险专项监测现场采样表
2.新生儿科NICU肠道病毒感染风险专项监测反馈表
3.新生儿科NICU肠道病毒感染风险专项监测上报表
6
附件1
新生儿科NICU肠道病毒感染风险专项监测现场采样表采样单位:采样日期:
7
8
9
注:标本信息应填写标本详细信息,以能溯源为准则。

10
附件2
新生儿科NICU肠道病毒感染风险专项监测反馈表监测点医院名称:监测日期:
11
监测实施单位:反馈日期:
12
附件3
新生儿科NICU肠道病毒感染风险专项监测上报表
报告日期:
注:1. 总肠道病毒结果和Echo11分型结果的标识:阳性以“Y”标记,并注明Ct值,阴性
13
以“N”标
记,未检测以“ND”标记。

2. 样本编号为各市代码+样本编号,各市代码如下:
A(XX)、B(XX)、C(XX)、D(XX)、 E(XX)、F(XX)G(XX)H(XX)、J(XX)、K(XX)、L(XX)、M(XX)、N(XX)、P(XX)Q(XX)、R(XX)、S(XX)、T(XX)、U(XX)、V(XX)、W(XX)。

3. 样本类型:医护人员手、患儿排泄物、病区环境物表、水样。

4. 采样部位:填写标本详细采样信息。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