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整理

合集下载

浅谈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

浅谈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

浅谈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摘要】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是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上的重要事件,本文通过对这次论争始末的探究,以及影响这次论争的因素的探讨,旨在于进一步理清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脉络。

【关键字】论争;始末;影响因素一、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始末在五四时期意气风发过的刘半农曾感叹:“我们这班当初努力于文艺革新的人,一挤挤成了三代以上的古人。

”这个“挤”劲就来自于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这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道路上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整个现代文学的进程和面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坛的五月》曾写道1928年的文坛有两种现象,一种是“新刊物的簇生”,另一种是关于革命文学的全文坛的论战。

这场论战的参与度是广泛的。

这场革命文学论争的主力应该算是以鲁迅为首的“语丝派”和太阳社、创造社。

1928年冯乃超在《文化批判》上发表《艺术与生活》抨击鲁迅。

冯乃超的批评只是攻击鲁迅的一个信号。

紧接着成仿吾发表《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更是将火力集中到了鲁迅和“语丝派”身上,他们的标语是“趣味”,他们所矜持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称他们为“有闲阶级”和“睡在鼓里面的小资产阶级”。

钱杏�更是发表了惊世骇俗的《死了的阿Q时代》,对鲁迅的《阿Q正传》进行了刻毒的攻击。

鲁迅被这连续的攻击激怒了,写了《“醉眼”中的朦胧》进行反击,由此引发了“语丝派”和太阳社、创造社之间激烈的论争。

茅盾也被波及其中,太阳社对茅盾描写小资产阶级也大发抨击,茅盾先后发表了文章进行回应。

其实无论是冯乃超的《艺术与生活》,还是李初梨的《怎样的建设革命文学》以及其他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论文中都明显透露出一个信息,他们所提倡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是建立在对五四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评价之上的。

李初梨开宗明义的指出“在我们。

重新定义文学不惟是可能而且是必要”,他否认了五四以来的两个文学概念“文学是自我表现”和“文学的任务在于描写生活”。

用文学作为向反动势力斗争的武器——革命文学论争

用文学作为向反动势力斗争的武器——革命文学论争

用文学作为向反动势力斗争的武器——革命文学论争
用文学作为向反动势力斗争的武器——革命文学论争
革命文学论争,现代文学史上围绕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爆发的一场论战。

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由无产阶级单独领导的新的历史时期。

参加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作家如郭沫若、成仿吾等,刚从日本回国的青年作家如冯乃超、李初梨、彭康、朱镜我等,以及在国内从事实际工作的作家如蒋光慈、钱杏邨、阳翰笙等,相继来到上海,聚集在文学岗位上。

面对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形势,他们对于文学不能适应斗争需要的现状深表不满,急迫地要求用文学作为向反动势力斗争的武器;苏联和西欧各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活跃,尤其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蓬勃兴起,给予他们很大的影响和启示,在郭沫若等人的积极推动之下,从1928年初前后开始,以创造社和太阳社为主,在他们创办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等杂志上,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

20世纪文学名词解释部分重点

20世纪文学名词解释部分重点

20世纪文学名词解释部分重点20世纪中国文学革命文学论争:指1928-1929年鲁迅、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到国内外革命阵营内左倾思潮影响及自身世界观原因,在理论主张方面存在严重的机械论错误倾向,批判清算鲁迅、茅盾、郁达夫等,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学传统。

鲁迅肯定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有其历史背景,批评他们忽视文艺的特征、夸大文艺的作用及宗派主义倾向,茅盾也批评他们题材过于狭窄和标语口号倾向。

这一论争的性质是革命作家内部的论争,扩大了革命文学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论争中鲁迅翻译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等马义文艺理论著作,从而为左联成立准备了条件。

文艺大众化运动:1931年11月左联执委会通过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的决议提出,今后的文学,必须以"属于大众,为大众所理解、所爱好为原则",明确规定"文学的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的问题",为此成立了"大众文学委员会",大众化问题成为左翼文学理论的焦点之一。

左联时期有三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第一次是在1930年春左联成立前后,第二次是1931-1932年,这两次着重讨论了文艺大众化的意义,大众文学的形式问题,也涉及到内容、语言向群众学习的问题。

第三次是1934年,讨论旧形式的采用,提出大众语和文字拉丁化的问题。

鲁迅在《论新旧形式的采用》中"拿来主义"思想是文艺大众化讨论在理论上的重要收获。

普罗文学:1928-1930年革命文学初期,是普罗文学阶段,创造社、太阳社作家是普罗文学的主要作者。

普罗文学反映了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描写了工农的生活和斗争,表现了一些小资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低潮时期白色恐怖下的心态。

作品很多,具有很强的革命气息,一时风靡文坛,产生很大社会影响。

革命文学论争

革命文学论争

基本内容:革命文学论证是太阳社和创造社和鲁迅等人的论争,这个论争可以看作是初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异质的文艺思想,主要是五四启蒙主义的一种否定和对抗,论争的结果是在周恩来等人的调节下,成立了“左翼作家联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实践的扩大,使阶级话语由小到大,对五四的启蒙主义话语形成了挤压,最终在四十年代演绎成了一个意识形态的神话。

体可以参照以下教案:一、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特点及基本线索1、特征:(1)、“五四”所开启的有相对思想自由的氛围消失了,文学主潮随着整个社会的变革而变得空前的政治化;(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初步的运用,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此后二三十年间文坛的面貌;(3)、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及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颉颃互竞,共同丰富着30年代的文学创作。

2、基本线索:在30年代决定着文学的基本面貌的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和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

前者一般又称为左翼文学运动。

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没有“左联”那样共同的严密组织,未形成统一的文学运动,也没有像前一时期一样,组成众多的文学社团。

他们往往由于文学见解比较一致而出版刊物,编辑丛书,由此集合一批文学追求一致的作家,共同开展活动。

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他们之间文艺思想上的斗争、文学创作上的互相竞争,共同活跃着30年代的文坛。

二、革命文学的论争1、产生的原因(1)“左倾”幼稚病——倡导者处于转变过程中,不能正确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如:不承认革命处于低潮;对五四以来的文学创作(包括鲁迅的创作)作了错误的评价;忽视思想改造的长期性、艰巨性,对文学本质的认识不正确(一切文学都是宣传)等。

(2)宗派主义——一些人宗派情绪严重,小团体主义,对非自己社团的人(如鲁迅)一概予以否定和贬斥。

革命文学论争之话语革命问题

革命文学论争之话语革命问题

斥创 造社 、 太 阳社 诸人 只会 “ 挂招 牌 ” 、 行为“ 拙劣” ,
另一 面斥 责新 月派 论 敌 梁 实秋 为 “ 丧 家 的资 本 家 的 乏走 狗 ” , 言语 犀利 , 字字见 血 。
在 当时阶级矛盾尖 锐 , 革命形 势又不 十分 明朗 的
情境 中 , 温和 、 模 糊 的声音 既 无法 有 效 凸显 自己 的存
Ma r c h, 2 01 4 Vo 1 . 41 No . 2
第4 1 卷第 2期
革 命 文 学 论 争 之 话 语 革 命 问题
周 建 华
( 赣南师范学 院 文 学院 , 江西 赣州 3 4 1 0 0 0 )

要: 话语 革命 形成于上世纪 2 0年代 末期 的革命 文学论 争, 是 文学 话语 的革命性 转换。革命 文学论 争
时代 的先锋位置 。冯乃超诅 咒鲁迅作 品“ 反映 的只是 社会变 革期 中的落伍 者 的悲 哀” 。钱 杏 邮讥 之 为“ 小 资产 阶级 的观 察 者 ” 、 “ 病 态 的 国 民性 的 表现 者 ” , 其
前者 是 新 、 旧文 学对 文学 话语 权 的争夺 , 后 者是 一种 言说 方 式 , 论争的“ 革命” 特 性 及 其所 特 有 的对 立 思 维方 式 标示 着文 学话 语 的革命 转 型 。 革 命文 学论 争 的斗争 性 促进 了论 争话 语 的敌对
慈 指责 鲁 迅 为 “ 革 命 文学 的 障 碍 ” 。鲁 迅 则 一 面 指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1 2
作 品是 “ 滥废 的无 意义 的类 似消遣 的依 附于资产 阶级 的滥废 的文学 ” _ 2 J 。郭沫 若更 认 为鲁迅 是一 个 “ 封建 余孽 ” 、 “ 二 重性 的反革命 的人物 ” 、 “ 不得 志 的 F a s c i s t ( 法西斯 蒂 ) ” 。这些 用词 紧紧 围绕 “ 落后 ” 而转 , 意 即 鲁迅 “ 过 时 了” , “ 我们 ” 才代 表 革命 , 代 表 进步 。梁实 秋、 徐 志摩等 “ 小 资产 阶级 作家 ” 更 不必 言 , 与鲁 迅一 样, 都是 阻碍历 史前进 的“ 障碍物 ” 。这种 话语策 略使

鲁迅与“革命文学”论争之解读

鲁迅与“革命文学”论争之解读

0 67Biblioteka 近现 代文学 研究若说 / 社会进化的过程中, 每个时代都是不断地革命着前 进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 时代精神一变, 革 命文学的内容便因之而一变, 在这儿我可以得出一个数学 的方式, 便是: 革命文学 = F (时代精神 ), 更简单地表示 的时候, 便是: 文学 = F (革命 ) 0, 最后郭沫若得出了一 个结论: / 文学是革命的函数 0[ 1] 。
革命文学家对于革命及其胜利后的那份美好憧憬是片 面的、肤浅的, 他们无 疑将革命 / 浪漫化 0 / 纯洁化 0 和 / 简单化 0 了。既没有认识到革命进程的艰难与反复, 也没 有意识到革命目的的嬗变与复杂, 因此他们也就无法穿透革 命与文学的虚假同一, 看到深层的 / 革命与文艺的歧途 0。
话的文学; 这样的文学当然要和革命不两立, 当然也要被 革命家轻视和否认的。你假如是赞成革命的人, 那你做出 来的文学或者你所欣赏的文学, 自然是革命的文学, 是替 被压迫阶级说话的文学; 这样的文学自然会成为革命的前 驱, 自然会在革命时期中产生出一个黄金时代了。0[1] 郭沫 若生硬地把 / 文学旨趣 0 和 / 阶级立场 0 联系 起来, 以 /文学旨趣 0 来判别其 / 阶级立场 0; 以 / 阶级立场 0 来验 证其 / 文学旨趣 0, 反复对照循环论证。只要你是赞成革 命的, 无论是你 / 做出来的文学 0 还是你 / 所欣赏的文 学 0 都是革命的, 反之则是反革命的。
坚持 /功 能论 0 立场 的鲁迅, 是以 / 文艺终 究是文 艺 0 为其艺术底线的, 以文学的实际影响来验证其社会作 用; 而奉 /目的论 0 为圭臬的革命文学家是以 / 总是革命 的 0 为理论预设, 以其所鼓吹的 / 文学招牌 0 来认定其社 会作用。相较而言, 鲁迅无疑是深刻、清醒的。

革命文学论争及多创作思潮

革命文学论争及多创作思潮

2. 京派与海派的论争
京派与海派的论争发生在1933~1934年,而这场论争的发难 者、第一个站出来抨击海派文人的沈从文,也自然被尊为京派作 家的旗手和盟主。
沈从文在《论中国创作小说》一文中提出了“海派”这一概 念,并对海派作了明确的界定,“从民十六年,中国新文学由北 平转到上海以后,一个不可避免的变迁,是在出版业中,为新出 版物起了一种商业的竞卖。一切趣味的俯就,使中国新的文学, 与为时稍前低级趣味的海派文学,有了许多混淆的机会,因此创 作的精神,是堕落了的。”
1929年上半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调解下,论争基本 结束。
这场论争虽然各执己见,但双方在论争中都大量学习和翻 译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提高了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为左 联的成立作了理论、思想、组织和干部上的准备。
3.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1936)
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指导和组织下,中国左翼联盟于1930 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选出沈端先、冯乃超、钱杏邨、鲁迅、田 汉、郑伯奇、洪灵菲等七人为常 务委员,通过左联纲领,鲁迅发 表《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第六章 革命文学论争及多种创作思潮
(第二编 第二个十年的文学 第一章)
课前内容提要
一、讲授要点 1. 革命文学论争经过。 2. 左联的成立及意义。 3. 第二个十年多种创作思潮综述。
二、重点提示 第二个十年多种创作思潮的特点。
第一节 革命文学论争及左联的成立
1. 革命文学产生的背景
自1927年起,由于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中国文坛出现了一个 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文化人从新文化运动发祥地北京大规模南 下,向上海进发。以1927年为界,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进入第二 个十年,文学的格局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如果说在此之前文学创作还属启蒙主义、人文主义范畴的 话,那么,在此之后最大的变化就是革命文学的倡导和论争。作 为现代新知识分子启蒙话语的明显标志、在“五四”时期成为主 流的“同人刊物”迅速消失,与此相联系,文坛以往那种相对思 想自由的空气也没有了,代之而来的是文学空前的政治化,各派 政治势力都加强了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随之出现的是文学媒 介与公众的结合,杂志和报纸与大众的结合带来了文学的政治化 和商业化。

论“革命文学论争”的经验教训

论“革命文学论争”的经验教训

论“革命文学论争”的经验教训摘要:“革命文学论争”是中国现代文艺发展道路上一次重要的探讨,它与后来的“两个口号的论争”“民族形式论争”有着不同的特点,它是知识分子在启蒙与救亡之间一次自动的转向,将革命与文学思想连接起来以至于确立自己的地位,在论争中也形成了较为正确的文艺方向,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在中国的建立,使中国文艺走向科学化、多样化。

但这场论争也给后人带来了深刻的经验教训,极“左”思想给文艺和知识分子带来了不可抚平的伤痕,面对思想上的困惑,唯有智慧和创新才有可能带来新的发展。

关键词:“革命文学论争”;鲁迅;太阳社;经验教训对“革命”一词的阐释有着地域化和民族化的不同差异,“革命”一词在中国领域中有着独特的、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意义和文化蕴含。

革命本是一种理想的追求,一种纯粹的革命理想,它的意义就是理想,革命者就是一批有理想的青年。

而“中国革命”一词却与政治联系紧密,体现为对旧体制的反叛和取代。

当文学与革命相结合的时候,这样的特色也就被带到文学特性里面,给文学带来重大的影响。

一、革命文学论争“革命文学论争”是一场由倡导者有意发起的文学论争,它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在1928年形成高潮。

那时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为了使文学适应新的革命形式的需要,太阳社和后期的创造社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口号,随后在文学圈内部围绕革命文学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展开热烈的争论,这一次论争在中国文艺的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革命文学最先是蒋光慈在1924年8月1日发表于《新青年》上的《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一文中鲜明提出来的。

随后,一批在大革命失败后重新回到文学岗位上的作家――郭沫若、成仿吾等,以及从日本回国的青年作家――冯乃超、李初梨等,和一些原先从事实际政治工作的知识分子――洪灵菲等人相继集中到上海。

他们对青年和知识分子的革命前途的悲观失望以及文学不能完全适应斗争需要都有深切的感受,于是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多方面阐述了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基本主张。

第一章革命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一章革命文学思潮与运动

2、文学研究会在《文学旬刊》上的倡导:
● 1921年3月郑振铎受聘为《时事新报 ·学灯》副刊主编。 ● 1921年5月10创办《文学旬刊》,22年5月起成为文学研究会 的机关刊物。 ● 1921年7月30日,发表郑振铎《文学与革命》 ● 1922年4月21日,发表李之常《支配社会的文学论》。指出时 代需要的是“血泪的、革命的、民众的文学”,革命文学的创作 方法应高扬 “自然主义的旗帜”,文辞要“通俗”不要“艰深难 解”。
3、《中国青年》的革命文学倡导:
● 《中国青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1923
年10月22日在上海创刊,1927年10月10日停刊,由恽代英、 邓仲夏、萧楚女等人编辑。 ● 他们先反对青年从事文学,主张青年要研究“正经学问”, 认为想做新诗人的都是“懒惰和浮夸两个病症的表现”。 ●但上海大学的学生反对这种观念,认为富于刺激性反抗性 的革命文学,以宣传思想、振作革命的精神,使革命达到 “事半功倍之效”。 ●恽代英、邓仲夏、萧楚女等人才提倡革命文学,鼓励文学 家多做“表现民族伟大精神的作品”。 ● 《中国青年》发表瞿秋白、王秋心、蒋光慈、吴雨铭、刘 一声等人的革命小说、革命诗歌。
1、革命文学观念的发展:表现反抗情绪/精神的文学
●蒋光慈1925年1月在《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中说,革命 的文学就是写出社会的缺点、罪恶、黑暗并鼓动人们向此奋斗。 1928年《太阳月刊》2月发表《关于革命文学》,指出革命文学 首要条件就是“具有反抗一切旧势力的精神”,从而指示出 “一条改造社会的新路径”。 ●钱杏邨《力的文艺》,将反抗强暴的力人性化、道德化。他 认为,在充满黑暗、罪恶的社会中,反抗压迫的暴力既是实现 社会公正的正义手段,同时也是生命存在和人间道义的根本原 则,是生命强健不息的人性力量的依托;在评述《情盗》这篇 小说时写道:“虽然俄罗斯的旧势力那样猖狂,但农奴们是始 终不肯屈服,继续不断的用生命去抗争,去寻找出路,这是俄 罗斯的一点生命,这是天地间最伟大的力……而旧势力的宣告 死刑,农奴们伸起头来,也就基于这一点力。”

“革命文学”论争与阶级文学理论的兴起

“革命文学”论争与阶级文学理论的兴起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革命文学”论争与阶级文学理论的兴起引言: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屡次革命和变革,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动荡推动了文学领域的进步。

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整理

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整理

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整理第一阶段: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一).时间:1928年初~1929年9月约两年(二).参与人物及其主要观点:⑴.后期创造社:李初梨、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邓均吾、周全平、叶灵凤后期创造社主要观点:他们要求作家“努力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克服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根性”,作家的创作“要以农工大众为我们的对象”(《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⑵.太阳社:发起人为蒋光慈、钱杏邨(阿英)、孟超、杨邨人等;主要成员有林伯修(杜国庠)、夏衍、洪灵菲、戴平万、刘一梦、顾仲起、楼适夷、殷夫、冯宪章、任钧、祝秀侠、迅雷、圣悦(李平心)、王艺钟、童长荣等。

太阳社主要观点:提倡表现反抗精神,抨击社会的黑暗与罪恶⑶.鲁迅鲁迅主要观点:坚持“五四”以来的思想革命,即针对整个社会、面向民族生存观念的革命。

特别不赞成“革命文学”倡导者所张扬的“组织生活”论。

主张文艺必须反映社会真相,才于社会有益,于革命有益。

⑷.矛盾矛盾主要观点:并不否定无产阶级文学出现的必然性,但与创造社、太阳社有很大不同。

尤其反对的是以“组织生活”说所推导的文艺工具论从思想上质疑共产党的暴动政策,以及对小资产阶级革命潜能的否定。

(三).代表作品: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 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 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 时代》 郭沫若《留声机器的回音》 《桌子的跳舞》(四).经过: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国共合作关系彻底破裂,上海聚集了一批参加过革命实际活动的作家,加上一批从日本等地归国的激进的青年,这两部分人共同倡导了革命文学运动。

后期创造社骨干李初梨的倡导文章《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即明确的提出文学的任务就是“反映阶级的实践和意欲”,只要将革命的意图加以形象化,就可以“当做组织的革命的工具去使用”;并据此认为“五四”以来那些重在描写与解释生活现实的作品都已经落伍过时,要彻底抛弃,新文学队伍也要按照阶级属性重新划线站队。

革命文学观念的发展与论争

革命文学观念的发展与论争

革命文学观念的发展与论争革命文学观念的变化1、表现反抗精神的革命文学观念蒋光慈可能是这种观念的开创者,他1925年1月发表的《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就直接、坦率地写道,革命的文学就是写出社会的缺点、罪恶、黑暗并鼓动人们向此奋斗,‚有许多人问我革命的文学是什么一回事,我就将这几句话去答复他。

‛蒋光慈在1928年《太阳月刊》2月号上发表的《关于革命文学》,重申了他的这种观念,指出革命文学的首要条件就是‚具有反抗一切旧势力的精神‛,从而指示出‚一条改造社会的新路径‛郭沫若的《革命与艺术》(1926年5月《创作月刊》1卷3期),认为文学是‚革命的前驱‛,真正的文学只有‚革命文学‛(9)一种,而且认为革命文学应是时代反抗精神的表现,他把这种反抗精神视为推动社会前进的进步力量;于是,郭沫若就提出了一个革命文学的公式,即‚革命文学‛=F(时代精神)‛或‚文学=F(革命)‛。

钱杏邨也是蒋光慈革命文学观念的忠实实践者,积极鼓吹‚力的文艺‛。

他在1927年底写作的漫评外国文学的系列文章中,热情赞扬普希金的《情盗》、席勒的《强盗》和德国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等作品,认为它们都表现出伟大的、不屈的反抗精神。

在钱杏邨看来,这些不屈的英雄及其反抗精神,不仅蕴藏着人间追求公道、正义的伟大力量,而且体现出受压迫就要反抗的生命的健全精神。

因此,钱杏邨把它视为天地间最伟大的力,是革命遭受挫折的历史时刻‚所急切需要的食料‛(11)。

1928年2月,他为《达夫代表作》所写的序言,指出目前的文学已发展到‚力的文学‛的阶段,希望郁达夫今后的创作要表现出伟大的反抗力量:‚要震动!要咆哮!要热烈!要伟大的冲决一切,破坏一切,表现出狂风暴雨时代的精神的力量!‛(12)。

2、革命文学的阶级观念1928年1月,刚回国不久的李初梨写成了《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在这篇中,李初梨运用辩证法的唯物论重新定义了文学,指示出革命文学的建设途径,也顺便批评了早期阶段革命文学观念的朦胧及含混。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兴起和论争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兴起和论争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兴起和论争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巨大的变革,这项变革最为显著的就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兴起。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以“五千里长征”为开端,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鲁迅、郭沫若、胡适等。

这些作家以自己发自内心的真诚,发文章表达出他们强烈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观念,把中国的文学引入到世界的舞台上,使中国的文学拥有了新的革命力量,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最纯洁的革命精神。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在中国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轰动:一些学者批判这种文学的言论,把它看作是一种干扰社会稳定的力量;而另一些学者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是革命斗争、激励革命斗争的良好平台,是带领新中国走向成功的伟大力量。

这场论争引起了全国各地的热烈讨论,能看出许多人都把中国革命文学作为一种正确思想、一种充满力量和勇气的对抗力量,即使很难明文规定,但仍可从中明白:中国文学在革命运动中走出了崭新的一页。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以其独特的实践形式及其丰富的大众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赢得了世界文学史上无可比拟的地位。

今天,中国的文学创作出现了更灵活的实验性质,鲁迅、郭沫若、胡适的作品也在这种创作形式中得到重新审视,从而使当代中国文学得以历史性的发展,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丰富多彩、精彩新局面。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文学不仅拓宽了中国传统文学形式,而且也为世界文学史添加了一笔色彩。

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与坚守,以及对注入活力的文学实践,它让我们重新拾起了信心,并努力去实现更精彩的未来。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1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1

一.文学思潮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文学革命的背景和动力1、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现实2、新型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3、辛亥革命后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是中国思想的“黄金时代”《新青年》的两项主要工作(1)倡导思想自由,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2)广泛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五四文学革命(1)胡适与《文学改良刍议》《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宣言(1917年1月)(2)陈独秀与《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的第二篇宣言(1917年2月)三十年代一、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1、“革命文学”的提出:1928年,蒋光慈、钱杏邨、洪灵菲、孟超等组织太阳社,创办《太阳月刊》;李初梨、成仿吾、冯乃超等后期创造社成员创办《文化批判》。

共同倡导“革命文学”。

麦克昂(郭沫若)《英雄树》:文艺青年要当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留声机”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2、倡导者与鲁迅、茅盾的论争:成仿吾:《全部批判之必要》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麦克昂:《桌子的跳舞》鲁迅:《“醉眼”中的朦胧》《文学的阶级性》茅盾:《从牯岭到东京》3、论争的焦点:①在倡导“革命文学”的时候如何认识和对待“五四”文学革命;②在确立革命文学观念的时候,如何阐释文学的本质及使命?二.文学社团流派文学研究会: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社团。

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浪漫新月社:“要把创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事情做”语丝社1924年11月成立于北京。

代表人物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着重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的随笔性的“语丝体”,对现代散文的影响甚大。

湖畔诗社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代表诗人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蕙的风》)、冯雪峰,“专心致志做情诗”,诗集《湖畔》。

浅草——沉钟社1922年于上海成立浅草社,1934年沉钟社解散,代表人物有陈翔鹤、冯至、陈炜谟、杨晦、林如稷等,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持久的社团。

革命文学

革命文学

• 问题在于:政治、经济落后,无产阶级贫穷、受 教育程度低,无产阶级文学不可能由无产阶级自 己来创作,只能由经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资产 阶级转变来形成无产阶级的文学队伍。而小资产 阶级、资产阶级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 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中国的无产阶 级文学一开始就经历了这样一个幼稚的历史过程。 • 瞿秋白:一些与中国现实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联 系比较稀薄的小资产阶级的流浪人的青年,因为 他们热度的关系,往往首先卷入革命浪潮,居然 自以为独得了“工人阶级的文化代表”的委任 状——包办代表事物。 • 无产阶级文文学艺术在政治、经济比较落后的民 族和国家中,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先天不足。
• 讨论无产阶级能否建立自己的文学、无产阶级文 学的特点是什么、无产阶级文学与前时代文学的 关系、如何对待非无产阶级的文学、党对文学应 采取的态度等一系列问题 • 1925 年俄共布中央《关于党在文学方面的政策》, 左的决议,坚持文学阶级性、党性、功利性原则 • 后来一些开展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国家都先后卷 入了这场论战。卷入最利害的是日本和中国,而 且中国受苏俄和日本的双重影响。 • 日本受苏俄无产阶级文化的影响是在一定时空之 内的,影响不大,对国家、民族没有产生根本性 的影响;中国受到的是根本性的影响。
• 鲁迅在论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据理力争,一边 学习一边论战。“要感谢创造性、太阳社诸公,他 们逼我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 • 1928下半年,创造社、太阳社一些成员逐渐接触 到苏俄文艺论战中双方的观点,开始意识到自己 的片面性。 • 1928年底29年初。党指示创造社、太阳社不要再 和鲁迅论争下去。 • 1929年上半年 论争基本停止。 • 党意识到要进行无产阶级文学革命首先要团结鲁 迅,与鲁迅论争不利于反对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不利于党在政治、文化上的立足。从策略上考虑 要团结鲁迅、拉拢鲁迅、依靠鲁迅。

简述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中的主要内容

简述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中的主要内容

简述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中的主要内容革命文学论争:指1928-1929年鲁迅、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文学论争主要是指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上的突出现象。

积极展开文艺思想斗争正是左翼革命文学活动的重要内容,除了语言上的文白论争外,论争基本上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与所谓自由主义者的人文主义文学派别之间展开。

本时期的重要论争有:①1928年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的批判。

②“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

③“文艺自由”的论争。

④“大众语文论争”。

中国的革命文学与反封建斗争

中国的革命文学与反封建斗争

中国的革命文学与反封建斗争中国的革命文学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通过对革命斗争和反封建斗争的描写,革命作家通过文学表达和传播了革命的思想和理念,启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与反抗,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伟大作家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以尖锐的笔触,点燃了封建社会压迫下人民的愤怒与反抗精神。

他的小说、散文和杂文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直面了社会的问题,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例如,他的作品《狂人日记》通过疯狂的主人公表达了对旧社会虚伪与麻木的不满,引发了读者对封建主义的思考,成为中国革命文学的经典之作。

中国革命文学的蓬勃发展,也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在白话小说领域,毛泽东的《湘江评论》以及巴金的《家》等作品,表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实,唤醒了人们对于革命的思考与认同。

而在诗歌领域,沈从文的《边城》通过抒发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艰辛与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表达了对封建主义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除了鲁迅以及其他作家的个人努力外,中国革命文学的崛起也得益于整个民族反封建斗争的兴起。

中国封建社会的压迫和剥削使得广大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饱受痛苦,他们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积极参与到革命运动中。

而革命的进程也为革命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动力,他们通过文学创作,传递出人民群众的呐喊和愿景。

在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革命文学始终与无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密不可分。

革命文学以批判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黑暗,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苦难和需求。

同时,革命文学也通过对革命者和战士的英勇事迹的叙述和颂扬,激励了更多人民群众参与到斗争中,为实现中国社会的翻天覆地的变革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革命文学的宣传和传播,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封建社会的认识不断加深,反抗的意愿也日益坚定。

革命文学唤醒了人们对于自由、平等和公正的追求,为革命者树立了典范和榜样。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革命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中国的革命变革才得以推进,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革命文学作品的看法

对革命文学作品的看法

对革命文学作品的看法革命文学作品,那可是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光芒的珍宝啊!咱先来说说为啥这些作品重要。

你想想,它们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在黑暗的年代,当人们迷茫、困惑、甚至感到绝望的时候,革命文学作品站了出来,给大家带来了希望和力量。

这难道不比冬日里的暖阳还要温暖人心吗?比如说《红岩》,江姐、许云峰等革命者的形象,那是何等的英勇无畏!他们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毫不退缩,坚守着心中的信念。

这不就像是在狂风暴雨中屹立不倒的大树吗?他们的精神通过文字传递给我们,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和坚定。

再看看《青春之歌》,林道静从一个迷茫的知识青年,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

这不就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写照吗?谁没有过迷茫的时候,谁不想在迷茫中找到方向?这些作品就像是指南针,指引着我们找到正确的人生道路。

有人可能会说,革命文学作品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太远啦,没啥用。

这怎么可能呢?它们所展现的那种为了理想、为了正义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啥时候都不过时。

就好比一把永远锋利的宝剑,无论时光怎么流转,都能斩断前进道路上的荆棘。

而且,革命文学作品让我们了解历史的真相。

没有它们,我们怎么能真切地感受到先辈们的付出和牺牲?怎么能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就像盖房子,不打好地基,房子能稳吗?不了解历史,我们能走好未来的路吗?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也是一种激励。

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那些革命者经历的磨难,我们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他们能咬牙坚持,我们为啥不行?所以啊,革命文学作品可不是过时的老古董,而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得好好读,认真品,从中学到勇气、智慧和力量,让它们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

这不就是它们存在的最大意义吗?。

鲁迅与创造社关于_革命文学_论争始末_卫公

鲁迅与创造社关于_革命文学_论争始末_卫公

·史料与研究·鲁迅研究月刊二★★★年第二期鲁迅与创造社关于“革命文学”论争始末○ 卫 公 1927年7月中国大革命失败后,上海成为革命文学家云集之地。

鲁迅于10月3日从广州到达上海,度过了他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十年。

创造社诸君亦翩然而至,重整旗鼓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郑伯奇、王独清等人早于广州“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后便离穗赴沪,准备开展新兴文学运动。

成仿吾从黄埔军校弄到一笔活动经费也于7月30日来到上海,不久于10月上旬赴日本邀约五位“新锐的斗士”回国重振创造社雄风。

接着,10月下旬冯乃超、朱镜我回上海,11月上旬李初梨、彭康、李铁声回上海。

郭沫若也于11月上旬从香港秘密回到上海,并按周恩来的指示发动华汉(阳翰笙)、李民治(一氓)参加创造社以加强党的领导。

与此同时,蒋光慈、钱杏屯阝、孟超、杨屯阝人等从武汉赴沪组织太阳社,洪灵菲、戴平万、林伯修(杜国庠)、柯伯年(李春蕃)从海外回沪组织我们社,也提倡革命文学。

于是,在国际、国内“左”的思潮高涨的大背景下,在老成持重与幼稚轻率的不同个人因素驱使下,诱发了一场鲁迅与创造社等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这场论争大致可分为联合—破裂—论战—重组四个阶段,时间始于1927年冬天,1928年形成高潮,1929年底基本结束。

现据笔者掌握的材料,重评这桩诉讼纷纭的历史公案。

1 联合鲁迅是创造社同人的初衷。

它的行动见诸《鲁迅日记》1927年的记载。

11月9日载:“郑伯奇、蒋光慈、段可情来。

”11月19日载:“下午郑、段二君来。

”指的是创造社代表两次访问鲁迅,谈联合作战事,商议共同恢复《创造周报》,提倡革命文学。

鲁迅本于一年前已有此意,他曾向许广平表白:“其实我也还有一点野心,也想到广州后,……与创造社联合起来,造一条战线,更向旧社会进攻,我再勉力写些文字。

”①可惜鲁迅到广州后,创造社成员大都星散,失去了一次合作的机会。

事实上,鲁迅与创造社诸君也曾有过共同签名发表《中国文学家对于英国知识阶级及一般民众宣言》的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整理
第一阶段: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一).时间:1928年初~1929年9月 约两年
(二).参与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⑴.后期创造社:李初梨、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邓均吾、周全平、叶灵凤
后期创造社主要观点:他们要求作家“努力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克服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根性”,作家的创作“要以农工大众为我们的对象”(《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⑵.太阳社:发起人为蒋光慈、钱杏邨(阿英)、孟超、杨邨人等;
主要成员有林伯修(杜国庠)、夏衍、洪灵菲、戴平万、刘一梦、顾仲起、楼适夷、殷夫、冯宪章、任钧、祝秀侠、迅雷、圣悦(李平心)、王艺钟、童长荣等。

太阳社主要观点:提倡表现反抗精神,抨击社会的黑暗与罪恶 ⑶.鲁迅
鲁迅主要观点: 坚持“五四”以来的思想革命,即针对整个社会、面向
民族生存观念的革命。

特别不赞成“革命文学”倡导者所
张扬的“组织生活”论。

主张文艺必须反映社会真相,才
于社会有益,于革命有益。

⑷.矛盾
矛盾主要观点: 并不否定无产阶级文学出现的必然性,但与创造社、太
阳社有很大不同。

尤其反对的是以“组织生活”说所推导
的文艺工具论从思想上质疑共产党的暴动政策,以及对小
资产阶级革命潜能的否定。

(三).代表作品:
冯乃超 《艺术与社会生活》 成仿吾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蒋光慈 《关于革命文学》 李初梨 《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钱杏邨 《死去了的阿Q 时代》 郭沫若 《留声机器的回音》 《桌子的跳舞》
(四).经过:
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国共合作关系彻底破裂,上海聚集了一批参加过革命实际活动的作家,加上一批从日本等地归国的激进的青年,这两部分人共同倡导了革命文学运动。

后期创造社骨干李初梨的倡导文章《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即明确的提出文学的任务就是“反映阶级的实践和意欲”,只要将革命的意图加以形象化,就可以“当做组织的革命的工具去使用”;并据此认为“五四”以来那些重在描写与解释生活现实的作品都已经落伍过时,要彻底抛弃,新文学队伍也要按照阶级属性重新划线站队。

太阳社与后期创造社对“五四”新文学的传统进行全盘否定。

鲁迅与茅盾对“革命文学”还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对于“革命文学”的倡鲁迅《“醉眼”中的朦胧》 《文艺与革命》 《文学的阶级性》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茅盾《从牯岭到东京》 《读〈倪焕之〉》
导,原则上是支持的。

“势所必至,平平常常,空嚷力禁,两皆无用”。

在鲁迅看来,既然新兴的无产阶级革命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那么敌视革命的当局想“禁”是“禁”不了的;不过,像某些“革命文学”倡导者那样,“对于目前的暴力和黑暗不敢直视”,创作光纸面上摆些“打打”、“杀杀”的口号,那也只是“空嚷”。

这实际是对创造社、太阳社的尖锐批评。

而茅盾认为,在当时那种革命仍处于低潮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作家更应当以现实主义态度去“凝视”现实,“揭破”现实。

认为“革命文学”不应割断和排斥“五四”的现实主义传统,而应当继承与发扬这一传统。

(五).结果
革命文学论争引起了国共两党的注意。

1929年9月,国民党召开“全国宣传会议”,提出“三民主义的文艺政策”来清理统一文坛,扼杀“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

共产党则指示创造社、太阳社停止攻击鲁迅,让他们同鲁迅以及其他革命的“同路人”联合起来,成立统一的革命文学组织,对抗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这样,历时两年的论争便停止了。

(六).文学史意义
①促进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引起重视
②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明确了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
③促进了作家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翻译了大量马列文论的
书籍;
④澄清了大革命失败后文化界的思想混乱,为“左联”的成立做了思想和
组织上的准备。

(七).评价
鲁迅与茅盾并未尖锐的针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开火,而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革命文学的主张。

但是论争的焦点其实并非在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存在的合理性
在太阳社与创造社看来,鲁迅便是从“五四运动”中走出来的资产阶级及其文学的代表。

郭沫若在《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中说得更为刻毒,鲁迅“是资本主义以前的封建余孽。

资本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来说是反革命,封建余孽对社会主义来说是二重的反革命。

鲁迅是二重性的反革命的人物”。

等等。

而在鲁迅看来,他已经接受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存在的合理性,而从鲁迅的《醉眼中的朦胧》我们可以发现:鲁迅不仅表达了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深度质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它,并在解构中包含了对朦胧中所潜在的本质的揭示,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的预见,显示了鲁迅观看的历史深刻性。

鲁迅认为,处在革命的国度里,文艺是不免带些朦胧的,但关键在于革命者必须不怕批判自己,有正视黑暗的勇气。

所以鲁迅重点指责了太阳社和创造社“空嚷”式的文学。

总而言之,鲁迅茅盾与太阳社创造社之间的论争,双方面都有其局限性与优点,论争引发了鲁迅以及太阳社创造社成员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深入思考,为“左联”的产生埋下了种子。

第二阶段:以鲁迅为首的左联与以梁秋实为首的新月派之间的论争
(一).时间: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二).参与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⑴.新月社:以梁实秋为代表的新月社批评家提倡"普遍人性论"、"天才论"的文艺观,并在否定文学的阶级性和无产阶级文学存在可能性的过程中与鲁迅发生了激烈的论争。

⑵.鲁迅:鲁迅认为文学兼具阶级性和人性,他揭露了新月社潜隐的资产阶级意识及其替国民党政府"维持治安"的心理与意图,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存在合理性进行了辩护,进而为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宝贵的精神资源。

(三).代表作品:
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3.25)
《卢梭论女子教育》(1926.12.15,1927.10再刊)
《北京文艺界之分门别户》(1927.6.4,1927.6.10-11转载)
《评〈华盖集续编〉》
《论鲁迅先生的“硬译”》(1929.9)
《答鲁迅先生》(1930.3)
《所谓“文艺政策”者》(1930.5)
《鲁迅先生与牛》
《鲁迅的新著》
《通讯一则》
《论翻译的一封信》
《欧文化》
《不满于现状》
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1927.4.8)
《略谈香港》(1927.9)
《给李小峰的通信》(1927.9)
《革“首领”》(1927.9)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1927.12.21)
《我和〈语丝〉的始终》
《卢梭与胃口》(1928.1.7)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鲁迅译著书目》
《关于翻译的通信》(1931.12.11)
《关于翻译》
《只当他是玩笑上》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四).经过:
当年,梁实秋从美国回来后不久,在北京的《晨报副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卢梭论女子教育》的文章,把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得一无是处。

鲁迅对梁实秋的观点深为不满。

一个月后,鲁迅写下了《卢梭与胃口》的杂文,发表在《语丝》周刊上,从而揭开了鲁迅和梁实秋论争的序幕。

随着论争的深入,鲁迅对梁实秋的不满迅速由对卢梭的不同看法进入了“人性论”的问题。

鲁迅写了《文学和出汗》、《拟豫言》等文章,把梁实秋狠狠嘲弄了一番。

要说起来,鲁迅是正确的,因为卢梭是永远值得后人景仰的伟大的思想家。

梁实秋出于一己的偏见而攻击卢梭,引起鲁迅的愤慨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鲁迅以横扫千军、所向披靡的如椽大笔,情绪亢奋地和梁实秋争论着。

在不太长的时间内,鲁迅写出了一大批关于对人性的思考的文章,有专门针对梁实秋的,也有针对梁实秋确实存在的精神贵族化倾向的,充满了铮铮之气。

接下来,对翻译的不同看法又使得鲁迅与梁实秋的矛盾更为深化了。

于是,双方都动了肝
火。

论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随着论争的不断深入,不同文学思想的争论也越来越明朗化。

为此,鲁迅写下了著名的杂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这篇杂文影响深远,多年来被奉为典范之作。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以形象化的语言、逻辑推理的方式,把“丧家的”用“乏”了的资本家“走狗”的称呼,毫不留情地给了梁实秋。

鲁迅写道:“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

不知道谁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见所有阔人都驯良的原因,也就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证据。

即使无人豢养,饿的精瘦,变成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它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

”不过,高潮实际上也是结束。

此后,鲁迅和粱实秋虽然时有论争,但那只是一场激烈大战后的余波了。

(六).结果
“左联”的批评界对文学的阶级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