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专题之尽心上下

合集下载

孟子尽心上篇翻译

孟子尽心上篇翻译

孟子尽心上篇翻译【译文】孟子说:“能殚精竭虑于如何行善,这就是了解了人的本性。

了解了人的本性,就懂得了天命。

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

无论短命或长寿,我都一心一意,只管培养身心,等待天命,就这样来立命安身。

”孟子说:“没有什么不取决于命运,但顺理而行,接受的便是正命;所以懂得命运的人不站在有倾覆之危的高墙下面。

致力于行其正道而死的人,所受的是正命;作奸犯科而死的人,所受的不是正命。

”孟子说:“〔有些东西〕追求就会得到,放弃就会失掉,这样的追求有益于获得,因为追求与否取决于我自己。

追求有一定的方式,是否得到却听从命运,这种追求无益于获得,因为追求与否取决于外在的因素。

”孟子说:“一切我都具备了。

反躬自问,自己是真心诚意的,便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

不懈地按照恕道去做,达到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直截的了。

”孟子说:“每天都在做着,其中蕴含的道理却不明白;习惯了的东西却不察知其所以然;一生都在这条路上走着,却不了解这是条什么路的,是芸芸众生啊。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又是个不知羞耻!”孟子说:“羞耻对于人关系重大。

精于算计老于权谋者,羞耻对他是用不上的。

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的人,怎么比得上有耻之人呢?”孟子说:“古代的贤君追求嘉言懿行,而忘却追求权势;古代的贤士何尝不是这样呢?乐于走自己的正道,而忘却了他人的权势;所以王公不对他恭敬有加礼数用尽,就不能够多次和他相见。

相见的次数尚且不能太多,何况要他作为臣下呢?”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如何游说。

别人理解我,我也悠然自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悠然自得。

”宋勾践说:“要怎样才可以悠然自得呢?”答道:“崇尚德,迷恋义,就可以悠然自得了。

所以,士人不得志时不失掉义,得志之时不离开道。

不得志时不失掉义,所以能够葆有本性;得志之时不离开道,所以百姓不致失望。

古代的人,得志,恩泽普施于百姓;不得志,修养个人品德而表现于世间。

孟孟子《尽心下》英文版

孟孟子《尽心下》英文版

第十四编《尽心下》《尽心下- Jin Xin II》(共三十八章)本篇是《孟子》全书的最后一篇,内容仍然很丰富,其中有一些著名的章节和名言警句。

全篇原文共38章。

第一章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Mencius said, 'The opposite indeed of benevolent was the king Hui of Liang! The benevolent, beginning with what they care for, proceed to what they do not care for. Those who are the opposite of benevolent, beginning with what they do not care for, proceed to what they care for.'公孙丑问曰:“何谓也?”Gong Sun Chou said, 'What do you mean?'“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

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Mencius answered, 'The king Hui of Liang, for the matter of territory, tore and destroyed his people, leading them to battle. Sustaining a great defeat, he would engage again, and afraid lest they should not be able to secure the victory, urged his son whom he loved till he sacrificed him with them. This is what I call "beginning with what they do not care for, and proceeding to what they care for."'【译文】孟子说:“很不仁爱啊梁惠王!仁爱的人把所喜爱的推及到所不喜爱的,不仁爱的人把所不喜爱的推及到所喜爱的上面。

《论语·尽心下》

《论语·尽心下》

第九章
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 孟子说:“自己不按道行动,道在他妻子儿女身上也实行不了;不按道去使唤 人,那就连妻子儿女也使唤不了。”
第十章
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孟子说:“富于财利的人荒年不能使他困窘,富于道德的人乱世不能使他迷 乱。”

第二十三
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孟子曰:“是为冯 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 敢撄。[另有断法: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 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 笑之。” 齐国饥荒。陈臻说:“国都里的人都认为老师会再次(劝说齐王)打开棠邑的 粮仓(救济百姓),恐怕不会再这么做了吧?” 孟子说:“这样就成冯妇了。 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打虎,后来行善不打虎了,士人都效法他。(有一 次)野外有许多人在追逐一只虎,老虎背靠山的角落,没有人敢靠近它。[另有 断法的翻译: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打虎,后来成为行善的士人。(有一 次)到野外去,有许多人在追逐一只虎,老虎背靠山的角落,没有人敢靠近 它。](人们)远远看见了冯妇,便跑上去迎接他。冯妇便捋起袖子下车(去打 虎)。大家都喜欢他,可是那些称为士的人却讥笑他。”
第十六章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说:“所谓仁,意思就是人。人和仁结合起来,就是所说的道。”
第十七章
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 而行,去他国之道也。” 孟子说:“孔子离开鲁国时,说道:‘我要慢慢地走啊,这是离开祖国的态 度。’离开齐国时,将淘好了的米捞起来就走,这是离开别的国家时的态度。”

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孟子。

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教育的理解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3、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心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包括家庭、社会、学校教育。

4、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5、学校教育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6、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现代学校教育的诞生而产生的。

分为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制学制。

7、中国产生于20世纪初。

1902年,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未实施。

1904年,“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是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1922年,“壬戌学制”8、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9、古代教育是适应手工生产和自然经济的教育,分为原始形态和古代学校教育。

12、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产生于中国、埃及、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

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形态。

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西周则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大兴。

孔子弟子三千。

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隋唐以后科举。

宋代后,程朱礼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为基本教材。

八股文为科举的固定格式。

1905,废科举,兴办学堂。

13、古埃及文士学校。

孟子尽心上练习

孟子尽心上练习

《尽心上》1班级姓名成绩一、13.1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①。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13.4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②而行,求仁莫近焉。

”(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努力扩充善心,就可以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进而可以顺应天道。

B、孟子认为,只要修身养性,就可以之安身立命,确保自身健康长寿。

C、孟子认为万事万物之理都具备在自我的身上,求仁也是如此。

D、努力地推已及人,是求仁的最佳捷径。

(2)请结合上述文段内容,谈谈孟子关于“性善”的理解。

二、13.6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①,无耻矣。

”13.7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

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注]①无耻之耻: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一种耻辱;“之”,提前宾语的标志。

(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如果人没有羞耻心,那么什么违法败德的事都做得出来了。

B、如果能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最大的耻辱,知耻明耻,改过修弊,自然就不会再有令人羞耻的事了。

C、玩弄权谋、机变之巧的人,权位在手,名利熏心,耻对他是毫无作用的。

D、孟子还认为,连动物都要以自身不像个人而羞耻,更何况真正的人呢?(2)请结合上述语段,谈谈“知耻”的作用。

三、13.9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

人知之,亦嚣嚣①;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 ①嚣嚣:自得,不在乎在样子。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游说国君不论成功与否,都要有自得其乐的心态。

B、要达到凡事都有自得其乐的良好心态,关键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孟子尽心章》的文言文

《孟子尽心章》的文言文

《孟子尽心章》的文言文
《孟子尽心章》的文言文
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

’大罪也。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

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

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

’若崩厥角稽首。

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翻译
孟子说:“有人说:‘我善于陈兵,我善于作战。

’这都是大犯罪。

一个国家的君主喜好爱民,天下就没有敌人了。

向南征而北边的`狄族埋怨他,向东征而西边的夷族埋怨他,人民都说:‘为什么后面才到我们呢?周武王征伐殷商,只出动兵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

周武王说:‘不用害怕,我是来安定你们的,不是与老百姓为敌的。

’百姓象山倒塌一样叩头行礼。

征的意思就是正,都想匡正自己的国家,何必用战争呢?”
读解
这个“南面而征”的事,在《梁惠王下》里孟子就说过,本章重提,乃是藉以说明真正的做到“爱民”,能尽心知命的“爱民”,也就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

而这种行为方式不是进行战争,而是用爱的感召力和兵强马壮的威慑力去征服对方。

孟子经典的诗句

孟子经典的诗句

孟子经典的诗句1.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出自《孟子·告子上》。

如果不能够同时得到,那就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这句话用来比喻当想要的东西产生矛盾的时候,就会选择重要的那一个。

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出自《孟子·尽心下》。

百姓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江山社稷,君主是最轻的。

3. 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出自《孟子·尽心下》。

在和平之年能够积累财富,等到了荒年便不会有所窘迫,平时能够注意道德修养,在乱世中也不会感到迷惑。

4.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出自《孟子·离娄下》。

那些伟大的人,都是一些童心未泯的人。

5. 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出自《孟子·离娄下》。

不合乎礼仪,不合乎道义,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不会做这些事情的。

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尊敬自己的长辈,进而去尊敬别人的长辈。

爱护自己的子女,进而去爱护全天下的孩童。

如果能做到了这些,那么,我们就是将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社会,也迈出了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的第一步。

7.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国君会以天下人民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

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

君主将自己的忧患,当做自己的忧患,臣民也会将国君的忧患,当做自己的忧患。

8.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统治者只有能与民同乐,才是真正意义的爱护百姓的生命。

当百姓不再为了生老病死的而忧虑的时候,就会服从管理,“从之也轻”,实现“王道”主张。

9.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出自《孟子·离娄上》。

不使用圆规、曲尺,没法画成圆形和方形……不使用校正乐器的律吕,就校正不了音阶……不对天下人施行仁政,就做不到平治天下。

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

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

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孟子·尽心上》出自《孟子》,讲述了儒家思想,激励人奋发向上有所作为,我们看看下面吧!第一章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原文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彼善于此,则有之矣。

征者,上伐下也,敌国(1)不相征也。

”注释(1)敌国:指地位相等的国家。

“敌”在这里不是“敌对”的意思。

翻译孟子说:“春秋时代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那一国或许比这一国要好一点,这样的情况倒是有的。

所谓征,是指上讨伐下,同等级的国家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第二章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原文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2)而已矣。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3)也?”注释(1)《武成》:《尚书》的篇名。

现存《武成》篇是伪古文。

(2)策:竹简。

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一页。

(3)杵(Chu):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翻译孟子说:“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

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

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鲜血流得来可以漂起木棒呢?”原文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翻译孟子说:“能工巧匠能够教会别人规矩法则,但不能够教会别人巧。

”第四章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1)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2)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3)既成,粢盛既洁(4),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注释(1)社稷;社,土神。

稷:谷神。

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立坛祭祀“社”、“稷”,所以,“社稷”又作为国家的代称。

(2)丘:众。

(3)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4)粢(zi):稷,粟米。

粢盛既洁的意思是说,盛在祭器内的祭品已洁净了。

翻译孟子说:“人民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

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

孟子尽心下的名言

孟子尽心下的名言

孟⼦尽⼼下的`名⾔有哪些呢?下⾯随店铺⼀起看看相关内容吧~ 1、穷则独善其⾝,达则兼济天下。

——孟⼦《尽⼼上》 2、故天将降⼤任于斯⼈也,必先苦其⼼志,劳其筋⾻,饿其体肤,空乏其⾝,⾏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孟⼦》 3、⼈之相识,贵在相知;⼈之相知,贵在知⼼。

——孟轲 4、⼈若⽆志,与禽兽同类。

——孟轲《孟⼦》 5、爱⼈者,⼈恒爱之。

敬⼈者,⼈恒敬之。

——孟⼦《孟⼦-离娄下》 6、君⼦有三乐,⽽王天下不与存焉。

⽗母俱存,兄弟⽆故,⼀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乐也;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

君⼦有三乐,⽽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 7、养⼼莫善于寡欲。

——孟⼦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孟⼦《滕⽂公》 9、恻隐之⼼,仁之端也;羞恶之⼼,义之端也;辞让之⼼,礼之端也;是⾮之⼼,智之端也。

——孟轲 10、尽信书则不如⽆书。

——孟⼦ 11、君⼦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孟⼦ 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和。

——孟轲 13、⽣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轲《孟⼦·告⼦下》 14、不以规矩,⽆以成⽅圆。

——孟⼦ 15、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

——孟轲 16、情⾄之语,⾃能感⼈ ——孟⼦ 17、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孟⼦《孟⼦》 1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 1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 20、⽼吾⽼以及⼈之⽼;幼吾幼以及⼈之幼。

——孟⼦ 2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丈夫。

——孟⼦《孟⼦》 2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 23、劳⼼者治⼈,劳⼒者治于⼈ ——孟⼦ 24、⾃暴者,不可与有⾔也;⾃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孟⼦ 25、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 ——孟⼦ 26、⾔近⽽指远者,善⾔也。

——孟轲 27、成功往往是最后⼀分钟来访的客⼈ ——孟⼦ 28、恻隐之⼼,⼈皆有之;羞恶之⼼,⼈皆有之;恭敬之⼼,⼈皆有之;是⾮之⼼,⼈皆有之。

孟子专题之尽心上下

孟子专题之尽心上下

《孟子》专题训练《尽心》上下1.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1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①。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13.4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②而行,求仁莫近焉。

”[注]①心,指本心,即善心;性,指本性。

②恕:指“恕道”,即推已及人。

(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努力扩充善心,就可以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进而可以顺应天道。

B、孟子认为,只要修身养性,就可以之安身立命,确保自身健康长寿。

C、孟子认为万事万物之理都具备在自我的身上,求仁也是如此。

D、努力地推已及人,是求仁的最佳捷径。

(2)请结合上述文段内容,谈谈孟子关于“性善”的理解。

2、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6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①,无耻矣。

”13.7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

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注]①无耻之耻: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一种耻辱;“之”,提前宾语的标志。

(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如果人没有羞耻心,那么什么违法败德的事都做得出来了。

B、如果能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最大的耻辱,知耻明耻,改过修弊,自然就不会再有令人羞耻的事了。

C、玩弄权谋、机变之巧的人,权位在手,名利熏心,耻对他是毫无作用的。

D、孟子还认为,连动物都要以自身不像个人而羞耻,更何况真正的人呢?(2)请结合上述语段,谈谈“知耻”的作用。

3.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9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

人知之,亦嚣嚣①;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 ①嚣嚣:自得,不在乎在样子。

孟子尽心下原文与解析

孟子尽心下原文与解析

孟子尽心下原文与解析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车,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他的思想被称为“孟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的著作《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孟子·尽心下》是其中一章,讨论了人们应该如何尽心而行的问题。

以下是《孟子·尽心下》的原文:孟子曰:“尽心者,所以事君也。

非尽心者,未尝事君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所以瞑志也,不务止善,忘民也,何也?”孟子对曰:“君者,民之重也,臣者,君之所重也。

故民重以臣心事君,君重以德养民。

臣心事君,则国治而民安;君养民,则国富而民足。

故臣心事君,君不忧廉洁之行;君养民,则民不忧饥寒之患。

君知其然也,而瞑诸?”梁惠王曰:“寡人闻之,上好之,下效之,然而无益!寡人之所瞑志也,未之有良臣也。

”孟子对曰:“臣之事君也,如事父母然。

夫父母快其子,所以使之忍辱负重也;君亲其臣,则臣勇于事君。

快其子,则父母威;亲其臣,则行莫不圣。

臣无有他故,所以事君者,同其欢苦也,同其忧乐也。

”梁惠王曰:“父事君,田不离耰耨,黍不离耒耜;子事父,慎辞而后食,功完而后尽享。

我将何行以事君?”孟子对曰:“君者天子也,而不能制心;是虎也,虎不食人,吞人见伤。

不尔,则止之以礼,舍之以法。

王必听臣之所无道,而归治于法。

”梁惠王曰:“善哉!善哉!鲁人而无羞,其可使治乎?立其人之幼者立,养其人之老者养,养其人之病者养,丧其人者斁之。

立亲而使其能事亲者立亲,德亲而不给其养者弃亲。

故书有云:‘仁爱无穷,忠信修短。

’育我者有未足者,否事之。

”孟子解析:《孟子·尽心下》是孟子的一篇重要篇章,内容主要围绕着如何尽心事君,以及君臣之道展开讨论。

以下对原文中的主要观点进行解析:1. 尽心者,所以事君也:孟子强调尽心事君的重要性。

他认为作为臣子,只有尽心尽力地服从君主的命令和管理国家事务,才能称得上真正为君主尽心事事,而没有尽心者即未曾真正地为君主效力。

《孟子》第13章 尽心上 原文及译文

《孟子》第13章 尽心上 原文及译文

《孟子》第13章尽心上原文及译文原文: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梏桎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曰:「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

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

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子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

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佥然,则过人远矣。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

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

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孟子·尽心上》

《孟子·尽心上》

《孟子·尽心上》折叠编辑本段作品简介《孟子·尽心上》【原文】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译文】孟子说“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

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

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

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读解】佛问“你向什么处安身立命”《景德传灯录》儒答“养性事天修身立命。

”孟子谈天命谈人的本性没有消极被动的神秘色彩而是充满了积极主动的个体精神。

对待天命不过是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罢了所谓安身立命也不过是一心一意地进行自身修养而已。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加强知识学习和思想修养充实自己的心灵。

所以不要做悠悠天地中的匆匆过客东奔西走北觅南寻'芒鞋踏破岭头云”。

其结果往往是占有外物越多内心越空虚最终成为一个徒具外形为外物所役的臭皮囊。

相反“归来闲对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只要你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顺受天命身体自然就会有着落精神自然就会有寄托生命之春就会永远在你的把持之中。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下一篇(莫非命也顺受其正)尽心上莫非命也顺受真正【原文】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译文】孟子说“一切都是命运顺应它就承受正常的命运。

所以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危险的墙下。

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非正常的命运。

”【读解】一切都是命运。

用我们今天通行的看法这似乎是一种消极的宿命论思想。

但实际上孟子的立足点是在“顺受其正”上顺理而行顺应命运也就承受正常的命运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了。

怎样顺应呢比方说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在危险的墙下这不难做到吧为什么不站在危险的墙下因为你明知道它有倒塌的危险。

同样的道理明知道打家劫合杀人越货走私贩毒贪污受贿是铤而走险的你是不是还要往上靠呢不往上靠是知道命运的人是“顺受其正”的人。

《孟子》第13章尽心上(译文)

《孟子》第13章尽心上(译文)

《孟子》第13章尽心上(译文)《孟子》第13章尽心上(译文)孟子说:“充分广大自己善良的本心,这就是懂得了人的本性。

懂得了人的本性,就懂得天命了。

保持住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办法。

短命也好,长寿也好,都不三心二意,只是培养身心以等到天命,这就是人安身立命的方法。

”孟子说:“天下的事没有不是命运决定的,只要顺理而行,所接受的便是正命;所以,懂得命运的人不会站在危墙之下。

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接受的是正命;犯罪而死的人,所接受的不是正命。

”孟子说:“追求便会得到,放弃便会失去,这种追求是有益于收获的追求,因为所追求的对象存在于我的内心。

追求有一定的方式,至于得到得不到,则听由命运决定,这种追求是无益于收获的追求,因为所追求的对象存在于我的内心之外。

”孟子说:“天下的一切我都具备了。

如果反身自问,自己是诚实的,那便是最大的快乐。

不懈怠地推己及人,按此做下去,那达到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便捷的了。

”孟子说:“做了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习惯了却不知道其所以然;一生都从这条大道走去,却不了解这是什么道路的人,这是个一般的人。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那才是真正的不知羞耻呀!”孟子说:“羞耻对于人来说,关系重大。

那些搞阴谋诡计,干奸诈机谋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使用羞耻的。

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怎么能赶上别人呢?孟子说:“古代的贤能君主喜欢好言善行,因而忘记了自己的富贵权势;古代的贤能之士何尝不是这样呢?乐于走他自己的道路,因而就忘记了别人的富贵权势,所以王公如果不对他恭敬尽礼,就不能与他多次相见。

相见的次数尚且不够多,更何况要他作为臣下呢?”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给你讲讲游说之事。

别人知道我,我自得其乐;别人不知道我,我也自得其乐。

”宋勾践问:“要怎样才能够自得其乐呢?”孟子答道:“尊尚德,乐于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

所以,士人在不得志时,不失去义;得志时,不离开道。

孟子尽心原文与解析

孟子尽心原文与解析

孟子尽心原文与解析孟子的名言“尽心”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如下:孟子说:“尽心者,尽其心也;尽其心者,亦尽其性也。

尽其性也,旁及人也;尽其心也,无他慝矣。

如中正之庸,如竹木之器,惟君子为能用之。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孟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做事情中,发挥自己的全部心力;而全力以赴则体现了人性的真正表达。

当一个人能够全心投入时,他就能尽毕心力去做,不会有其他的杂念和私心。

就像中庸之道所说的那样,君子能够像竹子和木器一样,成为天地之间能够运用的工具。

孟子的思想体现了他对于人性的关注和尊重。

他认为人性本善,而通过尽心去做事,可以最大程度地表达出内心善良的一面。

这也是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基础之一。

孟子的“尽心”观念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追求物质和功利,很容易被利益和诱惑所迷惑,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和价值追求。

然而,只有当我们真正尽心地投入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中时,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和成就感。

尽心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和成功,也是为了造福他人。

孟子认为,当一个人能够尽心去做事时,他会旁及到其他的人,为他们带来积极的影响。

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可以在我们的个人生活和社会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

尽心还可以理解为全面发展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孟子所倡导的尽心并不是简单地为了达到目标而拼命,而是通过全面提升自己的修养与能力,去实现更高的目标和价值。

只有当一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优势,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总之,“尽心”是孟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代表了他对于人性的关注和价值追求。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真正尽心去做事,追求内心的善良和价值,都可以为自己和他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意义。

孟子·尽心章句上全文

孟子·尽心章句上全文

孟子·尽心章句上全文(一)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说: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

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

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

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二)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①。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②,非正命也。

孟子说:没有一样不是天命(决定),顺从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运;因此懂天命的人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

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运。

①岩墙:就要倾塌的墙。

②桎梏:拘禁犯人的刑具。

(三)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说: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这样寻求就有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本身之内的缘故。

寻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运,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在我本身之外的缘故。

(四)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说:万物之理我都具备了。

反问自己,所具备的道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快乐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努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求仁的道路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五)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孟子说:做了而不明白,习惯了而不觉察,一辈子走这条路,却不知道那是条什么路,这种人是一般的人。

(六)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说:人不能没有羞耻心。

把没有羞耻心当作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

(七)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

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说:羞耻对于人关系大极了。

玩弄权术诡计的人,是到处不讲羞耻的。

不认为不如别人是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八)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

卷十三上·尽心章句上(凡四十五章)

卷十三上·尽心章句上(凡四十五章)

卷十三上·尽心章句上(凡四十五章)(尽心者,人之有心,为精气主,思虑可否,然後行之。

犹人法天,天之执持纲维,以正二十八舍者,北辰也。

《论语》曰:“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心者,人之北辰也。

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故以“尽心”为篇题。

)[疏]正义曰:前篇章首论告子之言性,此篇章首以论尽心,盖以情性有主於心,故次之以《尽心》也。

言尽己之心,与天道通,是道之极者,故《孟子》七篇,所以终於《尽心》也。

此篇凡八十四章,赵氏分成上下卷,此卷即有四十五章而已。

一章言尽心知性。

二章言为仁由己,富贵在天。

三章言每必以诚,恕己而行。

四章言人有仁端,达之为道。

五章言远辱不为忧。

六章言不慕大人,何能有耻。

七章言王公尊贤,以贵下贱。

八章言内定常满,贱不失道,达善天下。

九章言小人待化。

十章言人情富盛,莫不骄矜。

十一章言劳人欲以佚之,杀人欲以生之。

十二章言王政浩浩,与天地同道,霸者德小,民人速睹。

十三章言明法审令,崇宽务化。

十四章言本性良能,仁义是也。

十五章言圣人潜隐。

十六章言孤孽自危,故能显达。

十七章言容悦凡臣,社稷股肱,天民行道,大人正己。

十八章言育养贤才,乐过万乘。

十九章言临莅天下,君子之乐,尚不与焉。

二十章言王政普大,二老闻归。

二十一章言教民之道,富而节用。

二十二章言能大明者无不照。

二十三章言好善从舜,好利从跖。

二十四章言杨墨放荡,子莫执中。

二十五章言饥不妄食。

二十六章言下惠不恭。

二十七章言为仁由己,必在究之。

二十八章言仁在性体,其次假道。

二十九章言放恶摄政,伊周有为,凡人志异,则生篡心。

三十章言君子正己,以立於世。

三十一章言人当尚志,善之所由,仁与义也。

三十二章言事有轻重,行有小大。

三十三章言奉法承天,政不可枉,大孝荣父,遗弃天下。

三十四章言人性皆同,居使之异。

三十五章言舆服器用,人用不殊,尊贵居之,志气以舒。

三十六章言取人之道,必以恭敬。

三十七章言圣人践形。

三十八章言礼断三年,孝者欲益,富贵怠厌,思减其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原文翻译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

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

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

古代的人,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

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 [1]作品赏析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穷达都是身外事,只有道义都是根本。

所以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至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则与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成为最强有力的心理武器,既对他人,也对这个世界,更对自身。

当你穷困不得志时,它以“独善其身”的清高抚慰着你那一颗失落的心;当你飞黄腾达有时机时,它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为你心安理得地做官提供着坚实的心理基础。

因此,无论你穷与达,它都是一剂绝对见效的心理良药,是知识分子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与法宝。

[1]作品出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

[1]《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

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上

《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上

《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上尽心章句上凡四十六章。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

人有是心,莫非全体,然不穷理,则有所蔽而无以尽乎此心之量。

故能极其心之全体而无不尽者,必其能穷夫理而无不知者也。

既知其理,则其所从出。

亦不外是矣。

以大学之序言之,知性则物格之谓,尽心则知至之谓也。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存,谓操而不舍;养,谓顺而不害。

事,则奉承而不违也。

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殀寿,命之短长也。

贰,疑也。

不贰者,知天之至,修身以俟死,则事天以终身也。

立命,谓全其天之所付,不以人为害之。

程子曰:“心也、性也、天也,一理也。

自理而言谓之天,自禀受而言谓之性,自存诸人而言谓之心。

”张子曰:“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

”愚谓尽心知性而知天,所以造其理也;存心养性以事天,所以履其事也。

不知其理,固不能履其事;然徒造其理而不履其事,则亦无以有诸己矣。

知天而不以殀寿贰其心,智之尽也;事天而能修身以俟死,仁之至也。

智有不尽,固不知所以为仁;然智而不仁,则亦将流荡不法,而不足以为智矣。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人物之生,吉凶祸福,皆天所命。

然惟莫之致而至者,乃为正命,故君子修身以俟之,所以顺受乎此也。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命,谓正命。

岩墙,墙之将覆者。

知正命,则不处危地以取覆压之祸。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尽其道,则所值之吉凶,皆莫之致而至者矣。

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桎梏,所以拘罪人者。

言犯罪而死,与立岩墙之下者同,皆人所取,非天所为也。

此章与上章盖一时之言,所以发其末句未尽之意。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舍,上声。

在我者,谓仁义礼智,凡性之所有者。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有道,言不可妄求。

有命,则不可必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专题训练《尽心》上下1.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1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①。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13.4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②而行,求仁莫近焉。

‛[注]①心,指本心,即善心;性,指本性。

②恕:指‚恕道‛,即推已及人。

(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努力扩充善心,就可以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进而可以顺应天道。

B、孟子认为,只要修身养性,就可以之安身立命,确保自身健康长寿。

C、孟子认为万事万物之理都具备在自我的身上,求仁也是如此。

D、努力地推已及人,是求仁的最佳捷径。

(2)请结合上述文段内容,谈谈孟子关于“性善”的理解。

2、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6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①,无耻矣。

‛13.7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

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注]①无耻之耻: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一种耻辱;‚之‛,提前宾语的标志。

(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如果人没有羞耻心,那么什么违法败德的事都做得出来了。

B、如果能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最大的耻辱,知耻明耻,改过修弊,自然就不会再有令人羞耻的事了。

C、玩弄权谋、机变之巧的人,权位在手,名利熏心,耻对他是毫无作用的。

D、孟子还认为,连动物都要以自身不像个人而羞耻,更何况真正的人呢?(2)请结合上述语段,谈谈“知耻”的作用。

3.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9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

人知之,亦嚣嚣①;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 ①嚣嚣:自得,不在乎在样子。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游说国君不论成功与否,都要有自得其乐的心态。

B、要达到凡事都有自得其乐的良好心态,关键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C、孟子举古人“得志”与“不得志”的具体表现,含蓄地批评了宋勾践的急功近利。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处世原则,二千多年来一直被中国知识分子奉为奋斗理想。

(2)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孟子对“士”的基本要求。

4、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12孟子曰:‚以佚道①使民,虽劳不怨。

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13.13孟子曰:‚霸者之民欢虞②如也,王者之民皞皞③如也。

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13.14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④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注]①佚道:安逸的原则;②欢虞:欢娱;③皞皞:心情舒畅;④仁声:行仁而获得的声望。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虽也有一定的民本思想,但本质上还立足维护封建统治,因此,他建议君王驱使百姓要注意方法。

B、孟子言治道,首重王霸之分。

只有实行王道,才能上应天理,下顺民心。

C、孟子十分重视圣人君子在教化百姓方面的重要作用。

D、孟子把行仁建功分为两个层次:善政和善教,并且认为善教优于善政。

(2)请结合以上三个文段,简要解说一下孟子认为“善教”优于“善政”的理由。

5、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15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①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注]①良能:与生俱来的能力。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善”是一种不须经过后天学习、思虑的天赋本能。

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直接的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与手足关系,这两种关系正是“孝”与“悌”的基础。

C、孟子举“孩提之童”为例,目的在于强调“孩提之童”的“爱父母”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而非后天的教化。

D、本章所说的“良知良能”,亦即孟子性善说里的四端。

它不但是一个人“善”的萌芽,也是全社会“善”的完成,不需要任何后天的扩充。

(2)本章所讲的道理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的章旨是一致的,请结合语段,谈谈儒家对于“达仁”这一问题的理解。

6、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16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

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13.25孟子曰:‚鸡鸣而起,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②之徒也。

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注] ①孳孳:即‚孜孜‛,勤勉不懈;②蹠:也作‚跖‛,即盗跖。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即使像舜这样的圣人,早年也有如野人一样的恶性,只是后来受到了别人善行的影响,才成为圣人。

B、舜闻善言、见善行之后,能自觉地扩充推广,最后才能形成江河决堤一样的气势。

C、舜与盗跖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生追求不一样,舜为善,跖为利。

D、孟子以舜为例,使得关于“善”的论述更有说服力。

(2)请结合以上文段,说说舜成为圣人明君的原因。

7、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20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3.21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①,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注]①睟然:润泽的样子。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列为第一乐,是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孝悌”,而“孝悌”又是仁义的根本。

B、孟子所言的第二乐,实际上是对君子的修养要求。

C、广土众民,固然是有志之君的愿望,但如果只停留在这样欲求上,他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D、拥有了仁义礼智,君子就能脸色红润,四肢有力,最后取得四海之民的拥戴。

(2)请根据第二段的论述,谈谈第一段孟子“三乐”的实质。

8、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22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

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

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

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

不暖不饱,谓之冻馁。

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君王如果能使老者得以善养,仁人志士自然会闻风而顺服。

B、孟子认为,除了让百姓拥有田产牲蓄之外,还要注重对百姓的教化引导。

C、文王作恶之时,伯夷、太公这样的仁人都逃离国土,却投奔善养老者的西伯。

D、孟子在本文段所提倡的,实质是“保民而王”思想的具体举措。

(2)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归纳孟子认为能使“民无冻馁之老者”的具体举措。

9. 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23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

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

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

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指出,让百姓好好耕作,减轻他们的赋税,就可以使百姓富足。

B、孟子以“水火”为喻,说明百姓如果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生活之中,他们就不会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

C、本章反映了孟子“保王而王”、“制民之产”等基本的治政理念。

D、孟子所谈论的治国理念,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一古语的含义是相似的。

(2)在孟子看来,要使“民仁”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做到什么?10.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24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①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②不行。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③不达。

‛[注]①容光,容受光线的缝隙。

②盈,满。

科,坎、坑洞。

③成章,文理成就斐然可观。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为喻,说明人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准和境界,一旦达到较高的层次,眼界自然就开阔了。

B、孟子为海为喻,说明假使我们有幸成为圣人的弟子,得以闻圣道,体悟最高的智慧;那么,世间的许多俗学、俗论,就不能再让我们着迷了。

C、孟子以日月之光为喻,说明圣人都有敏锐的目光,任何包藏的私心都躲不过圣人的眼睛。

D、孟子以流水为喻,说明学习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本章中,孟子对圣人的学说(圣道)有着什么样的认识?11.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25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①为善者,舜之徒也。

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②之徒也。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闲③也。

‛13.33王子垫④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

‛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注]①孳孳:勤勉不怠,本作‚孜孜‛。

②跖,相传为柳下惠的弟弟,春秋时代的大盗。

③闲,间隙。

④王子垫:齐王之子,名垫。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指出,舜和跖的差别,只在于追求善与利的不同而已。

B、孟子拿善与利对比,实质是拿仁义与利对比,与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含义是相同的。

C、孟子认为,士虽然在表面上没有从事哪些具体的工作,但只要做好自身的修养,做什么事情都能游刃有余。

D、孟子指出,士只有厌恶安逸的居住条件,厌恶奔波追逐名利,才能使自己的仁义得以保存。

(2)请结合上述文段,谈谈儒家对“义”的理解。

12.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40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①化之者,有成德②者,有达财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④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3.41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