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结草衔环、卧冰求鱼,这四个典故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它们用一个共同的词汇可以概括,▲即“感恩”。翻翻史书,我们不难发现,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上,类似的典故数不胜数。▲“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句格言可谓童叟皆知、家喻户晓。可见,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瑰宝。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是当代革命军人的一堂人生必修课。
▲知谁之恩、为何感恩、如何报恩,是每一位战友都应该认真对待和思考的问题。这节课,我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和大家进行交流探讨。
▲第一个方面,常怀知恩之心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也不管我们取得了多少成就,都离不开部队、社会、家庭给予我们的各种各样的关爱和帮助。虽然对于他们来说,施恩并不求回报,但我们应该始终牢记所受之恩惠,知恩图报。那么,我们究竟要知谁之恩呢?
▲一要知父母的养育之恩。▲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在《游子吟》中,诗人孟郊形象地描绘了一位慈母的爱子深情,很朴素、很细腻、很自然、很感人。俗话也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志却认为父母的含辛茹苦是理所当然的;有的同志在部队吃点苦头、受点挫折,就埋怨父母把自己送到部队来。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大二时父亲在车祸中遇难。因为家庭经济拮据,女孩大
学四年一直都没有回过家。临近毕业,女孩的唯一愿望就是快快回到家中,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妈妈。然而,当女孩满怀思念和激动回到家乡时,却被邻居告知,母亲已经去世两年了。母亲去世前,用自己的肾换来了女儿的学费,并托付邻居每学期按时将钱寄给女儿,还特意嘱咐邻居一定要记得给女儿写回信……女孩听到这一切,发疯似地冲到母亲的坟前,扑倒在地,失声痛哭。这就是我们的父母,很多时候他们就是用这种无私到让人心痛的方式关爱着我们。
▲二要知他人的帮扶之恩。常言道:“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任何人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都离不开集体和他人创造的各种条件。▲图片上的这个人,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他就是“航天英雄”杨利伟。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没有全体航天人的不懈努力,没有上百家军地单位精益求精的工作,没有上百万保障人员夜以继日的拼搏,我个人即使有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武之地,更何况本领也是国家给的。”对照杨利伟的话语,大家可以静静地想一想:在成长过程中,自己能力的每一点提高,知识的每一点增长,成绩的每一点取得,职务的每一次晋升,是不是都与集体的帮扶,与领导和战友们的关心帮助密不可分呢?
▲三要知党组织的培育之恩。一个人好比一棵树,其成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关键是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不知大家是否意识到,在党的悉心培育下,▲我们比入伍前思想觉悟更高了,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和错误思想;我们能力素质更好了,能很快适应社会环境和岗位需要;我们意志精神更强了,能勇敢面对艰
难困苦乃至生死的考验。如今,部队培养的人才遍及军营内外,有的成为部队的技术骨干、训练标兵,有的成为地方的公安干警、高级厨师,还有的是纵横商海的企业家,为政一方的父母官。可见,党组织的培养教育是我们成长成才成功的基本条件。
▲第二个方面,常思感恩之义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作为当代军人,我们更应该常思感恩之义,这不仅是一种积极的精神动力,也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
▲首先,感恩是一种优良品德。我国素称“礼仪之邦”,“仁义礼智信”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准则,其中包含了感恩这种优良品德。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两个故事。一个是关于许世友将军的故事。老将军是一位有名的孝子。在生命弥留之际,他多次向中央报告,希望死后能葬在老母坟边以尽孝道。在报告中他写道:▲“生当为国尽忠,死后为母尽孝。”60年的戎马生涯,老将军战功赫赫,九死一生,然而忠孝难以两全,对老母亲的养育之恩,老将军时刻铭记在心。还有一个是“小郎铮”的故事。▲图片上这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就是小郎铮。5.12汶川地震发生10多个小时后,武警官兵从废墟中成功救出了满脸是血的小郎铮。当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的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礼。一个三岁的孩子,还处于懵懂无知的年龄,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感恩之情,成为抗震救灾中的经典瞬间。从以上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感恩之举体现的是人性的光辉与善良,感恩之情维系的是人心的美好与和谐。
▲其次,感恩是一种精神动力。一个人受恩于他人,受恩于社
会,最好的感恩方式就是回报他人,回报社会。▲这张图片中,穿着绿军装,戴着大红花的新同志名叫蒋雨航。19岁的蒋雨航在“5.12”汶川地震中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小伙子被压在废墟接近125小时后,奇迹般的获救生还。在经历了这突如其来的一切之后,他在第一时间向人武部递交了参军《决心书》。他这样写道:▲“我的第二次生命是党和人民子弟兵给予的。我现在最强烈的愿望就是参军,到人民军队大熔炉中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奉献我的一切……恳请祖国和人民军队挑选!”据统计,2008年底四川灾区共有3793名像蒋雨航这样的优秀青年应征入伍。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感恩就是动力,一种感恩的心态足以改变人的一生。”
▲第三,感恩是一种人生境界。一个人感一时之恩并不难,难的是感一世之恩,时时刻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常思回报,不图索取。这种感恩就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知恩图报,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境界。▲图片中的少年名叫黄舸,被评为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他身患“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明知自己活不过20岁,却在父亲的帮助下,毅然走上了8000多公里的“感恩之旅”。父子俩以三轮车为交通工具,艰难跋涉,辗转奔波,仅仅是为了向帮助过他们的人道一声“谢谢”。这两颗赤诚、可贵的感恩之心,展现的正是一种知恩图报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
▲第三个方面,常行感恩之举
对我们军人来说,知恩图报就是要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做“感党恩、谢民情、报国家”的革命军人。
▲第一,要在对党忠诚中升华赤子情怀。作为军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党的恩惠,所以我们应当责无旁贷地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听从党的指挥。▲这里,让我们把思绪再次拉回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顷刻间,千万房屋化为乌有,几十万人民群众被埋废墟。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党中央、中央军委一声令下,我13万大军无惧任何艰难险阻,从大江南北赶赴救灾一线,用双脚走出了一条条生命之路。▲这个画面大家可能还有印象, 5月18日重灾区北川县北川中学里,一名年轻的战士面对痛哭的父母,眼泪忍不住的哗哗下落,最后终于哭跪在地。他叫陆苇,家就在北川县城。地震发生后,家中9名亲人被埋在了废墟下面,其中还包括他的爷爷奶奶。他知道这些亲人的生命危在旦夕,但他是救援前指里唯一的通信兵。在整个灾区通信全部瘫痪的情况下,他肩负着通信保障的重任。面对悲伤的父母,他含泪说道:▲“我知道家里人需要我,但掩埋在废墟中的千万万的父老乡亲更需要我啊!”大家想想,为什么我们的官兵在忠与孝的抉择之间,毅然选择了尽忠。就是因为我们是党缔造的军队,只要党一声令下,我们就坚决执行命令、毫不退缩;就是因为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当人民有难时,我们就应当冲锋在前、义无反顾。
▲第二,要在献身使命中书写人生豪迈。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官兵以履行新的历史使命为己任:在激情燃烧的训练场上,全体将士摸爬滚打、苦练技能、确保打赢,在十万火急地抢险救灾第一线,每名官兵夜以继日、奋勇争先、无所畏惧。▲“抗震救灾英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