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 自然情怀现当代散文单元学案

合集下载

【新教材新设计】编写“自然情怀”散文集——必修(上)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新教材新设计】编写“自然情怀”散文集——必修(上)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新教材新设计】前生今世存在的证据:编写“自然情怀”散文集——必修(上)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设计前言新教材开始使用了,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参悟课程理念是教学一线教师最为常见的理解途径。

去年调查时,很多老师喜欢问的就是:什么时候有教学设计。

为此,借助温州市核心素养项目组的力量,我们组建了开发教学设计的八个小组。

八个小组的成员在没有先行的经验条件下,自行学习有关理论,借鉴名家设计,多次线上线下讨论,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教案。

只是很可惜,没有贴切我们的初衷——能开发出基于课堂实践过后的教案,因为刚值疫情期间,没有办法实践。

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教案,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甚至个别教案理念较为陈旧。

所以大家在借鉴的时候,多多进行自己的思考,提倡拿来主义。

亦可在教师之间进行完全出自教学目的的讨论,以期对新教材更好的把握。

教学设计一、导图二、单元教学目标1.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厘清景物描写的技法,学会做批注。

2.结合课文,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

3.从《故都的秋》《赤壁赋》《登泰山记》等多篇文章中感受民族审美心理、审美特点和赤壁、泰山背后的文化含义。

4.借鉴该单元的文章,进行文学散文创作。

三、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段:读细(现代文)一蝉一花一世界——《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与地坛》群文阅读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了解相对应的描写技法和描写角度。

2.反复咀嚼涵泳,关注写景文章的语言艺术,能够从用字、词、句式等方面来进行细细品味。

3.分析情景交融的手法,初步感知情景交融中“景映情,情限景”的特点。

4.分析情理结合的手法,抓住文章情“隐”理“现”,理“明”景“变”的特点。

■教学重点1.分析情景交融的手法,初步感知情景交融中“景映情,情限景”的特点。

2.从字词、句式方面进行仔细品析,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情感。

■教学难点掌握相应的鉴赏知识框架图里的内容。

【新教材新设计】编写“自然情怀”散文集——必修(上)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新教材新设计】编写“自然情怀”散文集——必修(上)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新教材新设计】前生今世存在的证据:编写“自然情怀”散文集——必修(上)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设计前言新教材开始使用了,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参悟课程理念是教学一线教师最为常见的理解途径。

去年调查时,很多老师喜欢问的就是:什么时候有教学设计。

为此,借助温州市核心素养项目组的力量,我们组建了开发教学设计的八个小组。

八个小组的成员在没有先行的经验条件下,自行学习有关理论,借鉴名家设计,多次线上线下讨论,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教案。

只是很可惜,没有贴切我们的初衷——能开发出基于课堂实践过后的教案,因为刚值疫情期间,没有办法实践。

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教案,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甚至个别教案理念较为陈旧。

所以大家在借鉴的时候,多多进行自己的思考,提倡拿来主义。

亦可在教师之间进行完全出自教学目的的讨论,以期对新教材更好的把握。

教学设计一、导图二、单元教学目标1.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厘清景物描写的技法,学会做批注。

2.结合课文,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

3.从《故都的秋》《赤壁赋》《登泰山记》等多篇文章中感受民族审美心理、审美特点和赤壁、泰山背后的文化含义。

4.借鉴该单元的文章,进行文学散文创作。

三、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段:读细(现代文)一蝉一花一世界——《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与地坛》群文阅读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了解相对应的描写技法和描写角度。

2.反复咀嚼涵泳,关注写景文章的语言艺术,能够从用字、词、句式等方面来进行细细品味。

3.分析情景交融的手法,初步感知情景交融中“景映情,情限景”的特点。

4.分析情理结合的手法,抓住文章情“隐”理“现”,理“明”景“变”的特点。

■教学重点1.分析情景交融的手法,初步感知情景交融中“景映情,情限景”的特点。

2.从字词、句式方面进行仔细品析,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情感。

■教学难点掌握相应的鉴赏知识框架图里的内容。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大单元第七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单元要求本单元是必修教材中唯一一个专门的散文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写作”。

这一任务群的主要学习目标与内容是:精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

能根据不同文学体裁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和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本单元所选的都是散文名篇,内容上以写景抒情为主,兼及叙事和议论。

其中既有现当代散文,也有古代散文。

这五篇散文有几个共同点:一是景物描写精彩,情味浓厚,情与景完美融合,尽管各篇课文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有的含着,有的直率,但大都具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二是意蕴深厚。

这些课文不仅展现了景物之美,而且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可以引发读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多方面思考。

三是语言优美。

尽管各类散文都讲究语言美,但写景抒情散文对语言美的要求更高。

这几篇散文的语言美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学习时要注意品味。

这些篇目中,《故都的秋》《我与地坛》《赤壁赋》是精讲课文,《荷塘月色》《登泰山记》是自读课文。

本单元学习任务的写作要求是“学写散文”。

学习本单元,可从“自然情怀”角度,去感受自然之美,提升感悟力,激发对自然的珍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树立合理的自然观;探寻民族文化观念和审美心理。

要整体感知文学作品,涵泳品味,领悟作品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获得审美体验;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鉴赏文学作品,对作品的表现角度和艺术价值有独到的感悟和思考,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捕捉创作灵感,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尝试写作散文。

教材学习任务本单元以“自然情怀”为人文主题设计教学方案。

整体的单元教学设计方案可以按照板块创设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分步完成单元教学;也可以创设一个整体学习情境,再以若干学习任务承载完成单元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不仅要引导学生体验“大地有大美”,同时还能领略这些散文名篇中呈现的深厚的人文内涵,两相兼顾而不作割裂。

高中语文部编新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教学思路与教学设计分享课件

高中语文部编新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教学思路与教学设计分享课件
• 体会民族审美心理,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 会作者视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 结合的手法;反复涵咏咀嚼,感受作品文辞之美
• 学科素养指向:任务群5 “文学阅读与写作”
• 根据需求,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的方式,写出自 己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1932年10月一直在上海从事各项革命斗争的郁达夫因肺病复发,身 体的巨大痛苦让他决定到杭州疗养。在杭州的时候,郁达夫不时接受公 家的接待,游山玩水。
1933年11月,杭州铁路局邀请郁达夫等人自杭州出发,沿铁路线漫游, 将耳闻目睹的景物,写成游记,以便向中外游客宣传介绍。期间,郁达 夫沉浸在大自然怀抱,流连忘返。1934年3月,郁达夫又应东南五省交 通周览会的邀请,与好友林语堂同行,去浙西、皖南一带,游览名山古 迹,期间他分外高兴。
——郑国民、陈晓波.新世纪语文教科书编排方式的探索.课 程·教材·教法。
• 《语文必修上·教师教学用书》:“整合教学、群 文阅读是新课程的常态,从以前的‘单点’变成现 在的‘套餐’,加大了思维的容量,更能形成贯通、 比较式的思维,进而让学生形成文学鉴赏的眼光, 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师教学用书》提供了两个教学设计样例 • 教学设计一:独抒性灵,情思悠远——品出“这一 篇”散文的情味(14.15课) • 教学设计二:心灵的远游——探寻山水文化(16课)
• 《赤壁赋》、《登泰山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失意人生的不 同选择”
(2)专题教学
• 语文专题教学是按作品、作家、主题、学生的视角“聚篇 为类”,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通过设计更开放、更贴近 生活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外显性学习任务,旨在提升学生语 文核心素养的思维建构的课堂组织情势。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第七单元学习任务五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第七单元学习任务五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第七单元学习任务五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学习任务五: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教学目标:1.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

2.固化写景散文的阅读经验和成果,学习和迁移情景交融的写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能通过所写景物的特点推断出其中蕴含的情感,并能联系社会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对散文中表现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感悟思考。

教学重点:理解散文中景与情关系,结合情境意识撰写情景交融的散文。

教学难点:揣摩教材写作手法,创作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散文。

1.结合题目给定的情境,选取恰当的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手法,细腻描摹。

2.理解散文景与情关系,揣摩写景抒情散文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并加以运用。

教学方法示例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写作指导2课时。

教学指导过程:一、导入:读下面的诗句,看它们分别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色,蕴含怎样的情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冬)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景物的描写,最终都是为了烘托情感、表达情感。

所以,写景和抒情总是相辅相成的。

本单元学习的五篇经典散文,有着共同的特点:景美情深,意蕴深厚,语言优美。

这些美景深情和深刻的思想,可以引发我们对自然、人生、社会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优美的语言可以带给我们更真实更愉悦的审美享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吸收这些经典散文中的养分呢?二、学习活动(一)盘点学习收获1.本单元学过的五篇经典散文中分别写怎样的景?抒怎样的情?写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请说说你的印象或心得。

学生发言:《故都的秋》通过五幅画面(场景)写作者的闲雅情意,意象与情感完美融合;南方的秋与北方的秋相互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荷塘月色》中使用比喻、拟人、排比、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描摹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之景,表达作者矛盾的心境——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全单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含全部5篇课文)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全单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含全部5篇课文)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14.1.故都的秋 ................................................................................................................. - 1 -14.2.荷塘月色 ................................................................................................................. - 5 -15.我与地坛 .................................................................................................................... - 9 -16.1.赤壁赋 ................................................................................................................... - 14 -16.2.登泰山记 ............................................................................................................... - 19 -14.1.故都的秋《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本课又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

一、教学目标:1.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梳理文章结构脉络。

2.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和合作探究,培养朗读品味语言的能力。

3.体会作者对故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第七单元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以“自然情怀”为人文主题,内容上以写景抒情为主。

学习本单元有助于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提升审美鉴赏水平,体味优美景致中蕴含的人生思考和对自然及生活的热爱,并挖掘文本中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树立合理的自然观。

二、预习案二、时代这样发展主题人类应当对自然深怀敬畏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我围绕生态问题,翻阅中外经典著作,以之观照现实,得出一个结论——生态危机是人类面临的紧迫问题,关乎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公共卫生防疫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上升到国家乃至全球战略层面。

“生态”一词是外来语,源于希腊文,意谓居所、栖息地。

生态不仅指涉入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同时也切入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

收敛侵占自然物的欲望是可以达到的理性认识,先民便有此种睿智,值得今人借镜。

荀子谓:“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荀卿并非以为人可以任意摆布自然,而是主张人与天地配合,如果与天地争职分,就是犯糊涂。

此乃切实可行之议。

《易传》把天地人并称“三才”,天人协调是理想境界。

《淮南子》讲:“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

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这种人事不违天地规律、顺应自然使用人力的思想,乃关乎天人关系、人地关系的远见。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无论作哪一解释,都包含天地人皆以自然为归依、为原本之义。

自然是宇宙的最高范畴,是宇宙本身,此为千古卓绝之论。

人类必须顺从自然,而不可违逆自然。

反对逆天而行,主张天人一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宗旨。

如果把人创造的文化比喻为一株参天大树,是自然提供了大树赖以生长的阳光、雨露和土壤。

对此当念兹在兹。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学案 第7单元 自然情怀文学阅读与写作 进阶2 任务2 赏析散文语言之美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学案 第7单元 自然情怀文学阅读与写作 进阶2 任务2 赏析散文语言之美

任务2 赏析散文语言之美◎赏析一鉴赏表达技巧1.《故都的秋》(以下简称《故》)和《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写于大致相同的年代,同属于情景交融的散文。

试比较鉴赏《故》《荷》这两篇散文在写景、抒情、语言方面的不同之处,并具体探究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同之处:(1)写景方面。

①《故》主观热情地写景,“人化”特点突出;《荷》则冷静客观地写景,“物化”特点明显。

②《故》直观景物,直述印象,如“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完全是本色描写,与寻常所见并无二致;《荷》写景则呈变异倾向,描写的是幽暗情境中的非常态的景物,如“(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它们绝非景物原状本色的真实再现,如同梦幻一般奇妙。

③《故》无意精雕细刻,仅是撷取印象最深的片段景物,不求完尽,但求有代表性;《荷》写景不只冷静客观,而且细腻、精致、全面。

(2)抒情方面。

《故》是直线式的直抒胸臆,浓烈的欣喜欢快和悲哀之情溢于言表,思想触须伸展到古今中外,视野无比开阔,情感的波澜阵阵掀起,激荡人心。

郁达夫之情除了浓烈、开放的特点外,还有深度和厚度,探及人生的底蕴,富含哲理。

朱自清则有意隐匿自我,情意世界是朦胧封闭的。

尽管人们说《荷》抒发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之情,那只是推测,并不见诸文字,此时此地的他是深掩情感的。

自然情怀、生命观照与审美情趣的诗意表达——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自然情怀、生命观照与审美情趣的诗意表达——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具有开创性、突破性的阅读课程与教学形态,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

今年秋季起全国高中统一使用统编版教材,把语文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成为广大教师最关心的问题。

就阅读教学而言,单篇文本的细读深教将可能不再是教学的唯一形式或者主要形式,任务群、文本群的组合教学日益得到重视,丰富了“用教材教”的文本教学课堂形态。

为贯彻新课标、凸显新理念、落实任务群、体现深阅读,本期约请福建省名师、厦门第一中学正高级教师钟斌及其名师工作室成员展现其群文阅读研究成果。

限于篇幅,特选出一篇单元教学实施规划和一篇课堂教学实录,供语文老师批评借鉴。

摘要: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自然美景展开的写景抒情类散文。

专题一以梳理“景、情、理”关系为抓手,把《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组合,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第二自然”,体会物我关系。

专题二选择《故都的秋》《想北平》《说北平》三篇与北平有关的文章,引导学生结合不同作家的生活背景、价值观、人生观等,体会不同的选景特点和写作风格。

专题三把《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与地坛》组合,引导学生体味其中语言之美,由此披文入情,体会不同作家的气质性情。

专题四把《赤壁赋》《登泰山记》《西湖游记二则》三篇古代游记散文组合,引导学生赏析山水之美,比较古代游记散文在景、情、理方面的异同,走进不同作者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群文阅读;第二自然;语言风格;审美情趣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84(2020)11-0011-07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为“自然情怀”。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围绕自然美景展开,属于写景抒情类散文。

第七单元对应高中语文2017新课标“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

本任务群的教学目标是“旨在引导学生阅读散文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 自然情怀现当代散文单元学案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 自然情怀现当代散文单元学案

学习任务二:品读关键段落,鉴赏我心中美图(自主研读,交流分享)你最喜欢哪幅故都秋景图?请说明你的理由。

可以从作者选取景物的角度、描写景物特点、表达技巧、语言的色彩、情感的表达等角度进行鉴赏推荐,形成不少于100字的鉴赏文字,与小组同学交流,选出最好的鉴赏文字,以小组为单位组织鉴赏活动。

学习任务三:梳理探究“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文学作品需要反复阅读与揣摩。

在完成以上任务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刘锡庆)、《高中散文阅读鉴赏方法摭谈》(林燕芝)《写景散文的审美鉴赏——以<江南的冬景>为例》(吴军)等文章,重读《荷塘月色》和《我与地坛》,任选一篇,谈谈作者是怎样做到景与情的统一,自选角度,不少于300字。

可以参考下面的选题,也可以自拟题目。

选题一:朦胧月色中的淡愁与淡喜选题二:地坛景物中的生命哲理〖资料链接〗一、阅读训练牛铃叮当李清明①水乡多水牛。

②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

不但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养水牛。

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

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院落。

湖汊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到处长满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蒿,这些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

水牛生命力强,容易饲养。

春、夏、秋三季均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每天也只需一捆干草便能果腹。

④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

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

农忙季节,水牛可用于犁田、耕田;农闲时分,水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里就购买了东方红牌拖拉机,还配备了犁、耙等成套的耕田机械。

没承想几吨重的“铁牛”开进农田却经常陷进淤泥中,有时淹得只看见顶部的烟囱,最后还得用十头八头水牛合力,才能“拖拉”出来。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自然情怀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自然情怀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自然情怀《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一、教学指南(一)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眼中的自然美;品味赏析语句,感受散文语言之美并体味作者情思。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3.比较阅读两篇写景散文名篇的各自之美。

(二)重点难点通过文本细读,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三)课时安排4课时(四)课前研学1.预习作业速读课文,圈画这两篇散文中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并作简要点评。

2.阅读指导两篇文章都是写景状物类散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语音优美,富于文采,用丰富的想象不受时空限制,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影响读者,散文“形散神不散”,表达力强,感染力强。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写下的文章。

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

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3.写作准备运用课上所学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去描摹某种风景美物,并抒发自已的真情实感。

4.知识清单(1)走进《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战士”。

中短篇小说:《沉沦》(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

自然情怀,生命观照与审美情趣的诗意表达——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自然情怀,生命观照与审美情趣的诗意表达——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自然情怀,生命观照与审美情趣的诗意表达——统编版高中
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自然情怀:自然情怀是指人们对自然的情感和深刻的体验。

这种情感可能包括对自然的尊重、美好、敬畏、喜悦和保护等。

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谢谢自然》、《春江花月夜》等作品,来引导学生体会自然之美,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同时,学习这些作品也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正确认识自然,提高自然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生命观照:生命观照是一种通过审美的眼光去反思、思考生命的一种方式。

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阅读《春望》、《山园子》等作品,让学生理解作者的真挚的生命态度,反思生活的本质,认识生命的可贵,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

审美情趣的诗意表达:审美情趣的诗意表达是指以诗歌形式将情感表达出来,以及用一种美妙的语言来描述审美情感的表达方式。

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阅读《清明》、《游园不值》等作品,让学生学习诗歌的审美情趣,培养细腻的审美情感和美好的审美想象力,并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7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 真景描绘,真情表达——学写写景抒情散文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7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 真景描绘,真情表达——学写写景抒情散文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真景描绘,真情表达——学写写景抒情散文真景描绘,真情表达——学写写景抒情散文训练目标掌握描写景物和抒发真情的方法技巧。

文题速递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只要关注生活,总有某些东西,让我们刻骨铭心,因为那是美丽的、芬芳的、让人愉悦的……生活中,你是否捕捉到了这些触动你心灵的美景?请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展示你的所见所感,不少于700字。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它可分为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三种类型。

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是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

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

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那么,该如何写作写景抒情散文呢?一、学会写景(一)写出景物特征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

包括景物的客观存在形式状态,景物的声音、色彩、光泽和气味等特征。

世界上的景物千差万别,各有姿态,要区别物种的差别,要注意地域和时令的不同,只有抓住所写景物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才能绘出它特殊的形象,写出它内在的韵味。

1.细心观察,找出景物的亮点。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只有那些善于观察生活细节的人,才能写出生活的细节来。

写景文章中,在确定观察对象以后,要对其进行长时间、全面、深入的观察,既要观察它的整体,又要观察它的局部,既要观察它的静态(颜色、姿态等),也要观察它的动态(生长过程、四季变化、刮风下雨等);还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力求形象、特点显著。

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自然情怀”专题设计案例PPT

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自然情怀”专题设计案例PPT
《我与地坛》:“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 ,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 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 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 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一、主题阅读:自然是文学永恒的母题。围绕“自然情怀”的人文主题,课外 阅读汪曾祺《人间草木》、苇岸《大地上的事情》、东山魁夷《听泉》。
二、作文题目:在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一篇800字左右的散文(单元学习
任务)。(1)《我仿佛第一次走过
》(2)《自然的节律》
三、写作步骤:①感悟心灵的风景:叩问内心,有没有一片风景深入心灵,留 下印痕。②调动丰富的感受:开放感官,尽可能写下那些色彩、声音、气味、 触觉和感受。③渗透独特的情思:散文是个性的言说,要从自然景物中品出独 特的意蕴。④臻于完善的境界:散文的写作,需要不断修改,臻于完善之境。 写完之后与同学交换阅读,互相品评,提出修改建议。⑤定格生命的回忆:把 全班的散文习作汇编成册,班级合作,编排目录,插图美化,拟写书名,创作 序言,形成班级文集,作为对高中生活的一份纪念。
微专题三:文化视域中的“自然”
教学目标:探究自然景观里的文化意义 教时安排:二教时 教学课型:小项目的研究性学习
《古都的秋》与士大夫审美
文化视域 中的自然
《荷塘月色》中的“中和之美” 《我与地坛》的宗教情怀
《赤壁赋》里的历史情结
《登泰山记》背后的泰山文化Βιβλιοθήκη 微专题三:文化视域中的“自然”
一、文本细读:细读五篇散文中的典型语段,说说包含在这些写景文字里的情 与理。
(1)选题:在5个小标题中任选一个作为研究点; (2)提炼:针对问题,提炼自己的观点,要求能够用一句话概括; (3)构思:列出行文的提纲; (4)例证:根据课内,兼顾课外,分析例句; (5)结论:总结你的看法,整理成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任务二:品读关键段落,鉴赏我心中美图(自主研读,交流分享)你最喜欢哪幅故都秋景图?请说明你的理由。

可以从作者选取景物的角度、描写景物特点、表达技巧、语言的色彩、情感的表达等角度进行鉴赏推荐,形成不少于100字的鉴赏文字,与小组同学交流,选出最好的鉴赏文字,以小组为单位组织鉴赏活动。

学习任务三:梳理探究“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文学作品需要反复阅读与揣摩。

在完成以上任务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刘锡庆)、《高中散文阅读鉴赏方法摭谈》(林燕芝)《写景散文的审美鉴赏——以<江南的冬景>为例》(吴军)等文章,重读《荷塘月色》和《我与地坛》,任选一篇,谈谈作者是怎样做到景与情的统一,自选角度,不少于300字。

可以参考下面的选题,也可以自拟题目。

选题一:朦胧月色中的淡愁与淡喜选题二:地坛景物中的生命哲理〖资料链接〗一、阅读训练牛铃叮当李清明①水乡多水牛。

②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

不但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养水牛。

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

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院落。

湖汊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到处长满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蒿,这些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

水牛生命力强,容易饲养。

春、夏、秋三季均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每天也只需一捆干草便能果腹。

④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

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

农忙季节,水牛可用于犁田、耕田;农闲时分,水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里就购买了东方红牌拖拉机,还配备了犁、耙等成套的耕田机械。

没承想几吨重的“铁牛”开进农田却经常陷进淤泥中,有时淹得只看见顶部的烟囱,最后还得用十头八头水牛合力,才能“拖拉”出来。

⑤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

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蒿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嗯呀”十分得意地叫唤不停。

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的“游泳老师”。

跟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

不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的游泳本领。

⑥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

只要你往牛头前一站,哪怕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背上。

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

骑在牛背上的我们,头上扎着柳条帽,腰间别着把弹弓,右手高高扬起柳条鞭子,活像一个个舞剑骑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

⑦别看水牛平日温驯,一旦打起架来却异常勇猛,尤以处于发情期的公牛为甚。

当攻击开始时,公牛们双眼通红,抵足弓背,头缩至前腿中间,亮出尖尖的双角,冲撞挑击。

一时间,牛铃骤响,沙飞石跳,响声震天。

这时,只有将干草燃成的火把投掷到牛头角力处,方能将它们分开。

⑧终于,水牛老了。

连田也耕不动的水牛,静静蹲在牛栏中,等待自己大限的到来。

因为害怕掉膘,乡亲们往往会提前宰杀水牛。

被牛绳绑囚在树下的水牛,看到屠夫磨刀霍霍,都会掉下一颗颗好大好大的眼泪,似有深深的不舍和无限的悲戚。

想起水牛这一辈子所求最少,干的却是最苦最脏最累的活,站在一旁的我们不禁泪眼模糊。

⑨现今的水乡,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细作,而是直接向稻田抛撒谷种,等天收粮,靠天吃饭。

放眼望去,湖洲上唯有水草疯长,久而久之便成了放养水牛的天然牧场。

春天里,不再耕田的水牛被赶至牧场,脖子上换上了刻有记号的新铃铛,直到冬天才各自牵回。

一起牵回的还有傍着公牛母牛的新生牛犊。

牛犊的认领沿用的是乡里的老规矩:将各家的大牛小牛赶至一处,看哪头牛犊跟谁家的大牛走,哪头牛犊就是谁家的。

⑩如今,利益的驱动让这样的老规矩开始面临挑战。

由牛犊引发的纠纷,每有耳闻。

曾有相邻的两家因争六条小牛而互不相让,直至对薄公堂,一家甚至提出要用船装着大牛小牛去省城做“亲子鉴定”。

自然,鉴定最后平息了纠纷,但花去的鉴定费、差旅费和诉讼费加起来远远超过几头小牛的价值,这一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黑色幽默。

打那以后,水乡的水牛们大都由放养改成了圈养。

岁月流逝,牧童牛笛仿佛一夜之间成了绝响。

没了广阔湖洲茵茵绿草的映衬,少了骀荡和风的吹拂……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

(本文有删改)1.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5分)2.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

(5分)二、拓展文本《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刘锡庆)、《高中散文阅读鉴赏方法摭谈》(林燕芝)《写景散文的审美鉴赏——以<江南的冬景>为例》(吴军)三、散文文体知识(一)散文的类型1.抒情散文(《荷塘月色》《春》)《白杨礼赞》等)抒情散文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情感的散文样式。

表现手法主要有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象征)。

抒情散文类型主要有写景类散文和状物类散文。

(1)写景散文是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俗风貌当作主要描写对象,写形写声写色味、情态,以描写为主,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来抒发感情,采用的手法,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写景散文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时间、空间的转换为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对景物加以生动的描绘,可以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的作用。

(2)状物散文是以某一种物件作为表现主体,通过对物件的描摹、刻画来为物件写貌传神,从而达到托物寄意的写作目的,表现手法多托物言志、象征、人格化手法。

这类散文的特点是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有的自然景物,被作者赋予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2.叙事散文(《背影》《金岳霖先生》《纪念刘和珍君》等)叙事散文是一种记叙人、事为主要内容的散文样式。

这类散文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

叙事散文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情的本质,或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叙事散文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记叙事件常往往只是选取生活中的某一侧面或片断;描述人物,只选择最突出性格的某一方面。

以记叙、描写为主,也有议论、抒情,情感多含蓄,通过场景渲染、环境烘托、人物描写流露出来。

3.哲理散文(《人是思想的苇草》)哲理散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散文样式,主要包括杂文和小品文。

文笔自由灵活。

它通过刻画某种具体形象,将作者要表达的哲理寓言于形象之中,以形象来启发读者,让读者明白其中寓含的抽象哲理的一种散文。

一般采用象征手法。

(二)写景抒情散文的主要特点写景抒情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依托而抒发作者思想情感的文学作品。

它要求抓住景物特征,对景物作真实细致生动的描绘;要把“景”和“情”有机结合起来,以情统率景,或先景后情,或先情后景,或将情融入景中。

1.写景抒情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①以承载有某一情感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②以作品中的“我”的活动或游踪为线索,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③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④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

2.写景抒情散文写景的方法多样。

从写景的视角上看,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等,分层写景,符合逻辑顺序,也更具美感;从对景物的感知调动的感官上,可视,可听,可嗅,从多个角度写景,有形有声有色有味;从色彩上看,运用大量冷或暖色彩的词,渲染一种阴沉或明朗的氛围,悲乐之情由此可现;从修辞格上讲,可比喻,可拟人,可夸张,可排比,可对偶,使景物形象生动,有气势,具有音韵美;写景还常常既有动景,又有静景,动静结合,营造意境,又富有生机;还有既有实景,又有虚景,虚实结合,更丰富地表现事物,揭示人物内心;有时,还运用叠词,既突出了事物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

四、浅谈的“情景交融”的三种不同类型“情景交融”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那到底什么是情景交融呢?词典上解释是: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我们古人对于情景交融有很好的阐述,清人王夫之说:“情景虽有在心在无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

”古人们都认为情景交融是意境创作的方式,能够“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是体现一个诗人的创作的水平。

情景交融其实是文学意境的特征,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关于意境,一般论者规定为:意与境浑,情与景化,即所谓主客交融,物我一体,这正是大名鼎鼎的王国维的“境界说”的内涵。

意境是通过情景交融表现出来的,而情景交融又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情景并茂式。

景中藏情式,即藏情于景,情并不直接显示,而仅仅借助逼真的画面去间接表达,从而更显得情深意浓。

我们往往通过诗歌中作者勾画的画面,去感受去体验作者的感情。

例如,郭沫若的《太阳礼赞》:“青沈沈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

”开头,作家马上就给读者呈现了一幅大海澎湃的画面,大海是青色的,在咆哮着,我感觉的是有一种迫不及待的力量在蓄势待发,有一种新生的力量要诞生。

而作家对于太阳那种赞美和期待新生的血液的感情就通过这短短的15个字表现出来。

这一首诗歌的开头,作者没有直接就描写说他有多么的希望太阳的出现,就直接通过这一宏伟画面透露出作家的渴望。

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意思是景物中都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从而读一首诗歌我们可以细细品味它对于景物的描写,脑里可以立马出现一幅画面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幅草原之景,多么美好的一幅画面,在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草原上,牛羊成群,作者对于草原那种热爱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这种景中藏情式我们在读小说中也可以一样运用,例如小说环境的渲染和铺垫。

再说情中见景式,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文字里就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

有时候不用写景,但是你通过读或者感悟可以体现到当中作家所要描绘的景。

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风景。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很简单的一首诗歌,意境深邃,但诗句平易淡雅,绝非故作高深的苦涩雕琢。

富有哲理的语言中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仿佛一幅江南悠闲画面就在你的脑子里泵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