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药物的应用
剂型及药物的应用不同
剂型及药物的应用不同药物的剂型是指药物制剂的类型,包括固体剂、液体剂、半固体剂、气体剂和外用剂等。
药物的应用指的是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具体用途和方法。
药物的剂型多种多样,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使用需要进行选择。
不同剂型的药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首先,固体剂型是指药物以固体形式制成的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粉末等。
固体剂型的优点是稳定性好、使用方便、保存方便,适合于药物稳定性较强、口服给药、控释给药等。
例如,片剂适合用于慢释药物的给药,胶囊适合用于包装粉状药物或无味药物。
固体剂型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内服、外用和注射等。
其次,液体剂型是指药物以液体形式制成的剂型,如口服液、注射液、眼滴、鼻喷剂等。
液体剂型的优点是易于吸收、药效迅速、剂量准确。
由于其流动性强,适于药物的溶解和稀释,使药物的吸收速度更快。
液体剂型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内服、外用和注射等。
例如,口服液适合于儿童和老年人服用,注射液适合于迅速起效的情况。
再次,半固体剂型是指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半流体或半凝胶状的剂型,如栓剂、软膏、凝胶等。
半固体剂型的优点是粘附性强、稳定性好、药效持久。
使用时能够与局部组织接触更久,发挥更好的药物效果。
半固体剂型的应用范围主要是外用,例如软膏适合于治疗皮肤病、栓剂适合于直肠给药。
此外,气体剂型是指药物以气体的形式进行给药,如吸入剂、喷雾剂等。
气体剂型的优点是易吸收、吸收迅速、剂量可控。
由于气体剂型能够直接进入呼吸道,对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果好。
气体剂型的应用范围主要是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最后,外用剂型是指药物以涂敷、擦拭、喷洒等方式进行外用的剂型,如膏药、贴剂、洗剂等。
外用剂型的优点是作用直接、作用迅速、剂量准确。
外用剂型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对于皮肤病、创伤、疼痛等有很好的疗效。
外用剂型的应用范围广泛,常用于治疗皮肤病、创伤、疼痛等症状。
总之,药物的剂型和应用是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作用需求进行选择的。
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于晓敏一、前言抗生素是具有抗病原体活性的一大类物质,自 1940 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
抗菌素是指对细菌和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一类抗生素,而抗菌药物主要是杀灭细菌的。
抗生素是比较广义的,抗菌药物是比较专一的。
二、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及应用要点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如( ppt4 图片所示,抗生素通过作用于细菌不同的部位从而起到抗菌的作用。
抗生素从作用上来讲,可以分为杀菌剂和抑菌剂两大类。
(一杀菌剂1. b 内酰胺类抗生素β - 酰胺类抗生素有一个共性就是均有β酰胺环可被β内酰胺酶水解而失效。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杀菌的目的。
影响其作用的因素有抗生素的浓度以及作用剂量、抗生素透过细胞膜的能力、对 b 内酰胺酶作用的抵抗力以及和靶位的亲和力,抗生素的血药浓度与给药方法有关,β内酰胺酶是有时间依赖性的,一般每 4~6 小时一次。
( ppt8 图片显示的是用时间浓度曲线演示β - 内酰胺酶抗生素的给药方法。
b 内酰胺类抗生素目前主要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头霉素、单环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
( 1 青霉素类的药物①主要抗革兰阳性菌:对青霉毒酶不稳定,可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治疗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除外、奈瑟菌属和梅毒的首选药物。
青霉素 V :耐酸,口服,活性较青霉素 G 差。
青霉素 G :注射,剂量 160-960 万 U/ 日 , 个别脑膜炎用量可 >1000 万 U/ 日,要分次给,每次 <500 万 U ,主要用于 G(+ 菌。
②耐酶青霉素:抗菌谱同耐青霉素酶,主要治疗产酶的金葡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MRSA 。
常用的为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③广谱青霉素:对革兰阳性、阴性菌均有效,对青霉素酶不稳定。
如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对阴性菌活性强,但易被 b 内酰胺酶破坏。
几种常见药品临床使用分析
几种常见药品临床使用分析引言在临床实践中,药物是医生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各种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都有相应的原因和规范,本文将对几种常见药品的临床使用进行分析,以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这些药品的了解和正确应用。
1. 抗生素1.1 使用原因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治疗细菌感染,其主要使用原因包括:•细菌感染: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预防感染:手术前或某些特殊情况下,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1.2 使用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至关重要,以下是使用规范的几个方面:•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根据感染的部位、病原菌的类型及其敏感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使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感染的严重程度确定合适的抗生素剂量和治疗疗程。
•遵循抗生素应用指南:根据相关的抗生素应用指南和临床实践经验进行抗生素的应用。
2. 镇痛药2.1 使用原因镇痛药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其主要使用原因包括:•手术后镇痛:手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镇痛药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癌症疼痛:癌症患者常伴有剧烈的疼痛,镇痛药可以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2 使用规范正确使用镇痛药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以下是使用规范的几个方面:•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疼痛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镇痛药,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
•注意用药剂量和使用频率: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和使用频率,避免过量或频繁使用。
•监测疗效和副作用:随时关注患者的疼痛状况和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 心血管药物3.1 使用原因心血管药物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其主要使用原因包括:•高血压:心血管药物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心绞痛:心血管药物可以缓解心绞痛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3.2 使用规范心血管药物的正确使用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以下是使用规范的几个方面:•合理选择用药: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严重程度和合并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心血管药物。
各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窄谱:革兰阳性球菌、嗜血杆菌属和致病螺旋体;
不耐酸、不耐β-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下称金葡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下称表葡菌)对其普遍耐药;
肾小管分泌排泄,丙碘舒、磺胺药、阿司匹林可与该药竞争而延缓其排泄;
变态反应反生率高,用药前必须作过敏原皮试;
1
2
3
4
5
6
1.青霉素类
青霉素可肌注或静脉给药,苄星青霉素仅供肌注。
+
厌氧菌
—
+
+
+
排泄
肾
肝、胆
体内代谢和肾
肝、胆
组织浓度高部位
骨、腹腔、 皮肤、CSF
皮肤、CSF、肝、胆、腹水
骨、CSF
肝、胆、子宫、 副鼻窦
影响菌群
++
++
+
++
出血倾向
±
+
±
+
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
耐
耐
耐
不耐
头孢唑肟(ceftizoxime)类似头孢噻肟,头孢地嗪(cefodizime)类似头孢三嗪,但具有促进人体免疫功能作用。头孢匹胺(cefpiramide)类似头孢哌酮,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更强,半衰期达4.5小时。
时间依赖性杀菌和弱~中等程度持续效应
T>MIC
β内酰胺类、 红霉素等老一代大环内酯 伊曲康唑
时间依赖性杀菌和强持续效应
AUC/MIC
阿奇霉素等新一代大环内 四环素类 万古霉素 氟康唑
关键是维持药物浓度高于MIC的时间 T> MIC or AUC> MIC AUC Cmax 对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MIC or AUC> MIC
中药的应用
中药的应用1.中药在现代医学中有多种应用,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2.药物治疗:中药作为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例如,柴胡、黄芩等中药可以用于治疗肝炎,人参、黄耆等中药可用于增强免疫力,五味子、丹参等中药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
3.中西医结合:中药与现代西医疗法相结合,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癌症治疗中,中药可以缓解化疗或放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预防保健:中药可以用于保健和预防疾病。
例如,冬虫夏草、灵芝等中药被广泛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促进健康。
5.康复治疗:中药在康复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例如中风后的康复、骨伤折后的恢复等。
某些中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止痛、促进组织修复等,有助于康复进程。
6.中药饮品和保健品:中药还被制成各种中药饮品和保健品供人们日常饮用和保健。
例如菊花茶、淮山蒸饼等中药饮品在传统文化中被广泛饮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中药及其功效:1.土木香:对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机能紊乱等病症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还可以制成精油,起到镇静、杀菌的效果。
2.大黄:具有泻下通大便,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络,利湿退黄等功效。
3.山豆根:可以促进人们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防止病毒入侵,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4.川木香: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可以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痛等病症。
5.补骨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的阳痿早泄、腰膝冷痛等病症。
6.瓜萎皮:用于胸腹胀满,脘腹胀满等病症,常与木香,乌药,橘皮,枳壳等同用。
7.天麻:具有解除痉挛、祛风、通脉络缓、解肝脏的作用,可用来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厥、抽搐、破伤风等疾病。
8.牛膝: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对于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和跌打伤痛均有比较好的治疗作用。
另外,以下是一些具体应用中药的例子:1.逍遥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有柴胡、当归等,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的功效。
精神药物的应用
精神药物的应用概述精神药物是一类可以影响人的意识、情感和认知能力的药物。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精神障碍和调节心理状态。
本文将详细介绍精神药物的应用范围、使用方法以及存在的一些风险和注意事项。
应用范围精神药物主要被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治疗精神障碍:例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精神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平稳的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
2.调节情绪:有时人们会经历情绪波动,情绪低落或太过激动都会对正常生活造成困扰。
精神药物可以帮助调节情绪,使人们更好地适应各种挑战。
3.辅助治疗其他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疼痛疾病、癫痫、帕金森病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上的问题。
精神药物可以在诊疗过程中发挥辅助作用,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常见的精神药物精神药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疾病类型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精神药物:1.抗抑郁药物:用于治疗抑郁症,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三环抗抑郁药。
2.抗焦虑药物:用于治疗焦虑症,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3.抗精神病药物: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包括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4.镇静药和催眠药:用于治疗失眠、焦虑和紧张,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
5.精神刺激药物:用于治疗注意力不足多动障碍(ADHD),包括甲基苯丙胺(俗称Ritalin)和阿得拉尔(俗称Adderall)。
使用方法精神药物的使用方法因药物类型和患者情况而异。
以下是使用精神药物的一般步骤:1.诊断和评估:首先,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诊断和评估,并确定是否需要使用精神药物。
2.开始治疗:一旦确定使用精神药物是必要的,医生会开具处方,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合适的剂量和使用频率。
3.注意副作用和风险:患者需要了解精神药物的副作用和风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
4.定期复查: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与医生分享药物的效果和任何可能的副作用,以便医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抗菌类药物合理的应用
前言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agents)按其来源分抗生素、半合成抗生素、抗菌素三类。
抗生素(antibiotics):由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为了生存竞争,产生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如:青霉素G、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
半合成抗生素(semisynthetic antibiotics):以微生物生物合成为基础,对其结构改造获得的新的合成物。
如:氨苄西林、头孢唑啉、二甲氨四环素、利福平。
抗菌药(antibacterial drug):完全由人工合成,如: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
抗菌药物是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临床应用广泛,而在国内,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而且易使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一旦产生了耐药性,将会难以控制感染,对治疗造成极大的困扰,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新启用的抗生素在若干年内都会因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而失去原有效力,而不正确的使用,更加重了耐药细菌的急剧增长。
一般来说,几乎所有临床医师都基本了解抗生素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0 -内酰胺类的致敏性;氨基糖甙类的耳毒性;大环内脂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量大,面广、品种多、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复杂,联合用药日趋增多,预防用药日趋广泛。
因此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仍然逐年增加。
这些问题的发生,除抗生素本身的因素外,与药物的有效选择、合理应用都有重要关系。
而合理使用抗生素需具体病人具体分析,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
绝没有一个固定方案可以在不同情况下套用。
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抗生素是及进取得抗感染疗效关键。
因此,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与合理用药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两个关键性问题。
1.抗菌药物发展简史1929年,弗来明(Alexander Fleming)发现青霉素。
194O年,弗劳雷(Florey and Chain)分离提纯青霉素成功,开创了抗生素化学治疗的新纪元。
药房抗生素的分类及应用
药房抗生素的分类及应用抗生素是一类通过干扰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根据抗生素的机制和结构特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糖肽类、磺胺类等。
下面将对每一类药物的特点及其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青霉素类是最早发现和应用的抗生素之一,其共同的特点是含有β-内酰胺环,并且对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有抑制作用。
青霉素类药物广谱抗菌作用,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对于革兰阳性菌和球菌的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括红霉素、麦迪霉素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由14-16个碳环构成,对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重要作用。
这一类药物广谱抗菌作用,常被用于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其特点是含有氨基糖苷环,可以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革兰阴性菌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被用于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四环素类抗生素包括四环素、强力霉素等,其特点是包含四环核心结构,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这一类药物常被用于呼吸道感染、生殖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然而,由于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包括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其特点是含有氟喹诺酮环,抑制细菌DNA复制和转录过程的进行。
这一类药物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好的疗效,常被用于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糖肽类抗生素包括万古霉素、链霉素等,其特点是由糖基和蛋白质部分构成的复合物,可以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这一类药物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可用于治疗肺炎、脑膜炎等疾病。
磺胺类抗生素包括磺胺甲恶唑、磺胺嘧啶等,其特点是由磺胺基和氨嘧啶环构成,可以抑制细菌二氢叶酸的生成,影响细菌代谢产生广谱抗菌作用。
磺胺类抗生素常被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的应用应根据感染细菌的类型以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来选择,且不当的使用抗生素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出现。
抗感染药物的分类及应用
抗感染药物的分类及应用抗感染药物是指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其中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等。
这些药物的分类及应用有很多方面,下面以不同类型的抗感染药物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1. 抗生素:抗生素是指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的治疗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所针对的细菌类型的不同,抗生素可以分为多类。
常见的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等。
其中广谱抗生素可以治疗多种类型的感染,而狭谱抗生素则针对特定类型的细菌感染。
2. 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的不同,抗病毒药物可以分为多类。
有抗HIV药物、抗流感病毒药物、抗乙肝病毒药物等。
这些药物的应用主要取决于病毒的特点和感染的部位。
例如,抗HIV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艾滋病,而抗流感病毒药物则用于缓解流感症状。
3. 抗真菌药物:抗真菌药物用于治疗真菌感染。
根据其作用机制的不同,抗真菌药物可以分为多类。
有抗真菌细胞壁成分药物、抗真菌细胞膜成分药物、抗真菌核酸合成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治疗不同类型的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4. 抗寄生虫药物:抗寄生虫药物是治疗寄生虫感染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所针对的寄生虫类型的不同,抗寄生虫药物可以分为多类。
有抗原虫药物、抗线虫药物、抗衣蛾药物等。
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钩虫病、血吸虫病、疟疾等寄生虫病。
以上是抗感染药物的分类及应用的主要方面,每种药物的具体应用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等,以避免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
此外,抗感染药物的使用还需要遵守多种原则,如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定期监测疗效等。
19种急救药品的作用和用途
对 a 和β 受体都有激动作用。
①兴奋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
②小剂量时使收缩压中度升高,大剂量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上升。
③扩张支气管,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①过敏性休克:皮下或者肌肉注射 0.5— 1mg ,必要时每隔 5— 10 分钟重复给药一次,或者将 4mg加入 500mlGS 中静滴。
②心脏骤停:静脉或者心内注射 0.1—0.2mg ,必要时每隔 5 分钟重复一次。
③支气管哮喘:皮下注射 0.2—0.5mg ,必要时每隔 20min— 4h 重复一次。
心悸、头痛、血压升高、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
1ml : mg主要激动α 受体、对β 受体激动作用很弱。
①兴奋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
②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冠状血管扩张),使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
①普通采用静脉滴注,用于各种休克(出血性休克禁用),以提高血压。
②心脏骤停复苏后血压维持。
③上消化道出血,用本品 8— 16mg 加入冷生理盐水中,予口服50ml/1—2h①静脉液体外溢可致皮肤及肢体坏死。
②速度过快过量引起室性、室上性早搏。
③用后心排出量减少。
④缺氧、电解质紊乱⑤血压升高后有心率减慢。
⑥个别浮现皮疹、面部水肿、紫绀、头痛、高血压、呕吐、抽搐等。
1ml :2mg:为β 受体激动剂。
①兴奋心脏,使心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
②扩张支气管,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③扩张外周血管,外周阻力降低,减轻心脏负荷.:①治疗彻底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
②治疗支气管哮喘。
③抗休克,用于心源性和感染性休克。
心悸、头痛、头昏、喉干、恶心、无力、出汗等。
用药后若感胸痛或者有心律不齐应引起重视。
2ml :1mg兴奋α、β 受体及兴奋多巴胺受体。
①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大剂量可加快心率。
②血管和血压:使血管收缩,治疗量时收缩压升高,大剂量时血压明显上升。
③肾脏:能使肾血管舒张,肾血流量增加,还能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大剂量时肾血管收缩,尿量反而减少。
化学药物的临床应用有哪些
化学药物的临床应用有哪些化学药物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药物,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水平的提升。
在临床实践中,化学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本文将就化学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化学药物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化学药物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药物。
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多类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能有效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泌尿道感染、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
二、化学药物用于肿瘤的治疗肿瘤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化学药物在肿瘤的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抗肿瘤药物可以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生长、代谢或诱导癌细胞凋亡等方式,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常见的抗肿瘤药物包括紫杉醇类、铂类药物、吡喆酮类、氟尿嘧啶类等,这些药物被广泛用于各类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
三、化学药物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等。
化学药物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降压药、抗凝药、利尿药等。
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能有效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心脏损伤。
四、化学药物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帕金森病、癫痫、脑瘤等一系列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化学药物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镇痛药、抗癫痫药、促神经元再生药等。
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多巴胺、丙戊酸等药物被广泛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能有效缓解疼痛、控制癫痫发作、促进神经再生。
五、化学药物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导致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一类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多发性硬化等。
常用保肝药物分类及应用
腺甘蛋氨酸(思美泰)
通过使细胞膜磷脂甲基化功能的增强,活化了 细胞膜磷脂的生物转移反应,恢复了胞质膜动 力学特征和胞质膜的流动性,使Na+/K+-ATP酶 泵功能的恢复,对于肝细胞摄入和分泌胆盐起 着重要作用。 初始治疗:每日500~1000mg,肌肉或静脉注射, 共2~4周。 维持治疗:每日1~2次,每次口服1片。
一、基础代谢类药物
主要包括维生素及辅酶类
1、维生素类
主要是各种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复 合维生素B(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 素B6、烟酰胺、泛酸钙)、维生素E。 维生素C具有可逆的还原性,在体内形成单 独的还原系统,起到递氢作用,参与氧化还 原反应,减轻肝细胞的脂肪变性、促进肝细 胞再生及肝糖原合成。 复合维生素B是糖代谢、组织呼吸,脂质代 谢、蛋白质代谢所需辅酶的重要组成成分。 维生素E有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
因为含有苯甲醇,故新生儿和妊娠前3个月孕妇 禁用。大剂量口服可导致腹泻,极少数有过敏 反应。
三、解毒保肝药物
为肝脏提供巯基或葡萄糖醛酸;
增强肝脏的氧毒物质转变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 并通过尿和胆汁排泄出体外,从而减轻 有害因素对肝脏的持续损害。
熊去氧胆酸
是正常胆汁成份的异构体,它可以增加胆汁的 分泌,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减少脂肪肝的 形成,松驰Oddi括约肌,促进胆汁排出。 成人口服:每日8~10mg/kg,早、晚进餐时分次 给予。 严重肝功能不全和完全性胆道阻塞时禁用,孕 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避孕药可增加胆汁饱和 度,用本品治疗时应尽量采取其他节育措施以免 影响疗效。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天晴甘美)
各类特殊药物的管理及应用
各类特殊药物的管理及应用特殊药物是指具有特殊性质、使用需要特别注意、对人体有较大潜在风险的药物,包括致瘤药、免疫抑制剂、神经系统药物等。
这些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需要特别谨慎,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和应用。
一、致瘤药物的管理及应用致瘤药物是治疗肿瘤的一类药物,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和细胞破坏作用。
临床上使用时需要遵循以下管理和应用原则:1.药物的选择: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理类型、病变部位、肿瘤分期、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既往药物使用史等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案。
2.药物的剂量计算和调整:致瘤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患者体重、身体状况、血象和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计算和调整。
临床上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BSA法、体重法、固定剂量法等。
3.药物的给药方式:致瘤药物的给药方式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口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
不同的药物和方案应选择不同的给药方式,并且需要遵循给药时间、速度和间隔等原则。
4.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处理:致瘤药物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血液系统毒性、肝肾毒性、神经系统毒性等。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象和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二、免疫抑制剂的管理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是一类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的药物,广泛用于移植手术、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等领域。
在使用时需要遵循以下管理和应用原则:1.药物的选择: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因、病程、年龄、身体状况、既往药物使用史等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案。
2.药物的剂量计算和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应根据患者体重、身体状况、血象和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计算和调整。
在初次给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肝肾功能、血象等指标,及时调整剂量。
3.药物的给药方式:免疫抑制剂的给药方式包括口服、静脉注射、静脉输液等。
不同的药物和方案应选择不同的给药方式,并且需要遵循给药时间、速度和间隔等原则。
4.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处理:免疫抑制剂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感染、恶性肿瘤、肝肾功能损害等。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在医疗领域,抗菌药物被广
泛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
然而,由于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抗菌药物的分类
抗菌药物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所针对的细菌种类进行分类。
常见的抗菌药物
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
抗生素又可以分为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不同类别。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义
1.减少细菌耐药性的风险:抗菌药物的滥用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加,
从而使得一些常见感染难以治疗。
2.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
响,合理使用可以减少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3.节约医疗资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费用支出,
并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1.明确感染病原体: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明确感染病原体的类型,
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2.严格执行医嘱: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用药,不
能随意更改或停止药物。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根据病原体的药物敏感
性进行选择,并避免过度使用。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等。
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其合理应用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和预防
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护人员和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循相关原则,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护肝药的分类和应用
下列情况下禁用熊去氧胆酸胶囊: 急性胆囊炎和胆管炎; 胆道阻塞(胆总管和胆囊管): 如果胆囊不能在X射线下被看到、胆结石
钙化、胆囊不能正常收缩以及经常性的 胆绞痛等不能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
31
32
腺苷蛋氨酸
腺苷蛋氨酸可使巯基化合物合成增 加,但不增加血循环中蛋氨酸的浓度,
33
腺苷蛋氨酸抗胆汁淤积的活性归结于: 1)转甲基作用→调节细胞膜流动性→抗 胆汁淤积。 2)转巯基作用→促进解毒→抗胆汁淤积。
➢ 溶解后室温下可保存2小时,0-5℃保存 8小时。
6
2、硫普罗宁
➢ 新型含游离巯基的甘氨酸衍生物 ➢ 降低ATP酶活性,增高肝细胞线粒体
内的ATP含量,保护肝线粒体,改善 肝功能 ➢ 通过巯基与自由基的可逆结合,清 除自由基
7
硫普罗宁
适应症: ➢ 1)改善各类急慢性肝炎的肝功能; ➢ 2)用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伤及
烟酰胺,泛酸钙) ➢ 脂溶性
维生素E
21
维生素类: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减轻肝细胞 的脂肪变性,促进肝细胞再生和肝糖原合 成,而复合维生素B则参与糖、脂肪和蛋 白质在机体的代谢;
22
2,辅酶类
➢ 辅酶A 激发三羧酸循环,促进糖脂 肪和蛋白质代谢
➢ 辅酶Q10 使肝脏组织超氧化歧化酶 的活性升高,增强肝脏组织对自由基 的清除能力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 有利于肝细胞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促进 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
40
甲硫氨酸维B1
适应症: 改善肝脏功能,对多数的肝脏疾病,
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尤其是对脂 肪肝有较明显的疗效,能改善肝内胆汁 淤积;可用于乙醇、巴比妥类、磺胺类 药物中毒时的辅助治疗。
各种球虫药的应用
抗球虫药物种类及临床应用球虫发育特点球虫繁殖生长发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前两个阶段是在宿主黏膜上皮细胞内进行,后一阶段则是在外界完成,致病阶段主要在球虫的前两个阶段。
球虫的整个繁殖阶段即三个时期共需时间约为7天,从卵发育到子孢子为第1天,然后发育为滋养体和裂殖体为第2天,再发育为裂殖子为第3天,第4天发育为滋养体和裂殖体,第5天再发育为裂殖子,从第5天发育开始为有性繁殖,裂殖子分为雄性配子和雌性配子,第7天发育为孢子化卵囊,为孢子生殖阶段,然后再一个轮回,一直循环重复。
在发育的过程中,前两天为第一个无性周期,第三四天为第二个无性周期,第五六天为配子阶段。
药物作用在第一个无性周期,即感染后第1天~第2天,仅能起预防作用,无治疗意义。
作用在第二个无性周期,即感染后的第3天~第4天,既有预防作用又有治疗意义,且治疗作用比预防作用大。
因此,在治疗球虫病时,应选择作用峰期与球虫致病阶段相一致的抗球虫药物作为治疗性的药物;另外,还要考虑抗球虫药对宿主产生球虫免疫力的影响。
如作用于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影响鸡产生免疫力,多用于肉鸡,对产蛋鸡或肉用种鸡一般不用或不宜长时间应用;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的药物,不影响鸡产生免疫力,可用于蛋鸡和肉用种鸡。
仅有预防作用无治疗意义的药物本类药物影响宿主的免疫力,且只作用于球虫第一代裂殖体,禽类中仅能应用于肉鸡。
此类药物包括聚醚类抗生素、氯羟吡啶、氨丙啉等。
其中聚醚类抗生素如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霉素与单价阳离子亲和力大;拉沙菌素则除了与单价阳离子结合外,尚可与二价阳离子(Mg2+/Ca2+)结合;另外药物在进入宿主细胞前先浓缩于球虫子孢子及裂殖子,引起球虫细胞内离子浓度过高,水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从而使子孢子及裂殖子膨胀、破裂而杀死球虫。
同时球虫细胞为了排除细胞内多余的离子,能量耗尽,也是其死亡原因之一。
此类药物作用谱广,对多种球虫有效。
但本类药物对宿主的毒性较大,使用时用量必须精确计算,以防中毒。
常用药物应用
常用药物应用1、阿司匹林①名称:阿司匹林肠溶片②药理毒理:本品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③适应症: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
临床可用于下列情况。
1、镇痛、解热: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和流感等退热。
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和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对病因进行治疗。
2、抗炎、抗风湿:为治疗风湿热的常用药物,用药后可解热、使关节症状好转并使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热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治疗和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
3、关节炎:除风湿性关节炎外,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但须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此外,本品也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也能缓解症状。
但近年在这些疾病已很少应用本品。
4、抗血栓: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5、儿用于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治疗。
④不良反应: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
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
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
(1)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本品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9%),停药后多可消失。
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
(2)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血药浓度达200~300 g/L后出现。
(3)过敏反应:出现于0.2%的病人,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
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有的是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4)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250μg/ml时易发生。
常用急救药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常用急救药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急救药品是指在紧急情况下用于处理急性疾病和伤害的药物。
这些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急症场合,如心肺复苏、严重过敏反应、中毒、疼痛等。
下面是一些常用急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1.心肺复苏药品:-肾上腺素:通过刺激β1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用于心跳骤停时的心肺复苏。
-硝酸甘油:通过降低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减少心脏的氧耗和增加冠脉生长,用于心绞痛发作时的急救处理。
2.抗过敏药品:-肾上腺素:通过收缩血管、减轻血管通透性,用于治疗严重过敏反应、支气管哮喘等急性过敏症状。
-苯海拉明: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减轻组胺介导的过敏反应,用于治疗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急性过敏症状。
3.解毒药品:-肝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防止血栓的形成,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栓塞等。
-乙醇:通过竞争性抑制乙醇代谢酶,延缓乙醇的代谢,用于乙醇中毒患者的急救处理。
4.止痛药品:-吗啡: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μ受体,抑制痛觉传导,用于严重疼痛的缓解。
-布洛芬:通过抑制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用于缓解发热、疼痛和炎症等症状。
5.心血管系统药品:-亚硝酸异戊酯: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扩张血管,用于缓解心绞痛发作时狭窄的冠脉。
-地高辛:通过抑制心肌细胞中的钠钾泵,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
6.治疗中毒药品:-肾上腺素:通过收缩血管、增加心脏输出和血压,用于休克的治疗。
-解磷定:通过与中毒患者体内的磷结合,形成不可溶的盐类,降低血磷浓度,用于治疗急性磷中毒。
7.呼吸系统药品:-氧气:通过补充氧气,提高血氧饱和度,用于急性呼吸窘迫患者的急救处理。
-沙丁胺醇:通过刺激β2受体,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用于缓解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以上列举的只是一部分常用急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不同药品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还有很多。
在急救过程中,正确使用这些药品可以快速有效地处理各种急症,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情恶化和死亡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药物的应用
据药物的抗菌谱和应用分类
1、主要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杆菌肽类等;
2、主要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包括:氨基糖苷类和多黏菌素类;
3、广谱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类和酰胺醇类等;
4、抗真菌抗生素包括: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克霉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5、抗寄生虫抗生素包括:伊维菌素、阿维菌素、莫能菌素、盐菌素和马杜霉素等。
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分类
1、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于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哌拉西林钠、双氯西林等;
头孢菌素类:孢唑啉、头孢羟氨苄、头孢克洛、头孢拉定、头孢曲松钠、头孢匹罗、头孢硫脒、头孢氨苄、头孢西丁、头孢噻呋等;
2、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硫酸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同硫酸丁胺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大观霉素、安普霉素等;
3、四环素类:
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米诺环素等;
4、氯霉素类:
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
5、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罗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酒石酸吉他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吉他霉素、螺旋霉素、竹桃霉素等;
林克霉素、克林霉素等;
7、多肽类:
杆菌肽、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E、黏菌素、维吉尼霉素等;
8、多烯类:
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
9、含磷多糖类:
黄霉素、大碳霉素、喹北霉素等,主要做饲料添加剂等;
10、多聚类:
莫能菌素、盐霉素等;
合成抗菌药
1、磺胺类: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磺胺脒、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磺胺喹唑啉、磺胺氯吡秦钠、磺胺二甲氧嘧啶钠、磺胺对甲氧嘧啶钠等;高度敏感:链球菌、肺炎球菌、沙门氏菌、化脓棒状杆菌等;对螺旋体、结核杆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完全无效。
2、抗菌增效剂:TMD、DVD等;
3、呋喃类:呋喃唑酮等;
4、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达氟沙星等;
5、其他化合抗菌药:卡巴氧、异烟胼、小檗碱等;
6、硝咪唑类:甲硝唑、二甲硝唑等;
7、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病毒灵、黄芪多糖等;
药物的配伍禁忌
1、青霉素类:
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青霉素G钾与链霉素、新霉素、多黏菌素、喹诺酮类、配伍疗效增强;与氨茶碱、磺胺类、VC-多聚磷酸脂、罗红霉素、配伍沉淀、分解失效;与替米考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配伍降低疗效;
四环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金霉素与泰乐菌素、泰牧菌素、TMP、配伍增强疗效;与氨茶碱,配伍失效;
3、头孢类:
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Ⅱ与新霉素、庆大霉素、喹诺酮类、硫酸粘杆菌素,配伍疗效增强;与氨茶碱、VC、磺胺类、罗红霉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配伍降低疗效;与先锋霉素Ⅱ、利尿药、配伍肾毒增加;
4、大环内酯类:
罗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替米考星与庆大霉素、新霉素、氟苯尼考、配伍疗效增强;与林可霉素、链霉素配伍疗效降低;与卡那霉素、磺胺类、氨茶碱、配伍增强毒性;与氯化钠、氯化钙、配伍沉淀;
5、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硫酸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与氨苄西林钠、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多西环素、TMP、配伍增强疗效;与VC、配伍疗效减弱;与氟苯尼考配伍降低疗效;
6、多黏菌素类:
与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头孢氨苄、罗红霉素、替米考星、喹诺酮类、配伍增强疗效;与阿托品、先锋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配伍毒性增强。
7、喹诺酮类:
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与四环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呋喃类、罗红霉素、配伍降低疗效;与头孢类、氨苄西林、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配伍疗效增强。
8、磺胺类:
与TMP、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配伍疗效增强;与头孢类、氨苄西林钠、配伍降低疗效;与氟苯尼考、罗红霉素、配伍毒性增强;
9、氯霉素:
降低疗效;与卡那霉素、喹诺酮类、磺胺类、呋喃类、链霉素、配伍毒性增强;对维生素叶酸,B12,能影响红细胞生成。
10、氨茶碱:
与VC、多西环素、肾上腺素、配伍失效;与喹诺酮类、配伍、降低疗效。
11、林可霉素:
与甲硝唑、配伍增强疗效;与罗红霉素、替米考星、配伍降低疗效;与磺胺类、氨茶碱、配伍失效;
12、磺胺类:
与TMP、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配伍疗效增强;与头孢类、氨苄西林钠、配伍降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