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中医诊断学完整完全版(新增:全程电子教案)55812ppt课件
赵岩
整理版课件
1
❖绪 论 Introduction
整理版课件
2
【目的要求】Purposes and requirements 1.掌握中医“诊断”、“诊法”、“诊病”、
“辨证”、“病案”、“证”、“症”等概 念的含义。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2.熟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 3.了解中医诊断的发展概况。
❖ 整体审察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诊法 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时,就必须从整体上进行 多方面的考察,而不能只看局部。
整理版课件
16
❖ 诊法合参 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收集病 情资料。
❖ 病证结合 “病”和“证”是密切相关的不同概 念,中医诊断要辨病,又要辨证。
❖
病为全过程的基本矛盾,辨病有利于从全
整理版课件
14
❖ 见微知著 意即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 体的状况。机体的某些局部,包含着整体的生 理、病理信息。
❖ 以常达变 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通过观 察比较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 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பைடு நூலகம்整理版课件
15
❖四.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CM diagnosis
整理版课件
9
❖ 二.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CM diagnostics ❖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 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主要 包括望、问、闻、切四方面,合称“四诊”。
❖ 诊病--又称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 得出病名的诊断。
整理版课件
2024年度中医诊断学完整版课件
病因辨证的概念
根据中医理论,通过分析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确定病邪的性质 和病机的转化,为治疗提供依据。
病因分类
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外伤及虫兽伤等。
临床应用
指导临床医生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外感风寒者宜辛温解表,湿热内 蕴者宜清热利湿等。
2024/3/23
30
气血津液辨证概述及临床应用
6
2024/3/23
02
望诊
7
望神
神的概念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广义 的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的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
活动。
2024/3/23
望神的原理和意义
望神可以判断脏腑精气的盛衰,病 情的轻重和预后。
望神的内容和方法
包括观察病人的精神意识、面目表 情、形体动作、反应能力等。
8
望色
2024/3/23
方法
中医诊断学通过观察、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收 集患者的病情信息。其中,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神色 、形态、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病情;闻诊是通过听患者 的声音、嗅患者的气味等来了解病情;问诊是通过询问 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来获取病情信息;切诊是通 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按压腹部等来了解病情。在四诊合 参的基础上,结合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方法,对患者 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最终确定治疗方案。
是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补 、消等八法。
分类
根据疾病的性质和证候特点,可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类 。
37
治法概述及临床应用
2024/3/23
内治法
通过口服药物,调整脏腑功能,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内科疾 病。
外治法
通过外用药物或物理方法,直接作用 于病变部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适用于外科、皮肤科等疾病。
2024年度-中医诊断学课件完整版
指导针灸治疗,如气虚者宜针灸补气穴位;指导中药治疗 ,如血虚者可用补血中药。同时,根据气血津液的失调情 况,调整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康复。
34
08
治则治法与预防调护
Chapter
35
治则治法概述及临床应用
治则治法定义
阐述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 括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
现状
目前中医诊断学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并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同时,中医诊断学的现代化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5
与其他医学体系关系
与西医诊断学的关系
两者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不同,但在临床实践中可相互补充。中医诊断学重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西医诊断学 强调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与民族医学的关系
各民族医学在诊断方法上有相似之处,如望诊、触诊等,但理论体系和诊断依据不尽相同。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华 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价值。
色的概念
色指皮肤的颜色和光泽,是脏腑气血的外荣 。
望色的原理
通过观察皮肤的颜色和光泽,可以了解脏腑 气血的盛衰和疾病的发展变化。
望色的方法
注意分辨皮肤的颜色和光泽,如青、赤、黄 、白、黑五色和荣、枯、浮、沉四泽。
9
望形态
形的概念
形指形体,包括头面、躯干、四肢等。
望形态的原理
通过观察病人的形体强弱胖瘦,可以了解脏腑 精气的盛衰。
特点
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运用望、闻、问 、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通过综合分析,辨明证 候,为治疗提供依据。
4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古代发展
自《黄帝内经》奠定理论基础以来,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 诊断学的内容和方法。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绪论要点: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第二单元望诊细目一:望神要点:1.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二:望面色要点:1.常色与病色分类、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面部色诊的意义细目三:望形态要点:1.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四:望头面五官要点:1.望头发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2.面肿、腮肿及口眼(口呙)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目的脏腑分属,望目色、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4.望口、唇、齿、龈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5.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五:望躯体四肢要点:1.望颈项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望四肢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六:望皮肤要点:1.望皮肤色泽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望斑疹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3.望水疱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4.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七:望排出物要点:1.望痰、涕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望呕吐物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3.望大便、小便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八:望小儿指纹要点:1.望小儿指纹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现2.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第三单元望舌细目一:舌诊原理与方法要点:1.舌诊原理2.舌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细目二:正常舌象要点: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细目三:望舌质要点:1.舌神变化(荣、枯)的特征与临床意义2.舌色变化(淡白、淡红、红、绛、青紫)的特征与临床意义3.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的特征与临床意义4.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特征与临床意义5.舌下络脉变化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细目四:望舌苔要点: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第四单元闻诊细目一:听声音要点:1.音哑与失音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言、言謇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咳嗽、喘、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4.呕吐、呃逆、嗳气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5.太息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二:嗅气味要点:1.口气、排泄物之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2.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第五单元问诊细目一:问诊内容要点:1.主诉的概念与意义2.十问歌细目二:问寒热要点:1.恶寒发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但寒不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4.寒热往来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三:问汗要点: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四:问疼痛要点:1.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2.问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细目五:问头身胸腹要点:问头晕、胸闷、心悸、脘痞、腹胀、麻木、疲乏的要点及临床意义细目六:问耳目要点:1.耳鸣、耳聋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目眩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目昏、雀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七:问睡眠要点:1.失眠的临床临床及其意义2.嗜睡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八:问饮食与口味要点: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除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九:问二便要点: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十:问经带要点:1.经期、经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闭经、痛经、崩漏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带下异常(白带、黄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第六单元脉诊细目一:脉诊概说要点:1.脉象形成原理2.诊脉部位3.诊脉方法4.脉象要素细目二:正常脉象要点:1.正常脉象的表现2.正常脉象的特点(胃、神、根)细目三:常见脉象的特征与临床意义要点:1.常见脉象的脉象特征及鉴别(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缓脉、濡脉、弱脉、微脉、结脉、促脉、代脉、散脉、芤脉、革脉、伏脉、牢脉、疾脉、长脉、短脉、动脉)2.常见脉象的临床意义细目四:相兼脉与真脏脉要点:1.相兼脉的概念与主病2.真脏脉的概念与临床意义细目五:诊小儿脉1.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2.常见小儿病脉的临床意义第七单元按诊要点:1.按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2.按肌肤手足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3.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4.按胸部虚里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5.按腧穴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第八单元八纲辨证细目一:概述要点:八纲辨证的概念细目二:表里要点:1.表证与里证的概念2.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三:寒热要点:1.寒证与热证的概念2.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四:虚实要点:1.虚证与实证的概念2.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五:阴阳要点:1.阴证与阳证的概念2.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3.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4.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要点细目六: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要点:1.证候相兼、错杂与转化(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实证转虚)的概念2.证候真假(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的鉴别要点第九单元病因辨证细目一:六淫辨证要点:风淫证、寒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火淫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二:情志辨证要点:1.喜证的临床表现2.怒证的临床表现3.悲恐证的临床表现4.忧思证的临床表现第十单元气血津液辨证细目一:气病辨证要点:1.气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气陷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气虚不固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4.气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5.气滞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6.气逆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7.气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二:血病辨证要点:1.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4.血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5.血寒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三:气血同病辨证要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辩证要点细目四:津液病辨证要点:1.痰证的临床表现、辩证要点2.饮证的临床表现、辩证要点3.水停证的临床表现、辩证要点4.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辩证要点第十一单元脏腑辨证细目一:心与小肠病辨证要点: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心血虚、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心脉痹阻证的临床表现及瘀阻心脉、痰阻心脉、寒凝心脉、气滞心脉四证的鉴别4.痰蒙心神、痰火扰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5.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6.瘀阻脑络证的临床表现7.小肠实热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二:肺与大肠病辨证要点:1.肺气虚、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风寒犯肺、寒痰阻肺、饮停胸胁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风热犯肺、肺热炽盛、痰热壅肺、燥邪犯肺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风水相搏证的临床表现5.肠道湿热、肠热腑实、肠燥津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三:脾与胃病辨证要点:1.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胃气虚、胃阳虚、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胃热炽盛、寒饮停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5.寒滞胃肠、食滞胃肠、胃肠气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四:肝与胆病辨证要点:1.肝血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5.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6.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五:肾与膀胱病辨证要点:1.肾阳虚、肾阴虚证、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细目六:脏腑兼病辨证要点:1.心肾不交、心脾气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肝火犯肺、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心肺气虚、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4.心肾阳虚、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5.心肝血虚、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七:脏腑辨证各相关证候的鉴别要点:各脏腑间相关证候的鉴别要点第十二单元六经辨证细目一:太阳病证要点:1.太阳病提纲2.太阳病本证(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3.太阳病变证(栀子豉汤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真武汤证)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二:阳明病证要点:1.阳明病提纲2.阳明病热证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3.阳明病实证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三:少阳病证要点:1.少阳病提纲2.少阳病本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3.少阳病兼变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四:太阴病证要点:1.太阴病提纲2.太阴病本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细目五:少阴病证要点:1.少阴病提纲2.少阴病寒化证(四逆汤证、真武汤证、附子汤证)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3.少阴病热化证(黄连阿胶汤证)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六:厥阴病证要点:1.厥阴病提纲2.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乌梅丸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厥阴寒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细目七:六经病证的传变要点: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的概念第十三单元卫气营血辨证细目一:卫分证要点:1.风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2.燥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卫分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二:气分证要点:1.邪热壅肺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2.热扰胸膈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热结肠道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4.气分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三:营分证要点:1.热灼营阴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营分证的鉴别要点细目四:血分证要点:1.热盛动血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2.热盛动风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热盛伤阴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4.血分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五:卫气营血证的传变要点:顺传与逆传的概念第十四单元三焦辨证细目一:上焦病证要点:上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二:中焦病证要点:中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三:下焦病证要点:下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四:三焦病证的传变要点:顺传与逆传的概念。
中医诊断学(完结)
喉痈:咽喉部红肿高突,疼痛剧烈,吞咽困难—热毒客于咽喉 伪膜:若伪膜松厚,容易拭去—肺胃热浊之邪上壅于咽
若伪膜坚韧,不易拭去,重剥出血,很快复生者—白喉 五、望躯体四肢 1、望颈项:瘿瘤:颈部结喉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
瘰疬: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 2、望四肢:“鹤膝风”:膝部肿大而股胫消瘦—寒湿久留、气血亏虚所致 六、望皮肤 1、色泽异常
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站汗) ①自汗:醒时汗出,活动尤甚,见于气虚证和阳虚证 ②盗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见于阴虚证 ③绝汗:是亡阴或亡阳的表现。亡阴—汗热如油;亡阳—冷汗淋漓如水 ④战汗:战栗伴有汗出,见于邪正剧烈斗争,是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
4
①头汗:上焦热盛、中焦湿热蕴结、元气将脱 ②半身汗:多见于痿病、中风及截瘫病人,多因风痰、痰瘀、风湿等阻滞经络 ③手足心汗:阴经郁热熏蒸 ④阴汗:下焦湿热郁蒸 4、问疼痛 1)疼痛性质:胀痛—气滞,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所致;刺痛—瘀血;冷痛—寒
①消谷善饥:食欲亢盛,进食量多,食后不久即感饥饿。消谷善饥+多饮多尿、形体消瘦—消渴 消谷善饥+大便溏泄—胃强脾弱
②饥不欲食:有饥饿感,但不想进食或进食不多。饥不欲食+脘痞、干呕呃逆—胃阴虚证 ③除中:久病或重病患者,本不欲食或不能食,若突然欲食或暴食,称为除中,是中气衰败,脾胃之
中医诊断学全部
五、学习中医诊断学习的方法 1.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 2.多临床、多实践。 3.学会和正确运用辨证思维方法
[讨论] 如何理解“熟读王书和,不如临证多”的 含义?
前人说“熟读王书和,不如临证多”,主要 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临床实践在学习 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精彩
精神不振,懒 言
乏神
精少华神萎靡, 语言错乱,或 神昏谵语,或 卒然昏仆。
突然神识清醒,言语不休, 想见亲人。
晦暗
突然目光转亮,浮光外露
呼吸 面色形体 动作反应
饮食
平稳
少气
气微或喘促
面色荣润,肌 肉不消。
动作自如,反 应灵敏。
面色少华,倦 怠乏力,肌肉 松软。
动作迟缓。
面色无华,形 体羸瘦。
面色无华,两颧泛红如妆。
望诊的注意事项:1.光线:以自然光线为好。
2.温度:适宜。
3. 诊察部位要暴露充分。
4.结合动态观察。
第一节 全身望诊
全身望诊的概念:全身望诊是医生在诊察病人时,首先 对病人的神色形态等整体表现进行扼要观察,以了解整体情 况的诊病方法。
全身望诊的意义:可对病情的轻重缓急和病性的寒热虚 实获得一个总体的印 象,为进一步深入细致地诊察病情打下 基础。
3. 病名的命名 (1)突出的临床证状——胃痛;水肿。 (2)突出的一组临床证状——消渴;痢疾。 (3)致病因素——风湿病;暑热。 (4)与西医病名相同——烫伤。
(三)辨证 1.“证”的含义:Δ 为中医学特有概念(不同于“病”、“症”,西 医不称证)。“证”与“病”、“症”相对而言,是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 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所作的概括。 2.关于“证”的几个概念 (1)证名——如痰热壅肺、脾肾阳虚等,为证的代名词,是对证的本质 的概括。 (2)证候——如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等,为证所表现的有内在联系的 症状、体征,即证的外候。 (3)证型——临床较规范的证。如膀胱湿热证。 3.“证”的概念混淆的现象与理由: 由于历史上对病、证、症的概念 未严加区分,证、症、征、候等在文字上有演化、义通之处。所以文献中、 临床上存在混乱、互用的现象,如称 病为证,指证为症状,证又称证候, 规范的证名称证型等。因此,目前尚难将这些概念截然区分,此为本节的 学习难点。 4.“辨证”的含义: 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对病人的症状、体征等进行 分析、综合,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 整证名的诊断过程。 5.症、病、证等概念的区别与相互关系: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精品PPT课件
(一)面部色诊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面部色诊原理:面部血脉分部丰富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1)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荣 (2)面色与脏腑有内在联系
色与泽的关系
色与泽,又称“气色” 色属阴,主血,反映血液的盈亏 泽属阳,主气,反映脏腑精气和津液盛衰
《四诊抉微》“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 《望诊遵经》“光明润泽者,气也;青赤 黄白黑者,色也,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 可无气也。”
二、辨证求因 病证结合,以证为主
第三节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四诊: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 望—诊察病人的神、色、形、态 闻—听声音、嗅气味 问—询问有关疾病的情况 切—诊脉和按诊
《难经》: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 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八纲:对四诊资料进行分类划分 (三)辨证:对表现出来的症状确定证型
(2) 五色主病
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面色淡青或青黑-阴寒内盛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阳虚衰 面色青灰,突发剧烈心痛-心阳暴脱 眉间、唇周青灰-小儿惊风
急惊风:见于小儿高热引起的抽搐,两目 上视。为高热耗津,引动肝风 慢惊风:见于小儿无热,而时时手足搐搦。 为脾虚肝乘
五色主病
2、赤色 主热证,亦可主戴阳证 实热:满脸通红、目赤 虚热:午后颧红 戴阳证:面红如妆
(四)常色与病色
1、常色:健康人面部的色泽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
气,有神气 (1)主色──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色泽
(2)客色──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生正常 变化的面色
(1)五色善恶顺逆
善色-五色光明润泽
2、病色 虽病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 荣于面,“气至”,预后良好
2024年度中医诊断学ppt课件完整版
2024/3/23
1
目 录
2024/3/23
• 中医诊断学概述 • 望诊技巧与案例分析 • 闻诊技巧与案例分析 • 问诊内容与方法探讨 • 切诊技巧与实践操作演示 • 八纲辨证理论与应用举例 • 病因辨证理论与应用举例
2
01 中医诊断学概述
2024/3/23
3
定义与特点
水肿
阳水多表现为表证、实证、热证;阴水多表现为里证、虚证、寒证。 通过八纲辨证可明确水肿的性质和治疗方向。
35
07 病因辨证理论与 应用举例
2024/3/23
36
六淫、七情等内外因分析
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 称,是自然界中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在人 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淫即可成为 致病因素,导致人体发生疾病。
2024/3/23
8
基本原则和方法
问诊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
切诊
通过脉诊和按诊了解患者的脉象和体表状况。
2024/3/23
9
02 望诊技巧与案例 分析
2024/3/23
10
望神、色、形、态
望神
观察病人的精神意识状 态和机体反应情况,判
断病情轻重和预后。
2024/3/23
望色
观察病人面部颜色和光 泽,推断气血盛衰和疾
30
实践操作演示
要点一
操作演示
教师现场演示切诊技巧,包括脉诊和按诊的具体操作步骤 和注意事项。
要点二
学生实践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练习,掌握切诊的基本技 能和操作方法。
2024/3/23
31
06 八纲辨证理论与 应用举例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中医诊断学基础 • 中医诊断学临床应用 • 中医诊断学发展历程 • 中医诊断学与其他医学的比较 • 中医诊断学的实践与反思
01
中医诊断学基础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整体观念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内 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在诊断时需要全面考 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 。
05
中医诊断学的实践与反思
中医诊断学实践中的挑战与困难
01
疾病诊断缺乏标准化
02
疾病谱变化
由于中医诊断学强调个体化治疗,但 目前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流程,导 致医生在诊断疾病时存在主观性,不 同医生之间的诊断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
随着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 也发生了变化,一些传统中医诊断方 法可能不再完全适用,需要重新审视 和更新。
中医诊断学与替代医学的联系
联系与区别
中医诊断学与替代医学(如印度传统医学、藏医学等)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 处,如强调整体观念和自然疗法等。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如中医强调阴阳 平衡,而替代医学则侧重于个体经验和信仰等。
交叉与融合
中医诊断学与替代医学之间也有交叉和融合。例如,中草药治疗在许多替代 医学中都有应用,而中医也借鉴了一些替代医学的理念和方法,如情志疗法 、音乐疗法等。
VS
疼痛
疼痛的鉴别诊断包括头痛、胸痛、腹痛等 ,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胸痛分 为胸膜炎、心绞痛等,腹痛分为急性肠炎 、胆囊炎等。
临床常见疾病及中医治疗
要点一
感冒
要点二
咳嗽
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 感冒等,治疗方法包括解表药、清热 解毒药等。
咳嗽分为风寒型、风热型、湿痰型等 ,治疗方法包括宣肺祛痰药、清热解 毒药等。
中医诊断学电子书,共62页
《中医诊断学》第一章绪论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一门课程。
诊断即对人体健康状态和病证所提出的概括性判断。
它是由基础医学引申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具有基础理论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的特点,是中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防治取决于正确的诊断,正确的诊断来源于对患者四诊的周密诊察和精确的辩证分析,没有正确的诊断就不会有正确的治疗。
所以诊断在防治疾病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
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
《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的参考。
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
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39论。
唐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金元之世,专攻诊断者,颇不乏人。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ppt课件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信息,结合八纲辨证、 脏腑辨证等方法,综合分析判断气血津液失调的病证类型。
治则治法探讨
治则治法的基本概念
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总则,治法是针对具体病证所采取的治疗措施。
常用治则治法
包括调整脏腑功能、调理气血关系、调整阴阳平衡等。
治则治法的运用
国际化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未来中医诊断有望与现代医学 技术实现更深度的融合,如基 因测序、影像学检查等,为中 医诊断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 信息。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医 诊断学有望在国际范围内得到 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为更多 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闻诊
听患者声音、语言、 呼吸等
分辨病位、病性、病 因等
嗅患者口气、体味等
问诊
询问患者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
了解患者病情发生发展过程、治疗经过等
确定病位、病性、病因等
切诊
按压患者身体部位,了解局部 冷热、软硬、压痛等
触摸患者脉搏,判断脉象特征
结合望闻问三诊结果,综合分 析病情
03
八纲辨证与病因病机分析
胃痛案
患者症状
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神疲乏力, 舌淡苔白,脉虚弱。
辨证分析
患者脾胃虚寒,中阳不振。治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选用黄芪建中 汤加减治疗。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三
咳嗽案
患者症状
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色白,胸闷食少, 体倦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濡滑。
辨证分析
患者痰湿蕴肺,肺失宣降。治以燥湿化痰,理气 止咳。选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1.第二节气血津液辩证气血津液辨证,是运用脏腑学说中气血津液的理论,分析气、血、津液所反映的各科病证的一种辨证诊病方法。
由于气血津液都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它们的生成及运行又有赖于脏腑的功能活动。
因此,在病理上,脏腑发生病变,可以影响到气血津液的变化;而气血津液的病变,也必然要影响到脏腑的功能。
所以,气血津液的病变,是与脏腑密切相关的。
气血津液辨证应与脏腑辨证互相参照。
一、气病辩证气的病证很多《素问·举痛论篇》说:“百病生于气也”,指出了气病的广泛性。
但气病临床常见的征候,可概括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种。
(一)气虚证气虚证,是指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
常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证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证候分析】本证以全身机能活动低下的表现为辨证要点。
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强弱与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气盛则机能旺盛,气衰则机能活动减退。
由于元气亏虚,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以气少懒言,神疲乏力;气虚清阳不升,不能温养头目,则头晕目眩;气虚毛窍疏松,外卫不固则自汗;劳则耗气,故活动时诸症加剧;气虚无力鼓动血脉,血不上营于舌,而见舌淡苔白;运血无力,故脉象按之无力。
(二)气陷证气陷证,是指气虚无力升举而反下陷的征候。
多见于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或劳累用力过度,损伤某一脏器所致。
【临床表现】头晕目花,少气倦怠,久痢久泄,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脱垂等。
舌淡苔白,脉弱。
【证候分析】本证以内脏下垂为主要诊断依据。
气虚机能衰退,故少气倦怠。
清阳之气不能升举,所以头晕目花。
脾气不健,清阳下隐,则久痢久泄。
气陷于下,以致诸脏器失其升举之力,故见腹部坠胀、脱肛、子宫或胃等内脏下垂等证候。
气虚血不足,则舌淡苔白,脉弱。
(三)气滞证气滞证,是指人体某一脏腑,某一部位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
多由情志不舒,或邪气内阻,或阳气虚弱,温运无力等因素导致气机阻滞而成。
(完整版)中医诊断学歌诀
(完整版)中医诊断学歌诀中医诊断学绪论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中医诊断学内容,望闻问切与辩证,望诊观察四方面,全身局部舌排物。
闻诊切记两方面,听声音和嗅气味,问诊症状及病史,脉诊按诊属切诊。
二、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诊病要知三原理,司外揣内表知里,见微知著局把体,以常达变标衡异。
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诊断遵循三原则,整体观念要考虑,四诊合参免误诊,辨病辨证相结合。
四、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中医诊断发展史,重要医家医著寻,黄帝内经奠基础,伤寒杂病论六经。
西晋王叔和脉经,最早脉学专著书。
最早病历是诊籍,诸病源候论病源。
世医得效方十怪,二十七脉出濒湖,张景岳编十问歌,脉诀汇辨六纲脉,诊家枢要元滑寿,宋代陈言创三因,卫气营血叶天士,三焦辨证吴鞠通。
敖氏伤寒金镜录,最早舌诊专著书,彩图辨舌指南书,曹炳章著重要书。
上篇诊法四诊总括四诊望闻问切明神色形态舌诊称闻诊听声嗅气味问以言审切指凭四诊合参查全面整体症状辨病情第一章问诊问诊总括问诊一般内容多主症现病既往何个人生活家族史重点景岳十问歌一、问诊的方法问诊首先抓主诉,重视主症了一般,问诊直接问病人,语言通俗又易懂,避免主观和片面,防止暗示性套问,危重病人要细心,果断迅速快诊断。
二、问诊的一般内容(―)问一般情况一般情况问姓名性别婚否和年龄民族职业和籍贯现住单位记录清(二)问主症和现病史主症主要自觉症现病发展经过情治疗效果和兼症辨证论治此为凭(三)问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既往病史诊可参家族患病查相传个人嗜欲和习惯亦有影响问周全三、问现在症状问诊现症是首件十问歌诀有贡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倶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数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一)问寒热(1)恶寒发热恶寒发热同时呈新病外感表证名寒重热轻属表寒伤风热轻而恶风表热热重恶寒轻(2)但寒不热但寒不热里寒证久病肢冷内损阳新病畏寒腹冷痛寒邪直中在胃肠(3)但热不寒但热不寒里热证壮热邪实热蒸腾热有定时名潮热阴虚湿温热阳明长期微热自觉热郁热气虚或阴虚(4)寒热往来寒热往来无规律胸胁苦满病少阳疟疾寒热定时发先后交替寒热强(二)问汗汗为阳热蒸津缘寒热虚实问周全表虚伤风汗自出表实无汗感风寒自汗阳虚动尤甚盗汗阴虚潮热烦大汗不止绝汗居冷汗热汗亡阳阴病变转折出战汗冷汗阳气虚或惊壮热汗蒸里实热黄汗风湿热邪蒸头面汗出上焦热半身汗见中风瘫手足心汗阴虚证中焦湿热脾虚关下焦湿热蒸阴汗心脾心肾心胸汗(三)问疼痛(1)问疼痛的性质胀痛气滞刺痛瘀,重痛湿邪隐痛虚,灼痛火热冷痛寒,有形实邪绞痛寒,酸痛湿证腰膝肾,掣痛肝病窜气风,部位不同六经痛,胸痹真心痛多胸。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总论:重点_基本原理,原则:1.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2.基本原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望诊重点一,望神1.假神: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如临死前病人一小时或数小时会突然意识清晰,语言清楚。
得神,失神,少神的区别有以下几种。
得神:神志清楚_语言清晰_目晴明亮灵活_面色荣润_动作敏捷_呼吸平稳_肌肉不削。
少神:神志不振_懒言少语_目中乏神_面色少华_动作迟缓_呼吸少气_肌肉松软。
失神:神志不清_语言混乱_目呆滞_面色无华_动作迟钝_呼吸微弱_肌肉削瘦。
2.神乱:焦虑恐惧,狂燥不安,淡漠痴呆,猝然昏倒,脏燥,癫,狂,痴,痫,等。
总结:少神懒.乏.少.软;失神乱.呆.无.削;神乱焦.狂.漠.倒。
重点二,望面色1.常色:主色(与生俱来),客色(后天外境影响)病色:善色(病轻),恶色(病重)2.五色主病:(1)青色包括:瘀,痛,寒,惊风,气滞。
淡青或青黑代表寒盛.痛剧;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代表心阳暴脱,心血瘀阻;小儿眉间.鼻柱.唇周色青代表惊风或惊风先兆;青滞寒瘀痛惊风,青紫瘀阻冷暴脱,眉间鼻柱是惊风。
(2)赤:热证.戴阳证。
满面通红有外感发热,实热;颧潮红是阴虚阳亢与虚热;重症病人面色苍白突然额红如妆,游走不定就是戴阳证,阴盛格阳,虚阳上越病重。
(3)黄色:脾虚.湿。
淡黄.枯稿无华.萎黄代表脾胃气虚,气血不足;淡黄而虚浮.黄胖.代表脾气虚弱,湿邪内盛;黄而鲜明如橘色代表阳黄.湿热;黄而晦暗如烟熏是阴黄.寒湿;青黄(苍黄)指肝郁脾虚;总结:面黄浮肿.脾虚湿阻;面目身黄是黄疸;黄如橘子是湿热阳黄;黄如烟熏是寒湿阴黄;青黄苍黄肝郁脾虚。
(4)白色:气血不足,寒,失血。
淡白无华.舌.唇色淡代表气血不足;光白.代表阳虚;苍白(白中带青)代表阳气暴脱之亡阳证,阴寒凝滞,血行不畅之实寒证,大失血证。
白色主寒虚,脱血夺气。
淡白气虚,晄白阳虚。
白无无华,脱血夺气。
(5)黑色:主肾虚.寒.水饮.瘀.痛。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总结
中医诊断学一、望诊(除舌诊)1、望神A.神:来源于先天之精,靠后天之精滋养。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命)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精、气、神(人生三宝)。
B.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
在病中,正气未伤,轻证。
【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含蓄,表情自然丰富(心);目光明亮,精彩内含,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肝肾);呼吸平稳,肌肉不削(肺脾)。
C.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
病情严重阶段。
【表现】神志昏迷,言语失伦,面色晦暗,表情淡漠呆板(心);目暗精迷,瞳神呆滞,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肝肾);呼吸异常,大肉已脱(肺脾);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神昏谵语(邪陷心包,阴阳离绝)。
D.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
【表现】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语言不休,想见亲人;或病至语声低微断续,忽而清亮起来;或原来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或原来毫无食欲,突然食欲增强。
(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以致虚阳外越。
)E.神乱(神志异常):轻度失神,常见于虚证患者。
(1)烦躁不安,谵妄神昏:邪热客于心包,或入于肾,烦者胸中烦,神不安,多属热。
(2)癫病——淡漠寡言,闷闷不乐,精神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痰气郁结,阻蔽神明;或亦有神不守舍,心脾两虚。
(3)狂病——疯狂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或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或自高贤、自辩智、自尊贵、少卧不饥,妄行不休:①气郁化火,痰火扰心;②阳明热盛,邪热扰乱神明;③蓄血瘀阻,蒙蔽神明。
(4)痫病——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①肝风挟痰,上窜蒙蔽清窍;②痰火扰心,肝风内动。
F.神气不足(轻度失神):虚证。
【表现】①精神不振,健忘,嗜睡;②倦怠乏力;③声低懒言;④动作迟缓。
(心脾两亏、或肾阳不足——神气不旺。
)(仅00年真题)2、望色A.常色: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表示人体①精神气血津液充盈,②脏腑功能正常。
(整理)中医诊断学完.
第三节脏腑辨证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进行归纳,借以推究病机,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辩证方法,是临床各科的诊断基础,是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脏腑辨证,包括脏病辨证、腑病辨证及脏腑兼病辨证。
其中脏病辨证是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
由于临床上单纯的腑病较为少见,多与一定的脏病有关,故将腑病编人相关病中进行讨论。
脏腑的病变复杂,证候多种多样,本节仅介绍临床常见的一些证候。
一、肝与胆病辨证肝位于右胁,胆附于肝,肝胆经脉相互络属,肝与胆相表里,肝主疏泄,主藏血,在体为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其气升发,性喜条达而恶抑郁。
胆贮藏排泄胆汁,以助消化,并与情志活动有关,因而有“胆主决断”之说。
肝的病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见肝血,肝阴不足。
实证多见于风阳妄动,肝火炽盛,以及湿热寒邪犯扰等。
肝的病变主要表现在疏泄失常,血不归藏,筋脉不利等方面。
直开窍于目,故多种目疾都与肝有关。
肝的病变较为广泛和复杂,如胸胁少腹胀痛、窜痛,情志活动异常,头晕胀痛,手足抽搐,肢体震颤,以及目痰,月经不调,睾丸胀痛等,常与肝有关。
胆病常见口苦发黄,失眠和胆怯易惊等情绪的异常。
(-)肝气郁结证肝气郁结证,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而表现的证候。
多因情志抑郁,或突然的精神刺激以及其它病邪的侵扰而发病。
【临床表现】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咽部梅核气,或颈部瘿瘤,或症块。
妇女可见乳房作胀疼痛。
月经不调,甚则闭经。
【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情志抑郁,肝经所过部位发生胀闷疼痛,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
作为辨证要点。
肝气郁结,经气不利,故胸胁乳房,少腹胀闷疼痛或窜动作痛。
肝主疏泄,具有调节情志的功能,气机郁结,不得条达疏泄,则情志抑郁;久郁不解,失其柔顺舒畅之性,故情绪急躁易怒。
气郁生痰,痰随气逆,循经上行,搏结于咽则见梅核气;积聚于颈项则为瘿瘤。
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冲任不调,故月经不调或经行腹痛,气聚血结,可酿成症瘕。
(完整版)中医诊断学速记
中诊一、舌诊(1)舌诊的内容①望舌质(舌体);望舌神、舌色、舌形、舌态②望舌苔;望苔质、苔色。
(2)正常舌象:舌淡红,苔薄白,舌体柔软,活动自如,位置正中,台揩之不去,其下有根。
(3)望舌质(体)1、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枯和灵动方面。
①有神:舌色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活动自如-主病轻,预后良好。
②失神:舌色晦暗,舌质柘涩,舌体活动欠灵-主病理,预后较差。
2、舌色:①淡白舌:虚证、寒证、气血两亏。
②红舌:热证。
③绛舌:外感温病热入营血,内伤阴虚火旺,血瘀。
④紫舌:热盛伤津,气血壅滞,寒凝血瘀。
⑤青舌:主寒凝阳郁,瘀血。
3、舌形:•老舌:实证•嫩舌:虚证。
•胖大舌:因水淡痰饮,阻滞所致,舌淡白,胖嫩,苔水滑:脾胃湿盛虚浊相搏上渍。
脾肾阳虚,舌质红,胖大,苔黄腻。
•肿胀:a、心脾有热,气血上壅引起的-舌鲜红,伴疼痛,肿胀b、邪热夹酒毒上壅-舌紫c、中毒致血液凝滞-毒紫晦暗。
•瘦薄: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点舌:均为热毒炽盛,深入血点a、红点-主温毒、热毒、湿热。
b、白点:主脾胃气虚而热毒入冲,将糜烂。
c、黑点:主血热而气血壅滞。
•芒刺:热邪内结,邪热亢盛。
•痰斑:外感热入营血,内伤引起血瘀。
•裂纹:主热盛伤阴,血虚不润,脾虚湿侵。
•光滑:胃气将绝之候,胃阴枯竭,胃气大伤。
•齿痕:主脾虚、气虚、湿盛。
•舌下络脉:将舌尖翘起,舌底脉细可见,舌系带两侧,当金津,玉液穴处,隐隐可见两条较粗的青紫色脉络。
•正常:脉络不粗,不分枝、瘀点。
•if舌下紫或紫黑小疱:肝郁失疏,痰血阻络。
•if络脉青紫且粗张:寒凝血瘀or痰热内阻(意义与青紫舌相似)。
4、舌态:①强硬:内伤痰吐内阻,中风先兆。
②颤动:虚损、动风。
气血两虚、热极动风。
③歪斜:中风or中风先兆。
风邪中络or风痰阻络。
④痿软:气血俱虚,热灼津伤,阴亏己极。
⑤吐舌:疫毒攻心或or正气己绝。
⑥弄舌:动风先兆或小儿智力障碍。
(4)望舌苔:1、苔色:白苔:表证、寒证。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 完整版
狭义: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神
广义:指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
(二) 神与精、形的关系 神
精
(先天、 后天) 物质基础 外在表现
形
(三) 望神的意义
1.神的盛衰是形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 精充气足神旺──健康、体健 精亏气虚神耗──衰老、有病 2.望神可以了解──精气的盛衰、 病情的轻重、 疾病的预后。 失治、误治 有神 (精足病轻) 无神(精亏病重 ) 治疗养护得当
中医诊断学
1. 中医诊断学的学科性质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 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的一门学科。
诊—诊察了解;断—分析判断
(一)诊法 (二)辨证 (三)辨病 (四)病案
诊 断 记录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诊法:亦称为四诊——中医收集病情资料的方法,是辨证、 辨病的依据。
2、皮肤光泽:肤色的荣润枯槁,可反映脏腑精 气的盛衰,从而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预后。凡荣润 光泽者,脏腑精气未衰,属无病或病轻;凡晦暗枯 槁者,脏腑精气已衰,属病重。
常色与病色
常色:明润含蓄。(明润,面部皮肤光明润泽,是为有神,示 人体精充神旺,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含蓄: 面色红黄隐隐,隐于皮肤之内而不显露,示胃气充足, 精气内含而不外泄。) 主色:个体素质差异,保持终身不变。 客色:随季节气侯等自然环境不同而发生的但属于正常变 化者。 病色:晦暗暴露。(晦暗,面部皮肤枯槁晦暗而无光泽,示脏 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暴露,某种面色异常明显 地显露于外,为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 善色:病色而光明润泽,为“气至”。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 胃气能上荣于面。 恶色:病色且枯槁晦暗,为“气不至”。为脏腑精气已衰, 胃气不能上荣于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西汉 淳如意 创“诊籍” 4、东汉 张仲景《伤寒论》
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 5、东汉 华佗《中藏经》
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
.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7、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
诊断的专著 8、元朝敖氏《点点金》《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
部专著 9、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 10、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 11、清朝林之翰《四诊抉微》四诊并重,色脉并
重
.
第二节 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
一、审察内外 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而不能 只看到局部的表现。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辨证求因 病证结合,以证为主
.
第三节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四诊: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 望—诊察病人的神、色、形、态 闻—听声音、嗅气味 问—询问有关疾病的情况 切—诊脉和按诊
《难经》: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 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八纲:对四诊资料进行分类划分 (三)辨证:对表现出来的症状确定证型
《中医诊断学》
.
绪论
概念: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运用一定的方 法来收集资料,再加以分析判断从而对疾 病进行辨证、诊断的一种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含义、内容,中医诊断
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2、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明确学习方
法
.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 “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
2、色
(1)五色善恶顺逆 善色-五色光明润泽
虽病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 于面,“气至”,预后良好 恶色-枯槁、晦暗、暴露
气血匮乏,脏腑精神衰败,不 能上荣于面,“气不至”,预后较差
.
(2) 五色主病
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面色淡青或青黑-阴寒内盛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阳虚衰 面色青灰,突发剧烈心痛-心阳暴脱 眉间、唇周青灰-小儿惊风
临床:正气未伤,脏腑. 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
失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2、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
面色:晦暗暴露 两目:活动迟钝、目无精采 言语呼吸:言语失常、呼吸气息低弱 形态:形体瘦弱、大肉已脱、强迫体位、反
应迟钝、烦躁不安、循衣摸床、摄空理 线 精神:神志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对外界反
应失常 临床意义:正气已伤,. 脏腑功能衰败(虚)
辨证的方法 病因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脏腑辨证 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
第四节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一、打好基础: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二、博览群书:以教材为主,兼看一些其它书籍 三、参加临床实践: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
第二章
• 望诊 • 闻诊 • 问诊 • 切诊
四诊
.
第一节 望诊
第一节 全身望诊 第二节 局部望诊 第三节 望排出物 第四节 望小儿指纹
之象。
.
(三)神气不足与神志异常
1、神气不足:轻度失神 虚证患者
2、神志异常 癫--抑郁型(湿痰蒙闭) 狂--兴奋型(痰火扰心) 痫--发作型(肝风挟痰上扰)
.
望神的注意事项
• 1、重视诊察病人时的第一印象 • 2、做到神形合参 • 3、抓住重要症状和体征 • 4、注意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
.
二、望面色
黑--肾
.
按照颜面的脏腑分部位诊图(1)
.
按照颜面的脏腑分部位诊图(2)
.
• 浮沉 • 清浊 • 微甚 • 散抟 • 泽夭
(三)望色十法
.
(四)常色与病色
1、常色:健康人面部的色泽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
气,有神气 (1)主色──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色泽
(2)客色──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生正 常变化的面色
• 望色,又称色诊,是医生通过观察病人全 身皮肤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 一般以望面部色泽为主
.
(一)面部色诊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面部色诊原理:面部血脉分部丰富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 窍”
(1)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荣 (2)面色与脏腑有内在联系
.
色与泽的关系
色与泽,又称“气色” 色属阴,主血,反映血液的盈亏 泽属阳,主气,反映脏腑精气和津液盛衰
形健神旺
望神可以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
望神的要点
• 目光(重点)、神情、气色 • 体态、言谈举止、应答反应
.
(二)得神、失神与假神
1、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
面色:面色润泽 两目: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 言语呼吸:言语正常、呼吸气息平顺 形态:形体壮实、肌肉不削、形体活动正常 精神:精神充沛、神清、对外界反应合理 饮食:正常或稍减
《四诊抉微》“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 《望诊遵经》“光明润泽者,气也;青赤 黄白黑者,色也,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 可无气也。”
.
(二)面部与脏腑相关部位
《内经》记载望色的方法
(1)按照五色与五脏对应的关系
青--肝
赤--心 黄--脾 白--肺
隐现于皮肤光泽之间为 正常色,称“常色”
过于明显,暴露于外为 病色,又称“真脏色”
急惊风:见于小儿高热引起的抽搐,两目 上视。为高热耗津,引动肝风
慢惊风:见于小儿无热,而时时手足搐搦。
为脾虚肝乘
.
五色主病
2、赤色 主热证,亦可主戴阳证 实热:满脸通红、目赤 虚热:午后颧红 戴阳证:面红如妆
假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3、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 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
面色:突然颧红如妆 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 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 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 饮食:突然思食、索食 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
阴不敛阳,. 虚阳外越
患者原来面色十分晦暗,临终前突然 在颧颊部泛现红色,称为“戴阳”。 提示正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浮越
.
望诊注意事项:
(1)光线 (2)动作熟练、敏捷“一望而得” (3)有步骤、有重点 先全身→分部;上→下,头→足
.
一、望神
(一)神的概念: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
广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 的外在表现:生命
狭义──人体的精神活动:精神
.
(二)望神的原理和意义
• 先天之精→神←滋养后天之精 • 神、精、气三者同盛同衰 • 精能生神,神能御精,精足则形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