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腹腔分流术23页PPT
合集下载
脑室-腹腔分流术-PPT课件
• 四、如有发热、腹胀腹痛或癫痫发作、意 识障碍等应尽快到医院治疗。 • 五、定时按压分流管单向阀,观察压下及 弹起是否灵敏以检查分流管工作是否正常。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表现的消化道症 状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 等症状,主要是脑脊液对腹膜的刺激所致。 因此,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腹部情况,包 括听诊肠鸣音等。出现上述症状时,轻者 可一周左右恢复,重者应及时对症处理。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待排气以后方可进食, 一般先进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无不适症状 以后再进普通饮食。
• 术后应密切观察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有无减 轻和消除,若术前的症状和体征未改善反 而加重,则可能发生了分流管阻塞。术后 间断按压减压阀可减少堵管的发生,旦堵 管后,轻度阻塞者反复按压减压阀可使分 流管再通,严重者常需更换分流装置。嘱 患者术后经常变换体位,使分流管随肠蠕 动自由伸直而防止折管阻塞。
分流术后注意事项——消化道症状
脑室-腹腔分流术
• 术前准备: 1.术前10-12小时常规剃头、洗头外还需备皮 从胸部由锁骨上部到耻骨联合,两侧至腋后线, 包括同侧上臂上1/3和腋窝部,注意脐部清洁. 2.术前8-10h禁食水,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 品+鲁米那。
术前分流管的选择
• 固定压力分流管:适用于老年患者、家庭 经济条件较差患者。 • 可调压分流管:适用于小儿脑积水,特别 是婴幼儿患者。亦适于肿瘤引起的梗阻性 脑积水。 • 抗感染分流管:适用于脑膜脑炎、化脑、 病毒脑所引起的交通性脑积水患者。亦适 用于机体免疫力差的患者。
常规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 一、体温>38.50C以上应给以冰敷、
冰枕、冰袋放置两侧颈部、双腋下及 腹股沟。 • 二、清醒病人鼓励咳嗽,昏迷病人定时翻
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
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手术配合PPT课件
手术配合
5、分离皮下隧道 腹部导管从头部切口,经顶颞 部、耳后颈部、胸部,最后到达上腹部。皮肤隧 道较长,可分2-3次打通。第1个切口在乳突下方, 第2个切口在锁骨下,第3个切口在右上腹剑突下。 第钝头金属探子分段通过皮下深层分离,制成一 皮下隧道。
手术配合
6、安装腹腔导管 导管近端与阀门出口相弧形弯曲,以便颈部活动时伸展。腹部 导管末端放置的常见位置有2个。
手术配合
6.2腹腔导管置于游离腹腔内:腹部切口可在上腹部或下腹 部中线或旁中线,长约3cm,最好避开阑尾切口。进入腹 腔后,证实无腹膜粘连等疾病后,才可将导管末端送至腹 腔内,导管末端最好有多个小圆孔开口,尽量远离腹壁切 口,也不可以在腹壁切口附近盘曲,一般放入右(左)侧 髂窝内。游离于腹腔内的导管长度应达20-30cm以上,导 管可在腹膜切口上缝合固定,用中圆针4号线将导管缝针固 定在肝圆韧带。
手术配合
6.1 腹腔管置于肝脏膈面:在腹部剑突下,作旁 正中切口或正中切口,长5cm左右。将腹腔导管 末端放置于肝脏隔面之上。导管在腹腔内长度约 10cm,最好选用末端侧壁上有4个裂隙开口的导 管,以防止逆流和管腔闭塞,并将导管缝在肝圆 韧带上,放置脱落。导管一旦脱落,离开肝脏隔 面,游离于腹腔内,极易被大网膜包裹而阻塞。
用物准备
开颅器械、乳突撑开器、开颅钻、骨腊、脑棉片、 电刀、双极电凝、脑室分流管(自带)。
手术台摆放及铺单
手术配合
1、常规消毒铺巾 递脑科贴膜,干纱布1块协 助贴膜。
手术配合
2、头部切开 递23号刀片于右耳轮上4--5cm处 作一弧形切口或小马缔形切口,头皮、皮下、帽 状腱膜,双极电凝止血,递组织剪适当分离头皮 四周与骨膜,递11号刀切开骨膜,递骨膜剥离子 剥离骨膜。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14
• 将一条小导管 置入脑室,与 导管连接的泵 将脑脊液泵出 大脑。泵的另 一端也连接一 条导管,通过 经由耳后、颈、 胸的皮下隧道 到腹膜腔。脑 脊液在腹膜腔 内被吸收。
完整版课件
15
手术体位及用物 麻醉方式 手术配合 手术切口
完整版课件
16
手术体位及用物
• 手术体位:
• 仰卧位,头偏向分流对侧,穿刺侧 太高,使头部切口、颈、胸尽量处 于同一直线,以利于穿刺皮下隧道。
侧脑室腹腔分流手 术配合护理常规
完整版课件
唐琳琳
2016年5月
1
Contents
1
大脑的解剖
2 脑室腹腔引流术手术配合
3 脑室腹腔引流术相关知识
完整版课件
2
脑部结构
• 硬膜 :由2层纤维膜组成,紧贴
颅骨内面,包在脊髓外面的叫硬脊
膜,通过枕骨大孔与硬脑膜相连
• 蛛网膜:半透明膜,位于硬膜深 面,与深面软膜之间有许多小梁呈 网柱状为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
完整版课件
10
脑室---腹腔分流术
• 又称V—P分流术,是建脑脊 液循环通路,对脑脊液进行分 流改道,将超过正常脑室量的 脑脊液经引流至腹腔等体腔内, 以降低颅内压是防止脑萎缩的 一种重要方法。
完整版课件
11
脑室腹腔分流术的适应症
• 治疗各种类型梗阻性及 交通性脑积水的病人。
完整版课件
12
禁忌证:
• 脑组织、脑脊液、血液 • 脑组织占80%以上(1150~1350ml) • 脑脊液占10%(150ml) • 血液占2~11% • 颅腔容积 1400~1500ml
完整版课件
6
脑内压
脑室腹腔引流术PPT课件
脑室腹腔分流术
护理查房
手术室 毛华林
201姓名 :付大英 性别:女 年龄 :50岁 床号 :神外 3病床 住院号:5083125 入院时间:2013.3.27
病情介绍:
病员因“头痛,头晕2+年”入院。病员2﹢年前无明 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无原发性昏迷,无抽搐,无 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无呼吸困难和活动障碍, 于中医院就诊,行头颅CT检查示“脑积水”,来我院 就诊,门诊收入我院。病员神志清,精神可,双侧瞳 孔等大等园对光反射敏,首测生命体征:T 36.5℃ P 82次/分 R 171/100mmhg。
11
6)留置导尿管护理:防挤压,扭曲脱落,定时 更换
7)防褥疮护理:每2h翻身一次,保持床单清 洁干燥,注意病人皮肤清洁,每天床上擦浴 一次。
8)饮食护理: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流质饮食, 早期不应进食易产气食物,如牛奶,大豆, 饼干等,必要时腹部湿热敷刺激蠕动。
12
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感染 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保持
21
谢谢
22
No Image
2021/5/20
.
23
10
4)保持引流管通畅: A.抬高床头15~30°,以利头部静脉回流,减
轻颅内静脉淤血 B.每天定时挤压阀门1—3次,以保持分流管通
畅。(按时按压阀门,术后防止引流管堵塞, 手术后用甲紫做好阀门标记,术后1~3天,每 天按压阀门1~3次,每次15下左右,注意用力 要均匀。 5)切口护理:有无渗血,敷料是否干燥清洁。
4
在脑水肿时脑室充满脑脊液脑室 扩张。这使脑组织被压向颅骨导 致严重的神经系统问题。
为了排过多的脑脊液减低脑内的 压力需要施行分流术又叫脑室腹 腔分流术。
护理查房
手术室 毛华林
201姓名 :付大英 性别:女 年龄 :50岁 床号 :神外 3病床 住院号:5083125 入院时间:2013.3.27
病情介绍:
病员因“头痛,头晕2+年”入院。病员2﹢年前无明 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无原发性昏迷,无抽搐,无 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无呼吸困难和活动障碍, 于中医院就诊,行头颅CT检查示“脑积水”,来我院 就诊,门诊收入我院。病员神志清,精神可,双侧瞳 孔等大等园对光反射敏,首测生命体征:T 36.5℃ P 82次/分 R 171/100mmhg。
11
6)留置导尿管护理:防挤压,扭曲脱落,定时 更换
7)防褥疮护理:每2h翻身一次,保持床单清 洁干燥,注意病人皮肤清洁,每天床上擦浴 一次。
8)饮食护理: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流质饮食, 早期不应进食易产气食物,如牛奶,大豆, 饼干等,必要时腹部湿热敷刺激蠕动。
12
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感染 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保持
21
谢谢
22
No Image
2021/5/20
.
23
10
4)保持引流管通畅: A.抬高床头15~30°,以利头部静脉回流,减
轻颅内静脉淤血 B.每天定时挤压阀门1—3次,以保持分流管通
畅。(按时按压阀门,术后防止引流管堵塞, 手术后用甲紫做好阀门标记,术后1~3天,每 天按压阀门1~3次,每次15下左右,注意用力 要均匀。 5)切口护理:有无渗血,敷料是否干燥清洁。
4
在脑水肿时脑室充满脑脊液脑室 扩张。这使脑组织被压向颅骨导 致严重的神经系统问题。
为了排过多的脑脊液减低脑内的 压力需要施行分流术又叫脑室腹 腔分流术。
脑室腹腔分流ppt课件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郭永刚 邮箱:gyg737@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学习愉快!
课件仅供参考哦, 实际情况要实际分析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本组72例,男46例,女26例,年龄 13-62岁,平均31.6岁。其中外伤性脑积水44例, 先天性脑积水4例,脑肿瘤、脑囊虫病等引起的梗 阻性脑积水15例,交通性脑积水19例。其中2例曾 于外院行开腹脑室腹腔引流术,术后症状不缓解, CT显示引流管位于扩大的脑室内。
• 3 讨论
• 脑室-肝膈间隙分流的理论依据 腹腔的周壁由 腹膜构成,腹膜由表面的浆膜层及其下富于血管 的结缔组织构成,所以腹膜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这是脑脊液分流于腹腔的基础。膈肌腹腔面和肝 膈面组成光滑面无网膜结构,分流管末端置于此, 不易被游离的网膜所阻塞。
• 分流管腹腔端堵塞最常见的是分流管末端被大网 膜包裹,其它有分流管异位、滑脱、逆行感染等。 堵塞的原因是大网膜包绕,腹腔端周围炎症及异 物,以及来自腹膜的内皮细胞所致。有个别严重 的并发症是游离于腹腔的分流管,可以穿入肠腔, 尚有自脐部或阴道穿出体外。
• 在右侧锁骨中线与肋弓交点下10cm做10mm切口,插入直 径10mm套管,用无损伤钳将分流管腹腔端经穿刺套管牵 出腹外,于分流管尖端用5-6/0 prolene不可吸收线缝合一 针预制直径约1.5cm的线环,在距尖端10cm分流管上用同 样线结扎固定,预制直径1.5cm的线环,将带有2个结扎线 环的分流管送回腹腔,使用装有钛夹的钛夹钳一支臂插入 预制的分流管尖端线环中,推送分流管至右膈下,适当用 力直接将钛夹钳的一支臂刺入膈腹膜中,夹闭钛夹,借线 环和钛夹将分流管固定于右膈下。将距离分流管尖端10cm 的预制线环以钛夹固定于肝圆韧带。如感操作不便,可在 左侧锁骨中线与肋弓交点下8cm做5mm切口,插入直径 5mm套管及无损伤抓钳辅助操作,可明显加快操作速度。 按压分流泵,确认腹腔内分流管有脑脊液流出,解除气腹, 结束手术。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ppt课件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2016年5月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1
大脑的解剖
2 脑室腹腔引流术手术配合
3 脑室腹腔引流术相关知识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 硬膜 :由2层纤维膜组成,紧贴
颅骨内面,包在脊髓外面的叫硬脊
膜,通过枕骨大孔与硬脑膜相连
• 蛛网膜:半透明膜,位于硬膜深 面,与深面软膜之间有许多小梁呈 网柱状为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
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 麻
切口:头部切口、 锁骨上或下切口 及 剑突下旁正中或 下腹 腹直肌旁三个切 口。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 主要缺点是腹腔端易阻塞。 • 这是因为大网膜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对于异物及炎性物质有趋化及包裹 作用,引流管相对于人体来说是异 物,手术损伤使脑脊液中有少量细 胞,就更易使引流管被大网膜包裹。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 治疗各种类型梗阻性及 交通性脑积水的病人。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 颅内、腹腔、头颈或胸腹部手术区 内皮肤感染者;
• 妊娠期妇女和腹水患者; • 脑脊液蛋白含量超过5 g/L • 新鲜出血者。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 常用分流方法有: • 脑室— 心房分流 • 脑室— 腹腔分流 • 脑室— 胸导管分流 • 其中脑室— 腹腔分流效果好,操作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1.分流系统阻塞,包括脑室端阻塞, 腹腔端阻塞、分流泵阀阻塞。 •2.感染,包括颅内感染、腹腔感染及 皮下感染 •3.分流过度导致硬膜下积液、出血腔分流讲解
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成人0.69~1.96kpa(70~
200mmh20)儿童0.49~0.98kpa(50~
2016年5月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1
大脑的解剖
2 脑室腹腔引流术手术配合
3 脑室腹腔引流术相关知识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 硬膜 :由2层纤维膜组成,紧贴
颅骨内面,包在脊髓外面的叫硬脊
膜,通过枕骨大孔与硬脑膜相连
• 蛛网膜:半透明膜,位于硬膜深 面,与深面软膜之间有许多小梁呈 网柱状为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
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 麻
切口:头部切口、 锁骨上或下切口 及 剑突下旁正中或 下腹 腹直肌旁三个切 口。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 主要缺点是腹腔端易阻塞。 • 这是因为大网膜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对于异物及炎性物质有趋化及包裹 作用,引流管相对于人体来说是异 物,手术损伤使脑脊液中有少量细 胞,就更易使引流管被大网膜包裹。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 治疗各种类型梗阻性及 交通性脑积水的病人。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 颅内、腹腔、头颈或胸腹部手术区 内皮肤感染者;
• 妊娠期妇女和腹水患者; • 脑脊液蛋白含量超过5 g/L • 新鲜出血者。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 常用分流方法有: • 脑室— 心房分流 • 脑室— 腹腔分流 • 脑室— 胸导管分流 • 其中脑室— 腹腔分流效果好,操作
脑室腹腔分流讲解
•1.分流系统阻塞,包括脑室端阻塞, 腹腔端阻塞、分流泵阀阻塞。 •2.感染,包括颅内感染、腹腔感染及 皮下感染 •3.分流过度导致硬膜下积液、出血腔分流讲解
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成人0.69~1.96kpa(70~
200mmh20)儿童0.49~0.98kpa(50~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ppt课件
为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此腔贯
通脑和脊髓
• 软膜:紧贴脑和脊髓表面的薄膜
PPT学习交流
3
脑脊液营养脑和 脊髓。
大部分脑脊液都在 室中,脑室是脑内 一个分泌和吸收脑 脊液的大腔隙。
PPT学习交流
4
脑脊液循环机制
流动于脑室、中央管、蛛网膜下隙内 的无色、透明、无沉淀、的液体为脑脊 液。正常400~500ml/日
10.锁骨上或下切口:自上而下切开皮肤、 递23号刀片、干纱布2块、双极电凝镊 皮下组织2~3cm,电凝止血
11.剑突下正中切口:长2~3cm,逐层切开, 递23号刀片切皮,干纱布拭血,电凝止血,
进腹
2把弯血管钳牵起腹膜,组织剪扩大切口,
甲状腺拉钩牵拉暴露腹腔
12.打通皮下隧道:用金属通条自头切口于 递金属通条
递11号刀片、棉片、双极电凝镊
8.穿刺侧脑室:用脑针做侧脑室穿刺,拔出 递脑针 针芯见脑脊液流出标记穿刺深度,推出脑 针,根据深度裁剪脑室分流管脑室段长度
9.脑室内置管:脑室沿脑针穿刺孔轻轻插入 递脑室管、阀门、无齿镊、剪刀、丝线 脑室内,成功后,脑室端分流管与分流阀 门的脑室端连接,用丝线结扎固定
14.固定阀门:用圆针7#丝线将阀门固 递圆针穿7#丝线,有齿镊 定冒状腱膜下
15.清点用物 16.关闭切口 (1)头部切口
(2)腹部切口
(3)颈部切口
清点棉片、缝针、纱布等 (1)递三角针穿7#丝线 (2)递圆针穿7#丝线、三角针穿4#丝线 (3)递三角针穿4#丝线
17.分别覆盖各切口
PPT学递习交伤流口敷料、小纱布、绷带
• 手术体位:
• 仰卧位,头偏向分流对侧,穿刺侧太高,使头部 切口、颈、胸尽量处于同一直线,以利于穿刺皮 下隧道。
通脑和脊髓
• 软膜:紧贴脑和脊髓表面的薄膜
PPT学习交流
3
脑脊液营养脑和 脊髓。
大部分脑脊液都在 室中,脑室是脑内 一个分泌和吸收脑 脊液的大腔隙。
PPT学习交流
4
脑脊液循环机制
流动于脑室、中央管、蛛网膜下隙内 的无色、透明、无沉淀、的液体为脑脊 液。正常400~500ml/日
10.锁骨上或下切口:自上而下切开皮肤、 递23号刀片、干纱布2块、双极电凝镊 皮下组织2~3cm,电凝止血
11.剑突下正中切口:长2~3cm,逐层切开, 递23号刀片切皮,干纱布拭血,电凝止血,
进腹
2把弯血管钳牵起腹膜,组织剪扩大切口,
甲状腺拉钩牵拉暴露腹腔
12.打通皮下隧道:用金属通条自头切口于 递金属通条
递11号刀片、棉片、双极电凝镊
8.穿刺侧脑室:用脑针做侧脑室穿刺,拔出 递脑针 针芯见脑脊液流出标记穿刺深度,推出脑 针,根据深度裁剪脑室分流管脑室段长度
9.脑室内置管:脑室沿脑针穿刺孔轻轻插入 递脑室管、阀门、无齿镊、剪刀、丝线 脑室内,成功后,脑室端分流管与分流阀 门的脑室端连接,用丝线结扎固定
14.固定阀门:用圆针7#丝线将阀门固 递圆针穿7#丝线,有齿镊 定冒状腱膜下
15.清点用物 16.关闭切口 (1)头部切口
(2)腹部切口
(3)颈部切口
清点棉片、缝针、纱布等 (1)递三角针穿7#丝线 (2)递圆针穿7#丝线、三角针穿4#丝线 (3)递三角针穿4#丝线
17.分别覆盖各切口
PPT学递习交伤流口敷料、小纱布、绷带
• 手术体位:
• 仰卧位,头偏向分流对侧,穿刺侧太高,使头部 切口、颈、胸尽量处于同一直线,以利于穿刺皮 下隧道。
脑室腹腔分流术PPT课件
2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外伤史;否 认糖尿病、心脏病。曾行“阑尾切除术”,“子宫 肌瘤切除术”,“右下肢静脉曲张剥脱术”。有高 血压病史,自药物控制。
诊断:1.脑积水 2.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
3
脑积水定义
脑积水:是指脑脊液过多聚积于脑室及蛛网膜下 腔所引起的一种病症。以脑室扩大、颅缝分离、 头围异常增大为主要特征。
19
4.调试完毕后,腹腔组切开腹腔,找到肝圆韧带, 将腹腔管的远端置到肝上约15CM固定在肝圆韧 带上,使其不能移动到肝下为目的。
5.此时再将腹腔管与调节器连接调试是否通畅, 此时,因看不到腹腔管的远端,只要调节器的 泵能压下就说明是畅通的。此时还可以通过泵 看到脑脊液有无出血的情况。
11
6)留置导尿管护理:防挤压,扭曲脱落,定时 更换
7)防褥疮护理:每2h翻身一次,保持床单清 洁干燥,注意病人皮肤清洁,每天床上擦浴 一次。
8)饮食护理: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流质饮食, 早期不应进食易产气食物,如牛奶,大豆, 饼干等,必要时腹部湿热敷刺激蠕动。
12
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感染 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保持
将参加手术的 人员分为二组, 一组负责头部 的,进行脑室 的穿刺,置脑 室引流管;一 组负责腹部的 负责打皮下隧 道到颈部。
16
1.定点:取枕骨结节上6CM,距中线3CM的义点为中心, 纵行切开头皮长约3CM,用乳突牵开器,拉开切口,就即 能有效的止血,又能使手术野清楚。暴露出外板,钻孔, 如有出血用骨蜡止血。电凝脑膜,在钻孔的中心点十字形 切开硬膜,能容下一个穿刺针的大小即可。将冲洗完的脑 室引流管插入配套的针芯,平行于矢状面向眉弓中点的方 向刺入,约刺入4-5CM拔出针芯,如有脑脊液流出向后撤 出直到脑脊液不再流出为止,然后再向前送入2CM。将脑 室管的转弯器;固定在钻孔的骨缘上,使脑室的引流管拐 弯。可以避免引流管成角而使引流不畅,还可以固定引流 管使其不能随意活动。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外伤史;否 认糖尿病、心脏病。曾行“阑尾切除术”,“子宫 肌瘤切除术”,“右下肢静脉曲张剥脱术”。有高 血压病史,自药物控制。
诊断:1.脑积水 2.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
3
脑积水定义
脑积水:是指脑脊液过多聚积于脑室及蛛网膜下 腔所引起的一种病症。以脑室扩大、颅缝分离、 头围异常增大为主要特征。
19
4.调试完毕后,腹腔组切开腹腔,找到肝圆韧带, 将腹腔管的远端置到肝上约15CM固定在肝圆韧 带上,使其不能移动到肝下为目的。
5.此时再将腹腔管与调节器连接调试是否通畅, 此时,因看不到腹腔管的远端,只要调节器的 泵能压下就说明是畅通的。此时还可以通过泵 看到脑脊液有无出血的情况。
11
6)留置导尿管护理:防挤压,扭曲脱落,定时 更换
7)防褥疮护理:每2h翻身一次,保持床单清 洁干燥,注意病人皮肤清洁,每天床上擦浴 一次。
8)饮食护理: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流质饮食, 早期不应进食易产气食物,如牛奶,大豆, 饼干等,必要时腹部湿热敷刺激蠕动。
12
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感染 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保持
将参加手术的 人员分为二组, 一组负责头部 的,进行脑室 的穿刺,置脑 室引流管;一 组负责腹部的 负责打皮下隧 道到颈部。
16
1.定点:取枕骨结节上6CM,距中线3CM的义点为中心, 纵行切开头皮长约3CM,用乳突牵开器,拉开切口,就即 能有效的止血,又能使手术野清楚。暴露出外板,钻孔, 如有出血用骨蜡止血。电凝脑膜,在钻孔的中心点十字形 切开硬膜,能容下一个穿刺针的大小即可。将冲洗完的脑 室引流管插入配套的针芯,平行于矢状面向眉弓中点的方 向刺入,约刺入4-5CM拔出针芯,如有脑脊液流出向后撤 出直到脑脊液不再流出为止,然后再向前送入2CM。将脑 室管的转弯器;固定在钻孔的骨缘上,使脑室的引流管拐 弯。可以避免引流管成角而使引流不畅,还可以固定引流 管使其不能随意活动。
最新脑室腹腔分流术介绍PPT课件
15
脑室穿刺测压
腰穿或脑室穿刺测压:高于正常值(小儿40~110 mmHg,成人80~180 mmHg)
成人正常压力脑积水的脑室内压力在正常值范围内。 梗阻性脑积水严禁做腰蛛网膜下腔穿刺测压。
影像学检查
(1)MRI
(2)CT:脑室扩大,双额角径或颅内径(Evans指数)>0.33是 16
诊断脑积水的标志性指标;
神经外科十病区 刘玲
----有那些危险性并发症?
1).分流管堵塞管(引流不畅)
如何预防!!!
2).分流管引流过渡(分流管术后裂隙综合症)
3).分流管引流不足
4).分流管术后感染
5).分流管后癲痫
6).分流管断裂
7).分流管术后导水管综合症
8).分流管术后猝死
9).分流管阀门漏
10).分流管其他并发症…如岀血. 分流管外露…
29
分流管引流不畅的处理
• a.压力级别调低(针对可调压阀门)
神经外科十病区 刘玲
• b.检查病人是否感染,感染可能引起引流不畅,这时可配
• 合抗生素治疗
• c.腹压非常高,改行L-P/V-A分流术(极少发生)--------•
30
神经外科十病区 刘玲
• 避免V-P分流术癫痫的发生率,
• V-P分流术 颅钻孔点位置选择途径原则与依据:
神经外科十病区 刘玲
Regular
Small
五挡:0.5, 1.0, 1.5, 2.0, 2.5 ➢ 档位如何调节??
症状一
症状二
症状三
22
神经外科十病区 刘玲
➢ 分流手术后,一定要先调节到较 高档位,术后数天至数月内,根 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逐步 调整档位,以此逐步降低脑室内 压力,预防过度引流
脑室穿刺测压
腰穿或脑室穿刺测压:高于正常值(小儿40~110 mmHg,成人80~180 mmHg)
成人正常压力脑积水的脑室内压力在正常值范围内。 梗阻性脑积水严禁做腰蛛网膜下腔穿刺测压。
影像学检查
(1)MRI
(2)CT:脑室扩大,双额角径或颅内径(Evans指数)>0.33是 16
诊断脑积水的标志性指标;
神经外科十病区 刘玲
----有那些危险性并发症?
1).分流管堵塞管(引流不畅)
如何预防!!!
2).分流管引流过渡(分流管术后裂隙综合症)
3).分流管引流不足
4).分流管术后感染
5).分流管后癲痫
6).分流管断裂
7).分流管术后导水管综合症
8).分流管术后猝死
9).分流管阀门漏
10).分流管其他并发症…如岀血. 分流管外露…
29
分流管引流不畅的处理
• a.压力级别调低(针对可调压阀门)
神经外科十病区 刘玲
• b.检查病人是否感染,感染可能引起引流不畅,这时可配
• 合抗生素治疗
• c.腹压非常高,改行L-P/V-A分流术(极少发生)--------•
30
神经外科十病区 刘玲
• 避免V-P分流术癫痫的发生率,
• V-P分流术 颅钻孔点位置选择途径原则与依据:
神经外科十病区 刘玲
Regular
Small
五挡:0.5, 1.0, 1.5, 2.0, 2.5 ➢ 档位如何调节??
症状一
症状二
症状三
22
神经外科十病区 刘玲
➢ 分流手术后,一定要先调节到较 高档位,术后数天至数月内,根 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逐步 调整档位,以此逐步降低脑室内 压力,预防过度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