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打造海派特色培育上海基因归蓓华
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向阳花特色班集体建设杨梦玫
在关注学生横向差异的同时,我们还从纵向上去探索学生成长的阶段共性 和规律,设计出一系列有利于学生自主策划、自我培育、自觉成长的“向阳花”主 题活动。
(一)高度:学校顶层设计+年级层面设计+班本化设计的融通 以九年级系列活动设计为例。 学校顶层设计:毕业季教育———“走好人生第一步” 年级层面设计:感恩教育 班级层面设计:第一阶段:六九牵手,情满四中(分小队设计路线,完成六年 级新生接待及校史馆讲解任务,感受变化,感悟成长,以校为荣);第二阶段:寻 找最美四中人(前期策划———分小队探寻———开展评选———自创颁奖词———策 划颁奖 典 礼,邀 请 嘉 宾———评 选 “最 美 四 中 人 ”);第 三 阶 段:“母 校,让 我 为 你……”(小队领任务包,自主设计活动,力所能及为母校建设出力);第四阶段: 期待向阳花的灿烂绽放(全力以赴参加中考———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 以我为荣)。 在这样的系列活动中,学生“向阳花”般乐于奉献的感恩精神得到了培养, 他们学习合作,愿意付出,如“向阳花”般阳光向上,愿意用最纯真的眼睛发现最 纯真的美。 (二)宽度:班级、年级、学校、社会四个平台的融通 将班级活动融入年级、学校乃至社会中,增强了“向阳花”们对集体的归属 感和社会责任感。而同时,更多的教育资源得到整合,班集体建设有了更宽广的 视角,“向阳花”们有了更多元、更宽阔的平台。
98
初 中
人文情怀的。同样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或改编歌曲,或借用名歌,或尝试自己 弹唱,或借助家庭资源创编。在学校“班班有歌声”的比赛中,班级一举夺得第 一名,让全场见证了我们向阳花班的阳光和向上。
3. “种下一朵向阳花” 播下一颗向阳花种子,许下希望,精心呵护,伴它成长。学生从播种到浇水、 施肥、咨询园丁,每一颗小芽、每一条新枝、每一个花苞都让他们在培育植物的过 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生长的愉悦和付出的收获。 班级环境的布置随着活动不断调整,同学们对“向阳花”内涵的理解不断 加深。
以艺育人,让艺术点亮人生
以艺育人,让艺术点亮人生作者:李珍朱宁沈波来源:《中国德育》2022年第23期艺术教育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有效开展艺术教育,对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积极意义。
宁波市爱菊艺术学校是一所集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为一体的特色学校。
自开办以来,学校秉持“以艺育人,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向上,向美,向未来”为校训,积极开展“五育融合”实践,紧握“融”的关键、“合”的目标,坚持以特色带动普及、由普及促进特色的育人理念,打造“崇德尚美,以艺术塑造多彩人生”的教学模式,创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致力于使学校成为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摇篮。
一、构建融合式育人体系,推进“五育并举”开展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习得艺术才能,更在于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美的體验中获得成长。
为落实新时代赋予艺术教育的使命,学校积极构建“四式三环”融合式艺美育人体系(见图1),创设主题式行动、研学式交流、项目式创作、沉浸式展示四大教学维度,使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紧密融合,以实现艺美益德、艺美育智、艺美促劳、艺美健体的教学目标,通过艺术教育切实推进“五育并举”,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主题式行动,德艺双修,三环陶冶美是洗涤精神世界、塑造美好品质的有效手段。
学校将艺术教育融入红色活动、清廉行动、公益活动中,变传统的道德说教为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欣赏美,进而促使学生追求真和善。
如红色活动,学校通过开展“童心向党”红歌赛、红色观影体验等,向学生传递爱党爱国情感;爱心教育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孤儿院等地,为老人与孤儿送去温暖;学校通过开展艺术作品义卖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艺术服务社会的作用。
(二)项目式创作,劳艺互促,三环探究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美、带来美的享受。
学校聚焦生活技能习得,立足园艺、食艺、手艺等内容,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建立艺术与劳动的有机链接,使劳动由“拙”转为“巧”、由“苦”变为“乐”。
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推“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委约作品《上海·梦》全球首演新闻素材稿10月19日晚,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联合推出的“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上海·梦》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全球首演。
新人原创大师引路“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旨在“聚青年之创意才智,扬华夏之原创力量”,采取委约创作的方式,经过北京和上海两地工作坊的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音乐类秦毅团队、蒙柯卓兰、田景伦/李泽宇、赵磊,舞蹈类尹昉、罗月冰、董杰,戏剧类王翀等年轻人接受委约创作。
该计划由谭盾领衔,林兆华、黄豆豆、王媛媛组成艺委会,韩江、喻荣军担任制作人,经过5个月对青年艺术家的指导和创作项目的精心打磨, 最终为业内外人士呈现了7部跨界原创作品,展示了中国青年的创作才华。
这些作品涵盖舞蹈、戏剧、音乐及跨界新作,凸显实验性、当代性,融国际戏剧剧场气质与中国传统美学于一体,作为剧场变革的探路先锋,为中国原创作品注入新鲜血液。
“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不仅为青年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走向国际舞台的机会,各种表演形式间的跨界尝试也是中国艺术形式的一次飞跃,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探索出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彩排火热导师坐镇从10月14日晚开始,演出制作人韩江和由艺术节委约的青年艺术家们从北京、广州等地陆续抵达上海,15日早上8点装台、彩排工作正式开始。
制作人韩江亲自坐镇,每日在剧场驻扎超过14小时指导排练。
彩排现场,青年艺术家们个个全身心投入到排练当中,与工作人员通力配合,克服技术与时间的限制,根据演出现场环境及时做出调整,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
他们对待艺术那种认真、执着的态度和全心全意投入的热情让人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就是中国艺术未来的希望。
观众奢华专家品味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艺术节为青年艺术家的首演精心邀请了堪称奢华的专业观众阵容:萨尔茨堡艺术节、林肯中心艺术节、爱尔兰都柏林戏剧节、捷克“布拉格之春”艺术节、国际演出经理人协会、英国南岸艺术中心、英国青年维克剧院、等国际一流艺术机构、知名经纪公司的负责人都将应邀前来观看演出。
上海市杨浦区民乐教育特色分析
上海 市杨浦区民乐教育特色分析
李 逊 芳 ( . 东 师 范 大 学 2上 海 市杨 浦 高级 中学 上 海 2 0 9 ) 1华 . 00 2
摘 要 : 上 海 市 杨 浦 区 各 类 乐 团在 民 乐教 育 中 注 重 将 单 项技 能 、 中 阮 、筝 、扬 琴 、 琵 琶8 个项 目的演 奏 训练 ;综合 训练分 重 奏 、 综合能力 、艺术 实践与 民族精神 、生命教育 两纲推进有机 结合 ,并在 齐奏 、合 奏 、协 奏 四种 形式 :艺 术 实践训 练包 括各 类外 出展 演 、 全 国 、市 区各 类 大赛 中屡 获 殊 荣 ,总 结 其 成 功 的 经 验 , “ 师 引领 、 名 比赛 。这 些课 程 分别 由音 乐 学院专 家 、名 师 以及少 年 宫专业 教 师 宫校互补 、创建品牌 ” ,正是杨 浦区民乐教 育特 色所在 。 进 行授 课。各 所 民乐 分基 地 的学校 因地 制 宜地 开 设活动 课 、选修 关键词 :杨浦 区;民乐教 育 ;特 色 课 、拓 展课 并逐 步形 成各 校校 本课 程 。校 外打 专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础 ,校 内重 团 队实践 ,较好 的兼 顾 了学生 专业技 能 的提高 和乐 队的融 合 。 当 前青 少年 学 习 民族 器 乐活 动 蓬勃 开展 ,上 海 市 各区县 都 在 2 富校 结 合实现 民乐 师资 共享 . 积 极努 力地 探索 有 利于 提高 学 生艺 术修 养 ,促进 青 少年 文 化素 质 在 民 乐 师资 方 面 ,杨 浦 区 以少 年 宫专 职 教 师 为 骨 干 , 民 乐 全 面发 展 的有效 途 径 。杨浦 区学 校 各 民乐 团队遵 循 教育 规律 ,关 研 究 室教 师 为基础 做 到 了有 效衔接 ,资源 共享 。少 年 宫安排 专职 注 学生 发展 ,把 “ 民族 精神 教育 ”渗透 在 青少年 民族器 乐 教育 的 教师 到各 基地 学校 担任 专 业指 导 ,协助 常任 指 挥一 同排 练 ,基 本 全 过程 中,使广 大 的少 年 儿童 ,从 小学 习 民族 器乐 技 能 ,领 略 民 做 到每个 团 队都 有 少年 宫的 指导 教师 进行 蹲 点式指 导 。每 学期 少 族 器乐 文化 ,升 华 民族 精神 思想 ,逐步 成长 为热 爱 民 乐 、热 爱 集 年 宫都聘 请 上海 市 的专 家到 部分基 地进 行 排练 , 民乐研 究 室成 员 体 、热 爱祖 国的优 秀学 生 ,并形成 了杨 浦 区 民乐教育 特 色 。 都积 极参 加 ,通 过观 摩学 习提 升 了实 践指挥 的水平 。随着 民乐研 名 师 引领 ,夯 实基 地 究 室成 员水 平的 提高 ,骨 干 成员 也逐 步 向基地 以外 的民乐 团 队拓 众 所 周 知 , 开 展 民族 器 乐教 育 培 训 活 动 师 资 是 关 键 , 他 们 展 ,成 为指 导 教师 ,充分 发挥 了 民乐研 究室 团队的辐 射作 用 。 的艺术 素养 直接 决 定 了 民乐 活动 的质量 。在 开展 各 类 民族器 乐 教 3 富校 结合 完成 民乐 教育连 续 . 学 的 同时 ,杨浦 区注重 通过 多种 途 径提 升教 师 的 民族 文化 艺术 修 民乐 分基 地 的各 所学 校每 年 都有专 项 的 “ 生 ”工 作 ,通 过 招 养。 自愿 报名 、 专业 测试 ,招 收喜 爱 民乐 的学 生 ,使大 、中 、小学 民 1 依托 高校乐 团聘 任专 家任 教 . 乐学 生凝 聚在 弘扬 民族 文 化 的主旋 律 中 。由于 门槛 低 ,师 资强 , 区教育 局 、艺 教委 、少 年 宫等 部 门从上 海音 乐学 院 、上海 民 团 队 多 , 以及 各 实 验 性 示 范性 学 校 的优 势 , 吸 引 了市 、区 的 优 族 乐 团 、上 海师 大 艺术 系等 单位 聘 请 闵慧芬 、夏飞 云 、王 永德 、 秀 民乐 学生 ,每 年都 会招 收 到近 五百 余名 民乐 爱好 者 。通过 幼 儿 何 占豪 、顾 冠仁 、朱晓 谷 、徐超 铭 、左 翼伟 、刘 瑗 等专 家 教授 为 园 、小学 、 中学 、 高中 、大学 一条 龙 的培 养 ,各 团队推 荐优 秀 队 民乐 培 训 班 的 导 师 , 定期 开 展 民乐 知 识 讲座 、观 摩 研 讨 、 专 家 员参 加 少年 宫的 民乐 二 团 ,而 少年 宫 民乐 二 团的 团员们 以专 业 的 点评 、演 出 比赛 、带教 指 导 、课 题 研究 等 工作 ,指 导教 师们 的民 技 能、 团队 的意 识在 各 团队起 到 了积 极 的引领 作用 ,有 效地 形 成 乐 综合 能力 ,培 训 单项 技 能 。专家 们课 程 设置 多样 , 既有 集体 指 了杨浦 区特 有 的富校 互补 的 “ 金字塔 式 ”学生梯 队培 养模 式 。 导 ,又有个 别 教学 ,还 有 团 队实 践排练 。通 过 与顶 尖 的音 乐大 师 三 、各具特 色 ,创建 品牌 同交 流 、释 疑 ,使受 培训 者受 益 匪浅 。 上海市 青 少 年 民族 文 化 培 训 民 乐基 地 拥 有 杨 浦 区 少 年 宫 、 2 发掘 资源优 势聘 请名 师指 导 . 控江 中学 、杨 浦 高级 中学 、 同济 ~ 附中 、上音 杨浦 学校 、复 旦 二 除 了聘 请 高 校 、 专 业 乐 团 专家 之外 ,杨 浦 区特 聘 请 特 级 教 附 中 、国和 中学 、凯 慧初 级 中学 、杨 浦 小学 、建 设小 学 、杨 浦 小 师 上海 市 民乐 二 团指挥 营 建辉 老师 深入 到 各个 民乐 基地 从 乐 队的 学分 校 、复 旦小 学 、控江 四村 幼 儿 园1 个 民乐 分基 地 ,使5 0 余 3 00 管 理 、活动 的编排 、指 挥 的规 范等 方 面手把 手 地教 授 各学 员 ,并 名学 生 受到 民族 文化 的熏 陶 。每所 学校 根 据乐 队 的编制 、乐 器种 让学 员们 参与 、观 摩 民乐 二 团的重 奏 、齐 奏 、合奏 等 多形 式 的排 类 、队员年 龄 结构 ,因地 制宜 地建 立形 式多样 各具特 色 乐队 。 练 ,主动 为教 师学 习掌 握 民乐 知识 技 能 “ 引路 子 、架梯 子、压 担 1 普及 型 团队拓 宽 民乐教 育对象 . 子、搭 台子 ”,帮助他 们成 才 。 建 设 附 小 民乐 队将 民乐 课 程 普 及 融入 到 学 校 音 乐 教 育 中 , 3 强化 民乐 基地 组建研 究 机构 . 每天 固 定7 0 8 O 学 生练 习课 ,每 周 固定2 :3 — :3 为 节合排 课 ,形成 2 0 年 起 上 海 市青 少 年 民族 文 化 培 训 民 乐基 地 落 户 杨 浦 , 05 套 较 为完 善 的民 乐训练 模 式 。在一 年级 招 收队 员 ,开设 琵琶 、 在 民乐基 地 的基础 上杨 浦 区成 立 了中 小学 民乐 教育 研 究室 , 以普 竹 笛 、二 胡 、 中阮 、扬 琴课 程 ,全校 每 个班 级 都 有 l 3 / 的学 生 学 及青 少年 民 乐教育 活 动 为 目的 ,以研 究 中小 学音 乐艺 术教 学 、 民 习 民乐 ,通 过大 课集 体排 练 ,小 课专 项指 导 ,乐 队的 学生进 步 明 乐教 育方 法 为重 点 ,研 究 民乐 活动 规律 、技 能基础 训 练 、乐 队合 显 ,五年 级毕 业时 大多 学生都 通过 5 7 的专 业考 级。 级 奏排 练 、合奏 总谱 编 配 、民乐 梯 队衔接 等 影 响学校 民乐进 展 的情 2 特色 型 团队 突 出民乐教 育特色 . 况 ,寻 找破解 问题 的方法 。研 究 室老 师们 汇 聚在 少年 寓 民乐 室每 复 旦二 附 中在众 多 的民族 器 乐学 习 中 以中国 打击乐 为载 体 , 月开 展 ~次研 究 性活 动 ,开展 民乐基础 训 练课 、 排练 公 开课 、 团 建 立鼓 乐 团, 以各种 灵 活 的教学 方法 ,有 效地 开 展各种 中国打 击 队展 示课 等 交流 活动 还有 , 大家 找到 了各 自学校 民乐 活动 特 点所 乐 教学 活动 ,充 分 发挥 民乐 教学 在传 承 中国 民族音 乐 文化 的桥 梁 在 ,扬长避 短 ,为 形成 团队特 色找 到 了努 力方 向。 作用 。教师 选择 《 龙腾虎 跃 》 、 《 安塞腰 鼓 》 、 《 鼠娶 亲》 、 老 二 、宫校 结合 ,团 队共建 《 诗 》 等 作 品将 中 国打 击 乐 的各 种 音 色 特 点 、各 种 节 奏 的 组 鼓 杨浦 区 民族器 乐 教育 的传 承和 发 展本 着 “ 弘扬 、培 育 民族精 合 、高 超 的演奏 技 巧 以及 中国打 击 乐特有 的表 演 艺术 形式等 因素 神 ”的 宗 旨,在 区少 年 宫的支 持 下创 建 区 民乐研 究室 、建 立学校 有 机 地 融合 。杨 浦 高 级 中 学 民乐 队 创 办 于 l 9 年 ,作 为 学 校 的 98 民乐 分 基地 。通 过上 海市 青 少年 民乐 文化 培 训 、上海 市音 乐 学科 “ 艺术 教育 ”品牌特 色 项 目,开 设 了专 用 民乐教 室 ,确定 固定 时 名师 培养 基 地等 平 台,将 民族 音 乐 的普及 弘扬 ,推广 到 了大 中小 间 进行 训练 ,设 立 专用 经费 供购 置 大型 乐器 ,学 生 的演 奏 水平 稳 各类 各层 次 的学 校 ,形成 了大学 、 中学 、小 学 、幼儿 园 民乐 教育 步 提 高 。 目前有 队员 四十 余 人 ,每 周2 小 时 的集 中训 练 ,从 不 个 条 龙 衔接 ,寓 校联 合 、 团队互 补 的有 效机 制 ,使各 乐 队始 终保 间断 ,雷打 不动 。从高 一到 高三 各年 级 层层 衔接 ,业 余考 级都 在 持着 旺 盛的 活力 ,对 区域 青 少年 民族 音 乐文 化 的普及 与教育 起看 九 级 以上 ,能演 奏 合奏 、重 奏 、独奏 曲 目多 首 。历年 来 ,在��
六师附小:百年征程创新起航
同为 “ 卡魅 实验 室” 揭牌 , 高云峰 及其 团队创 办的卡
魅 实验 室 正 式 落 户 六 师 附 小 。上 海 I 节浦 东 教 育发 展 研宄院 院长张少波 表示, 学 校 能 率 先 启 动 创 新 实 验
1 2月 1日 , 第J L 届浦 东教 学展示 周一一 “ 信 息 技 术 支 持 下 的 学 生 创 新 素 养 培 育 ”交 流 展 示 及 研 讨 活 动 在 六 师 附小 拉 开 帷 幕 。作 为浦 尔新 区整 体 综 合改 革 l 0个 内 涵 项 目之 一 , “ 浦 东新 『 x - . 学 生 创 新 泰 养 培 育 的 实 践 路 研 宄 ”是 上 海 市 普 通 高 中 学 创 新 素 养 培 育 实 验 项 目往 浦 东 新 区 的 延 伸 。此 次 恰 逢
M a n u  ̄ a c t u r i n g ̄ o z 、E d u c a t i O 1 3, C A M E ) , 取 其 中文 谐音“ 卡魅” 课程 。 卡魅课程 的核 心, 是 通 过 教 授 学 生 有 关 数 字 化
聚 力创新
天 下午 , 八师 附小 ’ 年 校 史文化墙 前, 浦 东新 剐
1 6 I 上海教 育 I S H A N GH A I E D U C A T I ON I 2 0 1 6 年1 2 月B : F I
绘 图平台软件 、 艺 术的基础 知识 , 利用手 绘扫描 仪、 激 光切割机等 设备 , 快速 、 精准地 将想法变 为现 实。
这种 “ 所想即所得 ” 的授课模式 , 最 大程度地激发 了学生的
室 的建设和研 宄, 把 卡魅 实验 室作为推 动学生 创新 素养培育 的抓手 , 非常值 得肯定 。此 次卡魅 实验室
“非遗”献礼祖国70华诞
龙源期刊网 “非遗”献礼祖国70华诞作者:陈思焙来源:《学生导报·东方少年》2019年第18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沪上各校学生献礼祖国70华诞,而一些小小“非遗传承人”则是用他们独有的技能为祖国母亲献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方寸之美”献礼国庆爱在心头,刻在石上!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的同学们为祖国送上了一份很“硬核”的礼物——自己设计、篆刻印章。
“电波不逝”“薪火相传”“孺子牛”“少年强”“呐喊”……同学们篆刻的一枚枚印章不但结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典故,更是饱含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五年级的徐依镁同学是学校走廊博物馆的“金牌”讲解员,可是她总是要回答师长们的一个问题,“你會不会篆刻?”这让只专注于演讲社团而没有学习篆刻的她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她加入学校的篆刻社团开始学习。
这一学就让她感受到了篆刻的魅力,“现在我在篆刻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步。
”徐依镁笑着说。
今年4月底,随着“一章一典,上海史迹”篆刻艺术创作主题活动的启动,学校组织同学们了解上海市各区的历史文化建筑与革命历史故事,以篆刻为载体,通过“一章一典”,以方寸之美,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同学们实地“采风”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参观所感、所思、所悟,开始设计印章。
徐依镁就在参观了犹太人博物馆之后,灵感乍现,设计了一方“诺亚方舟”印章。
“非遗传承人”献礼祖国上海市北郊学校作为非遗项目传承校,则献上了丰厚的“非遗”国庆礼。
传承人老师们开设了海派面塑、灯彩、精武体育、绒绣、剪纸、虎头鞋制作、撕纸、印章、棕编、中国结、五谷杂粮画等国家、市、区级非遗课程,让同学们“零距离”亲密接触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参与,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激发队员们内心的爱国情感。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在背景墙上贴上自己对祖国的祝福,还有同学用秀美的书法书写下自己的爱国情怀和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
国乐改进社名词解释
国乐改进社名词解释上海是一个国乐的大本营,一切爱好中华民族音乐的人们,无不视此地为国乐发祥之地。
而今“国乐”已不仅是指乐器或音乐,它是与民族传统紧密联系着的一个综合性艺术门类,如我们常说的民乐、京乐、粤乐、川乐等等。
国乐的基本内容包括了吹奏(含唢呐)、弹拨、拉弦、打击、摇滚等五种主要乐器,如今已有二胡、琵琶、笛、箫、扬琴、笙、鼓、琴、瑟等十余种。
本社有下列组织机构:评议部:负责撰写乐曲演奏提纲和设计各种新乐谱,并公开征求意见。
各分科部:负责各项乐器之技术研究及整理,尤其要加强扬琴、古筝等品种之实用研究工作。
组织部:负责搜集古今各种图案,以供教员和学生练习制作,并担任普通绘画及舞台布景工作。
创作部:从事各种乐曲之创作,以供演出使用。
上海国乐研究会于1925年6月12日在上海成立,由章均、蔡金栋、陈彦演、汤寿潜等发起。
研究会聘请王子谦、刘天华、赵元任、吴梦非等著名专家为导师,分别研究、演奏了西洋管弦乐曲和国乐改进方面的重要乐曲。
此外,还举办演奏会、国乐大会唱、国乐研讨会、乐歌创作竞赛、戏剧和电影配乐、讲座等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推动国乐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国乐研究会本着“因为研究、所以改进”的方针,陆续组织举办了不少活动,使一大批爱好国乐者投入其中,获得了极大的收益。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组织募捐,印刷了数百万份乐谱。
他们也经常组织小型的民间演奏会,以扩大国乐的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们又经常组织各种乐器演奏会,并编辑出版了《国乐杂志》等刊物。
国乐会组织发行了国乐刊物,内容广泛,其中有演奏指南、国乐讲话、书刊评论、杂志介绍、乐器指南等,每逢定期或临时增出。
每次增刊都会引起一股热潮。
国乐会还将一些与民族音乐有关的国外音乐书籍翻译介绍过来,由会员们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进行编选和解释。
除了出版的刊物以外,上海国乐会还编有许多教材、乐器考据、音乐问题、新乐歌、音乐批评等书籍。
他们还出版了大量乐谱、书刊、报纸,这些资料至今仍然是我国宝贵的国乐遗产。
思政一体化,“中国元素”厚植爱国情怀
思政一体化,“中国元素”厚植爱国情怀作者:朱筱丽来源:《学生导报·初中版》2020年第09期铜川学校里有个“本草园”实验基地,学生可体验香囊、艾条、润唇膏、洗手液等制作,感悟科学的趣味和价值。
学校分年段开设了20多门“本草园”系列课程,让每个孩子从小感知、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和孝道,厚植爱国情怀。
近日,市教委公布首批百门中小幼“中国系列”课程。
从幼儿园到高中,首批百门中小幼“中国系列”课程覆盖基础教育所有学段,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以多元化的形式,形成了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思政”格局。
首批中小幼百門“中国系列”课程内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基因传承到生态文明建设、科学精神启蒙,体现了诸多中国元素,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在进才实验中学《走进世遗(中国篇)》拓展课上,进才实验中学预备(8)班的姚茗馨老师正带着同学们认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泰山,“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元人民币的背后图案是哪座山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讲的又是哪座山?”翁郁是进才实验中学的地理老师,授课过程中,她发现向学生们介绍名胜古迹时,学生们对“世界遗产”非常感兴趣。
一项“地理+历史”跨学科的拓展课就在预备年级开班了,让学生们了解祖国的世界遗产,以小组学习方式,请“小老师”自己探究一个世界遗产,然后在课上讨论,从这些遗产引申到诗词、历史、建筑等领域的知识。
“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了解世界遗产,学生们可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思路,让他们上台讲,研究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和聪慧,比老师在讲台上授课,更深入人心。
”翁郁老师说。
从长城、故宫、泰山、福建土楼到莫高窟、可可西里……一堂课下来,仿佛跟着孩子们“走”遍了祖国大好河山,这些脍炙人口的世界遗产背后,孕育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在储能中学,黄玉霞老师领衔开发的《上海城市之心的前世今生》课程,分为“城市之心的变迁”“近代商业重镇”“百年民居与石库门文化”“红色文化遗迹”“百年街区与百年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实践”“城市之心定向赛”等内容板块,通过讲解、合作探究、实践走访、定向行走比赛等多种教学方式,让中学生回归到他们生活的街区和建筑,走近历史,走近建设成就。
钢琴金奖之路的“正确”开启方式——走近钢琴家汤蓓华与她的国际获奖学生们
25岁的秦云轶现就读于德国汉诺威音乐与戏剧学院,是欧洲乃至全球如雷贯耳的钢琴大师阿里瓦迪手下的中国弟子,学习之余她还多次举办室内乐演出,多次和欧洲各地交响乐团合作。
24岁的毕汉辰现就读于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师从钢琴大师马丁·瑞卡里奥。
在这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琴少年削尖了脑袋想要挤进去的顶级学院,年纪轻轻的毕汉辰已经担任着钢琴教师的工作。
24岁的尹存墨现就读于汉诺威音乐与戏剧大学,14岁时他就成功地录制了艰难无比的李钢琴金奖之路的“正确”开启方式——走近钢琴家汤蓓华与她的国际获奖学生们文/曾 凌斯特全套超级音乐会练习曲,缔造了古今中外钢琴史上一项新的纪录,被中外媒体称为“少年李斯特”。
这三位都是众人眼里的“钢琴天才”,是国际钢琴舞台上的耀眼“新星”。
2017年5月初,这三位钢琴“新星”纷纷从国外赶回了上海,他们要参加一场重要的音乐会——“汤蓓华与国际获奖学生音乐会”。
著名钢琴家、教育家汤蓓华教授是他们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就学时教授六年以上的老师。
2017年5月7日下午两时,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现场,近两千个座位几乎座无虚席。
在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王勇感性而幽默的主持、导赏下,汤蓓华的国际获奖学生一一上台演出,除了三位从国外赶来的学生外,还有第7届意大利罗马莫扎特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徐越,意大利巴勒塔“国际青少年艺术家”钢琴比赛儿童B 组特等大奖获得者周雨昂……音乐会上,无论是几位“90后”的钢琴独奏,还是四位“00后”上音附中学生的八手联弹,每位学生都是落落大方、从容淡定。
演奏中,没有一人的肢体动作是夸张的,但没有一段琴声是感情不充沛的,时而舒缓如流泉,时而急越如飞瀑,时而低回如呢喃细语……音乐会演出过半后,作为主角的汤蓓华才缓缓上场,一袭飘逸的淡绿色的长纱裙,半挽起半披散的长发,银闪闪的花冠发饰,犹如一位音乐仙子。
从上场到优雅地坐下,她的脸上一直洋溢着明媚的微笑;她轻抚了一下琴身,向坐在对面钢琴前的学生徐云啸轻点一下头后,细长的手指开始在黑白琴键上灵巧地跳跃,似流水般潺潺的音乐瞬间流淌了出来,飘逸出音乐的芳香……接着,一个全新的跨界节目上演。
上海市七宝中学
读书节
感恩节举行的爱心义卖活动
上海市七宝中学
狂欢节学生化妆游行
上海市七宝中学创建于1947年,是上海市11所高标准现 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之一。学校拥有国内一流的教育教学设 施和各类专业场馆,学生近2000人,共54个教学班,包括8个“ 内 地新疆高中班”。2005年,学校被上海市教委命名为首批“ 上 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同年成立“ 七宝中学教育集团”。 集团有成员校15所,包含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 逾万名。成员校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衷共济、共同 发展。目前,集团已成为“ 家门口好学校”的孵化器。
学校重视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先后建立了19个创新实 验室,成立“ 学生科学院与学子人文书院”以及“ 科技、艺术、 体育、心理、信息”5个教育中心,开发创新素养培育特色课程, 为学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校外导师和资源支撑。近年来,在 上海市乃至全国的各类科创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15年, 学校正式提出把“ 创建研究型高中”作为学校办学的新目标, 立足“ 人文 . 研究 . 创新”教育生态场的构建,不断提升学生 的人文素养、研究素养和创新能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通过 开展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涯导航教育等,积极探索 运用人文教育提升德育有效性的实践规律和情感体验德育的
实践策略,创新设计并常态化实施包含狂欢节、感恩节、科 技节、爱生节、体育节、读书节、班主任节、艺术节在内的 校园八大主题文化节,形成了“ 将道德融入文化浓汤,将德 育置于人文沃土”的人文德育特色。
学校用现代课程观引领课程建设,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 培育为抓手,逐步构建了“ 以基础型课程为主体,以拓展型、 研究型课程为两翼”的完备的三类课程体系。同时,积极开展 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从构建“ 人文课堂”到开展“ 课堂教学 创新”实践研究,再到指向核心素养培育“ 研究型课堂”构建, 构成了以“ 人文”为底色,以“ 研究”为途径,以“ 创新”为 目标的一脉相承的具有递进性、持续性的课堂教学改进历程。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教风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教风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和良好的教风而闻名。
学校强调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他们精通专业知识,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们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
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推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
学校注重课程的多样性和实践性,设计了丰富的课外活动。
学生
们可以参加各种社团和俱乐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
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和竞赛,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
作能力。
学校秉承“育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
学校开展
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们不
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在人格塑造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取
得了显著的进步。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以其教风优良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成果受到了
社会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学校将继续努力,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
更大的贡献。
为袁瑢代表性的课
为袁瑢代表性的课第33个教师节就要到了。
在这一天,相信我们都会想起自己的老师,向他们道一声问候,送上一句祝福,表达感恩与惦念。
今年的教师节,有一位老师格外令我们怀念,她就是半个多月前因病逝世、享年94岁的上海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袁瑢。
袁瑢老师从教半个多世纪,和斯霞、霍懋征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名师”,曾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多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动模范等。
虽获誉无数,但袁瑢老师一生低调,唯爱语文。
去世前不久,她还在通过微信与老师们讨论教学问题。
其“深、细、活、实”的教学艺术、朴素谦逊的品格,影响了诸多后辈,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是其中之一。
吴忠豪是上海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主任,他长年致力于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成果丰硕。
1979年冬,吴忠豪还是一名大学毕业不久的语文教研员,他第一次听到袁瑢老师讲语文课。
那节课,袁瑢老师讲《颗粒归公》,她对生字词的仔细推敲、对学生提问的引导与回应,以及紧扣教材开展的语用训练,都令吴忠豪印象深刻,也让他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更加深入。
近四十年过去了,这节课上的情景,吴忠豪教授依然历历在目,成为他对袁瑢老师最深刻的回忆。
袁瑢老师走了,但她的教育思想与经典教学案例留了下来,成为语文界的一笔宝贵财富,滋养着一代代语文同人。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刊发吴忠豪教授的回忆文章,既是致敬前辈、表达哀思,也希望以此帮助我们感悟名师教艺,回溯教育初心,将语文精神代代传承……一节终生难忘的语文课——教师节前忆袁瑢老师那是1979年的冬天,我还是个大学毕业不久的毛头小伙儿,在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任语文教研员,同时教一个师范生班的语文教学法课程。
听到大名鼎鼎的袁瑢老师要上公开课,当然想目睹这位享誉全国的名师的教学风采。
那天,袁瑢老师上的是人教版《语文》第三册《颗粒归公》这篇课文。
听课会场座无虚席,穿着朴素的袁瑢老师站在学生中间,用她清晰而又亲切的上海普通话开始上课了。
宝山举行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展示
宝山举行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展示
作者:朱筱丽
来源:《学生导报·初中版》2019年第28期
12月30日下午,“初心如磐逐梦扬帆”宝山区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暨2019青春艺华·宝山区教育系统迎新活动在宝山电视台隆重举行。
本届“青春艺华”活动由三个篇章组成,以幸福梦、健康梦与强国梦为主线,对应美育润心、体育励志、科技强国的思想内涵,围绕追寻中国梦(教育梦)、践行陶行知思想进行创作,以艺术化的手法展现宝山教育人用实际行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這三个教育根本问题与扬帆新时代的教育梦想。
据悉,今年是“青春艺华”第十七个年头,从2003年年起,青春艺华已经成为宝山教育一张靓丽的名片。
2019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教育梦的指示精神,本届“青春艺华”活动紧紧围绕“坚持立德树人、坚定文化自信、坚守美育初心”的思想内涵,通过歌舞、传统戏曲、多彩体育、创意科技等节目内容及表演形式,展示宝山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山学子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艺术教育润万物 各美其美满庭芳——海淀区花园村第二小学艺术教育成果纪实
术
教
育
润海 淀
万
区 花
物
园 村
第
二
小
各学 艺
美
术 教
其
育 成
美
果 纪
满实
庭
芳Hale Waihona Puke ——班级合唱比赛学生在艺术节上展示才艺
“童心向党 传承经典”戏曲专场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村第二小学创办于 1967 年,地处北京市核心城区 内,占地面积较小,分为一校两址办学;现有 1600 余名学生和 110 多 名教职工。学校以“万物并育 百花齐放”为核心价值观,以多彩文化促 进学校艺术特色发展,把美育纳入育人全过程,贯穿教育教学各学段、 各领域,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艺术教育氛围浓郁得益于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学校具有完备的艺 术教育管理体系和制度保障,立足于学校特点、面向未来、有规划地发展 艺术教育,形成了重普及、保重点、有特色的良性发展态势,成效显著。
艺术教育离不开德艺双馨的艺术教师团队,学校艺术教师团队年龄 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有 3 人具备研究生学历)、骨干比例高(有 3 名海淀区骨干教师),是一支业务精、能力强、肯奉献的队伍。
未来,学校将在构建多种学科、多种形式的多元 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过程中,着力打造学校精品艺术社 团,邀请国家级的艺术大师走进校园,将艺术、美 育与多学科教学育人深度融合,开创学校艺术教育的 新局面。
京剧团《打渔杀家》参加中国 戏曲频道“空中剧院”栏目录播
京剧团《钓金龟》选段获得海淀区 学生艺术节戏剧展演金奖
民乐团获得海淀区 学生艺术节器乐展演金奖
艺术教育离不开润物共生的艺术课程体系,学校建立完善了“APC+” 艺术课程体系,即:“A”—Art 突出艺术特性,“P”—Precedence 优 先发展为原则,“C”—Course 注重课程实施 ,“+”向家庭和 社会延伸。将德育、美育融入艺术课程、艺术活动之中。
上海市航华中学简介
上海市航华中学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新课程研究》
【年(卷),期】2024()1
【摘要】上海市航华中学始建于1966年,是闵行区优质公办初级中学。
学校地处人杰地灵、风景秀丽、交通便捷的千年古镇、教育强镇七宝,毗邻虹桥机场、虹桥火车站、地铁10号线和宝龙商务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
秉承“为每个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践行“达礼知书,多元发展”的育人目标,构建“一步一景”“一班一品”“一月一主题”的德育文化体系,打造德育品牌活动“爱心节”,让爱的音符在校园跳跃,形成以“礼”和“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特色。
【总页数】1页(P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数字化环境下的课堂转型——上海市航华第二中学电子书包项目的实践探索
2.上海市航华第二中学
3.上海市航华第二中学
4.上海市航华第二中学
5.打造生态教育特色,提升校园文化品质——上海市航华第二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美学形态转型视阈下的海派京剧美学
中国美学形态转型视阈下的海派京剧美学汇报人:2023-12-25•海派京剧的起源与背景•中国美学形态转型与海派京剧•海派京剧的美学价值目录•海派京剧的传承与创新•海派京剧的美学研究与展望01海派京剧的起源与背景随着上海的开埠,各地京剧艺人开始汇聚于此,为海派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中叶海派京剧逐渐形成,与北派京剧风格迥异,更注重创新与商业性。
20世纪初海派京剧的历史背景受到上海地区商业文化、外来文化以及江南文化的多重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20世纪中叶达到鼎盛,成为与北派京剧并驾齐驱的重要流派。
海派京剧的形成与发展海派京剧的发展海派京剧的形成海派京剧的美学特点创新性海派京剧在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大胆创新,突破传统规范。
商业性海派京剧注重市场需求,迎合观众口味,具有较强的商业性。
江南文化底蕴海派京剧融入江南文化的细腻、婉约,呈现出别样的艺术魅力。
02中国美学形态转型与海派京剧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和谐、秩序和中庸之美。
古代美学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开始注重个性、自由和创造之美。
近代美学在全球化背景下,融合东西方美学元素,追求多元化、包容性和创新之美。
现代美学中国美学形态的演变海派京剧在中国美学形态转型中的地位海派京剧是京剧的一个重要流派,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色。
海派京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美学形态转型的重要力量。
海派京剧在表演形式上突破传统,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为中国美学形态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海派京剧注重个性表达和情感体验,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审美观念的转变。
海派京剧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做出了贡献。
海派京剧对中国美学形态转型的影响03海派京剧的美学价值海派京剧的表演艺术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情感的表达。
表演风格独特技艺精湛创新性强海派京剧演员在表演中展现出高超的技艺,如唱、念、做、打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一段隐匿的中国音乐教育史实——上海美专音乐教学活动史料研究
4*一段隐匿的中国音乐教育史实上海美专音乐教学活动史料研究陈洁【内容摘要】 本文论述的问题是中国常见音乐史书上从无记载的历史 事项。
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在20世纪20年代设置的音乐学科的教学活 动#具有开创性的成就,例如:较早地设置专业音乐教育#试验性地举办音 乐、美术双科师范教学,创办专业音乐教学的学术期刊《音乐教师的良友》# 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工具书《音乐辞典》,较早编写出版标 明简谱法的戏曲曲谱集《皮簧琴谱》该校毕业生黄源洛创作出中国第一部 用西洋歌剧理念和手法创作的本土大歌剧《秋子》音乐等等。
然而,当今出 版的20多种中国音乐史著作以及教材,对这段史实却均无记载。
通过大量 第一手历史资料的检索与分析,本文对上海美专的音乐教学进行客观的介 绍与评述,以期弥补音乐教育史研究的缺失。
【关键词】上海美专学科课程音乐创作学术研究引 言七年以前,笔者参加民国史分类专题著作的编写,大概用了两年的时 间,检索翻阅了可以读到的有关中华民国期间的各种艺术类文献、著作、档 案、资料。
时至今日,两种专书均已出版完成,然而一个深深的遗憾经常缭 绕着本该稍事舒缓的心境,在曾经读到的民国历史原始文献中,有多处出现 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以下简称“上海美专"音乐教学的信息,其活动事项多 为重要的音乐现象。
然而在当今出版的20多种中国音乐史著作以及教材 中,对此却均无记载,例如,中国早期的专业音乐教学的学术期刊《音乐教师 的良友》是由上海美专的学术机构“音乐研究会”创办;中国第一本真正意 义上的音乐工具书《音乐辞典》是由美专教师刘诚甫先生编写的;中国第一 部用西洋歌剧理念和手法创作的本土大歌剧《秋子》的音乐,是由上海美专 毕业生黄源洛创作的;中国早期简谱法戏曲音乐专著《皮簧琴谱》是由上海 美专的在校生陈小鲁撰写的,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当今的史书均无记载的情况,从历史学的角度来分析,可能不外乎以下三种原因:1+上海美专音乐教育的情况,从未有专文介绍详述,因为其活动信息是零散出现在卷帙浩繁的历史档案中,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浸润行动”,我来行动
“浸润行动”,我来行动作者:龚苏烨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04期【摘要】小学美育教育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感受、体验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使其拥有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音乐在美育方面拥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通过“浸润行动”构建学生素质教育的多方位有效途径,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多感受、多参与、早受益,多受益让艺术美真真切切滋养和温润孩子,让音乐发挥美育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浸润式教育;实施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4—175—032023年底,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其主要任务是:以美育浸润学生,以美育浸润教师,以美育浸润学校。
到2027年,美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展示机制基本建立,再用三到五年时间,优质均衡的美育更加普及,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普遍提高,教师美育素养显著提升,学校美育氛围更加浓厚,学校美育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成效明显增强。
在课改推进的十多年中,我们一线音乐老师如何来跟进这次的浸润行动呢?如何在短短四年中,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努力。
一、改变重赛轻课的约定俗成如果说新课程标准的关键词是面向全体学生,那么浸润行动的关键词就在全员艺术展演上了。
全员艺术展演,字面理解,就是全体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参与艺术展演。
这就不仅仅指集合全校各年级的精英力量组成的代表一个学校艺术水准的校传统三团建设(包括合唱、舞蹈、乐团),而是以自然班级为单位的班级团队艺术展演。
从自然班级的艺术展示为新起点从而推动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素质教育体系。
类似“班班有歌声”“班班有笛声”这样的比赛就已经提上日程。
既然班班要参与比赛,那么传统的唯一的校队参赛模式就要改变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把“目标管理”的理念引入班集体建设,在师生达成打造“海派教室”共识 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行递交提案、组织答辩会、 师生集体讨论等形式确定班集体建设目标和与之相适应的活动方案,论证其可 行性,设立衡量目标达成度的指标,并且放手让学生去实施活动方案、达成既定 的目标。学生从自我需求出发,以自我发展为归宿,自主构建了高中三年“海派 教室”建设目标蓝图以及衡量目标达成度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讨 具体的活动方案,挖掘海派资源,最终形成具有序列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的系列 化活动方案,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以确保其可行性和合理性。
“智库”完全可以根据班级学生自身的特点与意愿由学生自由组合、自行组 建,只要有三个以上的成员即可成立“智库”。每一个“智库”由学生自荐与民主 选举相结合推选出“智库”负责人,领导成员进行活动。
班பைடு நூலகம்智囊团的建设,秉持着全员参与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 与到班集体建设中来,找到自己的位置,磨砺自己的才艺与技能,从而获得成就 感、自我认同感、集体归属感。“智库”的建设,也充分彰显了上海“海纳百川,开 明睿智”的城市精神。
打造“海派教室”,创设适合上海学生发展的特色班集体,能促使学生血液 中流淌着的 “上海基因”自我觉醒,并对“海派文化”进行主动自我反省、自我创 建,从而在当今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促进文化自 觉的形成与身处上海地域的归属感、价值认同感的提升。打造“海派教室”,在 保护与传承日渐式微的地域文化的同时,也能拓宽德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彰显 学校德育特色,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高 中
打造海派特色,培育上海基因
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 归蓓华 身处上海这座独具风采的国际化大都市,我们的学校班集体建设肩负着独 特的使命———培养具有“上海基因”、流淌着“海派历史文化血脉”、能够彰显上 海独特“城市精神”的学子。让上海的城市精神特质和价值取向闪耀在每一个 学子的身上,让上海成为身处其中的学子们一辈子眷恋的精神故乡,让“上海制 造”成为我们引以为豪的教育“名片”,这是我作为一个小小的班主任怀揣着的 大梦想———打造“海派教室”特色班集体。
高二年级 目标:传承———践行海派精神,延续上海基因。 达成指标:组织或参与一项校园内的活动,展现上海的城市精神;研读一位 上海作家的作品,写一篇小论文;制作一张名片,彰显自己的特点与创意。 活动系列: 1. 阅读专题。从上海作家眼中看上海。选择一位上海作家及其作品作为研 究对象,写一篇小论文。 2. 课本剧演出。选择一部你喜欢的上海电影,表演其中的一个片段。 3. 创意名片秀。每个同学为自己设计一张名片,要求风格鲜明,富有创意, 突出自己的特点。树立“品牌意识”,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选出最有创意、 最具个性、最有风格的名片。 4. 寻找诗意上海。寻找我眼中上海最美丽的景致,以绘画或摄影的方式把 这份美丽记录下来。给这一处景致取一个诗意的名字或是为这一处景致创作一 首小诗。
190
高 中
高一年级 目标:寻根———走进海派文化,寻找上海精神。 达成指标:会说上海话(新上海人能用上海话说基本的生活用语);了解五 位上海文化名人;了解三种不同形式的海派文化载体。 活动系列: 1. 每周二中午“海派文化沙龙”。以上海文化名人为主题,由学生轮流担任 主讲人,向班级同学介绍一位自己喜欢的上海文化名人的成就及其轶事。 2. 周末海派文化之旅。利用周末时间,分小组活动,参观多伦路文化街、石 库门、田子坊、新天地、七宝古镇、南翔古镇等具有浓郁上海历史文化特色的 地标。 3. 上海文化漫谈。利用每周一节拓展课的时间,介绍上海的历史与文化,包 括海上画派、海派文学、海派建筑、海派电影等。 4. 每周四为“上海闲话日”。将教室设置成为上海话的语言场,学生这一天 的日常交流都用上海话进行,新上海人可以边学边说,融入上海语言场。
一、文化自觉,价值认同———打造“海派教室”特色的基本构想
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核心,以“关注学生需求,立足学生发展;挖掘海派 资源,建设海派文化;打造班级特色,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理念,以培养学生成 为“了解海派文化、热爱海派文化、建设文化上海”的具有新上海精神的上海人 为最终目标,建设特色鲜明的班集体。这是我打造“海派教室”的基本构想。
高三年级 目标:创造———深化海派内涵,打造上海品牌。 达成指标:组织或参与一个社会实践项目,扩大社会影响力,为海派文化注 入新活力;进行课题研究,完成至少一篇研究报告的撰写。参与拍摄一部微
我把国际社会中“智库”建设的理念,引进班集体建设,组建一系列特色鲜 明、分工明确的班级智囊团,为班集体建设出谋划策、各尽其能、各展其才,同时 也参与到班级重大问题的决策中,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
班级形成初期,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参加一个智库或是自 行组建智库。根据学生意愿与实际情况,我班目前已经形成以下五个“智库”: (1)组织策划智库:负责组织策划各项班级活动,如学生节中的课本剧表演、歌 手比赛、班会课、中秋游园会、运动会入场仪式等,需要有创意、执行力、协调力、 组织力的人才;(2)IT 宣传智库:负责出黑板报、活动海报、班级数据录入、班级 网络建设等,需要有绘画、书法功底,或电脑网络技能;(3)运动健将智库:负责 组织参加班级体育活动,如运动会、篮球比赛等,需要有运动方面的天赋;(4)安 保后勤智库:负责班级安全工作,如保管钥匙、开门、关门、关窗、关电扇电灯、报 修物品等,以及班级绿化维护、电脑维护、各项活动的物品采购、道具制作等后勤 保障工作;(5)摄影摄像智库:负责为班级各项活动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
“海派教室”培养出来的学子,将会深深刻上“上海制造”的烙印,将“海纳百 川,开明睿智,追求卓越,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融入血脉。他们勇做创新路上 的探索者,争做海派文化的传承者,善做创意领域的开拓者,乐做社会责任的践 行者。
189
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
———上海市中小学班集体建设获奖论文选编
二、海纳百川,开明睿智———组建特色鲜明的“海派教室”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