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吕叔湘的语法论著课件

合集下载

吕叔湘的语法论著

吕叔湘的语法论著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制作
之辨及“ 字的由来》 2、《论“底”、“地”之辨及“底”字的由来》 说明“底”和“地”的用法,在唐宋口语中 的用法,同时说明“的”与文言中的“之”、 “者”的联系。 这两篇文章是近代汉语研究的最高成就者。 这两篇文章是近代汉语研究的最高成就者。 另有几篇古汉语虚词方面的研究。 《论“毋”与“勿”》《“相”字偏指释例》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制作
3、《文言虚字》 1944年开明出版社。讲了26个常用文言虚词。 “举例充分,分析详尽”,说明文言虚词的作用, 尽可能与现代汉语比较。中学文言教学必备的。科 学性比古人强。 4、《语文常谈》 吕为《文字改革》写的语言文字普及文章,共 八篇。1980年三联书店出版。 5、《吕叔湘论文集》 198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收了吕1944-1982年 的32篇文章。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制作
(1)副词的范围小,与王力的接近,只限于表 程度、时间、判断、否定的,但比王力稍宽, 把趋向动词也归入限制词。 (2)、把数词、量词归入指称词。 (3)、关系词含今天的连词 、介词。 3 (4)、语气词不光包括句末的“吗”、“呢” 等,还包括叹词、象声词和句中的 “难道”、 “岂”等语气副词。
4、对《要略》及吕氏其他论著的评价 吕对自己采用“三品说”的评价,引严伯常 的话:“‘马逸’ 中‘马’和‘逸’似乎是地 丑德齐,你凭什么说‘马’是甲级,‘逸’是乙 级。在‘马之逸’中变成‘马’乙‘逸’甲了?” 朱德熙对吕和王力词品说的评价。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制作
王力对吕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研究的评价:a、 《要略》的最大特色是提出了表达论,“这是从 思想内容到表达形式的研究方法,是比较新的方 法”;b、 “吕根据唐宋之后的语录、笔记、词 曲、小说等研究近代汉语的修辞,重视白话,写 的文章很扎实、有分量、有确凿的证据。关于古 语法的研究也很细致。”“吕早年就注意研究历 史语法是一大进步。”c、吕和王、高名凯一样是 以普通语言学为理论指导研究语法。 王力还指出三个人的缺点:a、不能突破西洋 语言学方法的框子,有时用自己信奉的西方语言 学理论来套汉语,始终不能彻底地创立中国的风 格;b、过于重视书面语而忽视口头语言。

教师培训课件:永恒的吕叔湘先生

教师培训课件:永恒的吕叔湘先生
精选PPT
仰 望
------
大永 恒

的 吕




1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 交换后我们每人仍是只有一个苹果;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
换后我们每人有两种思想。
-----萧伯纳
精选PPT
2
吕叔湘
(1904—1998),江 苏丹阳人。1926年,毕 业于东南大学。1936年 至1937年,留学英国牛 津大学和伦敦大学。 1938年后,曾在云南大 学、中央大学等高校任 教。新中国成立后,担 任中国科学院语言所所 长、哲学社会科学学部 委员,中国语言学会会 长,《中国语文》主编 等职。
精选PPT
3
两点认识一点体会
认识一:对语文性质的界定——工具性。
认识二:获取语文能力的途径。
一点体会: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语文教师的 “悟性与个性”。
精选PPT
4
认识一:对语文性质的界定—工具性
1、吕叔湘的语文观
1963年4月,吕叔湘就曾在《文字改革》上发 文《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指出:“第 一,我认为每一个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认清他 教的是什么。从事语文教学就必须认清语言和文字 的性质;其次,我认为从事语文教学必须认清人们 学会一种语言的过程。”
精选PPT
5
“语文”有两个意义:一、 “语言”和“文 字”;二、 “语言文字”和 “文学”
就中小学而讲“语文”就仅限于“语言”和 “文字”。
“语言”和“文字”究竟又该如何理解?吕 叔湘说:“‘语言’和‘文字’这两个名词 都不止一种意义,这里所说的‘语言’是 ‘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 ‘书面语’的意思。”
11
认识二:获取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笑话里的语言学》PPT课件

《笑话里的语言学》PPT课件


高了没用的。 句末:畀三蚊添—再给三块钱吧。
c反序构词:“秋千” —“千秋”、 “夜宵”—“宵夜”、“拥
挤”——“挤拥”,“要紧”— —“紧要”。
“有”+动词:表示强调。 我有睇—我确实看过了
量词特别用法 :
量词用作定冠词 :部车正啊!——车棒

极了! 量词替代指属助词 “的”“之”等:

“卵”(蛋)。“目”(眼睛)、“涂” (泥土)、“曝”(晒)、“拍”

(打)等等,

借自外语——印度尼西亚-马来语, 厦门话"雪文"(肥皂)来自sabon,"道
郎"(帮助)来自tolong,"洞葛"(手杖)
来自tongkat,"斟"(接吻)来自chium。
也有一些来历不易判明的方言词,例
如"扬"(抽打)等。
其它句末语气助词,如:“啊”、 “嚜”、“喉”、“噢”、“个啦”
粤方言
(1)保留较多古汉语用词
粤语用“系”而不用“是”来代表
正面答覆,“系”是明清小说中常
用字,其粤音(hai)与日本人正面

答覆时的单字发音(はい)基本相 近。

“走” :“行”就是步行,而“走”

则保留了古汉语中“奔跑”的意思。
官话用“吃(吃)/喝”,粤语用更古
老的“食/饮”(粤北也有用“吃”,
或写成“吔”),用法与《论语·学
而》中“君子食无求饱”一致。
动词“来”,粤语会用“莅”(常 写作“嚟”),即“欢迎莅临”的
(2)语法
倒装
a形容词后置:“公鸡” —“鸡公”
b状语后置: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语言的演变》课件PPT模板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语言的演变》课件PPT模板

横向(地区的)——方言的形成
语言也在变。
• 写一封信的“信”,古人用哪一个字表达?
• 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 “信”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 (1)相信“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 (2)使者“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 “修”: 古时可作“修建”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 “学习”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原毁》 • “修订” “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庭。”《答司马谏议书》
请把第三自然段里文言句子划出来,并 译成现代汉语。
• 原句: •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许多字眼的意 义也起了变化。
比较下面句子里加点的字的古今意义的不同: • (1)、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 古: 逃跑 今: 步行
• (2)、以头抢地耳 《唐雎不辱使命》古: 撞 今: 非法夺取 • (3)、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赤壁之战》古: 不敬之词 今: 偷东西的人 • (4)、欲亡赵而走燕 《廉蔺列传》古: 逃 今: 灭亡、死亡 • (5)、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 劝告 今: 讽刺 • (6)、劝学 《劝学》 古: 勉励 今: 说服 • (7)、使人给其食用 《冯谖客孟尝君》 古: 供应 今: 给予
一、探究文本:通读全文,列出三个部分的 内容提纲。 (目的:明确语言总在不断变化中,了解古 今汉语变化的规律。)
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1、从总体上举例说明古今语言是不断 变化的。
2、分类说明语汇变化的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

第一课名称: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实用性:1、教学对象:交流学生或者对外汉语研究;2、以现代汉语语法为纲要,但是经常使用到的;3、教学内容:内容编排(语法)、偏误分析(大部分都与语法有关)。

教学内容:第一讲:概述、第二讲:实词、第三讲:虚词、第四讲:短语及句法成分、第五讲:几种特殊的句型、第六讲:复句其他:讨论或衔接成分及其教学(待定)参考书目:《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等,商务印书馆,2006年;《现代汉语》,兰宾汉、邢向东主编,中华书局,2006年;《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刘文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年(针对教学,内容精练);《汉语语法三百问》,刑福义,商务印书馆,2002年。

《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朱德熙等人的专著。

第一讲:语法概述一、语法和语法单位1898年《马氏文通》出版,标识语法作为独立的系统建立起来;(一)什么是语法他读了两本书。

他两本书读了。

两本书他读了。

读了两本书他。

①语法是语言的构造规则。

小张上了三节课。

我学了两年汉语。

他看了一小时电视。

②语法具有生成性。

一张床睡三个人。

③语法是理解话语的认知规则。

(二)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词组)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如“人”“葡萄”“玻璃”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如:“教师。

”甲: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教师乙:(我是教师)短语:是词与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的结构,也叫词组。

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是东南亚华侨。

(3个词组)句子:是能表达完整意思、前后有较大的停顿、有一定的语调的语言单位。

你来不来?走。

当心!看到他高兴的样子,我很开心。

在如今的对外汉语教学当中,语段和句群的教学越来越重要。

二、汉语语法的特点(重点内容)(一)语法学界关于汉语语法特点的看法吕叔湘:一是没有形态的变化(friend-friends);二:是常常省略虚词(把书放(在)桌子上);三是单双音节词对词语的结构有影响(“有”和“具有”:有钱、具有钱(双音节词、一般比较抽象);汉语对双音节词的青睐:乌鲁木齐(乌市)、摄影者(摄影));四是汉字对词有影响(“但”和“但是”)胡附、文炼:与实验最重要的语法手段;音节多寡影响语法形式……龚千炎朱德熙:1、不承认形态变化;2、此类和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3、句子的构造规则和词组的构造规则基本一致刑福义:汉语语法结构总体面貌上呈现出语义兼容和结构趋简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没有或者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汉语言文学--语法概说 ppt课件

汉语言文学--语法概说  ppt课件
语素12ppt课件课文学习外来语素纯音译过来的本族语素汉语产生的反义语素褒贬同义语素行走单义语素怎33义项多义语素熟老44语源55意义关系13ppt课件课文学习不成语语素民习丽第成词语素人很吗的77构句能力剩余语素组合能力弱只处一语言成分非剩余语素组合能力强不止一语言成分66构词能力自由语素加句调可直接成句88组合能力粘着语素自身永不成句14ppt课件课文学习词根语素桌子花儿不定位语素人民99在词中作用词缀语素前中后缀10位置固定与否定位语素很和15ppt课件课文学习实语素名动形数量代虚语素副介连助叹拟语段语素以上各例超语段语素句读停顿重音等11意义虚实12构成材料16ppt课件课文学习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1)能够揭示句子构造的层次性,科学地解释了句子的构造。 •(2)它能区分歧义结构。
直接成分分析法的缺点:
(1)直接成分分析法只注重揭示句子的结构层次,不重视 说明直接成分间的结构关系,因而不能区分一些层次相同但 结构不同的语法结构,例如:
他看书
看新成分分析法的应用有局限性,如汉语中的兼 语结构、双宾语、连谓结构等就无法二分。
同音语素(Ming名、鸣、名、多形一音 金(姓、金属、 一形一音)
ppt课件
13
课文学习
3)义项 4)语源 5)意义关系
课文学习
单义语素(怎) 多义语素(熟、老) 本族语素(汉语产生的) 外来语素(纯音译过来的) 同义语素(行、走) 反义语素(褒、贬)
ppt课件
14
6)构词能力
成词语素(人、很、吗、的) 不成语语素(民、习、丽、第)
• 直接成分分析法的重要特点是认为句子的构造是有层次的,句子 中的词并不是都处在一个平面上,这种方法主要是对句子的语法结 构逐层二分,依次找出各层次上的直接组成成分,一般分析到不能 再切分为止。

《语言的演变》(经典版)PPT课件

《语言的演变》(经典版)PPT课件
⑵ 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
问题1:“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 面”,为什么课文先从语汇说起?
这是因为,比较起来,语汇的变化比语音、 语法更快。这说明文章选择重点也体现着语言演 变的特点。
问题2: 说明语汇的消失,课文为什么以《诗 经·鲁颂》中“马”为例? 作用何在?
原因:在农业社会中,马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耕作和交通的重要工具,人们为了便于交流信 息,给各种各样的马起了专名。
思考问题
熟读课文,并概括全文三个部分的主 要内容。
第一部分:阐释语言变化的概貌。 第二部分:阐释语汇的变化
第三部分:阐释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分析第一部分
从文章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本文主要论 述的问题是什么?
本文主要论述“语言的演变”。
第一节的哪一句话提出了文章的基本观点?
开头第一句话:“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 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
②“明哲保身”这个成语,源自《诗经·大 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赞扬一个人聪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 是褒义,现在通常用来批评那种不坚持原 则、只顾保住自己的处世态度,变成贬义
附:
a.古褒今贬
①“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 褒义,而现代汉语中的“爪牙”则是“比 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
②“浑浑噩噩”古时用来形容人浑厚严正, 为褒义。“浑浑”是“浑厚”的意思, “噩噩”是“严肃”的意思。现代汉语中 则用来形容人浑浊无知,愚昧糊涂,为贬 义。
b.古贬今褒
①“乖”古时指偏执,不驯顺,为贬义, 如《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 张。”而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听话, 安顺
②“锻炼”其本义为“冶炼”,古时多用来 指玩弄法律,罗织罪名,对人进行诬陷, 属于贬义。而现代汉语中则指通过体育运 动是身体强壮,培养勇敢机智的品德,或 通过生产劳动和工作实践来提高素质和能 力,变成褒义词了。

06第六讲-语义角色分析

06第六讲-语义角色分析

第六讲语义角色分析7.0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配价”这一概念借自化学。

化学中提出“价”(valence,又译为“原子价”“化合价”)的概念是为了说明在分子结构中各元素原子数目间的比例关系。

取氢原子为一价,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能和多少个氢原子相化合,或者能置换多少个氢原子,那么该元素就是多少价。

H2O中氧是二价。

语法学中引进“价”这个概念,为的是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个属于不同语义角色的名词词组。

配价语法理论的基本精神是:(一)句法旨在研究句子,对于句子不仅要注意它所包含的词,更要注意它所隐含的词与词之间的句法关联。

这种句法关联在句子表面是看不见的,但实际是存在的。

(二)动词是句子的核心,我们所要注意的句法关联就是动词与由名词性词语形成的行动元(语义角色)之间的关联。

(三)动词所关联的行动元(语义角色)的多少就决定动词的配价数目。

(四)与动词所关联并能决定动词配价数目的行动元是指在句子里位于动词前后的主语、宾语的名词性成分。

(五)动词的配价分类如下:A.不强制要求与某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关联的,称为“零价动词”,记为V0,如“地震”、“刮风”、“下雨”、“下雪”;B.只能支配一个行动元的动词是一价动词,记为V1,如“病、醉、休息、咳嗽、游泳、劳动”;C.能支配两个行动元的动词是二价动词,记为V2,如“爱、参观、讨论、改良”;D.能支配三个行动元的动词是三价动词,记为V3,如“给、送、告诉、退还、赔偿”。

利用动词与不同性质名词之间的配价关系来研究、解释某些语法现象,这种研究、分析手段被称之为“配价分析法”(简称为“配价分析”);由此形成的语法理论被称为“配价理论”。

问题与思考:1.“喝啤酒的学生”和“喝啤酒的方式”在语法上有何区别?(喝啤酒的学生请举手——喝啤酒的请举手小章喝的啤酒是青岛啤酒——小章喝的是青岛啤酒喝啤酒的方式有多种——*喝啤酒的有多种)2.“吃的”是歧义结构,请设置语境分解歧义。

(a.你们吃不吃面条?吃的请举手。

现代汉语语法·第6讲 句型

现代汉语语法·第6讲 句型

第6讲句型解海江xiehaijiang@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指出:“怎样用有限的格式去说明繁简多方、变化无尽的语句,这应该是语法分析的最终目的,也应该是对于学习的人更为有用的工作。

”⏹什么是句型?⏹句型就是句子的结构类型。

⏹一种语言的句子是无穷的,而句型是有限的。

⏹句型是从形式上对具有相同组合关系的句子的概括和抽象。

⏹句子是处于动态的话语运用单位,而句型则是处于静态的能生成句子的语言模式。

句型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稳定性。

由于汉语的特点,句子结构和短语的结构基本一致,因此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一般不再是句子分析的内容,而是对句子基本模式进行概括、归类,这就是句子分析。

⏹句型的划分角度:⏹广义的句型指对句子运用不同标准进行综合分类。

这些标准主要有七种:⏹(1)按句子的结构分类,这是狭义的句型,例如主谓句、非主谓句等。

⏹(2)按句子的的语气、功能分类,又叫句类,例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3)按句子的特征分类,即有些句子的结构比较特殊或有特殊标记的,又叫句式,例如“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等。

⏹⏹(4)按句子的语义范畴分类,即看整个句子所表示的语义范畴,也叫句式,例如存在句、比较句等。

⏹(5)按照句子成分的的语义关系分类,又叫句模,例如施事主语句、受事主语句。

⏹(6)按句子谓语部分功能的分类,例如叙述句(动句)、描写句(形句)、判断句(名句)等。

⏹(7)按句子的用途分类,即句子在一组句子里的地位和作用的分类,例如始发句、后续句等。

⏹句型研究的角度:⏹句型研究可以从结构、语义、语用等不同角度进行:⏹结构角度:侧重句子部件的构成形式,如:主谓句、主谓宾句等⏹语义角度:侧重句子部件的意义关系,如:施事+述语+受事、受事+述语+施事等⏹语用角度:则侧重句子在实际语境中的交际功能,如:陈述句、说明句、感谢句、道歉句等。

⏹狭义分类方法:黄廖本《现代汉语》、胡裕树《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句型系统构拟现状⏹一、现代汉语教学句型系统⏹(一)胡裕树《现代汉语》:⏹特点是:(1)明确区分句型和句类;划分类型依据单一的标准,即以结构的关系来确定;(2)指出“句子结构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确定句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 制作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3、体系: 主要体现在《词句论》,分八章。1、字和词; 2、词的种类和配合;3-4、叙事句;5、表态 句、判断句、有无句;6、句子和词组的转换; 7、繁句;8、句法的变换。
词类系统:
名词、动词、形容词、限制词(副词)、指称 词(指代词)、关系词(王力的联结词)、语 气词(包含叹词)。
4、对《要略》及吕氏其他论著的评价 吕对自己采用“三品说”的评价,引严伯常 的话:“‘马逸’ 中‘马’和‘逸’似乎是地 丑德齐,你凭什么说‘马’是甲级,‘逸’是乙 级。在‘马之逸’中变成‘马’乙‘逸’甲了?” 朱德熙对吕和王力词品说的评价。
.
12 制作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王力对吕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研究的评价:a、 《要略》的最大特色是提出了表达论,“这是从 思想内容到表达形式的研究方法,是比较新的方 法”;b、 “吕根据唐宋之后的语录、笔记、词 曲、小说等研究近代汉语的修辞,重视白话,写 的文章很扎实、有分量、有确凿的证据。关于古 语法的研究也很细致。”“吕早年就注意研究历 史语法是一大进步。”c、吕和王、高名凯一样是 以普通语言学为理论指导研究语法。 王力还指出三个人的缺点:a、不能突破西洋 语言学方法的框子,有时用自己信奉的西方语言 学理论来套汉语,始终不能彻底地创立中国的风 格;b、过于重视书面语而忽视口头语言。
.
3 制作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2、《论“底”、“地”之辨及“底”字的由来》 说明“底”和“地”的用法,在唐宋口语中 的用法,同时说明“的”与文言中的“之”、 “者”的联系。 这两篇文章是近代汉语研究的最高成就者。 另有几篇古汉语虚词方面的研究。 《论“毋”与“勿”》《“相”字偏指释例》
.
4 制作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
8 制作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1)副词的范围小,与王力的接近,只限于表 程度、时间、判断、否定的,但比王力稍宽, 把趋向动词也归入限制词。 (2)、把数词、量词归入指称词。 (3)、关系词含今天的连词 、介词。 (4)、语气词不光包括句末的“吗”、“呢” 等,还包括叹词、象声词和句中的 “难道”、 “岂”等语气副词。
第六讲 吕叔湘的语法论著
.
1 制作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一、吕叔湘简介
1904年生于江苏丹阳。1926年国立东南大 学外语系毕业。1936-1937年留学英国牛津大学 人类学;伦敦大学图书馆学。1938年归国,云 南大学教授,1980年人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主 编《中国语文》。
.
2 制作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 6 制作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3)、是“研究汉语句法结构变换关系的先 驱。”
(4)、是“迄今为止对汉语句法全面进行语义 分析的唯一著作。”
朱德熙:“吕叔湘的《要略》和王力的 《现代语法》都出版于40年代,这两部书 的 共同特点是:都力图摆脱印欧语的羁绊,探 索汉语自身的规律,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来 看,《要略》尤其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吕、 王二师的书反映了前半个世纪汉语语法研究 所达到的水平。”
. 14 制作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序文中说:第二章到第六章是主体。 特点: 1、采用语法修辞结合讲解的体例。 2、写作的目的不是以讲理论为主,而是以解决写文章 的实际问题为主。 3、从此目的出发,列举大量病句加以修改,所以具有 匡谬正俗的性质。 缺点:《再版序》“有‘过’和‘不及’两个方面。 ‘过’是有些论断过于拘泥,要求太严,对读者施加 不必要的限制;‘不及’是只讲用词造句,未触及篇 章、段落,只讲消极,如何不好,没讲如何才好。但 它无疑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作,在当时起了普及语法修 辞知识的作用。”
二、《汉语语法论文集》
早年研究汉语历史语法的合集。1955年中 国科学出版社出版。1984年商务印书馆增订。 1、《释<景德传灯录>中“在”、“著”二助词》 “在”本为动词、介词。到晚唐宋初和尚 的语录中变为语气词,相当于“着呢”“呢”。 例:大德正闹在,且去,别时来。
“著”本在动词后,在语录中变为语气词, 元话本变为“则个”。例:你且听著。
.
9 制作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词组、句法关系:
把词与词的结合分为三类,联合关系、组合关系 (偏正)、结合关系(主谓)。其中提到“词结”的 概念——由句子转化来的词组,包括现在作句子成分 的主谓词组,还包括古汉语中取消独立性的词组。
句子分类:叙事句(动词谓语句)、表态句(形 容词谓语句)、判断句(“是”字句)有无句 (“有”、“无”)
后来,吕叔湘的研究重心转入现代汉语。 1946年《从主宾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把结 构分析与语义分析分开。
这块玉只好碾成一个南海观音。
受事 动词 受事
今儿偏偏来了个刘姥姥 。 动词 施事
《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总结词类问题讨论 《试论非谓形容词》与饶长溶合写 《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 《论自由和粘着》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
10 制作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析句方法:
用了两套方法。分析叙事句用起词、动词、止词。
我可一点信息也不知道。
起词 止词 动词
这样的事情 我来管。
。 《表达论》涉及句式、逻辑思维、修辞等问题。分两 部:上部:“范畴” :下部:“关系”。
.
11 制作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 5 制作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三、《中国文法要略》
1、写作出版情况
1942-1944 分为上中下三卷。1956修订合三为一。
2、特点: (1)、一部古今比较语法著作 (2)、全书的安排组织开创了一个新的格局 听说角度和读写角度 后改为词句论和表达论,前者由外向内,有 助于听和读,有助于理解;后者由内向外,有助 于表达,有助于说写。
. 13 制作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四、《语法修辞讲话》、《语法学习》
1、《修辞》是与朱德熙合写,上世纪50年代影响最大, 读者最多的著作。1951年在《人民日报》上连载。1952 年开明书店分六册出版。体例上结合语法修辞,包括六 讲: 语法的基础知识(字、词、句、句子成分); 词汇(词性、词义、同义词、词的配合); 虚字(常用连词、介词、助词“们”“了”“着”); 句子成分(语序结构混乱); 表达(逻辑与语法的关系,费解、歧义、堆砌、重复、 繁冗、苟简、层次等); 标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