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差错控制

合集下载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版) 第6章 信道编码理论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版) 第6章 信道编码理论
信号无失真传 输条件:通频 带内系统增益 为常数;相位 为线性(群延时
相等)
❖ 信号差错的指标通常用概率大小表征,符号差错概率 也称为误码元率,是指信号差错的概率;
❖ 误比特率则是表示信息差错概率的一种方法 ;
❖ 对于M进制码元,差图样E为
E (C R)(mod M )
❖ 二进制码而言 E CR
2需要反馈信道, 占用额外频率资源
二、前向纠错方式(FEC)
检测 结果
发送端
信道
接收端
发送
纠错码
接收码字
根据编译 码规则
Y 错误
N
译码 规则 纠错
纠错能力足够好,能够纠 正信道引入的数据错误
输出信息
优点 不足
1.不需要反馈信道,能够实现一对多的同 步广播通信 2.译码实时性好,控制电路比ARQ也简 单 由于假设纠错码的纠错能力足够纠正信息序 列传输中的错误,也就是纠错码与信道的干 扰是相匹配的,所以对信道的适应性较差
❖ 差错图样中的1就是符号差错,同时也是比特差错,而差错 的个数就是汉明距离。
C (1010)
R (0011)
E C R (1001)
一、功能
纠错码的分类
检测码
纠错码
只检测信息传输是否出现错 误,本身没有纠错的能力
不仅能够检测信 息传输中的错误,
并且能够自动纠
循环冗余校验码、 奇偶校验码等
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大的 信号波形畸变,导致信号 检错时发生错误,进而出 现 码元错误
叠加强的干扰 或者噪声
信号传输过程 中出现线性或 者非线性失真
线性失真
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同的频率 分量增益不同,或者由于非
线性相位引起的延时不同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 第6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 第6章
(3) CPU型电子标签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电子标签 接受认证请求 发送随机数据B
解密数据B 加密数据A
认证请求 随机数据B
加密数据B 随机数据A 加密数据A
读写器 加密数据B
发送随机数据A
解密数据A
图6.8 MIFARE公交卡认证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3. 密码的体制 密码学目前主要有两大体制,即公钥密码与单钥
密码。其中,单钥密码又可以分为分组密码和序列密码。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1)公钥密码 1976年,Whitfield Diffie和Martin Hellman发表了
论文“New directions in cryptography”,提出了公共密钥 密码体制,奠定了公钥密码系统的基础。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1)ALOHA算法 Aloha是1968年美国夏威夷大学一项研究计划
的名字,Aloha网络是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计算机通 信网络。ALOHA采用的是一种随机接入的信道访问方 式。ALOHA算法因具有简单易实现等优点而成为应用 最广的算法之一。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6.1.3 RFID中数据完整性的实施策略
采用恰当的信号编码、调制与校检方法,并采 取信号防冲突控制技术,能显著提高数据传输的完整 性和可靠性。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
1. 信号的编码、调制与校检 RFID系统基带编码的方式有多种,编码方式与

差错控制

差错控制
自动重发请求协议ARQ:发送方能够连续 发送数据帧。
连续ARQ协议 选择重发ARQ协议
连续ARQ协议
发送端从出错数据帧及以后的各帧都要重 发 应答只采用确认帧,不用否定帧 ACK(n)表示对n-1号帧的确认,即通知发 送端准备接收n号帧。 接收一个确认一个,实际应用中,为减小 接收端得开销,对接收到的连续帧进行一 并确认。
C1,C2,……,Ck,Ck+1,……,Ck+r 码组(n)=信息码(k)+校验字段(r)
风、雨
1位码(1-风,0-雨):没有检错和纠错能力 2位码(11-风,00-雨):如果发生一位错码, 即变成10或01,可检查出1位错码,但无法纠错 3位码(111-风,000-雨):接收到001
校验字段越长,编码的检错能力越强,编 码/解码越复杂;附加的冗余信息在整个编 码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传输的有效成分越 低,传输的效率下降。
2、检错重发方式
(Auto Repeat Request,ARQ),又称自动重 传方式
发送端发送的码元中加入了具有检错能力的监督码, 接收端则按照给定的规则判决传输中有无错误产生 如果发现错误,就通过反向信道把这一判决结果反 馈给发送端 优点:译码设备简单,易于实现,对各种信道的不 同差错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对突发错误和信 道干扰严重的情况更为有效 缺点:需要反馈信道,信息传输效率低,不适合实 时传输系统
第6章差错控制
学习目标
了解差错产生的原因 掌握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掌握常见的差错控制编码 掌握简单差错控制协议
学习内容
6.1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6.2 差错控制编码 6.3 简单差错控制协议
6.1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是高效率而无差错地传 送数据。数据信号在通信线路中传输时,难免受 到来自信道内部和外部的干扰,从而引起信号的 失真从而导致数据传输的错误。 传输差错处理的目的是保证信息传输的正确性。 通常,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差错是不可避免的,不 增加差错处理功能的数据传输是不能直接被应用 的。 通信中,接收的数据与发送数据不一致的现象称 为传输差错。差错控制,就是检查是否出现差错 以及如何纠正差错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题答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B2.B3.B4.B5.B6.B7.C8.D 9.B 10.D 11.C 12.A 13.B 14.D二、填空题1、1946 美国ENIAC2、4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4、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5、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6、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7、7445 682 3755 30088、0292 1717 A2FC B1B1 B7D9 E4AE9、500010、72 128三、问答题1、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运行能力可靠性高2、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服务器工作站3、数据计算信息处理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通信与网络电子商务家庭生活娱乐4、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执行程序的过程,而执行程序又归结为逐条执行指令:(1)取出指令:从存储器中取出要执行的指令送到CPU内部的指令寄存器暂存;(2)分析指令:把保存在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送到指令译码器,译出该指令对应的操作;(3)执行指令:根据指令译码器向各个部件发出相应控制信号,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后,程序计数器加1或将转移地址码送入程序计数器,然后回到(1)。

为执行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即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5、计算机自身电器的特性,电子元件一般有两个稳定状态,且二进制规则简单,运算方便。

四、操作题1、(111011)2=(59)10=(73)8=(3B)16(11001011)2=(203)10=(313)8=(CB)16(11010.1101)2=(26.8125)10=(32.64)16=(1A.D)162、(176)8=(1111110)2(51.32)8=(101001.011010)2(0.23)8=(0.010011)23、(85E)16=(100001011110)2(387.15)16=(001110000111.00010101)24、(79)=(01001111)原码=(01001111)反码=(01001111)补码(-43)=(10101011)原码=(11010100)反码=(11010101)补码第2章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一、选择题1.A2.D3.D4.C5.B6.C7.C8.A9.D 10.B 11.D 12.C 13.C 14.B 15.D 16.A 17.C 18.D 19.D 20.D二、填空题1、系统应用2、运算控制单元存储器输出/输入设备3、数据库管理系统4、1000赫兹5、ROM RAM Cache6.、RAM 数据丢失7、U盘的文件管理系统中密码8、同一部件内部连接同一台计算机各个部件主机与外设9、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10、32 6411、图形加速接口12、CPU与内存内存13、控制器运算器14、CPU与内存15、指令数据16、CPU与内存及显存间数据的交换第3章操作系统基础一、选择题1.C2.B3.A4.D5.A6.D7.B8.B 9.B 10.A 11.B 12.B 13.A 14.B二、填充题1、文件管理2、并发性3、EXIT4、Am*.wav5、开始6、Alt+PrintScreen7、PrintScreen8、Ctrl+Z9、全选10、添加/删除程序11、输入法三、问答题1、管理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资源分配与运行,它是计算机所有硬件的大管家,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差错控制

差错控制

3.1.4 差错控制编码原理
2.码重和码距的概念
(1)码重 在信道编码中,定义码组中非零码元的数目为码组的重量, 简称码重。 (2)码距与汉明距离 把两个码组中对应码位上具有不同二进制码元的个数定义为 两码组的距离,简称码距。 而在一种编码中,任意两个许用码组间的距离的最小值,称 为这一编码的汉明(Hamming)距离,用dmin来表示。
3.1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
3.1.3 差错控制方式
2.前向纠错(FEC) 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ng,FEC)方式。前向纠 错系统中,发送端的信道编码器将输入数据序列按某种规 则变换成能够纠正错误的码,接收端的译码器根据编码规 律不仅可以检测出错码,而且能够确定错码的位置并自动 纠正。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反馈信道,也不存在由于反复重 发而延误时间,实时性好。其缺点是要求附加的监督码较 多,传输效率低,纠错设备比检错设备复杂。
c2 = c6 ⊕ c5 ⊕ c4 c1 = c6 ⊕ c5 ⊕ c3 c = c ⊕ c ⊕ c 6 4 3 0
3.2 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
3.2.2 线性分组码及汉明码
(2)线性分组码的监督矩阵和生成矩阵
表3-5 (7,4)线性分组码的编码表
信息位 c6 c5 c4 c3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1 1 0 0 1 1 1 监督位 c2 c1 c0 0 0 0 0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0 1 0 1 1 0 0 0 信息位 c6 c5 c4 c3 1 0 0 0 1 0 0 1 1 0 1 0 1 0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监督位 c2 c1 c0 1 1 1 1 0 0 0 1 0 0 0 1 0 0 1 0 1 0 1 0 0 1 1 1

第6章 差错控制编码

第6章  差错控制编码
端重发,直到正确收到为止。所谓检测出错码是
指在若干接收码元中知道有一个或一些是错的,
但不一定知道该错码的准确位置。采用这种差错
控制方法需要具备双向信道。
第6章 差错控制编码技术
检错重发法(ARQ)原理方框图
第6章 差错控制编码技术
ARQ方式的主要优点:
(1)只需要少量的多余码元就能获得极低的
输出误码率;
lim
s
c lim
s
B log 2 (1
s ) n0 B
第6章 差错控制编码技术
(2) 减小噪声功率N (或减小噪声功率谱密度n0)可以增加信 道容量,若噪声功率趋于零(或噪声功率谱密度趋于零),则信 道容量趋于无穷大,即:
s lim 0 c lim 0B log 2 (1 N ) N N
及代码选择由某一事先确定的规则来决定,收端接收到这
样的编码后,根据已知的规则,对接收信息进行检验,发 现、纠正和删除错误。下面我们举例说明差错控制编码的 原理。
第6章 差错控制编码技术
假设要发送一组具有八个状态的数据信息
“000”(晴),“001”(云),“010”(阴), “011”(雨),“100”(雪),“101”(霜), “110”(雾),“111”(雹)。我们首先要用二 进制码对数据信息进行编码,显然,用3位二进制
1在一个码组内要想检出e位误码要求最小码距为mine12在一个码组内要想纠正t位误码要求最小码距为min2t13在一个码组内要想纠正t位误码同时检测出e位误码et要求最小码距为minte1差错控制编码技术显然要提高编码的纠检错能力不能仅靠简单地增加监督码元位数即冗余度更重要的是要加大最小码距即码组之间的差异程度而最小码距的大小与编码的冗余度是有关的最小码距增大码元的冗余度就增大但码元的冗余度增大最小码距不一定增大

信息论与编码第6章

信息论与编码第6章

当校验位数增长时, 能够检测到差错图案 种类数也增长,同步 码率减小。
s 1
t 1
ps,t mi,t ms, j
i0
j0
mod 2
27
(3) 反复消息位措施
• n反复码:码率为 1/n,仅有两个码字 C0和 C1,传送1比特(k=1)
消息;
• C0=(00…0),C1=(11…1)
• n反复码能够检测出任意不大于 n/2 个差错旳错误图案 – BSC信道:pb≤1/2,n比特传播中发生差错数目越少,概率越 大 (1-pb)n> pb(1-pb)n -1>… > pbt(1-pb)n -t>… > pbn – 总以为发生差错旳图案是差错数目较少旳图案,当接受到反
– 是指信号差错概率 • 比特差错率 /比特误码率:
– 在传播旳比特总数中发生差错旳比特数所占百分 比
– 是指信息差错概率
• 对二进制传播系统,符号差错等效于比特差错;对多进 制系统,一种符号差错相应多少比特差错却难以拟定 5
差错率
• 根据不同旳应用场合对差错率有不同旳要求: – 在电报传送时,允许旳比特差错率约为: 10-4~10-5; – 计算机数据传播,一般要求比特差错率不大于: 10-8~10-9; – 在遥控指令和武器系统旳指令系统中,要求有 更小旳误比特率或码组差错率
信 源
信 源 编 码
m
信 道


C调 制 器
传 输 媒 介
解 调 器
R
信 道


m'
信 源


信 宿
图6.1.2 有信道编码的数字通信系统框图
31
• 最大后验概率译码准则

第六章差错控制

第六章差错控制

第六章差错控制第六章差错控制1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1.1 差错的特点由于通信线路上总有噪声存在,噪声和有⽤信息中的结果,就会出现差错。

噪声可分为两类,⼀类是热噪声,另⼀类是冲击噪声,热噪声引起的差错是⼀种随机差错,亦即某个码元的出错具有独⽴性,与前后码元⽆关。

冲击噪声是由短暂原因造成的,例如电机的启动、停⽌,电器设备的放弧等,冲击噪声引起的差错是成群的,其差错持续时间称为突发错的长度。

衡量信道传输性能的指标之⼀是误码率po。

po=错误接收的码元数/接收的总码元数⽬前普通电话线路中,当传输速率在600~2400bit/s时,po在之间,对于⼤多数通信系统,po在之间,⽽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则要求误码率低于。

1.2 差错控制的基本⽅式差错控制⽅式基本上分为两类,⼀类称为“反馈纠错”,另⼀类称为“前向纠错”。

在这两类基础上⼜派⽣出⼀种称为“混合纠错”。

(1)反馈纠错这种⽅式在是发信端采⽤某种能发现⼀定程度传输差错的简单编码⽅法对所传信息进⾏编码,加⼊少量监督码元,在接收端则根据编码规则收到的编码信号进⾏检查,⼀量检测出(发现)有错码时,即向发信端发出询问的信号,要求重发。

发信端收到询问信号时,⽴即重发已发⽣传输差错的那部分发信息,直到正确收到为⽌。

所谓发现差错是指在若⼲接收码元中知道有⼀个或⼀些是错的,但不⼀定知道错误的准确位置。

图6-1给出了“差错控制”的⽰意⽅框图。

オ(2)前向纠错这种⽅式是发信端采⽤某种在解码时能纠正⼀定程度传输差错的较复杂的编码⽅法,使接收端在收到信码中不仅能发现错码,还能够纠正错码。

在图6-1中,除去虚线所框部分就是前向纠错的⽅框⽰意图。

采⽤前向纠错⽅式时,不需要反馈信道,也⽆需反复重发⽽延误传输时间,对实时传输有利,但是纠错设备⽐较复杂。

(3)混合纠错混合纠错的⽅式是:少量纠错在接收端⾃动纠正,差错较严重,超出⾃⾏纠正能⼒时,就向发信端发出询问信号,要求重发。

因此,“混合纠错”是“前向纠错”及“反馈纠错”两种⽅式的混合。

操作系统第6章

操作系统第6章

45
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
(3) 驱动程序与I/O设备所采用的I/O控制方式紧密相关,
常用的I/O控制方式是中断驱动和DMA方式。 (4) 由于驱动程序与硬件紧密相关,因而其中的一部分 必须用汇编语言书写。目前有很多驱动程序的基本部分已经 固化在ROM中。
2. 通道类型
1) 字节多路通道(Byte Multiplexor Channel) 这是一种按字节交叉方式工作的通道。它通常都含有许 多非分配型子通道,其数量可从几十到数百个,每一个子通 道连接一台I/O设备,并控制该设备的I/O操作。这些子通道
按时间片轮转方式共享主通道。
28
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
数组选择通道虽有很高的传输速率,但它却每次只允许 一个设备传输数据。数组多路通道是将数组选择通道传输速 率高和字节多路通道能使各子通道(设备)分时并行操作的优 点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通道。
31
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
3. “瓶颈”问题
由于通道价格昂贵,致使机器中所设置的通道数量势必 较少,这往往又使它成了I/O的瓶颈,进而造成整个系统吞 吐量的下降。
令中的抽象要求转换为与设备相关的低层操作序列。
(2) 检查用户I/O请求的合法性,了解I/O设备的工作状态, 传递与I/O设备操作有关的参数,设置设备的工作方式。 (3) 发出I/O命令,如果设备空闲,便立即启动I/O设备, 完成指定的I/O操作;如果设备忙碌,则将请求者的请求块挂 在设备队列上等待。 (4) 及时响应由设备控制器发来的中断请求,并根据其中 断类型,调用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44
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
2. 设备驱动程序的特点
设备驱动程序属于低级的系统例程,它与一般的应用程 序及系统程序之间有下述明显差异:

第6章--分组、帧、差错检测

第6章--分组、帧、差错检测
第二部分 分组传输
第六章 分组、帧、差错检测
本章内容:

分组的概念 分组和时分多路复用


收发双方如何协调传输分组
传输差错及差错检测
问题:
计算机网络为用户发送的数据应该以何 种单位来组织? 比特位? 字节? 若干个字节? 一次待发送的整个数据块?
一、分组的概念
注意以下两个事实: 1、发送方与接受方需要协调传输,定位传 输出差错位置,节约重发差错数据的时 间; 2、通信资源(线路、调制解调器、数据交 换设备)应为多个用户公平使用; 网络必须将用户待发数据分为小块:分组
0 0 0
1 1 1
0 0 0
1 1 1
1 1 1
0 0 0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0 0 1 出错的位
误码率的定义



误码率是指二进制位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 的概率,它在数值上近似等于:Pe=Ne/N, 其中N为传输的二进制位总数,Ne为被传错的 位数; 误码率应该是衡量数据传输系统正常工作状态 下传输可靠性的参数之一; 差错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在实际测量一个数据 传输系统时,只有被测量的传输二进制比特数 越大,才会越接近于真正的误码率值。
比较分组传输与整体传输的差别(P27)
A 共享资源 C
B
D
1、减少每个用户的等待时间; 2、每个用户公平享用资源。
二、分组和时分多路复用
A B C
a b c
a b c d
t

t ② c b a d c b a t t ③ ④ t
D

第六章_差错控制报文(ICMP)

第六章_差错控制报文(ICMP)
15
(三)时间超过
类型:11 代码: 0 至1
检验和
未使用 (全0)
收到的IP数据报的一部分,包括IP首部以及数据报 数据的前8个字节
产生原因:
➢当路由器收到一个数据报,发现TTL字段的值已经变为了0, 就将此数据报丢弃,并向源站发送时间超过报文。
➢当组成一个报文的所有分片未能在某一时限内到达目的主机 时,它就丢弃已收到的分片,然后也要产生时间超过报文向源 站发送。
加上原始数据报中的首部就可给出原始信源。
要包括数据的前8个字节是因为这前8个字节提供了关于端口号(UDP和TCP)和 序号(TCP)的信息,因而源站可以将差错情况通知这些协议(UDP或TCP)。
9
(一)目的站不可达
类型:3 代码: 0至15
检验和
未使用 (全0)
收到的IP数据报的一部分,包括IP首部以及数据报 数据的前8个字节
11
各代码的作用(续)
代码9:与目的网络的通信从管理上是禁止的。 代码10:与目的主机的通信从管理上是禁止的。 代码11:对所请求的服务类型,网络不可达。(与代码0不同) 代码12:对所请求的服务类型,主机不可达。(与代码1不同) 代码13:主机不可达。因为管理机构放置了一个过滤器在它上面。 代码14:主机不可达。因为主机的优先级被破坏了。这个报文由 路由器发出,指出所请求的优先级对该目的站是不允许的。 代码15:主机不可达。因为它的优先级被删掉了。
23
(一)回送请求和回答
8: 回送请求 0: 回送回答
类型:8 or 0 代码:0 标识符
检验和 序号
可选数据(由请求报文发送,由回答报文重复)
24
说明:
主机或路由器可以发送回送请求报文,收到回送请求报文 的主机或路由器发送出回送回答报文。 回送请求和回送回答报文可由网络管理员来使用,用来 检查IP协议的工作情况。 用回送请求和回送回答报文可测试一个主机的可达性, 通常是调用ping命令来这样做的。 格式中的标识符和序号字段在协议中没有正式定义,可 以由发送站任意使用。 可供选择的数据字段包含一个报文,它必须由回答的结 点在回送回答报文中完全一样的重复。

军用战术通信导航系统(1-PLRS)第6章

军用战术通信导航系统(1-PLRS)第6章

PLRS坐标选择
PLRS系统导航定位使用两种坐标系:地理坐 标系和平面相对坐标系。
PLRS的坐标转换在300*300公里的区域内进行。 为了同步内部坐标和外部军用格网基准(MGR) 坐标之间的关系,要给定PLRS三个以上协同工作 设备的军用格网基准位置,从而它们变成了基准 节点。 PLRS网络用三个距离和一个高度来定位,从而单 值地定出一个成员的三维位置。
不能使两个相邻时隙发射的信号因成员间的 距离而发生重叠。
2、空间配置 、
PLRS利用多边测距技术对系统用户进行定 位和跟踪。
每个用户要多次测量与不同中继用户的到达时间, 并且将其转送给主控设备。 主控设备利用这些到达时间来计算该网络内每台 设备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PLRS测量通道
PLRS网络的结构由PORT链、到达时间(TOA)链 和基准节点组成。
通常不允许某一用户在一个时帧内占有多于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时隙,因此时帧的意义在于表示用 户设备能够产生报告消息的最大速率。 时元表示一个用户设备所能发出报告信息的最低 速率,即每个用户单元在一个时元内至少要发送 一次报告信号。系统的时间结构如下图所示:
时隙是系统的最小时间单元。
时隙的划分应满足系统成员数目的要求, 并且考虑要能传输足够的信息, 同时保证用户中两个成员的间的最大距离 的保护时间,
系统时的作用
第一,使所有的成员具有统一的时元、时帧、 时隙的时间基准,使其每次发射信号都以统 一的时隙起点作为定时标准,保证时分多址 工作方式正常有序的进行; 第二,作为定位导航中精确测量到达时间 TOA的基准; 第三,由于定位报告系统采用直序扩频的伪 码编排和跳频图案都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也 需要有统一的时间基准,否则系统无法正常 协调工作。

信息论与编码第6章(2)

信息论与编码第6章(2)

17
第6章 信道编码
已知(7,3)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为 1 0 0 1 1 1 0 G 0 1 0 0 1 1 1 0 0 1 1 1 0 1 如果信息位为m [m0 , m1 , m2 ],则有 1 0 0 1 1 1 0 C [c6 , c5 , c4 , c3 , c2 , c1 , c0 ] [m0 , m1 , m2 ] 0 1 0 0 1 1 1 0 0 1 1 1 0 1 c6 m0,c5 m1,c4 m2,c3 m0 m2, c2 m0 m1 m2 , c1 m0 m1,c0 m1 m2
2010/12/19
g ( k 1)0 ....... g10 g 00
9
第6章 信道编码
生成矩阵
码空间中任何一个码字都可以写成基底的线性组合,即:
C [cn 1 , cn 2 ,....., c1 , c0 ] mk 1g k 1 mk 2 g k 2 ...... m1g1 m0 g 0 mG
• 当信息元确定后,码字仅由G矩阵决定,因此我们称这 k×n 矩阵G为该(n,k)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 • 如果已知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则任何一个k位信息 组对应的码字都可以由mG运算得到。
2010/12/19
10
第6章 信道编码
生成矩阵G(k×n)的特点
• 想要保证 (n,k)线性分组码能够构成k维n重子空间,G 的k个行 矢量gk-1,…, g1, g0必须是线性无关的,只有这样才符合作为基底 的条件。
c1c0可与n维矢量空间中的一个点对应全体码字所对应的点构成矢量空间里的一个子集发码一定在这个子集里传输无误时的收码也一定位于该子集对应到该子集却对应到该子集的另一点上633mdc36dmin3c1c2c3c4c5码集各码字间的距离是不同的码距最小者决定码的特性称之为最小距离dmin这里dmin3纠错能力是1检错能力是237dmincicic及ci定理61任何最小距离dmin的线性分组码其检错能力为dmin1纠错能力t为最小距离dmin表明码集中各码字差异的程度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抗干扰能力就越强是衡量分组码性能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通信原理第7版第6章PPT课件(樊昌信版)

通信原理第7版第6章PPT课件(樊昌信版)

系统的传递函数
描述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 学模型,表示输入和输出 之间的关系。
03
CATALOGUE
模拟调制系统
调制的定义与分类
调制的定义
调制是一种将低频信号加载到高 频载波上的技术,以便通过信道 传输。
调制的分类
调制可以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 制两大类。模拟调制是指用连续 变化的模拟信号去调制载波的幅 度、频率或相位。
章节概述
本章将介绍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振幅调制、频 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等。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能够了解数字调制的基本概念、原理 和技术,掌握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为进一 步学习通信系统的其他相关内容打下基础。
02
CATALOGUE
信号与系统
信号的分类与特性
01
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3
周期信号
线性调制系统(AM、FM)
AM(调幅)调制
AM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幅度来传 递信息的一种调制方式。在AM调制 中,低频信息信号叠加在载波上,并 通过信道传输。
FM(调频)调制
FM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传递 信息的一种调制方式。在FM调制中, 低频信息信号用来控制载波的频率变 化,从而实现信息的传输。
有效性
衡量通信系统传输有效信息的 能力,通常用传输速率或频谱
效率来表示。
可靠性
衡量通信系统传输信息的可靠 程度,通常用误码率(BER) 或信噪比(SNR)来表示。
实时性
衡量通信系统传输实时信号的 能力,通常用延迟时间来表示

安全性
衡量通信系统保护信息传输安 全的能力,通常用加密和认证
技术来表示。
误码率(BER)计算

移动通信系统第6章

移动通信系统第6章

六. 分集接收技术 1. 功能 分集接收是利用系统接收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信号, 由于这些信号具有互不相关的随机衰落特性,通过接收处 理后,达到克服瑞利衰落的目的。 2. 显分集接收 1)空间分集 a)定义 利用不同接收点收到的信号衰落的独立性,实现抗衰 落的功能。 空间略有变动,就可以出现较大的场强变动。空间的 间距越大,多径传播的差异就越大,所以场强的相关性就 越小。由于深衰落难得同时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分集便 能把衰落效应降到最小。 b)结构 发端一付天线,收端N付天线,间距D(D / )
有效性
3)复杂度 DSP 4)处理时延 复杂度越大,运算时间越长,处理时延越大。
3. 类型 1)波形编码器 根据话音信号的波形,采取抽样、量化、编码。其逼 真程度好、速率高、但占用带宽大,不适于直接用于移动 通信。 如:PCM64kb/s, ADPCM32kb/s 2)声源编码器 在发端提取产生话音信号的特征参数,在收端由编码 参数重新获得话音。 比特速率可以压缩的很低,但语音质量较差。
3. 功能 显著改善数字信息在数字移动变参信道传输过程中 由于各种噪声和干扰而造成的误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4. 差错控制的三种方式 a)前向纠错(FEC)——自动纠错 发端发送具有纠错性能的码,如果在传输过程中产生 的错误属于该纠错码能纠的类型,则收端译码器不仅能检 错,而且能自动纠错。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几乎都采用FEC方法。实现方法: I)线性分组码 BCH、FIRE、RS II)非线性码 卷积码(纠随机错误) b)反馈重传(ARQ) 经收端译码后,如发现传输有错,则通知发端重发接 收端认为错误的信息,直到收端认可为止。
Bs ——扩频解调输出LPF的带宽 Bw ——系统扩频信号的发信带宽
C Eb N 0 I B B w s (6 - 1)

差错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差错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差错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差错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通信和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差错检测和纠错的基本方法,包括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和海明码等。

3.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差错控制技术的优缺点,并能在给定情境下选择合适的差错控制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差错检测和纠错程序。

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差错控制技术,提高通信和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差错控制系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激发对相关学科的兴趣。

2.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严谨对待科学问题,树立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信息技术与通信工程领域,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差错控制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差错控制基本理论- 差错控制概念、原理及分类- 差错检测和纠错技术: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海明码等- 教材章节:第3章“差错控制技术”2. 差错控制技术应用- 差错控制技术在通信和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不同差错控制技术的优缺点比较- 教材章节:第4章“差错控制技术在通信与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3.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设计简单的差错检测和纠错程序- 分析实际通信和计算机系统中的差错控制问题- 教材章节:第5章“差错控制编程实践”和第6章“案例分析”教学安排和进度:1. 第1周:差错控制基本理论(第3章)2. 第2周:差错控制技术应用(第4章)3. 第3-4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第5章和第6章)4. 第5周:课程总结与复习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本课程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精品文档-计算机数据通信教程(张燕)-第6章 差错控制

精品文档-计算机数据通信教程(张燕)-第6章 差错控制

1
1100011
1 监督码元
第6章 差错控制
6.3.3 海明码 差错控制编码中用得较多的有一种线性分组码。所谓
线性分组码,它的信道编码方式是在k位信息码元后加上r 位监督码元,监督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构成线性关系。信 息码元确定后,监督码元可以根据编码规则,通过线性运 算得到。线性分组码构成如图6-1所示。
第6章 差错控制
表6-2 发送码元真值表

a6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a5 a4 00 00 01 01 10 10 11 11 00 00 01 01 10 10 11 11

a3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监督位
a2
S an1 an2 a1 a0 c
第6章 差错控制
若为偶校验,S=0,就认为无错;若S=1,就认为 有错。若为奇校验,S = 1,就认为无错;若S = 0,就 认为有错。我们把S的计算式称为监督关系式,S称为校 正子。
在海明码中,我们将监督码元增加一位,相应地设 计出两个监督关系式,得到两个校正子的值,两个校正 子就有四种可能的取值组合:00、01、10、11,表示了 四种不同的情况。其中一种表示无错,另外三种则可能 表示出现一个误码情况下的三个出错位置。依此类推, 若有r位监督码元,就能指出一个误码情况下的(2r –1) 个出错位置,这就是海明码的工作机理。
第6章 差错控制 表6-1 校正子与误码位置设定真值表
误码位置
S1
S2
S3
无错
0
0
0
a0
0
0
1
a1
0
1

差错控制

差错控制

第六章差错控制1.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1.1 差错的特点由于通信线路上总有噪声存在,噪声和有用信息中的结果,就会出现差错。

噪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热噪声,另一类是冲击噪声,热噪声引起的差错是一种随机差错,亦即某个码元的出错具有独立性,与前后码元无关。

冲击噪声是由短暂原因造成的,例如电机的启动、停止,电器设备的放弧等,冲击噪声引起的差错是成群的,其差错持续时间称为突发错的长度。

衡量信道传输性能的指标之一是误码率PO。

PO=错误接收的码元数/接收的总码元数目前普通电话线路中,当传输速率在600~2400bit/s时,PO在之间,对于大多数通信系统,PO在之间,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则要求误码率低于。

1.2 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差错控制方式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反馈纠错”,另一类称为“前向纠错”。

在这两类基础上又派生出一种称为“混合纠错”。

(1)反馈纠错这种方式在是发信端采用某种能发现一定程度传输差错的简单编码方法对所传信息进行编码,加入少量监督码元,在接收端则根据编码规则收到的编码信号进行检查,一量检测出(发现)有错码时,即向发信端发出询问的信号,要求重发。

发信端收到询问信号时,立即重发已发生传输差错的那部分发信息,直到正确收到为止。

所谓发现差错是指在若干接收码元中知道有一个或一些是错的,但不一定知道错误的准确位置。

图6-1给出了“差错控制”的示意方框图。

(2)前向纠错这种方式是发信端采用某种在解码时能纠正一定程度传输差错的较复杂的编码方法,使接收端在收到信码中不仅能发现错码,还能够纠正错码。

在图6-1中,除去虚线所框部分就是前向纠错的方框示意图。

采用前向纠错方式时,不需要反馈信道,也无需反复重发而延误传输时间,对实时传输有利,但是纠错设备比较复杂。

(3)混合纠错混合纠错的方式是:少量纠错在接收端自动纠正,差错较严重,超出自行纠正能力时,就向发信端发出询问信号,要求重发。

因此,“混合纠错”是“前向纠错”及“反馈纠错”两种方式的混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差错控制1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1.1 差错的特点由于通信线路上总有噪声存在,噪声和有用信息中的结果,就会出现差错。

噪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热噪声,另一类是冲击噪声,热噪声引起的差错是一种随机差错,亦即某个码元的出错具有独立性,与前后码元无关。

冲击噪声是由短暂原因造成的,例如电机的启动、停止,电器设备的放弧等,冲击噪声引起的差错是成群的,其差错持续时间称为突发错的长度。

衡量信道传输性能的指标之一是误码率PO。

PO=错误接收的码元数/接收的总码元数目前普通电话线路中,当传输速率在600~2400bit/s时,PO在之间,对于大多数通信系统,PO在之间,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则要求误码率低于。

1.2 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差错控制方式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反馈纠错”,另一类称为“前向纠错”。

在这两类基础上又派生出一种称为“混合纠错”。

(1)反馈纠错这种方式在是发信端采用某种能发现一定程度传输差错的简单编码方法对所传信息进行编码,加入少量监督码元,在接收端则根据编码规则收到的编码信号进行检查,一量检测出(发现)有错码时,即向发信端发出询问的信号,要求重发。

发信端收到询问信号时,立即重发已发生传输差错的那部分发信息,直到正确收到为止。

所谓发现差错是指在若干接收码元中知道有一个或一些是错的,但不一定知道错误的准确位置。

图6-1给出了“差错控制”的示意方框图。

(2)前向纠错这种方式是发信端采用某种在解码时能纠正一定程度传输差错的较复杂的编码方法,使接收端在收到信码中不仅能发现错码,还能够纠正错码。

在图6-1中,除去虚线所框部分就是前向纠错的方框示意图。

采用前向纠错方式时,不需要反馈信道,也无需反复重发而延误传输时间,对实时传输有利,但是纠错设备比较复杂。

(3)混合纠错混合纠错的方式是:少量纠错在接收端自动纠正,差错较严重,超出自行纠正能力时,就向发信端发出询问信号,要求重发。

因此,“混合纠错”是“前向纠错”及“反馈纠错”两种方式的混合。

对于不同类型的信道,应采用不同的差错控制技术,否则就将事倍功半。

反馈纠错可用于双向数据通信,前向纠错则用于单向数字信号的传输,例如广播数字电视系统,因为这种系统没有反馈通道。

1.3 误码控制基本原理我们先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如果你发出一个通知:“明天14:00~16:00开会”,但在通知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错误,变成“明天10:00~16:00开会”。

别人收到这个错误通知后由于无法判断其正确与否,就会按这个错误时间去行动。

为了使收者能判断正误,可以在发通知内容中增加“下午”两个字,即改为:“明天下午14:00~16:00开会”,这时,如果仍错为:“明天下午10:00~16:00开会”,则收到此通知后根据“下午”两字即可判断出其中“10:00”发生了错误。

但仍不能纠正其错误,因为无法判断“10:00”错在何处,即无法判断原来到底是几点钟。

这时,收者可以告诉发端再发一次通知,这就是检错重发。

为了实现不但能判断正误(检错),同时还能改正错误(纠错),可以把发的通知内容再增加“两个小时”四个字,即改为:“明天下14:00~16:00两个小时开会”。

这样,如果其中“14:00”错为“10:00”,不但能判断出错误,同时还能纠正错误,因为其中增加的“ 两个小时”四个字可以判断出正确的时间为14:00~16:00”。

通过上例可以说明,为了能判断传送的信息是否有误,可以在传送时增加必要的附加判断数据;如果又能纠正错误,则需要增加更多的附加判断数据。

这些附加数据在不发生误码的情况之下是完全多余的,但如果发生误码,即可利用被传信息数据与附加数据之间的特定关系来实现检出错误和纠正错误,这就是误码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

具体地说就是:为了使信源代码具有检错和纠错能力,应当按一定的规则在信源编码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冗余码元(又称监督码),使这些冗余码元与被传送信息码元之间建立一定的关系,发信端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就称为误码控制编码;在收信端,根据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的特定关系,实现检错或纠错,输出原信息码元,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就称误码控制译码(或解码)。

另外,无论检错和纠错,都有一定的误别范围,如上例中,若开会时间错为“16:00~18:0 0”,则无法实现检错与纠错,因为这个时间也同样满足附加数据的约束条件,这就应当增加更多的附加数据(即冗余)。

我们已知,信源编码的中心任务是消去冗余,实现码率压缩,可是为了检错与纠错,又不得不增加冗余,这又必然导致码率增加,传输效率降低;显然这是个矛盾。

我们分析误码控制编码的目的,正是为了寻求较好的编码方式,能在增加冗余不太多的前提下来实现检错和纠错。

再者,经过信源编码,如果传送信道容量与信源码率相匹配,而且信道内引入的噪声较小,则误码率一般是很低的。

例如,当信道的信杂比超过20dB时,二元单极性码的误码率低于 ,即误码率只分之一,故通过信道编码实现检错和纠错是可以做到的。

1.4 误码控制编码的分类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开发了各种误码控制编码方案,各自建立在不同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并具有不同的检错与纠错特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误码控制编码进行分类。

按照误码控制的不同功能,可分为检错码、纠错码和纠删码等。

检错码仅具备识别错码功能而无纠正错码功能;纠错码不仅具备识别错码功能,同时具备纠正错码功能;纠删码则不仅具备识别错码和纠正错码的功能,而且当错码超过纠正范围时可把无法纠错的信息删除。

按照误码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纠正随机错误的码与纠正突发性错误的码。

前者主要用于产生独立的局部误码的信道,而后者主要用于产生大面积的连续误码的情况,例如磁带数码记录中磁粉脱落而发生的信息丢失。

按照信息码元与附加的监督码元之间的检验关系可分为线性码与非线性码。

如果两者呈线性关系,即满足一组线性方程式,就称为线性码;否则,两者关系不能用线性方程式来描述,就称为非线性码。

按照信息码元与监督附加码元之间的约束方式之不同,可以分为分组码与卷积码。

在分组码中,编码后的码元序列每n位分为一组,其中包括k位信息码元和r位附加监督码元,即n=k+r ,每组的监督码元仅与本组的信息码元有关,而与其他组的信息码元无关。

卷积码则不同,虽然编码后码元序列也划分为码组,但每组的监督码元不但与本组的信息码元有关,而且与前面码组的信息码元也有约束关系。

按照信息码元在编码之后是否保持原来的形式不变,又可分为系统码与非系统码。

在系统码中,编码后的信息码元序列保持原样不变,而在非系统码中,信息码元会改变其原有的信号序列。

由于原有码位发生了变化,使译码电路更为复杂,故较少选用。

根据编码过程中所选用的数字函数式或信息码元特性的不同,又包括多种编码方式。

对于某种具体的数字设备,为了提高检错、纠错能力,通常同时选用几种误码控制编码方式。

在表6-1中,列出了常见的几种误码控制编码方式。

以下,以线性分组码为例,对几种简单的编码方式进行介绍。

1.5 有关误码控制编码的几个基本概念(1)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信息码元又称信息序列或信息位,这是发端由信源编码后得到的被传送的信息数据比特,通常以k表示。

由信息码元组成的信息组为:在二元码情况下,每个信息码元m的取值只有0或1,故总的信息码组数共有个,即不同信息码元取值的组合共有组。

监督码元又称监督位或附加数据比特,这是为了检纠错码而在信道编码时加入的判断数据位。

通常以r表示,即为:n=k+r或r=n-k经过分组编码后的码又称为(n,k)码,即表示总码长为n 位,其中信息码长(码元数)为k位,监督码长(码元数)为r=n-k。

通常称其为长为n的码字(或码组、码矢)。

(2)许用码组与禁用码组信道编码后的总码长为n,总的码组数应为,即为。

其中被传送的信息码组有个,通常称为许用码组;其余的码组共有()个,不传送,称为禁用码组。

发端误码控制编码的任务正是寻求某种规则从总码组()中选出许用码组;而收端译码的任务则是利用相应的规则来判断及校正收到的码字符合许用码组。

通常又把信息码元数目k 与编码后的总码元数目(码组长度)n之比称为信道编码的编码效率或编码速率,表示为:R=k/n=k/k+r这是衡量纠错码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监督位越多(即r越大),检纠错能力越强,但相应的编码效率也随之降低了。

(3)码重与码距在分组编码后,每个码组中码元为“1”的数目称为码的重量,简称码重。

两个码组对应位置上取值不同(1或0)的位数,称为码组的距离,简称码距,又称汉明距离,通常用d表示。

例如:000与101之间码距d=2;000与111之间码距d=3。

对于(n,k)码,许用码组为个,各码组之间距离最小值称为最小码距,通常用表示。

码距又称汉明距。

最小码距的大小与信道编码的检纠错能力密切相关。

以下举例说明分组编码的最小码距与检纠错能力的关系。

设有两个信息A和B,可用1比特表示,即0表示A,1表示B,码距=1。

如果直接传送信息码,就没有检纠错能力,无论由1错为0,或由0错为1,收端都无法判断其错否,更不能纠正,因为它们都是合法的信息码(许用码)。

这可用图6-2来说明。

由图中看出,A与B之间最小码距为1,只要发生一位误码就会变成另一个许用码,无法检纠其错误。

如果对这两个信息A和B经过信道编码,增加1比特监督码元,得到(2,1)码组,即:n=2、k= 1、r=n-k=1,就具有检错能力,由图6-3来说明。

由于n=2,故总码组数为,以由于k=1,故许用码组数,其余为禁用码组。

由图中看出,许用码组有两种选择方式,即00与11,或01与10,其结果是相同的,只是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约束规律不同。

现采用信息码元重复一次得到许用码组的编码方式,故许用码组为00表示A,11表示B。

这时A和B都具有1位检错能力,因为无论A(00)或B(11)如果发生一位错码,必将变成01 或10,这都是禁用码组,故收端完全可以按不符合信息码重复一次的准则来判断为误码。

但却不能纠正其错误,因为无法判断误码(01或10)是A(00)错误造成还是B(11)错误造成,即无法判定原信息是A或B,或说A与B形成误码(01或10)的可能性(或概率)是相同的。

由图6-3中又可看出,如果产生二位错码,即00错为11,或11错为00,结果将从一个许用码组变成另一个许用码组,收端就无法判断其错否。

通常用e表示检错能力(位数),用t表示纠错能力( 位数)。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2的情况下,码组的检错能力e=1,纠错能力t=0。

为了提高检纠错能力,可对上述二个信息A和B经过信道编码增加2比特监督码元,得到(3,1 )码组,即n=3、k=1、r=n-k=2,总的码组数为,由图6-4来说明其检纠错能力。

信道编码后,许用码组之间的最小码距d 0越大,检纠错的能力就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