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应变检测技术交底
小应变检测讲义
一、检测目的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别桩身完整性。
定性判断,桩身完整否。
缺陷类型甚至都必须结合地质条件、施工记录和监理日志才能综合推测。
二、规范中的基本要求1、桩身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普通混凝土7天,早强型3天—14天?),且不应低于15Mpa。
2、关于检测数量(1)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基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
(2)每个柱下承台检测桩数不应少于1根。
3、激振点和检测点(1)实心桩激振点应选择在桩中心,检测点宜在距离桩中心2/3半径处。
(2)对于空心桩,激振点和检测点宜为桩壁厚1/2处,激振点和检测点与桩中心的连线宜呈90度。
(3)D≤800,2个测点;800<D≤1250,3个测点1250<D≤2000,4个测点。
每个测点有效信号不少于3个。
对于预应力管桩,应在相互垂直的直径是各布置2个测点。
三、前期准备过程中的要点:1、进行现场调查、搜集工程地质资料、基桩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监理日志。
从中搜集的重要信息:(1)检测桩号(2)桩长、桩型、基础类型、承载力及设计砼强度(3)施工中出现的异常(缺陷判断)2、桩头处理(甲方通知施工方现场处理)凿掉浮浆-打磨平整-桩头干净无积水无破碎(其实不一定要完全干燥)桩头处理的要求:对于灌注桩,桩顶应凿至新鲜混凝土面,并用打磨机将测点和激振点磨平。
干净无积水。
无浮浆。
对于预应力管桩,若法兰盘与桩身混凝土之间有松动和破损现象,则必须用电锯截除,不可凿除。
四、检测过程:1、激振设备的选择:力锤、力棒短桩和浅部缺陷的桩。
选择刚度较大的力锤,产生的入射波脉冲较窄,频率较高,分辨率较高。
其缺陷在于衰减快,检测深度小。
长桩和深部缺陷的桩。
选用刚度较小的锤,入射波的脉冲较宽频率较低,传播距离远,检测深度大、缺陷:分辨率低,较小缺陷被过滤。
基桩动测仪(小应变)操作规程
基桩动测仪操作规程
一、检测人员到达检测现场后,要对基桩情况先进行了解,决定采用何种传感器和何种击振方式进行试验。
二、试验前要对桩头进行处理,桩头混凝土不应有松动或离析情况,应为平整和良好混凝土面,测试点要用磨光机打磨一个5cm的平面,要求平面水平光滑。
三、等桩头处理完毕,连接仪器和传感器,将传感器用黄油、橡皮泥等粘性耦合剂粘结在桩头测点上,并压紧。
四、打开主机,设置各种参数,并做好各项原始记录。
五、要求击振人员敲击桩头指定部位,观察采集信号,在采集到四条相似信号时停止敲击,并对信号进行初步分析,发现虚假或异常信号及时复测。
一般每个桩采集2~4组信号,分别保存,对于大直径或重要部队桩基,可多布测点。
六、对于存有疑问的信号,可采用变换测点和变换击振物品的方法予以验证。
七、试验完成后将仪器、传感器擦拭干净放入仪器箱。
收集所有与试验有关资料,返回试验室进行数据处理工作。
八、其他注意事项
仪器和传感器为精密仪器,在运输和使用时要注意防震、防潮,现场使用时要注意防止太阳暴晒。
试验检测安全技术交底范本模板
一、一、项目名称二、二、工程概况三、三、试验检测内容四、四、安全技术措施一、一、安全操作规程1. 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本范本内容,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2. 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试验检测设备、仪器、工具完好。
3. 作业过程中,应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1)进入试验检测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2)操作试验检测设备时,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
(3)使用电气设备时,应确保电源线绝缘良好,并定期检查。
(4)试验检测过程中,严禁触摸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5)试验检测现场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二、二、现场安全措施1. 试验检测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
2. 试验检测区域应设有安全防护设施,如围栏、警示灯等。
3. 试验检测现场应配备灭火器、急救箱等应急设施。
4. 试验检测现场应设有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安全。
三、三、紧急情况处理1. 发生火灾时,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并迅速撤离现场。
2. 发生触电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用绝缘物将触电者与电源隔离,并迅速进行急救。
3. 发生人员受伤时,立即进行急救,并迅速联系医院。
4. 发生设备故障时,立即切断电源,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四、四、试验检测注意事项1. 试验检测过程中,严禁擅自更改试验检测参数和设备设置。
2. 试验检测过程中,严禁将试验检测样品与无关物品混合。
3. 试验检测完成后,应将试验检测设备、仪器、工具整理归位,并清理现场。
4. 试验检测过程中,应做好记录,确保试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五、五、试验检测人员职责1. 试验检测人员应熟悉本范本内容,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2. 试验检测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试验检测人员应严格遵守试验检测纪律,确保试验检测数据真实可靠。
4. 试验检测人员应积极配合现场安全管理,确保试验检测作业安全。
六、六、试验检测现场环境要求1. 试验检测现场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技术交底-支护桩
SG-006技术交底大英县禾鑫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工程名称大英县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司监理单位四川元丰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四川凯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交底部位支护桩交底日期交底人签字接受人签字交底内容:一、工艺流程1、支护桩挖孔桩采用流水作业。
施工准备→定位放线→钢护筒施工→钻机就位校正→钻孔、掏渣→清孔→成孔检查→下放钢筋笼及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养护→挖冠梁槽→破桩头→小应变检测→绑扎冠梁钢筋→浇筑冠梁混凝土2、桩间支护分层开挖土方→修整坡面→铺设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挖土至下一层施工深度→挖土至锚索设计标高以下0.7m→清理边坡→锚索成孔→安装锚索及注浆→铺设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注浆强度达到80%锚索张拉锁定→挖土至下一层施工深度→修整坡面→铺设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重复以上工序直到设计深度二、施工方法1、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依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及相关图纸,由项目部专业测量人员进行施测、定位。
为确保本工程的施工测量精度,在现场布设3个平面基准点和6个水准基准点,做好长久保护措施。
桩位测放完成后,首先由项目技术负责组织专业测量人员、技术质量部、作业队伍逐线逐点复核检查,然后填写桩位测放报审表,请监理单位复核,复核无误之后,用长500mm,ф18的钢钎打成深300mm的钎孔灌白灰粉定位。
2、埋设护筒(1)采用以桩点为中心,挖出比设计桩径大0.1m,深 1.0m 圆坑,用钢钎插检 1.5m,确认其下无障碍物或块状建筑垃圾,即可下入护筒。
(2)钢护筒应保证同心圆,筒高5m。
内径大于设计桩径100mm-200mm,护筒中心与桩中心偏差不大于50mm。
(3)校准后,即用粘性土对称均匀地投入护筒与周围土间隙中,逐层捣实,以确保护筒埋设稳固。
筒口应高出地面200mm。
3、钻孔施工(1)钻孔:本场地地层条件极适合旋挖成孔工艺,且旋挖成孔具有:成孔质量高、钻机易移动,单孔成孔时间短等优点,因此本工程全部采用旋挖钻机成孔,钻头直径误差不大于20mm。
建筑施工现场各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流程(仅供参考)垫层熟悉施工图→看规划红线→复核水准点→塔吊基础施工(设集水沟)→原始地貌标高测量→保护定位桩→塔吊(报装)安装→放开挖线→技术交底→机械挖土→放线→人工挖土平土→测量桩头标高并做好标记→破桩头→大小应变检测→地槽验收→放线→木工支模→垫层砼→拆模→清理2. 基础基础柱定位放线→技术交底→木工支模→承台钢筋绑扎→承台钢筋电焊定位→柱筋定位→水电预埋→基础砼→拆模→清理→基础验收→土方回填3。
外架搭设技术交底→外架硬化→排水沟→集水沟→外架搭设→硬质封闭→挂安全网→外架验收4.主体主体柱定位放线→技术交底→柱筋绑扎→抄水平(1米关系线)→水电预埋→木工支模→板筋绑扎→水电预埋→检查(垂直、几何尺寸、节点)→砼浇注→养护→拆模→清理→弹建筑1米线→砼强度检测→房屋沉降观测→人货梯基础→人货梯(报装)安装5。
砌体砌体放线→技术交底→植筋→植筋拉拔检测→反坎支模→反坎砼→砌底砖→预制砼过梁和砼配块→砌加气块→拉结筋安放→检查垂平度→窗台压顶支模→窗台压顶砼→窗台压顶拆模→砌预制砼配块→弹建筑1米线→安放砼过梁→顶砌→安装消防箱→构造柱支模→构造柱砼→构造柱拆模→清理6。
抹灰(油漆)技术交底→外墙挂钢丝网→湿水→甩浆→灰饼→护角→洞口交接→门窗安装→湿水→抹糙面灰→抹面层灰→养护→贴砖→勾缝→清洗→门窗打胶→安装玻璃→一遍腻子→二遍腻子→打磨→底漆→一遍面漆→二遍面漆→零星收口→水电安装→洞口吊洞→油漆技术交底→内墙挂钢丝网→湿水→甩浆→灰饼→护角→水电预埋→补线槽→门窗安装→湿水→抹糙面灰→抹面层灰→养护→弹建筑1米线→门窗交接→门窗收口→清理→门窗打胶→安装玻璃→一遍腻子→二遍腻子→打磨→底漆→一遍面漆→二遍面漆技术交底→一遍保温→二遍保温→抗裂砂浆→网格布→抗裂砂浆→弹建筑1米线→门窗交接→门窗收口→清理→门窗打胶→安装玻璃→一遍腻子→二遍腻子→打磨→底漆→一遍面漆→二遍面漆技术交底→安装伸缩缝→去保护膜→挂钢丝网→扫浆→抹灰→油漆或贴砖电梯井拆架→井道交接→电梯安装→电梯门收口→清理7。
试验检测_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试验检测工作顺利进行,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现将试验检测安全技术交底如下,请全体参与试验检测人员认真学习和执行。
二、交底内容1. 作业人员要求(1)试验检测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熟悉试验检测方法和操作规程。
(2)试验检测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毒面具等。
(3)试验检测人员应了解作业现场环境,掌握相关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作业现场安全措施(1)试验检测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危险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试验检测设备、仪器应放置稳固,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3)试验检测过程中,应保持现场整洁,不得堆放杂物,防止绊倒、摔伤等事故发生。
(4)试验检测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砂等。
3. 试验检测设备安全操作(1)试验检测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
(3)试验检测过程中,严禁违规操作,如超负荷、强行启动等。
(4)试验检测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 试验检测现场环境安全(1)试验检测现场应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2)试验检测现场应避免高温、潮湿、强电磁场等恶劣环境。
(3)试验检测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现场环境安全。
5. 试验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试验检测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2)试验检测过程中,严禁操作人员擅自离开岗位。
(3)试验检测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4)试验检测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三、交底要求1. 试验检测人员应认真学习本安全技术交底内容,提高安全意识。
2. 试验检测现场负责人应负责监督本安全技术交底的执行情况。
3. 试验检测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技术交底要求,确保试验检测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4. 试验检测现场应定期对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复习,确保全体人员掌握安全知识。
配合桩基低应变检测技术交底
中铁十四局集团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技术交底书单位/部门:一工区工程部主送单位 工程 名称/部位 架子二队 龙佛寺绕城高速立交特大桥 日 期 桩基检测 2010 年 02 月 26 日 编号第 1 页/共 2 页龙佛寺绕城高速立交特大桥配合检测单位完成桩基低应变检测技术交底架子二队: 为做好桩基低应变的现场检测工作,为下一步的承台施工做准备,现将龙佛寺绕城高速 立交特大桥配合检测单位完成桩基低应变检测的技术方案及要求交底如下, 望你队认真学习, 积极配合桩基低应变的现场检测工作。
1.桩基完整性检测在桩顶设计标高进行; 2.受检桩身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 70%且桩身混凝土不低于 15MPa(龙佛寺绕 城高速立交特大桥桩基混凝土设计为 C40,检测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 28MPa) ,龄期不低于 7 天; 3.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相同; 4.桩顶面凿至硬实混凝土面,清除浮浆并大致平整,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传感器安装点 和激振点打磨光滑; 5.桩头打磨点的要求按规范《TB10218-2008》4.3.2-1 进行打磨;打磨点应为 10~15cm 的圆,不能离主筋太近,各安装点离激振点的距离为桩半径的 2/3,如图一所示; 6.桩身完整性检测在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进行。
准备好下基坑的梯子; 7.现场准备好黄油,安排配合人员两人,施工技术员必须到场。
提供被测桥的纵断面图, 每次检测时提供被检墩台的桩基布臵图、地基资料及钻孔记录、灌注记录; 8.桩头清理干净,不得有水,用空压机将桩头上的石子和尘土吹干净;由于垫层对检测 结果有影响,因此在浇灌垫层之前报检;签收者意见: 编制: 复核: 签收: 保存期限:至工程竣工中铁十四局集团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技术交底书单位/部门:一工区工程部主送单位 工程 名称/部位 架子二队 龙佛寺绕城高速立交特大桥 日 期 桩基检测 图一:实心桩不同桩径激振点和传感器安装点布臵示意图 2010 年 02 月 26 日 编号第 2 页/共 2 页2 R 32 R 3激振点 传感器安装点 桩径d=1.0m、1.25m 桩径d=1.5m9.准备工作做好后,提前 60 小时报检。
小应变检测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三、交底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四、交底人:____________________五、接受人:____________________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3. 工程规模:____________________4. 工程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二、小应变检测目的1. 了解工程结构受力情况,确保结构安全;2. 发现潜在缺陷,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3. 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工程效益。
三、小应变检测范围及内容1. 检测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2. 检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四、小应变检测安全注意事项1. 检测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资质,熟悉检测仪器及操作规程;2. 检测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无关人员不得进入;3. 检测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检测数据准确;4. 检测设备必须定期校验,确保检测精度;5. 检测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意外事故发生;6. 检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检测,并上报相关部门。
五、小应变检测安全措施1. 检测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2. 检测设备应放置稳固,防止坠落;3. 检测现场应设置警戒线,并安排专人负责维护;4. 检测过程中,注意脚下安全,防止滑倒;5. 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设置安全网;6. 检测现场应配备急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六、小应变检测应急预案1.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检测,并上报相关部门;2. 如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采取相应措施;3.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配合调查;4. 检测现场应设置应急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小应变法基桩检测技术交底书
基桩检测技术交底书1、检测内容及目的采用低(小)应变反射波法对基桩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
根据要求基桩桩长一般不大于40.0m的桩应进行低应变反射波法桩身完整性检测;2、检测依据《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 10218-2008)3、检测前准备工作(1) 桩顶应凿至设计标高且桩顶面应为硬实混凝土面并大致水平。
传感器安装点和激振点应打磨光滑并处于水平状态。
将被测桩头除去浮浆,凿出松动和有裂缝破损部分,表面应平整干净无积水,露出密实混凝土面,大致凿平。
建议在破除桩头时,应避免采用爆破、破拆车等容易破坏桩头的措施。
对于预应力管桩,当法兰盘与桩身混凝土之间结合紧密时,可不进行处理,否则必须将其截除磨平后方可进行检测。
(2) 对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当激振点在桩顶中心时,传感器安装点与桩中心的距离宜为桩半径的2/3;当激振点不在桩顶中心时,传感器安装点与桩中心的距离宜为桩半径的1/2。
当桩径不大于800mm时不宜少于2个测点,当桩径大于800mm时且不大于1250mm时不宜少于3个测点,当桩径大于1250mm时不宜少于4个测点。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激振点和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处,传感器安装点、锤击点与桩顶面圆心构成的平面夹角宜为90°。
(3) 激振点与传感器安装点应避开钢筋笼的主筋影响,建议距离桩的主筋不小于50mm。
(4) 当桩头侧面与混凝土垫层相接时,除非对测试信号没有影响,否则应凿除断开。
(5) 建议检测时避免大型机械通过,或爆破等振动源产生。
接下页:传感器安装点和激振点示意图见下图1,结合现场桩基桩径情况进行清洁磨平。
激振点传感器安装点D≤0.8m 0.8m<D≤1.25m 1.25m<D≤2.0m 图1 实心桩不同桩径激振点和传感器安装点布置示意图。
低应变检测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低应变检测作业安全、高效、顺利进行,提高检测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1. 低应变检测作业人员;2. 作业现场管理人员;3. 有关技术支持人员。
三、交底内容1. 作业现场安全注意事项(1)检测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2)检测现场应配备消防器材,确保消防通道畅通;(3)作业人员应穿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4)现场施工设备应保持完好,不得存在安全隐患;(5)作业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作业流程。
2. 机械设备安全操作(1)检测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2)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3)设备操作过程中,严禁超负荷、超范围使用;(4)设备运行过程中,严禁触碰设备运动部件,防止发生意外伤害;(5)设备停机时,应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防止误操作。
3. 检测作业安全操作(1)检测前,应对检测区域进行勘查,了解现场环境,评估安全风险;(2)检测过程中,应确保检测人员与检测设备保持安全距离;(3)检测过程中,严禁操作人员站立在设备上或跨越设备进行操作;(4)检测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检查;(5)检测结束后,应对检测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无安全隐患。
4. 应急处理(1)发生火灾时,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并迅速撤离现场;(2)发生触电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对伤者进行急救,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3)发生高空坠落事故时,立即对伤者进行急救,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4)发生其他意外事故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并迅速报告上级部门。
四、交底要求1. 作业人员应认真学习本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掌握安全操作技能;2. 作业现场管理人员应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安全;3. 技术支持人员应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确保检测作业顺利进行。
五、交底人:XXX六、接受人:XXX七、交底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基桩检测技术-小应变
基桩检测技术-小应变基桩检测技术——反射波法1.反射波法测桩基完整性原理在桩顶激振,弹性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在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面(如桩底、断桩或严重离析)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颈或扩颈)部位,将产生反射波,桩的特性满足一维波动方程。
2.检测方法2.1桩头处理桩头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测试信号的质量。
因此,要求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基本等同。
灌注桩应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露出坚硬混凝土表面;桩顶应平整干净无积水;敲击点和传感器粘接部位应打磨平整,否则多次锤击时信号重复性较差;外露主筋过长应截去,避免高频影响。
当桩头与承台或垫层相连时,对测试信号会产生影响,测试时桩应与混凝土承台断开;当桩头侧面与垫层相连时,除非对测试信号没有影响,否则应断开。
2.2传感器的安装和激振操作(1)传感器用耦合剂粘结时,粘结层应尽可能薄;传感器底安装面应与桩顶面紧密接触。
传感器安装部位应在距桩中心2/3半径处;激振以及传感器安装均应沿桩的轴线方向。
(2)为了能对室内信号分析发现的异常情况提供必要的比较或解释依据,检测过程中,同一工程的同一批桩的试验操作宜保持同条件,不仅要对激振操作、传感器和激振点布置等某一条件改变进行记录,还要记录桩头外观尺寸和混凝土质量的异常情况。
(3)桩径增大时,桩截面各部位的运动不均匀性也会增加,桩浅部的阻抗变化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
故应增加检测数量,通过各接收点的波形差异,大致判断浅部缺陷是否存在方向性。
每个测点有效信号不少于3个,而且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通过叠加平均提高信噪比。
(4)瞬态激振通过改变锤的重量及材质,可改变冲击入射波的脉冲宽度及频率成分。
锤头质量较大或刚度较小时,冲击入射波脉冲较宽,低频成分为主;当冲击力大小相同时,能量较大,应力波衰减较适合于获得长桩桩底信号或下部缺陷的识别。
2.3测试参数设定从时域波形中找到桩底反射位置,仅仅是确定了桩底反射的时间,根据△T=2L/C,只有已知桩长L才能计算波速C,因此桩长参数应以实际记录的施工桩长为依据,按测点到桩底的距离设定。
小应变检测
感谢观看
相关检测词汇
高应变检测、低应变检测、地基检测、混凝土检测、灌注桩质量检测、超声波透射、钻孔取芯、空气质量检 测、室内空气中氡、甲醛、氨、苯、TVOC等五项检测、有室内装修材料中游离甲醛、TVOC、苯、甲苯异氰酸酯 (TDI)释放量或含量检测、环境放射性水平评价、放射性氡气、γ射线检测、水质分析检测、地震勘探、电法 勘探、雷达法检、溶洞探测、考古探测、管线探测、隐患探测、滑坡体探测、地下水探测、软弱层探测、覆盖层 探测、松弛圈探测、隧洞砼检测、防渗帷幕探测、隐伏构造探测、风化卸荷探测、隧洞超前预报、锚杆无损检测、 灌浆质量检测、如载荷、深井载荷试验、寻宝、探墓。
小应变检测
低应变动力检测
目录
01 相关检测词汇
03 局限性
02 原理 04 应用
小应变检测,也称为低应变动力检测,它是相对对大应变动力检测而言的。低应变检测是从事岩土工程检测、 结构检测、工程物探、工程测绘、房屋质量检测、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环境化学检测、环境工程、安全评价、水 务设计与建设行业、水利水电行业、铁路、公路交通行业、化工、市政等行业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环境保护相 关的技术服务、咨询、开发工作,以及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延伸业务。
小应变检测规范
小应变检测规范小应变检测是指针对建筑结构、桥梁、隧道等工程结构进行的变形和位移监测技术。
小应变检测对于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评估、结构监控、损伤检测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证小应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规范和流程至关重要。
以下是小应变检测规范的一些建议:1. 监测方案设计在进行小应变检测前,需明确监测目的和监测对象,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监测方案设计。
监测方案设计应包括监测点布设、传感器选型、监测频率、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等。
2. 传感器选型传感器是小应变检测的核心设备,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对于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传感器的选型应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来确定,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应变计、位移传感器等。
选用传感器时应考虑其测量范围、精度、稳定性等因素。
3. 监测点布设监测点的布设应合理、均匀,并覆盖整个结构的关键部位。
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来确定。
同时,应考虑结构的变形模式和力学特性合理布设监测点。
4. 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应按照设计方案和监测频率进行。
采集到的数据需进行整理和分析,通常可以采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
处理后的数据可以用来绘制变形图、位移曲线等,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5. 监测频率监测频率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结构的特点和监测目的。
较为稳定的结构可以选择较低的监测频率,如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而对于较为复杂或重要的结构,应选择较高的监测频率,以便及时了解结构的变化情况。
6. 监测报告和评估小应变监测结果应进行定期的报告和评估。
监测报告应详细记录监测过程和结果,并提供分析和评价。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对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估和损伤检测,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总之,小应变检测规范是保证监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通过合理的监测方案设计、合适的传感器选型、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可以及时了解结构的变化情况,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评估和结构监控提供科学依据。
小应变检测技术交底
小应变检测技术交底一、小应变检测定义及适用范围反射波法是基桩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它“适用于通过分析实测混凝土灌注桩和预制桩等刚性材料桩的桩顶速度响应信号的特征来分析桩身的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位置及影响程度,判断桩端嵌固情况。
反射波法是在桩身顶部进行竖向激振产生弹性波,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差异的界面(如桩底、裂缝、断桩和严重离析等)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颈或扩颈)部位,将产生反射波,经接收放大,通过分析实测曲线特征,以判断桩身完整性。
小应变检测技术一般适用于桩长小于40m的桩基。
二、检测仪器与设备1、检测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及处理仪、传感器、激振设备和专用附件。
2、根据桩型和检测目的,宜选择不同材质和质量的力锤和力棒,以获得所需的激振频率和能量。
三、灌注桩常见质量缺陷1、钻(冲)孔灌注桩(1)对于有泥浆护壁的钻(冲)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及孔壁泥皮过厚是导致承载力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
(2)水下浇注混凝土时,施工不当如导管下口离开混凝土面、混凝土浇注不连续时,桩身会出现断桩的现象,而混凝土搅拌不均、水灰比过大或导管漏水均会产生混凝土离析。
(3)当泥浆相对密度配置不当,地层松散或呈流塑状,或遇承压水层时,导致孔壁不能直立而出现塌孔时,桩身就会不同程度的出现扩颈、缩颈或断桩现象。
(4)钢筋笼的错位(如钢筋笼上浮、扭曲或偏靠孔壁)也是这类桩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5)对于干作业钻孔灌注桩,桩底虚土过多时导致承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当地层稳定性差出现塌孔时,桩身也会出现夹泥或断桩现象。
四、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常见缺陷时程曲线波形特征混凝土灌注桩种类较多,桩身成形条件隐蔽,并常用于高速公路桥梁、港口码头等重要工程的桩基。
如施工时不符规范要求,现场记录马虎,难免不会出现各种类型桩身缺陷,反映在混凝土灌注桩桩身缺陷的反射波波形特征如下:1、离析,同相,波形不规则,频率较低,第一反射波与初始波同相,后续反射信号杂乱,能量较弱,一般不掩盖缺陷下部桩身出现的较大的第二缺陷信号,但若果本身是第二缺陷,则信号易被第一缺陷掩盖;桩身部出现,则不易分辨。
小应变检测
小应变检测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70%,且不小于15MPa。
8.1 适用范围8.1.1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置。
8.1.2 本方法的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8.2 仪器设备8.2.1 检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基桩动测仪》JG/T 3055的有关规定,且应具有信号显示、储存和处理分析功能。
8.2.2 瞬态激振设备应包括能激发宽脉冲和窄脉冲的力锤和锤垫;力锤可装有力传感器;稳态激振设备应包括激振力可调、扫频范围为10~2000Hz的电磁式稳态激振器。
现场检测8.3.1 受检桩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桩身强度应符合本规范第3.2.6条第1 款的规定。
2 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等同。
3 桩顶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8.3.2 测试参数设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 ;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2000Hz。
2 设定桩长应为桩顶测点至桩底的施工桩长,设定桩身截面积应为施工积。
3 桩身波速可根据本地区同类型桩的测试值初步设定。
4 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和频域分辨率合理选择;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1024点。
5 传感器的设定值应按计量检定结果设定。
8.3.3 测量传感器安装和激振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 传感器安装应与桩顶面垂直;用耦合剂粘结时,应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
2 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半径处;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处。
3 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的主筋影响。
4 激振方向应沿桩轴线方向。
5 瞬态激振应通过现场敲击试验,选择合适重量的激振力锤和锤垫,宜用宽脉冲获取桩底或桩身下部缺陷反射信号,宜用窄脉冲获取桩身上部缺陷反号。
低应变检测技术交底
低应变检测技术交底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检测内容:低应变检测武汉市东西湖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2016年XX月XX日使用说明1.《低应变检测技术交底》可作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安排低应变检测工作前做好准备工作以及见证资料编写的参考资料。
2.施工单位在进行低应变检测前,应根据天气情况、现场条件以及工程内容,结合本文相应的条款进行准备工作、现场配合与资料编写。
3.具体规程及见证资料附后,供各方随时参阅。
4.必填与选填项目见附表1、附表2。
武汉市东西湖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一、前言本中心受委托承担本次低应变检测工作,为高效圆满地完成检测任务,并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基桩的质量情况,特制订本技术交底资料,供建设方参考。
二、检测依据及执行标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以及设计图纸要求,并参照湖北省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中的规定进行检测工作。
三、主要仪器设备1、动测仪RS-1616K(S)1套;2、其他相关耗材;以上仪器经计量部门检定,均在使用有效期内。
四、现场检测流程:关于黑字部分的具体解释将在后文详细阐述。
五、进场前现场准备工作受检桩桩身混凝土强度应达到桩身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受检桩桩长L与桩径或截面边长d的比不宜大于50,且桩长不宜大于50m;超过有效检测范围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该方法的适用性。
桩头处理要求;(1)桩顶宜剔至设计标高。
(2)应凿去浮浆及破损部分,露出新鲜密实的混凝土,平整桩头。
(3)处理桩头外露钢筋,使其不影响正常检测工作。
(4)当桩头与桩侧混凝土相连或被覆盖时,应进行开挖处理,排除垫层影响。
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请提前1到2天通知,方便安排进场检测。
六、检测数量及方式检测开始前,施工方需提供设计说明图与标明桩号桩位图一份,根据设计说明要求,现场检测方式分为全检与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样检测。
当检测方式为抽样检测时,检测数量应参照设计说明中相应条款,同时检测数量不得低于规范规定的最低标准,当出现图纸要求与规范相悖时,实际检测数量应以规范要求为准。
小应变检测
低应变法(小应变法)一、基本要求与内容(1)施工后,宜先进行工程桩完整性检测后进行承载力检测。
当基础埋深较大时,桩身完整性检测应在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进行。
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检测方法应采用低应变法。
低应变法试验应由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承担。
(2)当采用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Ⅲ、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宜采用低应变法在未检桩中继续扩大抽检。
(3)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2)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3)当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施工工艺不同的桩数量较多,或为了全面了解整个工程基桩的桩身完整性情况时,应适量增加抽检数量。
(4)当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5)低应变法的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6)桩身完整性类别应按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表判定。
二、核查办法(1)核查试验是否由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承担。
(2)核查检测报告内容是否符合规定。
(3)核查检测报告是否附有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实测信号曲线。
(4)核查检测报告有无桩身波速取值、桩身完整性描述、缺陷位置及桩身完整性类别、无时域信号时段所对应的桩身长度标尺、指数或线性放大的范围及倍数或幅频信号曲线分析的频率范围、桩底或桩身缺陷对应的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等基本信息。
三、核定原则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
(1)出具检测报告的单位无相应检测资质。
(2)应采用低应变法检测的单位工程无相应检测报告或检测数量不足。
(3)评价结果桩身完整性类别为Ⅳ类的桩,又未采取补强措施。
(4)检测报告内容不符合规定或结论不准确。
小应变和静载检测方案2
小应变和静载检测方案2随着现代工业领域的不断发展,小应变和静载的检测成为了工程应用中重要的环节。
小应变和静载检测技术不仅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还能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两种小应变和静载的检测方案。
方案一:式样系数法式样系数法是基于物体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范围的一种小应变检测方法。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廉,不需要进行图像处理,能够快速计算出物体的变形量。
式样系数法的流程如下:1.选取合适的试验体并进行标记;2.对试验体进行变形;3.通过截面面积变化计算得到应变量;4.通过实验数据和物理模型计算得到式样系数。
其中,式样系数是指物体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对应变量的影响系数。
式样系数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快速测量和计算变形量。
同时,这种方法的实验难度较小,不受试验环境的影响。
但是,该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如可能受到试样形状、尺寸和表面状态的影响,并且对于较小的应变量精度较低。
方案二:光弹法光弹法是一种应力与应变测量方法,也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应变测量方法。
光弹法的原理是利用光学原理和弹性力学原理,将两种物理方式结合起来实现应力和应变的测量。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具有无接触、高精度、大量测量点、简单、直观并可以进行实时观察的优点。
光弹法的流程如下:1.制备光弹制样板;2.利用光源照射制样板,并观察样板上形成的干涉条纹;3.在物体表面制造光弹应变;4.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计算物体上的应力和应变分布。
光弹法能够实时获取各个方向上应变数据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测量方法中试验误差和改变试验状态对结果的影响。
但是,使用光弹法需要较昂贵的设备和较高的操作技能,同时该方法的应用范围有限。
小应变和静载检测是现代工业领域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工程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介绍了两种小应变和静载检测的方案,分别是式样系数法和光弹法。
式样系数法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速度和准确度较高;而光弹法具有无接触、高精度、大量测量点、简单直观并可以进行实时观察等优点,但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应变检测技术交底
一、小应变检测定义及适用范围
反射波法是基桩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它“适用于通过分析实测混凝土灌注桩和预制桩等刚性材料桩的桩顶速度响应信号的特征来分析桩身的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位置及影响程度,判断桩端嵌固情况。
反射波法是在桩身顶部进行竖向激振产生弹性波,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差异的界面(如桩底、裂缝、断桩和严重离析等)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颈或扩颈)部位,将产生反射波,经接收放大,通过分析实测曲线特征,以判断桩身完整性。
小应变检测技术一般适用于桩长小于40m的桩基。
二、检测仪器与设备
1、检测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及处理仪、传感器、激振设备和专用附件。
2、根据桩型和检测目的,宜选择不同材质和质量的力锤和力棒,以获得所需的激振频率和能量。
三、灌注桩常见质量缺陷 1、钻(冲)孔灌注桩
(1)对于有泥浆护壁的钻(冲)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及孔壁泥皮过厚是导致承载力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
(2)水下浇注混凝土时,施工不当如导管下口离开混凝土面、混凝土浇注不连续时,桩身会出现断桩的现象,而混凝土搅拌不均、水灰比过大或导管漏水均会产生混凝土离析。
(3)当泥浆相对密度配置不当,地层松散或呈流塑状,或遇承压水层时,导致孔壁不能直立而出现塌孔时,桩身就会不同程度的出现扩颈、缩颈或断桩现象。
(4)钢筋笼的错位(如钢筋笼上浮、扭曲或偏靠孔壁)也是这类桩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5)对于干作业钻孔灌注桩,桩底虚土过多时导致承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当地层稳定性差出现塌孔时,桩身也会出现夹泥或断桩现象。
四、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常见缺陷时程曲线波形特征
混凝土灌注桩种类较多,桩身成形条件隐蔽,并常用于高速公路桥梁、港口码头等重要工程的桩基。
如施工时不符规范要求,现场记录马虎,难免不会出现各种类型桩身缺陷,反映在混凝土灌注桩桩身缺陷的反射波波形特征如下:
1、离析,同相,波形不规则,频率较低,第一反射波与初始波同相,后续反射信号杂乱,能量较弱,一般不掩盖缺陷下部桩身出现的较大的第二缺陷信号,但若果本身是第二缺陷,则信号易被第一缺陷掩盖;桩身部出现,则不易分辨。
2、断裂或夹层,同相,近水平断裂或夹泥缺陷严重时,反射波波形尖锐,相位与初始相位同相,且能量强,主频率单一夹高频成份似正弦波形,下半幅稍弱,在桩身可连续追踪二次以上等距多次反射波,难以判定桩底反射。
多次反射能量逐步衰减,易于掩盖桩身第二缺陷。
角度较大的斜形断裂除具上述特征外,外形呈斜状非正弦形。
若二个以上断裂并存时,波形畸变,能量相互干涉,除第一断裂位置易于判断外,难以判定第二断裂位置,且出现若干个小振幅,不规则高频率波形。
另外,单一的断裂或夹泥缺陷教微时,定义为裂缝,则发射振幅小,能量弱。
3、桩底沉渣过厚,同相,在端承桩情况下,若采集到较强的清晰桩尖响应信号,并与初始波同相位,此时,应判定桩底沉渣过厚,超过规范要求,因为正常情况下的端承桩,通常桩尖响应几乎无反映或微弱反映。
如桩底沉渣清楚特别干净,且和基岩接触,此时桩尖响应相位与初始波反相。
4、扩颈,反相,波阻抗面反射波与初始相位反相,波形较规则,一般似正弦形,上半幅较小,偶尔仅见下半幅半波。
如扩颈下紧接小于桩横截面的缩颈时,缩颈反射波形与初始波反相,之后出现不规则、中频率反射波,无明显缩颈特征波出现。
这是由于,下行的压缩应力波行程遇到突缩的位置时,扩颈处的积聚的能量形成桩间反射,有少量于缩颈波阻抗面反射到桩头,另一小部分则透射到缩颈一下介质中。
扩缩颈波阻抗面波阻抗互消,且能量相互干涉,故无法追踪到倍程信号的反射波。
第三缺陷更不易分辨。
5、缩颈,同相,波阻抗面反射波相位与初始波同相,波形一般比较规则,主频突出单一,较缓,似正弦波形,下半幅能量相对较弱,偶仅见上半幅半波。
振幅能量随缩颈程度大小响应较弱。
如果作为某桩身的第一缺陷,只要有足够的能量显示,无论位于浅部或深部,一般均易于判断。
如果缩颈下紧接一扩颈缺陷,此时,缩颈的程度被削
弱,扩颈也不易分辨。
另外,缩颈若为桩的单侧部位,桩头传感器和敲击位于刚好一侧时,反射波形上虽有反映,但能量也明显变弱,因此,当采集到某工程桩的缩颈信号时,必须移动传感器和变换敲击位置,再行采样。
五、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的原则
1、Ⅰ类桩:桩端反射较明显,无缺陷反射波,振幅谱线分布正常,混凝土波速处于正常范围。
2、Ⅱ类桩:桩端反射较明显,无缺陷反射波,振幅谱线分布正常,混凝土波速处于正常范围。
3、Ⅲ类桩:桩端反射不明显,可见缺陷二次反射波信号,或有桩端反射但波速明显偏低。
4、Ⅳ类桩:无桩端反射信号,可见因缺陷引起的多次强反射信号,或按平均波速计算的桩长明显短于设计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