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1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练习6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 忽必烈改制名师课件 岳麓版选修1
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朝“遵用汉法”的措施。 (2)材料二中元世祖“俾民崇本抑末”采取了哪些措 施?其措施对蒙古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1)重用汉族知识分子;任用汉人做官;重视
农业生产,采用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学习接受儒家思 想理论。
(2)措施:元世祖诏令大司农司编成《农桑辑要》,指 导农业生产;派劝农官到各地巡查,把农业生产的好坏 作为评定地方官政绩优劣的一个依据。影响:农桑立国 方针的贯彻,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加速了蒙古族封 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汉蒙民族的融合。
[名师点拨] “汉法”与“旧俗”之争的实质是蒙 古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是游牧文明与农耕 文明的斗争,是落后的蒙古旧俗与较为先进的中原政治经 济文化的较量。
二、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政体更新 (1)基本方案:按中原王朝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 (2)主要制度: ①中央机构:中书省行使宰相职权,是最高行政机 关;枢密院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台负责纠察百官;宣政 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②地方管辖:设置行中书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 辖;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治理开发云南 行省。
③其他措施:实行兵民分治;废除世袭;设立通政 院,建立驿站制度。
(3)历史意义:有效遏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 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经济方面——转变立国之本
项目
措施
职责或作用
三、历史意义
1.对经济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 全面复苏。
2.对政治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边远地 区的开发管理,促进了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
3.对多民族国家发展: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大一统局 面,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第7课忽必烈改制同步练习(解析版)
材料二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材料三 忽必烈竭力维护蒙古贵族利益,实行民族分治,将元朝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除蒙古族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汉人(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以及云南、四川人等)、南人(原南宋境内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四等。他在元大都皇室内引种漠北“誓俭草”,以“示子孙无忘草地”。(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书省”、“行中书省”是什么机构?元朝建立这种制度的依据是什么?请引用材料中的话予以说明。(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元世祖忽必烈。
——恩格斯《反杜林论》(1)根据材料一,元世祖时期的生产方式与蒙古贵族初占中原时相比有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二,概括元世祖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理解。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答案】B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析】【分析】从“起朔漠”可知是蒙古族,又从“平西夏,灭女真……下江南,而天下为一”可知是蒙古族灭掉西夏、金、南宋完成全国统一,建立元朝。
()
A、屯田多少
B、编写农书
C、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
D、农桑兴废
20、从根本上讲,元朝能够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A、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
B、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君主善于谋略,统治经验丰富
C、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社会经济意识
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2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时代背景和汉化政策的含义。
高中历史第7课《忽必烈改制》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
( 时间: 25 分钟满分: 50 分)基础达标36分1.忽必烈重视“汉法”,主要由于他() 。
①对中原来进文化的认可②认识到“帝中国当行中国事”③熟知中原文明④发奋变通创新A.①②④ B .①③④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答案 D2.忽必烈改制后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是() 。
A.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B.中书省—行中书省C.中书省—宣政院D.宣政院—通政院分析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通政院都是中央机构,行中书省是地方最高权利机构。
答案 B3.今日的西藏和台湾在元代时,分别由什么机构管辖() 。
①理藩院②宣政院③澎湖巡检司④台湾府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分析此题观察学生对史实的识记能力。
元代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域;并初次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大大增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
答案 B4.元代时“西域之士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律。
”上述历史现象揭露了元代() 。
①领土辽阔②中原文化向边境地域扩展③各民族交往亲密④新的民族出现A.①② B .②③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分析依照资料可知,资料揭露了元代领土辽阔,各民族交往亲密,中原文化向边境地区扩展,但并未表示这时出现了新的民族。
答案 C5.元代转变立国之本,重视农业发展,此中为此拟订的观察地方官吏的主要标准是()。
A.屯田多少 B .编写农书C.推行先进的科技 D .农桑兴废分析忽必烈重视农业发展,在中央建立大司农,专掌全国农桑水利,而且拟订完美有关法例制度,把农桑兴废作为察举奖惩地方官员的重要指标。
答案 D6.元初统治者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令空其人认为牧地。
”但以后又不得不采纳“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反应的本责问题是() 。
A.统治者重视和缓阶级矛盾B.统治者重视和缓民族矛盾C.统治者重视调整政策、发展经济D.落伍民族最后被较高文明的中原地域所征服分析题目反应了元代统治政策的变化。
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学业达标测评岳麓版选修1
第7课 忽必烈改制教材整理1 立志变通创新和“汉法”与“旧俗”之争1.立志变通创新(1)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即位诏》成为其立志变通创新的改革宣言。
(2)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
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表明了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推进改革的决心。
2.“汉法”与“旧俗”之争(1)旧俗表现:屠杀政策、世袭制、改耕为牧。
(2)结果:粉碎了顽固派的挑战,确立“国家当行汉法”的治国方略。
(3)试验:治理邢州收到显著成效。
“汉法”与“旧俗”之争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蒙古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是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斗争。
教材整理2政体更新 1.方案 体制的框架构建中原王朝按,”立政安民,设官分职,参辽金之遗制,援唐宋之故典“政权机构。
2.具体内容 (1)在中央 ①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
②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2)地方上①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央派出机构,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辖。
②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
③治理开发云南行省,加强了中原和西南民族的联系。
(3)实行兵民分治,“各有所司,互不统摄”,并废除世袭。
(4)其他:在全国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负责传递上下公文,提供来往使臣生活所需及交通工具。
3.影响通过制度更新,元政府有效遏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对忽必烈在政治方面的改革措施的认识忽必烈在推行汉法的同时,又保留大量蒙古的旧制,使统治集团与被统治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长期难以弥合,最终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使元朝走向衰落。
教材整理3转变立国之本1.向农耕经济转变忽必烈即位后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2.重农举措蒙古贵族颁发诏令:严禁(1)黄河南北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把,荒田分给蒙古军耕种组织军民在边疆地区屯田。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的变革下7忽必烈改制课后巩固提升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
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在元大都遗址公园,矗立着一座元世祖忽必烈的雕像,他目光炯炯,仿佛凝望着曾经的大都。
忽必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在位期间中国疆域空前辽阔,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他推行的改革,是元朝出现强盛局面的重要保证。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忽必烈改制的主要成就之一是加强了中央集权,请结合史实说明。
,忽必烈改制成功的原因。
(1)问,根据所学知识,从忽必烈改制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来说明。
第(2)问,根据所忽必烈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对某某地区的管辖,使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促进了,最终在中原文明的基础上实现了更大X围的大一统局面。
(2)接受先进的政治制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忽必烈个人的因素。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
故魏、辽、金历年最多,他不能用汉法,皆乱亡相继。
史册俱载,昭昭可见也。
国朝仍处远漠,无事论此;必若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可也。
——(元)许衡《鲁斋遗书》材料二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岭北、某某与某某、某某、某某、湖广之边……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而高丽守东藩,执臣礼惟谨,亦古所未见。
——《元史》材料三故终世祖之世,家给人足。
天下为户凡一千一百六十三万三千二百八十一,为口凡五千三百六十五万四千三百三十七,此其敦本之明效可睹也已。
——《元史》(1)引用材料一原文回答,许衡认为“非用汉法不可”的理由,并指出其中“魏能用汉法”指的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今皆赋税之,比于内地”所反映的制度。
,指出元世祖“敦本”的措施,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1)问,通过材料一中的对比可知,应从行汉法可使统治长久的角度来回答“理由”;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2)问,从材料二中的“岭北、某某与某某、某某、某某、湖广”等名称可知,这是元朝的行省设置,因此“制度”指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
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1课后训练:7忽必烈改制
课后训练一、选择题1.忽必烈具有大中国的观念,立志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革。
下列不符合这一观念的是()A.“天下一家”B.“视居庸以北为内地”C.“山以南,国之根本也”D.“期与物以更新”2.下列元朝中央机构及其职权连线正确的有()①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②枢密院——总领全国军事③御史台——纠察百官④宣政院——行使宰相职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3.忽必烈重视“汉法”,确立“国家当行‘汉法’”的治国方略,重用汉官,这主要是因为他()①对中原先进文化的认同②认识到“帝中国当行中国事”③立志变通创新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4.今天的西藏和台湾在元朝时,分别由什么机构管辖()①理藩院②宣政院③澎湖巡检司④台湾府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忽必烈即位后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这一方针标志着元朝国策逐渐转变为()A.改行“汉法”B.工商立国C.游牧经济D.农耕文明6.元初统治者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
”但后来又不得不采用“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统治者重视缓和阶级矛盾B.统治者重视缓和民族矛盾C.统治者重视调整政策、发展经济D.落后民族最终被中原地区的较高文明征服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忽必烈即位后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1263年又下令:“戒蒙古军不得以民田为牧地。
”1270年又下令:“申严畜牧损坏禾稼桑果之禁。
”(1)从材料一中的图片你能提取到哪些信息?元代墓葬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2)根据材料分析,“汉法”对蒙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忽必烈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朝初年,一位蒙古贵族奏曰:“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
”——《元史》材料二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
【金版学案】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练习:第7课 忽必烈改制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在成吉思汗掀起的草原风暴摧垮中原之后,元朝变通创新,废旧俗,立新法。
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元朝何以能够“改就亡国之俗”,转而以“农桑为立国之本”?忽必烈改制的最大成效是什么?1.了解忽必烈改制的历史背景。
2.掌握改制的内容、影响。
3.分析改制对蒙古民族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一、改制的背景1.忽必烈即汗位后,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表明了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推进改革的决心。
2.忽必烈粉碎顽固派的挑战,严厉禁止屠城,废除州县官世袭,释放大批奴隶。
3.确立“国家当行汉法”的治国方略,在“汉法”和“旧俗”之争中取得胜利。
二、主要内容1.政治方面。
(1)中央。
①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②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2)地方。
①设置行中书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辖。
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
③选派赛典赤·赡思丁治理开发云南省,加强了中原和西南民族的联系。
④在全国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
2.经济方面。
(1)确立以农桑立国的方针。
(2)保护土地。
①严禁蒙古贵族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
②组织军民在边疆地区屯田,发展农业。
(3)完善机制。
①中央设大司农司,专掌全国农桑水利。
②明确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
③颁布“农桑之制”,详细规定农业生产。
④编写《农桑辑要》等农书指导生产。
三、改制的影响1.通过制度更新,有效遏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由于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富有成效的体制机构和法规制度,并且重视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忽必烈以农桑为立国之本的国策得以充分贯彻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3.忽必烈改制获得了巨大成功。
社会经济全面恢复,在推行行省制、加强对边远地区开发管理、促进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等方面也颇多建树。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7课 忽必烈改制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1
第7课忽必烈改制[学习目标] 了解忽必烈改制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理解改制取得的效果及其原因。
一、忽必烈改制的背景1.忽必烈即位前,______________阻碍社会发展。
2.忽必烈即位前后,“汉法”与“旧俗”之争十分激烈。
两者之争的实质是先进的封建社会制度和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3.忽必烈即汗位后,立志变通创新。
二、忽必烈改制的主要措施1.体制更新(政治方面:改革政体)(1)原因:①统治机构的落后低效与疆域的辽阔形成巨大反差。
②汉族地主官僚的鼓动。
③忽必烈认识到中原政治制度的先进。
(2)方案:按______________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
(3)具体内容:①改革中央机构:设置__________、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
②改革地方机构:设置行中书省(十大行省);设澎湖巡检司。
③实行兵民分治政策。
④设____________,建立驿站制度。
⑤实行民族分治政策。
(4)影响:有效遏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经济方面:农桑立国(1)主要措施:①确定立国方针:农桑立国;②建立农业机构:大司农司、劝农官。
③完善农业法规:颁布诏令严禁蒙古贵族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明确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颁布“________________”。
④重视技术指导:编写《________________》。
(2)影响:使饱受战争破坏的北方农业进入了缓慢恢复和发展的时期。
三、忽必烈改制的评价1.在改革初期使得北方经济全面恢复。
2.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
3.实行“汉法”,推行行省制度,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管理、加强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忽必烈的改革精神及吸收先进文化的大度值得我们学习。
知识点一立志变通创新、“汉法”与“旧俗”之争1.他继位后抛弃“旧俗”,重视“汉法”,粉碎顽固派的挑战,通过改制最终在中原文明的基础上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大一统局面。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教案岳麓版选修1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教案岳麓版选修1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六. 【课前预习】1.忽必烈改制的宣言是什么?改制的主要观念是什么?由此总结他改制的原因是何故?2.思考:“汉法”是指什么?“旧制”是指什么?二者之争的实质是什么?3.忽必烈即汉位以后,政体更新的原因是什么?具体的方案是什么?更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注意自己分类掌握)4.忽必烈转变立国之本的含义是什么?具体措施有哪些?(注意“本”的特征)这些措施与整体更新有何关系?七. 【课堂自主学习】(1)思考:忽必烈改制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原因、内容、结果,影响上的异同点?(2)课本P57页中“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志”一句,可以给你什么启示?(3)根据P58页忽必烈将元朝人分四等以及“誓俭草”的史实,思考:如何评价忽必烈在改行汉制和维护蒙古贵族利益上的做法?(4)由课本中蒙古贵族的墓葬你可以得到什么有效信息?(5)阅读课后P61页的《解析与探究》相关材料,完成材料后的2个问题。
导入: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长期生活在蒙古高原。
12世纪中期,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
然后建立了蒙古汗国。
蒙古汗国建立后对周围地区进行长期的征伐战争,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
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孙子),公元1260年继承了汗位,建都大都(今北京)。
到1271年,忽必烈正式称皇帝,建立了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他就是元世祖。
元世祖逐步巩固对北方的统治以后,就集中力量攻打南宋,终于灭了南宋。
公元1279年,实现了中国南北大统一。
一、忽必烈改制的原因1、忽必烈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深感中原政治制度的先进,立志进行变通创新的改革。
2、蒙古国疆域辽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但统治机构落后,须建立完善的国家机构加强统治。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 忽必烈改制课后演练(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岳麓版高
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后强化演练一、选择题1.忽必烈具有大中国的观念,立志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改革。
下列不符合这一观念的是( )A.“天下一家”B.“视居庸(关)以北为内地”C.“山以南,国之根本也”D.“期与物以更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忽必烈的思想。
A、C、D三项符合其认识;B项“视居庸以北为内地”是元太祖的观念。
答案:B2.“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枢密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政体更新。
从材料中的“释教”“西域”“土番”等可知这里的“官”应隶属于管理全国宗教事物和西藏地区的宣政院。
答案:A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谈道:“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被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先进文明所征服。
”下列史实能为之提供证据的是( )①日本大化改新②北魏孝文帝改革③北宋王安石变法④元朝忽必烈改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 D.②④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干中“民族征服”的含义。
日本的大化改新和北宋王安石变法都不适合“民族征服”的说法,排除①③,D项正确。
答案:D4.元初统治者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
”但后来又不得不采用“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统治者重视缓和阶级矛盾B.统治者重视缓和民族矛盾C.统治者重视调整政策、发展经济D.落后民族最终被中原地区的较高文明征服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政策内容的变化,明确这一政策的变化是放弃游牧民族传统的政策,学习借鉴中原封建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
答案:D5.“户口增,田野辟,词讼简,盗贼息,赋役平。
五事奋者为上选,内三事成者为中选,五事俱不举者黜。
”材料反映了元代考查地方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有( )①农桑兴废②社会秩序稳定与否③财政收入的多少④战功的多少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件岳麓版选修1
(2)“旧俗”:落后的奴隶主意识和游牧生产方式形成 的偏见,使蒙古社会保留了大量野蛮落后的习俗,即社会 管理方式实行军政合一,社会生活方式主要以游牧为主。
[探究问题] 材料一 (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 非有城郭之制……及取中原,太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儒 臣用之……世祖即位,立朝仪,造城邑,酌古今之道,定 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权者曰枢密院,司 黜陟者曰御史台,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 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
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项新举 措,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4.确立以农桑立国的方针,将汉族的生产方式作为 基本国策,大大加快了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各少数民 族的封建化进程。
5.将边疆各族和汉族相互迁徙,既开发了边疆,又 加强了民族融合,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探究问题] 材料一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 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 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3)“汉法”的采用使元朝的社会经济全面复苏,促 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促进民族交往和 中外交流等。
要点二 元世祖忽必烈的历史贡献
1.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
新实现了国家统一,是元、明、清统一局面的开创者。 2.在西藏设宣政院,在澎湖设巡检司等措施,使中
国发展成为幅员辽阔的国家。 3.首创行省制度,这是历史上从中央到地方行政管
——《元史》
思考: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元朝“遵用汉法”的概况。 (2)从元朝推行“汉法”的情况可得出“汉法”的含 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忽必烈采用汉法不顺利 的原因。 (3)元朝采用“汉法”有何影响? 提示:(1)主要是采用汉族的先进政治、经济制度、 文化等。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时作业岳麓版选修1
第7课忽必烈改制一、选择题1.忽必烈诏命行中书省及各级官员“劝诱百姓,开垦田土,种植桑枣,不得擅兴不急之役,妨夺农时”。
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体现了元朝实行“以农桑立国”的方针B.重视农业生产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体现了对蒙古旧俗的尊重【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元朝忽必烈转变立国之本,废除游牧地区的旧俗,重视农业生产,加快了元朝由游牧经济向农耕文明转变的步伐,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2.“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 ) 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答案】A【解析】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帝师兼领。
3.“诏以户口增、田野辟、词讼简、盗贼息、赋役均五事备者,为上选。
……三事有成者,为中选……五事俱不举者,黜降一等。
”材料反映了元代考察地方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有( )①农桑兴废②社会秩序稳定与否③财政收入的多少④战功的多少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政府考核官员政绩的标准是劝课农桑、增加人口、社会稳定、增加政府收入等;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A项。
4.忽必烈为了巩固统一、对地方进行有效控制所设立的地方机构有( )①设立中书省为最高权力机关②设立宣政院③在澎湖设巡检司③建立驿站制度A.①②③ B.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中书省、宣政院属于中央机构,故排除①②;在澎湖设巡检司以管辖澎湖和琉球,加强台湾和大陆的联系,驿站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传达上下公文,加强对地方的控制,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
5.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有效地管辖辽阔的疆域 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C.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省”奠定了后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答案】C【解析】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也有效地管辖辽阔的疆域,同时“省”奠定了后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所以A、 B、 D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但与题意要求不符,C项与行省制度的实行无关,故选C项。
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7课 忽必烈改制随堂练习 岳麓版选修1
第7课忽必烈改制1.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之后,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说明他要( ) A.立志变通蒙古军事上的扩张B.以中原文明为基础进行改革C.实行南北汉蒙分治D.抛弃游牧生产方式,推行农耕【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分析材料信息。
“山以南”即指中原地区,所以可得出“以中原文明为基础”的结论,故选B项。
2.(2017·广东惠州期末)下列关于元朝机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B.枢密院负责纠察百官C.御史台纵领全国军事D.宣政院政院管理台湾和西藏事务【答案】A【解析】枢密院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台负责纠察百官,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故B、C、D三项错误,选A项。
3.忽必烈重视农业,建立指导农业生产的行政机构,制定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主要表现有( )①地方设劝农官②中央设大司农司,专掌全国农桑水利③明确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④颁布“农桑之制”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①②③④均为忽必烈以农桑立国的国策的基本内容,故选C项。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纪世大典叙录·官制》材料二世祖即位之初……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
……中统元年(1260年)命各路宣抚司择通晓农事者,充随处劝农官……巡行郡邑,察举勤惰。
——《元史·食货志》(1)材料一中“中书省”“行中书省”是什么机构?元朝建立这种制度的依据是什么?请引用材料中的话予以说明。
(2)材料二中世祖“俾民崇本抑末”,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1)元朝“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行中书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引用:“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
(2)元世祖让有关部门搜集古今农书,采集民间的实践经验编成《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派劝农官到各地检查,把农业生产好坏作为评定地方官政绩优劣的一个依据。
高中历史第2单元第7课忽必烈改制学业达标测评岳麓版选修.doc
第7课 忽必烈改制教材整理1立志变通创新和“汉法”与“旧俗”之争1.立志变通创新(1)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即位诏》成为其立志变通创新的改革宣言。
(2)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
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表明了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推进改革的决心。
2.“汉法”与“旧俗”之争(1)旧俗表现:屠杀政策、世袭制、改耕为牧。
(2)结果:粉碎了顽固派的挑战,确立“国家当行汉法”的治国方略。
(3)试验:治理邢州收到显著成效。
“汉法”与“旧俗”之争的实质是什么?【提示】 蒙古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是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斗争。
教材整理2 政体更新1.方案“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设官分职,立政安民”,按中原王朝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
2.具体内容(1)在中央①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
②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2)地方上①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央派出机构,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辖。
②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
③治理开发云南行省,加强了中原和西南民族的联系。
(3)实行兵民分治,“各有所司,互不统摄”,并废除世袭。
(4)其他:在全国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负责传递上下公文,提供来往使臣生活所需及交通工具。
3.影响通过制度更新,元政府有效遏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对忽必烈在政治方面的改革措施的认识忽必烈在推行汉法的同时,又保留大量蒙古的旧制,使统治集团与被统治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长期难以弥合,最终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使元朝走向衰落。
教材整理3转变立国之本1.向农耕经济转变忽必烈即位后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2.重农举措(1)颁发诏令:严禁蒙古贵族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把黄河南北荒田分给蒙古军耕种,组织军民在边疆地区屯田。
(2)建立农业机构:在中央设大司农司,专掌全国农桑水利。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 忽必烈改制学业达标测评 岳麓版选修1
第7课 忽必烈改制教材整理1 立志变通创新和“汉法”与“旧俗”之争1.立志变通创新(1)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即位诏》成为其立志变通创新的改革宣言。
(2)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
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表明了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推进改革的决心。
2.“汉法”与“旧俗”之争(1)旧俗表现:屠杀政策、世袭制、改耕为牧。
(2)结果:粉碎了顽固派的挑战,确立“国家当行汉法”的治国方略。
(3)试验:治理邢州收到显著成效。
“汉法”与“旧俗”之争的实质是什么?【提示】 蒙古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是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斗争。
教材整理2 政体更新1.方案“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设官分职,立政安民”,按中原王朝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
2.具体内容(1)在中央①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
②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2)地方上①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央派出机构,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辖。
②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
③治理开发云南行省,加强了中原和西南民族的联系。
(3)实行兵民分治,“各有所司,互不统摄”,并废除世袭。
(4)其他:在全国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负责传递上下公文,提供来往使臣生活所需及交通工具。
3.影响通过制度更新,元政府有效遏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对忽必烈在政治方面的改革措施的认识忽必烈在推行汉法的同时,又保留大量蒙古的旧制,使统治集团与被统治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长期难以弥合,最终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使元朝走向衰落。
教材整理3转变立国之本1.向农耕经济转变忽必烈即位后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2.重农举措(1)颁发诏令:严禁蒙古贵族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把黄河南北荒田分给蒙古军耕种,组织军民在边疆地区屯田。
(2)建立农业机构:在中央设大司农司,专掌全国农桑水利。
岳麓版选修1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堂演练
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堂演练当堂达标1.元世祖忽必烈1260年即汗位,建年号“中统”。
这一年号体现着忽必烈()A.称雄四方的野心B.问鼎中原的决心C.对汉文化的仰慕D.游牧民族的胸怀解析:“中统”意在强调新政权位居中朝正统、“天下一家”的地位,也表明他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革的决心。
答案:C2•下列对元朝“汉法”与“旧俗”斗争结果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先进文化必将战胜落后的文化B.社会进步是在不断斗争中前进的C.“汉法”与“旧俗”的性质相同D.落后的民族必将被先进的民族所同化解析:“汉法”代表中原先进文化,“旧俗”代表蒙古社会落后的习俗文化,前者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后者是建立在奴隶社会和游牧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两者性质不同,故选Co A B、D说法均正确。
答案:C3.下列元朝中央机构及其职权连线正确的有()①中书省一一最高行政机关②枢密院一一总领全国军事③御史台一一纠察百官④宣政院一一行使宰相职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元代宣政院是管理宗教和西藏事务的,故④错误,①②③符合史实,B符合题意。
答案:B4.下列属于忽必烈当政时的史实的是()①登基颁布《即位诏》②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三大系统③建立指导农业生产的行政机构④命令编成《农桑辑要》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所给四项内容均符合史实,故A项正确。
答案:A5 •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主要是指①继承和推广了秦汉的郡县制度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③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④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行省制度的建立,适应了元政府管理空前辽阔疆域的需要,从而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行省直接隶属于中书省,和中央关系密切,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忽必烈改制
msan •珂冒血
* • • GONGG UTISR 迟XINKDNGJIAN
基础夯实
1. 忽必烈当政以前,蒙古贵族普遍“视居庸(关)以北为内地”。
这一现象说明() A. 忽必烈即位时,漠北与中原的经济文化差别不大 B. 北方草原比中原地区发达
C. 当时,蒙古贵族还不能正确认识中原文化 D •蒙古贵族不打算进军中原
解析7] “视居庸(关)以北为内地”意思是把北方草原看做统治的中心 ,言外之意就是“把中
原地区看做边远地区”。
这是蒙古贵族对中原文化缺乏认识的典型表现。
2.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 有效地管辖辽阔的疆域
B.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
C. 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 •“省”奠定了后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
解析
行省作为地方行政区划不可能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3. 忽必烈说:“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这一诏令的重要意义在于 ( )
A. 确立了以农桑立国的方针
B. 实现了由游牧经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
C. 促进了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加快了不同文明的交流
诏令的核心内容是强调农桑是国家的根本。
A
4. 元朝时“西域之士于
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 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律。
”上述历史现象揭示了元朝 ( )
①疆域辽阔 ②中原文化向边疆地区扩展
③各民族交往密切
④新的民族出现
A.
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材料揭示了元朝疆域辽阔,各民族交往密切,中原文化向边疆地区扩展
但并未表明这时出现了新的民族。
5.
元初统治者认为“汉人无补于国 ,可悉空其人以为
牧地”,但后来又不得不采用“以农桑 为急务”的政策,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统治者重视缓和阶级矛盾
B
B. 统治者重视缓和民族矛盾
C. 统治者重视调整政策,发展经济
D. 落后的征服民族最终为被征服者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蒙古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问题,元朝统治政策的变化,是不得不适
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臣别迭等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
”楚材曰:“陛下将南伐
,
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
——《元史•耶律楚材传》材料二农桑,王政之本也。
太祖起朔方,其俗不待蚕而衣,不待耕而食,初无所事焉。
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
其睿见英识,与古先帝王无异,岂辽、金所能比哉?
中统元年,命各路宣抚司择通晓农事者,充随处劝农官。
二年,立劝农司,以陈邃、崔斌等八人为使。
至元七年,立司农司,以左丞张文谦为卿。
司农司之设,专掌农桑水利。
仍分布劝农官及知水利者,巡行郡邑,察举勤惰。
所在牧民长官提点农事,岁终第其成否,转申司农司及户部,秩满之日,注于解由,户部照之,以为殿最。
又命提刑按察司加体察焉。
其法可谓至矣。
——《元史•食货志》请完成: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争论的实质是什么?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忽必烈即位后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1)反映了元初的“汉法”与“旧俗”之争。
蒙古族与中原地区的汉族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生活区域、语言、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
实质是先进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与落后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之间的争论。
(2)确立以农桑立国的方针;保护农田,发展农业生产;建立指导农业生产的机构和制度;高度重视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加速了游牧经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非有城郭之制”及取中原,太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儒术用之”世祖即位”立朝仪,造都邑”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
其总政
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
材料二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材料三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与民,俾民崇本抑末。
材料四(耶律)楚材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
命收太常礼乐生,乃召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使直释九经,进讲东宫。
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讲义,俾知圣人之道。
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兴焉。
——以上材料均据《元史》
请回答:
(1) 据材料,概括元朝“遵用汉法”的情况。
(2) 从元朝推行“汉法”的情况可得出,“汉法”的含义是什么?
(3) 结合元朝的历史,就材料二中的“其故何如”作答,并指出由此可得出什么规律。
参考答案:|(1)重用汉族知识分子;采用汉族官制;任用汉人做官;建立大都,学习汉族的礼节重视农业生产,采用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学习接受儒家思想理论。
(2) “汉法”是指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3) 因为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由蒙古高原进入当时的中原地区, 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后, 只有改变落后的“旧俗” , 适应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 才能巩固其统治。
规律
落后的征服民族必然被他们所征服的先进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