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以人为本评价理念的哲学基础
古希腊:人是万物的尺度; 尼采:权力的意志; 柏格森:生命哲学; 弗洛伊德:无意识冲动; 萨特:自我选择; 马斯洛:自我实现。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人是人的最高本质”;《1944 经济学——哲学手稿》“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的特性”;《费尔 巴赫的提纲》“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类存在的意义;群体意义的人;独立个体的人。 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共同性、普通性、社会性和个体差异性。

一、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评价理念的提出 泰勒——创设的教育评价,使教育获得实效,证明教育评价能够 毫无遗憾地促进新教育效果。这适应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在实 践中获得成功。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借用于行为心理学。 “行为目标模式”——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物。 华生——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为剌激和反应。(尽管 很复杂) 20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哲学的主导地位的确定,人本主义心 理学严厉批判行为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客观化、标准化的 研究概念,认为行为主义把人机械化、生物化,导致人的尊严和 价值的降低;过分强调外显行为,忽视人的内在潜能;不研究价 值,对人的行为动机缺乏了解。 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第四代教育评价):反对人的物化;重视 人的情感和态度;评价者既是剌激物,也是反应者(改变地位); 重视价值多元化。这些得到共识,成为世界范围内指导教育评价 的基本理念之一。
第三章 教育评价的理念与原则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理念
概念:教育评价的理念是指导教育评价活动的思想。 它是在总结教育评价的功能及特征基础上提出的, 体现了人们对教育评价的期望目标,并具有社会历 史性。 教育评价的理念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理念。 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为:以人为本、注重发展、重 视过程。
第二节、教育评价的原则
教育性:教育评价在教育工作中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而不仅仅 是鉴定、选拔作用。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早期:选择合适教育的学生;现在:服务于“创造适合于学生的 教育”。 基本要求:评价目的——促进改进;评价工作的指导作用;提供 持续的反馈信息。
真实性: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事实的真实和情境的真实。 基本要求:要有统一的价值标准;了解评价对象的真实情况;严 格执行操作程序;调控各种(影响真实的)不良心理现象。
3、以人为本评价理念的心理学基础 评价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来达到发展。人本主义心 理学对学生学习提出了5条原则。
一是在安全的条件下,学习效果最好; 二是学会学习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三是学生是教学目标的实践者,只有他们才能真正地评 价自己的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如此); 四是学生渴望学习时,学习效果最好; 五是学生情感的发展与知识的获得同样重要。
3、注重过程的基本念义
教育活动本身是以过程的方式存在,教育评价应体现对教育活动 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产生建构性学习; 对教师(管理者)了解教育目标进展情况,调整教育工作; 关注教育外的主、客体变化,丰富人们对教育发展的多样性和创 造性。
4、注重过程怎样做
重视对教育过程的评价 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注重发展
1、注重发展的教育评价理念的提出 泰勒——评价是一个过程,而实践中人们注重其鉴定与选拔; 布卢姆:《为改善学习而评价》(译:教育评价)认为“作为 一种反馈——矫正系统,用于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步骤上判断 系统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必须及时采取什么变革,以保证过 程有效。” 第四代评价,特别是20世纪80-90年代,以英国为首的一些 发达国家不断反思传统教育评价中的弊端,正式提出了评价中 注重发展性的观点。 纳托尔和克利夫特等:特点:不仅注重现实表现,更应注重未 来发展;结果不与奖惩挂勾;评与被评双方确定目标,共担责 任;评与被评者互相信任,和谐于始终。 我国:2001年《教育发展纲要》 “改变”指的是要“改变课 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5、评价中怎样达成以人为本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每一个有机体都有一种有方向的形成 倾向,它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想保存、提高、和再造自己的倾向, 它也希望摆脱外界控制而独立,成为自己支配的、甚至超越自己 的本性。 创设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 评价者——应成为促进者、帮助者、引导者。 重视情感态度 不仅要关注表面的东西,而且要关注个体的情感、体验等。 情感有利于学习,获得发展


2、重视过程理念理论基础 哲学基础: 马克思: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及一切事物的过程,从根本上 讲都是它们“自己运动”和“自生的发展”,所以,过程不是无主体无 实体的抽象“流体”或没有相对静止不产生任何结果的“旋风”,而是 自我扬弃、自我完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怀特海:过程就是事各个因素之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构成联合体而进行 的内在的、复合的运动。 教育过程性突出表现为生成性和发展性。 心理学基础:(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 知识观——发展的、不是终极真理、总存在于个体内; 学习观——认知结构改变、主体构建的自组织系统、是个体主动构建的 自已知识的过程; 教学观:师生对世界意义进行合作性构建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真理” 传递的过程。
动态性:评价在于促进学习,其是一个动态过程。 基本要求:重视过程评价;发展地看待评价结果;适时调整评价 内容与评价标准。 协调性:评价者与被评者双方就评价主题协商讨论、达成共识开 成一种平等交流的信任关系。 基本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时征求评价对象的意见;重 视评价对象的自我评价;正确对待评价中出现的问题(花费时间、 评价者不愿改变角色) 多元化: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的多样性。 基本要求: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评价标准的差 异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注重多元评价的适用性(形成性、发 展性评价)
马克思“人本观”:一是肯定人在社会发展中主体地 位与作用;二是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塑造 人的价值取向;三是坚持历史的尺度、确立和运用人 的尺度,人当手段、也是目的。对人的生存的发展终 极关怀,关注人的共性、普遍性、共同人性和人的个 性,树立人的自主意识和承担责任。 教育评价: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尊重人、解放 人、促进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要关注人的普遍性 (统一性)和考虑人的个体差异性。
伦理性:坚持正当的行为方式——对评价对象的态度、处理和使 用评价信息及正确履行评价者的权利和义务。
评价中的伦理主要有三类: 评价人员引发的:言行(有时是无意识的、有时是恶意的)—— 引起困扰; 评价技术引发:评价教学方法优劣——控制组,这样控制组可能 不利; 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应用:最终要体现教育最终目标。 基本要求 树立伦理意识;遵循基本规范。
三、重视过程
1、重视过程理念的提出
现代教育评价的思想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 泰勒模式——终结性评价,注重教育 结果所要达至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结果,这样无法对问题进行 修正)。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 CIPP——形成性评价。强调信息反馈 以改进教育过程。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开始,更加强调。过程评价——重视学 习过程与学习质量的全面提高。特别是80年代后,人们认识到学 习质量不仅反映在学习效果上,而且反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投 入学习的动机与采用的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情感态度、学习略 策都是动态的。这要求过程评价。

2、注重发展的理论基础 哲学基础: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未来社会形态是 “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 条件” 心理学基础: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论。
3、注重发展的基本念义 目的在于促进发展;面向未来的开放性。 4、注重发展怎样做 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排除运用惩罚的手段。
4、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
在教育评价中,以人为本就体现人的主体地位,突出尊重人、 解放人和发展人。
“人”是什么: 亚里斯多德——植物性、动物性、理性(文化性) 现实的人——动物性、文化性 教育——能力——占据资源的能力 精神——奉献性 社会——求善(如果是恶社会——这是恶人所为结果) 教育公平——是培养人的公平。 作为人——主体性——独立性、主观能动性 实践性——具有社会的局限性和具体情境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