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陈寅恪传

合集下载

大史家陈寅恪,晚年为何写《柳如是别传》,干嘛专为一妓女立传?

大史家陈寅恪,晚年为何写《柳如是别传》,干嘛专为一妓女立传?

大史家陈寅恪,晚年为何写《柳如是别传》,干嘛专为一妓女立传?王国维为何颐和园自沉,与陈寅恪何以会写《柳如是别传》,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文史学界两大谜团。

陈寅恪,1890—1969,字鹤寿,江西修水人尤其是陈寅恪的这段晚年公案,更牵动人心,也更让人猜疑。

现代中国的头号史学家,垂老之年,竟然焚膏继晷专为一无关中国历史大痛痒的妓女立传,怎么说都是一件反常之事。

要知道,陈寅恪这人,是余英时所说的“学术史中心人物”,从他“出道”到生命终结,一直都是当时那个时代最受瞩目的学者,主角光环基本伴随着民国始终(1949)。

正如当时的学界大佬傅斯年推诚至予的月旦评,“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陈氏是可以推倒一世的学林豪杰。

他的同时代的学者同行,对他寄望最殷,几乎都毫不怀疑,以这个人的才华和学识,完全可以超越钱大昕、赵翼等人的境地,“成效当较乾嘉诸老更上一层”,再创辉煌,写出经天纬地足以流芳百世的著作来。

结果,一代大师,贡献出来的压卷之作,竟然是一部妓女之传,基本是让当时所有人错愕的。

《柳如是别传》,1953年属草、1963年竣稿,为陈寅恪封刀之作何以会如此诡异,中国学者在这件事情上耗费了巨大的心力,也写出了连篇累牍的研究文字,试图去破解这两个历史迷思。

但至今,也始终莫衷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遂成为永远的“悬案”。

我们现在所能揣测的是,为柳如是作传,不仅世人不能理解,可能也是超出陈寅恪本人正常的的写作计划的。

早年,陈寅恪的治学用心,按他给《学衡杂志》投书时的记述,是要用西方科学之方法,开展中文和藏文的比较研习,并对佛教经典的误读作出勘正。

为此他到处留学,也遍学诸多外语,就是为此作储备。

留学国外诸大学,不要学位,专意读书之时回国以后,因为资料的缺乏,他逐渐放弃这一学术方向,加上家国危亡的刺激、文化沦灭的隐忧,遂有了写一部中国通史的抱负。

可以说,《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等作,都是这一理想的操练。

书名称之为“稿”,固然是谦虚,可也确实只是他小打小闹的准备。

陈寅恪300字文章

陈寅恪300字文章

陈寅恪300字文章
摘要:
1.陈寅恪简介
2.陈寅恪的学术成就
3.陈寅恪的史学思想
4.陈寅恪的影响和评价
正文:
陈寅恪(1890-1969),字仲舒,号后庭,广东番禺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他一生致力于历史研究,提出了“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的著名观点,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奠基人”。

陈寅恪的学术成就丰硕,他在魏晋南北朝史、唐代史、明清史等领域均有深入研究,并发表了《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国史纲要》等重要著作。

他还精通多种外语,对中西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提倡“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学术风气。

陈寅恪的史学思想独具特色,他主张历史研究应以史料为基础,注重实证,反对空谈。

他认为,历史研究不仅要揭示历史事实,还要探求历史规律,以指导现实生活。

他强调,历史学者应具备严谨的学风和崇高的道德品质,才能完成历史使命。

陈寅恪的影响和评价深远。

他一生培养了众多优秀学子,如周一良、田余庆、张岱年等,被誉为“教授的教授”。

他的史学思想对我国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我国史学的发展。

他提倡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也成为
学术界的一面旗帜。

陈寅恪一生追求真理,坚定信仰,矢志不渝。

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学术阵地,展现了崇高的学术精神。

汪荣祖教授访谈录

汪荣祖教授访谈录

汪荣祖教授访谈录汪荣祖,现任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荣誉教授,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著有《史家陈寅恪传》、《晚清变法思想论丛》、《康章合论》、《史传通说》、《章太炎研究》、《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蒋介石评传》(与李敖合著) 、《康有为》、《史学九章》以及英文著作多种,中英文论文数十篇。

2003年10月18日至20日,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了“二十世纪中国史学与中外史学交流”国际研讨会,汪荣祖教授应邀前来参加会议。

受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的委托,我们在会议期间对汪教授进行了专访。

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summarize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a's scholarsin the 20th century on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from eight aspects.Themodern researches in China on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began from 1920s,developed rapidly during 1950s~1060s and are flourishing after 1980s.During the past 100 years more than 150 monographies(including collections ofpapers)were published.These stands a leading role in the field of researches on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astronomy over the world.[中图分类号]K81 [文献标识码]A问:汪先生,我们读过您的《史传通说》,很受教益。

这本书以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篇》为基础,列二十四目,“融通中外,参验古今”,在史学理论方面,多有精深之见。

陈寅恪现代历史学家与学者

陈寅恪现代历史学家与学者

陈寅恪现代历史学家与学者陈寅恪(1890-1969)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与学者,他对于中国历史研究的深入和贡献被广泛认可。

他的学术成就在当时及至今天仍然深受人们的尊重和赞扬。

本文将介绍陈寅恪的学术成就和他对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影响。

一、研究领域和贡献陈寅恪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近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思想史等。

他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变革以及清朝晚期的诸多问题。

他还关注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探讨思想家们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他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文化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寅恪的研究成果广泛影响了中国历史研究学术界。

他的低调求实的学风和扎实的研究方法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以其独特的角度和深入的分析剖析了中国历史的要点,对于学界对于相关领域的认知和理解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他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成为许多学者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二、学术影响陈寅恪以其在历史学界的杰出贡献和声名远扬。

他的学术成就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他被誉为“历史巨擘”和“史学泰斗”。

他的学术成果被广泛引用和参考,他的研究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和解释具有重要作用。

陈寅恪还是中国大陆学术界低调的代表。

他以自身的学术实力为主,对于名利和虚荣不太在意。

他坚守学术道德,对待历史真相和研究对象的态度始终如一,这也是他受到学界高度尊重的原因之一。

虽然陈寅恪在学术界的影响深远,但他的个人经历和政治立场遭受到了一些批评。

在历史事件和政治动荡的时期,陈寅恪曾因为个人政治立场被迫离开教职。

然而,他的学术成就和对中国历史研究的贡献不会被抹杀。

三、对后人的启示陈寅恪的学术成就给后人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首先,他注重历史文献的原始研究和数据采集,严谨而扎实的学术态度成为后来者学习和借鉴的标杆;其次,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历史事件和学术现象,不追求华丽的文字和表达,对待历史真相和研究对象的恪守始终是他的学术追求。

历史上的陈寅恪的故事

历史上的陈寅恪的故事

历史上的陈寅恪的故事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人物,不仅仅是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还是语言学家,当时与其他三人一同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历史上的陈寅恪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的陈寅恪的故事陈寅恪的一生可以说是铸造了多少的名誉,便承受了多少的磨难,他这一辈子时刻以家族为荣,背负了家族与民族的使命,在其父亲的影响下,辗转于德国、瑞士,后又去了法国、美国,游学13年,将中西方文化融会贯通,精通22种语言,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掌握广泛的学识。

陈寅恪出身名门,其父陈三立不同其他传统官宦之家相继没落的结局,一改家族官宦性质,专注于诗词创作,成为清末“四公子”之一,且思想先进,不令其儿子走考取功名之路,而是在陈寅恪13岁时便将其与兄长一同送出国,前往日本深造。

早年的日本留学经历,使得自小便打下坚实旧学传统思想基础的陈寅恪接触了完全相反的西学文化,这无疑是一次打破陈规、焕然一新的尝试。

之后陈寅恪因病归国,考入复旦公堂,这是一所新式学堂,陈寅恪为今后出国游学做准备,在此掌握了德语、法语两门语言,毕业之后,陈寅恪凭借复旦公堂的文凭前往欧洲。

父亲陈三立前往港口相送,对其殷殷嘱咐,将救国图强的大任寄予陈寅恪的肩上,这是陈氏一族两代父辈的心愿。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22天,北平陷入被攻克的危机,陈三立已85岁高龄,体力羸弱的他在也回不到曾经在上海“一二八”抗战时的热血沸腾,老人家选择了绝食,以报效祖国,五天后,陈三立在家国忧患中去世。

陈寅恪在为父亲守灵期间,立志为民族大业而治学。

历史上的陈寅恪的品格著名史家陈寅恪先生先后留学于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通晓梵文、突厥文、满文等多种东西方语言文字。

归国后先后任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岭南大学等数所大学。

陈寅恪一生中为人们留下了大量著作,内容涉及历史、文学、宗教等多个领域,为后来人开辟了新的学术领域,更提供了新的治学方法,民国以来即广为学界所尊崇。

读《史家陈寅恪传》有感

读《史家陈寅恪传》有感

读《史家陈寅恪传》有感
《史家陈寅恪传》是一部描写中国著名史学家陈寅恪生平和思想的传记作品。

陈寅恪是中国现代史学界的重要人物,他对中国古代史学的研究有着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理解,对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读完这部传记后,我感受到陈寅恪先生对历史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以及他对于真理和正义的坚持。

他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展现了他的学识渊博和学术精神。

通过阅读《史家陈寅恪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历史学家们对于真理的追求、对历史的敬畏,以及他们为了揭示历史真相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这部传记也让我更加了解了陈寅恪这位伟大的学者,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成就在历史学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人肃然起敬。

毛志辉:探寻陈寅恪治学之“心法”

毛志辉:探寻陈寅恪治学之“心法”

毛志辉:探寻陈寅恪治学之“心法”作者:毛志辉文章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2012-1-13 点击数:65 更新时间:2012年06月08日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陈寅恪是一位极其特殊的历史学家。

他不仅仅是专门家,更是通儒。

他在人文学的研究中已经达到通儒的境界,而其人品,尤表现出高贵的书生风骨,甚至让他身后的学人们大发“心向往之而不能至”的感慨。

有关陈寅恪的系统研究,最早当属汪荣祖的《史家陈寅恪传》。

该书第一次给予了陈寅恪以全面的评价,并为史家陈寅恪赋予了“难以超越”的历史地位。

然而,真正引发“陈寅恪热”的,是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因其带有感情地描述传主晚年生活,而深得读者的青睐。

此后,《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陈寅恪的史学》、《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陈寅恪与中国文化》、《陈寅恪传》等著作先后出版,在对陈寅恪人生的追忆、学术的评判中,展现了这位大师的独立人格与高风亮节。

王震邦所著的《独立与自由陈寅恪论学》一书,是对陈寅恪研究风潮的延续,同时,也是对陈寅恪研究的新突破。

最近几年来,在众多对于陈寅恪的研究中,多倾向于就相关陈寅恪的文献探索,或就陈寅恪的学术成就从正反面立论;有的学者在关注陈寅恪曲折复杂的人生经历时,又忽视对于其学术思想、学术贡献作系统深入的研究与总结;有的学者甚至将陈寅恪简单地演绎为一种历史的符码,随意将一些非历史的东西强加于其身上。

王震邦正是在对于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把握中,在对于陈寅恪的全部著作及有关材料深入细致地研读后,撰写出版了《独立与自由》一书,深入阐释了陈寅恪这位史学大师的学思观点,特别是对陈寅恪的思维运作做了全面的发掘,深化并拓展了陈寅恪的研究,是对于陈寅恪研究的重要贡献。

陈寅恪治史的主要成绩,表现在对“中国境内之古外族遗文”的释证、对佛教经典不同文本的比勘对照、对各种宗教影响于华夏人士生平艺事的考证、对隋唐政治制度文化渊源的研究、对晋唐诗人创作所作的历史与文化的笺证、对明清易代所激发的民族精神的传写等等,而所有这些方面,他都有创辟胜解;他治史的精神,则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他学术思想的力量源泉,也可以称作陈氏之“史魂”。

“文史互证”在文化史教学中的运用

“文史互证”在文化史教学中的运用

〉卞f為之教学参考栏目主持人/文\教学叙事文史互证”在效_钟的运用〇李倩莹“文史互证”是陈寅恪先生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大贡献,即用文学作品阐述历史知识,用历史知识解说文学作品。

《史家陈寅恪传》中提到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诗文为史料,用所谓“历史之眼光”,分析诗中的古典与今典,并与史籍所载相参证,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真相(即以文证史,目的 是研究历史);其二,从史学角度考证诗文,即用史家广博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对古诗文从历史的层面予以透辟的考订辨误解说(即以史证文,目的是 研究文学)。

笔者试以岳麓版必修f f l“诗歌与小说”一课为例,谈谈“文史互证”在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教学启示。

一、选择恰当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史料实证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能力,是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因此,教学中运用“文史互证”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文学史料的选择。

具体到本课教学,首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哪些古代诗歌能够反映历史事实?在 本课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这一则材料能否设置一些思维问题? ”通常选取语文课堂上已经学过,或者在历史练习中常见的文段,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思辨性问题,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以先秦文学的教学片段为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结,其中国风部分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

因此它是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

楚辞想象丰富,语言瑰丽,表达了诗人对楚国与人民的挚爱,对黑暗政治的强烈愤慨,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

材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 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还是培养学生德育精神的重要资源,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高中阶段,历史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综合性,运用历史图片能够向学生传递历史蕴含的人文情感,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

例如,在讲解“南京大屠杀”一课时,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日本士兵残忍杀害中国人的图片以及日军进行杀人比赛的图片,再加上补充讲解和文字描述,让学生深刻体会日军的凶狠残暴,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国家发展强大才能摆脱困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近代历史学家陈寅恪生平简介

近代历史学家陈寅恪生平简介

近代历史学家陈寅恪生平简介陈寅恪,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陈寅恪(读作chnynque,虽然恪字普通话念k,陈寅恪先生乃客家人,小名恪(que)儿,故先生名字应读que音)著名诗人陈三立之子,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的开明督抚)之孙。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历史、哲学典籍。

光绪二十八年(1902),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

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

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回国。

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

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而且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

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陈寅恪回国。

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

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人为导师,人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

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虚心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他们都曾极力向校方举荐他。

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1928年,陈寅恪在上海结婚,时年37岁,夫人唐篔,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也是一位教师,在清华园相识,两人志同道合。

《陈寅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寅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以下小题。

欲说陈寅恪与张荫麟的有关学术分歧,要先说一下张荫麟这位“史学天才”。

1923 年,年仅 18 岁、考入清华学堂仅半年的张荫麟,在《学衡》杂志发布处女作《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怀疑》,针对梁启超对老子事迹之考据提出异议,史学界一时震动,梁启超也对他大加欣赏。

以后其论著不停问世,被目为史学界最有希望之天才,深受梁启超、陈寅恪、熊十力等大家推重。

至于分歧之由来,则要从陈寅恪对龚自珍一首诗的评论说起。

或许是擅长从“诗史互证”角度对待文学,陈寅恪认为龚自珍诗多有借古讽今之作,他对其《汉朝儒生行》的评论就是这样。

龚自珍此诗写于道光二年,时龚氏正在京城。

杨芳为清代有名将领,曾于道光元年至三年任直隶提督,而龚氏挚友魏源此时就在杨芳家坐馆。

魏源离京赴杨芳处时,龚自珍还曾送别。

所以,龚自珍对杨芳当比较认识。

作为汉人而能遇到清廷重用,杨芳堪称稀有,自然也会遇到别人特别是满族将领的忌妒。

陈寅恪认为,龚自珍此诗中自托为汉朝儒生,要旨就是讽喻杨芳。

依据陈寅恪的学术地位,他既然这样解说龚自珍的诗,一般也就等于是定论。

可是,仍是有人敢于怀疑,自然这“怀疑”也要有底气。

1933 年,张荫麟在《燕京学报》第 12 期发布《龚自珍汉朝儒生行本领考》,表示不一样意陈寅恪之说,认为诗中所写之某将军不是杨芳而是岳钟琪。

张荫麟文章发布后,陈寅恪认为不确,坚持认为该诗就是写杨芳之事。

张荫麟遂再撰《与陈寅恪论汉朝儒生行书》进行商议。

依据张荫麟的论证,从龚自珍诗中所提实时间看,解说为写杨芳的确不如解说为写岳钟琪更为贴切。

可是张荫麟并无完整否认陈寅恪,相反在陈寅恪说法的启迪下,有所感悟。

这样,则张荫麟和陈寅恪之最后看法其实仍是基本一致,即认为该诗是龚自珍借历史人物讽喻杨芳。

张荫麟的考据极为出色和谨慎,假如说还有什么短缺之处,就是未能联合当时汉族文人的思想情况以及统治阶级对文人的“大棒加胡萝卜”政策来阐释此诗,也就不可以悟出该诗更深刻的意蕴。

陈寅恪简介

陈寅恪简介

陈寅恪简介陈寅恪陈寅恪(1890~1969)中国历史学家。

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

1890年7月3日(清光绪十六年五月十七)生于湖南长沙。

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主张维新变法,兴办新政。

父陈三立,光绪年间进士,晚清著名诗人。

陈寅恪幼年在家塾时,即已开始接触西学。

1902年随长兄、著名画家陈衡恪(师曾)赴日本e求学,就读于东京巢鸭弘文学院高中,后因病回国入上海吴淞复旦公学。

1910年起,负笈欧美,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社会经济部、美国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专攻比较语言学和佛学,共达十余年之久。

1925年起,任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

1929年,清华国学院停办,改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中文系、哲学系合聘教授,并曾兼任国立北京大学教职。

1930年以后,又兼任国立中央研究院理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历史)主任,故宫博物院理事、清代档案委员会委员等职。

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清华大学离开北平,在长沙复课。

不久,西南联大在云南成立,遂于次年到昆明任教。

1939年被聘为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这是该校首次聘请中国人为专职教授。

1940年赴英履任,因战事阻滞,居留香港,在香港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及日军占领香港,遂于1942年7月返回桂林,执教于广西大学;次年9月到成都,仍以清华大学教授身分担任燕京大学教席。

此时他的目疾已恶化,而牛津大学重申前聘,乃于1945年秋赴英国应聘,并借此机会访求名医治疗目疾,惜手术未能成功,于是辞去牛津大学教授职务经美洲回国。

英国皇家科学院为表彰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授以英国皇家科学院外国籍院士称号。

1946年10月重返清华园。

1948年,北平面临解放,他应之请,南下上海,又应岭南大学之聘,到广州就任该校历史系教授。

1952年,全国高等院系调整后改任中山大学教授直至1969年10月7日逝世。

在此期间,他还当选为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并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历史研究》编辑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陈寅恪与中国中古史研究

陈寅恪与中国中古史研究

陈寅恪与中国中古史研究胡戟2004-01-21 17:47:09 阅读18 次刊《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页145-156。

象牙塔整理陈寅恪先生(1890-1969),6岁起在家塾和家办学堂读书,得益于义宁陈门家学,打下国学基础。

12岁至36岁间又多次飘洋留学,前后断断续续在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合计约有18年之久。

一生治学广泛涉猎史学、文学、佛学、敦煌学、东方古文字学、比较语言学等许多学科,自称“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引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52页。

),特别钟情于他界定为中国中古时期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历史。

留下名著四稿一传,即《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的诗笺证稿》、《寒柳堂记梦未定稿》和《柳如是别传》,以及104篇论文,还有近年陆续整理出版的《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隋唐史第一讲笔记》(杨联陞整理)、《陈寅恪读书札记·旧唐书新唐书之部》,大半是关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学术成果,为中国中古史研究开一代风气,贡献令世人瞩目。

一国学和历史学,是陈寅恪对终身职业的崇高选择。

前人尝说: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

先生更有振聋发聩的呐喊:“国可亡而史不可灭……[学术]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

”(《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同上书,317、318页。

)诚是“文章存佚关兴废”(《广州赠别蒋秉南》,《寒柳堂集·寅恪先生诗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37页。

),只要精神不死,国不可灭,一时败亡,也有复兴的机会。

他不遗余力地阐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事关国家兴亡的道理,呼唤大师巨子勇于担当关系民族盛衰、学术兴废的文化托命之人。

他曾忠告:“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谓形而上之学)为根基”,担心将来中国若“专谋以功利机械之事输入,而不图精神之救药,势必至人欲横流,道义沦丧。

关于陈寅恪的历史故事

关于陈寅恪的历史故事

关于陈寅恪的历史故事
陈寅恪(1890年-1969年),字希元,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
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陈寅恪年幼时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杭州求学期间
成为了历史学者梁启超的学生。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
文化与史学理论方面。

陈寅恪利用史料详实、资料广泛的方法,深
入剖析中国文化的演进和历史的变迁,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独到
的见解。

陈寅恪最著名的研究之一是关于中国经典《红楼梦》的阐释。

他的《红楼梦识微》一书对《红楼梦》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
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陈寅恪认为,《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文
学作品,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缩影和文化的体现。

他的观点对于后
来对《红楼梦》的研究和解读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了历史研究,陈寅恪还深入关注中国的教育问题和国家治理。

他提倡重视教育改革,主张教育应该立足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还提出了"大义之辨"的概念,强调国家治理应该坚持仁义道德的原则。

陈寅恪一生致力于研究和教育事业,对于中国学术界和社会影响深远。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研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学的泰斗。

陈寅恪于1969年逝世,但他的学术成果和思想影响至今仍然深远。

作为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他开拓了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新局面,为后来的研究者们树立了榜样。

陈寅恪的历史故事将永远铭记于中国历史学术的发展史上。

陈寅恪与钱穆史学思想之分歧(一)

陈寅恪与钱穆史学思想之分歧(一)

陈寅恪与钱穆史学思想之分歧(一)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陈寅恪(1890-1969)与钱穆(1895-1990)虽同以史家名世,且曾共事于北大、西南联大,亦可称不乏交往的朋友,但从钱穆多次对陈寅恪学术若隐若现的评论中依稀可见二者在学术思想、治学路数方面似存有较大分歧。

对此,我在《钱穆论陈寅恪:一场并未公开的学术论争》(《博览群书》2008年第3期)中已略作交代。

那么,这种分歧究竟何在?钱穆1960年5月21日致时在美国求学的高足余英时的信中对陈寅恪的文章明确提出了两点批评:一是“冗沓而多枝节”且不“可诵”;二是“临深为高,故作摇曳”(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附录一,227-232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前者实对陈寅恪文多考据而有所不满,后者则涉及二人讲史重专深还是重博通的不同。

重建信史、史料考据与陈寅恪的文化关怀钱穆由传统文章学观点,突出“可诵”以批评陈寅恪文多考据原也自然,时至今日也仍不失鉴戒意义。

但以此论陈寅恪的文章,似有所忽略陈寅恪“讲宋学,做汉学”(此系汪荣祖转述钱钟书对陈寅恪治学方法的评价。

见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第七章“注32”,18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的学术路数背后所蕴涵的现代学术观念及其深层的文化关怀。

今人论陈寅恪大多注意到他本人论着中对宋人史着长编考异之法以及六朝“合本子注之义”的服膺和提倡,而清人“毋惮旁搜,庶成信史”(徐干学《修史条议》)的治史信条对其确也深有影响。

不过,陈寅恪的“旁搜”史料,并不陷于清儒“罗列事项之同类者,为比较的研究,而求得其公则”(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47、46、6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的繁复举证、表层归纳,更着意于对史料本身的考辨纠谬、对勘互证。

他一再提醒学生证定史料的“有”和“无”——特别是后者——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罗香林:《回忆陈寅恪师》,蒋天枢编《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24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国学大师陈寅恪生平介绍

国学大师陈寅恪生平介绍

国学大师陈寅恪生平介绍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诗人。

杰出的国学大师。

下面是本人为你收集整理的陈寅恪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陈寅恪生平简介陈寅恪,字鹤寿,江西九江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古典文学家、诗人,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之一,另三人为叶企孙、梅贻琦与潘光旦。

1890年,陈寅恪出生于湖南长沙,出身名门,其祖父陈宝箴曾担任过湖南巡抚,而他的父亲陈三立则是清末四公子之一,家学渊源,因此陈寅恪自小就大号了深厚的国学底子,且眼界扩及东西洋。

1902年,陈寅恪留学日本,后因足疾辍学回国,就读于上海复旦公学,之后又先后到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留学,在其深厚的国学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方文化,其见解多得推崇。

回国后的陈寅恪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任教。

1928年,陈寅恪在上海与唐筼结婚,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两人育有三个女儿,一生相濡以沫。

陈寅恪的代表作品有《柳如是别传》、《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等。

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陈寅恪遭到了残酷的折磨,而令其最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诗文稿、书籍多被洗劫。

1969年,陈寅恪在广州去世,同年,其夫人也离开了人世。

陈寅恪轶事陈寅恪一直以来都被冠誉为“教授中的教授”,他在清华研究院任职期间,每堂课都座无虚席,连朱自清、吴宓如此的知名教授都一堂不落的旁听陈寅恪的课。

在清华园里至今还流传着关于陈寅恪经典名言与轶事。

陈寅恪的博学通识不仅受清华学子追崇,更是受当世名人教授的认可,他所授课的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宗教、历史、语言等各方面学术类科目皆有独到的研究与著述,陈寅恪曾在其课堂上立下了“四不讲”的规矩:“前人讲过的、近人讲过的、外国人讲过的、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皆不讲。

”随着陈寅恪的课堂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甚至教授的慕名而来,这个“四不讲”的规矩也在学界广为流传开来。

陈寅恪行事自有一派风格,往往不受常规拘束,不受舆论左右,1932年,清华大学组织新生入学考试,当时的国文系主任刘文典便邀请国学大师之一的陈寅恪国文考试代拟试题。

陈寅恪——一代史家 三世风流

陈寅恪——一代史家  三世风流

陈寅恪——一代史家三世风流佚名【期刊名称】《青年与社会:中》【年(卷),期】2007(000)0Z1【摘要】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义宁州)人,1890年7月3日(清光绪十六年五月十七日)生于湖南长沙。

祖父陈宝箴(右铭),为戊戌变法时期的湖南巡抚,主持湖南新政,维新失败后被革职。

父三立,字伯严,又号散原,清末著名诗人,"四大公子"之一,与谭嗣同、陶宝廉、吴保初齐名,有《散原精舍诗》行世,曾是"新江西派"的首领,亦为戊戌变法维新党人。

陈寅恪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

1925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

"盖世奇才"、"最好的教授"、"教授之教授"、"太老师"……这是校内以至国内外学术界对陈寅恪的尊誉。

他来清华后,即为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

稍后,他又是清华大学惟一的一位中文系和历史系的合聘教授。

【总页数】4页(P13-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25.81【相关文献】1.从抗倭名将到一代史家--明清际俊彦辈出的甬上万氏家族史事考述 [J], 袁慧2.作为史家的王瑶与陈寅恪学术路径之交集蠡测 [J], 仲济强3.论陈寅恪对传统史家治学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J], 龚连英4.论史家陈寅恪的旧体诗 [J], 胡迎建5.一代学人艰辛探索的缩影——读《中国史家论苏联四种》 [J], 马龙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家陈寅恪传《史家陈寅恪传》汪荣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汪荣祖先生参以陈氏的文集、诗词,完成这本系统论著,深入研讨了陈氏一生的学术历程与思想,对陈氏的史学成就与地位有持平之论,对陈氏寄托感情的《论再生缘》与《柳如是别传》等力作亦有中肯的评析。

本书初版由香港波文书局1976年印行,后由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4、1977年先后两次增订再版;其间,1992年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以《陈寅恪评传》为题出版简体字版。

此次再版,据1997年联经版,并经作者重新校订。

较乾嘉诸老更上一层中国的旧学问,大致可分经、史、子、集四门。

博雅通儒,常能对每一门都有心得,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船山),便是如此。

其次则能专精一门,或通经、史,或擅诗、文。

陈寅恪生于新旧交替之世,志已不在此;然他出身名门,家学渊源,又喜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各书,均有涉猎。

据他的同学表弟俞大维说,寅恪对十三经大都能背诵,而且每字必求正解。

但他的抱负不在通经,他的志趣只是研究历史。

章实斋(学诚)曾说六经皆史,在陈寅恪看来,经、史、子集以外,集部的流派,诸如小说、弹词,都可能是有用的历史资料。

陈寅恪有志于史学,而清季治史者,莫不受到乾嘉考据学风的影响,寅恪自不能例外。

考据之学,当时号称“汉学”,其实称为“清学”,较为恰当。

因清儒治“汉学”的,未必尽用汉儒的说法,最多不过用汉儒的方法来说经和整理群籍而已。

无论就范围或程度来说,清代的“汉学”家远超前代,实不能以“汉学”二字,来笼罩清代的学问。

“清学”起源于清初学者对陆王心学的批判与反动。

王学的末流到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境地,不但空疏专断,而且思想贫乏。

当时起来纠正这种风气的学者辈出,大师如顾炎武成为一派的宗师。

顾氏研究学问的方法,即以实证为主,且由经学治史。

黄宗羲及其所创的“浙东学派”,则主张实事求是,由理学而治史学。

颜元与李?更反对一切玄学,强调实践。

但无论北派颜李、南派顾黄,虽学统不一,但批评王学末流,崇尚实证与经世则一。

实证精神卒蔚然成为顺治、康熙时期的新潮流。

到康熙雍正之际,由于文禁严峻,士大夫怯于发表议论,实证之风乃趋于文字典籍的考订,一时音韵、校勘、金石、目录之学大盛,开了乾嘉学术主流的先河。

所谓乾嘉学风,论者每病其繁琐??。

但乾嘉学者在学术上的贡献,亦不可磨灭,搜集佐证,定为条例的治学问方法虽不始于乾嘉,但乾嘉诸子搜集益勤,科条愈精,而尤重小学,认为读书必先识字。

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读书方法,正是寅恪一生遵行的法则。

但他认为有清一代史学,不如两宋,因清代学者的重点与目的在“经”而不在“史”,故无宋代史学蓬勃的气象。

但他对乾嘉巨子如钱大昕(晓徵)的史学仍甚佩服,以为“精思博识”,为“清代史家第一人”。

钱氏著有《廿二史考异》、《十驾斋养新录》等书,因其学识宏富,每能订正史籍的伪误,推理论史,亦常能发千古之覆,他尤其能利用辅助学科,如天文、地理、制度、杂史、金石、版本、蒙文等来治史。

他于史学的成就,以官制为最,对历代官制的演变,考证精详;其次氏族,对各时代氏族的流派,了如指掌。

这些都应是陈寅恪推重钱氏的原因。

后来寅恪著史,亦常以职官之演变与氏族之升降为论述的重心。

个人简介汪荣祖,原籍徽州,1940年生于上海。

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这可见他是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迁到台湾去的),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现为美国柏堡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教授,上海复旦大学访问学者。

这本《陈寅恪评传》最先于1976年在香港出版,当时题为《史家陈寅恪传》,仅七万余字。

1984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重印,扩为十五万字。

百花洲出的这本是第三次扩写。

作者的背景,和这本书在大陆出版之前的出版情况,使得这本书显得比较“客观”,比较中性,当然,我猜在大陆出版时,仍一定不可避免地经编辑删刈了某些内容。

内容简介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

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

先后在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钻研梵文、巴利文和比较语言学,通晓多种文字。

1926年归国,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

后任教于国内各大学及香港大学。

1949年后,任岭南大学(今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学识渊博,治学涉猎中外,于历史、文学、哲学、宗教、语言学等均有造诣,尤精于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唐代及清初之文学、以及佛教典籍等研究。

主要著述有《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寒柳堂集》、《柳如是别传》等。

本书作者参以陈氏的文集、诗词,完成这本系统论著,深入研讨了陈氏一生的学术历程与思想,对陈氏的史学成就与地位有持平之论,对陈氏寄托感情的《论再生缘》与《柳如是别传》等力作亦有中肯的评析。

本书初版由香港波文书局1976年印行,后由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4、1977年先后两次增订再版;其间,1992年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以《陈寅恪评传》为题出版简体字版。

此次再版,据1997年联经版,并经作者重新校订。

本书评论陈寅恪的死郑珂2009-02-20陈寅恪是被“造反派”们折磨死的,看到这些实在让人胆战心惊。

为达到终极目的,致陈氏于死地,“革命者”心生奇计,先是把几只大字号高音喇叭吊至陈宅窗前屋后,让其听取革命群众对其发出的怒吼之音。

双目失明,不辨牛马且患严重失眠症与心脏病的陈寅恪,突闻几个“怪物”整日在耳边嗷叫不止,惊悚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革命者”见效果初成,乃加大攻伐力度与强度,将高音喇叭干脆搬进室内,绑到了陈氏的床头之上。

每当“革命者”呼声响起,整个陈宅如狂飙突至,风雷激荡。

陈氏夫妇未闻几声,即感天旋地转,双双心脏病复发,口吐白沫,倒地不起。

如果上文是真的,那么只能说文化大革命给我们造成了太大的损失,狂热的思想的破坏力太大了,连对一个老人都没有恻隐之心。

回应此评论【收藏】该书评还未归类,请点击这里为其选择合适的分类陈寅恪与顾准黄河2006-05-01作为史学研究的一代大师,陈寅恪在近现代学术史中的地位是无人能够替代的。

虽然由于时代的动乱,精神与肉体上的负累,其学术成就远远未能达到自己和世人对他的期望,然而却以其独立之学术精神,博大的文化情怀,令经受了本世纪数次社会重大变革的当世中国知识分子(以及后世学人)为之叹服、为之深思。

与此相似的是近来突然兴起的“顾准热”,虽然与时下流行的“××热”相比,《顾准文集》的出版无论就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难与之相比,但它所引发的震撼却是巨大而深远的。

日前翻阅朱学勤在《东方》上发表的“愧对顾准”一文,当读到海外学者林毓生来信谈到他在读完《顾准文集》之后,热泪盈眶;读到面对境外学者挑战式地问及大陆学界在六、七十年代有没有“象样一点的人物”,一位学术界前辈佝偻而起,应声答对:“有,有一位,那就是顾准”时,我的眼泪也忍不住溢满了眼眶……陈寅恪自称其“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在史学研究领域上承乾嘉,融通中外而自开一代之风,早已为当世所重。

而他的历史文化观和人生观则更完整地表现在他为纪念王国维而作的《王观堂挽词(并序)》与《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之中:“凡值一种文化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度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华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斯古代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直到1953年,陈寅恪在给中国科学院的答复中还是这样说道:“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

碑文中所持之宗旨,至今并未改易。

”历经大半个世纪岁月的消磨,陈寅恪其志百折不挠,始终不渝,正是这种精神使陈寅恪早在生前已不单单作为一个考据大师、历史学家而存在,更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存在了。

顾准由于少年时即进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得以接受和了解西方经济学理论,他首先是一位真正的经济学家,并在其后多年的实践与革命经历中不断地深化、反思,终于走上一条通过梳理与观照西方文明渊源及发展,而探讨中国革命在“娜拉走后”怎样进行的艰辛之路。

在那个时代,他所面临的环境之恶劣是有目共睹的,而他竟然就在那种悲惨的境况下,几乎是以一人之力撑起了1957年以后大陆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断层,达到能够与外部葛兰西、卢卡契、海耶克、柏林等现当代思想家对话的水准(朱学勤语),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从文化的角度而言,以陈寅恪和顾准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在中国文化的转型期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键位置。

他们的文化价值正在于其由传统文化而来的信念(陈寅恪在观堂挽联中所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即是这一信念精粹的体现)以及深厚的西方学术修养背景。

以此而融铸成文化转型之际的新的价值参照系。

而这一文化坐标的确立,或许正是中国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能与世界文化“和而不同”的关键所在。

不幸的是,整整一代文化精英的沦丧使得这一历史可能几乎永远只能是一种可能。

然而陈寅恪和顾准们并没有就此退出历史,恰恰相反,就在他们的学术研究被打断、个体生存受到威胁、精神世界饱受折磨的时候,他们那独特而深燧的人格之光却注定了要穿透历史的重重迷雾,向后人昭示着一种祟高的文化——人格的同存。

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说过:“第一流的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正如朱学勤在文中所说:“如果连这样的人都不值得我们纪念,我就不知道学界还要纪念怎样的人才好。

如果连这样的人都不是思想英雄,还有怎样的人才可算思想英雄?”“我们不是没有祟高,我们只不过是将祟高与伪教条混为一谈,然后以此躲避祟高。

”相隔近半个世纪之后,中国文化的走向再次随着“文化热”的兴起而进入这一代人的视野,就在这时,我们重新又抬起头看见了陈寅恪和顾准,也看见了他们用崐毕生的人格与理想为我们所卫护着的那条通向可能之乡的小径——或许在走下去的过程中,我们将能够理解得更深,发现得更多——但吸引和催促着我们脚步的,永远只能是那缕穿越历史而来,代代相传的文化之光!“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这是昔年陈寅恪先生所撰王观堂碑铭之结语。

愿以此献给每一个时代中的思想大师与文化英雄……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日陈寅恪的死郑珂2009-02-20陈寅恪是被“造反派”们折磨死的,看到这些实在让人胆战心惊。

为达到终极目的,致陈氏于死地,“革命者”心生奇计,先是把几只大字号高音喇叭吊至陈宅窗前屋后,让其听取革命群众对其发出的怒吼之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