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来主要研究陈寅恪先生之论著简述
国学大师陈寅恪简介
国学大师陈寅恪简介陈寅恪,是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欢迎阅读,希望大家喜欢!国学大师陈寅恪简介陈寅恪(1890—1969),义宁(今修水县)人。
清朝著名诗人陈三立的第三个儿子。
夫人唐筲,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也是一位女教师,在清华园相识,两人志同道合,1928年在上海结婚。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
光绪二十八年(1902),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
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
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回国。
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
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
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陈寅恪回国。
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
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人为导师。
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虚心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他们都曾极力向校方举荐他。
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他当时在国学院指导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课,同时对佛教典籍和边疆史进行研究、著述。
陈寅恪的主要著作
一、所收内容,已发表的均保持发表时的原貌。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寅恪卷》是1996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 书,作者是陈寅恪。
一个民族的学术思想,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光,特定时代学术精英的 活动,往往蕴藏着超越特定时代的最大信息量。处在世纪转换之际的中国, 迫切需要在鉴往知今当中,获得富有前瞻性的思考。肇始于1900年左右的 中国现代学术,在方法上吸收了当时世界上流行的新观念,并开始中西学 术的交流与对话。学者们在认定学术本身价值的基础上,产生了学术独立 的自觉要求。从作为中国现代学术发端之重要标志的严复译著起,一大批 学者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建构了弥久不变和与时俱新的双重品格,具 有开辟意义和示范作用。这些经典著作,辉耀于中国学术璀璨的天穹,成 为今日学子捕获学思灵感的重要源泉。
《陈寅恪诗笺释》是2008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胡文 辉。
《陈寅恪诗笺释》内容简介:陈寅恪诗是陈寅恪研究中最有意趣的课 题,透露出陈氏专业学术背后的精神世界,既是陈氏本人的“心史”,也 可视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心史”。不仅如此,陈诗还是一位最擅 长“以诗证史”的学人的“诗史”,是一位有充分史学自觉的通儒对现代 历史的观照和理解,代表了他那个古今纠缠、文化与政治交织的思想世界。
围绕冯友兰学术思想的讨论和争论,三、四十年代即已展开。进入八 十年代后达到一个高峰。迄今为止。海内外已举办五次大型国际研讨会, 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与著作,“冯学"已俨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是199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是陈 寅恪,于1941年间在香港完成。此书对有唐一代政治史作了精辟的论述, 综观全史,上溯西晋、南北朝与隋世,下讫唐以后之变化。本书系著名历 史学家陈寅恪撰写于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中,是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传世杰 作。该书在20世纪40年代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寅恪文集》。
浅谈陈寅恪的唐诗研究方法
浅谈陈寅恪的唐诗研究方法——读《元白诗笺证稿》有感[摘要]现代学术大师陈寅恪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所倡立的历史文化法、诗史互证法、比较联系法等研究方法,在学术界有深远的影响.这些研究方法在其代表作品《元白诗笺证稿》是最常用的,对我们的启发也最大,对我们的读书治学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关键词]陈寅恪;唐诗研究方法;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学者之一,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被誉为“全中国最博学的人"、“教授的教授”,在文史哲研究领域树立了一座后人难以企及的丰碑。
最近读了先生的代表作品《元白诗笺证稿》[1],深感先生所著博大精深,不仅为其独特魅力所折服,对其治学方法也略有所悟。
下面仅就感触最深的几种研究方法谈一下粗浅体会。
一、历史文化法历史文化法,是陈寅恪先生在研究唐诗时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其基本内涵是,研究诗歌要将它置于一定的历史文化条件下予以综合考察,才能找出作品生成及其特质形成的原因。
他在《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说自己“喜谈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
正是基于他对历史文化的高度重视,才使他自觉地运用历史文化法去研究包括唐诗在内的古典文学作品。
举例来说,寅恪先生在评价元稹于婚仕二途中所表现出的“无节操之守”时,一再阐明,中唐贞元、元和间的士大夫社会,可分为二部分:一部分(主要是词科进士)尚放荡风流之新习,另一部分(主要是山东旧族)则仍沿袭南北朝以来重门第婚姻之旧习。
两种道德标准、新旧社会风尚并存杂用,各是其是,而互非其非,常呈现出纷纭错综之情势。
至于元稹,则善于利用之,而乐于去旧就新,名实兼得,“乘此社会不同之道德标准与习俗并存杂用之时,自私自利”。
因其能“忍情",故一方面放荡风流,图欲望之满足;另一方面则以“悠悠若云”之意对待男女关系,去就自由,不为情感所束缚;因其甚有心计,故能深思熟虑,甚至于以情牟利,“以巧婚而致通显”,以“巧宦”而“位至将相”,“以富贵终其身”。
陈寅恪先生“关陇集团理论”解析
Te no b w s r d m r s ad i e dr g e n l g c dsoe b e p sWu vnhd i t rg h G a-n l a e y y e u o t n a s un h i e o Hun n. it bs snpi o Po C e. y amt g f a TugTi s a l do t r . n O lb d in ts s s h s h a t e a n f f h n y i h i v w cn f d r l ai . s s dm ntt t t e etl i , w i h e m n g T i t i e osa s t s na e a e i a e n h h s n s e re h h s i a e ca c r G a-n b c " t ri br rao ad i ao" t hr t o unog i ie an a az i n c l tn; a e f l l s g tg b i tn i i i o n vz h e
一"的消失,关陇集团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了,
关陇集团个性特征消失的过程是在与山东士族的矛盾,斗争和融合中发生 的.两者互为参照,关陇集团 具有政治性和中央性;山东士族具有文化性和地方 性.关陇集团对山东士族既警惕又需要,既反感又羡慕.身为统治阶级的便利, 他们对山东士族实行了包 括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诸方面的压制和打击.在此过程 中,它自 也受到了 己 来自 士族潜移默化的影响,日 山东 渐远离 化而 胡 走上汉化的 道路,自 身的文化素养日 渐提高, 从而日 益消解了自 身的个性特征, 走向了消亡.
回忆陈寅恪先生名家散文
回忆陈寅恪先生名家散文陈寅恪先生,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思想家、文化翻译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散文家,被誉为“新文化运动后最独树一帜的学者”,是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其独具特色的文学创作风格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散文创作更是被誉为珠玑之作,作品流传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
陈寅恪的散文创作陈寅恪先生的散文创作主要以蕴涵着深刻哲理的言语和思想的深度展示为主导,具有典型的文化传承色彩。
在其文学创作中,散文成为了他的主要表现形式。
其散文作品直接勾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脉络,表现了自己对现实社会和人性的研究和探索。
陈寅恪先生对文化的关注源于他对于文化的信仰和热爱。
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关于中国文化的重大论断和见解。
这些文字不仅陈述了陈寅恪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还闪耀着他的文化思想和人生观念。
他的散文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有许多篇散文都成了不可磨灭的经典,如《故乡》、《小草》、《逝水千古》等。
《故乡》《故乡》是陈寅恪先生最著名的散文之一,它以陈寅恪先生特有的语言风格写出了散文中一些独特的文化内涵。
这篇文章多次被人引用和讨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推广功不可没。
陈寅恪先生在《故乡》中深深的表达出了对于故乡的感怀和爱意,他说“故乡是世界上最丰足的地方,它拥有最多的经验,也拥有着最大的历史和文化。
”这段话道出了他对于故乡文化价值的崇敬。
而在他的散文中,更多的是用心来感受故乡的文化,提出了如何去追溯故乡文化的根源和如何去把它继承下去的问题。
陈寅恪先生以浓郁的文化内涵和朴实的语言风格,将自己的故乡文化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让读者真正地感受到了故乡文化的底蕴和人民生活的本真。
这篇文章深刻地表现了陈寅恪先生对故乡文化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人文精神的重视。
《小草》《小草》是陈寅恪先生另一篇富有哲思的散文,同样也是他以浓郁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思想深刻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在《小草》中,陈寅恪先生以小草为主题,寄语中国的文化与儒家思想。
关于陈寅恪的研究报告
关于陈寅恪的研究报告陈寅恪(1890年-1969年),字仲晖,号光远,江苏启东人。
他是中国现代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对中国现代文化史有极高的造诣,被誉为“文化史之巨擘”。
陈寅恪早年留学日本,后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深造,广泛涉猎西方哲学、历史、文化等领域。
他在海外学习期间深受新儒家思想影响,开始对中国文化进行反思,并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见解。
回国后,他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将西方学术思想引入中国大学教育,并提倡以“文化史研究”为主导的学术思维方式。
陈寅恪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史和学术史方面。
他曾深入研究中国晚清的历史事件、传统文化及影响,通过融合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观点。
首先,陈寅恪对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的理解非常独到。
他认为中国文化理应坚持对中国文化长久以来所积澹淡的理解。
他对中国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纵横家文化等不同侧面剖析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他提出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论”,认为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精神与理念,不应简单地以西方标准来衡量。
其次,陈寅恪对中国学术史的研究贡献极大。
他的学术史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学术界发展历程。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他详实地还原了近代中国学术的发展脉络,并深入剖析了各个学派的理论观点及其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
此外,他还提出了“双修”与“生子之道”这两个富有启示性的概念,揭示了中国传统学术的价值观念及其对科学研究的意义。
最后,陈寅恪还将西方思想与中国传统结合的思想方法,运用在对史实的解读上。
他认为独立思考是研究史实的核心要素之一,并强调对史实的本真性和历史背景的把握。
他在文化史研究中也提出了“文化研究应采用整全性而非单一区域性的研究方法”的观点,主张将文化史与社会史、政治史、经济史等领域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陈寅恪的研究成果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带动了中国学术界对于文化史、学术史的重视程度。
他的研究思维方法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启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及学术,为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陈寅恪历史学家的学术探索
陈寅恪历史学家的学术探索陈寅恪,20世纪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以其独到的历史研究方法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而闻名于世。
他的学术探索不仅对中国历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对国际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他的学术背景、研究方法和影响等方面对陈寅恪历史学家的学术探索进行探讨。
一、学术背景与经历陈寅恪于1890年出生在中国福建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他在少年时期就对古代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立志成为一名历史学家。
他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和牛津大学,拥有深厚的人文和历史学知识。
在学术背景的基础上,陈寅恪开始了他的学术探索之旅。
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领域,尤其是宋代的历史和经学。
他对于经典文献的研究十分深入,尤其擅长解读《史记》、《汉书》等古代史书。
陈寅恪的研究方法独特,注重对史料的挖掘、整理和分析,同时结合多学科的知识进行全面研究,这使得他的学术成果充满了创新和价值。
二、研究方法与贡献陈寅恪历史学家的学术探索主要体现在他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成果上。
他在研究古代史书时,善于发现其中隐藏的历史真相,通过对文字、语言和背景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许多历史事件的真相和背后的原因。
例如他通过对《史记》的研究,发现了其中存在着一些历史事件的伪造和篡改,使人们对这些事件有了新的认识。
陈寅恪还提出了“读史是一种文化探索”的观点,强调历史研究与文化传承的密切联系。
他认为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事实,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和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他的研究中,他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力求还原历史本身的文化价值。
此外,陈寅恪的研究还不断拓宽了中国历史学的研究范畴。
他关注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努力将历史研究拓展到全面深入的层面。
他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于后来的历史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和进步。
三、学术影响与价值陈寅恪作为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的学术探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陈寅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学者
陈寅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学者陈寅恪(1890-1969)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一位非常重要的学者。
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成果上,还包括对历史学科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推动。
一、学术研究成果陈寅恪是中国现代史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有着重要贡献。
他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卓越的智慧,通过深入研究历史文献和实地调查,对中国现代史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
他的研究涉及清末民初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研究有着突出的贡献。
陈寅恪的学术著作影响深远,其中以《陈寅恪文集》最为著名。
这部文集收录了他的多篇重要论文,全面展现了他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
在这些论文中,陈寅恪对中国近代史事件进行了原汁原味的解读,独具慧眼地揭示了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
二、学科的发展陈寅恪对历史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他积极倡导历史研究的理性化,提倡对历史事件的实证研究。
他主张历史研究应该超越单纯的理论推测,应该通过翔实的历史调查和文献研究,从客观事实中寻求真正的历史真相。
陈寅恪所倡导的实证主义方法对中国历史学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学术观点不仅在历史研究者中得到了普遍认同,也激发了后来一代历史学者的研究热情。
他的研究方法为后来历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育事业的推动除了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陈寅恪还积极参与教育事业的推动。
他曾经在多所大学任教,以自己的学术声望和深厚的学识吸引了众多学生。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鼓励他们严谨的学术态度。
陈寅恪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组织工作,促进了学术研究的交流和合作。
他广泛与国内外各界学术人士交流,推动了中国历史学科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结语总之,陈寅恪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位重要的学者。
他在学术研究成果、学科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推动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他用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研究眼光,为我们解读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展示了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刻内涵。
季羡林《回忆陈寅恪先生》经典散文.doc
季羡林《回忆陈寅恪先生》经典散文别人奇怪,我自己也奇怪:我写了这样多的回忆师友的文章,独独遗漏了陈寅恪先生。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对我来说,这是事出有因,查亦有据的。
我一直到今天还经常读陈先生的文章,而且协助出版社出先生的全集。
我当然会时时想到寅恪先生的。
我是一个颇为喜欢舞笔弄墨的人,想写一篇回忆文章,自是意中事。
但是,我对先生的回忆,我认为是异常珍贵的,超乎寻常地神圣的。
我希望自己的文章不要玷污了这一点神圣性*,故而迟迟不敢下笔。
到了今天,北大出版社要出版我的《怀旧集》,已经到了非写不行的时候了。
要论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六十五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
我于193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改名为外国语文系)。
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
但是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却是很富裕的。
除了选修课以外,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
教师不以为忤,学生各得其乐。
我曾旁听过朱自清、俞平伯、郑振铎等先生的课,都安然无恙,而且因此同郑振铎先生建立了终生的友谊。
但也并不是一切都一帆风顺。
我同一群学生去旁听冰心先生的课。
她当时极年轻,而名满天下。
我们是慕名而去的。
冰心先生满脸庄严,不苟言笑,看到课堂上挤满了这样多学生,知道其中有诈,于是威仪俨然地下了逐客令:凡非选修此课者,下一堂不许再来!我们悚然而听,憬然而退,从此不敢再进她讲课的教室。
四十多年以后,我同冰心重逢,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由怒目金刚一变而为慈眉菩萨。
我向她谈起她当年逐客的事情,她已经完全忘记,我们相视而笑,有会于心。
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
参考书用的是《六祖坛经》,我曾到城里一个大庙里去买过此书。
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分析、综合,对地名和人名更是特别注意。
他的分析细入毫发,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然而一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断,不夸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
论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
论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陈寅恪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文学研究方法一直备受关注和探讨。
本文旨在通过对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探究其研究方法的特点、价值和启示。
一、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概述陈寅恪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他的文学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历史研究法。
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是一种以历史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他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2、文化研究法。
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是一种以文化为主线的研究方法,他通过对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研究,来揭示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3、比较研究法。
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是一种以比较为手段的研究方法,他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来探讨文学作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而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4、文本研究法。
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是一种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他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来揭示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
二、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的价值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1、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注重对文学作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研究,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探讨,来揭示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使人们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2、探讨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注重对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研究,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探讨,来揭示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使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文化意义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3、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注重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比较研究,来探讨文学作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而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回忆陈寅恪先生名家散文
回忆陈寅恪先生名家散文陈寅恪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化评论家、散文家和古汉语专家。
他的许多经典散文作品仍被后人推崇和传诵。
回忆起陈寅恪先生的名家散文,总能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人性情感与人生智慧。
《辞海》里的“士之风”陈寅恪的经典散文之一是《辞海》里的“士之风”。
文章以“风”为主题,介绍了中国士人的审美理想和文化精神,并将著名的辞海精神包含进去。
在这篇文章中,陈寅恪先生赞扬了“士”这个身份,称赞了“士”的优雅、清高和纯朴,认为“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凝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素质和价值观。
“士之风”,一方面表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理想,一方面也突显出新时代中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理解。
这篇文章既具有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重学科的深入剖析,也有个人感悟和思考,充满了感人的人生智慧。
《我的母亲》中的情感表达《我的母亲》是陈寅恪的另一篇经典散文,也是刻画母爱的一篇佳作。
陈寅恪在文章中深情地叙述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情,表达了对母爱的无尽敬意和感激之情。
在陈寅恪笔下,母亲不但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而且还默默地支持儿子的学业,用自己的付出换来儿子的成长和成功,这充分展现了母亲对儿女的爱和付出。
陈寅恪的《我的母亲》是一篇感人至深、引人落泪的散文,让我们深刻地领会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也揭示了家庭中家长对子女的培养和引导是多么的重要。
《中国的历史感》中的文化反思陈寅恪的《中国的历史感》是一篇关于历史认识和历史感的散文,是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理解的总结和反思。
在文章中,陈寅恪从很多细节上讲述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底蕴,揭示了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和意义。
他还讲述了自己的种种体悟和感悟,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的历史感》是一篇较为深刻的散文,不仅是关于历史和文化,还关乎着人的个人修养和文化素质。
陈寅恪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反映出对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人生价值的认识,这对我们今天尤为重要。
国学大师陈寅恪及其代表作品
国学大师陈寅恪及其代表作品陈寅恪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同时也是备受关注的国学大师。
下面就由店铺为你整理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及其作品,欢迎阅读。
国学大师陈寅恪介绍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
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
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
后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其后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后带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
一九三九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院士。
一九四二年后为教育部聘任教授。
一九四六年回清华大学任教。
一九四八年南迁广州,任岭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后为中山大学教授。
一九五五年后并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国学大师陈寅恪作品文集《陈寅恪集》,《读书札记一集》,《读书札记二集》,《读书札记三集》《书信集》,《诗集》,《寒柳堂集》专著《柳如是别传》(1965年),《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940年),《唐代政治史述论稿》(1941年),《元白诗笺证稿》(1950年),《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手稿《讲义及杂稿》,《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唐代政治史略稿》。
国学大师陈寅恪对宗教语言的研究陈寅恪对佛经翻译、校勘、解释,以及对音韵学、蒙古源流、李唐氏族渊源、府兵制源流、中印文化交流等课题的研究,均有重要发现。
陈寅恪对宗教学的研究,是他学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早年因受到系统的方法论训练,又有深厚的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底,使他能够在宗教学研究里游刃自如。
他的学术研究在国际学界也为专家学者仰止。
陈门家学有浓厚的佛学气氛,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曾就学于佛学大师杨仁山的祗洹精舍,潜心修佛。
长兄陈衡恪自幼经受佛学薰习,且擅佛画。
陈寅恪
远远望去,陈寅恪故居坐南向北,顺着校道来到陈寅恪故居东侧,只见一排及腰高的木护栏,一扇木篱笆门半开,一条白色的小路直伸到故居门前。
护栏旁立有茶褐色花岗岩石碑,上面刻着“陈寅恪教授故居”以及其生平简介。
陈寅恪晚年双目失明,只能略辨光影,陶铸探望他时问他有什么需要,大师说:“我的眼睛不好使,出入不方便,帮我把门前的小路涂成白色的吧。
”于是学校为他铺设了这样一条白色的小路,还在故居旁的路边加木栏以策安全。
沿着笔直的白色小路便可来到故居正门前,几扇百叶小窗紧闭着。
正门前有三级台阶,拾级而上,拱型的门有三步来宽,红色的木门向两边半开着,透过内门的玻璃可以看到里面右侧有上二楼的楼梯。
这里也是陈寅恪讲学的地方。
据说陈寅恪讲课时总是端坐而讲,态度严肃。
大师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大师上课时教室总是坐得满满的:一半是学生,一半是慕名而来的老师,人称他是“教授中的教授”。
大师的成就早就蜚声海内外,牛津大学一直想聘请他为客座教授,虚位等待多年才另请他人。
季羡林说:陈寅恪为一代史学大师,“一代史学大师必须能上承前代之余绪,下开一世之新风,踵事增华,独辟蹊径”。
绕着故居静静漫步,经过西侧可看到这里的植物长势都很好:高大的假槟榔,墨绿的蒲葵、青翠挺拔的竹子……多少年了,它们依然忠实地守护着这座小楼。
凝视着西侧这丛节节高的翠竹,让人想起大师的“贬斥势利,尊崇气节”,这是大师在自编文集时总结平生为人治学道路,这也正是大师一生凛然大节的写照。
来到故居后方仰望,可见二楼是一排五扇大窗,窗下是蓝色的通花瓷雕;一楼相对应的是两边各有四扇大窗,而中间是一扇同样宽的大门。
和二楼不同的是一楼的门窗都是拱顶的,门的正上方还有一盏旧式的路灯,加上红墙、绿瓦、蓝通花,隐隐透出一种难能的古韵。
踏上与正门一样的三级台阶,便触手可及经锈迹斑斑的铁门。
铁门前的三棵米兰随风舞动,挂在铁门左上侧的新路牌上写着:“中大东北区309”。
“春秋决狱”形成的法律文化模式及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J001);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9JK0451)作者简介:陈思思(1986—),女,陕西西安人,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法律史与法律文化研究。
① 关于中国现代法史的奠基者,一般论说中提到最多的为清末修律大臣沈家本和历史著作家杨鸿烈,鲜有提及梁启超者,但梁治平认为,沈家本为前现代的旧传统,而杨鸿烈不过是梁启超之继承者,只有梁启超在提出人类为历史活动中心的同时,大胆引进进化论,强调历史客观性与科学方法的重要性,以“现代一般人”为服务对象,将传统的帝王将相史改造为民族国家时代的国民史,是首个超越过去两千年的史学观。
参见梁治平《法律史的视界:方法、旨趣与范式》,载《中国文化》2002年第Z1期。
② 以中国知网为文章数据收集平台,分别输入“春秋决狱”“引经决狱”“经义折狱”与“经义段狱”这几个主题关键词,输出文章总分数为328篇,由于该平台年限输入的起始限制为1949年,因此得到以下数据:1949~1979年为0篇,1980~1999年为32篇,2000~2016年为235篇,2017~2021年为61篇。
以此量化结果来看,“春秋决狱”研究之繁盛,确为本世纪之初,且近五年逐步走向衰退,其中2020年为8篇,2021年仅为5篇,其中普刊比例高,核心刊物比例较低。
因此,研究质量也有所下降。
2022 12No 12,2022 学 术 探 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2年12月Dec.,2022“春秋决狱”形成的法律文化模式及其功能陈思思(西北政法大学 法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3)摘要:现有研究成果关于“春秋决狱”好坏性质的历史评价仅能反映其自身价值与历史价值的一个侧面或片段,无法展现其对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决定性整全价值,亦无法发挥其在当代法治建设中的现实性价值。
事实上,这些价值需在文化模式,这一富有哲学性思考意蕴的全新研究视野下,通过诠释“春秋决狱”所形成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模式呈现。
浅谈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一)
浅谈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一)论文关键词:陈寅恪文学研究方法诗史互证论文摘要:探索了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认为可分为四种:诗史互证、多重证据法、科学思维法、从文化的视野视察文学,并对此分别加以阐述。
陈寅恪学贯中西,博通今古,是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代宗师。
他的文学研究方法作为其学术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界影响深远。
正是这些融会中西的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才使他的学术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一、诗史互证陈寅恪治学最精华的部分之一是文史会通,用文学作品阐述历史知识,用历史知识解说文学作品,这个方法又可称为诗史互证。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可以视为诗史互证法的滥觞,而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宋代的黄宗羲。
明清之际,钱谦益用以诗证史的方法完成了《杜工部诗笺注》,将传统诗史互证正式确定下来。
与传统诗歌笺释中注重章句训释、注疏不同,“诗史互证”着力考察、挖掘诗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或从诗中发现历史,这就使诗具有了裨补史阙的功效。
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缘起》中这样说:“盖牧斋博通文史,旁涉梵夹道藏,寅恪平生才识学问固远不逮昔贤,而研治领域,则有约略近似之处。
”这里,他明确指出自己的研究领域对钱谦益有直接的继承性。
诗史互证是陈寅恪解读、笺证唐诗的重要方法。
如《卖炭翁》的小序说:“苦宫市也。
”关于宫市之事,史籍记载很多,陈寅恪择录几条供读者参证。
第一条出自:“昌黎先生集外集陆顺宗实录壹”,第二条出自“同集柒顺宗实录贰”,第二条论述宫市最详细。
陈寅恪在引录后指出:“此篇所咏,即是此事。
退之之史,即乐天诗之注脚也。
”确实,结合韩愈的这段历史记载来读自居易的《卖炭翁》,就更能看出该诗高度的真实性。
接着,陈寅恪又引《旧唐书·张建封传》一段作为“当日士大夫同恶宫市弊害之事证”,引《容斋续笔》《旧唐书·代宗纪》及《南部新书》有关记载说明“自天宝至大历至贞元五六十年间,皆有宫市,而大历之际,乃至使郇谟哭市,则其为扰民之弊政,已与贞元时相似矣。
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作品简介
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作品简介陈寅恪是江西省义宁州(今修水县)人,生于湖南长沙,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民国(民初时期)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他的作品有其非常深重的意义,下面是由店铺提供的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作品简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作品简介陈寅恪晚年从开堂布学转为著书立作,将其毕生所学尽数倾注于史学研究之中,但当时,陈寅恪的眼疾已到了几近失明的状况,创作条件极为艰辛,在其妻子唐筲、学生黄萱的帮助下,日夜为其朗读材料,并誊录其所述,共整理了上万卷的书稿,工程极其浩大。
最艰辛的时期莫过于期间,陈寅恪与其妻子唐筲在造反派的刻意刁难与折磨之下,仍未放弃研究史学,只恨不过自己的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加之生活条件的恶劣,陈寅恪的一生都在学术研究中度过,临终也未曾歇笔。
陈寅恪对于中国隋唐历史的贡献是难以泯灭的,他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通过切身实地的考察,撰述了两部举世名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以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陈寅恪开创了属于他的研究典范,在中古研究学中,注意到了对文化种族的关注与家族的关注,克服了众多研究学者绕不开的课题。
陈寅恪开创独有的历史剖析方法从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历史构成要素来分析隋唐制度,并且上溯到汉魏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古历史衍变的过程,并对唐代历史作出了堪称典范的论述。
陈寅恪所著的另一部作品《元白诗笺证稿》以论及元稹与白居易的诗作为主要内容,全书共八章,约十六万字,该书特色为以诗证史,剖茧抽丝,愈辩愈明,从诗词中所蕴含的中唐世风、习俗、政治等诸多要素入手,窥得中唐社会的真实面貌。
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的评价陈寅恪对于中国隋唐历史的贡献是难以泯灭的,他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通过切身实地的考察,撰述了两部举世名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以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陈寅恪开创了属于他的研究典范,在中古研究学中,注意到了对文化种族的关注与家族的关注,克服了众多研究学者绕不开的课题。
我所了解的陈寅恪先生-陈寅恪先生全集
我所了解的陈寅恪先生:陈寅恪先生全集我认识、了解的陈寅恪先生,是否可以用这样12个字来概括:儒生思想、诗人气质、史家学术。
先谈儒生思想。
我觉得陈先生的文化交流是儒家思想,听说当初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有三位名教授,一位是冯友兰先生,一位是汤用彤先生,一位是陈寅恪先生,当时就有儒、释、道三种说法。
冯先生是大胡子,人称“冯老道”,代表道教;汤先生是研究佛学的,是代表释教的;陈先生就是儒生,代表儒教,故时人用儒、释、道三字来代表这三位教授。
当时这固然是开玩笑,但现在看起来也有一些道理。
陈先生代表儒家,他的主体思想是儒家的。
<br/>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我想还是用陈先生自己的话来说,他的思想是介于湘乡南皮之间。
湘乡指曾国藩,曾国藩的思想主要是什么呢?就是孔孟之道,是儒家的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曾国藩的思想核心及他一一生的行为、言论的表现都可以说是典型的儒家。
而陈先生说他的思想介于湘乡南皮之间,可见他对曾国藩的敬仰。
南皮指张之洞,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也是陈先生钦佩之人。
当然,介于湘乡南皮之间的说法是比较早期的说法,是30年代的说法,到了60年代,陈先生晚年是否依然如此呢?我觉得是没有根本的改变的。
陈寅恪先生的思想,是以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这一点,我还想通过一些日常生活小事来加以说明。
他在给王观堂的挽诗中已经讲了关于儒家传统文化。
有一位当时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生讲过这么一件小事:王静安先生遗体入殓时,清华一些老师与学生都去了,对王先生遗体三鞠躬以敬礼。
不久,陈寅恪先生来了,他穿着袍子、马褂,跪在地下叩头,并是三叩头,一些学生见陈先生行跪拜礼,也跟着行跪拜礼。
实际情况我不大知道,我们至少可以知道陈先生在王静安先生入殓时行的是跪拜礼,这个就是封建文化、封建传统的很典型的一个表现。
<br/> 还有一个例子,我也听别人说的。
说陈先生在国学研究院时,有一些陈先生的学生到上海陈先生家中去谒见散原老人,散原老人与这帮学生谈话,散原老人坐着,这帮学生也坐着,而陈先生是站在旁边的,并坚持到谈话完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论文四十年来主要研究陈寅恪先生之论著简述——以时间为例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号:0873402011姓名:马耀凯【摘要】学界研究陈寅恪先生论著颇多,亦曾于先生重要诞辰之日举行学术讨论会,结集出版论文以纪之。
自《怀念陈寅恪先生》始,至《史家陈寅恪传》,至《陈寅恪集》,至《也同欢乐也同愁》,至《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至《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无一不颂先生独立自由之志也。
先生之研究遍布学术民间,人皆可读而识之,或震撼于心灵,或叹息于世事,或明志于言行。
世人知先生愈多,愈显先生之学养志节。
其耿耿之论著业已陆续面世,后人得以观之并评之,福焉,幸焉。
【关键词】陈寅恪;心境;事辑;文革;年谱一、引言寅恪先生辞世已四十一载,然作为一代文史大师,其个人对后世之影响未绝,窃以为渐有方兴未艾之势。
四十载至今,陈氏后学缅怀乃师颇多,专文论著如雨后春笋。
先生三女业已年至耄耋,值政治形势缓和之际,其忆昔陈年往事之文,不可不当史料读之。
余慕先生久矣,读其文愈多,识其心愈明,掩卷深思,闭目骋怀,未尝不百感交集也。
本文以时间为经,文论为纬,旨在于万千篇目中拣英取贝,厘清轮廓,简以述之。
二、怀念短文(1969-1970)1969年10月7日晨5时半,先生因心力衰竭并肠梗阻悲惨离世。
十一日后,《南方日报》刊登消息百多字,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山大学教授陈寅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本月七日在广州逝世,终年七十九岁。
十月十七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举行了向陈寅恪先生告别仪式”。
[1]此当为发自大陆官方之首篇悼文,字里行间评价颇高,较先生十数日前受非人之遭遇,判若两人,难免使人扼腕。
然拂却历史烟云,值此惑乱之际,不谗文人能当此评者,已尽显哀荣矣!因碍于时局,人人自危,坊间难得一文纪之。
12月1日,第二百九十八期香港《春秋杂志》发表题为《史学权威陈寅恪———————————————[1]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台湾,联经出版社,2009年,487-488页。
一死了之》文章,详尽介绍寅恪先生晚年遭遇,意在全面评价寅恪先生生平,今日依然颇有分量。
作者署名“叔明”,较详寅恪先生晚年事迹,然“叔明”者,至今不知其何许人也!“叔明”与“署名”同音,抑或戏谑固隐其实;且史上以“叔明”为字、名者颇多,是否另有寓意,皆不得而知也。
1970年3月31日,俞大维先生于台湾《中央日报》撰《怀念陈寅恪先生》一文。
其文始忆留学,后及姻亲,及家世,历九段成篇,曰“读书须先识字”、“在史中求史识”、“严谨而不偏狭”、“特别注重志书”、“喜欢庄子旬子”、“诗推崇白香山”、“学梵文研佛经”、“精通各种文字”、“缅怀一代大儒”。
[1]俞先生虽浸淫官场多年,然文章鲜有浓郁政治气息,笔调中肯情感真挚,中有“……缅怀此一代大儒,不禁涕泗滂沱”句,读来潸然!俞文颇具史料价值,后著多有引。
随后,台湾《传记文学》第十七卷第二期,刊登毛子水先生受俞大维之托所撰《记陈寅恪先生》一文,文中忆及寅恪先生留学海外至清华生活若干片段,言至岭南与台事,惋惜之意溢于言表。
第三期数篇悼陈文章纷至沓来,为今人追述先生资有裨意。
1971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出版《陈寅恪先生论集》,首次尽力收罗寅恪先生文章,以彰先生学业。
三、汪荣祖与《史家陈寅恪传》(1974-2006)1974年,汪荣祖开始撰写七万言《史家陈寅恪传》,资料来源均系海外,于1976年面世;后汰旧增新,复增十五万言,1982年初版,新写本1984年再版,88年改版,97年增订版问世,其间,书名依旧。
1991年,中国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编撰大型国学大师丛书,易名为《陈寅恪评传》,并于2010年3月二版,然丛书编者未经汪先生同意擅自删改内容,汪先生意颇怏怏。
余曾于是年6月购得此书,观之后,亦“意颇怏怏”,怏怏于其删节之余,又耿耿于其将“蒋天枢”教授其名误之为“蒋天柱”,赫然印于封后,大为愤慨。
其丛书名之曰“中国新闻出版署‘八五’规划(重点图书)”,虽非粗制滥造,其过实不堪谅也。
2005年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史家陈寅恪传》,于“北大版弁言”后,汪先生曰“此书出版时,殊未料及后来的‘陈寅恪热’”,恰与陈氏去世时的冷漠形成强烈的对比。
陈寅恪不寂寞的身后,或许足以再写一本《陈寅恪身后叙》,愿竢之来日。
”[2]汪著开论述寅恪先生生平传记之先河,几亦增稿,定力非凡,就寅恪先生与————————————————[1]张杰、杨燕丽:《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3-10页。
[2]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序之“北大版弁言”。
史学尽力全面评述,台北联经出版社2006年11月二版《史家陈寅恪传》甚佳,其有助于了解先生一生之志行学业及道德风范也。
四、大陆文革后(1976-1984)1966-1976年,大陆文革运动如火如荼,生者悽悽,死已哀哀。
寅恪先生1969先逝世后,其弟子友朋或不知先生已逝,或忙于改造思想表忠立新,或三缄其口噤若寒蝉,兹将思念深埋心底,在“划清界限、不受反动学术权威流毒侵害”警告之下,岂敢著文抒志冒天下之大不韪?1976年,文革结束。
1978年,国内政治激进态势渐缓,广东省理论刊物《学术研究》第一期首次刊登《柳如是别传》部分内容,随后,上海古籍出版社于当年公开出版该书。
1980年,广东省同意撤消中山大学在文革期间强加于陈先生之错误结论;加之大批知识分子得以平反,大陆陈寅恪先生之研究亦开启山门。
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陈寅恪文集》,标志其学术成果得以公认;“在国内,从文化的角度谈论陈寅恪的文章开始散见于一些报刊。
史学界开始冲破极‘左’的模式尝试重新评论陈寅恪的史学方法与史学地位。
最明显的变化是,不少人开始肯定陈寅恪的史学方法‘是科学的和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1]翌年,蒋秉南先生编撰数年之《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作为《陈寅恪文集》附录首次面世;1997年,章培恒先生后记之《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蒋先生为陈先生藏山托付之人,因先生谦虚“粗疏缺略,不敢名曰年谱”,[2]故题书名曰“编年事辑”,后辈于此书得以目睹大师系统之生命历程。
1984年,余英时先生将其研究先生心得结集出版为《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就先生晚年心态逐一剖析。
余著情绪化政治化色彩极浓,学人多褒贬不一。
然愚以为余先生之于寅恪先生诗解颇多真言。
夫诗,言志也,后人多不明就里,附会过多,即有矫枉过正牵强成拙之嫌。
然先生为诗多用古典今典。
今典者,今日故也。
寅恪先生非草木之躯,孰能无动于衷?先生法古贤隐苦乐于典,权一吐为快,宓深谙于此,尝多载之于其日记,后世欲窥先生心境者不可不知也。
1988年,先生逝世二十周年前夕,中山大学举办陈寅恪国际学术讨论会,共七十余人参加,该校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收文四十八篇;同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收文三十四篇。
两集荟萃陈先生后学及友人回忆之文,对先生———————————————[1]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台湾,联经出版社,2009年,494页。
[2]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于“题识”部分。
极尽追思之意。
遥想三十年前,批陈之风旋于北大,当年弟子亦反目成仇,与乃师划清界限痛斥其为反动学术权威,现又高调而唱念词。
咦!世事无常人亦无常也!夫自然之人,沧海之一粟也,皆摄谷而生,不堪一击而亡。
人独留天地间者,一腔精神耳!若为精神意志没,死不足惜;若威武而屈者,旷世难饶!然余不恨个人但恨专制,不忧个人而愤岁月。
呜呼,斯人已逝,岂不哀哉!五、国学热之后(1990年代至今)1990年以降,国学热兴起,先生名声由学术机构得以传至民间。
1996年8月,《学人魂.陈寅恪传》问世,作者吴定宇当年曾亲识吴宓,“我第一次知道陈寅恪先生的名字是1967年冬天。
那时,我正要从大学毕业,因为厌恶学校两派学生组织打派仗,便和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两位朋友(也是等分配工作的毕业生)在该校找了间僻静的房子,埋头读书。
……我记得吴宓先生刚走进房间时还有点紧张,忙不迭地自我介绍:‘我,吴宓,陕西泾阳县人……’”[1]宓曾请求吴定宇找寻陈寅恪,一有信息即告知。
吴定宇曾读过寅恪先生所有著作,精彩段落皆能诵之。
吴著宗旨在于反思先生之生活、心灵及学术历程,以飨来者。
1997年11月,陆键东先生将其数年来走访陈先生后人及档案信息所得,编撰一书《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由台湾联经出版社出版,2006年再版。
陆著资料翔实,读来震聋发馈,大陆亦有版行;陆著虽为文压抑,然普罗大众得知先生事迹,多亏陆著。
自陆著之后,有关陈寅恪先生之作纷至沓来。
1999年9月,《追忆陈寅恪》汇集多人之文,后附陈先生家人记文,以期勾勒寅恪先生人生轨迹;其后至今,《陈寅恪家世》、《陈寅恪与傅斯年》、《寂寞陈寅恪》等十数部专著相继出版,一发而不可收拾。
刘克敌亦为近年来专意研究陈先生之又一人,其先后著有《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陈寅恪和中国文化精神》等,刘著多从文化角度阐述,成就颇丰。
2001年及2009年,三联书店两次出版《陈寅恪集》十三种十四册,编者为陈先生幼女陈美延,然实为众亲友后人合力而作。
其名曰“集”而非“全集”,盖本书未能穷尽先生全部著述也,民间散落者有之,不见天日者有之。
2010年4月,三联书店出版陈先生三女耄耋之年合著《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篔》,以时间为序将先生家事娓娓谈来,不少回忆细节颇具不可替代之史料价值。
然该书叙事至1949年便嘠然而止,意味犹尽,令人翘首。
为纪念当年国学研究院四导师,清华大学决定编写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1]吴定宇:《学人魂.陈寅恪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282页。
四大导师年谱长编,《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为其中之一,由陈寅恪当年弟子卞僧慧先生纂写。
“一九三七年夏,敌寇启衅,抗日军兴。
卞僧慧先生于时方肄业于清华大学史学系……”,[1]受业于寅恪先生。
卞先生当年曾受蒋天枢先生之托,为老师编写年谱,“先生人虽没,但其思想、学说的影响却从未停止。
慧虽尝当三亲(亲历、亲见、亲闻)之地,然亲炙日浅,识解肤浅,沉湎尘杂,曷足语此!然而“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秉南教授对所撰《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进行增订,拟编撰先生年谱,惜年迈体弱,无力完成。
一九八七年不以不佞才疏相垂委,并以‘先生编年事辑’贴补本相赠,蹉跎竭蹶,虞负宿诺。
(一九九五年曾协商出版事宜,因责编大肆删削,以至面目全非,不佞宁不出版,亦不愿毁其文稿,负罪师门,亦无以对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