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先生文三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茫 不 忘 表 哲 人 之 奇 節 訴 真 宰 之 茫
而 興 亡 嗚 呼 樹 茲 石 於 講 舍 系 哀 思
之 意 志 非 所 論 於 一 人 之 恩 怨 一 姓
之 敢 望 先 生 以 一 死 見 其 獨 立 自 由
之 古 今 仁 聖 同 殉 之 精 義 夫 豈 庸 鄙
斯 以 發 揚 思 想 而 不 自 由 毋 寧 死 耳
• 序曰:或问观堂先生所以死之故。应之曰: 近人有东西文化之说,其区域分划之当否, 固不必论,即所谓异同优劣,亦姑不具言; 然而可得一假定之义焉。其义曰:凡一种 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 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 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 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已之心安而义尽也。
1928 年 月 日 , 王 国 维 逝 世 一 周 年 忌 日 , 清 华 立 纪 念 碑 , 6 3
永 光 萬 祀 與 天 壤 而 同 久 共 三 光 而 千
歷 商 惟 此 獨 立 之 精 神 自 由 之 思 想
可 時 而 不 章 先 生 之 學 說 或 有 時 而
有 來 世 不 可 知 者 也 先 生 之 著 述 或
• “近人有东西文化之 说”:
• 斯宾格勒(1880-1936)《西方 的没落》(1918、1922);梁 启超(1873-1929)《欧游心影 录》(1920);梁漱溟(18931988)《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1920、1921)
• 斯宾格勒(1880-1936)
• 梁漱溟先生(1893-1988)
• 51岁(1927),6月2日上午,到颐和园内 的鱼藻轩前,自沉于昆明湖。在其内衣口 袋内发现遗书,有云:“五十之年,只欠 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 草草棺敛,即行藁葬于清华园茔地。”
• • • • • •
死因诸说: 1、“殉清”说 2、为债所逼说 3、“惊惧”说 4、“谏阻”说 5、殉文化说
• 问题:《挽词序》强调王国维先生殉于 “三纲六纪”之传统文化,《纪念碑铭》 则表章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二者是否矛盾?你怎么理ຫໍສະໝຸດ Baidu?
• 王静安先生遗书序 • 世之人大抵能称道其学,独于其平生之志 事,颇多不能解,因而有是非之论。寅恪 以谓古今中外志士仁人,往往憔悴忧伤, 继之以死。其所伤之事,所死之故,不止 局于一时间一地域而已。盖别有超越时间 地域之理性存焉。而此超越时间地域之理 性,必非其同时间地域之众人所能共喻。
陈寅恪先生文三首
• 陈寅恪(1890-1969), 江西义宁(今修水县) 人。祖陈宝箴,父陈 三立,长兄陈师曾 (衡恪)。
• 留学:1902-1905,日本;1910-1914,德 国、瑞士、法国;1918-1921,哈佛; 1921-1925德国(语言能力:英、日、德、法、蒙、
藏、满、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
子 究 院 同 仁 咸 懷 思 不 能 自 已 其 弟

海 寧 王 靜 安 先 生 自 沈 後 二 年 清 華

• 海宁王静安先生自沈后二年,清华研究院 同仁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 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 宜铭之贞珉,以昭示於无竟。因以刻石之 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 以普告天下後世。
•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 我看到的是一群伟大的文化组成的戏剧, 其中每一种文化都以原始的力量从它的土 生土壤中勃兴起来,都在它的整个生活期 中坚实地和那土生土壤联系着……每一种 文化都有它的自我表现的新的可能,从发 生到成熟,再到衰落,永不复返。
• 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 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 犹希腊柏拉图所谓Eidos者。若以君臣之纲 言之,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以朋友之 纪言之,友为郦寄亦待之以鲍叔。其所殉 之道,与所成之仁,均为抽象理想之通性, 而非具体之一人一事。
• 柳诒徵(1879-1956)字 翼谋,号劬堂、知非, 江苏镇江人。 • 20世纪前半期历史学 家,兼具“部聘教授” 与“中央研究院院士” 两项荣誉的,除陈寅 恪外,唯柳诒徵一人。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由 陈 寅 恪 撰 文 , 林 志 钧 书 丹 , 马 衡 篆 额 , 梁 思 成 设 计 。
• 對科學院的答覆 • 我 的思想,我的主張完全見於我所寫的王國維紀 念碑中。王國維死後,學生劉節等請我撰文紀念。 當時正值國民黨統一時,立碑時間有年月可查。 在當時,清華校長是 羅家倫,是二陳(CC)派 去的,眾所周知。我當時是清華研究院導師,認 為王國維是近世學術界最主要的人物,故撰文來 昭示天下後世研究學問的人。特別是研究 史學的 人。我認為研究學術,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 意志和獨立的精神。所以我說「士之讀書治學, 蓋將以脫心志于俗諦之桎梏。」「俗諦」在當時 即指三民主義 而言。必須脫掉「俗諦之桎梏」, 真理才能發揮,受「俗諦之桎梏」,沒有自由思 想,沒有獨立精神,即不能發揚真理,即不能研 究學術。
• 《白虎通·三纲六纪》: 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 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 诸舅、师长、朋友也。故君为臣纲,夫为妻 纲。……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 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 也。人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纲纪为 化,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三纲法天、 地、人,六纪法六合。君臣法天,取象日月屈信 归功天也。父子法地,取象五行转相生也。夫妇 法人,取象人合阴阳有施化端也。
• 近数十年来,自道光之季,迄乎今日,社会经济 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剧疾之变迁;纲纪之 说,无所凭依,不待外来学说之掊击,而已销沉 沦丧于不知觉之间;虽有人强聒而力持,亦终归 于不可救疗之局。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 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 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 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至 于流俗恩怨荣辱委琐龌龊之说,皆不足置辨,故 亦不之及云。
• 30岁(1906),随罗振玉进京。 • 31岁,自言由哲学转向文学,并有志于戏 曲之研究,这标志着他学术研究的一次转 折。至34岁,陆续完成《人间词话》 (《宋元戏曲考》最后完成于1913年)。 • 35岁(1911),随罗振玉举家避居日本, 侨居5年,从此,其治学转而专攻经史小学。
• 40岁(1916)返国居沪。 • 41岁,撰《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 45岁(1921),5月,将数年间所写经史论 文,删繁挹华,集成《观堂集林》二十卷。 • 47岁(1923),至京,受命任逊帝溥仪 “南书房行走”。 • 49岁(1925),清华委任吴宓筹办研究院, 聘王国维为导师。移居清华园之西院。此 后治学转入西北地理及元史。
• 推荐阅读: •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 • 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王观堂先生挽词序
• 王国维(1877— 1927),字静安、伯 隅,号观堂、静观, 浙江海宁盐官人。
• 18岁甲午战争爆发,乃知世有“新学”。 • 22岁(1898)至上海任《时务报》书记 , 并开始学习日文。结识罗振玉。次年开始 学习英文。1900-1901赴日学习。稍后开始 钻研西洋哲学。 • 28岁(1904),写作一系列哲学论文及 《红楼梦评论》。
• 怎样看待张岱年、蒙培元二位先生对陈寅 恪先生的批评意见?
• 柳诒徵《国史要义》 • 礼起源于历史,皆本于天然之秩叙,条举人类之 伦理,而典章制度节文等威由之而渐行制定,非 一王一圣所创垂,实由民族之聪明所致(史原第 一) • 礼者,吾国数千年全史之核心,吾国以礼为核心 之史,则凡英雄宗教物质社会依时代之演变者, 一切皆由以御之,而归之人之理性(史原第一) • 吾国之礼,相当于外国之法,裁制君权,不亚于 他国宪法(史义第七) • 人之平等者,惟在道德,礼之精髓,能合智愚贤 不肖而平等(史化第十);
• • • •
“虽有人强聒而力持”: 1898,张之洞《劝学篇》: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 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 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 • 五伦之要,百行之原,相传数千年,更无 异义,圣人所以为圣人,中国所以为中国, 实在于此。
• 张岱年《中国文化的要义不是三纲 六纪》 • 但是(陈寅恪先生)他认为中 国文化的要义是三纲六纪,确实是 错了。智者千虑,难免一失,这是 不必惊异的。 • 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不是三纲 六纪,而是儒家道家思想的精粹观 念。儒家强调“刚健”,宣扬“自 强不息”,又提倡“和为贵”,肯 定和谐的价值,对于维护民族团结 起了重要作用。道家追求个人的精 神自由,含有对专制主义的批判意 义。这些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优秀 传统,是值得弘扬的。而三纲六纪 是古代文化中的消极内容,是应加 以深刻批判的。
• 夫纲纪本理想抽象之物,然不能不有所依 托,以为具体表现之用;其所依托者以表 现者,实为有形之社会制度,而经济制度 尤其最要者。故所依托者不变易,则依托 者亦得因以保存。吾国古来亦尝有悖三纲 违六纪无父无君之说,如释迦牟尼外来之 教矣,然佛教流传播衍于中土,而中土历 世遗留纲纪之说,曾(一致、从来)不因 之以动摇,其说所依托之社会经济制度未 尝根本变迁,故犹能藉之以为寄命之地也。
• 任教:1925-1937,清华国学研究院; 1937-1945,云南-香港-桂林-成都;19461948,清华;1948年底-1952,岭南大学; 192-1969,中山大学 • 失明:1946;膑足(右腿骨折):1962
• 著述:《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 治史述论稿》 《元白诗笺证稿》 《寒柳 堂集》 《金明馆丛稿初编》 《金明馆丛 稿二编》 《柳如是别传》
• 五伦:《孟子·滕文公上》:父子有亲,君臣 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五常:仁、义、礼、智、信 • 荆门郭店楚简《成之闻之》:天降大常, 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著为父子之亲, 分为夫妇之辨。 • 《荀子·天论》: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 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 • 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 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於 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 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 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 由之意志,非所论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 兴亡。呜呼!树兹石於讲舍,系哀思而不 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 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 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 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得 以 脫 心 志 於 俗 諦 之 桎 梏 真 理 因
將 下 後 世 其 詞 曰 士 之 讀 書 治 學 蓋
天 不 獲 已 謹 舉 先 生 之 志 事 以 普 告
辭 於 無 竟 因 以 刻 石 之 詞 命 寅 恪 數
示 以 永 其 念 僉 曰 宜 銘 之 貞 珉 以 昭
有 受 先 生 之 陶 冶 煦 育 者 有 年 尤 思
• 胡宏《知言》:天下有三大,大本也,大几也, 大法也。大本,一心也;大几,万变也;大法, 三纲也。……其大法有三,一曰君臣之法,二曰 父子之法,三曰夫妇之法。夫妇有法,然后家道 正;父子有法,然后人道久;君臣有法,然后天 地泰。 • 薛瑄《读书录》:三纲五常之道,根于天命而具 于人心,历万世如一日,循之则为顺天理而治, 悖之则为逆天理而乱。 • 三纲五常之道,日用而不可须臾舍,犹布帛、菽 粟不可一日而无也,舍此他求,则非所以为道矣。
• 孟培元《不应将“五常”和“三纲”捆在一起批判 》 • 从历史上看,将“三纲”与“五常”联系起来并提的 是儒学官方化之后出现的现象。这是一种“变形文化”, 而不是 “原形文化”。事实上,“三纲”既不是儒家创 始人孔子提出的,也不是他的后继者孟子提出的,而是由 汉代主张儒学官方化的董仲舒首倡,而后由东汉时期的官 方会议文件《白虎通》正式提出的。 • 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三纲”和“五常”的区别就更 加明显。“三纲”是外在历史层面的社会政治伦理,以绝 对服从为原则;“五常”则是人的内在德性,是人的价值、 尊严之所在,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内在德性的外部实现, 虽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但这是互相对待的,对 等的,具有人格平等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