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先生隋唐史第一讲笔记

合集下载

高中三年级优秀语文作文素材之陈寅恪

高中三年级优秀语文作文素材之陈寅恪

寅恪:最是文人不自由

寅恪(1890—1969),字鹤寿,修水人。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清华四大导师”之一,曾留学日、德、瑞士、法、美等国,通晓英、法、俄、日、德、希腊、拉丁、梵、蒙、波斯等22种文字,被誉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主要著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等,晚年在双目失明、膑足的情况下,口述完成了85万字的《柳如是别传》。1925年,作为当时留美预备学校的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新成立的清华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性地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著名语言学家元任;第四位就是被称做“教授的教授”的寅恪。四大导师中,寅恪到校最晚,在当时也最名不见经传。

寅恪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一说是经吴宓推荐的,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寅恪,还曾与清华校长云祥有过一番争执。问:“(寅恪)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启超一听生气了,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好吧!你不请,就让他在国外吧!”之后梁启超提出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几位著名教授对寅恪的推誉,云祥一听,既然外国名家都如此推崇,那就聘请。民国十五年即1926年的秋天,寅恪抵达清华,时年36岁。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共有三篇文章,《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的关系》。三篇虽然内容不同,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实际上说的是一件事。

陈先生开始是破解李唐皇室的氏族之谜,引用各种资料证明李唐先祖是赵郡李氏的破落户或者冒牌货,并不是他们自称的陇西李氏。又分析这宗冒认祖先的公案的缘由,引出从北周宇文泰到隋唐一直沿袭过来的“关中本位政策”,这是陈先生的独特发现。“关中本位政策”可以说是北周、隋、初唐的“国本”,因为有它,所有的政权更迭都只有在中央进行才能成功,地方上闹不起来。自从武则天有意识地破坏“关中本位政策”,到唐玄宗时破坏已尽,地方上的力量就起来了,唐室也从此衰落。

陈先生又分析了当时各民族的“汉化”与“胡化”,用大量事实,指出胡汉之分和种族没有关系,起作用的是文化。汉人可以胡化,胡人也可以汉化。安禄山、史思明以及后来的河北藩镇,之所以强盛和不可动摇,实在是因为他们是与中原文化迥异的胡化地域和胡化集团。唐朝中后期的朋党之争,也被陈先生用“文化”分析得明明白白。执掌朝政的“关中集团”被武则天打烂之后,一直受压的山东士族势力和以科举博取功名的庶族势力都抬起头来。阀阅士族有家学渊源,门风优美,重经学而轻科举;庶族势力重词采并以科举得势。斗争了多年的牛李两党,不是出于个人的恩怨,而是由于双方属于截然不同又相互对立的文化圈。而把持宫廷的宦官集团,则是出于四川、福建等地的“蛮夷”,形成的特殊势力,另是一种文化。

陈先生论述“外族盛衰的连环性”,从当时唐朝与周边各民族力量的消长和相互的作用着眼,分析唐朝对外关系的成败荣辱,指出突厥、回纥、吐蕃、高丽、南诏等民族的兴衰,有的和唐朝有关系,有的和其它民族有关系,还有的纯属天灾人祸,并非全是唐朝如何如何。而论述“外患与内政的关系”则说明了唐朝国运的盛衰与周边民族的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丨国学大师陈寅恪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丨国学大师陈寅恪

人物素材——陈寅恪

[人物品性]

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他又一次拒命,随即出走香港,取道广州湾至桂林,先后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不久移居燕京大学任教。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竟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以示讽刺。这一时期,在繁忙的教学中,他仍致力于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两部著作,对隋唐史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为后人研究隋唐史开辟了新的途径。

解放后,他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1962年,胡乔木前往看望,关心他的文集出版。他说:“盖棺有期,出版无日。”胡乔木笑答:“出版有期,盖棺尚早。”在助手的帮助下,他把《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以外的旧文,编为《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并写有专著《柳如是传》,最后撰《寒柳堂记梦》。他的助手黄萱曾感慨地说:“寅师以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钧稽沉隐,以成此稿(即《柳如是别传》)。其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

十年动乱期间,陈寅恪遭到残酷折磨。使他最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书籍、诗文稿,多被洗劫。1969年10月7日在广州含恨离开人世。

陈寅恪长期致力于教学和史学研究工作。他热爱祖国,治学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在史学研究中写出了高水平的史学著作,为人们开拓了历史的视野,对我国史学研究做出了贡献。陈寅恪不仅为大史学家,旧体诗亦卓然大家。他佩服陶渊明、杜甫,虽爱好李白及李义山诗、但不认为是上品。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诗,故最推崇白居易,在他《论再生缘》中所以有“论诗我亦弹词体”之句。有《诗存》问世。其平生著作,经过他的学生整理、校勘,一套二卷、二百万字的《陈寅恪文集》已于1979年编纂成册、出版。

陈寅恪的主要著作

陈寅恪的主要著作
陈寅恪的主要著作
《陈寅恪集》是2009年9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 作者是陈寅恪。该书收入了现在所能找到的作者全部著述。
《陈寅恪集(十三种套装14册)(繁体竖排版)(精装) 》收入了 现在所能找到的作者全部著述。
《陈寅恪集(13种套装14册)(繁体竖排版)(精装) 》包括《陈寅恪集: 诗集(附唐筼诗存)》、《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集:讲义及 杂稿》、《陈寅恪集:寒柳堂集》、《陈寅恪集:书信集》、《陈寅恪集: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 编》、《陈寅恪集: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中)》、《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下)》、《陈寅 恪集:读书札记一集》、《陈寅恪集:读书札记二集》和《陈寅恪集:读书 札记三集》14本。
《陈寅恪诗笺释》是2008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胡文 辉。
《陈寅恪诗笺释》内容简介:陈寅恪诗是陈寅恪研究中最有意趣的课 题,透露出陈氏专业学术背后的精神世界,既是陈氏本人的“心史”,也 可视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心史”。不仅如此,陈诗还是一位最擅 长“以诗证史”的学人的“诗史”,是一位有充分史学自觉的通儒对现代 历史的观照和理解,代表了他那个古今纠缠、文化与政治交织的思想世界。
《陈寅恪集(13种套装14册)(繁体竖排版)(精装) 》内容简介:
一、所收内容,已发表的均保持发表时的原貌。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书笔记模板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书笔记模板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 史述论稿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目录分析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说明
下篇
政治
变化
党派
全史
财政
略论稿
制度Biblioteka Baidu
文化 政治
革命
制度
刑律
附论
外族
五音乐六 兵制
连环性
职官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这本书包含了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与隋唐制度及其建置相关的 内容,涵盖了隋唐史、民族学、社会学、考古学、文化史、语言文字学等与中古史相关的诸多领域,显示了陈寅 恪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西文化的关系、种族与文化的界定、胡化汉化的实质等问题的高标卓识。《唐代 政治史述论稿》这本书对唐代政治史作了精辟的论述,综观全史,上溯西晋、南北朝与隋世,下讫唐以后之变化。 【说明】如内有☐☐☐,为原书缺损文字,不是乱码。
隋唐之制度虽极广博纷复,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 魏、周
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而家族复限于地域,故魏、晋、南 北朝之学术、宗教皆与家族、地域两点不可分离。

陈寅恪文集

陈寅恪文集
經問疾品演義 書後
5
與妹書(節録)
與董彦堂論年曆譜書
讀通志柳元景沈攸之 傳書後
論許地山先生宗教史 之學
吾國學術之現狀及清 華之職責
出版説明 一九八〇年出版説明
一叙論
二禮儀(附:都城建 築)
0 1
三職官
0 2
四刑律
0 3
五音樂
0 4
六兵制
0 6
八附論
0 5
七財政
一九八〇年出版説 明
出版説明
上篇統治階級之氏 族及其升降

第三章河東 君與「吴江 故相」及 「雲間孝廉」 之關係附河 東君嘉定之 游
作者介绍
陈寅恪(Tschen Yin Koh,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 言学家、诗人,出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 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 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
先君致鄧子竹丈手 札二通書後
懺悔滅罪金光明經 冥報傳跋
大乘稻芊經隨聽疏 跋
敦煌本十誦比丘尼 波羅提木叉跋
薊丘之植植於 1
汶篁之最簡易 解釋
庾信哀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賦 2

陈寅恪对隋唐史研究的贡献

陈寅恪对隋唐史研究的贡献

作者: 袁英光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历史研究

页码: 49-57页

主题词: 唐代历史;关陇集团;关中本位政策;渊源;唐代政治;宇文泰;突厥;魏晋南北朝史;府兵制度;武则天

摘要: 陈寅恪是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他通晓蒙、藏、满、日、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英、法、德等十多种文字,尤精于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他先后从事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的研究,有关唐代和清初文学、佛教典籍的著述尤为精湛。他在学术上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巨大影响。他留下的学术遗产是丰富、宝贵的,值得学术界珍视和总结。

隋唐史专题第一讲

隋唐史专题第一讲

隋 炀 帝
孟 永 林
隋 唐 史 专 题
天水师范学院历史系
拟讲授的主要内容
1、隋代:杨隋代周及隋统一的文化评价,重新分析隋末动乱; 2、唐太宗:称臣突厥与挟洋自重,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 3、武后时期:社会革命与世局变化,女主问题; 4、玄宗时期:"十事要说"与鸟尽弓藏,从关陇集团到李武韦杨婚姻集团的 蜕变,蕃将与府兵; 5、安史之乱:种族文化背景与历史作用,藩镇与胡化; 6、中晚唐:宦官专权之演进与性质,内蕃与新藩镇; 7、政治文化演进与南衙北司之争; 8、隋唐制度及其变化; 9、百度文库唐经济发展与重心转移; 10、隋唐文化与民族;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有关隋唐史的主要参考书
[一]史料 1. [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 治通鉴· 隋唐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 2. [唐]玄宗御撰,李林甫奉敕注《大唐六 典》,三秦出版社。
[二]论著 1.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 同作者《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 同作者《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收入《金明馆丛稿初编》,同上,217236页。 4. 同作者《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同上书,237-263页。 5. 同作者《论唐代之蕃将与府兵》,同上书,264-276页。 6. 余英时《试述陈寅恪的史学三变》,收入氏著《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增订新 版),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331-377页。 7. 唐长孺等编《汪篯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279-288页。 8. 汪篯《两汉至南北朝大族豪强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衰落》,氏著《汉唐史论 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33-143页。 9. 同作者《隋唐史杂记》,同上书,169-189页。 10. 同作者《玄宗时期的禁军及其统帅》,同上书,247-258页。 11. 唐长孺《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年。

陈垣、陈寅恪对史料的认识与运用

陈垣、陈寅恪对史料的认识与运用

陈垣、陈寅恪对史料的认识与运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陈垣:史料愈近愈繁。凡道光以来一切档案、碑传、文集、笔记、报章、杂志,皆为史料。陈寅恪:取材详备,宁详勿略。

在古今史学家中,善用多种史料著书而取得显著成绩者,代有其人,古人如司马光,近人如陈垣、陈寅恪等。以下就陈垣、陈寅恪二人在研究中运用多种史料的情况稍做一些具体的介绍。

图为陈垣头像

陈垣著作中使用的史料十分丰富。他一再强调,搜集材料应力求完备,常以“竭泽而渔”作比喻。他说:南方人在池塘中养渔种,鱼长大后,将水放出,逐条取鱼,一条不漏。他的名著《元西域人华化考》引证各类文献多达二百一二十种,所用材料以诗文集和金石录为

主,其中元、明人文集约百种。除一般史家常用的正史、方志、杂记、随笔外,更广泛地利用了韵书、画谱、书法、进士录等,搜罗史料的详备程度堪称做到了“竭泽而渔”。他在采用史料时,十分重视文集,这是他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特点。他研究元史,既肯定了《元史》的价值,认为它保存了许多原来的材料;又广泛利用元朝六十家的文集。

元西域人华化考,陈垣著

陈垣一生重点研究宗教史,主要研究宗教和政治、社会的关系、研究宗教的盛衰变化情况,而不谈教义。因此,他研究宗教史,不仅利用教会典籍,而且利用教外典籍。他在《从教外典籍见明末清初之天主教》一文中,列举了必须参阅教外典籍的6条理由:可补教史之不足;可正教史之偶误;可与教史相参证;可见疑忌者之心理;反对口中可得反证;旁观议论可察人言。陈寅恪看到这篇文章后,十分欣赏,于1934年4月6日致函陈垣,说:“顷读大作讫,佩

作文素材陈寅恪

作文素材陈寅恪

作文素材积累——陈寅恪

人物小传

陈寅恪长期致力于史学研究工作,研究范围甚广,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陈寅恪治学主旨“在史中求识”。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即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对一些资料穷本溯源,核订确切。并在这个基础上,注意对史实的综合分析,从许多事物的联系中考证出关键所在,用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求得历史面目的真相。他这种精密考证方法,其成就超过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发展了中国的历史考据学。

陈寅恪不仅为大史学家,旧体诗亦卓然大家。他佩服陶渊明杜甫,虽爱好李白及李义山诗,但不认为是上品。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诗,故最推崇白居易,在他《论再生缘》中所以有“论诗我亦弹词体”之句。有《诗存》问世。其平生著作,经过他的学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天枢的整理、校勘,一套二卷、二百万字的《陈寅恪文集》已于1979年编纂成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经典素材

拒称“大师”的大师,纯粹与淡泊,寂寞与辉煌

在中国百年学术史上,陈寅恪才是学贯中西的“泰斗”。早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时期,陈就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为“四大导师”。今之“大师” 季羡林不过是受他指教、经他提携的学生。和同时代许多红极一时的名家不同,陈寅恪是一个纯粹的学院派知识分子,他素来洁身自好,远避政治,潜心学术,与世无争,乃至人们对陈寅恪的学术成就、思想价值至今仍不甚了了。就连陈最后20年栖身的中山大学,也未使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经验传承。那幢辟为故居的两层小楼,无非陈师仅存的一缕痕迹而已。

陈寅恪

陈寅恪

人物生平

生前经历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历史、哲学典籍。早年,他留学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国家长达十三年,精通多种语言,了解西方文化,并成功从国外带回东方学;回国后,曾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术机构。[1]

陈寅恪儿时启蒙于家塾,学习四书五经、算学、地理等知识。1900年(光绪26年)祖父陈宝箴去世后,陈三立举家迁居江苏金陵,在家中开办思益学堂,教授四书五经、数学、英文、体育、音乐、绘画等课程,先后延聘教师有国学大师王伯沆、柳翼谋、周大烈。陈家两代素来倡议新政,“思益学堂”领风气之先采用现代化教育,陈三立与教师相约一不打学生、二不背死书,一派新式作风,深得当时两江总督张之洞赞赏。如此家学渊源下,陈寅恪自小除打好深厚的国学底子,眼界并扩及东西洋,留学日本前便“从学于友人留日者学日文。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复旦公学。

1910年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回国。

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度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

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季羡林《回忆陈寅恪先生》经典散文.doc

季羡林《回忆陈寅恪先生》经典散文.doc

季羡林《回忆陈寅恪先生》经典散文

别人奇怪,我自己也奇怪:我写了这样多的回忆师友的文章,独独遗漏了陈寅恪先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对我来说,这是事出有因,查亦有据的。我一直到今天还经常读陈先生的文章,而且协助出版社出先生的全集。我当然会时时想到寅恪先生的。我是一个颇为喜欢舞笔弄墨的人,想写一篇回忆文章,自是意中事。但是,我对先生的回忆,我认为是异常珍贵的,超乎寻常地神圣的。我希望自己的文章不要玷污了这一点神圣性*,故而迟迟不敢下笔。到了今天,北大出版社要出版我的《怀旧集》,已经到了非写不行的时候了。

要论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六十五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我于193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改名为外国语文系)。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但是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却是很富裕的。除了选修课以外,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教师不以为忤,学生各得其乐。我曾旁听过朱自清、俞平伯、郑振铎等先生的课,都安然无恙,而且因此同郑振铎先生建立了终生的友谊。但也并不是一切都一帆风顺。我同一群学生去旁听冰心先生的课。她当时极年轻,而名满天下。我们是慕名而去的。冰心先生满脸庄严,不苟言笑,看到课堂上挤满了这样多学生,知道其中有诈,于是威仪俨然地下了逐客令:凡非选修此课者,下一堂不许再来!我们悚然而听,憬然而退,从此不敢再进她讲课的教室。四十多年以后,我同冰心重逢,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由怒目金刚一变而为慈眉菩萨。我向她谈起她当年逐客的事情,她已经完全忘记,我们相视而笑,有会于心。

[精品]唐史基础史料总结

[精品]唐史基础史料总结

唐史基本史料

基本史书:《资治通鉴》、《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亦称《五代史记》)和《大唐六典》是应当精读的基本史籍,其中尤其是《资治通鉴》一书,更应当经常反复地读,案头不可一日或缺。

精读史书:在精读上述基本典籍的基础上再涉猎一些诗集、文集和笔记之类的书籍。象《通典》、《册府元龟》、《唐会要》、《五代会要》、《唐律疏议》及《唐大诏令集》等书,如一时无暇通读,但起码也要经常翻检,熟习各书的体例和大体内容,以便在进行考释和从事专题研究时知道到哪一本书的哪一门中去查找史料。

重点的三史:《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唐史史料的来源:唐代最主要的历史原始记录是“起居注”。皇帝左右特置起居郎(有时称起居舍人),每天把皇帝的言论、行事如实记录下来,就是所谓“起居注”。史馆根据“起居注”中的原始记录加以整理、编纂,写成“国史”和历朝“实录”。五代人修《旧唐书》、北宋人修《新唐书》和《通鉴》时,就是主要从唐朝“国史”和“实录”中搜集史料的。今人除能看到温大雅所撰《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外,已读不到唐朝建国后的“起居注”。除《韩昌黎集》保留《顺宗实录》五卷外,其余历朝“实录”和“国史”已全部散佚。唐代“实录”只到武宗一朝,宣、懿、僖、昭、哀各朝“实录”均非唐人所撰,系宋代人宋敏求所补写。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知道,为什么《旧唐书》一书前半部比较精详而后半部舛错特别多,为什么《册府元龟》一书大部照抄“实录”,而宣宗以后用贾纬的《唐年补录》补足。

从目录学书籍中了解唐史:为了弄清唐、五代、北宋修史时隋唐二代史料在当时保存的情况,不妨参考一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和王尧臣等人所编的《崇文总目》,知道一点古籍著录的情况是非常必要的。其中尤其是《读书志》和《书录解题》二书,在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是很有地位的。此外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及《宋史·艺文志》也都是这一方面必读的史书。

浅谈《国史大纲》

浅谈《国史大纲》

浅谈《国史大纲》

我要分享的是一部鼎鼎有名的教科书,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读本科时就通读过一遍,这十多年来时常想重读一遍。直到最近才如愿。钱先生这部书当之无愧是一部经典了。不过我对钱穆没有什么研究,所以这里只能谈一点非常肤浅的读后感。请各位批评指教。

在谈《国史大纲》之前,想介绍两篇文章。一篇是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王汎森先生的《钱穆与民国学风》,这篇文章收在他的一本小册子里,书名叫《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有香港三联版,大陆有复旦大学版。另一篇是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林志宏先生的文章,是他为钱穆晚年的回忆录《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作的导读。林志宏是王汎森的弟子,他的文章在中研院近史所的个人网页上可以下载。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是极好的书,我买过好几本,都是三联的版本。这回因为要分享《国史大纲》的读后感,又从图书馆里借了来。不过这回偶然借到的是九州出版社的本子。这个本子是个新校订的版本,我没有把三联版和九州版对照着看,不知道哪些地方有订正。不过九州版的一个好处是,它增加了附录,附录的都是钱穆先生的回忆文章,可以跟《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正文对照着看。

这本钱穆晚年的回忆录我读过好几遍,但看了林志鸿的文章,才发现很多地方没有注意到。同样的,我也看过几本钱穆的作品,但是前几年看了王老师的文章,觉得要讨论的方面和层次实在太多了。所以我先在这里推荐这两篇文章。

下面说说钱穆自己笔下的《国史大纲》。钱穆在一篇纪念张其昀的文章(《纪念张晓峰吾友》)里说——张其昀曾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抗战期间创办《思想与时代》杂志,钱穆也是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读书笔记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读书笔记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读书笔记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是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著的一本旨在论述隋唐制度来源的史学名著。陈寅恪先生在叙论中提到,隋唐是中古盛世,文物制度影响极广,然而当时却罕有论述其制度的渊源、流变过程的专著,因此陈寅恪先生在本书中推论其源流,“聊供初学之参考”。

陈寅恪先生在叙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隋唐制度有三个来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魏、周。其中魏齐来源又包括旧史中所说的“汉魏”、“山东”,也包括河西,承袭了魏晋南朝的文物制度;梁陈来源指陈继承梁所得的典章制度;关陇区内保存之旧时汉族文化,适应鲜卑六镇势力之环境而产生的混合品则是(西)魏、周制度。三个来源地差异不仅在于地域和政治差别,也在于文化传承中的区别。后世史家因为隋唐继承魏周之遗业而多认为隋唐制度继承的是(西)魏、周传统,然而陈寅恪先生却于本书中指出并论证了(西)魏、周的影响甚小,前两者才是真正对隋唐制度影响重大的。

在叙论中,陈寅恪先生说明了全书的体裁,一是效仿旧史附丽,分别事类、序次先后;二是仿照天竺佛教释经论,首章备致详悉,后章则多所阙略。如此的体裁也有助于对作者观点的详细论述:陈先生考证和排比了大量史料,从中以严密的逻辑推出结论,证明自己的论点,因此全文论证清晰严密。

首章《礼仪》是陈寅恪先生论述最为详细的一章,作者不以礼制为空文,因为“礼制本与封建阶级相维系,唐以前士大夫与礼制之关系既如是之密切,而士大夫阶级又居当日极重要地位”所以陈寅恪先生对隋唐礼制来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本章中,陈寅恪先生通过魏主用王肃等人用夏变夷、兴革文物证明南朝前期文化制度已被传于北魏北齐一脉,梁陈一脉也以汉魏晋和南朝前期的制度为基础;又通过史料证明隋文帝继承宇文氏之遗业,然而其制定礼仪却不依北周之制,而“别采梁礼及后齐仪注”。

《陈寅恪合集》

《陈寅恪合集》

《陈寅恪合集》

前言

东汉以后学术文化,其重心不在政治中心之首都,而分散于各地之名都大邑,是以地方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中原经五胡之乱,而学术文化保持不坠者,固有地方大族之力,而汉族学术文化变为地方化及家门化矣。故论学术,只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也。

——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

陈寅恪(1890年至1969年),出身世家,幼承家学。陈氏义宁之学肇始于祖父陈宝箴,形成于父亲陈三立,兴盛并终结于陈寅恪。

1902年春,未满十二周岁的陈寅恪遵父命走出陈氏家塾,随长兄衡恪东渡日本,以听讲生身份就读于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与其兄隆恪同时考取官费留日,仍留弘文学院读高中;1905年秋,插班考入上海复旦公学;1909年暑期肄业。随后,陈寅恪开始了在西方的游学生涯。他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巴黎政治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求学研究,历十五年,虽未获取学位,但因博学盛名,于1925年受聘为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在中国学术界,陈寅恪被誉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郑天挺语),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严耕望语)。经历之传奇,影响之巨大,震动学界。

1995年12月,陆键东所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后成为畅销书。自此,学院派教授陈寅恪由学界推人民间,并成为话题。其中,陈寅恪撰《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意义的抉发阐述引发了公众的特别关注,陈著也风行一时。2001年,三联书店出版《陈寅恪集》十三种十四册,排版依陈寅恪一贯要求,繁体字竖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寅恪先生隋唐史第一讲笔记

作者:杨联升附图

引言

据「中央日报」副刊报导,史学大师义宁陈寅恪先生于五十八年十一月病逝广州。(以前传说陈先生曾被红卫兵殴打,未知确否。)先生生前自谓「生为帝国之民,死作共产之鬼」,今竟不幸言中,眞令人欲哭无泪。然盲目衰翁,早一日升达天界,卽等于早一日脱离苦境。敬慕先生者,惟有虔心祝祷,共祈冥福;尊事先生者,惟有更图精晋,光大师门。联升在清华经济系,曾选修先生所授隋唐史,毕业论文,「从租庸调到两税法」,亦蒙先生指导。在「清华学报」十二卷三期(民廿六)印布之拙稿「中唐以后税制与南朝税制之关系」,卽是其中之一章。至于论文主旨,则与陶希圣先生及鞠清远兄之著述,大体相同,故未发表。联升于陈先生隋唐史课前,每得在教员休息室侍谈,课后往往步送先生回寓,亦尝造寓晋谒。七七事变后,曾到北平城内先生府上参拜太老师散原老人之灵柩,此为联升在国内晋谒先生之末一次。来美留学之后,曾于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九日与周一良兄(当时青年学人中最有希望传先生衣钵者)同随赵元任先生夫妇,到纽约卜汝克临二十六号码头停泊之轮舟中,探望先生。时先生双目几己全部失明,看人视物,仅辨轮廓。因网膜脱落,在英经其国手名医,用手术治疗无效。(先生曾膺牛津大学中文讲座之聘,实未就职,但借此

前往就医。)置舟回国,道出纽约,原拟再试医疗,后闻美国名医,亦无良策,遂决定不登岸。是日午后约三时半,先生在舱内初闻韵卿师母、元任先生呼唤之声,顿然悲哽。但旋即恢复镇定,谈话近一小时。对一良与联升近况,垂询甚详。时二人皆已在哈佛先后完成博士学业,卽将回国任教。一良到燕大,联升到北大,并各兼史语所副研究员。先生又询及联升之内兄缪钺、彦威,云曾数度通信。又云,回国后拟在南京定居。此为联升在国外拜谒先生惟一之一次,亦为毕生最末之一次。当时胡适之先生已接受北大校长之任命,方在纽约准备回国,本拟一同登舟探视,临时以故未克前往。一九五六年,联升撰「老君音诵诫经校释──略论南北朝时代的道教清整运动」一文,在史语所集刊第二十八本印布,为胡适之先生祝寿。曾托人将单印本设法转呈先生,闻已收到,并传语嘉勉。联升所学伤于芜杂,虽曾列先生讲席,至多勉强升堂,绝不敢称入室。顷于悲痛之余,忽然检得当年(约在民廿四)在清华园听先生讲隋唐史笔记二册。因录其第一讲大略,以为记念。追忆学恩,倍增哀痛。

五十九年二月记于美之康桥。

隋唐史第一讲笔记大略

应读及应参考之书:

甲:通鉴隋唐纪,通典。(宜先读)

乙:隋书,两唐书。

两:全唐文,全唐诗,唐律,唐六典,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

通鉴纪事本末,只为索引性质,不能代替通鉴,疏漏之处颇多。又标目有时反能误人。(如谓题目尽于是。)

通典有考证工夫,有意见,非抄辑类书。通考只在宋朝尚重要。

全唐文是清人辑,多抄自宋人之文苑英华,但有抄自永乐大典者。

全唐诗亦清人辑,错误甚多。在有独立之集时,必不可引(或有引自明人地志者则可引)。

研上古史,证据少,只要能猜出可能,实甚容易。因正面证据少,反证亦少。近代史不难在搜辑材料,事之确定者多,但难在得其全。中古史之难,在材料之多不足以确证,但有时足以反证,往往不能确断。

日本旧谓其本国史为「国史」,「东洋史」以中国为中心。日本人常有小贡献,但不免累赘。东京帝大一派,西学略佳,中文太差;西京一派,看中国史料能力较佳。

通鉴之考订价值甚高。晁说之嵩山文集十七「送王性之序」:

子前日为我言曰:孰不知有资治通鉴哉!苟不先读正史,则资治通鉴果有何耶?予于时坐不得安席,而欲起以拜子也。予早游温公之门,与公之子康公休缔交义笃,公休尝相告曰……(联升按,先生当日引此为节只说大略,以下是联升补抄。)资治通鉴之成书,盖得人焉。史记前后汉则刘贡甫,自三国历七朝而隋则刘道原,唐讫五代则范纯甫,此三公者,天下豪英也。我公以纯诚粹识,不懈昼夜,不时饮食,而久乃成就之,庶几有益于天下国家之大治乱,不自辜所志也。其在正史外而有以博约之:楚汉事则司马彪荀悦袁宏,南北朝则十六国春秋萧方等三十国春秋,李延寿书虽无表志而可观,太清记亦时有足采者。建康实录,犹桧以下,无讥焉尔也。唐以来稗官野史,曁夫百家谱录,正集别集,墓志碑碣,行状别传,幸多存而不敢少忽也。要是柳芳唐历为最可喜。呜呼!孰敢以佻心易谈哉!予因子能独识于暮境而辄以厥初之所闻为子谢也。

读正史后方知通鉴之胜。考异多有说明。

通鉴二一二开元十二年四月壬子命太史监南宫说等于河南北平地测晷及极星条,胡注:「温公作通鉴,不特纪治乱之迹而已。至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尤致其详。读通鉴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

(杜工部只出师未捷二句诗见通鉴;屈原不见,宋人早已论及。或温公已怀疑屈平之存在。)

读正史必参考通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