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先生二三事

合集下载

史学大师陈寅恪--人生五痛伴终生

史学大师陈寅恪--人生五痛伴终生

史学大师陈寅恪--人生五痛伴终生一代史学大师陈寅恪逝世,终年79岁。

陈寅恪生活在多灾多难的乱世,身体屡遭病厄,心灵极富敏感,他的痛苦和忧伤几乎超过了他的承受力的极限,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挣扎着,抗争着,居然活够近八十岁高寿,真可说是人间奇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友伤逝之痛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历任湖北按察使、直隶布政使、湖南巡抚,其为人足智多谋,且有实干能力。

曾国藩以两江总督驻安庆时,待陈宝箴为上宾,视之为“海内奇士”,赠联给这位青年后辈,下联为“半杯旨酒待君温”,足见其看重之意。

陈宝箴一生做过两件大事:为席宝田建策,生擒太平天国幼主洪天贵福和大臣洪仁玕,这是第一件,是福;赞成维新变法,荐举刘光第、杨锐辅佐新政,并在湖南巡抚任上励精图治,开学堂,办报纸,兴实业,勇为天下先,百日维新失败后,他坐滥保匪人罪,被革职,永不叙用,退居南昌西山,两年后即郁郁而终,这是第二件,是祸。

祖父陈宝箴去世时,陈寅恪十一岁,对人生无常尚只有肤表的认识。

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其人饶有诗才,在清末诗坛是首屈一指的名家。

陈三立进士及第后,不乐做官,随侍其父陈宝箴,于政务多有谋划,多有襄助。

六君子被斫头,陈宝箴遭严谴,陈三立对政局极感灰心绝望,他自号“神州袖手人”,从此远离政治漩涡,致力于开办新式学堂,但其爱国的心火并未熄灭。

1932年,日寇占领上海闸北,十九路军奋起抵抗,陈三立从报纸上得悉战况不利,愀然而有深忧,梦中狂呼杀日本人,全家都被惊醒。

及至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倭陷北平,欲招致先生,游说百端皆不许。

诇者日伺其门,先生怒,呼佣媪操帚逐之”(汪东《义宁陈伯严丈挽诗序》)。

陈三立因此忧愤成疾,他拒不服药,拒不进食,五天后便溘然弃世。

父亲死时,陈寅恪四十八岁,国恨家仇,燃眉灼睫,人间悲苦,味道转浓。

陈寅恪的长兄陈衡恪,字师曾,画坛一代大家,山民齐白石蛰居京师多年,寂寂无名,润格甚低,多赖陈衡恪逢人说项,为之广为延誉,且携齐白石多幅国画赴日本展销,引起轰动,卖出天价。

陈寅恪先生的教学生涯及启示··

陈寅恪先生的教学生涯及启示··

陈寅恪先生的教学生涯及启示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极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者,作为一名即将成为语文教师的师范生,陈寅恪教授执着于钻研学术和传道育人事业的一生带给了我无尽的感动和启示。

一、学海沉浮陈寅恪出身于世家,祖父官拜巡抚,父亲也是诗文名家。

他从小受诗文熏陶,熟读经书典籍。

而后,他又积极前往海外,漂泊留学十六余载。

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

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他在佛经翻译、校勘、解释,以及对音韵学、蒙古源流、李唐氏族渊源、府兵制源流、中印文化交流等课题的重要发大都源于此。

令人惊讶的是,陈寅恪学识渊博,国外留学十六年却是半个学位也未拿。

傅斯年欧洲7年求学,回国时也只留下几本笔记。

为读书而读书,不用学位装点门面欺世盗名,至今仍是美谈。

1926年8月,陈寅恪告别长达16年的海外游学生涯,抵达清华园,时年37岁的陈寅恪已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但仅一年后,王国维投昆明湖自尽。

陈寅恪教授作为他的同事与好友撰写了碑铭,是为学术史上不朽的《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碑文抒发思想自由之真谛,“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自此成为学人道德文章的至高追求。

王国维自尽后,梁启超也随后病逝,赵元任准备出国讲学,清华国学研究院唯剩陈寅恪苦苦支撑。

1929年7月,盛极一时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宣布解散,仅存4年,徒留后人惋惜追忆。

“四大导师”纷纷离散,盛极一时的国学研究院也随之解散,此后,陈寅恪转而为清华大学历史、中文两系合聘教授。

他讲课时不仅本校学生和外校学生来旁听,就是清华本校教授朱自清、吴宓与刘文典等也常来旁听,“教授的教授”自此流传。

吴宓在其文集中写道:“宓于民国八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

吴雨僧先生二三事阅读理解

吴雨僧先生二三事阅读理解

吴雨僧先生二三事阅读理解吴雨僧先生二三事阅读理解答案:汪曾祺写的阅读吴雨僧先生二三事的答案一:第一题答案:相同点:内容上都是介绍或记叙叫卖,都表达了作者对旧日风情的怀念。

不同点:课文除了介绍口头“吆喝”,还介绍了器物的“吆喝”,选文只描写了口头“吆喝”;第二题答案:课文作者在介绍的过程中更多是融入欣赏和品味的情感,而选文作者在文中更多的是流露对“吆喝”者的同情,也包含着对当社会的谴责意味。

第三题答案:清脆。

以一个形象的比喻经常表现(“就像牙口极好的人咬一个脆萝卜似的。

”)。

吆喝者辛苦奔波和不幸。

悲苦凄凉甜美好听,使人春天和初秋的暖意。

第四题答案:年纪虽小却有着大人的成熟(也可理解为:承受着不该承受的大人的负担,失掉了孩子的天性,没有了玩耍的自由。

)扩展资料:汪曾祺写的阅读吴雨僧先生二三事:吴宓(雨僧)先生相貌奇古。

头顶微尖,面色苍黑,满脸刮得铁青的胡子,有学生形容他的胡子之盛,说是他两边脸上的胡子永远不能一样:刚刮了左边,等刮右边的候,左边又长出来了。

他走路很快,总是提了一根很粗的黄藤手杖。

这根手杖不是为了助行,而是为了矫正学生的步态。

有的学生走路忽东忽西,挡在吴先生的前面,吴先生就用手杖把他拨正。

吴先生走路是笔直的,总是吴先生走路是笔直的,总是匆匆忙忙的。

他似乎没有逍遥闲步的时候。

吴先生是西语系的教授。

他在西语系开了什么课我不知道。

他开的两门课是外系学生都可以选读或自由旁听的。

一门是“中西诗之比较”,一门是“红楼梦”。

“中西诗之比较”第一课我去旁听了。

不料他讲的第一首诗却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吴雨僧先生二三事阅读理解答案二:9.A C【解析】试题分析:B“主要目的是赞颂他在中国比较文学领域的奠基作用”分析错。

D“影响了文章的真实性”分析错。

E“全篇详细地记述”分析错。

10.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1)(2分)奇特:①爱写旧体诗,把自己新写成的旧诗印发给听课的同学,但讲课有时候也用英文。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香远益清阅读答案房山篇一:香远益清阅读答案房山[1]篇二:香远益清阅读答案房山2015年北京房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同系列文档2015房山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gy免费贡献)2015房山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gy贡献)2013年5月房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2014年房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2013年5月房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2013年房山初三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2013年5月房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2014年房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2015房山区初三一模英语2012房山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2014年房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2014年房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2014年房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2014年房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2012房山初三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答案)完整篇2012房山初三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答案)完整篇2012房山初三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答案)完整篇217392012房山初三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答案)完整篇217392012房山初三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答案)完整篇2013年房山初三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内容提示:房山区 2015 年初三一模试卷语文(120 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考生须知 1. 本试卷共 10 页,四道大题, 23 道小题。

满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 第ⅰ卷共三道大题, 21 道小题(70 分);第ⅱ卷为作文, 22 和 23 题(50 分)。

3. 请选用规定的笔(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按要求作答。

第ⅰ卷(共70 分)一、基础·运用。

(共 22 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共 8 分)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①,②,③,在 2000 ...10. 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成就霸业、兴复汉室的策略,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形势、出谋划策后绘制了宏伟蓝图,请结合上面的三则材料填写下面表格。

国学大师陈寅恪有多牛?被誉为三百年一遇,几件小事令人刮目相看

国学大师陈寅恪有多牛?被誉为三百年一遇,几件小事令人刮目相看

国学大师陈寅恪有多牛?被誉为三百年一遇,几件小事令人刮目相看傅斯年是在中国知识界负有盛名的历史学家,他曾经这样评价过一个人:“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这位学者名叫陈寅恪,是享誉中外的一位大师,学问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陈寅恪的头衔有很多——诗人、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在这些领域中,有些人只要精通一门就已经要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还不一定能够被称为大师,但他却是样样精通,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陈寅恪最令人羡慕的,就是那独一无二的、博古通今的学问。

中国人向来都崇尚有学问的人,尤其是像他这样难得一见的大师,又出身于名门。

在清华教书时,还被人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不平凡的开端正如一些社会学家所说的那样,一切伟大的人物,几乎都有一个不平凡的开端,陈寅恪当然也不例外,他出身名门,有着非常显赫的家世。

爷爷陈宝箴曾经是湖南巡抚,当时唯一贯彻实施戊戌变法的地方巡抚,父亲陈三立是进士出身,哥哥陈衡恪和鲁迅是同学。

家族曾被誉为“义门门主”,有着清明的家风——以诗书立门户,以孝悌立根本。

陈寅恪从小便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之中,在父母的熏陶之下,小的时候就熟读各类经史子集、哲学典籍,能背诵十三经,为以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在1910年的时候,陈寅恪和哥哥一同去到了日本留学,后来又辗转去过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各国的高等学府上学,培养了他学贯中西的眼和境界。

然而对于陈寅恪来说,真正的开端却是从1925年开始的。

这一年清华改制成大学,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聘请了四位在当时学界很有声望的人物做老师,有当时的国学大师的王国维、戊戌变法的先驱者梁启超、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最后一位就是陈寅恪。

而陈寅恪在当时还并不是大名鼎鼎,由于没有像梁启超那样有等身的著作,虽是留学归来却并没有博士学位,因而并不像其他几位那样为人所知,所以对于他的加入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颇有微词。

当时力挺陈寅恪的是梁启超,在众人反对他进入国学馆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渊博正直的陈寅恪_职场故事

渊博正直的陈寅恪_职场故事

渊博正直的陈寅恪
寅恪先生的学问我不懂,看来确实渊博得很。

有一天我到他那里去,有一个学生来找他,问一个材料。

他说,你到图书馆去借某一本书,翻到某一页,那一页的页底有一个注,注里把所有你需要的材料都列举出来了。

寅恪先生记忆力之强,确实少见。

抗战时,他不在昆明的时候多。

有一段时期他也来了,当然也碰上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轰炸。

离郊区不远的地方,有些人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坑,上面盖上一块很厚的木板,人则进入坑内。

寅恪看来也是喜欢作对联的,他作了“见机而作,入土为安”的对联。

寅恪先生不只是学问渊博,而且也是坚持正义、勇于斗争的人。

清华那时有一个研究院,研究中国的古史。

院里主要有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

看来当时校长曹云祥对梁启超有不正确的看法或想法,或不久要执行的办法。

陈寅恪知道了,在一次教授会上,陈先生表示他站在梁启超一边,反对曹云祥。

他当面要求曹云祥辞职。

曹不久辞职了,
外交部派校长的办法不久也改了。

历史上的陈寅恪的故事

历史上的陈寅恪的故事

历史上的陈寅恪的故事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人物,不仅仅是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还是语言学家,当时与其他三人一同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历史上的陈寅恪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的陈寅恪的故事陈寅恪的一生可以说是铸造了多少的名誉,便承受了多少的磨难,他这一辈子时刻以家族为荣,背负了家族与民族的使命,在其父亲的影响下,辗转于德国、瑞士,后又去了法国、美国,游学13年,将中西方文化融会贯通,精通22种语言,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掌握广泛的学识。

陈寅恪出身名门,其父陈三立不同其他传统官宦之家相继没落的结局,一改家族官宦性质,专注于诗词创作,成为清末“四公子”之一,且思想先进,不令其儿子走考取功名之路,而是在陈寅恪13岁时便将其与兄长一同送出国,前往日本深造。

早年的日本留学经历,使得自小便打下坚实旧学传统思想基础的陈寅恪接触了完全相反的西学文化,这无疑是一次打破陈规、焕然一新的尝试。

之后陈寅恪因病归国,考入复旦公堂,这是一所新式学堂,陈寅恪为今后出国游学做准备,在此掌握了德语、法语两门语言,毕业之后,陈寅恪凭借复旦公堂的文凭前往欧洲。

父亲陈三立前往港口相送,对其殷殷嘱咐,将救国图强的大任寄予陈寅恪的肩上,这是陈氏一族两代父辈的心愿。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22天,北平陷入被攻克的危机,陈三立已85岁高龄,体力羸弱的他在也回不到曾经在上海“一二八”抗战时的热血沸腾,老人家选择了绝食,以报效祖国,五天后,陈三立在家国忧患中去世。

陈寅恪在为父亲守灵期间,立志为民族大业而治学。

历史上的陈寅恪的品格著名史家陈寅恪先生先后留学于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通晓梵文、突厥文、满文等多种东西方语言文字。

归国后先后任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岭南大学等数所大学。

陈寅恪一生中为人们留下了大量著作,内容涉及历史、文学、宗教等多个领域,为后来人开辟了新的学术领域,更提供了新的治学方法,民国以来即广为学界所尊崇。

季羡林文集(全13册)

季羡林文集(全13册)

02
中国佛教史 上的《六祖 坛经》
03
《列子》与 佛典
04
佛典中的 “黑”与 “白”
06
佛教的倒流
05
佛教对于宋 代理学影响 之一例
因梦集
燕南集
枸杞树 黄昏 回忆 寂寞 兔子 母与子 老人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 寻梦
忆日内瓦 歌唱塔什干 换了人间——北戴河杂感 处处花开夹竹桃 五色梅 战斗吧,非洲! 野火 爽朗的笑声 春城忆广田
第四辑语言学 家篇没有语言
的生活
第五辑入世知 识分子篇在离 世中永生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回忆梁实秋先生 悼念沈从文先生 悼巴老 西谛先生 哭冯至先生 悼组缃 忆念胡也频先生 追忆李长之
回忆陈寅恪先生 对陈寅恪先生的一点新认识 寅恪先生二三事 纪念陈寅恪先生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为胡适说几句话 吴雨僧(宓)先生 回忆汤用彤先生 我眼中的张中行
小山集
楔子 初抵德里 在德里大学和尼赫鲁大学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难忘的一家人 孟买,历史的见证 一个抱小孩子的印度人 佛教圣迹巡礼 回到历史中去
洛阳牡丹 记周培源先生 我和北大图书馆 老猫 到达印度 寿作人 火车上观日出 延边行 园花寂寞红
第一辑:故乡和亲人 第二辑:北京记忆
第三辑:流年感悟
还乡记 临清县招待所 聊城师范学院 五样松抒情
歌唱塔什干 塔什干的一个男孩子 重过仰光 到达印度 德里风光 难忘的一家人 天雨曼陀罗 同声相求——参加印度蚁垤国际诗歌节有感 尼泊尔随笔
去故国——欧游散记之一 表的喜剧——欧游散记之一 听诗——欧游散记之一 哥廷根 重返哥廷根 章用一家 我的老师们 伯恩克(Boehncke)一家 迈耶(Meyer)一家
作者介绍
季羡林(字希逋、齐奘,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山东临清人,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教育 家,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副校长等职,是北大唯一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 饶北季”。他早年留学国外,精通多国语言(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 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其著作汇编成《季 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季羡林于2009年7月11日逝世,享年 98岁。

读《追忆陈寅恪》一书

读《追忆陈寅恪》一书

读《追忆陈寅恪》一书朱自洁第一次听见陈寅恪这个名字是在大二上孙文泱老师的课上。

老师说起“二陈”即陈寅恪和陈垣,还说陈寅恪的“恪”字不念ke,而念que,因为他本人是江西人,乡音如此,学界朋友后辈为表尊敬这样称呼他,久之就成了不成文的规矩了。

当时我就心怀敬仰。

一方面,我能够想象他名字称呼这个掌故中所反映出来他本身的魅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孙老师满怀敬仰的称呼“陈先生”;而对孙先生满怀敬仰的我自然将“陈先生”尊为天人。

后来选修课越来越多,逐渐地能从各位老师那里听到这个陈寅恪先生这个人,特别是关于他的一副名满天下的对联——“孙行者;胡适之”——给我的印象有其深刻。

我记得这是在上赵亚夫老师的历史教育学上所讲。

赵老师提到民国时期清华大学的四大名师——梁任公、陈寅恪、赵元任、王静安。

这幅对联即是招生考试中的一道题,数名考生中只有一个人对上了,就是后来在语言文字学上很有成就的周祖谟先生。

这些掌故给我的影响很大。

它们让我对当时的历史学界甚至是整个学界有一种模糊却很美好的印象。

但是,由于我生性懒惰,即使想知道更多关于陈先生及其他大家的情况,也没有做些努力。

直至看到这本书《追忆陈寅恪》,可以说,这本书给了我一些具体的系统的关于陈先生的为人和治学情况。

此书内容分为五辑。

第一辑为陈寅恪同辈友人如俞大维、赵元任、冯友兰、钱穆等人的回忆,其编排以作者与陈寅恪交往的先后为序。

第二辑均出自陈寅恪的弟子之手,当然“弟子”不限于及门弟子,但至少也以确曾听课为度,如蒋天枢、姜亮夫、季羡林、周祖谟、周一良、王永兴、邓广铭等,其编排以作者的师从次序为序。

第三辑亦属回忆,是与陈先生又接触的一些后辈学者。

第四辑是一些人对陈寅恪先生生平道德和学术的研究,资料很珍贵。

最后一辑是陈寅恪家属与亲属的回忆,让人更加了解生活中的陈先生。

这本书广集陈寅恪的亲朋好友、同辈学人及门下弟子的种种回忆,真实地勾画了陈寅恪的生命轨迹,展现了陈氏在哈佛大学、柏林大学的留学生涯,以及他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成都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的教学与著述活动,反映了陈寅恪一生的坎坷和辉煌。

陈寅恪先生二三事

陈寅恪先生二三事

陈寅恪先生二三事陈寅恪先生二三事Array1.简介陈寅恪(读作chén yín kè,虽然“恪”字客家人念作què,陈寅恪小名“恪(què)儿”,但陈寅恪多次表示应按照普通话发音,念作kè,其致电牛津大学时的署名TschenYinKoh,也可以证明),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著名诗人陈三立之子,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的开明督抚)之孙。

2.经历1902年,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

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

1910年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

一战爆发,1914年回国。

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

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

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回国。

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

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为导师,人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

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谦虚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盛名之下,他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

1930年,清华国学院停办,陈寅恪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

关于陈寅恪的故事

关于陈寅恪的故事

关于陈寅恪的故事陈寅恪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古典文学家、诗人,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之一,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关于陈寅恪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陈寅恪的一生可以说是铸造了多少的名誉,便承受了多少的磨难,他这一辈子时刻以家族为荣,背负了家族与民族的使命,在其父亲的影响下,辗转于德国、瑞士,后又去了法国、美国,游学13年,将中西方文化融会贯通,精通22种语言,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掌握广泛的学识。

陈寅恪出身名门,其父陈三立不同其他传统官宦之家相继没落的结局,一改家族官宦性质,专注于诗词创作,成为清末“四公子”之一,且思想先进,不令其儿子走考取功名之路,而是在陈寅恪13岁时便将其与兄长一同送出国,前往日本深造。

早年的日本留学经历,使得自小便打下坚实旧学传统思想基础的陈寅恪接触了完全相反的西学文化,这无疑是一次打破陈规、焕然一新的尝试。

之后陈寅恪因病归国,考入复旦公堂,这是一所新式学堂,陈寅恪为今后出国游学做准备,在此掌握了德语、法语两门语言,毕业之后,陈寅恪凭借复旦公堂的文凭前往欧洲。

父亲陈三立前往港口相送,对其殷殷嘱咐,将救国图强的大任寄予陈寅恪的肩上,这是陈氏一族两代父辈的心愿。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22天,北平陷入被攻克的危机,陈三立已85岁高龄,体力羸弱的他在也回不到曾经在上海“一二八”抗战时的热血沸腾,老人家选择了绝食,以报效祖国,五天后,陈三立在家国忧患中去世。

陈寅恪在为父亲守灵期间,立志为民族大业而治学。

陈寅恪的生平故事陈寅恪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最富盛名的学者之一,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等多个文学身份于一身,更有知名学者赞誉其学问,近三百年来仅其一人,可见才学博古通今,实为集大成者。

1890年,陈寅恪出生于湖南长沙,出身名门,其祖父陈宝箴曾担任过湖南巡抚,而他的父亲陈三立则是清末四公子之一,家学渊源,因此陈寅恪自小就大号了深厚的国学底子,且眼界扩及东西洋。

陈寅恪先生身后事

陈寅恪先生身后事

陈寅恪先生身后事作者:吴定宇来源:《粤海风》2014年第03期1969年10月7日晨5:30,陈寅恪因心力衰竭,又突发肠梗阻、肠麻痹,无法救治而凄然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虚岁八十。

他的忠实弟子刘节闻此噩耗,立即与梁方仲前去吊唁。

17日下午陈寅恪出殡,刘节又赶去向老师作最后致敬,送了他最后一程。

[1]是日半夜,雷雨大作,莫非天公也为他鸣不平?在周恩来的过问下,十天之后,《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官方媒体,简短报道了他逝世的消息:10月1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举行了向陈寅恪先生告别仪式。

广东省革命委员会统战工作负责人参加了告别仪式。

参加告别仪式的还有中山大学革命委员会负责人和广东省文史研究馆有关方面人士。

[2]唐筼因过于悲痛,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刺激,再加上长时期的过度劳累,体力透支,在处理陈寅恪的后事之时,已卧病在床。

11月21日晚8时,终因脑出血、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并发,抢救无效,追随丈夫于九泉之下。

“文革”时期,全国各地无数的群众组织,几乎都办有宣传本组织观点、动态、散播各种小道消息的小报。

人们对这些小报所刊载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对“四人帮”所掌控的官方媒体倒有些冷落。

所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所刊发的陈寅恪先生逝世消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以致国内关心陈氏的人士,很久都不知道他是否尚在人间。

及门弟子蒋天枢此时因患重病住进上海一家医院,陈寅恪逝世一个月后,才从陈美延的来信中获悉这一噩耗。

在“文革”中有这样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一些遭迫害的文化人,常常背诵所崇敬的人的诗文,来寻求精神上的安慰。

比如巴金在被批斗和在被强迫劳动改造时,时常默念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中的《地狱篇》,来表达自己对黑暗现实的强烈抗议。

陈氏的好友吴宓也是如此。

“文革”开始,他就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不久升格为“老反共分子”、“现行反革命分子”,多次挨斗、挨打、罚跪、人格被侮辱,尊严被践踏,工资被扣发,每月只领少许生活费,1969年还被“革命群众”打断了腿;1971年右眼白内障失明,但他仍暗诵陈寅恪的诗,寄托对久不知音讯的老朋友的思念,缅怀过去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并从中吸取活下去的精神力量。

十个陈寅恪的故事

十个陈寅恪的故事
• 众弟子心领神会,当即哄堂大笑。
4.送学生对联
• 点评: • 陈寅恪十分热爱学生,把他们比作
“康有为的再传弟子”“大清皇帝溥 仪的同学”。
• 众弟子一听,老师如此“高抬”自己, 自然会哄堂大笑。
5.幽默罗家伦
• 北伐成功后,罗家伦执掌清华,一次去看 望陈寅恪,并送上一本自己的著作《科学 与玄学》。陈寅恪翻了翻说:“我送你一 副对联如何?”罗家伦说:“甚好。”陈 寅恪说:“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 中文西文。”听完后,罗家伦大笑。
10.丢书那些事
• 点评:
• “文人爱书籍,武将爱刀枪。”这也是人 之常情。文化大师陈寅恪在抗战时期许多 珍藏的书籍或者下落不明,或者不翼而飞, 或者化为灰烬,实为憾事。
• 人与书籍的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 紧相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热切盼望中 华复兴,祖国日益强大,尽快和平崛起。 中国人民受世界列强宰割欺凌的时代永远 一去不复返。
6.大师的风范
• 1933年,清华大学历史系只能资送一名优秀毕业研究生 留法国。当时,陈寅恪的研究生朱延丰和历史系主任蒋廷 黻的研究生邵循正同时毕业,而且成绩都是优等。在教授 会议上,陈寅恪赞同派邵循正留学,最终历史系决定推荐 邵循正留学。
• 但是朱延丰认为陈寅恪有失公平,随即先后向校长梅贻琦 申诉,最后直至上书国民政府教育部讨公道,一时激起轩 然大波。梅貽琦找到陈寅恪,说:“你这样举贤避亲,或 许更受到大家非议啊!”陈寅恪说:“朱延丰主攻的是突 厥研究,而邵循正主攻的是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硕士论文 又是做中法越南问题研究,相对而言,留学法国更具语言 优势,同时也更符合重建清华历史系要具备国际视野的总 体设计思路。”
• 其言其行既倾真情,又见公心,更顾大局, 既体现了一视同仁的原则性,又尽显令人 仰止的高尚人格和大师风范。

陈寅恪逸事

陈寅恪逸事

陈寅恪逸事⊙史飞翔根据鲁迅日记,1915年4月6日鲁迅“赠陈寅恪《域外小说》集第一、第二集,《炭画》各一册,齐寿山《炭画》一册。

”但陈寅恪从来不谈此事。

有人问起,他说,鲁迅名气大,谈这些会有攀附之嫌。

陈寅恪在柏林时,和周恩来在同一个桌子上吃过饭;在北京时,与蔡锷有过往来……对于这些常人看来脸上贴金的事,陈寅恪向来很少向外人说起。

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

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

有意思的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布包。

1928年,罗家伦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一到任就去拜访陈寅恪。

当时陈寅恪的一些弟子也在场。

罗家伦送给陈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

陈寅恪随手翻了翻说:“志希(罗家伦的字),我送你一联如何?”罗家伦说:“甚好,我即刻去买上好的宣纸来。

陈寅恪说:“不用了,你听着: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

”上下联中,正好将罗家伦名字中的“家”、“伦”二字嵌入,可谓绝妙。

罗家伦听罢,大笑不止。

这时陈寅恪又说:“我再送你一个匾额:儒将风流。

”见罗家伦不解,陈寅恪笑着解释说:“你在北伐军中官拜少将,不是儒将吗?你讨了个漂亮太太,正是风流。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陈寅恪一家困居香港,食品奇缺。

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陈寅恪。

军部于是给香港司令部行文,令司令部派宪兵为陈寅恪送去多袋面粉意欲拉拢,但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

另,抗战时期,蒋介石几次辗转托人请陈寅恪写《唐太宗传》,陈寅恪坚决拒绝。

1945年,季羡林结束十年留德生涯,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

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羡林的学业,但听说季羡林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米特是自己的同学,便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地将季羡林推荐给胡适,从而使季羡林顺利地到北大当了教授。

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更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陈寅恪归葬庐山一波三折纪实

陈寅恪归葬庐山一波三折纪实

陈寅恪归葬庐山一波三折纪实作者:李国强来源:《世纪》2019年第04期34年无着落,陈寅恪落墓何处?2019年是陈寅恪先生离世50周年、归葬庐山的第16个年头,人们对先生的思念无尽,先生墓前鲜花常年不断,清明时节尤其多。

先生1969年10月7日殒于“文革”凄风苦雨中,2003年6月16日,即先生113岁冥诞之日葬于庐山植物园。

一条归葬路走了整整34年,让人感叹不已。

我涉入这件事,是主持江西省社科院、江西省社联工作的时候。

1994年春,省社联正在筹备召开“陈宝箴陈三立学术研讨会”,其间,我同省诗词学会秘书长胡迎建接待台湾淡江大学教授、陈氏后裔陈伯虞,了解到陈家想把庐山陈三立故居松门别墅改建成纪念馆,修复南昌西山陈宝箴坟墓,将陈寅恪骨灰安葬在陈宝箴墓侧,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在我看来,这三件事,合情合理,件件是好事,件件应该办。

我还获悉,先生生前遗愿是葬于杭州西湖杨梅岭先君陈三立墓侧。

“文革”结束后,先生家人先奔杭州,陈情有关部门,但因“风景区不能建墓”而被拒绝。

前后10余年,西湖断桥难渡,这才有欲葬南昌西山之议。

1994年春夏,江西兴起赣文化研究热潮。

8月17日,我向时任省长吴官正汇报赣文化研究事宜,在汇报结束时谈及陈伯虞教授的三点想法,吴官正略加思索,说:“你写个报告给我。

”第二天,省社联将《关于修复陈宝箴陵墓、陈三立庐山故居的报告》递呈省政府。

报告说: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一家三代,为著名爱国者,在中国近代史、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海内外均有重大影响。

省内一批学者曾联名于去年报告省文物局,建议在西山修复陈宝箴陵墓,在陈三立故居设陈列室,以增加江西旅游文化景点。

今年9月,我会将会同省诗词学会、省政协学习文史委等单位共同举办陈宝箴陈三立学术研讨会。

这有利于增强江西对境外赣胞的凝聚力,对促进江西对外开放,繁荣学术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大有好处。

此数项内容,得到陈氏后裔的大力支持,并希望能将陈寅恪骨灰从广州迁葬于西山。

备课堪比天大事

备课堪比天大事

教育随笔陈航波(温岭市箬横中学,浙江温岭317507)备课堪比天大事师者,备课当是基本功,亦是每节课前的必修课。

每一节课都有其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目标的达成、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备课这一环节确定下来,力保质量不打折扣。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颁布;今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两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告诉我们,推进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发展是时代所需、使命所驱。

说这个话题,算是为时而著,亦是为事而发。

读过岳南的《南渡北归》,也读过季羡林的《悼念忆:师友回忆录》,书中的“大师”叫人肃然起敬,譬如陈寅恪、胡适、梅贻琦、李济、金岳霖、汤用彤,等等,倒不是因为他们成就耀眼、光环眩目,而是因为他们治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

作为当年清华研究院五大导师、三百年来一大师的陈寅恪先生,以超凡的学识享誉学术界,按他的学生季羡林先生的说法,他用不着备课。

但寅恪先生以备课为天职,视备课为生命,有书信资料为证。

1936年4月8日,陈寅恪致函傅斯年:今决计不南行,特陈其理由如下:清华今年无春假,若南行必请假两礼拜,在他人,一回来即可上课,弟则非休息及预备功课数日不能上课,统合计之,非将至三礼拜不可也。

1936年4月13日,陈寅恪致信傅斯年、李济:前日奉到来电,又迟疑久之,至今日仍决计不南行,殊负盛意,惶愧之至。

弟虽可于一星期内往返,但事实上因身体疲劳及预备功课之故,非请假两星期不可。

1938年5月15日,陈寅恪致函劳榦、陈述:大藏经弟急需用,因弟在此所授课有“佛经翻译”一课,若无大藏则征引无从矣。

乞速航空信请重庆速径寄蒙自,不胜感盼之至。

……前两段书信的背景是,时任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致函陈寅恪,邀请他赴南京参加史语所会议,商讨未来发展的大政方针。

这样一次规格甚高的会议,没有动摇寅恪先生的初心,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备课上课。

第三段书信的背景是,卢沟桥事变后,清华、北大等高校南迁,先到湖南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奉命南迁云南昆明,成立西南联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寅恪先生二三事Array1.简介陈寅恪(读作chén yín kè,虽然“恪”字客家人念作què,陈寅恪小名“恪(què)儿”,但陈寅恪多次表示应按照普通话发音,念作kè,其致电牛津大学时的署名TschenYinKoh,也可以证明),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著名诗人陈三立之子,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的开明督抚)之孙。

2.经历1902年,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

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

1910年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

一战爆发,1914年回国。

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

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

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回国。

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

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为导师,人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

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谦虚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盛名之下,他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

1930年,清华国学院停办,陈寅恪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日军直逼平津。

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义愤绝食,溘然长逝。

治丧完毕,寅恪随校南迁。

1938年秋,西南联大迁至昆明,他随校到达昆明。

3.学术成就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历史、哲学典籍。

陈寅恪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即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对一些资料穷本溯源,核订确切。

并在这个基础上,注意对史实的综合分析,从许多事物的联系中考证出关键所在,用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求得历史面目的真相。

他这种精密考证方法,其成就超过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发展了我国的历史考据学。

陈寅恪对佛经翻译、校勘、解释,以及对音韵学、蒙古源流、李唐氏族渊源、府兵制源流、中印文化交流等课题的研究,均有重要发现。

在《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集刊》、《清华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四、五十篇很有分量的论文,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博学而有见识的史学家。

4.品性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

他又一次拒命,随即出走香港,取道广州湾至桂林,先后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不久移居燕京大学任教。

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竟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

以示讽刺。

这一时期,在繁忙的教学中,他仍致力于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两部著作,对隋唐史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为后人研究隋唐史开辟了新的途径。

解放后,他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1962年,胡乔木前往看望,关心他的文集出版。

他说:“盖棺有期,出版无日。

”胡乔木笑答:“出版有期,盖棺尚早。

”在助手的帮助下,他把《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以外的旧文,编为《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并写有专著《柳如是传》,最后撰《寒柳堂记梦》。

他的助手黄萱曾感慨地说:“寅师以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钧稽沉隐,以成此稿(即《柳如是别传》)。

其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

十年动乱期间,陈寅恪遭到残酷折磨。

使他最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书籍、诗文稿,多被洗劫。

1969年10月7日在广州含恨离开人世。

陈寅恪长期致力于教学和史学研究工作。

他热爱祖国,治学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在史学研究中写出了高水平的史学著作,为人们开拓了历史的视野,对我国史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陈寅恪不仅为大史学家,旧体诗亦卓然大家。

他佩服陶渊明、杜甫,虽爱好李白及李义山诗、但不认为是上品。

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诗,故最推崇白居易,在他《论再生缘》中所以有“论诗我亦弹词体”之句。

有《诗存》问世。

其平生著作,经过他的学生整理、校勘,一套二卷、二百万字的《陈寅恪文集》已于1979年编纂成册、出版。

5.治学理念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在1920年代倡导,为人治学当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1953年已决定其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

在他1953年12月1日的《对科学院的答复》里,提出就任所长的两个条件。

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尊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

”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

”并说:“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公是党的最高负责人。

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看法,应从我之说。

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

”遂不能就任。

仍任教于中山大学。

此事于20世纪80年代方公之于世。

陈寅恪的“四不讲”陈寅恪治学面广,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

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因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等都风雨无阻地听他的课。

注意自然启发,着重新的发现陈寅恪讲学对学生只指导研究,从不点名,从无小考;就是大考,也只是依照学校的规章举行,没有不及格的。

他常说问答式的笔试,不是观察学生学问的最好办法,因此每次他都要求学生写短篇论文代替大考。

但陈寅恪又强调做论文要有新的资料或者新的见解,如果资料和见解都没有什么可取,则做论文也没有什么益处。

陈寅恪在讲授历史研究的心得时,常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史籍或其他资料以证明史实,认识史实,对该史实有新的理解,或新的看法,这就是史学与史识的表现。

”他的学生曾经回忆,陈师在讲历史研究时,常说,凡前人对历史发展所留传下来的记载或追述,我们如果要证明它为…有‟,则比较容易,因为只要能够发现一二种别的记录,以作旁证,就可以证明它为…有‟了;如果要证明它为…无‟,则委实不易,千万要小心从事。

因为如你只查了一二种有关的文籍而不见其…有‟,那是还不能说定了,因为资料是很难齐全的,现有的文籍虽全查过了,安知尚有地下未发现或将发现的资料仍可证明其非…无‟呢?”陈寅恪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难怪傅斯年对他进行这样的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6.评价完全没有俗世的声名,不像梁、胡、冯等成为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论语大半能背诵,且每字必求正解,却不作经学与三代两汉之学问。

《吴宓文集》说:“宓于民国八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

当时即惊其博学,而服其卓识,驰书国内诸友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今时阅十五、六载,行历三洲,广交当世之士,吾仍坚持此言,且喜众之同于吾言。

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傅斯年对陈哲三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胡适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记中称:“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石泉访谈录》:他的家世是晚清变法思潮中的中坚产物,他本人却被胡适称为“遗少”。

在时代思想中他是一个“落伍者”,用他的话来说,西学学历极深,学养极厚,却极热爱中国文化,坚持中国文化本位论。

死后评价:泰山其颓,梁木其坏,哲人其萎。

此前的1964年,陈寅恪在《赠蒋秉南序》中云:“凡历数十年,遭逢世界大战者二,内战更不胜计。

其后失明膑足,栖身岭表,已奄奄垂死,将就木矣。

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

至若追踪前贤,幽居疏属之南、汾水之曲,守先哲之遗范,托末契于后生者,则有如方丈蓬莱,渺不可即,徒寄之梦寐,存乎遐想而已。

呜呼!此岂寅恪少时所自待及异日他人所望于寅恪者哉?”又说:“虽然,欧阳永叔少学韩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记》,作《义儿》、《冯道》诸传,贬斥势利,尊崇气节,遂一匡五代之浇漓,返之纯正。

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

孰谓空文于治道学术无裨益耶?”此篇泣血滴泪之序文,是陈寅恪生命中的一曲悲歌,是一个文化殉道者的独白,同时也是一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学术老人留给世界的隐语。

文革后,陈寅恪与夫人合葬于庐山植物园内,墓碑上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钱钟书对陈寅恪的评价片段:钱先生对陈先生“酷评”:“不学之失”、“言考据而不解辞章者”、“fanciful literal-mindedness(很能空想但是又关注字面意思的心态)”、“他年必有书呆子据此而如陈寅恪考《会真记》者”、“迂谬可笑”、“陈不必为柳如是写那么大的书”、“(柳传)适足令通人齿冷耳”、“目盲心苦,竭学之博,思之巧,以成就识之昧”……。

钱自己是这样说的:“我和陈先生从来未谈过话,二十七八年前,他忽然寄信给我夸奖《谈艺录》,并赠《元白诗笺》一本,我回信谢了。

我和他的交往仅限于此。

虽然他父亲和我父亲是有些交情的,但我一向不敢高攀名流,错过了想他请教的机会。

我很佩服他的博学,而对于他的思想始终抵触。

”(个人认为,钱钟书先生的评价仅限于文人之争,譬如“古诗是否可为史”之类的学问之争,对于钱钟书的评价,陈寅恪若有知,大概也只会一笑置之。

)7.陈寅恪语《编年事辑》间接传播文化,有利亦有害:利者,如植物移植,因易环境之故,转可以发挥其我而为本土所不能者,如基督教移植欧洲,与希腊哲学接触,而成为欧洲中世纪之神学、哲学及文艺是也。

其害,则展转间接,致失原来精意,如吾国自日本、美国贩运文化中之不良部分,皆其近例。

然其所以致此不良之果者,皆在于不能直接研究其文化本原。

8.传记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9.陈寅恪与王国维1925年,陈寅恪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一起受聘于清华国学研究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