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先生早期学术历程探究

合集下载

唐史基本史料总结

唐史基本史料总结

唐史基本史料

基本史书:《资治通鉴》、《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亦称《五代史记》)和《大唐六典》是应当精读的基本史籍,其中尤其是《资治通鉴》一书,更应当经常反复地读,案头不可一日或缺。

精读史书:在精读上述基本典籍的基础上再涉猎一些诗集、文集和笔记之类的书籍。象《通典》、《册府元龟》、《唐会要》、《五代会要》、《唐律疏议》及《唐大诏令集》等书,如一时无暇通读,但起码也要经常翻检,熟习各书的体例和大体内容,以便在进行考释和从事专题研究时知道到哪一本书的哪一门中去查找史料。

重点的三史:《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唐史史料的来源:唐代最主要的历史原始记录是“起居注”。皇帝左右特置起居郎(有时称起居舍人),每天把皇帝的言论、行事如实记录下来,就是所谓“起居注”。史馆根据“起居注”中的原始记录加以整理、编纂,写成“国史”和历朝“实录”。五代人修《旧唐书》、北宋人修《新唐书》和《通鉴》时,就是主要从唐朝“国史”和“实录”中搜集史料的。今人除能看到温大雅所撰《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外,已读不到唐朝建国后的“起居注”。除《韩昌黎集》保留《顺宗实录》五卷外,其余历朝“实录”和“国史”已全部散佚。唐代“实录”只到武宗一朝,宣、懿、僖、昭、哀各朝“实录”均非唐人所撰,系宋代人宋敏求所补写。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知道,为什么《旧唐书》一书前半部比较精详而后半部舛错特别多,为什么《册府元龟》一书大部照抄“实录”,而宣宗以后用贾纬的《唐年补录》补足。

从目录学书籍中了解唐史:为了弄清唐、五代、北宋修史时隋唐二代史料在当时保存的情况,不妨参考一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和王尧臣等人所编的《崇文总目》,知道一点古籍著录的情况是非常必要的。其中尤其是《读书志》和《书录解题》二书,在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是很有地位的。此外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及《宋史·艺文志》也都是这一方面必读的史书。

论陈寅恪研究陶渊明的方法与结论

论陈寅恪研究陶渊明的方法与结论

r论陈寅恪研究陶渊明的方法与结论。1

;;i;i。,。。.,

王攸欣贝京

提要:本文从学术史视角,对陈寅悟研究陶渊明的方法与结论作出分析,指出

其失误及其方法论根源,并提出我们在陶渊明思想的几个重要问题上的意见。

关键词:陈寅恪陶渊明《形影神》自然说委运任化

作者王攸欣,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沙41008I)贝京,女,浙江

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杭州3100'28)

20世纪中国学术相对于传统而言,发生了方法和范式上的重大变化,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学术研究的系统性追求,无论文本或人物研究,都尽量把对象置于其历史情境和思想发展历程中加以认识和衡量。虽然中国学术也自有知人论世的传统,甚至也强调文学和学术的渊源研究,但总的说来缺乏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注重纵横关联的自觉的系统化努力,因此颇多模糊影响之谈,此点且不深论。而20世纪的大学者,虽在系统性追求中有基本的共同点,却因知识背景、学科传统、个人偏好等的不同,导致研究方法有所不同,譬如历史学大家陈寅恪和思想史大家汤用彤在研究思路和论述方法上就颇不一致,对于这些学者研究方法上的异同作出深入研究,将有利于20世纪学术史内在理路的梳理,可惜尚少有人倾其全力,本文因题目所限,偏重于对陈寅恪的陶渊明研究方法及结论的分析,对其与他人的比较只稍有涉及。我们选择这样的课题以及研究方式,是因为我们认为现代学术史研究应该从具体的个案、具体的问题人手,才有望获得真正的进展。

作为渊博的历史学家,陈寅恪的研究非常广泛,而出于对学术境遇和自身优势的自觉权衡,中古史尤其是他格外致力的时段,也是他的特长,举凡政治、制度、宗教、哲学、民族、学术、风俗、文学、地理及文化的其他方面,均有所研究,其史料之熟悉、目光之敏锐、思路之清晰、观点之富于启示性,都令人赞叹不已,不少史学家及非史学家都有空前绝后之叹。文学研究方面,《读哀江南赋》、《四声三问》、《元白诗笺证稿》(著作)最为名篇。陶渊明是中古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文学大家,自然受到陈氏关注,他有两篇论文专论陶渊明,还在他篇有所涉及,这几篇论文所显示的陈氏学术功力之渊深,学术视野之开阔,都使人叹赏并受益,但作为历史学家,论及思想与文学,也颇有可非议之处,甚至就在历史范围内,其论证方法及具体观点也并非无懈可击,当时的汤用彤、朱光潜等,后来的唐长孺等,都从各个角度作了或明或晦的批评,大都言之成理,不过他们并没有系统深入地分析其缺失,尤其没有由具体观点的分析上升到方法论的分析。由于对陶渊明接受史及现代学术史的兴趣,我们试图就此作出努力。

陈寅恪史学思想的精义

陈寅恪史学思想的精义

陈寅恪史学思想的精义

日期:2009-07-12 作者:来源:文汇报

■程念祺

王永兴先生指出,陈寅恪先生“…求真实、供鉴戒‟之史学思想,其根柢亦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吸收外来之学,要有自由之思想;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应有独立精神。可见…吸收‟与…不忘‟两方面正是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体现”。此为先生论述陈寅恪先生史学思想的精义所在。

王永兴先生去世了。父亲生前不多的几个老友,均情同手足,如今大多已不在人世。十多年前,我读过王永兴伯伯写的《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印象深刻。现在,为了纪念他,我又重读此书。这对于逝者,应该是最好的纪念。

以下,是我学习《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的几点认识。

一、陈寅恪史学与清代考据之学的根本区别

作为陈寅恪先生的高足,王永兴先生在《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中,首揭“寅恪先生之史学不可能出自清代经学或清代考据之学”这一问题。

先生引用陈寅恪先生对清代史学的评价:“虽有研治史学之人,大抵于宦成后退休之时,始以余力肆及,殆视为文儒老病销愁之具。当时史学地位卑下若此,由今思之,诚可哀矣。此清代经学发展过甚,所以转至史学之不振也。”由此即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陈寅恪先生的史学,与清代的史学并无渊源关系。

那么,陈寅恪先生对清代经学的看法又如何呢?王永兴先生认为,在陈寅恪先生看来:“史学之材料大都完整而较备具,其解释亦有所限制,非可人执一说,无从判断其当否也。经学则不然,其材料往往残缺而又寡少,其解释尤不确定。以谨愿之人,而治经学,则但能依据文句各别解释,而不能综合贯通,成一有系统之论述。以夸诞之人,而治经学,则不甘以片断之论述为满足,因其材料残缺寡少及解释无定之故,转可利用一二细微疑似之单证,以附会其广泛难征之结论。其论既出之后,固不能犁然有当于人心,而人亦不易标举反证以相诘责。譬诸图画鬼物,苟形态略具,则能事已毕,其真状之果肖似与否,画者与观者两皆不知。往昔经学盛时,为其学者,可以不读唐以后书,以求速效。声誉既易致,而利禄亦随之。于是一世才智之士,能为考据之学者,群舍史学而趋于经学一途。”

2019届湖北省宜昌二中(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9届湖北省宜昌二中(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9届湖北省宜昌二中(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命题人:邱剑审题人:杜军三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1.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这主要说明中国传统社会

A.宗法分封始终主导

B.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C.家国一体观念突出

D.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忠臣体现了忠君爱国,孝子体现了孝敬父母,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家国一体观念突出,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法分封始终主导,故A排除。君权至上,过于片面,故B排除。家庭伦理道德至上,也只符合材料的一个方面,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家国一体

2.《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之)”这段材料反映了()

A.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B.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落

C.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D.战国进期的群雄并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大意是周天子能对不朝的诸侯贬爵、削地、讨伐,说明王室力量很强,只有在西周初才有这个能力。因此选A.

考点:分封制

点评:从近几年高考对分封制的考察,无论是考察分封制度的概念,还是考察分封制度的内容与影响都从不同角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材料或者生动的历史场景,考察学生在新问题情景下对历史知识的运用。

3.《全球通史》认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其中

四十年来主要研究陈寅恪先生之论著简述

四十年来主要研究陈寅恪先生之论著简述

小论文四十年来主要研究陈寅恪先生之论著简述

——以时间为例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号:0873402011姓名:马耀凯

【摘要】学界研究陈寅恪先生论著颇多,亦曾于先生重要诞辰之日举行学术讨论会,结集出版论文以纪之。自《怀念陈寅恪先生》始,至《史家陈寅恪传》,至《陈寅恪集》,至《也同欢乐也同愁》,至《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至《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无一不颂先生独立自由之志也。先生之研究遍布学术民间,人皆可读而识之,或震撼于心灵,或叹息于世事,或明志于言行。世人知先生愈多,愈显先生之学养志节。其耿耿之论著业已陆续面世,后人得以观之并评之,福焉,幸焉。

【关键词】陈寅恪;心境;事辑;文革;年谱

一、引言

寅恪先生辞世已四十一载,然作为一代文史大师,其个人对后世之影响未绝,窃以为渐有方兴未艾之势。四十载至今,陈氏后学缅怀乃师颇多,专文论著如雨后春笋。先生三女业已年至耄耋,值政治形势缓和之际,其忆昔陈年往事之文,不可不当史料读之。余慕先生久矣,读其文愈多,识其心愈明,掩卷深思,闭目骋怀,未尝不百感交集也。本文以时间为经,文论为纬,旨在于万千篇目中拣英取贝,厘清轮廓,简以述之。

二、怀念短文(1969-1970)

1969年10月7日晨5时半,先生因心力衰竭并肠梗阻悲惨离世。十一日后,《南方日报》刊登消息百多字,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山大学教授陈寅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本月七日在广州逝世,终年七十九岁。十月十七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举行了向陈寅恪先生告别仪式”。[1]此当为发自大陆官方之首篇悼文,字里行间评价颇高,较先生十数日前受非人之遭遇,判若两人,难免使人扼腕。然拂却历史烟云,值此惑乱之际,不谗文人能当此评者,已尽显哀荣矣!因碍于时局,人人自危,坊间难得一文纪之。

《历史研究》的片断历史

《历史研究》的片断历史

究 》 15 年创刊了。 于 94 为创办《 历史研究》 毛泽 ,
东提出了 “ 百家争鸣” 的办刊方针。 在这一方针指
导下 , 新创刊的 《 历史研究 》 发表了胡绳、 侯外庐 、 翦伯赞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论文 , 也在第一、 二
期连续发表声称 “ 不宗奉马列”的陈寅恪先生的
论文 , 在学界引起 巨大反响, 给学者留下了难以忘
发表这篇文章时没有做什么修 改 , 只删掉了 “ 胡 绳同志是我尊敬的前辈” 几个字 。可能是尹达主
4 巍 黄春 秋 2 0 年 第 1 6 07 期
《 历史研究 》 这种对待青年作者的态度被继 承和发扬下来。 新时期 的《 历史研究 》 是一幅多姿 多彩的画卷 ,着力培养青年作者仍是其中可圈可 点的一页。 这些青年作者在老编辑左步青 、 章鸣九 的记忆 中, 印象最深的就是叶晓青。 叶晓青原是上海一家银行的职员。 18 年第 6 《 90 期 历史研究 》 发表了姜铎 的文 章《 要恰当地评价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 重点是 , 强调洋务运动负面的作用。 姜文发表以后 , 编辑部 收到了叶晓青寄来 的文章 ,与姜铎商榷 ,洋洋洒 洒wenku.baidu.com 有两万多字。 责任编辑章鸣九~看就估计到作 者是个年轻人 , 整篇文章尚未达到发表的水准 , 但 他发现其中有一段是谈科技 的,讲洋务运动中引 进科技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 观点比较新 , 于 是 回了一封长信 ,建议作者专就科技问题展开讨 论 。叶晓青根据编辑部 的意见撰写了 《 近代西方 科技的引进及其影响》 ,又改了两三遍 ,发表在 《 历史研究 》 92年第 1 ,在学界引起很大反 18 期 响, 并获得 《 历史研究 》 第一届优秀论文奖。后来 叶晓青又送来她的第二篇文章 《 西学输入和 中国 传统文化 》 编辑部将这篇文章打印出来, 。 分别寄 给李时岳 、 章开沅、 林增平 、 李侃 、 陈旭麓 、 夏东元 、 胡滨 、 唐振常等等十几位近代史学界的著名学者, 请他们提意见。 这十几个人都 回信 了, 对文章予以 肯定 , 也都提出了意见。 叶晓青根据这些意见作了 修改 , 文章发表在 18 年第 l , 93 期 反映甚佳 。 这两 篇文章改变 了一个青年人的人生轨迹 ,叶晓青从 位银行职员变成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专业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感范文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感范文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感范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是陈寅恪先生悼念诗人范仲淹逝世800周年的论文集,由国内外学者共同完成,于2016年由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这本书记录了陈寅恪先生的最后二十年的思想、感受和学术成果。

阅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让我深刻体会到陈寅恪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心路历程。在任教、研究、著述、治师等方面,陈寅恪先生表现出了非凡的追求和敬业精神。虽然他曾受到迫害和诋毁,但他始终坚持真理和正义,并且对于自己的错误态度和言行,也能够勇于反思和批评。他的这种精神和人格魅力,让我深深感动并受到启迪。

此外,这本书还强调了陈寅恪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继承的重要性。陈寅恪先生及其学术思想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拥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他的治学之路,不仅是对于中国历史文化贡献的体现,更是人文精神和学问品德的体现。

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是一本历史文化和学问道德层面上的佳作,不仅让我领会到陈寅恪先生的思想和学术履历,也使我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民族本色。此外,学术论述和语言表达方面都非常的规范和易懂,这也是一本值得推介的好书。

总的来说,《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是一本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著作,它不仅记录了陈寅恪先生的学问历程,更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人文品质。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它也提醒我们,我们应当关注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立足于传统,积淀悠久,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创新价值。

关于陈寅恪的研究报告

关于陈寅恪的研究报告

关于陈寅恪的研究报告

陈寅恪(1890年-1969年),字仲晖,号光远,江苏启东人。他是中国现代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对中国现代文化史有极高的造诣,被誉为“文化史之巨擘”。

陈寅恪早年留学日本,后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深造,广泛涉猎西方哲学、历史、文化等领域。他在海外学习期间深受新儒家思想影响,开始对中国文化进行反思,并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见解。回国后,他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将西方学术思想引入中国大学教育,并提倡以“文化史研究”为主导的学术思维方式。

陈寅恪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史和学术史方面。他曾深入研究中国晚清的历史事件、传统文化及影响,通过融合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观点。

首先,陈寅恪对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的理解非常独到。他认为中国文化理应坚持对中国文化长久以来所积澹淡的理解。他对中国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纵横家文化等不同侧面剖析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他提出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论”,认为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精神与理念,不应简单地以西方标准来衡量。

其次,陈寅恪对中国学术史的研究贡献极大。他的学术史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学术界发展历程。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他详实地还原了近代中国学术的发展脉络,并深入剖析了各个学派的理论观点及其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此外,他

还提出了“双修”与“生子之道”这两个富有启示性的概念,揭示了中国传统学术的价值观念及其对科学研究的意义。

最后,陈寅恪还将西方思想与中国传统结合的思想方法,运用在对史实的解读上。他认为独立思考是研究史实的核心要素之一,并强调对史实的本真性和历史背景的把握。他在文化史研究中也提出了“文化研究应采用整全性而非单一区域性的研究方法”的观点,主张将文化史与社会史、政治史、经济史等领域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吉林省舒兰市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吉林省舒兰市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吉林省舒兰市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考前须知: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局部。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完毕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阐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作为家国同构的中国社会,其统治的根基是家庭,“孝〞的观念、行为和评价在百姓的生活中普遍存在,于是作为最高价值追求的“仁〞通过“孝〞把它的伦理价值诉求、道德价值观念和政治伦理标准贯彻到百姓生活中去.

孔子使孝由源出的宗教意义转化为纯粹的伦理意义,从宗教道德传统转化为个人道德修养及家族道德原那么。孝成为一切高尚道德的内在根据,在详细践行过程中,奉行孝道成为建立各种美德的起点;理论孝道的过程就是仁德不断扩大开展,进而实现孝的目的,同时进达仁德的境界。孝悌是仁德的根底,在家里行孝尽悌就是仁德培养的开场,是达仁的有效途径。孝是详细而微的道德情感要求,是每个人必须履行的;仁那么是对世间一切人和事普遍照顾的伦理道德归宿,是由个人道德修养提升而来的,因此孝是一切仁德的根本。对父母尽孝,是理论仁德的第一对象,也是仁德培养的开场,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其中就包含着生时尽孝,死后依礼祭祀。孔子指出侍奉父母必须依礼奉行才是尽孝,说明当时礼所标准的事情就是应该做的事情,礼即理,是当时社会必须遵循的道德标准,因此依礼尽孝就是仁德的自我实现和不断提升。

孔子的仁强调人与人相处的根本原那么是爱人。孔子要求人们用博大的胸怀去爱人,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亲之情成了仁的根本内容。对父母的亲亲之爱即“孝〞,就自然成为仁爱的起点。孝与仁的根本内涵是一致的,百姓通过对父母的亲情之爱推己及人,彰显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和担当,不断追求仁爱的最高目的。

陈寅恪历史学家的学术探索

陈寅恪历史学家的学术探索

陈寅恪历史学家的学术探索

陈寅恪,20世纪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以其独到的历史研究方法和深

刻的历史洞察力而闻名于世。他的学术探索不仅对中国历史研究做出

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对国际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从他的学

术背景、研究方法和影响等方面对陈寅恪历史学家的学术探索进行探讨。

一、学术背景与经历

陈寅恪于1890年出生在中国福建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在少年

时期就对古代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立志成为一名历史学家。他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和牛津大学,拥有深厚的人文和历史学知识。

在学术背景的基础上,陈寅恪开始了他的学术探索之旅。他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领域,尤其是宋代的历史和经学。

他对于经典文献的研究十分深入,尤其擅长解读《史记》、《汉书》

等古代史书。陈寅恪的研究方法独特,注重对史料的挖掘、整理和分析,同时结合多学科的知识进行全面研究,这使得他的学术成果充满

了创新和价值。

二、研究方法与贡献

陈寅恪历史学家的学术探索主要体现在他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成果上。他在研究古代史书时,善于发现其中隐藏的历史真相,通过对文字、

语言和背景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许多历史事件的真相和背后的原因。

例如他通过对《史记》的研究,发现了其中存在着一些历史事件的伪

造和篡改,使人们对这些事件有了新的认识。

陈寅恪还提出了“读史是一种文化探索”的观点,强调历史研究与文

化传承的密切联系。他认为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事实,更是一种文化

的传承,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和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

他的研究中,他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等

从陈寅恪的学术意义试解“钱学森之问”

从陈寅恪的学术意义试解“钱学森之问”

从陈寅恪的学术意义试解“钱学森之问”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一班陈文杰2013.5 缘起

中国何以迎来自信时代?

在当今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不胜唏嘘地感慨:为何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有名的“钱学森之问”。

这俨然成为一道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难题,亟待需要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钱老认为,问题出在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脱颖而出并可以发挥作用的机制,以上是体制上的问题。

而落实到新时期的求学者呢?钱老给出的两个药方,一曰创新,二曰跨学科、跨领域地贯通,即平日所讲的通识。

笔者的兴趣爱好偏向文、史、哲学这类的人文科学,而对自然科学虽略有涉猎,但毕竟认识鄙陋,未敢妄加评论。遂斗胆引出陈寅恪先生的事迹,希望通过这位上世纪文史类学术研究的光辉典范,浅谈作为一名人文学科的研究者,应该具备怎么样的做学问的态度与精神,从而推广到求学者,特别是日后有志于做学问的年轻人,在“怎么做学问”、“应该做怎么样的学问”的问题上得到深刻的启示。

体制存在的问题,尚不在本文的论述范围,至于钱老的两个药方,相信读完陈寅恪先生的事迹之后,会给予我们很大的触动。

钱学森是我国国防、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属自然科学;陈寅恪先生呢?近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层面影响最大的文史类学人,他一生所服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至今垂范着后世的中国文史学界。

以下,笔者将另辟蹊径,试图用文史方面做学问的典范从全新的角度解开“自然科学大家”留下的世纪难题。

历史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历史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3)司马迁不为时屈,不虚美,不隐恶, “敢述汉非”的浩然正气,正视现实,关心下 层人民疾苦,歌颂农民起义领袖的行为,难能 可贵。 (4)司马迁在探求历史问题时,对社会经济 关系十分重视,注意到了社会经济力量的历史 作用,表现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 (5)不足在于一,如相信循环论,在叙事上 “甚多疏略,或有抵牾”,同为一事,分在数 篇,前后屡出。
我国先秦史学,不仅在“发凡起例”上成为后代 史学的开山,而且既重视“鉴往知来”,又重视 史德。也标志着古代中国的史学开始形成。 二:秦汉史学 1、秦朝对于史学的扼杀:《秦纪》 2、古代史学的正式确立与《史记》《汉书》: (1)《史记》创制了纪、表、书、世家、列传 五种史书体例。 (2)司马迁所追求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变”,探求历史运动的底蕴,值得后人称道。
赵吉惠在当代中国史学的反思中,把 年来中国史 赵吉惠在当代中国史学的反思中 把40年来中国史 学的主要成就归结为 一、唯物史观处于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史学成为 中国史学的主流。(根本) 二、开始了史学思想的两种转变,形成了以唯物史 观为主体的多元方法同时并用的局面。(从以前 的考据实证为主到现在的解释、理论和开放型) 三、系统地整理了大量史料,开拓和建立了许多新 型学科,完成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出版了不少 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如校点二十四史,建立专门 史等。
二、近代西方史学 1、文艺复兴时期——人学史观 14-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中 展开了反封建的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人文主义史 学。为了批判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史学,他们打起复 兴古典文化的旗帜,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史学中蕴 含的人本主义精神,主张注重人而轻视神,注重今 生而轻视天国,人重新成为时代的精神和思想界主 题,并为现实服务。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史学家, 如布鲁尼 马基雅弗里、培根,成就巨大,为近代史学的发展开 辟道路。

陈寅恪的学术取向与文学研究(上)

陈寅恪的学术取向与文学研究(上)

30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EASTERN FORUM—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No. 3, 2022

陈寅恪的学术取向与文学研究(上)

关 爱 和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475001

摘□要:后五四时代,中国大学的学术发展日新月异,大学成为民族精神培养和新知识、新学术生产传播

的重要载体。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陈寅恪希望中国学术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从而把谋求本国学术独立,变为清华乃至全国大学的共同责任。他个人的学术发展,经历了由“殊族之文,塞外之史”,向隋唐政治制度史,再向元白诗及明清弹词诗歌的文学研究的转换。陈寅恪的大部分著述,完成在抗战流亡时期和双目失明之后。陈寅恪用顽强的生命意志和巨大的学术贡献,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关键词:陈寅恪;学术取向;学术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6.6;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22)03-0030-31

阵容称盛一时。但好景不长,随着1927年王国维、1929年梁启超相继去世,陈寅恪成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略显孤独的掮旗人与担纲者。1929年下半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撤销,陈寅恪改就清华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合聘教授。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撤销,主要与清华升格为大学后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有关,也与中国现代学术由“疑古时代”转向“释古时代”的发展进程有关。1931年,陈寅恪在《国立清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刊》上发文《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明确提出:“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陈寅恪认为:吾国学术独立,需要新发明之学理,新出版之图籍,更需要新人才之培养。大学的史学教育,在中国史料发见渐多的时代,需要可胜任本国通史、一代专史的讲授者;大学的文学教育,需要在以创造文学为旨归外,产生通解及剖析吾民族文化的精品力作。陈文最后强调:吾国学术独立“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a。陈寅恪谋求国家学术独立的学术自觉,在1930年代的中国,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它赋予大学以更强烈的学术使命感,成为疑古时代走向释古时代的思想旗帜,影响着中国现代学术的进程。从国学研究走向历史学、文学研究的陈寅恪,在清华度过了十年最心无旁骛的教书与研究生涯,而渐次步入学术的高峰时期。1937年的日军侵华战争,打破了陈寅恪安稳与平静的大学生活。父亲陈三立的突然去世与清华的逃亡办学,使陈寅恪没有时

第八讲 陈寅恪

第八讲 陈寅恪

• 1921年9月,离美再赴德国,进柏林大学研究院, 研究梵文、巴利文及东方古文字学。直至1925年 回国。陈寅恪在欧美留学十余年,却未猎取任何 学位,完全为读书而读书。这在留学生中实为罕 见。早在留学期间,即有读书的声名。 • 杨步伟回忆:那时在德国的学生们大多数玩的乱 的不得了,他们说只有孟真和寅恪两个人是宁国 府大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最干净的。毛子水说: 在柏林有二位中国留学生是我国最有希望的读书 种子:一是陈寅恪,一是俞大维。
• 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 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 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 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 而永光。 • 这是对王国维的高度评价,也是陈寅恪自 己的写照。
• 他曾说,我的思想,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 国维纪念碑中,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 要的是要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没 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 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独立精神和自由 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一切 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我要请的人,要 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 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 两书一经问世,颇获好评。这里以《燕京 学报》的书评为例。“书评”认为,《隋 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一书,分别事类,序 次先后,详举例证,与《唐代政治史述论 稿》互相发明之处尤多。“两书体大思 精”,足以自成一家之言。“晚近治史者, 喜称专家。凡治某朝者,即只知某朝之一 二事物,而不识某朝一代制度所以损益及 其演变之故。其著述论证,多所附会穿凿, 固其宜矣。

人教版必修三 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导学案3

人教版必修三 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导学案3

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明确源远流长是中华的基本特征

2.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文字与史书典籍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学习重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文字与史书典籍

【课前预习】

1. 时期,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的统一,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意义。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古代中华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2. 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文字,是文化的。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见证。

3.只有在的领导和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耕耘。

【课堂探究】

探究一: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肖瑶,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

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哪些特点?《茶经》对传承中华文化发挥了什么作用?

探究二: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陈寅恪先生预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你是否认同陈寅恪先生的预言?说说你的理由。

探究三:中华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源远流长和有着无尽宝藏的文化,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些挑战,我们的先贤先哲早就预料到并给了我们很多教导。我们今日的责任就是回头认真审视中华文化传统,把其中对人类文明、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有巨大凝聚力和推动作用的内涵挖掘出来,并站在今天的高度重新去审视。

中学生关于陈寅恪议论文事例精选5篇500字

中学生关于陈寅恪议论文事例精选5篇500字

中学生关于陈寅恪议论文事例精选5篇500字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关于陈寅恪议论文事例精选5篇500字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生关于陈寅恪议论文事例精选5篇(一)

1925年,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研究院的宗旨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人才。当时的清华是个留美预备学校,留美预备学校来办国学院,这本身就是要吸收西学来建设自己的文化。

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三位导师性格各异,但都大名鼎鼎。而四大导师中最晚到校的陈寅恪,在当时并不出名。

陈寅恪出任研究院的导师,一说是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所推荐,他因为了解陈寅恪的博学而推崇备至;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陈寅恪,还曾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校长说,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梁启超还说:“这样的人如果不请回来就被外国的大学请去了。”清华的校长最终怎么做出决定的,无从考证。但事实是,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刚刚年满36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寅恪先生早期学术历程探究

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2009级6班

常亮赵一璇赵丁荻赵赫范强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义宁(今修水)人,中国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学者。陈三立子,陈宝箴孙。早年留学欧美,先后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回国后历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对中国中古史、宗教史、西域各民族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

1.2研究背景

陈寅恪先生为当今鸿儒,陈学的研究向来是学者的关注所在。本探究旨在还原陈先生早期的学术历程,尽量清理其早年为人论学的大体思路,为当代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识提

供较良好的土壤与背景。正所谓“清华同学,薪火相传”。

谨以此探究献给有志于中国文化事业的青年学子。

1.3探究目的

鉴于近阶段普通民众对于国故的追捧和热爱,并时值陈寅恪先生诞辰120周年,谨以此报告献给所有热爱景仰陈寅恪先生的普通读者。

1.4研究方法

1.4.1资料筛选法:对大量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择优而录。

1.4.2著作考证法:回归原始资料,直接从被研究者的著作入手。

1.4.3综合比较法:与其他同时期人物的历程进行对比参考。

1.4.4实地考察法:利用假期等课余时间自行前往清华园进行实地调研。

1.4.5小组讨论法:以个人为单位进行任务分配,然后综合建议,形成文字。

2.研究过程

2.1对小组中各人分配好各自的任务

2.2筛选整理并分析资料

2.3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并整合提高

2.4综合各组员建议并形成文字

2.5对文字进行修改并最终定稿

3.内容与结论

3.1语言文字学

3.1.1综述

陈寅恪先生早年是以语言为研究的第一大武器,从他所学的三十余门语言中也不难看出。其中包括的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犍陀罗文、希伯来文等也是近代世界范围内学界研究之新成果。其次,基于敦煌文献的发现,这一时期,俄国的钢和泰,德国的吕德思、瓦尔德施密特,美国的兰曼,法国的伯希和,瑞典的斯文·赫定,成果迭出。而中国方面的陈寅恪、汤用彤、金克木、季羡林等也都与世界语言接轨,或师之,或破之,其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陈寅恪和季羡林。陈先生早年搞语言学研究,中年转型到史学,季羡林早年在北大创办东方语言系,并终身以印欧语系发展与流传的研究为己任,后来季先生写回忆性的文章时也说到:“在清华读书时给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和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当时的清华国学研究院早已因

王国维的投湖和梁启超的病故而被迫关闭,但陈先生仍坚持以语言形式的变化来分析佛教的衍变与传播,这是受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也与陈寅恪先生的个人研究方向有关。由此可见,当时的研究院确乎是以语言文字为主导,而并非是以“小学”、“经学”、“考据学”、“史学”这些乾嘉诸老已进行过系统研究的“国学”为主流(包括王国维自己开设的课程也是以甲骨文,敦煌学为主)。当此之时,国学研究院关于语言学的成绩也是最为突出的。

3.1.2音韵与语言学

统计一下当时陈寅恪先生发表在《清华周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期刊》等学术刊物上的文章,不难发现《金明馆丛稿初编、二编》上的大部分关于音韵学的文章,如《从史实论切韵》、《四声三问》、《论韩愈》,都是在他任教于国学研究院期间发表的。吴宓在《空轩诗话》中写到:“其《与刘文典教授论国文试题书》及近作《四声三问》一文,似为治中国文学者所不可不读者也。”

这样的成绩既推动了陈先生个人学术事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日后的清华在学术上的发展与传承。

3.1.3敦煌学

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寅恪昔年序陈援庵先生敦煌劫余

录,首创‘敦煌学’之名。以为一时文化学术之研究必有一主流,敦煌学今日文化学术研究之主流也。”

在《敦煌劫余录序》中,陈寅恪不仅对敦煌学进行了准确定位,也指出了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a.唐代历史

b.佛教教义

c.小说文学史

d.古语言文字

e.古经翻译

陈寅恪先生为敦煌学所作出的贡献与“但开风气不为师”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世的敦煌学者所铭记。

3.1.4比较文学

“远乎近世,比较语言之学兴,旧日谬误之观点得以革除。因其能取同系语言,如梵语、波斯语等,互相比较研究,于是系内各个语言之特性逐渐发见。印欧系语言学,遂有今日之发达。故欲祥知确证一种语言之特殊现象及其性质如何,非综合分析,互相比较,以研究之,不能为功。”

(《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

陈寅恪先生可以说是第一个将比较文学引入中国的学者。这种“立体”的比较观不单可以取得局部性的成就,更能在世界的大背景下引发长远的效应。在他不自觉的运用

“比较文学”的手法时仍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而否定了“全盘西化”与“打倒孔家店”的偏激思想。

陈先生运用最新的研究方法,以中国中古文化为背景,以中古中外文化交流为轨迹,以佛典与中国中古文学为主要对象,展开研究,使比较文学迅速的显示出了中国的特点。陈先生的言传身教与学术成就影响了许多当时的与后来的学者。

3.1.5贡献

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入世界学术的大潮流中,从而达到其“预流”的目的。时至今日,其影响仍无人能及。

3.2历史学

3.2.1综述

陈寅恪先生最负声名的三本史学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柳如是别传》,均是在他经历了国难家愁后强支病体以惊人的记忆力和创造力完成的。余英时先生的《试述陈寅恪先生的史学三变》中写到:“陈寅恪的治学范围虽广,但他的兴趣好像自始至终偏向史学。”“在30岁前后,他已选择史学作为他的专业了。”后期的研究虽与他早期的研究稍有出入,但方法确是一脉贯通的,从罗列史料到“寅恪案”再到具体结论。这种治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