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会议制度

合集下载

学校教导会制度

学校教导会制度

一、制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我校特制定本教导会制度。

二、制度目的1. 明确学校教导会的职责和任务,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效能;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3.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4. 增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三、制度内容1. 教导会组成教导会由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优秀教师代表等组成。

教导会设会长一名,副会长一名,负责全面工作;设秘书长一名,负责日常工作。

2. 教导会职责(1)制定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规划,组织教育教学改革;(2)监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确保教育教学质量;(3)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4)协调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收集、整理、分析教育教学信息,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6)负责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总结、推广和交流。

3. 教导会会议制度(1)教导会会议分为全体会议和专题会议。

全体会议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2)全体会议由会长主持,副会长、秘书长、各成员参加。

专题会议由会长或副会长主持,相关成员参加;(3)会议议题由会长提出,或由各成员提出,经会长批准后列入会议议程;(4)会议记录由秘书长负责,会议决议由会长签字后生效。

4. 教导会工作制度(1)各成员要按时参加教导会会议,积极发言,提出意见和建议;(2)各成员要认真学习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了解教育教学改革动态,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3)各成员要关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4)各成员要严格遵守会议纪律,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教导会工作高效有序。

四、制度执行与监督1. 本制度由学校教导会负责解释和执行;2. 学校成立监督小组,负责对教导会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制度落实到位;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学校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学校校级教学会议制度

学校校级教学会议制度

一、会议目的为了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校教学委员会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二、会议性质校级教学会议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决策层会议,由校长主持,教学副校长、教务处、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年级组长等参加。

三、会议内容1. 传达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文件精神。

2. 讨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3. 分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4. 研究和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5. 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 审议和决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关事项。

四、会议时间1. 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校级教学会议,分别在学期初和学期末。

2. 如遇特殊情况,经校长批准,可临时召开校级教学会议。

五、会议程序1. 会议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通报会议议程。

2. 各参会人员汇报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3. 会议主持人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案。

4. 与会人员对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形成决议。

5. 会议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总结会议成果。

六、会议纪律1. 参会人员应按时参加会议,不得无故缺席。

2. 参会人员应认真听取会议内容,积极发言,提出意见和建议。

3. 参会人员应遵守会议纪律,不得随意离开会场。

4. 会议记录由教务处负责整理,并及时上报校长审批。

七、会议效果评估1. 教务处负责对每次会议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会议内容的完成情况、参会人员的参与度等。

2. 评估结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会议效果不佳的部门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教学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小学教师会议管理制度

小学教师会议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会议类型1. 全体教师会议:由校长主持,全体教师参加,主要讨论学校重大事项、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总结及表彰等。

2. 教研组会议:由教研组长主持,本组教师参加,主要讨论学科教学研究、教学经验交流、教学问题解决等。

3. 年级组会议:由年级组长主持,本年级教师参加,主要讨论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家校沟通等。

4. 班主任会议:由教导主任主持,全体班主任参加,主要讨论班级管理、学生德育、家校合作等。

5. 专题会议:根据工作需要,由学校领导或相关部门负责人主持,相关教师参加,主要讨论特定问题或项目。

三、会议制度1. 会议室安排:学校设立专用会议室,用于各类会议的召开。

会议室应保持整洁、安静,配备必要的音响、投影等设备。

2. 会议通知:会议召开前,由相关部门负责通知参会人员,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主题、议程等。

3. 会议记录:会议期间,由专人负责记录会议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参会人员、会议议程、讨论情况、决议等。

4. 会议纪律:参会人员应按时参加,不得迟到、早退、缺席。

会议期间,保持手机静音,不得接打电话、聊天、做其他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5. 会议发言:参会人员应积极发言,提出意见和建议,但要注意尊重他人,遵守会议秩序。

6. 会议决议:会议决议需经参会人员讨论通过,形成书面文件,并由主持人签字确认。

7. 会议总结:会议结束后,由主持人对会议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后续工作要求。

四、会议监督与考核1. 会议监督: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会议进行监督,确保会议按计划、有序进行。

2. 会议考核:学校将对会议出勤、发言、记录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

3. 会议反馈:参会人员对会议进行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今后会议提供参考。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办公室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

小学教学工作例会制度

小学教学工作例会制度

小学教学工作例会制度
是指学校为改进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进行的定期会议。

下面是小学教学工作例会制度的一般内容:
1. 会议周期:例会一般每学期召开一次,具体时间由学校根据教学工作需要确定。

2. 参会人员:例会的参会人员包括学校领导、全体小学教师以及有关教学管理人员。

3. 会议目的:例会的目的是分享教学心得、交流教学经验、研究教学问题,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学改进。

4. 会议内容:
- 教学展示: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成果进行展示,分享好的教学实践方法。

- 教学研究:围绕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育教学新思想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问题。

- 教学评估: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评估,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 学科交流:不同学科教师进行交流,分享各自学科的教学心得和教学资源。

5. 会议形式:可以采用集中开会或分组讨论的形式,注重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6. 会议安排:学校可以提前确定会议的具体议程,确保会议效率和质量。

会议需要一个主持人进行组织和引导。

7. 会议记录:学校可以指定专人进行会议记录,将会议的讨论情况、决策结果等进行整理和归档,方便后续的回顾和查询。

小学教学工作例会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教学成果、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交流合作。

初中学校教学专题会议制度

初中学校教学专题会议制度

一、会议宗旨为了加强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会议类型1. 校级教学专题会议:由校长主持,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主要讨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 教研组教学专题会议:由教研组长主持,本组教师参加,主要研讨课程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问题。

3. 年级组教学专题会议:由年级组长主持,本年级教师参加,主要讨论年级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教学质量监控等问题。

三、会议时间1. 校级教学专题会议: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时间安排在学期初和学期末。

2. 教研组教学专题会议:每月至少召开1次,时间安排在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

3. 年级组教学专题会议:每月至少召开1次,时间安排在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

四、会议内容1. 校级教学专题会议:(1)传达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指示精神;(2)总结和评价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3)分析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4)制定下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5)部署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和难点;(6)表彰优秀教育教学成果。

2. 教研组教学专题会议:(1)研讨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2)交流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3)研究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4)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年级组教学专题会议:(1)制定年级教育教学工作计划;(2)协调各学科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质量;(3)监控学生学业成绩,分析问题原因;(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级管理水平;(5)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加强家校沟通。

五、会议要求1. 各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教学专题会议,认真组织,确保会议质量。

2. 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专题会议,认真听取会议内容,积极发言,提出意见和建议。

3. 会议期间,要保持良好的会风,遵守会议纪律,不得迟到、早退、离场。

4. 会议结束后,各相关部门要按照会议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确保教育教学工作取得实效。

教师会议制度

教师会议制度

教师会议制度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会议成为学校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教师会议是教师们交流心得、分享经验、研讨问题的重要平台,对于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和促进学校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会议组织、主题设置、参与方式、会议效果等方面,对教师会议制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是教师会议成功举行的基础。

首先,组织者应提前确定会议主题和目标,并明确会议内容。

其次,确定会议时间和地点,并做好场地布置和设备准备工作。

还要邀请主讲人,并提前与其沟通交流以确保会议顺利进行。

此外,组织者还需准备会议材料、签到册、鲜花等。

二、会议组织教师会议的组织者至关重要,他们需要对会议整个过程进行统筹安排。

首先,会议组织者应提前通知参会人员,并告知会议时间、地点和主题。

其次,组织者需要制定详细的会议议程,确保会议有序进行。

在会议开始前,组织者可以利用微信、邮件等方式与参会人员进行沟通,提醒他们注意相关事项。

在会议进行中,组织者应做好时间控制,协助主讲人讲述内容,引导讨论,并及时解决问题。

三、主题设置教师会议的主题设置应与学校的发展需求和教师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主题可以涵盖教育教学经验、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改革、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既要反映教师培训的需求,又要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同时,主题设置要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能够激发教师学习和思考的热情。

四、参与方式教师会议的参与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形式。

其中,集中式参与是最常见的方式,即所有教师一起参与会议。

此外,也可以采取分组讨论、小组分享等形式,让教师们在小范围内进行交流和互动。

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师的需求,还可以引入网络会议,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交流和学习。

五、会议效果教师会议的效果是检验会议制度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一个成功的教师会议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首先,能够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其次,通过会议,教师们能够相互交流和分享经验,互相启发和借鉴。

学校教师会议制度范文

学校教师会议制度范文

一、会议目的为了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特制定本会议制度。

二、会议类型1. 全体教师大会:由校长主持,全体教师参加,主要传达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要求,总结学校工作,部署新学期工作计划等。

2. 教研组会议:由教研组长主持,本教研组全体教师参加,主要讨论教学研究、课程改革、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3. 行政会议:由校长主持,学校行政领导班子参加,主要研究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4. 教师代表会议:由学校工会主席主持,教师代表参加,主要讨论学校重大决策、教职工福利待遇等方面的问题。

三、会议时间1. 全体教师大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分别在学期初和学期末。

2. 教研组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

3. 行政会议:每周至少召开一次。

4. 教师代表会议: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

四、会议纪律1. 教师必须按时参加会议,不得无故缺席。

2. 会议期间,教师应保持会场秩序,不得随意走动、交头接耳、接打电话。

3. 教师应认真做好会议记录,会后向本教研组或班级传达会议精神。

4. 教师应积极参与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5. 会议主持人应确保会议按时开始、按时结束,控制会议节奏。

五、会议内容1. 全体教师大会:传达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要求,总结学校工作,部署新学期工作计划等。

2. 教研组会议:讨论教学研究、课程改革、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3. 行政会议:研究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4. 教师代表会议:讨论学校重大决策、教职工福利待遇等方面的问题。

六、会议决议1. 会议决议需经与会人员表决通过。

2. 会议决议应及时传达至全体教师,并监督执行。

3. 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应定期向教师代表会议汇报。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学校教师会议制度旨在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教师会议制度管理规定

学校教师会议制度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校全体教师,旨在规范教师会议制度,提高会议效率,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条会议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讲究实效,注重实效;2. 发扬民主,集思广益;3. 严谨治学,严守纪律;4. 坚持原则,公平公正。

第二章会议类型及召开第四条学校教师会议分为以下类型:1. 全体教师大会:由校长或副校长主持,全体教师参加,每月召开一次。

主要传达上级指示、部署学校工作、总结工作成绩、表彰先进等。

2. 教研组会议:由教研组长主持,本组教师参加,每周召开一次。

主要研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3. 教学业务培训会议:由教务处或教研组组织,针对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定期召开。

4. 教师座谈会:由校长或副校长主持,部分教师参加,不定期召开。

主要了解教师工作、生活状况,听取教师意见和建议。

5. 教师民主生活会:由党支部书记或校长主持,全体教师参加,每年召开一次。

主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第五条会议召开应提前通知,明确会议主题、时间、地点和参会人员。

第三章会议纪律第六条教师应按时参加会议,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

第七条教师参加会议时,应着装整洁,保持会场安静,尊重主持人及其他参会人员。

第八条教师应认真听取会议内容,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九条教师在会议中应遵守纪律,不得随意发表与会议主题无关的言论。

第四章会议记录与总结第十条会议记录由专人负责,真实、准确记录会议内容。

第十一条会议结束后,主持人应及时对会议进行总结,形成会议纪要,并报送相关部门。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本规定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学校教务会议制度

学校教务会议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学校教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会议类型1. 教务工作会议:每月召开一次,由教务处主持,校长、副校长、教务处全体成员、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参加。

2. 教务专题会议: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不定期召开,由教务处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参会人员。

3. 教学研讨会议: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由教务处或教研组主持,全体教师参加。

4. 教务总结会议:每年底召开一次,由教务处主持,总结过去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布置新学年的工作计划。

三、会议内容1. 教务工作会议:(1)传达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2)分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现状,提出改进措施;(3)讨论教育教学改革方案,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4)检查教学进度,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5)协调教务处与各年级、教研组之间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2. 教务专题会议:(1)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2)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3)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4)交流教育教学经验,促进教师成长。

3. 教学研讨会议:(1)针对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讨;(2)交流教学心得,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3)探讨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 教务总结会议:(1)总结过去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2)布置新学年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3)表彰优秀教育教学工作者,激励教师努力工作。

四、会议要求1. 参会人员应准时参加会议,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2. 会议期间,保持会场安静,不得随意走动、接打电话;3. 会议记录要详细、准确,及时整理归档;4. 教务处负责会议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5. 教务会议决定的事项,各年级、教研组要认真执行,并及时反馈执行情况。

五、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如遇特殊情况,经校长批准,可对制度进行修改。

教育教学例会制度范文

教育教学例会制度范文

教育教学例会制度范文一、背景和目的教育教学例会是企业内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交流和分享的重要机制。

通过定期召开教育教学例会,可以加强教职工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的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教育教学例会的召开和参与流程,明确管理和考核标准,确保教育教学例会的效果和目标的实现。

二、例会召开形式和周期1.教育教学例会可以采用线下和线上结合的形式,例如利用会议室、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召开。

2.教育教学例会应当定期召开,周期为每月一次。

如果存在特殊情况,例如假期或重要任务冲突等,则可以进行调整。

三、例会主持和参与1.教育教学例会由教务部门负责主持和组织,确保例会的顺利进行和落实。

2.参会人员包括全体教职工,必须按时参会,并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会,需要提前请假,并得到批准。

3.例会可以邀请外部专家或相关人员作为主题演讲人,提供专业知识和经验分享。

四、例会议程和内容1.例会召开前,教务部门需提前制定会议议程,并将议程发布给参会人员,确保参会人员了解会议的主题和内容。

2.例会内容涵盖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例如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分享、评估和改进等。

3.议程中既可以设置提前准备的主题演讲环节,也可以设立现场分享或讨论的环节,以鼓励参会人员积极参与和交流。

五、例会管理标准1.教务部门负责例会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包括会议场地的预定、设备的调试和演讲人员的邀请等。

2.会议纪要应当由专人负责记录和整理,并及时分发给参会人员,以便参会人员回顾和总结会议内容。

3.例会过程中,要保持会议秩序,遵守会议纪律。

会议期间禁止私自接打电话、聊天、上网等与会议无关的行为。

六、例会考核标准1.参会人员按时参会是首要考核条件,缺席需提前请假并获得批准。

2.参会人员应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提出有效建议和意见,并与共同维护会议秩序。

3.担任主题演讲人或分享人的教职工应准备充分,并能够对所述内容进行深入解释和回答相关问题。

幼儿园教师会议制度

幼儿园教师会议制度

幼儿园教师会议制度一、会议目的和议程1.会议目的:为了加强幼儿园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幼儿园的持续发展,特制定本会议制度。

2.会议议程:会议应包括以下议程:讨论教育教学计划、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研究教育教学改革、部署教育教学任务等。

二、会议时间和地点1.会议时间:根据幼儿园工作安排,确定具体的会议时间。

2.会议地点:选择适合会议的场所,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三、参会人员和缺席情况1.参会人员:幼儿园全体教师及有关领导。

2.缺席情况: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会议,需提前向会议组织者请假,并告知原因。

四、会议记录和报告1.会议记录:由专人负责记录会议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议程等。

2.会议报告:会议结束后,需将会议记录整理成报告,及时向全体教师汇报。

五、会议内容和讨论1.会议内容:包括教育教学计划、教育教学经验、教育教学问题、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讨论。

2.讨论方式:采用分组讨论或集中讨论的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发言,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六、会议决策和行动计划1.决策方式:根据讨论结果,由幼儿园领导做出决策,确定行动计划。

2.行动计划: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确保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七、会议纪律和注意事项1.纪律要求:参会人员应准时参加会议,不得迟到早退;遵守会议纪律,不得随意打断他人发言;保持会场整洁,不得随意乱扔垃圾等。

2.注意事项:在讨论过程中,应注意言辞文明、尊重他人;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行动计划的顺利完成。

八、会议后跟进和评估1.跟进工作:根据行动计划的要求,跟进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评估工作:定期对会议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会议制度。

同时,对行动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行动计划。

教学工作例会制度

教学工作例会制度

教学工作例会制度一、前言教育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定期召开教育教学工作例会,能够促进师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本文旨在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例会制度进行规范和制定。

二、基本要求1.召开频率:至少每学期召开一次例会。

2.召集人:校领导或其授权人员。

3.参会人员: 学校部门负责人、各班主任、年级组长、学科组长、教研员、教师代表等相关人员。

4.会议形式:可以采取线上或线下会议形式。

5.会议内容:每次会议的议题需要提前制定并通知参会人员。

三、会议流程1.开场致词:由主持人介绍本次例会的议程和相关事项。

2.学校领导讲话:学校领导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总体安排,对学校工作的新表现和新成就予以肯定,提出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措施。

3.教育教学工作汇报:具体由各部门领导和教师代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汇报,包括:学科教学特色介绍、教学情况分析、学生学业情况分析等。

4.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各参会教师代表就各自的教学经验进行交流,分享互相的教学方法、经验和心得体会。

5.讨论与决策:对本次会议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达成共识,确定与之相应的措施和工作计划。

6.会议总结:由主持人对本次教育教学工作例会进行总结,并做出下一步措施的安排。

四、会议纪律1. 起立点名:会议开始前,主持人会按参会人员名单进行点名。

2. 会议时间:会议时间需严格按照安排进行,不能私自离席或迟到。

3. 不得擅自离席:教育教学工作例会为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纪律,在会议期间不得擅自离席。

4. 讲话时间:与会者在会议上发言应控制时间,不得随意延误或浪费时间。

5. 听取和尊重他人发言:与会者应当听取和尊重他人的发言,不得打断或扰乱会议秩序。

六、结语上述教育教学工作例会制度由学校负责人及教育教学相关人员共同制定,并在学校内进行通知和公示,以保证此制度严格执行的落实。

每次会议结束后,主持人应当做出总结,并根据讨论结果进一步完善制度,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学校教师会议制度管理制度

学校教师会议制度管理制度

学校教师会议制度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教师会议是学校教师进行业务交流、经验分享和学术研讨的重要平台,是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第三条教师会议由学校领导统一组织,会议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旨在把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最新动态,共商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大计。

第四条教师会议的召开应当遵循民主、公开、平等、协商的原则,保障师生知情权,增进师生参与。

第五条学校应当定期开展教师会议,为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教师之间的交流成为常态。

第二章会议组织第六条学校教师会议分为定期例会和专题研讨。

第七条定期例会一般安排在每周或每月的固定时间,由学校领导主持,全体教师参加,讨论近期教育教学工作情况。

第八条专题研讨会针对学校重点工作任务、教学改革、教研成果进行讨论,具有较强的主题性和指导性。

第九条学校领导应当根据学校的工作需要,合理安排教师会议的时间和地点,保障教师能够充分参与。

第十条学校领导应当在会议之前通知教师会议的目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安排,确保教师能够有充分的准备。

第三章会议内容第十一条定期例会内容一般包括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学校发展规划和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等。

第十二条专题研讨会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经验分享、教学创新、学科发展、教师培训等。

第十三条会议内容应当围绕学校的工作重点,对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和支持。

第十四条会议内容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第四章会议组织第十五条学校领导要重视教师会议组织工作,明确会议的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会议计划和安排。

第十六条学校领导要创新会议组织形式,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会议组织,如座谈会、研讨会、讲座等,以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

第十七条学校领导要严格控制会议时间,保障会议的高效进行,防止拖沓和无效讨论。

第十八条学校领导要优化会议流程,简化会议议程,确保会议内容精炼、主题鲜明。

教师参加会议管理制度

教师参加会议管理制度

教师参加会议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则为确保教师参加会议的效率与效果,规范会议的组织与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适用范围1.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组织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会议。

2. 凡参加上述会议的教师,均应遵守本制度。

二、会议目的1. 传达上级文件精神,贯彻教育教学政策。

2. 交流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促进学校发展。

三、基本原则1. 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注重实际效果。

2. 精简会议,提高效率,减少教师负担。

3. 公开透明,民主参与,充分发扬民主。

四、会议类型1. 定期会议:按照规定的时间、周期召开的会议,如学期初、学期末、每月、每周等。

2. 临时会议:根据工作需要,临时召集的会议。

3. 专题会议:针对某一特定主题或问题召开的会议。

五、参会人员1. 必须参加会议的人员:会议通知中明确要求参会的人员。

2. 邀请参加会议的人员:根据会议议题,邀请相关教师参加。

3. 自愿参加会议的人员:对会议议题感兴趣的教师可自愿参加。

六、会议组织与管理1. 会议的组织与管理由会议主持人负责,会议主持人应具备相关职责和能力。

2. 会议通知应提前发布,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议题、参会人员等。

3. 会议主持人应确保会议秩序,严格控制会议时间,确保会议效果。

七、违规处理1. 凡违反本制度的教师,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参会资格等处理。

2. 对会议组织不力、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或教育机构所有,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后续章节将详细阐述会议流程、会议纪要的跟踪落实、会议室管理规定等内容。

第二章 会议流程为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提高会议效率,明确会议各环节的任务和要求,制定以下会议流程:一、会前准备1. 确定会议主题和议题:会议主持人应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明确会议的主题和议题,报请相关领导审批。

小学教学工作例会制度(3篇)

小学教学工作例会制度(3篇)

小学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是指学校开展小学教学工作例会的具体规定和流程。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小学教学工作例会制度:1. 例会时间和频率:- 学校每学期至少举行2次小学教学工作例会。

- 例会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学期的开始和结束阶段,以便总结上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安排下学期的工作。

2. 例会组织:- 由教导主任负责组织安排例会内容。

- 例会通知提前1周发给全体小学教师,并说明会议地点和时间。

3. 例会内容:- 例会内容包括学校的教学改革政策、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使用情况等。

- 对上学期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分享优秀教学案例。

- 安排下学期的教学计划和重点工作。

4. 例会形式:- 例会一般以集体讨论形式进行。

- 依次由教师代表介绍优秀教学案例,其他教师就案例进行提问和讨论。

- 会议记录员记录会议内容和决定。

5. 例会效果评估:- 每次例会后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估,确定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

- 根据例会反馈情况,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

6. 例会成果应用:- 例会记录和会议决定要及时传达给全体教师。

-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要积极应用例会成果,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小学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具体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小学教学工作例会制度(2)为有效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各校教导主任在教学管理中的检查、指导、师范作用,及时落实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落实《连云港市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做好教学过程监控,强化执行力,提升到位度,特制定完善本制度。

1.教学工作例会双周举行一次,一般安排在周一下午。

2.各完小、教学点及中心校教导处等相关人员应准时参加,不得迟到旷会,因故不能参加者,应由完小校长替会。

3.教导处负责统筹计划例会召开时间、地点、会议内容,教学工作例会一般由中心校教导主任主持。

4.教导处应合理安排,确保每月有一次教学工作例会在完小召开。

5.每次例会均应先进行业务学习与培训,学习上级相关规定、专业理论等,促使教导主任熟练掌握业务,顺利开展工作。

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制度(模板)

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制度(模板)

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制度为了发扬民主,统一思想,明确工作要求,责任分工落实到人,使学校教学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效果,按职责范围建立本工作会议制度:一、教学工作会议的形式与内容。

1、校长办公会议。

涉及以教学为专题的会议每学期不少于一次,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确定课程设置、教师工作安排及招生计划;研究通过各学科教学计划;审议新学期校历及教学进程安排表;审议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及教学管理的重大事项;审议教师配备及教学人员进修计划;审定教师学年考评及专业职务;审定教材、教学设备与器材添置的预算及规划等。

2、教学行政会议。

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由教导处主任主持,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参加,必要时邀请实验室、图书馆管理员参加。

内容包括:传达上级有关教学方针政策的精神;研究布置教学教研目标任务,检查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讨论研究校历及教学进程安排表;讨论研究各学科教学实施计划;拟定教师配备及培训进修事项;讨论教师学(期)年考评结果;评估检查教学质量,部署教学业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等专题工作;拟订教材、教学器材添置的计划与预算并上报。

3、教研组会议。

不定期召开。

由教研组长主持,本组教师参加。

内容包括:传达学校、教导处有关教学方针、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举措;制订本组有关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与目标任务,协调工作进度,检查工作计划与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布置落实集体备课、考试准备、教研教学质量检查与管理等工作事宜。

4、教师大会和外聘教师座谈会。

每学期至少召开一至三次。

传达学校有关教学方针政策、教学改革精神和举措,反馈并通报教学信息与质量情况;布置考试及有关教学业务、教学管理等事宜。

二、教学工作会议要求。

教学工作会议必须有准备、有内容、有记录。

对会议上布置的工作或要执行的决定要明确执行责任人、内容及完成时间,会议指定专人落实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三、教导处、教研组应在开课第一周内按学期、各部门的工作计划。

教育教学会议制度

教育教学会议制度

教育教学会议制度一、学习制度1、政治学习:由工会主席主持,全体职工参加(除带班人员外)。

周五分班次进行.内容: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文件、时事及形式报告。

2、业务学习:由园长、副园长和保教主任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周四分班次进行。

内容:系统地学习各类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

二、会议制度1、全园会:由园长或副园长主持讨论。

全体教职工参加。

时间:每学期召开3-5次。

2、园务会:园长主持,副园长参加。

工会主席、总务主任、保教主任、教研组长、财会人员参加.时间:每周一召开例会,遇重大问题临时召开。

3、教学会:由业务副园长、保教主任、教研组长主持,园长、全体教师参加。

时间:每周一次.内容:研究、讨论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4、伙委会:由总务主任主持。

保健医生、炊事员、保教人员代表参加。

时间:每月召开一次。

内容:研究有关幼儿伙食问题及改进幼儿伙食质量。

5、家长会:由各班教师主持。

全园幼儿家长,各班教师参加。

时间:每学期两次。

内容:向家长汇报工作,征求家长意见,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及幼儿园的有关制度和规定.三、要求:1、学习会议必须有制度、按时的召开,不得随意更改拖延。

2、主持学习和会议的负责人,对学习的内容、讨论研究的问题和程序事先做好准备。

3、做好学习和会议记录,保存资料。

4、开会、学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5、开会学习时精神集中,认真参加讨论,积极发言,不随意说话、聊天.教职工培训制度一、教职工要积极进行自我培训、自我提高,形成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长。

鼓励教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修或学习。

二、提倡互帮、互学,有经验的教职工要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

有计划的对保教人员进行英语、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培训。

三、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针,每学期邀请专家或同行来园讲学或交流。

每学期组织一次外出参观学习活动。

并根据需要有计划的派送教师外出学习。

四、坚持业务学习制度,有计划的安排业务学习内容,使全体教职工不断获得新的信息,了解幼教发展动态.五、凡取得大专或本科学历的教师,幼儿园给予奖励。

小学教学会议制度

小学教学会议制度

小学教学会议制度
为体现教学工作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育人、办出特色”的办学宗旨,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领导教学工作的主动权,特建立教学会议制度。

一、校委会成员会议。

每月召开一次专题教学会议,时间一般定于月初,由校长主持。

一是研究制定各类计划、制度;二是制定落实教学常规检查细则;三是进行教学质量检测分析;四是组织听课、评课分析;五是总结推广教学经验。

二、教研组长会议。

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由政教主任主持。

一是组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外地先进教学经验;二是分析教学现状,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改革;三是布置阶段性工作,开学初制定计划,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分析,教学常规检查,期末进行工作总结,同时进行经验、教学教研情况交流。

三、开展教研活动。

间周进行一次,政教处组织,教研组长主持。

四、组织听课评课。

学校于期中前、后分别组织两次大型集中听课活动,并根据上级评课标准进行评课,方法、步骤、程序
五、搞好集体备课。

同年级学科教师要提前一周组织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支持。

内容、要求、按集体备课规定安排。

小学教学工作例会制度范文(3篇)

小学教学工作例会制度范文(3篇)

小学教学工作例会制度范文一、会议目的和主题1. 会议目的:教师之间交流经验,分享教学心得,提升教学水平,研讨教学问题,解决教学难题。

2. 会议主题:小学教学工作例会。

二、会议时间和地点1. 会议时间:每周三下午14:00-16:00。

2. 会议地点:学校会议室。

三、会议组织和参与人员1. 会议组织:教务处负责组织例会,安排会议议程,并通知相关人员参会。

2. 参与人员:全体小学教师、教务处主任、年级组长、学科组长。

四、会议议程1. 会议开场:a. 主持人致开场词;b. 例会纪律宣读。

2. 教学心得分享:每次例会安排一位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经验,其他教师可以提问和讨论。

3. 教学问题研讨:选取一个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作为研讨话题,由专家或熟悉该问题的教师分享解决方法,并与全体教师进行讨论和交流。

4. 教学资源共享:a. 优秀教案推荐:每位教师推荐一份自己认为优秀的教案,并说明使用场景和效果,其他教师可以借鉴和参考;b. 教学资料分享:教师可以自愿将自己整理的教学资料上传到学校教务平台,供其他教师下载使用。

5. 课后反思和总结:a. 由一位教师分享自己的一节课的教学反思;b. 其他教师就该教学案例进行提问和讨论。

6. 会议总结和展望:a. 总结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成果;b. 展望下次例会的议程和主题;c. 鼓励教师在会后积极落实会议内容,并反馈效果。

五、会议纪律1. 会议纪律宣读:会议开始前,主持人宣读会议纪律,要求与会人员严守纪律。

2. 注意时间:会议时间为两个小时,需要控制好每个议程的时间安排,以保证会议结束时能够有一个充分的总结和展望的环节。

3. 尊重他人:在议论和讨论时,要保持礼貌和尊重,不得互相攻击和侮辱。

4. 保持秩序:会议期间,尽量避免大声喧哗和杂音干扰。

同时,关闭手机,专心参与会议。

5. 积极参与:会议中每个人都有发言和提问的机会,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六、会议记录和总结1. 会议记录:由教务处指定一位工作人员负责会议记录,记录主要内容、问题和讨论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教学会议制度一、学习制度1、政治学习:由工会主席主持,全体职工参加(除带班人员外)。

周五分班次进行。

内容: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文件、时事及形式报告。

2、业务学习:由园长、副园长和保教主任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周四分班次进行。

内容:系统地学习各类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

二、会议制度1、全园会:由园长或副园长主持讨论。

全体教职工参加。

时间:每学期召开3-5次。

2、园务会:园长主持,副园长参加。

工会主席、总务主任、保教主任、教研组长、财会人员参加。

时间:每周一召开例会,遇重大问题临时召开。

3、教学会:由业务副园长、保教主任、教研组长主持,园长、全体教师参加。

时间:每周一次。

内容:研究、讨论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4、伙委会:由总务主任主持。

保健医生、炊事员、保教人员代表参加。

时间:每月召开一次。

内容:研究有关幼儿伙食问题及改进幼儿伙食质量。

5、家长会:由各班教师主持。

全园幼儿家长,各班教师参加。

时间:每学期两次。

内容:向家长汇报工作,征求家长意见,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及幼儿园的有关制度和规定。

三、要求:1、学习会议必须有制度、按时的召开,不得随意更改拖延。

2、主持学习和会议的负责人,对学习的内容、讨论研究的问题和程序事先做好准备。

3、做好学习和会议记录,保存资料。

4、开会、学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

5、开会学习时精神集中,认真参加讨论,积极发言,不随意说话、聊天。

教职工培训制度一、教职工要积极进行自我培训、自我提高,形成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长。

鼓励教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修或学习。

二、提倡互帮、互学,有经验的教职工要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

有计划的对保教人员进行英语、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培训。

三、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针,每学期邀请专家或同行来园讲学或交流。

每学期组织一次外出参观学习活动。

并根据需要有计划的派送教师外出学习。

四、坚持业务学习制度,有计划的安排业务学习内容,使全体教职工不断获得新的信息,了解幼教发展动态。

五、凡取得大专或本科学历的教师,幼儿园给予奖励。

教科研工作制度1、重视教科研工作,全体保教人员要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

2、设保教主任1名,教研组长1名,根据学科特点,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内容、有记录。

3、周四、周五上午10:00——11:00为集体备课、教研时间。

积极学习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由保教主任或教研组长组织。

4、每学年每位教师至少参加一次园内公开课。

新调入的教师,一年内每学期需上一节学习课。

每学期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

5、认真撰写教科研工作经验总结,教师每学年要写出至少一篇有一定质量的教育笔记或论文,并积极投稿,争取在各级各类幼儿教育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教师每学期不少于8篇教学反思的撰写。

6、幼儿园每学年组织一次外出取经学习或请名师来园讲课。

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

7、积极参加学历进修,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类业务学习及培训活动,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力争学历与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课题研究制度一、课题组各项课题研究的开展应在园长、业务园长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并由业务园长监督和严格把关,课题研究实行组长负责制。

二、开展课题研究应是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的一项活动,每位教师要开展至少一个项目的课题研究。

三、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题研究,认真完成学期初的开题报告、实施阶段的记录、总结等相关材料,每学期或学年至少有一篇论文或案例等在园部汇编成册。

四、每周有固定时间保证活动开展,除特殊原因外,组内成员应按时参加。

五、每次活动前应做好事先准备,保证活动如期、有效进行。

六、能围绕课题研究方向组织活动,活动中要做好书面记录,记录规范,有时间、有地点、有议程。

七、课题活动中,组内成员应围绕课题积极参与,或组织实施,或研讨反思,努力形成浓厚的研讨氛围。

八、根据阶段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月阶段小结并计划好下一阶段的开展工作。

教科研成果交流汇报制度1、期初根据本园实际确定专题研究项目,制订研究计划和具体措施目标,期末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并向全体教师汇报研究成果。

2、好的经验、好的论文要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扩大推广价值。

3、要善于总结,积极积累教学经验,勤写教育笔记,每月不少于一篇,并定期组织汇报交流。

4、对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的,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价值的论文,在市级及其以上刊物上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要在全园幼教大会上作交流,并收集在园级论文集中。

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1、为保证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幼儿园投入一定的资金作为教科研经费。

教科研经费由以下项目组成:教科研成果奖励费;参加省、市、区学术活动费;省、市、区优秀课题奖励费等。

2、教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资料费、实验费、调研差旅费、学术活动、教科研工作津贴、教科研奖励等。

3、教科研成果是指:公开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调查研究报告、参加国家、省、市、区征集评选出的优秀教案;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教材;公开发表的文艺作品、美术作品。

4、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参照我园各项工作考核奖惩制度。

一、科研组织管理网络图以课程实践领导小组为我园教科研小组,以各年龄段教研组长、项目组长、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双向协调与上级的关系和与教师的联系,实现三大职能:管理职能、研究职能和服务职能,体现四个作用:决策咨询作用、培训师资作用、组织管理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完成五项任务:制度建设、成果资料管理、人员配置、过程管理和运行机制。

二、教科研学习制度1、每学期有针对性地举办1——2次教育理论专题讲座,及时提供动态的科研信息,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2、保证教科研活动的时间,每一次科研活动做到人到、心到、口到、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外出进行科研培训不无故缺席,不迟到、不早退,并作好详细记录。

4、外出进行科研培训后及时向园领导汇报活动要点,并及时传达科研信息和内容。

5、分管领导在教科研活动前必须熟悉了解研究内容。

确定主题,做好充分准备,保证教科研活动的有目的性和有效性。

三、教科研骨干培养制度1、每年选送1——2名教师作为科研骨干培养对象。

2、定期聘请专家上门个别指导及选派外出学习取经。

3、教科研骨干必须承担园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工作。

4、选送的骨干在培训期结束以相关的课题成果做为汇报展示。

四、课题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科研课题管理,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中的作用,强化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识,使我园教育科研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选择课题1、遵循科研工作的特点,参照上级课题指南精神,幼儿园科研室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每学年列出部分课题指南,可供教师选择。

2、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幼儿园研究内容和每学期研究重点,针对日常教学工作,选择适当的课题。

(二)课题立项1、本校教职工均有资格向园教科室提出课题申报意向,并以书面形式提交教科室。

原则上每学年组织一次课题立项活动。

2、幼儿园科研室根据立项原则确定部分课题为园级课题,在园级课题中推荐部分课题申报区级、市级及国家级课题。

3、立项原则鼓励性原则:鼓励全园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并通过科研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

可行性原则:课题研究人员应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深入开展研究的精力。

能制定出合理的、操作性强的研究方案。

实用性原则:强调教育科研对本园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现实指导作用,强调教育科研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切实的促进作用。

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正确,研究目标明确,立项根据充分。

4、各立项课题必须填写申报表,并制定课题研究计划(一份)交校科研室保管。

(三)过程管理1、校科研室管理的课题范围是园级课题和以我园名义申报的各级各类课题。

2、课题负责人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

3、周期较长的课题每学期必须制定阶段性课题研究计划,应按时写出阶段性研究总结。

4、课题组长要组织教师研讨,收集资料,及时记录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研究体会,按月向校科研室汇报。

5、课题实施过程中,科研室必须召开立项研讨会、开题论证会、中期交流会、结题总结会。

6、课题实施过程中必须开展课题研究课。

7、过程做到定期汇报和适时检查相结合、科研和教研相结合、科研和科研相结合。

(四)课题结题与鉴定管理1、凡符合结题条件的课题,由课题负责人向园教科室递交《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由园教科室负责鉴定工作。

2、园级以上课题由上级教科部门给出鉴定。

3、课题的成果形式有教育科研论文、教育专著和教育产品,幼儿园有权对成果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推广。

(五)考核办法1、分级考核,由课题组长负责各课题成员的考核,科研室负责对课题组长的考核,园长负责对教科室主任的考核。

2、教师在教科研上取得的成绩将作为幼儿园对其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也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

(六)经费管理1、园科研室划出一定经费作为立项课题研究用。

教科室监督经费的使用,课题结束或中止时,由课题负责人向教科室书面报告经费的使用情况。

上级部门拨发的课题经费归学校安排使用。

2、课题经费必须精打细算,专款专用,并严格遵守财务制度。

经费使用范围为:咨询费、资料费、必要的文具费、外出调查的费用、奖励研究成员等。

除国家级、市级、区级课题的实验论证会由学校统一安排外,幼儿园视具体情况,另拔经费用于园级课题研究。

课题负责人应及时向科研室汇报经费的使用情况。

3、若发现课题组有经费使用不当、研究工作不得力的现象,园科研室有权停止经费拔发和取消该项课题的权利。

五、优秀论文评选制度一、论文要求1、年度个人或集体撰写的文章。

2、论文内容:有关教育理论研究的;有关教学改革的;有关心理健康工作的;有关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关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试验)报告、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的调查报告、和有一定深度的经验总结。

3、文字数在2000—5000字之间。

4、已获市级及以上教育部门奖励的论文不再参评;5、参评论文中引用的主要文献,应在文末注明出处,以备查核。

6、参评论文杜绝弄虚作假情况的发生,如有抄袭现象(如从网上下载),取消评选资格外。

7、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学校、自己及其他教师的教育教学有指导或借鉴意义的优先。

二、参评论文表述方式要求1、各部门统一送交科研室。

2、论文必须是打印稿(A4纸、本文是宋体)。

3、交论文时同时交与论文一致的软盘。

三、评选办法论文评选活动在校长的领导下,由学校科研处组织,校领导、条线负责人及相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

四、评审标准优秀教育科研论文必须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数据准确、文风端正、有创造性和新颖性。

评选时将从思想性、学术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选。

获奖面不超过30%,并从中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六、教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一)基本原则1、凡是在科学研究管理和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载体的材料,均属科研档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