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四逆汤辨治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归四逆汤辨治应用

当归四逆汤中医理论研究1.当归四逆汤证的病因形成当归四逆汤证的病因有很多种,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根本是对阳气的耗损和郁闭。以下举例了较为常见的病因:素体阳虚,水寒木枯;感受寒邪,耗损肝阳;情绪抑郁,气耗及阳;气血受损,阳随耗脱;房劳伤精,水竭木衰;嗜食生冷,后天受损;起居不调,阴阳失衡。这些病因,都影响到了肝阳的升发疏泄功能,导致了疾病的发生。2 .当归四逆汤证的病机论述当归四逆汤源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本书的厥阴篇351条原文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当归三两、桂枝三两( 去皮) 、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 炙) 、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 攀,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当归四逆汤被后世医家公认为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代表方。目前教科书及多数的医家发表的文章大多认为其病机为血虚寒厥,但通过临床实践和查阅古代文献,认为血虚寒厥只是当归四逆汤证中病机的一部分,而不是最根本的病机,并没有完整地揭示疾病的病理状态。当归四逆汤证的最基本病机为肝阳亏虚不升,导致了血虚、寒凝、血瘀的病理状态,同时这些病理状态又相互影响,从而加重了病情。下面就当归四逆汤证的病机以定位、定性的方法来进行详细分

析。1)病位于厥阴肝经首先,当归四逆汤证的病位在六经中应该定于厥阴病的范畴。原因除了《伤寒论》中条文位于厥阴篇外,还有就是当归四逆汤证中最具有特征性的症状:“手足厥寒”。《伤寒论》中对厥逆的病机是这样解释的:“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意思是因为阴阳气不相顺接,阳气不能顺利运转通达四末,故发为手足厥寒。阴阳气不相顺接,这种现象正是厥阴病的特点。厥阴具有阴尽阳生、极而复返的生理特性,故凡病邪有碍于阴阳的相互转换、相生的过程的,都属于厥阴病的范畴。由于当归四逆汤证的症状中既有阳虚的表现,也有阴血亏虚的表现,阴不足以纳阳,阳不足以入阴,阴阳气不相顺接,故发为厥逆。此病机特点符合厥阴病的特点,所以当归四逆汤的病位应该定于厥阴病。如清代尤在泾在《伤寒贯珠集》中就将当归四逆汤之归于“厥阴温法十条’’中。其次,在厥阴病中包括了手厥阴心包和足厥阴肝,当归四逆汤证应该属于足厥阴肝。这是由脏腑的特性决定的,《黄帝内经》有言:“阳受之则入腑,阴受之则入脏”,这说明了不同脏腑对邪气的易感性的区别。手厥阴心包经虽然不属于六腑,但是它同样具有多火多热的特点,容易感受火热之邪;足厥阴肝作为阴脏之一,则容易受到阴寒之邪的入侵。刘渡舟认为:“寒厥属脏病为多。’’当归四逆汤作为治疗寒厥的代表方之一,主治的证候中有阳虚寒凝的症状,所以病机定

位于足厥阴肝。除了定位于厥阴肝脏外,历来医家对六经三阳三阴病证有经腑之分。虽然经络与脏腑联系密切,但是不同的定位也意味着疾病深浅、轻重的不同。通过查阅医家对当归四逆汤病机的描述,认为疾病主要影响的还是厥阴肝经,同时脏腑也有轻度的病变。郑重光指出:“手足厥冷,脉细欲绝,是厥阴伤寒之外证? ? 当归四逆是厥阴伤寒之表药耳。”其所述厥阴伤寒之外证,病在经表,意为经证。脏腑方面,《医宗金鉴》认为,本证乃厥阴脏厥之轻证。就临床实际而言,当归四逆汤证的疾病大多出现于肝经的循行位置,如皮疹、疼痛、瘙痒、麻木常发生于肢体两侧。由此可知,本证病在经络,当无疑义。然经络脏腑相互联属,经络之病,未有不影响其脏腑者,故厥阴肝脏亦有轻度病变。如当归四逆汤证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疲倦、乏力气短、恶心呕吐、头晕耳鸣等症状,这些是肝脏阳气亏虚的表现。根据脏病和经病来区分病邪的深浅和轻重,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并无严格的定义。脏腑和经络,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厥阴肝经的病邪留滞时间长了,必然会传入脏腑,所以当归四逆汤证轻者为经病,重者则为经脏同病,在临床上应该随证加减治之。2)定性于寒凝经脉当归四逆汤证的病位定于经脉,而侵犯经脉的病邪为寒邪。从临床上来看,本病大多起病的诱因都与感受寒邪有关,而疾病的主要症状也有疼痛、麻木、手足厥冷、脉细紧等寒邪入侵的表现,正如《素问举痛论》

所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不通"。历代医家也对此多有论述,如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日:“此方用桂枝汤以解外,而以当归为君者,因厥阴主肝,为血室也。”从柯氏“此方用桂枝汤以解外”的表述中可以推断出,他认为此证是因寒邪由外侵袭而产生的。陈亮斯在《伤寒论辩证广注中寒脉证》中日:“此则因风寒中于血脉而逆,当归四逆所由立也,风寒中于血脉,则已入营气之中。"吴坤安在《伤寒指掌》中说:“凡伤寒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此寒伤厥阴之经,但当温散其表,不可遽温其里,当归四逆汤主之。”综上所述,当归四逆汤证的病机定性之一,为经脉受寒邪所犯,寒主收引凝滞,导致气血流通不畅。3)定性于营血亏虚从临床上可以发现,当归四逆汤证的患者可能会有面色少华、唇舌淡白、月经量少、脉细弱等阴血亏虚的表现。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云:“手足厥寒? ? 脉细欲绝者,血虚不能温于四末。并不能荣于脉中也。夫脉为血之府,而阳为阴之先,故欲续其脉必益其血,欲益其血必温其经。”文中可看出,他认为当归四逆汤证是因血虚失养所致。在《伤寒论》本方原文也可以看出,之所以表述为“脉细欲绝”而非“脉微欲绝”,是因为微者,阳虚之象,细者,血亏之脉。由于阴血亏虚不能荣于脉,导致脉道空虚,表现为脉细弱。正如《灵枢邪客篇》所言:“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

脏六腑。”当归四逆汤证的病机定性之一,为营血亏虚,不能充盈血脉,输布全身,润泽和温阳四肢、肌表、五脏六腑。4)定性于血瘀当归四逆汤证的患者,在临床上常常伴有血瘀的症状,比如面色晦暗、唇暗舌瘀斑、月经色暗有血块、皮肤青紫斑等。血瘀的病机主要是由于寒凝和血虚所导致的。寒邪凝滞血脉,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凝结形成瘀血。正如《素问调经论》日:“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故寒凝是血瘀病机形成的重要原因。此外,血虚也会导致瘀血的形成,因为血虚脉道不能充盈,流动无力,容易停滞形成血瘀。反之新血产生充足,则经脉充盈,血流加快亦有助于瘀血的祛除。4)定位于阳虚多数现代医家对当归四逆汤病机的描述,多注重血虚寒厥,而忽视了阳虚的存在。笔者认为,阳虚在当归四逆汤的病机。部分古代医家对此也有所论述,成无己解释其病机为“阳气外虚,阴血内弱”。钱磺认为,“本证手足厥寒,为邪入阴经、正气因损、真阳虚衰之象。气血相依,阳气既衰,则阴血自不能充实,脉为血府,是以微细欲绝。而《伤寒方论》则日:“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是经络无所不寒,气血俱虚之至。脉之虚细,本是阳气衰微,而阴血更为不足"。虽然钱氏和《伤寒方论》论述阳虚和血虚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都注意到了当归四逆汤证中阳虚血弱同时存在的病机。3 .肝阳虚在病机中的重要性综上文所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