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的性质 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19.菱形及其性质PPT课件(华师大版)
知4-讲
例4 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 2 cm,∠BAD= 120°,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试求这 个菱 形的两条对角线AC与BD的长. (结果保留根号)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OB=OD,AB=AD(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在△ABO和△ADO中, ∵AB=AD,AO=AO, OB=OD, ∴△ABO≌△ADO, ∴∠BAO=∠DAO = 1 ∠BAD=60°. 2
19.2.1 菱形及其性质
1 课堂讲授 2 课时流程
菱形的定义 菱形的对称性 菱形的边的性质 菱形的对角线的性质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什么是矩形? 矩形都有哪些性质?
知识点 1 菱形的定义
做一做 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再对折, 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打开, 你发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①菱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②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对于对角线互相 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来 进行计算.
知4-讲
3. 易错警示: 菱形和矩形都是建立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
矩形是附加一直角;而菱形附加一组邻边相等; 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把矩形分割成四个面积相等的
等腰三角形.而菱形的两条对角线把菱形分割成 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菱形的对称轴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不要误 认为两条对角线是它的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DECF为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
行四边形是菱形).
总结
知1-讲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定义,菱形的定义也可以作 为菱形的判定方法.
知1-练
1 如图,若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成为菱形,则需 要添加的条件是( ) A.AB=CD B.AD=BC C.AB=BC D.AC=BD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课件
关于顶点角
菱形的顶点角是锐角或钝角, 但不可能是直角。
判定条件
1 条件一:四条边相等
菱形的四条边都必须相等长度。
2 条件二:对角线相互垂直
菱形的对角线必须相互垂直。
3 条件三:对角线平分对方
菱形的对角线必须平分对方,即每条对角线的中点都是菱形的顶点之一:检查边长
菱形对角线
你可以看到,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 直且平分对方。
实例分析
例子一:蓝色菱形
这个蓝色的图形是一个菱形, 因为它的边长相等,并且它的 对角线相互垂直且平分对方。
例子二:红色非菱形
这个红色的图形不是菱形,因 为它的边长不相等,对角线也 不相互垂直。
例子三:绿色非菱形
这个绿色的图形不是菱形,因 为虽然它的边长相等,但对角 线不相互垂直。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课 件
欢迎来到《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课件!在本节课中,我们将探索菱形的定义、 性质以及判定条件。让我们一起开始这个充满惊喜的学习之旅吧!
性质与定义
什么是菱形?
菱形是四边形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性质
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且平分 对方,而且每条对角线的中点 都是菱形的顶点之一。
总结与应用
菱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具有四条相等的边,对角线相互垂直且平分对 方。通过检查边长、对角线和对角线的中点,我们可以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 为菱形。掌握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条件有助于我们在几何学和实际生活中应用 这些知识。
确保四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
2
步骤二:检查对角线
验证四边形的对角线是否相互垂直。
3
步骤三:检查对角线的中点
确认四边形的对角线是否平分对方,并检查对角线的中点是否与顶点重合。
菱形(第一课时 菱形的性质)(课件)
平行四边形
菱形的对角相等
菱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
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
菱形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D
A
O
B
C
练一练
如图,在▱ABCD中,AB=AD,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求证: 1)AB=BC=CD=AD; 2)AC⊥BD;
3)对角线AC平分∠BAD和∠BCD,对角线BD平分∠ABC和∠ADC
矩形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回顾
平行四边形性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因为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所以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由于它有一组邻边相等,
它是否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一些特殊性质呢?
探索与思考
如何利用折纸、剪切的方法,既快又准确地剪出一个菱形的纸片?
∴AB∥CD,AC⊥BD,
∴AO=4,DO=3,AD=CD=5,
∴AE∥CD,∠AOB=90°,
∵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
∵DE⊥BD,即∠EDB=90°,
∴AE=CD=5,DE=AC=8,
∴∠AOB=∠EDB,
∴△ADE的周长为AD+AE+DE=5+5+8=18.
∴DE∥AC,
∴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
当AD=BC时,你知道此时的平行四边形是什么样子的吗?
A
B
D
C
A
B
D’
C’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
生活中常见的菱形图案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那些常见的菱形?
菱形的概念
最新菱形的性质PPT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
起病时间应以患者最后一次被发现没有症状为准, 所以对睡眠中起病的患者,起病时间应算作没有症 状开始休息时;
如果患者有一个较轻的症状随后逐渐加重,起病时 间应从症状首发开始算;
如果患者有一次TIA发作但完全缓解,随后又有第二
次发作则起病时间应从新症状出来时开始算。
首 先 要 明、病因、注意颅压增 高症、脑干受压症、脑疝 形成症。
评估是否需要紧急溶栓治疗; 进行一些诊断学研究以明确是否存在急性的
内科或神经科方面的卒中并发症; 对病史和其他一些资料进行分析以推断本次
卒中的血管分布区和可能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二:诊断
遇到病人,首先询问病史、 查体、再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病史:向周围人群了解发病 先兆、原因、急缓、发病的过程 中的意识变化(如头外伤后昏迷 后的再次昏迷可能是硬膜外血 肿)、伴随的症状。
既往史、服药史环境与现场的情况。
查体:生命征T、P、R、BP、气味、 皮肤粘膜、瞳孔、胸、腹、四肢、 神经系统、脑膜刺激征(颈强直、 克氏、布氏征)。
辅助检查:常规检查、CT、MRI、 脑脊液检查。
搬运:拍病人看神志、平放取出口 腔异物、解领扣领带、头侧向一侧、 三人平运。
病史和体检
突发的或逐渐进展的局灶神经科症状; 大部分患者意识是清醒的(大面积半球
C1
有简单的监护设备进行溶栓C1
如果病人到医院后不能溶栓,应该有书 面通知病人或病人家属,转到有条件的 医院进行溶栓C1,在时间窗之内通知病 人转院。
3: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急诊评价
1、神经科记录
所有的怀疑脑血管病人都要有一份完整病 史和体格检查记录。C1
2、最初的影像检查 所有的怀疑脑血管病人都要有CT、MRI。
与脑出血的鉴别
如果患者有一个较轻的症状随后逐渐加重,起病时 间应从症状首发开始算;
如果患者有一次TIA发作但完全缓解,随后又有第二
次发作则起病时间应从新症状出来时开始算。
首 先 要 明、病因、注意颅压增 高症、脑干受压症、脑疝 形成症。
评估是否需要紧急溶栓治疗; 进行一些诊断学研究以明确是否存在急性的
内科或神经科方面的卒中并发症; 对病史和其他一些资料进行分析以推断本次
卒中的血管分布区和可能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二:诊断
遇到病人,首先询问病史、 查体、再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病史:向周围人群了解发病 先兆、原因、急缓、发病的过程 中的意识变化(如头外伤后昏迷 后的再次昏迷可能是硬膜外血 肿)、伴随的症状。
既往史、服药史环境与现场的情况。
查体:生命征T、P、R、BP、气味、 皮肤粘膜、瞳孔、胸、腹、四肢、 神经系统、脑膜刺激征(颈强直、 克氏、布氏征)。
辅助检查:常规检查、CT、MRI、 脑脊液检查。
搬运:拍病人看神志、平放取出口 腔异物、解领扣领带、头侧向一侧、 三人平运。
病史和体检
突发的或逐渐进展的局灶神经科症状; 大部分患者意识是清醒的(大面积半球
C1
有简单的监护设备进行溶栓C1
如果病人到医院后不能溶栓,应该有书 面通知病人或病人家属,转到有条件的 医院进行溶栓C1,在时间窗之内通知病 人转院。
3: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急诊评价
1、神经科记录
所有的怀疑脑血管病人都要有一份完整病 史和体格检查记录。C1
2、最初的影像检查 所有的怀疑脑血管病人都要有CT、MRI。
与脑出血的鉴别
1.1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 精品课件 R
在等腰三角形 ABD 中,OB = OD,
∴ AO⊥BD,AO 平分∠BAD,
B
即 AC⊥BD,∠DAC =∠BAC. 同理可证∠DCA =∠BCA,
A
O
C
∠ADB =∠CDB,∠ABD =∠CBD.
D
归纳总结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 所有性质外,还有平行四边形所没有的特殊性质.
AB=AE,AE交BD于O,且∠DAE=2∠BAE,求证:
证O明A=:EB∵.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
D
∴AD∥BC,AD=BA,
∠ABC=∠ADC=2∠ADB. ∴∠DAE=∠AEB.
O
∵AB=AE,∴∠ABC=∠AEB.
∴∠ABC=∠DAE.
B
EC
∵∠DAE=2∠BAE,∴∠BAE=∠ADB.
第一章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
情景引入 欣赏下面图片,图片中框出的图形是你熟悉的吗?
欣赏视频:前 面的图片中出 现的图形是平 行四边形,和 视频中的菱形 一样,那么什 么是菱形呢? 它有什么特点? 这节课让我们 一起来学习吧!
点击视频开始播放↓
目标引领
• 1:掌握菱形的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猜想2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 线平分一组对角.
证一证 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B =
AD,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
求证:(1) AB = BC = CD = AD;
B
(2) AC⊥BD,∠DAC =∠BAC,
∠DCA =∠BCA,∠ADB =∠CDB, A
• 2:理解并掌握菱形性质,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 计算菱形的面积
菱形的性质ppt导学课件
,并且每一条对角
线------一组对角.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菱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③菱形的对角线相等.④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⑤菱形的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⑥菱形的对角相
等.
4.菱形的面积公式:①
②
.
5.菱形既是
图形,又是
图形.
菱形的性质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
菱形的性质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
6.已知菱形的周长是12cm,那么它的
边长是__3_c_m__.
7.如下图:菱形ABCD中∠BAD=60
度,则∠ABD60=0 _______.
8、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
D
分别为6cm和8cm,则 A
O
C
菱形的边长是C( )
A.10cm B.7cm C. 5cm D.4cm
菱形的面积等于它的对角线长的 乘积的一半。设菱形的两对角线长
分别为a,b,则它的面积S= 1 ab.
2
菱形的性质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
菱形的性质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
1 个 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 义 2个公式 :S菱形=底×高
S菱形=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3 个 特 :特在“边、对角线、对称性” 性
花坛的两条小路长
AC 2 AO 20 m
BD 2 BO 34 . 64 花坛的面积
S 菱形
菱形的性质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
ABCD
1 AC • BD 346 . 4 m 2 2
菱形的性质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
活动五:
1.菱形的定义:
是菱形
2.菱形的性质:①菱形的四条边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菱形的判定)说课课件(共21张PPT)-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
4 教学过程
——概括总结 加深理解
自由发言
通过本节课,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回顾本节知识点,使学生对本节 课的内容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 并与上一节课学习的性质定理有机 地串联起来,以便于理解和应用。
设计意图
4 教学过程
——布置作业 课后巩固
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个体差异及智能 结构,分层设计作业。从作业分层、学 生分层、指导分层、评价分层等多维角 度展开,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轻 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在掌握知 识的同时形成能力,提升数学学科的核 心素养。
目录 Contents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1 说设计3特点4
5 教学设计特点
本节课设计特点:通过复习引入,设计问题,引导 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观察猜测,提出 问题,概括归纳,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逐步地 学会学习。
4 教学过程
——实验操作 逻辑推理
设计意图
通过实验操作,巩固了平行四边形的判 定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 力,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 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培养猜想意识, 感受直观操作得出猜想的便捷性,培养 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 通过对猜想的论证,体现了直观操作与 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进一步认 识逻辑推理的必要性,很好地突出了教学 的重点。
观察思考 动手实践 合作探究 总结归纳
新课标的精神在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经历探 索—发现—猜想—证明等过程,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 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 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目录 Contents
1.1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优质课课件)
例3 如图,E为菱形ABCD边BC上一点,且AB=AE,AE 交BD于O,且∠DAE=2∠BAE,求证:OA=EB.
证明:∵四边形ABCD为菱形, A
D
∴AD∥BC,AD=BA,
∠ABC=∠ADC=2∠ADB ,
O
∴∠DAE=∠AEB,
∵AB=AE,∴∠ABC=∠AEB,
∴∠ABC=∠DAE,
B
EC
∵AB = AD,OB = OD,AO=AO
∴△ABO≌△ADO(SSS)
∴∠DAO=∠BAO,∠AOD=∠AOB= 90°
即AC⊥BD,∠DAC=∠BAC.
同理可证∠DCA=∠BCA,
∠ADB=∠CDB,
∠ABD=∠CBD.
二、菱形的性质—总结定理
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2.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有关计算
周长=边长的四倍
作业布置:
1.习题1.1 第1、2、3; 2.《典中点》1、2页.
在等腰三角形ABD中,
∵OB = OD,
∴AO⊥BD,AO平分∠BAD,
即AC⊥BD,∠DAC=∠BAC.
同理可证∠DCA=∠BCA,
∠ADB=∠CDB,
∠ABD=∠CBD.
(2)(3)第二种证明方法
B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B = OD
A
O
C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D
在△ABO和△ADO中,
则菱形的边长是__5_c_m___.
B
O
A
C
D
(4)菱形的一个内角为120°,平分这个内角的对角 线长为11cm,菱形的周长为_4_4_c_m__.
菱形的性质PPT课件
4、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E是AB 的中点,且DE⊥AB,AE=2。 求(1)∠ABC的度数;
(2)对角线AC、BD的长; (3)菱形ABCD的面积。
D
C
O
A
B
E
第19页/(1)∵∴AE是D=AABB的中点,且DE⊥AB
D
C
O
∴DA=DB(
)
∴AD=AB=BD ∴ ∠DAB= 60 °, ∴ ∠ABC=120 °
同理:AC平分∠DCB
BD平分∠ADC和∠ABC
第12页/共26页
D
边
菱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A
56
1 2
O
3 4
C
78
菱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B
角 菱形的邻角互补
几何语言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对角线
菱菱形形的的两两条条对对角角线线互互相相平垂∴分直∠∴∴,∴DA∴O∴AABA∠∠BDA=∠=C+BDAO⊥∠1C∥AD=CB=AB∠DCB;CO=B=C2D∠CB∠===DADO1CBA8DBC0°
A
2E
B
(3) (2)∵AE=2, ∴ AB=4 ∴ BD=AB=4 在Rt△DAE中,由勾股定理得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DB DE= A 2 A D 2 E 4 2 2 2
∵ DB=4 ∴ 0B=2
=2 3
∴ 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
∴ S菱形ABCD=4×2 3
AO= A 2 B B 2 O 4 2 2 2 2 3
=8 3
∴ AC=4 3
第20页/共26页
1 个 定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 义 2个公式 :S菱形=底×高
《菱形的性质》PPT课件1
D
A
O
C
B
变式训练 探索发现
1、菱形ABCD两条对角线BD、AC长分 别是6cm和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D
A
O
C
B
D
S菱形ABCD AB • DE
A
O
C
E B
S菱形ABCD
1 2
AC
•
BD
AB• DE 1 AC • BD 2
2、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m, ∠ABC=60度,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 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 坛的面积
义 2 个 面 积:S菱形=底×高
公式
S菱形=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3 个 特 :特在“边、对角线、对称性” 殊性质
1、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BA127D8O
5
4
6
3
C
2、图中有哪些相等的角?
3、图中有哪些特殊形状的三角形?是哪些?
基础训练 提升能力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菱形的对角线相等. 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菱形的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2.菱形ABCD中,∠BAD=60°,则∠ABD= ——。
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猜想
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是轴对称图形
4)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 求证: (1)AB=BC=CD=DA (2)AC⊥BD
AC平分∠DAB和∠DCB BD平分∠ADC和∠ABC
新知的再
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回 答下列问题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两组对边 四边形 分别平行
A
O
C
B
变式训练 探索发现
1、菱形ABCD两条对角线BD、AC长分 别是6cm和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D
A
O
C
B
D
S菱形ABCD AB • DE
A
O
C
E B
S菱形ABCD
1 2
AC
•
BD
AB• DE 1 AC • BD 2
2、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m, ∠ABC=60度,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 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 坛的面积
义 2 个 面 积:S菱形=底×高
公式
S菱形=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3 个 特 :特在“边、对角线、对称性” 殊性质
1、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BA127D8O
5
4
6
3
C
2、图中有哪些相等的角?
3、图中有哪些特殊形状的三角形?是哪些?
基础训练 提升能力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菱形的对角线相等. 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菱形的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2.菱形ABCD中,∠BAD=60°,则∠ABD= ——。
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猜想
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是轴对称图形
4)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 求证: (1)AB=BC=CD=DA (2)AC⊥BD
AC平分∠DAB和∠DCB BD平分∠ADC和∠ABC
新知的再
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回 答下列问题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两组对边 四边形 分别平行
菱形说课课件.ppt
(3)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只有一条( 错)
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m,∠ABC=600, 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 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分别精确到0.01m和0.1m2)。
解:∵花坛ABCD是菱形,
∴AC⊥BD,∠ABO= ∠ABC= ×60°=30°
A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八年级下册十九章第二节
教材分析:
《菱形》这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 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 形,也是学习正方形的基础,在本章中起承 上启下的作用。而学生已经学习了矩形的内 容,所以对于菱形定义的学习不会感到十分 困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 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菱形的性质,体会菱形的图形美。 3、能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 析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 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有 哪些特殊边的: 性对质边?平行且相等
平行四边形 角: 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矩形
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 角: 四个角是直角
对角线:对角线相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图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
菱形定义: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注意! 定义中“平行四边形”,不能
写成“四边形”
D 在Rt△OAB中,AO= AB= ×20=10(m),
BO=
=
≈17.32(m),
O
B
∴花坛的两条小路长
AC=2AO=20(M) BD=2BO≈34.64(M).
C
花坛的面积: S菱形ABCD=4S△OAB= AC×BD≈346.4(M 2).
练一练:
菱形的性质-说课课件
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
D
求证:AC⊥BD,
AC平分∠DAB和∠DCB
A
56
1 2
9
10 O
3 4
C
BD平分∠ADC和∠ABC
78
证明1
B 证明2
(三)题组训练,巩固新知
你来当个小裁判
判断对错: ❖ 1、菱形的对角线相等。 ❖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 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 4、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第一组判断题,直接运用菱形的定义与性质, 使学生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题组训练,巩固新知
A D
1.已知菱形的周长是12cm,那么它的边长
是______.
O
2.菱形ABCD中∠ABC=60度,则∠BAC= B _______。
C
D
3、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菱
形A.的10边cm长是第 形B(.7二的cm性组)质题C分稍. 5析微cm问加题深D.,,4c解进m决一问步题提A的高能学力生O。运用菱C
菱形的面积=底×高=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四)问题深入,面积探究
2、例题讲解
例题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周长为80m, ∠ABC=60度,沿 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和 花坛的面积(分别精确到0.01m和0.01m2 )
(五)归纳总结,建构新知
畅所欲言
➢ 对自己说我有哪些收获?
B
(四)问题深入,面积探究
1、探究菱形A的面积公式
B
O
E
C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D
那么能否利用平行四边形 面积公式计算菱形的面积呢?
S菱形=BC× A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B
(四)问题深入,面积探究
1、探究菱形的面积公式 A B D
S菱形=BC× AE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那么能否利用平行四边形 面积公式计算菱形的面积呢?
O E
C
想一想: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 教师引导,让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合
作交流等方法,探求菱形面积的两种不同计 1 算方法,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S菱形ABCD = S△ABD+S△BCD = AC×BD 2 使学生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
《菱形的性质》说
课
一、教材分析
说 课 流 程
二、教法分析
三、学法指导
四、教学程序
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与地位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与地位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与难点
《菱形》紧接《矩形》一节 之后,纵观整个初中平面几何 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 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又学习 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 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 动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 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 又是后面学习正方形等知识的 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 求证:AC⊥BD,
AC平分∠DAB和∠DCB BD平分∠ADC和∠ABC
D
5 6
A
1 2
9 10
O
3 4
C
7 8
证明1
B 证明2
(三)题组训练,巩固新知
你来当个小裁判
判断对错: 1、菱形的对角线相等。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4、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D A
菱形的性质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已知:如图,四边ABCD是菱形
求证:AB=BC=CD=AD
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B
C
∴ AB=CD AD=BC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 对边分别相等)
AB=AD (菱形的定义)
∴ AB=BC=CD=AD
菱形的性质 2 :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第一组判断题,直接运用菱形的定义与性质, 使学生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题组训练,巩固新知
A D O C
1.已知菱形的周长是12cm,那么它的边长 是______. 2.菱形ABCD中∠ABC=60度,则∠BAC= _______。
B
D
3、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菱 形的边长是( ) A 第二组题稍微加深,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菱 C A.10cm 形的性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7cm C. 5cm D.4cm
学法指导
本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做, 动脑想,多合作,大胆猜,会验证”的 自主探究和研讨式学习方法 ,使学生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程序
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探索交流 发现新知
题组训练 巩固新知 问题深入 探究新知
布置作业 拓展新知
闯关测试 反馈新知归纳来自结 建构新知(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平行四边形
邻边相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3、感受生活
体会菱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欣赏菱形的图形美。
上海世博园美丽的法国馆
三菱汽车标志欣赏
(二)探索交流,发现新知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矩形纸片按照下图 对折两次,然后沿图中的虚线剪下,打开 即可得到一个菱形
画出菱形的两条折痕,并通 过折叠手中的图形回答以 下问题: 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2、菱形有几条对称轴? 3、对称轴之间有什么关系?
A
菱形的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B
E
菱形
O
D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C
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对角线所在的直 线是对称轴。 4、菱形的面积=底×高=对角线乘积 的一半
(六)闯关测试,反馈新知
1.菱形ABCD中,O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已知AB= 5cm,AO=4cm,求两对角线AC、BD的长。 2、菱形ABCD两条对角线BD、AC长分别是6cm和8cm, D 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O A 对于闯关测试题,精心设计了两个阶梯型的 变式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思维 B 层层深入,闯关测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性,同时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C
1、问题情境
2000多年前…… 一把埋藏在地下的古剑,出土时依然 寒气逼人,毫无锈蚀,锋利无比,稍一用 力,便可将多层白纸划破,剑身上整齐排 列着菱形暗花纹——越王勾践剑
问题情境
然后再展示生活中的一件菱形实物—— 活动衣架,由此引出课题,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平行四边形中,如果内角大小保持不 变仅改变边的长度,能否得到一个特殊 的平行四边形?
4、你能看出图中哪些线段和角相等?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除了具有 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外,还有很多自己的 独特性质。下面让同学间相互交流,分小组 讨论归纳总结,得出菱形特有的性质,并尝 试证明,由感性升华到理性。教师巡视指导, 并组织组与组的评比,小组代表发言,这样 学生从个人学习到合作交流,掀起本节课的 一个高潮,突出教学重点。
教材分析
(1)知识技能目标:① 知道菱形在现 实生活中应用广泛。② 熟记菱形的 1、教材的作用与地位 有关性质,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定理 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教学目标 (2)过程方法目标:经历探索菱形 的性质和基本概念的过程,在观察、 思考、探索、交流的过程中,进一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步增进主动探究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 动探究的习惯和严密的思维意识, 体验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 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菱形的面积=底×高=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四)问题深入,面积探究
2、例题讲解
例题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周长为80m, ∠ABC=60度,沿着菱 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 面积(分别精确到0.01m和0.01m2 )
(五)归纳总结,建构新知
畅所欲言
对自己说我有哪些收获? 对同学有哪些温馨提示? 对老师说你还有那些困惑?
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与地位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菱形的定义与性质
教学难点是性质的证明及灵活 运用
教法分析
采用 “创设情境 → 探索交流 → 知识运用” 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启 发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 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同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以增加 课堂容量和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 更好的理解菱形的性质,解决教学 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