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群落的演替》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4节 群落的演替(34张PPT)
2、演替的终点不一定是森林阶段,如干旱荒漠 地区很难形成森林。
3、演替不一定是丰富度高的群落取代丰富度低 的群落,也可能出现负演替。
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 起作用:
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 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
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 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 处于劣势。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5)灌木阶段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1)裸岩阶段
(2)地衣阶段 (3)苔藓阶段 (4)草本植物阶段 (5)灌木阶段 :更高的灌木在竞争中占
势;各种鸟类迁优入;群落结构较稳定,抵 御环境变化能力增强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在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 群通常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请思考
是不是群落的演替只能发生在光裸 岩石的地区? 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演替过程是否 相同?
二、演替的类型: 2.例: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耕种的农田
(1)杂草阶段
二、演替的类型:
2.例: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1)杂草阶段 :一年生杂草生长;多年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 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 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
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退化
过度砍伐 导致森林破坏
污水排放, 破坏水域生物 群落
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土壤条件不断改善)
3、演替不一定是丰富度高的群落取代丰富度低 的群落,也可能出现负演替。
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 起作用:
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 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
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 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 处于劣势。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5)灌木阶段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1)裸岩阶段
(2)地衣阶段 (3)苔藓阶段 (4)草本植物阶段 (5)灌木阶段 :更高的灌木在竞争中占
势;各种鸟类迁优入;群落结构较稳定,抵 御环境变化能力增强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在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 群通常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请思考
是不是群落的演替只能发生在光裸 岩石的地区? 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演替过程是否 相同?
二、演替的类型: 2.例: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耕种的农田
(1)杂草阶段
二、演替的类型:
2.例: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1)杂草阶段 :一年生杂草生长;多年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 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 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
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退化
过度砍伐 导致森林破坏
污水排放, 破坏水域生物 群落
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土壤条件不断改善)
《群落的演替》PPT课件
我们该如何面对人类活动对群 落演替带来的不良影响呢?
课外活动 1、收集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相关资料。
2、收集“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资料。 网站登录:
/gzsw / /Article/ecology/Index.html
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后形成的火山岩岛屿
几十年后
1883年 没有生命存在的裸岩 几年后 几种禾本科小草 1886年 15种草本科植物和灌木 1897年 49种植物 1909年 1919年 1928年 近300种植物 1934年 小树林
一种蜘蛛 一些动物
202种动物 621种动物
880种动物
2.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D )
A.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 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 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 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课堂反馈
3.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C)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 素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
境保留
点 经历阶段
较多
较少
经历时间
较长
较短
二、群落演替的类型
初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在一个从
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 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原有的
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 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 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 砍伐的森林、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课外活动 1、收集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相关资料。
2、收集“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资料。 网站登录:
/gzsw / /Article/ecology/Index.html
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后形成的火山岩岛屿
几十年后
1883年 没有生命存在的裸岩 几年后 几种禾本科小草 1886年 15种草本科植物和灌木 1897年 49种植物 1909年 1919年 1928年 近300种植物 1934年 小树林
一种蜘蛛 一些动物
202种动物 621种动物
880种动物
2.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D )
A.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 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 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 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课堂反馈
3.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C)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 素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
境保留
点 经历阶段
较多
较少
经历时间
较长
较短
二、群落演替的类型
初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在一个从
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 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原有的
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 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 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 砍伐的森林、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群落的演替》课件
02
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土壤湿度 等土壤条件对群落的演替有重要 影响,不同土壤条件下的群落会 有不同的演替方向。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的变化,如地形、地貌 、海陆分布等,也会对群落演替 产生影响。
01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可以影响群落的分布和 组成,如温度、降水、风等的变 化都会对群落产生影响。
优化资源配置
群落演替有助于优化生态系统的资源配置。 随着演替的进行,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的生态 位,利用不同的资源,从而提高了生态系统 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能力。
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01 02
提供生态服务
群落的演替对人类生存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保持水土、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等。这些生态服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
环境污染会导致生物的生存环境恶化,从而 影响群落的演替。
资源开发与利用
人类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矿产资源、水 资源等,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 群落的演替。
03
群落演替的实例
森林群落的演替
总结词
森林群落的演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土壤、物种竞争 和自然灾害等。
详细描述
1
保护自然环境
群落的演替规律和特点启示我们要保护 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通过合理利 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 性等措施,我们可以促进群落的良性演 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生态恢复与重建
了解群落演替的规律和特点,有助于开 展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通过人工干预 和技术手段,可以促进受损生态系统的 恢复和重建,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 可持续性。
森林群落的演替通常从开拓阶段开始,此时森林中的植被较为稀疏,阳光能够照射到地 面。随后是早期阶段,一些草本植物和低矮的灌木开始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演替进 入中期阶段,树木种类增多,高度增加,形成较为稳定的森林结构。在演替的后期阶段
群落的演替ppt课件
C.人类的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他某些 自然因素
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演替均是具有破坏性的 名师点拨: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如砍 伐森林、填湖造地等。但是人类也可以封山育林、退耕还湖, 还可以改造环境,这些人为措施对于群落的演替有积极的作用。 答案:D
【变式训练 2】下列属于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的是( ) A.人为引入外来物种有利于加快演替的速度 B.人类活动总是减缓演替的进行 C.人类活动会使演替偏离其自然的方向 D.人类活动总是降低群落的丰富度 [答案]C
•
三、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
四、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也让人羡慕。当大多数人碌碌而为为现实奔忙的时候,坚持下去,不用害怕与众不同,你该有怎么样的人生,是该你亲自去撰写的。加油!让我们一起捍卫最初的梦想。——柳岩
•
五、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俞敏洪
③每隔 3 天,用滴管分别取烧杯表层、靠近烧杯侧壁的表 层以下、烧杯底的水样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对照原生动物的图 谱,识别你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同时估计一下你的样本中每 一种生物的相对密度。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④当你观察到原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的变化时, 可结束实验,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回收溶液。
答案:(1)有机物、温度、酸碱度、水质等 (2)主要来自加入的池塘水,也可能来自空气 (3)原生动物消亡
1.(2013 年广东四校联考)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 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林窗)。这时往往最先进入该区的是杨 树、白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片区
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 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演替均是具有破坏性的 名师点拨: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如砍 伐森林、填湖造地等。但是人类也可以封山育林、退耕还湖, 还可以改造环境,这些人为措施对于群落的演替有积极的作用。 答案:D
【变式训练 2】下列属于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的是( ) A.人为引入外来物种有利于加快演替的速度 B.人类活动总是减缓演替的进行 C.人类活动会使演替偏离其自然的方向 D.人类活动总是降低群落的丰富度 [答案]C
•
三、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
四、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也让人羡慕。当大多数人碌碌而为为现实奔忙的时候,坚持下去,不用害怕与众不同,你该有怎么样的人生,是该你亲自去撰写的。加油!让我们一起捍卫最初的梦想。——柳岩
•
五、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俞敏洪
③每隔 3 天,用滴管分别取烧杯表层、靠近烧杯侧壁的表 层以下、烧杯底的水样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对照原生动物的图 谱,识别你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同时估计一下你的样本中每 一种生物的相对密度。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④当你观察到原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的变化时, 可结束实验,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回收溶液。
答案:(1)有机物、温度、酸碱度、水质等 (2)主要来自加入的池塘水,也可能来自空气 (3)原生动物消亡
1.(2013 年广东四校联考)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 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林窗)。这时往往最先进入该区的是杨 树、白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片区
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 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群落的演替》ppt课件
影响因素
环境条件的变化,如气候、土壤 、地貌等;生物因素,如种群数 量、种间关系等。
群落演替的规律
01
02
03
04
不可逆性
群落的演替是有方向的,具有 不可逆性。
长期变化
群落的演替是一个长期变化的 过程,需要经过几百年甚至几
千年才能完成。
普遍性
群落的演替是有普遍性的,可 以在各种类型的环境中发生。
阶段性
群落演替具有不可逆性,即一旦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原来的群落很难再恢 复。
群落演替的分类
根据演替的方向,可以将群落演替分为正向演替和逆向演替 。正向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更适应环境的群落代替的过程, 而逆向演替则是指一个群落被不适应环境的群落代替的过程 。
根据演替的速度,可以将群落演替分为快速演替和慢速演替 。快速演替是指演替过程非常迅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 而慢速演替则是指演替过程缓慢,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详细描述
亚马逊雨林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覆盖了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亚马逊 雨林的群落演替正在发生。在演替过程中,森林中的植被类型和物种组成不断变化,从最初的草本植物群落演替 为木本植物群落,最终形成茂密的森林。
黄土高原的群落演替
总结词
黄土高原是中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土高原的群落演替也在发 生。
资源开发与利用
人类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 森林砍伐、水资源开发等,会
对群落产生影响。
生物因素
物种的进化
物种的进化是影响群落演替的重 要因素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 物种会不断进化,适应新的环境,
从而导致群落的演替。
种群的动态变化
种群的动态变化,如种群的繁殖、 迁徙等,也会对群落产生影响。
环境条件的变化,如气候、土壤 、地貌等;生物因素,如种群数 量、种间关系等。
群落演替的规律
01
02
03
04
不可逆性
群落的演替是有方向的,具有 不可逆性。
长期变化
群落的演替是一个长期变化的 过程,需要经过几百年甚至几
千年才能完成。
普遍性
群落的演替是有普遍性的,可 以在各种类型的环境中发生。
阶段性
群落演替具有不可逆性,即一旦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原来的群落很难再恢 复。
群落演替的分类
根据演替的方向,可以将群落演替分为正向演替和逆向演替 。正向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更适应环境的群落代替的过程, 而逆向演替则是指一个群落被不适应环境的群落代替的过程 。
根据演替的速度,可以将群落演替分为快速演替和慢速演替 。快速演替是指演替过程非常迅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 而慢速演替则是指演替过程缓慢,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详细描述
亚马逊雨林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覆盖了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亚马逊 雨林的群落演替正在发生。在演替过程中,森林中的植被类型和物种组成不断变化,从最初的草本植物群落演替 为木本植物群落,最终形成茂密的森林。
黄土高原的群落演替
总结词
黄土高原是中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土高原的群落演替也在发 生。
资源开发与利用
人类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 森林砍伐、水资源开发等,会
对群落产生影响。
生物因素
物种的进化
物种的进化是影响群落演替的重 要因素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 物种会不断进化,适应新的环境,
从而导致群落的演替。
种群的动态变化
种群的动态变化,如种群的繁殖、 迁徙等,也会对群落产生影响。
群落的演替ppt课件
(4)草本植物阶段
在土壤能保持一定水分时, 草本植物的种子就能够萌发生 长。 竞争的结果是较高的草本植物 逐渐占据了优势。 这时,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 开始进入这个地区。
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 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 的通气性越来越好。
(5)灌木阶段
灌木和小乔木开始生长。 灌木比草本更为高大,“剥夺” 了草本植物的阳光,逐渐取代 了部分草本植物。 灌木的生长起到了遮阴、避风 等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 的食物,于是成为很多鸟类的 栖息地。
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
“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 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在上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中 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群落中物种 丰富度逐渐加大,食物网越来越复 杂,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
三、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 群落外界环境因素,环境的不断变化为群落中 某些物种提供了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 物种的生存产生了不利影响。 生物的迁入、迁出
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
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在某一地区, 群落演替的结果 往往是由环境和 群落内部的生物 共同作用决定的, 但人类活动对群 落演替的影响有 时超过其他因素 的影响。
消失,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 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 过程,叫做群落演替。
一、演替的类型 1.裸岩上的演替过程——初生演替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灌木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退牧还草
从2003年起,用5年时间,在蒙甘宁西部荒漠草 原、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新疆北部退化草原和青 藏高原东部江河源草原,先期集中治理6.67×107 hm2,约占西部地区严重退化草原的40%。“退牧还 草”将采取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三种形式进行, 实行草场围栏封育,适当建设人工草地和饲草料基 地,大力推行舍饲圈养。力争五年内,使工程区内 退化的草原得到基本恢复,天然草场得到休养生息, 变过牧超载为以草定畜,达到草畜平衡,实现草原 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起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相适 应的草原生态系统。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
①一年生杂草 ②多年生杂草 ③小灌木 ④灌木丛
在干旱的荒漠上很难形成 ⑤乔木(森林)
群落的演替类型
1、初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
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 生的演替。 例如:裸岩、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 演替。
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 环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 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这 些问题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
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 2003 年1月起开 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退耕还林
1999年开始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试点, 2002年全面实施,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18×106 hm2,荒山造林3.25×106 hm2,中央累计投入达 232亿元。规划在2010年前退耕还林1.47×107 hm2,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73×107 hm2。工程建成后,工 程区将增加林草覆盖率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控制面 积8.67×107 hm2,防风固沙控制面积1.03×108 hm2。这是50多年来我国涉及范围最广、任务量最 大、农民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
(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 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
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 原因之一?
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 小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 频繁发生。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进展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 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 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 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 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 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107 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
的景象吗?
1. 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 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 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 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 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 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 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 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 “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 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 物都是存在的。
比较弃耕农田 上的演替与裸岩上 的演替过程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
灌木林
乔木(树林) 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
演替成树林吗?
退田还湖
1998年以来,为治理长江水患,国家实施了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方针。5年来 的“退田还湖”,已使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面积 由3950 km2“长”到了5100 km2,第二大淡水湖── 洞庭湖面积增长了35%,恢复到60年前的4 350 km2。 两大湖区为此搬迁的移民相当于三峡移民的1.4倍。 两大湖泊的扩容,改善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目前, 长江干流水面恢复了1 400多km2,增加蓄洪容积 1.3×1010 m3。这是历史上自唐宋以来第一次从围 湖造田转变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
群落的动态发展
➢群落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生命系统。 ➢由于气候变迁、洪水、火烧、山崩、地壳运 动、动物的活动和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 以及因群落本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等自 然原因,或者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使群落 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生物的种群消失 了,就会有其他一些生物的种群来占据它们 的空间,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另一些生物 的种群兴起,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2、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
在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 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 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 发生的演替。
例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 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退化
过度砍伐、
污水排放,
导致森林破坏 破坏水域生物群落
(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 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 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 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 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 草原,甚至建立人工群落;
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 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
做演替。
二、群落演替的类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乔木阶段)
裸岩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演替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 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 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 岩中获取养分。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 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 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 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 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 逐渐取代了地衣。
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 草本植物和灌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