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清明上河图》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17课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17课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一幅长卷,描绘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繁华景象。
这幅画以其精细的笔触、繁复的构图、丰富的生活细节和高度的历史价值,成为研究北宋都城汴京的珍贵资料。
教材以这幅画为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美有了初步的感知,但对于古代绘画艺术还相对陌生。
学生在课堂上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以及对画面的观察和分析,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时代背景、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欣赏古代绘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古代绘画艺术。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魅力。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分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清明上河图》的构图、笔触、题材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清明上河图》的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2.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视频呈现《清明上河图》的全貌,同时为学生讲解画面的内容、作者张择端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画面的细节,如人物、建筑、船只等,并提问:“这幅画有哪些特点?你们觉得它美吗?为什么?”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分析《清明上河图》的构图、笔触、题材等,然后邀请各组代表进行分享。
八年级苏教版美术《盛世·汴梁》——《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周次第 18周教学时间 2022年 12 月 7日课题盛世·汴梁课型综合·探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知目标:通过分析、探究,认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审美意识。
操作目标: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分析、探究、临摹作品局部,有意识地探究美术与社会的关联,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情意目标:感悟艺术珍品的艺术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清明上河图》的赏析、临摹。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综合探究活动的设计及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辅助教具教具:多媒体课件,画笔。
学具:素描纸、画笔、颜料等。
学习方法先学后教,分组讨论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谈话:同学们:十五年前,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为期36天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观者如潮,盛况空前。
展品中有一幅画特别受欢迎,观众不惜排四、五个小时的长队只为一睹它的真容。
究竟是什么画作如此吸引人呢?它,就是完成于公元12世纪的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
板书:清明上河图我们来感受一下它的魅力,演示课件:清明上河图,谁能用两个字的词,概括一下画面带给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是的,繁荣、繁华,什么样的时代称得上繁荣、繁华?盛世。
补充、修正、体会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盛世·汴梁》,板书课题。
教学过程二、新授课程(一)欣赏分析汴梁在哪里?课前,老师已发放了预学案,明确了学习目标,下面请史学家组来汇报一下自己的收获,现今河南省开封市,教师补充:城郊有汴河流过,也称汴京,因地理方位与西京长安相对,亦称东京。
我们来感受一下它的盛世繁华,演示课件:汴梁各位:这就是中国十二世纪的首都,据记载,鼎盛时期人口多达150万,而同时期的英国首都伦敦人口仅有5万,是不是很震撼啊!无论城市规模还是建筑格局都堪称经典,也是各国城市建设的范本,正如美国城市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其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所说的:如果生命得胜了,未来的城市将有中国画《清明上河图》所显示的那种质量。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2)艺术特色的分析与应用
-学生可能对构图、用色、笔法等艺术概念理解不深,难以将其应用于实际创作。教师应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并运用这些艺术特色。
(3)文化传承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讲述北宋时期的社会背景,介绍张择端及其创作《清明上河图》的背景故事,强调作品的历史价值。
(2)分析画卷的主要场景、人物、建筑、动植物等细节描绘,理解作品所反映的北宋时期生活风貌。
-指导学生关注画卷中的市井生活、人物服饰、建筑风格等,以了解北宋时期的社会状况。
(3)学习《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如构图、用色、笔法等,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但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同伴,独立思考能力较弱。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此外,在课堂总结环节,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仍有个别学生表示对某些知识点仍存在疑问。为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课程内容,我计划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学生对画卷中的细节描绘理解不够深入,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如构图、笔法等理解不够透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的绘画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我将考虑在课堂上增加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的北宋时期社会风貌,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促进文化传承;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清明上河图》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培养学生热爱艺术、尊重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清明上河图》社交礼仪教案幼儿园大班
《清明上河图》社交礼仪教案幼儿园大班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传统绘画中著名的一幅作品,这幅作品除了艺术价值以外,还有很多可以教育幼儿的东西。
社交礼仪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清明上河图来教育幼儿社交礼仪。
本课程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导入 (15分钟)引导幼儿们欣赏清明上河图,让幼儿们看懂画面的意思。
并与幼儿们进行简短的互动,问他们看到了什么,让他们说出来,激发幼儿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正文 (45分钟)1、社交礼仪教育通过观察画面,让幼儿了解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引导幼儿了解“礼貌、友好、尊重、关爱、合作”的价值观,并引导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表现这些价值观。
在教育幼儿社交礼仪过程中,可以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感受不同的场合应该有不同的礼仪。
2、给社交礼仪画画框通过欣赏清明上河图,让幼儿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画画框”,不同的环境中应该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需要注意的环境有“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公共场所等”,同时让幼儿们将这些生活环境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便于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掌握社交礼仪。
3、学习形象语言幼儿们学习形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次课程中,可教育幼儿学会用“笑脸、心形、拥抱、握手、点头”等形象语言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
通过让幼儿模仿画中人物来练习这些形象语言,还可以加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引导幼儿正确的使用形象语言。
4、学习交流技巧教育幼儿学习交流技巧也是本次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教育幼儿交流技巧的时候,我们需要引导幼儿们注意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我们可以通过与幼儿进行简短而贴近生活的交流来教育幼儿如何与别人交流,如何沟通。
5、学会关注他人通过清明上河图中的描绘,让幼儿认识到关注他人的重要性。
教育幼儿们在人与人之间需要关注他人,为他人着想。
我们可以通过问幼儿“如果看到朋友受伤了,你该怎么做?”等方式来教育幼儿关注他人的重要性,同时让幼儿们了解到为他人着想,不仅能够带来他人的感激,同时也会带来自己的快乐。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通用17篇)《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篇1佚名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描述画面的部分。
清明上河图(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清明上河图(教案)教案科目:美术年级:三年级下册教案时长: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和作者张择端的基本情况。
2. 培养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能力,学会从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引导学生运用《清明上河图》的构图技巧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和作者张择端的基本情况。
2. 《清明上河图》的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1. 《清明上河图》的构图技巧在创作中的运用。
2. 学生在创作中如何发挥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的名称吗?它描绘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清明上河图》。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了解其背景和作者张择端的基本情况。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总结并补充。
三、欣赏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分析《清明上河图》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指导。
四、实践创作(15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清明上河图》的构图技巧进行创作。
2.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2. 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教师总结。
二、实践创作(2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清明上河图》的构图技巧进行创作。
2.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清明上河图》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教学思路]《清明上河图》内容极多,作为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欣赏,重点选取其中的三段画面,即:开始的“郊外”,中间的“虹桥”,最后的“城内”。
在这三段之中,“虹桥”这一段为本课的重点。
通过对“郊外”这一段的欣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看明白画面内容,并尝试用语言来描述画面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作为初次练习。
然后,在“虹桥”这一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完成“内容描述,表达感受”。
在表达形式上,除了语言,还使用文字、动作表演等形式。
而在“城内”这一段,是略讲。
在“虹桥”和“城门”这一段,启发学生体会“笔断意不断”的画法。
从一开始“郊外”的“宁静”到中段“虹桥”的“惊险”,再到最后“城内”的繁华,使学生能体会到整幅画面的节奏的巧妙安排。
[教学目标]1.了解《清明上河图》一画中主要三段画面的场景与内容,并能用语言描述之。
2.在欣赏主要三段画面后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3、通过欣赏,了解此画中所体现的美术元素:人物形象的多样性、笔断意不断的前后呼应关系、整体节奏的安排。
4.通过欣赏此画,能体会到此画所体现的人文因素:关心基层百姓生活,以人为本。
通过欣赏此画,学会欣赏经典美术作品的方法,进步热爱中国古代经典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其中三段场景与内容,并且能用语言描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通过欣赏,能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能体会到画面所体现的美术元素与人文因素。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分组(四人一组,选定组长,并按绘画、写作、汇报、表演等特长分工负责)教师准备: PPT课件,清明上河图一比一仿品实物,高清写真喷绘图两幅(课前预先挂于教室两边的墙上),清明上河图局部放大图(纸质复印件),筷子搭的桥(实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提问:在你所有画过的画里面,在同一幅画里最多画过几个人物?有这么一幅画,画中有684个人物,96头牲畜,122 座房屋,轿子8顶,船只25只,树林124株。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19课 清明上河图|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19课清明上河图|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情况。
2.学习了解清明上河图的构图要素,理解传统绘画艺术的使用细节和秘诀。
3.学习和复制清明上河图,培养学生的画功和手工技能。
4.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个人的小作品。
5.形成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清明上河图,包括:图画的历史背景、作者简介、图画的特点、构图要素和技巧等方面。
此外,也要带领学生们体验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掌握清明上河图的构图要素与艺术细节,培养出学生的画功和手工技能,并鼓励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方法1.介绍课程:通过多媒体手段回顾和介绍课程内容,让学生们了解清明上河图的来龙去脉和今天课程所涉及的阅读、理解、思考和创作环节。
2.圆桌讨论:通过集体讨论和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意见,激发学生们热爱美术、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3.演示示范:老师通过讲解和演示清明上河图的构图要素和技巧,引导学生们了解绘画的基础概念和技术要点。
4.实践操作: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体验传统绘画的魅力和精髓。
在此过程中,老师及时指导他们的操作和改善绘画技巧。
5.作品展示:学生们展示自己完成的作品,分享彼此的成功和忧虑,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和建议。
三、教学过程及反思1. 教学过程1.课前:老师准备清明上河图的相关资料和带领学生们观看多媒体的介绍。
让学生们提前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和特点,以便于后续教学的深入。
2.第一步:介绍清明上河图(10分钟)•通过多媒体的手段,让学生们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
•让学生们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形式、构图要素和绘画技巧。
3.第二步:圆桌讨论(15分钟)•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圆桌讨论,分享和交流彼此的观点和意见。
•引导他们讲述个人认识到的“清明上河图”在他们心目中的意义。
4.第三步:演示示范(20分钟)•老师通过示范和引导,将清明上河图的构图要素和技巧,讲解给学生们听,并展示丰富的实例瞬间体验和连接像素。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8课《中国传统绘画欣赏》,以《清明上河图》为主要鉴赏对象。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清明上河图》的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画面布局、人物描绘、景物表现以及艺术价值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作者张择端及其艺术成就。
2.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掌握《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布局、人物描绘、景物表现等艺术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布局、人物描绘、景物表现等艺术特点。
难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画中的细节,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背景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及其艺术成就,阐述创作背景。
3. 欣赏作品播放《清明上河图》全卷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布局、人物描绘、景物表现等。
4. 分析特点(1)画面布局:长卷式构图,分段描绘,疏密有致。
(2)人物描绘:形神兼备,生动传神。
(3)景物表现:写实手法,细腻入微。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某一场景或人物,进行临摹。
六、板书设计1. 《清明上河图》2. 内容:(1)作者:张择端(2)创作背景: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3)画面布局:长卷式构图,分段描绘(4)人物描绘:形神兼备,生动传神(5)景物表现:写实手法,细腻入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选取一个场景或人物进行临摹。
2. 答案:学生完成临摹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中国古代名画,如《簪花仕女图》、《溪山行旅图》等。
(2)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画展,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清明上河图》跨学科教案幼儿园大班学习清明精神
《清明上河图》跨学科教案幼儿园大班学习清明精神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历史上一幅著名的巨幅绘画作品,于北宋初年绘制而成,是描绘皇宫外城景象的重要历史记录。
它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繁华和群众生活的不同层面,是一幅重要的城市生活描绘。
这幅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帮助幼儿园大班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美术和社会知识等。
本文就给大家介绍一篇关于《清明上河图》跨学科教案-幼儿园大班学习清明精神的文章,旨在帮助家长和幼儿教师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一、幼儿园大班学习《清明上河图》1.引导幼儿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和画面内容。
教师可通过给学生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绘制时间、地点和作品内容等来引导孩子们更好的学习和了解这件艺术品。
教师可向学生描述画作的具体内容,包括人物、建筑和物品等,帮助孩子们找出画作中的不同元素,以提高他们观察能力和美术素养。
2.帮助幼儿学习清明节的文化意义。
清明节是中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主要是用来祭扫先人和缅怀历史。
除了了解这个节日的历史背景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介绍清明节的传统活动和习俗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清明的文化意义。
3.让幼儿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绘制元素。
教师可带领幼儿进行识字活动,让孩子们认识画作中的不同物品,以及这些物品的汉字。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学生制作一些与《清明上河图》相关的工艺品,如绢花和扇子等,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联系证明《清明上河图》与现代城市生活的联系《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城市生活虽然距离我们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但是其中很多元素仍然存在于现代城市中。
通过观察画作中的商铺、城墙和人物等,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我们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很多元素,为他们提供对现代化城市生活的更深刻的认识。
二、《清明上河图》跨学科教案-幼儿园大班学习清明精神1.学生认识清明节的文化意义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了解到清明节的文化意义、历史背景,能够通过读书、观看影视作品等方式形成对于清明节的情感认识、传统文化的追溯对于幼儿提升人文素养非常有助益。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方案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方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比较详尽地评介了我国古代一幅极其珍贵的绘画作品的内容、特点及其重要价值。
全文结构紧凑,语言生动精练,把这幅名画写得具体、细致,栩栩如生。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描述画面的部分。
2、基本读懂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及其在我国绘画史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感悟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
教学重、难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并想象画面内容,激发学生对古代灿烂文化的热爱。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将通过阅读一篇课文来欣赏一幅世界名画——《清明上河图》。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这幅画是我国艺术瑰宝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幅画到底画些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呢?读了课文,我们就会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己试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注意读准带注音的字的字音。
2、指名读课文,正音指导。
三、快速阅读,整体感知1、默读思考:这幅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它有些什么特点?2、讨论、交流⑴、这幅画画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描绘市郊的景象,第二部分描绘了汴河上和河面的拱桥上的一派繁忙的景象,第三部分描绘了汴河两岸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⑵、这幅画的特点:利用鸟瞰的构图方式,将浩大繁复的场面置于长不过两丈、高不过一尺的画面上,无论状物画人,笔笔精到,一丝不苟,惟妙惟肖。
四、精读重点段落,想象大意1、从描述图画内容的三段文字中,自选喜欢的一段,读熟读懂。
2、讨论交流读懂的内容和不明白的问题。
3、自己练习口头描述图画中所画的场景,描述时尽量加上自己的想象。
同位互相交流、练说。
4、师:谁愿意扮演解说员,向游人介绍你喜欢的那个场景?指名交流。
师引导评议:介绍时是否展开了想象,是否比较形象地描绘出了图画上的场面。
五、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1、自读最后一段,想想读了以后有什么体会,与同学交流交流。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及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2024年清明上河图的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
2024年清明上河图的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五单元《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第2课《清明上河图》。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构图技巧以及画作所反映出的宋代社会生活与经济状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认识这幅画的艺术价值。
2. 通过分析《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清明上河图》的构图技巧及其所反映的宋代社会生活与经济状况。
教学重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挂图。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叫什么名字吗?它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2. 新课讲解(1)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2)分析《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3)讲解《清明上河图》的构图技巧;(4)探讨画作所反映的宋代社会生活与经济状况。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清明上河图》中的某一场景或人物,分析其艺术特点及所反映出的社会生活。
4. 例题讲解以《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为例,讲解人物绘画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用画笔在画纸上描绘《清明上河图》中的某一场景。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清明上河图》2. 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3. 内容:(1)历史背景(2)艺术特点(3)构图技巧(4)社会生活与经济状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内容,选择《清明上河图》中的某一场景进行描绘,并简要介绍其艺术特点。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并给出指导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了解《清明上河图》,了解其他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清明上河图》优质教学设计
《清明上河图》优质教学设计《清明上河图》优质教学设计两篇《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与演说,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内容、特点和历史价值。
3、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读中想象,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内容、特点,了解课文的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感悟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清明上河图》相关的图像文字资料,了解画家张择端的情况。
2、完整《清明上河图》配乐滚动画面。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紧扣课题⑴导入:你最喜欢的一幅画是什么?说说理由。
学生发言,老师肯定发言。
⑵随即导入: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幅名扬中外的古画,这幅画是我国灿烂艺术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板书:《清明上河图》。
⑶老师引疑:你看到课题有什么想法和问题吗?(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借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物——画,通过老师的导引入课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老师的引疑,学生对课文有了想法,就会有探究的欲望。
)2、初读课文,直观感受⑴学生在小组里自由读文,互相检查朗读,排除读音上的障碍,老师从中巡视分别指导读。
⑵学生说说对画家张择端的认识⑶电脑播放《清明上河图》的完整画面,让学生说说观看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读通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多媒体画面创设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自主阅读,结合资料,体会名画⑴细读课文,体会古画的内容、特点和价值。
引导学生:①各小组从内容、特点和价值里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点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②先读相关文段,动笔作批注,写写感受。
③利用资料,结合感受,在小组探究交流。
⑵小组学生读书汇报,老师小结板书:市郊景象汴河码头热闹的街市规模宏大惟妙惟肖⑶学生品读感兴趣的内容,感受古画的神韵。
(设计意图:这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励学生利用收集到的资料、文本和图片,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进行探究性的阅读,使学生在阅读、感悟、探讨、交流中掌握《清明上河图》内容、特点和价值,并在品读中深化,把难点突破。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3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创作的一幅长卷,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瑰宝。
教材以这幅作品为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清明上河图》的背景知识、画面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认识,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但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深入了解还不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知识,掌握画面内容,认识其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清明上河图》的背景知识、画面内容、艺术特色。
2.难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知识、画面内容、艺术特色。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分析其艺术特点。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清明上河图》的认识和感受。
4.实践法:让学生尝试临摹《清明上河图》,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清明上河图》相关资料。
2.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画纸、画笔等。
3.素材:其他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供学生比较和欣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幅作品。
简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详细讲解《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包括人物、建筑、山水等元素。
分析画面中的细节,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精细工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清明上河图》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分析作品。
幼儿园大班绘画教案《清明上河图》
幼儿园大班绘画教案《清明上河图》本文将介绍一篇针对幼儿园大班的绘画教案,主题为《清明上河图》。
这个主题是通过一个古代著名的绘画作品来引导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同时也是为了启发孩子们对艺术的认识和创造力的发展。
I. 教学目标1.了解并解读《清明上河图》,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2.掌握基本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并尝试运用3.培养艺术创造力及审美能力4.发展团队合作精神及自主学习能力II. 教学活动1.团队合作本课程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展开,每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取得不同的任务。
其中包括:a.阅读《清明上河图》的相关背景资料,整理重点关键词汇,并对其他小组进行简要的介绍。
b.观看视频,解析该作品的构图、色彩和线条等要素,并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讲解其中的细节和文化背景。
c.讨论并分享观察和感受,搜集素材和想法,为绘画活动做准备。
2.创意绘画这一部分活动是围绕《清明上河图》展开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a.绘画草稿小组成员根据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东西,在纸上或素描本上尝试画出草稿。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景象,让观察和想象得到结合和创造,增强主观能动性。
b.选材和准备选择画布和绘画工具,准备好调色板和颜料等。
孩子们要了解每种颜色的含义和特性,掌握基础的绘画技巧,练习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和空间感等要素表现自己的画面。
c.创作绘画在一定的时间内,孩子们按照自己的草稿和想象开始创作。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练习情况,指导他们如何改进作品并提升自己的艺术技能。
d.展示和分享在完成画作之后,让孩子们交换他们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观察和感受,贡献各自的想法和反馈意见,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合作与分享的乐趣。
III. 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清明上河图》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段精彩历史场景,情境教学可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把握这个时代背景,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精神内涵,同时也能激发孩子们对绘画创作的兴趣。
清明上河图导学案
清明上河图导学案一、导学目标通过学习《清明上河图》,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二、导学准备1. 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 准备相关资料和问题用于导学。
三、导学过程1. 导入展示《清明上河图》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允许他们表达对画面的第一印象。
2. 学习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包括作者、创作时间、创作目的等。
3. 观察细节让学生再次观察《清明上河图》,并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观察:- 画面中有多少人物?- 有哪些民众生活场景?- 是否存在社会等级差异?- 有没有反映当时的建筑物和交通工具?- 画面中是否有一些细小的描绘,如动物、植物等?- 画面整体给你什么感觉?4. 讨论和解读引导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细节,并解读这些细节的意义。
可引导学生探讨以下问题:-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哪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 这幅画描绘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生活?- 画家通过画面中的哪些元素表现了社会等级差异?- 通过观察画面中的建筑物、交通工具等元素,了解了哪些当时的文化特征?- 画面中的动物、植物等元素有何寓意?- 《清明上河图》整体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画家的表达手法有何特点?5. 创作体验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描述出画面中的人物或情节,并让他们试着用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
四、导学延伸1. 考察《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例如:- 画家郭熙的生平和其他代表作品;- 《清明上河图》的保存状态和影响。
2.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尝试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五、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学生们对《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形式和艺术价值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通过观察和思考,《清明上河图》也提升了学生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培养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通过自己的创作,学生们也体验到艺术表达的乐趣和创造力的发展。
初中美术:《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渲染入境: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使人类最高尚的情感得到升华。
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我国名画《清明上河图》,感受它的艺术魅力。
二、检查课文预习,认读课文中词语。
(出示投影)
三、朗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出示投影)
1、画中都画了些什么?
2、它有什么特点?
3、读课文看图画展开想象。
4、说说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四、默读课文。
解答阅读题1、2。
五、听范读看图画展开想象。
(解决阅读题3)
六、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清明上河图》的特点吗?(投影出示)
(1)规模宏大,场面繁杂。
(2)层次分明,构图严谨。
(3)状物画人,惟妙惟肖。
七、品读感悟,你喜欢哪一部分读一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八、揭示中心。
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九、全课总结:如白云的舒展,如流水的顺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从古代铺展到现代,让人无数次的驻足、流连。
从此,清明
不再只是如杜牧眼中的“细雨纷纷,行人断魂”,也有恢宏壮阔,也有热闹非凡。
“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清明上河图》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
让我们记住它珍贵的价值吧——齐读最后一段。
十、下课。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九课 清明上河图|浙美版
第十九课清明上河图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欣赏、讨论,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生活面貌。
认识手卷这种国画形式并初学其欣赏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会描述作品表现的场景和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3.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代画家高度精纯的绘画功力。
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
《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代城市生活画卷。
北宋画家张择端用画笔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旨在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画长卷的艺术魅力及其所包含的古代都市的商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历史文化信息。
四年级的学生对古代城乡的生活面貌比较陌生但充满好奇,教学中应该多让学生自主寻找长卷中的兴趣点进行细致观察、研究、讨论,从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提高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描述作品表现的场景和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难点:对古代建筑、人物服饰、风俗活动的了解。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毛笔、墨、水、长条宣纸。
(教师)课件、长卷复制品、画卷局部打印稿、作业纸。
教学过程1.猜一猜,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城市里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吗?(学生自由猜想)今天,我们就要通过一幅传世名画去了解北宋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
图片:宋画家张择端作品《清明上河图》,慢速播放长卷,并配文字介绍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
2.介绍:《清明上河图》长525厘米,宽25.5厘米,其中计有人物684个,牲畜96头,房舍122座,轿子8顶,舟船25只,树木124棵。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
传世名作、一级国宝。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
少年时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游学,后习绘画,尤喜画舟车、市桥、郭径,自成一家。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及其在我国绘画史上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
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出示课题。
(出示CAI《清明上河图》全图的画面)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观赏一幅我国古代绘画,想一想这幅画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沟通)它是我国绚烂的艺术珍宝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
今日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介绍这幅绘画作品的。
(板书:24 清明上河图)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本文比较详尽地评介了我国古代一幅极其宝贵的绘画作品的内容、特点及其重要价值。
三、自学《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
课文里是分哪几个部分介绍《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呢?(板书:市郊景象、汴河两岸、市井街道)A.分组自学画面内容。
(分成三组学习)B.汇报沟通。
1.《清明上河图》的市郊景象(出示CAI)(1)观测画面,结合课文内容思索问题问题。
(2)这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枝芽萌动、农田初绿。
(3)这一部分写出了人们的哪些活动?给你总的感觉是什么?赶集的人们驮着货物从条条道路向城里进发,码头停靠数条大船,人们忙着搬运粮食,这些都预备进行交易。
春意盎然,一派繁忙的景象。
2.《清明上河图》的汴河两岸(出示CAI)(1)观测画面,结合课文内容思索问题问题。
(2)“喧闹非凡”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喧闹非凡?不是一般的喧闹,而是特别喧闹。
这从“行人众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可以看出来。
(3)“人声鼎沸”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能写出这些声音说明白什么?3.《清明上河图》的市井街道(出示CAI)(1)观测画面,结合课文内容思索问题。
(2)这一部分给你的总的感觉是什么?(好一派繁华昌盛的景象)(3)从哪儿看出这“繁华昌盛的景象”?“百家艺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是什么意思?各行各业,五行八作的人们各自展示自己的绝活,在明媚的春天里,购物者人来人往,商家店肆生意兴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型:活动课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赏析,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与风俗。
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
3、拓宽学生对国画发展史的知识层面。
〔能力目标〕
1、通过欣赏《清明上河图》,加深对宋代社会情况的了解。
2、培养学生从历史绘画作品中寻找历史信息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欣赏审美能力,发展同学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丰富同学们的历史想象能力,展示同学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活跃的内心世界。
〔德育目标〕
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观察、分析,感受到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的自豪感和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
活动准备
1、老师准备《清明上河图》摹本一幅,并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认真阅读有关反映宋代社会生活的课文内容,并收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
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从南北朝、隋、唐的人物画、山水画、宗教画发展到两宋时期,表现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且成为两宋绘画的重要特点。
可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与市民百姓的平凡生活终于接轨,这说明了什么通过今天的活动将会回答这个问题。
宋代风俗画里举世周知的杰作,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课件显示:《清明上河图》摹本
〔学生交流搜集的信息〕
A组:介绍作者生平。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宋徽宗时的宫廷画家。
少年时到京城汴京游学,后学绘画,是以反映城乡“市井小民”生活为题材的风俗人物画的杰出代表。
B组:介绍作品概况。
此画属绢本、长卷、水墨画。
纵厘米,横厘米,共画了各类人物810多个,牲畜90多头,树木170多棵。
集中反映了在清明节这一天北宋政治经济中心汴京(即今天开封)繁盛热闹的景象,展示了当时各阶层的生活风貌。
C组:介绍作品绘画技巧、布局。
全画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共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是市郊景象,第二段汴河码头,第三段是街市。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很全面,这幅画卷从汴京城东水门外七里处的城郊画起,经过热闹的市区,一直画到西水门外的皇家花园金明池。
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画到底画了什么有些什么特点让我们一同来领略《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绮丽风光吧!
〔赏析古画〕
出示课件:〔画面分三段逐断显示〕学生先观察、分析画面内容,教师补充。
生:市郊田野:画了薄雾、树林、农舍、农田、赶集的人们、运货的骡马。
大船景物清新,富有活力。
师:疏林薄雾掩映着农舍酒家,阡陌纵横、田亩井然。
路上人来人往,有的骑着马在悠闲地赏春踏青,有的则匆匆赶着牲口赶路,以谋生计。
生:汴河两岸:画了屋宇、古柳、茶肆、船只、拱桥、车马、行人及船工,一派繁忙喧闹景象。
师:河面宽阔,几十艘货船散布其间,有的停泊在岸上,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一座巨型的木拱桥横跨在河上,宛若一道飞虹,将两岸街市相连,人们称它为“虹桥”。
生:街市画有酒楼茶肆、宅第店铺、市招、士农工商一派繁荣昌盛景象。
师:街市:城内街市交错纵横,房屋鳞次栉比,酒楼店铺百
肆杂陈,招牌幡幌目不暇接,饮食百货应有尽有。
《清明上河图》通过这样三段组成了一个统一的画面,从商业、交通、漕运、建筑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角度再现了北宋时期都城汴梁的繁华。
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内容丰富,技法精湛,画面的远近、疏密、动静,繁简安排得当,笔画浑然一体,宛如一首宏伟而又和谐的交响乐。
我们通过仔细观察,为进一步去体验宋代都城的生活,咱们来个“北宋汴京游览见闻”大讨论吧!
〔探究问题〕
以宋代社会生活为课题,仔细观察、分析,可充分发挥想象,只要言之有理,都可表扬或鼓励,答案可多种多样。
①有人认为这幅图描绘的是清时时节的情况,所以称为《清明上河图》;也有人认为它因描绘汴京的清明坊而得名,或者是指当时政治清明的意思。
你同意哪种意见从图中找出证据来证明你的见解。
②《清明上河图》上各行各业的人物都有,你能从衣着、神态等方面判断画中人物的职业和身份吗
③宋代流行哪些娱乐活动古代居民的服饰、生活跟现在有何异同
④从《清明上河图》能看出汴京是当时全国性的商品集散地吗
〔班上交流,适时指点〕
老师给予适当指点,特别是学生容易忽视的部分,老师给予补充;学生分析判断错的,老师要予以纠正。
同学们,此图作者用“鸟瞰法”来表现当年开封的繁华,汴河运输的忙碌,宋代房舍建筑的特征,各阶层的服饰,艺人的精彩表演,南方的船只、北方的各种车辆、西北的骆驼商队,各色店铺和酒楼瓦肆等,笔笔精到,一丝不苟,达到了生动明确,惟妙惟肖的境界。
有人说看了这幅画卷,“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其内容之丰富,描绘之真实,绘画技术之高超,又特别是作品的思想性,他表现了当时社会风俗、人民的生活面貌和劳动者的艰苦生涯,这是当时绝无仅有的。
请同学们把自己融入历史,选一定画面来配文,假设自己生活在北宋,体验当时人观当时景,当时人记当时事的感觉,以小
故事、小品、人物对话等形式,要有合理的想象,独到的创意,活化的历史陈迹,说明一种历史问题,反映一种历史现象,一定注意不能脱离“北宋”这一历史时期。
〔学生讨论准备〕
〔学生表演〕
让我们随着同学们的表演,一起去感受当年汴京的繁华与喧闹。
活动评价
对学生在班级交流会中的参与程度进行评价,评出优胜小组和最佳个人。
活动总结
(启发)请回顾,这节课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赏析,我们在画中看到了哪些东西了解了哪些有关宋代生活的情况教师小结:堪称国粹的《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展现了宋代开封城生动的历史画面,是世界艺术长廊里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来收集历史信息,知道了历史信息的来源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文字外,还可以是传说、绘画等。
这节课上,我们运用了观察法收集历史信息,了解到宋代社会生活的有关情况,也了解了一些绘画的基本知识,初步培养了同学们的审美能力,扩大了知识面,同时,我们也为祖国古老灿烂的文化而骄傲和自豪。
活动延伸
从辽宋夏金元社会风俗画中任选一幅,配写一段富有历史感的,饶有趣味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