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美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中国美术鉴赏》第四章第二节《宋代绘画艺术》,详细内容为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3. 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清明上河图》,培养其美术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投影仪、教学挂图。

学具:笔记本、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展示宋代绘画艺术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特点。

(2)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清明上河图》吗?它是一幅什么样的画作?”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内容:(1)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

(2)通过PPT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局部放大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画作中的细节。

(3)讲解《清明上河图》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发画纸、彩笔,让学生尝试临摹《清明上河图》局部。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临摹心得。

4. 例题讲解:(1)展示《清明上河图》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分析其艺术特点。

(2)讲解如何从多角度欣赏《清明上河图》。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其他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清明上河图》,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清明上河图》2. 内容:(1)历史背景(2)艺术特点(3)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形象,并从多角度进行欣赏。

2. 答案:(1)人物形象分析:如市井小民、官员、僧侣等。

(2)多角度欣赏:如构图、线条、色彩、透视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通用12篇)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通用12篇)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结合课文理解“阡陌、风俗世情、参差、茶肆、车水马龙、鳞次栉比、摩肩接踵、戛然而止、鸟瞰、惟妙惟肖、市井”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

(1)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

(2)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

3、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综合概括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品味《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风俗世情之美。

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情朗读,感受《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美。

(二)学生学法通过自学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体会图画表现出来的美。

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地位。

(二)难点1、了解图画对北宋风俗世情的表现。

2、对重点句“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的理解。

(三)解决办法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感情朗读解决重难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1、启发学生想象图画的美。

2、引导学生学文,讨论交流,相机指导。

(二)学生活动设计1、通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重点问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

3、学生质疑问难。

五、教学步骤(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我国的古代文化光辉灿烂,在浩瀚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灿的明珠。

(板书课题)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跟随作者来领略《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绮丽风光。

大班美术教案《清明上河图》

大班美术教案《清明上河图》

大班美术教案《清明上河图》一、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之美。

2.增加孩子对油画艺术的认识和兴趣。

3.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意义和艺术特点。

2.学习使用不同的笔画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纹理。

难点1.理解《清明上河图》的文化内涵。

2.技巧组合笔画,在绘画中表达感情与情感。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内容1.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背景,讲解其历史意义和画家思想。

2.演示物体原型的绘制。

如:小桥、街道、房屋、河流、树木等。

3.指导学生以不同的笔画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纹理。

4.整合各部分进行创作。

方法1.利用影像资料和文字来了解国画的基本构成和表现方法。

2.指导学生多余香港博物馆,北京故宫等地观摩和感受优质文化知识。

3.通过画家讲述,小组合作,交谈等方式提高学生绘画技能并自由创作。

四、教学准备1.清明上河图富丽堂皇宣传海报。

2.国画纸、国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展示播放设备—听课教室的多媒体及苹果手提电脑。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了解《清明上河图》1.让孩子们观看海报,并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和特点。

让他们感受到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

第二步:绘制物体原型2.演示如何绘制小桥、街道、房屋、河流、树木等各种物体原型,并指导孩子们模仿绘制。

第三步:学习不同的笔画3.教授各种不同的笔画的使用方法,并让孩子们反复练习以熟练掌握。

第四步:整合各部分创作4.让孩子们在自由发挥的基础上,整合绘制好的物体,进行整体创作。

要求较高,需要他们运用到之前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第五步:展示成果5.让孩子们展示他们的成果,并互相欣赏、评论。

六、教学评估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检查”,可采取肢体语言,小组交流、对自己创作的直观认知并听取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图片的评价,以便及时纠正调整教学的因素。

七、教学反思1.学生理解《清明上河图》的时间有限,在下一次补课中应加强讲解;2.现在孩子们看到的是影像,一些线条的表达颜色过于简单,下一步应该加强线条营造能力;3.由于时间问题,学生对于如何运用国画笔法在自己的图片上表达自身的情感还不能完全表达。

美术教案《清明上河图》

美术教案《清明上河图》

美术教案《清明上河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历史长河》中的第2课《走进名画》,详细内容为欣赏和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这幅名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欣赏和分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其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新课内容(1)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

(2)分析《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

(3)欣赏《清明上河图》的局部画面,引导学生观察画中人物、建筑、景物等细节。

3. 例题讲解以《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为例,分析其线条、色彩、构图等特点。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选择《清明上河图》中的局部画面进行临摹,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清明上河图》2. 内容:(1)历史背景(2)艺术特点(3)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清明上河图》为题材,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绘画、剪纸、泥塑等形式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清明上河图》的书籍和资料。

(2)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欣赏其他名画作品。

(3)开展以“走进名画”为主题的美术实践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

美术教案《清明上河图》

美术教案《清明上河图》

美术教案《清明上河图》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作者张择端的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3.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激发学生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1.《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色。

2.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画面内容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

2.培养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幅画吗?它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和作者。

二、新课导入1.教师详细讲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作者张择端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2.引导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分析其表现手法。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哪些场景?它们有什么特点?”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四、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清明上河图》的部分细节,引导学生分析其表现手法。

2.学生观察并描述《清明上河图》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艺术特点。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搜集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资料,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作者张择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作者张择端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

这幅画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被誉为“千年的史诗”。

二、《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张择端,字正甫,号愚谷老人,北宋时期著名画家。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3篇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3篇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比较详尽地评介了我国古代一幅极其珍贵的绘画作品的内容、特点及其重要价值。

全文结构紧凑,语言生动精练,把这幅名画写得具体、细致,栩栩如生。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描述画面的部分。

2、基本读懂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及其在我国绘画史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感悟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

教学重、难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并想象画面内容,激发学生对古代灿烂文化的热爱。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将通过阅读一篇课文来欣赏一幅世界名画——《清明上河图》。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这幅画是我国艺术瑰宝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幅画到底画些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呢?读了课文,我们就会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己试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注意读准带注音的字的字音。

2、指名读课文,正音指导。

三、快速阅读,整体感知1、默读思考:这幅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它有些什么特点?2、讨论、交流⑴、这幅画画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描绘市郊的景象,第二部分描绘了汴河上和河面的拱桥上的一派繁忙的景象,第三部分描绘了汴河两岸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⑵、这幅画的特点:利用鸟瞰的构图方式,将浩大繁复的场面置于长不过两丈、高不过一尺的画面上,无论状物画人,笔笔精到,一丝不苟,惟妙惟肖。

四、精读重点段落,想象大意1、从描述图画内容的三段文字中,自选喜欢的一段,读熟读懂。

2、讨论交流读懂的内容和不明白的问题。

3、自己练习口头描述图画中所画的场景,描述时尽量加上自己的想象。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第2课《清明上河图》。

本课详细内容为:欣赏《清明上河图》,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了解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高度成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 通过分析《清明上河图》的构图、人物、场景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历史背景下的意义。

教学重点:观察和分析《清明上河图》的构图、人物、场景等,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的部分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这幅画的名称和背景。

2. 新课内容:(1)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张择端。

(2)分析《清明上河图》的构图、人物、场景等艺术特点。

(3)讲解《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清明上河图》的部分画面进行临摹。

(2)临摹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以《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为例,讲解如何观察和分析人物的表情、动作、服饰等。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六、板书设计1. 《清明上河图》2. 内容:(1)历史背景:北宋时期,汴京(今开封)繁荣景象。

(2)作者:张择端(3)艺术特点:长卷式构图,精细描绘人物、建筑、场景。

(4)创作意图:反映社会现实,展现民间生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临摹《清明上河图》的部分画面。

(2)分析并描述《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

2. 答案:(1)见学生临摹作品。

(2)见学生描述性文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欣赏更多古代绘画作品。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设计完整版优质课件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设计完整版优质课件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设计完整版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中国美术史》第六章第二节,《宋代绘画与风俗画》。

详细内容为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通过分析此画作,使学生了解宋代社会生活与风俗画的特点,掌握《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画面内容,掌握其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艺术特点、历史价值。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和分析画作,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清明上河图》高清图片、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宋代画作,引导学生关注宋代绘画艺术,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清明上河图》。

2. 新课导入:介绍张择端及其创作背景,展示《清明上河图》高清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画作的魅力。

3. 课堂讲解:(1)画面内容分析:引导学生从人物、建筑、场景等方面分析画作内容,了解宋代社会生活。

(2)艺术特点讲解:讲解《清明上河图》的构图、线条、色彩、技法等方面的特点。

(3)历史价值探讨:讨论《清明上河图》在宋代绘画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根据《清明上河图》中的某一场景,进行现场绘画创作。

5. 例题讲解:选取画作中的典型人物或场景,分析其绘画技法,并进行现场演示。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某一细节,并进行绘画实践。

六、板书设计1.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2. 内容:(1)作者:张择端(2)创作背景:宋代社会生活(3)画面内容:人物、建筑、场景(4)艺术特点:构图、线条、色彩、技法(5)历史价值:宋代绘画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清明上河图》为素材,进行一次绘画创作。

《清明上河图》教案范文(通用10篇)

《清明上河图》教案范文(通用10篇)

《清明上河图》教案《清明上河图》教案范文(通用10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明上河图》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清明上河图》教案篇1活动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配文,拓宽学生对国画发展史的知识层面,从南北朝、隋、唐的人物画、山水画、宗教画,发展到宋元时期风俗画的出现并日益增多。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与市民百姓的平凡生活终于接轨,这说明了什么?通过活动,将会回答这个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配文字说明的活动,在图与文的转换过程中,加深对宋代社会情况的了解,培养学生从历史绘画作品中寻找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对历史绘画作品的欣赏水平,发展同学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丰富同学们的历史想象能力,展示同学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活跃的内心世界。

德育目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了解,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1.尽量寻找《清明上河图》的摹本一幅。

2.在教师指导下,分大组讨论《清明上河图》画面所反映的历史信息,选定准备配文的画面,研究配文的形式,进行组内分工。

活动要求1.在配文的创作中,要把自己融入历史,假设自己生活在北宋,体验当时人观当时景,当时人记当时事的感觉。

2.文字体例不限,可以是解说词、小故事、书信、人物对话等,要有合理的想象、独到的创意,活化的历史陈迹,要能说明一个历史问题,反映一种历史现象,但一定要注意:不能脱离“北宋”这一历史时期。

活动步骤教师:五代的绘画,在唐代灿烂辉煌的基础上,继续蓬勃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两宋时期,中国绘画又出现了新的高峰。

两宋的绘画同五代一样,山水画,花鸟画空前兴旺,发展成格调高雅、神韵超然的文人画。

小学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小学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以《清明上河图》为主题,引导学生学习古代绘画艺术的鉴赏和创作。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
首先,《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幅具有很高艺术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这幅画的背景了解并不深入,今后在导入环节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背景知识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对人物描绘进行详细讲解,如表情、动作、服饰等,让学生学习如何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景物表现,如建筑、树木、河流等,掌握古代绘画中自然景观的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
(1)理解《清明上河图》中的长卷式构图,掌握其特点及表现手法;
(2)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描绘,如何通过表情、动作、服饰等表现人物特点;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在美术鉴赏方面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绘画艺术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学习《清明上河图》,使学生能够:
1.理解并尊重我国传统文化,认识到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
2.学会观察、分析、比较绘画作品,提高审美判断能力;
3.感受画家在构图、人物描绘、景物表现等方面的巧妙构思,培养自己的绘画表现技巧;
(3)把握作品中的细节描绘,如建筑、树木等,理解画家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
(4)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克服创作过程中的困难。
举例说明:
-针对长卷式构图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采用实物演示、图片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长卷式构图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在分析人物描绘时,教师可以挑选典型人物形象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表情、动作、服饰等特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清明上河图》 优秀教案

《清明上河图》 优秀教案

《清明上河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绘画特点。

2.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清明上河图》的绘画特点,提高欣赏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清明上河图》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清明上河图》的部分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2)简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及创作背景。

2.课程讲解(1)展示《清明上河图》全图,让学生整体感受画面。

(2)分析《清明上河图》的绘画特点:①线条流畅,富有韵律感;②构图严谨,画面饱满;③细节丰富,人物生动;④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3)讲解《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历史场景,如市井生活、宫廷建筑、交通工具等。

3.观察分析(1)组织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中的细节,如人物服饰、建筑风格等。

(2)引导学生分析《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如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等。

4.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场景进行模仿创作。

(2)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创意,完成作品。

5.作品展示与评价(1)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四、教学反思1.在讲解《清明上河图》的细节时,可适当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更积极参与;2.在实践活动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更多绘画技巧,提高作品质量;五、课后作业2.选择《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场景,进行模仿创作,并附上创作心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清明上河图》,激发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清明上河图》的绘画特点,提高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设计对话和活动:1.教师展示《清明上河图》的细节部分,如人物、建筑、市井生活等。

2024年清明上河图的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

2024年清明上河图的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

2024年清明上河图的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五单元《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第2课《清明上河图》。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构图技巧以及画作所反映出的宋代社会生活与经济状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认识这幅画的艺术价值。

2. 通过分析《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清明上河图》的构图技巧及其所反映的宋代社会生活与经济状况。

教学重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挂图。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叫什么名字吗?它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2. 新课讲解(1)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2)分析《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3)讲解《清明上河图》的构图技巧;(4)探讨画作所反映的宋代社会生活与经济状况。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清明上河图》中的某一场景或人物,分析其艺术特点及所反映出的社会生活。

4. 例题讲解以《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为例,讲解人物绘画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用画笔在画纸上描绘《清明上河图》中的某一场景。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清明上河图》2. 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3. 内容:(1)历史背景(2)艺术特点(3)构图技巧(4)社会生活与经济状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内容,选择《清明上河图》中的某一场景进行描绘,并简要介绍其艺术特点。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并给出指导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了解《清明上河图》,了解其他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

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

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8课《古韵清风——中国古代绘画欣赏》,以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赏析对象。

教材详细内容为: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学习欣赏中国古代绘画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绘画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清明上河图》,理解其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学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的部分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这幅画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

(2)通过PPT展示全图,引导学生从构图、线条、色彩、人物表情等方面进行欣赏。

3. 例题讲解:以《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为例,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角度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临摹,并尝试用美术术语进行描述。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六、板书设计1. 《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2. 内容:(1)历史背景(2)艺术特点(3)构图、线条、色彩、人物表情(4)欣赏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不少于200字描述你对《清明上河图》的感受。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形象,归纳其特点。

2. 答案:(1)学生个人感受。

(2)人物形象特点:线条流畅、表情生动、衣纹飘逸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清明上河图》,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中国美术史》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清明上河图》的鉴赏分析。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创作的一幅长卷,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作者及画面内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 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细致观察,培养学生对细节的把握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探讨《清明上河图》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清明上河图》中的细节描绘和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作者简介、画面内容及其艺术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学课件。

学具:笔记本、画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清明上河图》的高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背景介绍: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以及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

4. 艺术特点讲解:详细讲解《清明上河图》的构图、用笔、色彩等艺术特点,举例分析画面中的经典细节。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绘制一幅简化的《清明上河图》。

6. 例题讲解:分析《清明上河图》中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如市井生活、建筑风格等。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清明上河图》鉴赏2. 内容:作者:张择端时期:北宋画面内容:汴河两岸繁华景象艺术特点:构图、用笔、色彩、细节描绘七、作业设计2. 答案示例:市井生活中人物服饰多样,展现出北宋时期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深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知识,开展相关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尤其是构图、用笔、色彩和细节描绘。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3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3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创作的一幅长卷,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瑰宝。

教材以这幅作品为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清明上河图》的背景知识、画面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认识,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但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深入了解还不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知识,掌握画面内容,认识其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清明上河图》的背景知识、画面内容、艺术特色。

2.难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知识、画面内容、艺术特色。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分析其艺术特点。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清明上河图》的认识和感受。

4.实践法:让学生尝试临摹《清明上河图》,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清明上河图》相关资料。

2.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画纸、画笔等。

3.素材:其他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供学生比较和欣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幅作品。

简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详细讲解《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包括人物、建筑、山水等元素。

分析画面中的细节,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精细工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清明上河图》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分析作品。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清明上河图》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清明上河图》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清明上河图》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2.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幼儿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

3.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让幼儿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基本内容,学会观察和描绘画面。

2.难点:引导幼儿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

三、教学准备1.教学图片:《清明上河图》2.绘画材料:水粉颜料、画纸、画笔3.教学辅助材料:剪刀、胶水、彩纸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清明上河图》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幅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教师简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和画面内容。

2.观察与讨论(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如人物、建筑、交通工具等。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画面细节。

3.绘画创作(1)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水粉颜料描绘《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

(2)教师指导幼儿分组进行绘画创作,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描绘。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成品展示(1)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邀请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活动的收获,如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绘画技巧的掌握等。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如团队合作、审美体验等。

五、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清明上河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观察和讨论,幼儿对画面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在绘画创作环节,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

但部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幼儿的指导。

3.成品展示环节,幼儿能够自信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学会评价他人的作品。

但评价过程中,部分幼儿表现出一定的拘谨,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幼儿的表达能力培养。

4.本次活动在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

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

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中国美术鉴赏》教材第四章《宋代绘画艺术》第三节《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张择端的生平简介、《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构成、艺术特色以及历史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张择端的生平及其在宋代绘画艺术中的地位,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

2. 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鉴赏,使学生掌握其画面构成、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宋代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构成、艺术特色及其历史价值。

教学重点:张择端的生平简介、《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构成和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学PPT、实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这幅画描绘了哪个时期的场景?画家是谁?画面中有哪些有趣的事物?”2. 背景介绍:介绍张择端的生平及其在宋代绘画艺术中的地位。

3. 作品分析:详细讲解《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构成、艺术特色,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画面内容。

4.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清明上河图》的场景,设计一个小故事,并用自己的画笔进行创作。

5. 例题讲解:选取《清明上河图》中的典型场景,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其历史价值。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建筑、交通工具等元素,并进行鉴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生平简介画面构成艺术特色历史价值2. 实践环节:创作小故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清明上河图》的场景,创作一个有趣的故事,并用画笔进行描绘。

2. 答案示例:故事:宋代东京城内,繁华的市井之中,一位卖油郎因不慎将油瓶打翻,引发了一场热闹的追逐。

画作:描绘追逐场景,展现宋代市井生活的繁华。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以中国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为例,让学生了解北宋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作者张择端的艺术手法。

教材章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三子目《世俗生活中的艺术》部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艺术特点。

2. 分析画面内容,认识北宋时期社会生活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欣赏和分析名画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艺术特点。

难点:分析画面内容,认识北宋时期社会生活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画作《清明上河图》高清图片、画册。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猜猜看”游戏引入,展示几幅古代画作,让学生猜测哪幅是《清明上河图》。

2. 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北宋时期,社会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作者张择端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这幅画作。

3. 分析画作艺术特点:长卷式构图,采用散点透视法,细腻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的繁华景象。

4. 解读画面内容:画面分为三段,分别是农村景象、汴河码头、城市街道。

引导学生关注农村与城市的区别,以及画面中的人物、建筑、船只等元素。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画作中的有趣细节,如人物表情、动作、服饰等,分享讨论成果。

6. 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剪下画作中的一个场景,组合成一幅新的画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清明上河图》1. 作者:张择端2. 创作背景:北宋时期,社会繁荣,市民阶层壮大3. 艺术特点:长卷式构图,散点透视法,细腻描绘4. 画面内容:农村景象、汴河码头、城市街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描述《清明上河图》中的一段场景,并谈谈你对这幅画的认识。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欣赏《清明上河图》,使学生了解了北宋时期的社会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四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四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作者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观察《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分析其构图、色彩、人物造型等特点。

学习用绘画或手工的方式表现《清明上河图》中的局部场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清明上河图》。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展示与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掌握其构图、色彩、人物造型等方面的表现方法。

引导学生用绘画或手工的方式表现《清明上河图》中的局部场景。

2.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表现《清明上河图》的风格和特点,同时体现学生的创意和个性。

引导学生在创作中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清明上河图》的图片、视频资料。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橡皮、水彩笔、油画棒、卡纸、剪刀、胶水等。

一些与《清明上河图》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收集一些与《清明上河图》相关的图片或资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一段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这幅作品的魅力。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幅画叫什么名字吗?它描绘了什么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引出课题:《清明上河图》。

2.讲授新课(15分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和作者。

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年代、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张择端的生平事迹。

让学生了解这幅作品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分析《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和艺术特点。

教师展示《清明上河图》的高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人物、建筑、交通工具、自然景观等元素。

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人物造型等特点,让学生体会其艺术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上河图》美术教学设计
福建省林润生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中想象,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内容特点。

学习专题研究,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教学重点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包括邮票)和光盘,有条件的可要求上网。

教师准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应准备光盘或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课时(也可用课时,详见后面的说明)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导语: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作了具体的介绍。

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问题答案,然后小组交流。

问题是:这幅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它有些什么特点?(答案要点:这幅画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市郊景象,第二部分描写繁忙的汴河码头,第三部分描写热闹的街市。

绘画的规模宏大,场面繁杂,而且状物画人,笔笔精到,一丝不苟,达到生动明确,惟妙惟肖的境界。

)三赏读,展开想象教师:(张贴挂图或播放光盘《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明上河图》中的美丽风光。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

四美读,表达情感教师: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图的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其他同学听。

(朗读市郊景象这部分内容,开始时语调宜舒缓;朗读汴河两岸语气渐趋热烈;繁华街市更为热烈。

)第二课时五尾段导入,了解专题教师:课文最后一段点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学术意义,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请同学们把课文最后一段读一读,想想这幅图画在哪些方面,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形象资料。

学生读书思考。

六小组合作,探究专题教师:接下来分小组学习,每个小组自定一个专题,如风俗人情,又如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然后从画图上认真地查找,用心分析画图上的内容,把符合专题的内容一一找出来。

学生看老师播放的光盘或从画图上查找。

有条件的可指导学生上网查找。

七班上交流,适时指点班上汇报时,老师要给予适当指点,特别是学生容易忽视的部分,老师要给予补充;,学生分析判断错的,老师要予以纠正。

风俗人情:一是游戏活动,有野台戏耍猴戏僧侣拳击说书走钢丝走绳打花鼓和尚杂耍斗百草傀儡戏相朴等;二是清明活动,如打秋千放断鸢插柳春游野宴扫墓军中射柳;市招类,如特别标志(酒帘饭铺晃子接骨店香蜡铺笔墨店鞋店杂货店),又如饮食类市招(官盐糖房糟熏海味蜜饯羊肉茶点小吃店),又如公家机关市招(官厅状元府)。

桥梁建筑:茅屋瓦屋华屋殿宇庙摊子战台桥(八字型拱型平板硬桥)墙牌坊。

道路交通:船(帆船画舫游艇木筏渡船官船);车(独轮车双轮车四轮车);轿子(二人小轿花轿驳轿官轿);骆驼。

人际关系:做生意的商贾,骑马的官吏,看街景的士绅,叫卖的小贩,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街巷小儿,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

八独立构思,撰写专题报告以《中的风俗人情者》或《国的桥梁建筑者》,或……,写一篇专题研究报告。

(说明:如果条件较差的班级,即缺乏《清明上河图》光盘课件较完整的《清明上河图》图片的班级,可不上第课时,教学目标中相应
减去第条)《清明上河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