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清明上河图(大姚教学范式教案)
清明上河图优秀教案
清明上河图优秀教案【篇一:清明上河图欣赏教案】清明上河图欣赏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清明上河图》是课本第一页的内容,也是每学期开学第一次美术课必不可少的欣赏内容。
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已有过多次欣赏美术作品的经历,所以本次欣赏活动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的运用美术的眼光进行学习。
同时认识“风俗画”这一绘画题材。
同时本课的欣赏学习对下次《我们的社区》的绘画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作品认识“风俗画”这一绘画题材,培养学生对名家作品的理解与感受,知道欣赏一幅美术作品要了解哪些信息,如何去欣赏。
分析欣赏画家在表现人物动态、人物表情、线条等方面的独到之处。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理解如何欣赏一幅美术作品。
在欣赏中以“整体——局部——整体”的欣赏顺序,引导学生发现、质疑、并通过讨论和探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与探究,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感悟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认识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树立保护文物、保护历史遗迹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初步感知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通过画面人物的冲突来解决画幅与内容的矛盾是中国古代风俗画的一个特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节的《清明上河图》,全面认识中国古代风俗画。
3.学会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努力使学生的视、听、思有机地结合,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2、选用《清明上河图》长卷慢放一遍,听解说。
再倒放一遍,比较各画段表现民俗风情的不同,重点欣赏“虹桥”一段,根据需要进行画面局部处理放大,最后全卷配乐以录像形式再次放映一遍,加深理解。
3、为启迪学生思维,理解“鸟瞰”,并了解清明上河图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在线播放一段库6网的视频——《麦兜响当当》中的动画片段〔鸟瞰、3d版清明上河图〕其他准备:100*25厘米的纸,上汇表格2行,8列,用于总结板书清明上河图〔局部〕挂图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今天要上一节欣赏课。
清明上河图教案
清明上河图教案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所画的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其绘画技巧独特、题材新颖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学习,了解北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领略古代都市的繁荣景象。
一、教学目标: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及内容。
2.能够分析绘画中的人物形象、建筑、生活场景等细节。
3.培养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
4.了解北宋社会的生活特点。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清明上河图》图片、多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素描纸、铅笔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古代绘画介绍(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代绘画的发展及其特点,引导学生对绘画艺术产生兴趣。
2.展示:《清明上河图》(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全貌,学生可以自由观看。
3.讲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及内容,着重介绍其中的人物形象、建筑、生活场景等细节。
4.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自由讨论《清明上河图》中有关生活场景的细节,如:人物的衣着、交通工具、建筑的风格等,发现其中的趣味和亮点。
5.学生发言(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介绍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讨论,扩展学生的思维。
6.欣赏与分析(15分钟)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观察《清明上河图》的各个细节,并对其中的一幕或一部分进行分析和解读。
7.思辨与展示(20分钟)学生们用素描纸和铅笔,对《清明上河图》中的一部分进行绘制,并解释图中的元素意义。
8.总结提问(5分钟)教师对学生提问,总结《清明上河图》的学习内容,以及对北宋社会的认识。
四、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或艺术家来学校进行《清明上河图》的讲解或艺术表演。
2.学生可以根据《清明上河图》的题材和风格,进行创作,体现自己对古代都市生活的理解和想象。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精神得以传播,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对北宋社会生活有着更深入的了解。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通用12篇)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结合课文理解“阡陌、风俗世情、参差、茶肆、车水马龙、鳞次栉比、摩肩接踵、戛然而止、鸟瞰、惟妙惟肖、市井”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
(1)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
(2)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
3、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综合概括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品味《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风俗世情之美。
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情朗读,感受《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美。
(二)学生学法通过自学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体会图画表现出来的美。
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地位。
(二)难点1、了解图画对北宋风俗世情的表现。
2、对重点句“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的理解。
(三)解决办法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感情朗读解决重难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1、启发学生想象图画的美。
2、引导学生学文,讨论交流,相机指导。
(二)学生活动设计1、通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重点问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
3、学生质疑问难。
五、教学步骤(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我国的古代文化光辉灿烂,在浩瀚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灿的明珠。
(板书课题)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跟随作者来领略《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绮丽风光。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美术史》第四章《宋代绘画》,详细内容为《清明上河图》的鉴赏分析。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创作的一幅长卷,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作者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2. 培养学生鉴赏和分析中国古画的能力,特别是对宋代绘画风格的认识。
3. 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深入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细节描绘和构图技巧。
教学重点: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宋代绘画风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高清《清明上河图》图片。
学具:笔记本、画纸、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清明上河图》的高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场景和人物,引发他们对这幅古画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背景、作者张择端的生平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分析画作的构图、笔法和色彩运用,解读画中的丰富细节。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从画中选取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探讨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
4. 例题讲解: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描绘、建筑表现和风俗习惯,讲解其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临摹《清明上河图》中的某一局部,感受古人的绘画技巧,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清明上河图》鉴赏2. 内容:作者:张择端时期:北宋地点:东京汴京艺术特点:细致描绘、繁而不乱、人物生动、建筑雄伟历史价值:反映宋代都市生活、传承传统文化七、作业设计2. 答案要点:画作背景及作者简介构图、笔法、色彩分析人物、建筑、风俗描绘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理解程度,了解他们在鉴赏和分析古画方面的困难,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参观博物馆,实地欣赏《清明上河图》等古画,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清明上河图课文教案范文(精选5篇)
清明上河图教案清明上河图课文教案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上河图课文教案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明上河图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优秀绘画作品,感受画面所表现的繁荣与热闹。
2、欣赏画面上的人、物及人们的活动,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画面的美。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1、挂图16号。
2、家长帮助幼儿了解北宋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历史朝代,它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所在位置。
3、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主题。
小朋友,你们清明的时候会和家里人做什么?你知道古时候的人们清明节期间做些什么吗?我这里有一幅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的画,名字叫《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人们在清明节期间的活动。
这幅画很长,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部分画面。
(教师事先准备有关张择端的相关事迹)二、欣赏整体画面。
教师出示挂图,提问: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地方?看来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热闹,繁荣)三、欣赏画面中的人和物。
幼儿观察讨论。
提问:画面中桥上、桥下及桥边各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表情怎样?他们的穿着打扮和我们有什么不同?那时候人们使用哪些交通工具?那时候的房子是什么样的?你见过这样的房子吗?在哪里见过?和现在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不同?集体交流,进一步欣赏。
各种人:桥上的行人、卖东西的人、看热闹的人、桥下的人、船上的人、桥边店里的人。
各种交通工具:毛驴、马、独轮车、轿子、船等。
各种建筑:桥、茶馆、饭店等。
四、总结。
这幅画描绘的是一千年前北宋都城汴京(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桥头繁荣热闹的景象。
这幅画总长528.7厘米,一共画了1643个人,每个人做的事情都不一样。
传统文化教育之《清明上河图》教案
传统文化教育之《清明上河图》教案教案引言《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幅卷轴画之一,它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今天的开封市)的日常场景,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卷轴画早已成为独具特色、展现中华文明的文化载体。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对于中华文明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篇文章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设计传统文化教育之《清明上河图》教案。
一、教学目标1、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文化价值;2、掌握《清明上河图》中各种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3、通过阅读文献和图片,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
二、教法教材1、教法(1)引导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是以学生的自我探究和发现为基础的教学方式。
在学习《清明上河图》时,我们可以先给学生放映一段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根据学生的问题和疑惑,灵活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和发现。
(2)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复杂的思考和交流,达到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目标。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引领学生一步步发现各种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2、教材教材部分,除了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认知能力选择相关的视频、图书、阅读材料以外,在设计教材时可以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体验清明上河的场景和文化背景。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文化认知。
三、教学过程1、带领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带领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可以采用引导式教学的方法,在欣赏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从中引出一些关键的历史、文化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中的画面进行推断和猜测。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在欣赏了《清明上河图》之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入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于所画出来的生活场景和人物进行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画面进行联想及推测人物的经济状况、生活方式、文化特点等。
小学语文教案清明上河图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教案《清明上河图》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时代背景及其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地位。
(2)通过观察和分析,学会欣赏《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古代绘画的鉴赏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汇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时代背景及其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地位。
2. 学会欣赏《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 分析《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理解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2. 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清明上河图》的图片、相关资料和PPT。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内容。
(2)简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时代背景及其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地位。
2. 欣赏作品(1)引导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细节,分析其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2)学生分享自己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和评价。
4. 实践环节(1)学生根据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进行绘画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传承与保护,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尊重。
2. 推荐学生参观博物馆或相关展览,加深对古代绘画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七、作业布置1. 结合课堂学习,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清明上河图》的学习心得。
《清明上河图》教案范文(通用10篇)
《清明上河图》教案《清明上河图》教案范文(通用10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明上河图》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清明上河图》教案篇1活动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配文,拓宽学生对国画发展史的知识层面,从南北朝、隋、唐的人物画、山水画、宗教画,发展到宋元时期风俗画的出现并日益增多。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与市民百姓的平凡生活终于接轨,这说明了什么?通过活动,将会回答这个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配文字说明的活动,在图与文的转换过程中,加深对宋代社会情况的了解,培养学生从历史绘画作品中寻找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对历史绘画作品的欣赏水平,发展同学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丰富同学们的历史想象能力,展示同学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活跃的内心世界。
德育目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了解,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1.尽量寻找《清明上河图》的摹本一幅。
2.在教师指导下,分大组讨论《清明上河图》画面所反映的历史信息,选定准备配文的画面,研究配文的形式,进行组内分工。
活动要求1.在配文的创作中,要把自己融入历史,假设自己生活在北宋,体验当时人观当时景,当时人记当时事的感觉。
2.文字体例不限,可以是解说词、小故事、书信、人物对话等,要有合理的想象、独到的创意,活化的历史陈迹,要能说明一个历史问题,反映一种历史现象,但一定要注意:不能脱离“北宋”这一历史时期。
活动步骤教师:五代的绘画,在唐代灿烂辉煌的基础上,继续蓬勃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两宋时期,中国绘画又出现了新的高峰。
两宋的绘画同五代一样,山水画,花鸟画空前兴旺,发展成格调高雅、神韵超然的文人画。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比较详尽地评介了我国古代一幅极其珍贵的绘画作品的内容、特点及其重要价值。
全文结构紧凑,语言生动精练,把这幅名画写得具体、细致,栩栩如生。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描述画面的部分。
2、基本读懂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及其在我国绘画史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感悟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
教学重、难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并想象画面内容,激发学生对古代灿烂文化的热爱。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将通过阅读一篇课文来欣赏一幅世界名画——《清明上河图》。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这幅画是我国艺术瑰宝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幅画到底画些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呢?读了课文,我们就会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己试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注意读准带注音的字的字音。
2、指名读课文,正音指导。
三、快速阅读,整体感知1、默读思考:这幅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它有些什么特点?2、讨论、交流⑴、这幅画画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描绘市郊的景象,第二部分描绘了汴河上和河面的拱桥上的一派繁忙的景象,第三部分描绘了汴河两岸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⑵、这幅画的特点:利用鸟瞰的构图方式,将浩大繁复的场面置于长不过两丈、高不过一尺的画面上,无论状物画人,笔笔精到,一丝不苟,惟妙惟肖。
四、精读重点段落,想象大意1、从描述图画内容的三段文字中,自选喜欢的一段,读熟读懂。
2、讨论交流读懂的内容和不明白的问题。
3、自己练习口头描述图画中所画的场景,描述时尽量加上自己的想象。
六年级语文《清明上河图》教案范文
六年级语文《清明上河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感受古代绘画的魅力。
2.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画面中的线条、色彩和构图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艺术特点,感受古代绘画的魅力。
2.教学难点:分析画面中的线条、色彩和构图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局部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画面中的内容。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
2.了解背景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及创作背景。
讲述《清明上河图》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3.观察分析引导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的全景,关注画面中的线条、色彩和构图。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画面中的线条、色彩和构图技巧。
4.感受艺术魅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和人物。
邀请学生发挥想象,讲述《清明上河图》中的故事。
5.活动环节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局部画面,进行临摹或创作。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清明上河图》的信息。
布置作业:以《清明上河图》为题材,写一篇短文,描述画面中的场景或人物。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创作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魅力,达到了教学目标。
2.学生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热情。
3.教师在点评环节,注重鼓励和指导,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能力。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资源1.PPT课件:《清明上河图》局部画面、作者介绍、背景资料等。
2.纸张、画笔等绘画工具。
3.网络资源: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资料、视频等。
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程度。
2.学生对画面线条、色彩和构图技巧的分析能力。
3.学生在创作环节的表现。
《清明上河图》 优秀教案
《清明上河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绘画特点。
2.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清明上河图》的绘画特点,提高欣赏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清明上河图》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清明上河图》的部分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2)简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及创作背景。
2.课程讲解(1)展示《清明上河图》全图,让学生整体感受画面。
(2)分析《清明上河图》的绘画特点:①线条流畅,富有韵律感;②构图严谨,画面饱满;③细节丰富,人物生动;④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3)讲解《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历史场景,如市井生活、宫廷建筑、交通工具等。
3.观察分析(1)组织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中的细节,如人物服饰、建筑风格等。
(2)引导学生分析《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如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等。
4.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场景进行模仿创作。
(2)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创意,完成作品。
5.作品展示与评价(1)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四、教学反思1.在讲解《清明上河图》的细节时,可适当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更积极参与;2.在实践活动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更多绘画技巧,提高作品质量;五、课后作业2.选择《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场景,进行模仿创作,并附上创作心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清明上河图》,激发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清明上河图》的绘画特点,提高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设计对话和活动:1.教师展示《清明上河图》的细节部分,如人物、建筑、市井生活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上河图》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上河图》含反思大班教案《清明上河图》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欣赏画面上的人、物及人们的活动,感受画面的美,知道《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优秀绘画作品,感受画面所表现的繁荣与热闹,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清明上河图》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知道《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优秀绘画作品,感受画面所表现的繁荣与热闹。
2、欣赏画面上的人、物及人们的活动,感受画面的美。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1、挂图16号。
2、家长帮助幼儿了解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历史朝代,它的都城汴京所在位置。
3、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话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古时候的人们清明节期间做些什么吗?(吃青团,划龙舟,上坟祭拜先人,扫墓) ——在很早很早的古代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画家,他把汴京的人们在清明节期间的活动都画在了一幅很长很长的画卷上,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就是北宋张择端大师,这幅作品叫做清明上河图,它是我们中国十大名画之一,小朋友们看这就是清明上河图,你们见过这幅画吗?那我们现在就跟着优美的音乐来一起欣赏下这幅画二、欣赏整体画面。
1、教师出示挂图。
--这里描绘的是汴京郊野的风光,在郊野的小路上走来一群抬轿人,里面坐着一位老夫人,他们正踏青扫墓归来。
--这里描述的是汴河两岸小镇的风光。
在小镇上有一排排的房子,房顶是什么形状的?--接着往下看,这里有许许多多的什么,那木船在什么上停泊着啊这是一条河,这条河叫做汴河。
船身是有许多的点点还有横线组成的,船头尖尖的十分漂亮--在往下看看,横跨在汴河上的是一座弯弯的木质拱桥,这座桥弯弯的像什么这座桥弯弯的像彩虹,所以啊人们叫它虹桥---再往下看看,这里有一条街道。
街道上有许许多多的什么啊,街道两旁又有什么,那房顶是什么颜色的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们把街道也画成黑色那会怎么样---小朋友们再看看,这又是什么啊那这个呢牛和轿子都是我国古代的交通工具么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货车出租车一样。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中国美术史》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清明上河图》的鉴赏分析。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创作的一幅长卷,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作者及画面内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 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细致观察,培养学生对细节的把握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探讨《清明上河图》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清明上河图》中的细节描绘和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作者简介、画面内容及其艺术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学课件。
学具:笔记本、画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清明上河图》的高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背景介绍: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以及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
4. 艺术特点讲解:详细讲解《清明上河图》的构图、用笔、色彩等艺术特点,举例分析画面中的经典细节。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绘制一幅简化的《清明上河图》。
6. 例题讲解:分析《清明上河图》中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如市井生活、建筑风格等。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清明上河图》鉴赏2. 内容:作者:张择端时期:北宋画面内容:汴河两岸繁华景象艺术特点:构图、用笔、色彩、细节描绘七、作业设计2. 答案示例:市井生活中人物服饰多样,展现出北宋时期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深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知识,开展相关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尤其是构图、用笔、色彩和细节描绘。
清明上河图(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清明上河图(教案)课程简介本教案主要涉及到的内容为清明上河图,该图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一幅画,描绘了当时盛唐时期的生活和风情。
通过本课程,让学生了解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加深对中华画的认识,提高绘画水平和审美素养。
本教案适用于2022-2023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本课程大约需要12课时进行,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清明上河图的意义和文化价值2.清明上河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3.从人物、建筑、景物三个方面讲解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和表现方法4.学生实践绘制清明上河图的过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清明上河图,使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掌握中华画的构图和表现方法,提高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通过实践绘制提高手工能力和艺术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清明上河图的表现方法和构图技巧;•学生绘制清明上河图的过程。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清明上河图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清明上河图画卷;•绘画工具:毛笔、颜料、宣纸等;•教师制作的清明上河图PPT。
思路和步骤思路•理解画作:探究画作背景和含义;•技法讲解:讲解构图和表现技法;•练习实践:学生实践绘制清明上河图;•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讲解优缺点。
步骤第一课时1.教师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和艺术价值;2.展示清明上河图原作和绘制过程,让学生大致了解;3.教师讲解画作中的建筑、景物、人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第二到五课时1.教师分别从人物、建筑、景物三个方面讲解画作中的构图和表现方法;2.指导学生练习描绘人物、建筑、景物的素描技法,掌握构图方法。
第六到十一课时1.指导学生使用水墨进行绘制,注意构图和表现方法;2.讲解水墨表现技法,如干、湿、淋漓、淡写等;3.逐步引导学生完成清明上河图的绘制。
第十二课时1.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讲解优缺点;2.教师点评学生作品,提供建议和改进方案。
教学评价考核方式:1.学生绘制清明上河图的作品;2.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认识和理解;3.学生在绘画技巧和思维能力上的提高情况。
小学语文教案清明上河图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教案《清明上河图》优秀范文教学目标: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
2.通过观察和描述,掌握画面的构图和描绘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和时代背景。
2.观察和描述画面的构图和描绘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清明上河图》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2.运用适当的词汇和语言描述画面的细节和美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观察和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师简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发学生对这幅画的好奇和思考。
二、观察和描述(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注意构图和描绘技巧。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中的细节和美感,例如人物、建筑、山水等。
3.教师鼓励学生运用适当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讨论和分析(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清明上河图》的理解和感受。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或细节,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清明上河图》的时代背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和意义。
四、创作和展示(10分钟)1.教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一幅类似《清明上河图》的画作。
2.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和场景,运用适当的构图和描绘技巧进行创作。
3.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2.学生反思自己在观察、描述、讨论和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教师给予学生鼓励和反馈,强调对审美情趣和中国传统绘画欣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和时代背景,了解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学生可以尝试其他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学习和欣赏,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清明上河图 教案
清明上河图教案教案标题:《清明上河图》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清明上河图》,学生将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短视频展示《清明上河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向学生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主体:3. 分析《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和细节,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人物、建筑、动物等元素,并了解它们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画面中的场景、人物和细节进行解读和想象,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编写一个与画面相关的小故事或诗歌。
5. 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从中学习和借鉴。
拓展:6. 邀请一位艺术家或文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介绍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和特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7.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或博物馆,观赏其他中国传统绘画作品,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总结:8. 回顾学生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和体会,鼓励学生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喜爱。
9.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清明上河图》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评价学生小组作品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学习笔记和作品,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与《清明上河图》相关的书籍或文章。
3. 绘画和写作工具。
4. 讲座嘉宾或文化专家的联系方式。
5. 美术馆或博物馆的参观安排。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其他中国传统绘画作品,扩大他们的艺术知识面。
2. 组织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或艺术展览,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欣赏身边的艺术品,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与反思
24*《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结合课文理解“阡陌、风俗世情、参差、茶肆、车水马龙、鳞次栉比、摩肩接踵、戛然而止、鸟瞰、惟妙惟肖、市井”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
(1)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
(2)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
3.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综合概括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品味《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风俗世情之美。
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情朗读,感受《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美。
(二)学生学法通过自学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体会图画表现出来的美。
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地位。
(二)难点1.了解图画对北宋风俗世情的表现。
2.对重点句“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的理解。
(三)解决办法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感情朗读解决重难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1.启发学生想象图画的美。
2.引导学生学文,讨论交流,相机指导。
(二)学生活动设计1.通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重点问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
3.学生质疑问难。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六、教学步骤(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我国的古代文化光辉灿烂,在浩瀚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灿的明珠。
欣赏长卷(多媒体播放)(板书课题)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跟随作者来领略《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绮丽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字多媒体,指读。
汴梁、萌动、阡陌纵横、古柳参差、吆喝、握篙盘索、鳞次栉比、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戛然而止、鸟瞰、惟妙惟肖2.指读课文思考:课文都描绘了哪些地方的景象?(正音)(板书:市郊、田野、汴河、两岸、街市)3.学生质疑。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美术史》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清明上河图》的赏析与解读。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一幅长卷,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被誉为“千年的都市纪实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创作意图及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古代都市生活的繁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深入挖掘古代都市生活的细节,提高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清明上河图》高清图片。
学具:笔记本、画纸、画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清明上河图》的高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请大家畅所欲言。
”2. 讲解: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创作意图及艺术特点,分析画中的构图、人物、建筑、景物等元素。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从画中选取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代都市生活。
4. 例题讲解:选取画中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如市井、码头、街道等,详细讲解其构图、用笔、色彩等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画中的其他场景,并尝试用画笔描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选择《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场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详细描绘。
答案示例:(1)场景选择:市井(2)构图分析:采用平视构图,人物、建筑、景物层次分明,具有强烈的空间感。
(3)用笔分析:运用线描技法,线条流畅,描绘出人物的动态和表情。
(4)色彩分析:以墨色为主,适当运用淡彩,突显市井的繁华。
2. 课后拓展: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清明上河图》的流传历程,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让学生感受到了古代都市的繁华,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
24课《清明上河图》教案
24课《清明上河图》教案24课《清明上河图》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中想象,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内容、特点。
3、学习专题研究,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教学重点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包括邮票)和光盘,有条件的可要求上网。
教师准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应准备光盘或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也可用1课时,详见后面的说明)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导语: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作了具体的介绍。
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值。
请同学们把课文最后一段读一读,想想这幅图画在哪些方面,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形象资料。
学生读书、思考。
六、小组合作,探究专题教师:接下来分小组学习,每个小组自定一个专题,如“风俗人情”,又如“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然后从画图上认真地查找,用心分析画图上的内容,把符合专题的内容一一找出来。
学生看老师播放的光盘或从画图上查找。
有条件的可指导学生上网查找。
七、班上交流,适时指点班上汇报时,老师要给予适当指点,特别是学生容易忽视的部分,老师要给予补充;,学生分析判断错的,老师要予以纠正。
风俗人情:一是游戏活动,有野台戏、耍猴戏、僧侣拳击、说书、走钢丝走绳、打花鼓、和尚杂耍、斗百草、傀儡戏、相朴等;二是清明活动,如打秋千、放断鸢、插柳、春游野宴、扫墓、军中射柳;市招类,如特别标志(酒帘、饭铺晃子、接骨店、香蜡铺、笔墨店、鞋店、杂货店),又如饮食类市招(官盐、糖房、糟熏海味、蜜饯、羊肉、茶点、小吃店),又如公家机关市招(官厅、状元府)。
桥梁建筑:茅屋、瓦屋、华屋、殿宇、庙、摊子、战台、桥(八字型、拱型、平板硬桥)、墙、牌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清明上河图(大姚教学范式教案)
大平地完小12册语文教案设计课题24、*清明上河图代码六年级(下册)备课教师郭文武辅导教师设计日期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描述画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
重点、难点重点:1、体会画面表现出来的美。
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地位。
难点:培养学生阅读这类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1)标好自然段,练习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思考阅读提示上的问题。
(3)记下自己的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入揭题: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这幅画到底花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二、明确学习目标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指导(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并完成下列填空。
《清明上河图》是代画家的作品。
这是一篇表现北宋都城汴梁和汴河两岸__________时节_____________的长卷。
画面的内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读词语。
汴梁萌动骡马参差鸟瞰阡陌纵横人声鼎沸鳞次栉比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戛然而止惟妙惟肖(2)交流讨论填空。
(为下面学习过渡)(二)精读课文,展开想象。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来感受《清明上河图》美丽的画面。
1、出示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述的画面。
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内容。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描述画面内容。
(从市郊景象、汴河两岸景象、繁华的街市三个方面进行描述)(2)指导学生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了解历史地位。
过渡:《清明上河图》这么美,它在我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怎样?1、出示自学指导(三)请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小组讨论交流:(1)《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以及它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和历史价值怎样?(2)你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四、当堂训练(第1题随文检测)1、《清明上河图》是_____代画家___________的作品。
这是一篇表现北宋都城汴梁和汴河两岸__________时节_____________的长卷。
画面的内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缩句。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和世界艺术长廊中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3、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图呢?介绍一下吧!五、学习反思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运用了那些学习方法?六、板书设计。
市郊景象2
4、清明上河图汴河两岸景象极高的历史价值繁华的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