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涛教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经验整理汇总

合集下载

邓铁涛教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经验整理

邓铁涛教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经验整理

邓铁涛教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经验整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它会导致肌肉萎缩和发音、吞咽、呼吸等功能障碍,病因不明,无法治愈,只能通过治疗缓解症状。

邓铁涛教授是中国著名的神经学家,对于ALS的治疗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邓铁涛教授的药物治疗方案邓铁涛教授认为,ALS的治疗应该综合考虑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药物治疗方面,他通常采用以下几种药物:•利舍平(Riluzole):这是一种抗谷氨酸药物,可以减慢神经元的损失和死亡,缓解症状,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但此药物需要长期使用,其不良反应可能包括胃肠道不适和肝功能异常等。

•拉莫三嗪(Risperidone):这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可以缓解牵涉肌肉的痉挛和疼痛,改善睡眠质量。

但此药物可能导致口干、头痛、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

•多巴胺拮抗剂(Dopamine Antagonists):这是一种可以抑制多巴胺神经元活性的药物,可以减轻肌肉僵硬和痉挛等症状。

但是此药物不适用于肌无力等症状的患者,同时其副作用包括口干、眩晕和心率变化等。

邓铁涛教授的中药治疗方案除了药物治疗,邓铁涛教授还使用了中药治疗的方法。

他通常采用以下几种中药:•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这是一种增强免疫系统和肌肉功能的中草药,可以缓解疲劳和消除肌肉萎缩。

但此药物不能用于孕妇和高血压患者等特定人群。

•当归(Angelica sinensis):这是一种可以缓解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中药,可以缓解肌肉僵硬和疼痛等症状。

但此药物不能用于孕妇和月经期间的女性等特定人群。

•灵芝(Ganoderma lucidum):这是一种可以提高免疫力和缓解炎症的中药,可以减轻肌肉僵硬、痉挛和疼痛等症状。

但此药物可能导致头晕等不良反应。

以上药物治疗方案和中药治疗方案均需医生按照医疗标准进行应用。

全国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治疗心衰经验总结

全国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治疗心衰经验总结
全国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 治疗心衰经验总结
广东省中医院 吴焕林 邹旭
2021/8/18
1
内容
一、邓老诊治心衰经验 二、心衰证候规律研究 三、暖心方治疗心衰的临床研究
2
一、邓老诊治心衰经验
• 1.阴阳分治,阴阳互根; • 2. 补气重于温阳; • 3.五脏相关辨治 • 4.验方及加减
3
1.阴阳分治,阴阳互根
11
• 温阳可用桂枝、附片。对于心阴虚患者,也宜在 益气温阳的基础上,加用滋阴养血之品。这一点 从养心方即可看出,方中用人参、茯苓、法夏三 药益气祛痰通阳,而仅仅用麦冬一味滋心阴,退 虚热。若虚热已退,气虚突出之时,仍当以益气 扶阳为主。
12
• 心衰日久,穷必及肾。症见阳虚水泛,心肾两虚之证, 治疗必须心肾同治,予真武汤。 • 亡阳欲脱,救急用参附汤或四逆汤加人参。 • 若心肾阴虚 ,则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对 于阴虚阳亢者,则在益气养阴的基础
16
• 2.对广东省中医院217例心衰急性加重期病人进行 证候调查。
• 采用临床病例直接观察法采集心衰中医证候类型 与四诊信息,经多元统计分析,探讨心衰发生发 展全过程中涉及的辨证、辨病因素。
17
• 结果显示心衰的病性证候要素实证以痰证、瘀证 为主,虚证气虚、阳虚、阴虚为主。
• 气虚痰瘀证型,多与心脾肺相关;
两组再次住院情况比较
70.0%
60.0% 50.0% 40.0%
54.90%
42.50%
30.0%
23.90%
20.0%
22.50%
10.0% 0.0% 再次住院例率
心衰急性发作
5.50% 0 急性心肌梗塞
1.40% 1.40% 心绞痛

重症肌无力辨治?邓铁涛

重症肌无力辨治?邓铁涛

重症肌无力辨治?邓铁涛邓铁涛对重症肌无力的认识与辨证论治重症肌无力为当今难治之病,中医学无此病名,故历代医著未见有较完整而系统的论述。

邓铁涛老师自1986年承担本病之七五”攻关课题以来,与课题组成员,在临床疗效与实验研究等方面均取得可喜的成绩,1991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科技成果一等奖。

兹试将邓师对此病的认识与辨证论治的经验总结如下。

探究病机西医认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临床特征为受累肌肉极易疲劳,经休息后可部分恢复;全身肌肉均可受累,以眼肌最常见;呼吸肌受累则出现肌无力危象,可危及生命前人称眼睑下垂为睑废(《目经大成》),称复视为视岐(《内经》),四肢无力称痿证(《证治准绳》),吞咽困难称噎证(《脉因证治》),呼吸困难归为大气下陷(《医学衷中参西录》).但皆缺乏系统论述和比较好的治法。

1.病本在于脾胃邓师对本病之研究,首先探究其病机。

不论西医所述之各种类型眼肌型、延髓肌型、脊髓肌型、全身型,都以有关之肌肉无力为突出的表现。

肌肉在五脏属脾所主,脾为生化之源,脾虚则生化无权,气血不足,致肌肉无力。

因此认为本病之根在于脾胃。

但国内学者近年对本病之分型,主张分脾气虚、脾肾阳虚、脾肾阴虚、肝血不足等,邓师则认为“治病必求其本”,必须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兼顾其他次要矛盾,才能取得理想之效果。

他指导课题组成员首先从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入手.分析了233侧重症肌无力58个症状的出现率发现,其中眼睑下垂,四肢无力,纳差,便溏.舌淡红、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等出现率显著高于其他症状。

经统计学处理,脾气虚型与其他3型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从而提供了较详细可靠的四诊资料,说明重症肌无力以睥胃气虚表现为主。

课题组成员还对31例本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了唾液淀粉酶活性负荷试验和木糖吸收试验的同步观察,结果表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脾虚证是有确切病理学基础的,进而支持了本病以脾胃气虚为主的认识。

邓铁涛治硬皮病医理方药辨治硬皮病经验

邓铁涛治硬皮病医理方药辨治硬皮病经验

邓铁涛治硬皮病医理方药辨治硬皮病经验一、治硬皮病方邓铁涛,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名老中医。

70多年来,精心研究中医理论,极力主张“伤寒”“温病”统一辨证论治。

【组成】熟地24克,淮山药30克,云苓15克,山萸肉12克,泽泻、丹皮、阿胶(烊化)各10克,百合、太子参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补肾健脾养肺,活血散结。

主治硬皮病。

【主治】硬皮病。

【加减】心血不足者,加熟枣仁、大血藤(鸡血藤);胃阴虚者,加石斛、金钗(中药);痰湿壅肺者,加橘络、百部、紫菀、五爪龙(注:其他版本有五加皮的,待考);兼血瘀者,加丹参、牛膝;肾虚甚者,加鹿角胶、鳖甲等;气虚者,加黄芪;舌淡者,加少许桂枝。

【疗效】屡用效佳。

二、国医大师邓铁涛辨治硬皮病经验2019-11-27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炎性、变性、增厚和纤维化,进而硬化和萎缩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可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类,前者指病变局限于皮肤,后者指皮肤硬化兼有内脏病变,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该病病情缓慢进展,故又称之为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

主流医学认为硬皮病的病因仍不明确,也没有特效药进行治疗。

中医古代文献亦未见有关硬皮病的明确记载,邓老根据硬皮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古文献,尤其是《难经·十四难》,中“五损”——“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的描述,认为硬皮病当属中医的虚损证,属于中医的皮痿、痹证的范围,并指出肺脾肾亏损是本病根本。

诊治上,邓老一直运用“肺脾肾相关理论”对硬皮病病因病机进行分析,并用以指导硬皮病的临床辨证治疗,创制了“软皮汤”治疗此病,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

具体如下:【基本方】熟地黄24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淮山药30克,云苓15克,山萸肉12克,阿胶(烊化)10克,百合30克,黄芪30克,党参或太子参30克。

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临床经验方

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临床经验方

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临床经验方一、慢肝六味饮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川萆xie10克、黄皮树叶30克。

功能:健脾化湿浊,扶土抑肝木。

主治:脾虚肝郁症见胁肋疼痛或不适感,腹胀便溏,倦怠乏力,面色淡白,少气自汗,食欲不振,舌淡胖有齿印,苔白,脉虚弱或弦细(慢性肝炎)。

方解:本方取四君子汤补脾气健运脾阳以“实脾”;用川萆xie入肝胃两经升清降浊,黄皮树叶以疏肝解毒行气化浊,或用大青叶代用之。

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化湿浊,扶土抑肝木之功。

煎服法:水煎,每剂药煎二次,日二服。

禁忌:油腻、辛辣、郁怒气恼。

加减:湿重者加法夏10克、砂仁3克、苡仁15克。

肝郁甚而见胁痛明显、烦躁易怒者加素馨花10克、郁金10克。

肝阴不足而见眩晕、失眠、梦多者加桑寄生30克、桑椹子15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

肾阴虚而见腰膝酸痛,舌嫩红苔少,脉细数者加首乌30克、山萸肉12克、熟地24克,白术易淮山。

黄疸者加田基黄30克、溪黄草30克或金钱草25克、土茵陈25克。

血瘀者加丹参15克、茜草根12克、桃仁10克、土鳖虫6克。

二、软肝煎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川萆10克、楮实子12克、菟丝子12克、鳖甲(先煎)30克、土鳖虫(研末冲服)3克、丹参18克、甘草6克。

功能:健脾护肝,化症软坚。

主治:积聚、症瘕(早期肝硬化)。

方解:软肝煎与慢肝六味饮乃姐妹方,均取义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旨。

六味饮治慢性肝炎,健脾为主,配黄皮树叶以疏肝解毒,行气化浊。

早期肝硬化,病久伤及肝肾,故在慢肝六味饮之基础上,加楮实子、菟丝子、鳖甲以养肝肾。

病已及血分,故用土鳖、丹参以祛瘀活血。

煎服法:水煎,每剂药煎二次,日二服。

禁忌:油腻、辛辣,戒烟酒。

加减:酒精中毒性肝硬化加葛花30克;肝炎后肝硬化加黄皮树叶30克;门脉性肝硬化,若硬化较甚加炒山甲10克;牙龈出血者加紫珠草30克,阴虚者去川萆,加淮山药15克、石斛12克;黄疸者加田基黄30克。

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研究

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研究

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研究邓铁涛,广东梅县人,当代著名中医学家,被誉为“国医大师”,其在中医领域的卓越贡献深受业界及患者的尊敬。

本文将重点探讨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医领域的影响。

邓铁涛(1912-2005),广东梅县人,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曾任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等职。

邓铁涛一生致力于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擅长诊治内科、妇科、儿科疾病,尤其在肝病、胃病、肾病等领域有独到的学术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邓铁涛的学术经验传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邓铁涛倡导“五脏相关”理论,认为人体五脏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治疗疾病时应整体把握、辨证施治。

他还强调“治未病”,注重预防保健,提倡自然疗法,如针灸、推拿等。

邓铁涛在临床上主张“三因制宜”,即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他注重辨证施治,善于运用经方及民间验方,疗效显著。

同时,他还将现代医学成果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使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其独特的治病特点。

邓铁涛对中药材的选用非常严格,主张选用道地药材,强调药物的炮制与配伍。

他将中医传统药方与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药配方,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近年来,针对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的研究日益受到。

这些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多项研究表明,邓铁涛的学术思想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运用“五脏相关”理论和方法,可以有效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如慢性胃炎、肝硬化、糖尿病等。

同时,其治疗手段如针灸、推拿等自然疗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

通过对邓铁涛中药配方的深入研究和实验验证,证实其组方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临床疗效。

研究人员还发现,邓铁涛的中药配方对某些耐药性细菌具有抑制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邓铁涛在针灸推拿方面的学术思想得到了广泛应用和传承。

现代研究表明,邓铁涛的针灸推拿手法具有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等作用,对于缓解多种慢性疾病的症状具有良好效果。

国医大师邓铁涛强肌健力饮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应用及学术传承

国医大师邓铁涛强肌健力饮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应用及学术传承

国医大师邓铁涛强肌健力饮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应用及学术传承文献来源(内容选摘):黄子天,刘小斌.国医大师邓铁涛强肌健力饮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应用及学术传承.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5(1):182-185.强肌健力饮是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以下尊称邓老)在长期临证实践基础上,根据中医古代名方补中益气汤化裁研制而成,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

强肌健力饮经邓老弟子门人传承发展,已形成运用强肌健力饮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风格及学术主张。

现梳理强肌健力饮学术源流,简介邓老及其弟子门人对强肌健力饮的临床发挥及学术传承。

强肌健力饮的药物组成与功效主治邓老重视文献传承,倡导“古说参证”,即继承前人的经验学说并结合现代临床实际发扬之。

邓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接诊重症肌无力患者。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因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临床常见上睑下垂、复视、四肢乏力、吞咽困难、构音不清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

邓老认为重症肌无力可辨证为脾胃气虚之证,辨病当属脾胃虚损治病,尤应注重虚损二字,这对指导论治有重要意义,因虚损当补,虚损难复,需久治方能收功。

脾胃虚损,五脏相关,当以补脾益气为治疗大法。

针对重症肌无力脾胃虚损之病机,摸索出以补脾益气治本贯穿始终,间用治标的一套治法,创制强肌健力饮以治疗,并据五脏相关之理,随证加减以治其兼证。

强肌健力饮由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五爪龙、甘草组成,功能补脾益气,强肌健力。

方中尤妙在五爪龙一味,粤人呼为“南芪”,该药具北芪(广东人称黄芪为北芪)之功而性缓,补而不燥,于重症肌无力需大补脾气者尤为相宜[1]。

五爪龙强肌健力饮来源于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但又与补中益气汤有所不同。

补中益气汤方出李杲《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内伤脾胃,乃伤其气;……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

邓铁涛教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经验整理汇总

邓铁涛教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经验整理汇总

邓铁涛教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经验整理来源:晋升网推荐 浏览次数:25次 发布时间:2011-01-06作者:汪双双1,杨晓军2(指导:邓铁涛3 作者单位: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008级硕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405;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广东广州510405;3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 510405整理和分析了邓铁涛教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 邓铁涛教授认为,ALS 的基本病机是以脾肾亏虚为本,虚治疗上以健脾益肾为主,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辅,善用虫类药熄风解痉,藤类药通络舒筋,中药口服的同时配合捏脊法与艾灸法,培补和调节督脉经气。

邓铁涛教授治疗 ALS 辨证用药的经验可为临床医师临证应用提供参考。

铁涛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 种慢性进行性运动神经元退化性疾病,是运动神经元病的常见类 型,占运动神经元病的80%[1],年发病率在10万分之4至10万分之6 [2]。

临床特征为隐性起病,慢性进行性发展,主要表现为【摘要】 的经验。

风内动、 痰瘀阻络为标;在辨证过程中重视面部望诊,尤重准头(鼻尖);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药疗法;脾肾亏虚;督脉;邓是一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颤动和锥体束病理征阳性般无认知、智能和感觉障碍 ,属难治病症。

邓铁涛教授 (简称邓老 )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现将其辨治ALS 的经验整理如 下 ,与同道共享。

1 脾肾亏虚为本 , 虚风内动、痰瘀阻络为标由于脊髓侧索退行性变 , 脊髓萎缩变小 , 前角细胞及延脑桥 细胞神经运动核变性破坏 , 肌肉显示失神经支配性萎缩 , 以手足 痿弱无力为其主要表现 , 属中医痿证范畴。

《素问 ?痿论》 中提出五痿之分,其病机为内脏精血损伤。

邓老根据 ALS 首发症状为渐进性手足痿弱无力 , 结合中医学脾主四肢、肌肉、先天禀赋不足 等理论 , 认为其基本病机是以脾肾亏虚为本 , 虚风内动、痰瘀阻络 为标。

邓铁涛:硬皮症及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治疗经验

邓铁涛:硬皮症及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治疗经验

邓铁涛:硬皮症及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治疗经验硬皮症治疗验案【基本资料】张某,女,时年35岁,工人。

01 【发病过程】患者于1963年5月起出现低热、乏力、面部及两上肢浮肿,后又延及两下肢,3~4月后,皮肤逐渐变硬如皮革样。

1969年5月在某医院皮肤科确诊为“硬皮病”,经用西药(强的松等)治疗一年,无明显好转,但仍能坚持骑自行车上班。

1970年到1971年又先后在两间医院进行中医中药治疗,但病情仍继续发展,皮肤发硬及脱色斑的范围继续扩散,并觉心跳、失眠、开口困难,胃纳差,全身肌肉萎缩,手足麻木,下半身无汗四肢关节疼痛等要求入院。

02 【首诊证候】因皮肤硬如皮革三年余,于1971年11月3日入院。

体查:慢性病容,面部缺乏表情,骨质脱钙,头骨凹凸不平,四肢及面部、颈、肩部皮肤发硬,呈蜡样光泽,不易捏起,颜色加深呈棕色,并夹杂有大片的脱色斑,四肢闭汗,无明显毛发脱落,心尖区二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肺部正常,手指关节、腕关节呈强直僵硬,无病理神经反射。

舌质淡,瘦嫩,伸舌不过齿,苔薄白,脉细两寸脉弱。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27mm/h,血浆总蛋白616mg/dl,白蛋白3.64 mg/dl,球蛋白2.52 mg/dl。

03 【辨证论治】诊断为系统性硬皮病(硬化期及萎缩期),证属肺脾肾俱虚(阴阳俱虚),治以补肾健脾,活血散结。

处方:鹿角胶6克(烊化),阿胶6克(烊化),鳖甲30克(先煎),熟地24克,怀山15克,杞子9克,仙茅9克,巴戟9克,红花4.5克,桂枝9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赤芍12克,炙草6克。

在上方基础上加减,服药一个月后,关节疼痛减轻,但月经来潮量多,舌嫩红瘦,苔黄,脉虚,证以阴虚为突出,乃改用六味地黄汤加行气活血药物。

处方:山萸肉9克,怀山药18克,云苓9克,熟地18克,丹皮6克,泽泻6克,枸杞子9克,鹿角胶4.5克(烊化),党参15克,黄芪12克,当归12克,丹参15克,麦芽15克。

上方加减服至1972年4月出院。

邓铸涛教授甘温健脾法治疗疑难病

邓铸涛教授甘温健脾法治疗疑难病
汤。
相差 ” ,确 定 以甘 温 健 脾 法 为 主 治 疗 , 以 补 中 益 气
● 百家精 萃 ●
邓 铁 涛 教 授 甘 温健 脾法 治 疗 疑难 病
徐云生
诬南大学 医学院中医系 ( 广州 5 03 16 2
提要 :邓铁 涛教授 运 用甘 温健脾 法 治疗 一些临床 常见 的疑难 病证 ,以补 中益 气汤加减 治疟 证 , 以补 阳还 五汤加 减 治 中风 偏瘫 ,以温胆 汤加 减 治胸 痹 , 自拟 软 肝 煎治早 期 臌 胀 ,以 玉屏 风散 加味 治汗症 ,均取得 了较 好 的疗效 。 关键 词 :疑 难病 甘 温健脾 法 邓铁 涛
期 以本 虚 为 主 . 中 风 不 仅 病 死 率 高 ,而 且 多 留有 后
遗 症 ,如 毕 身 不 遂 口 眼 歪 斜 、语 言 不 利 等 ,其 中
偏 瘫 又最 常 见 .邓 老 认 为 几经 治 疗 的 中 风 患 者 .到 巾 风 偏 瘫 的恢 复 期 治 疗 阶 段 ,中 医 辨 证 多 属 气 虚 血 瘵 ,亲 王 清 任 益 气 活 血 法 , 朴 阳 还 五 汤 加 喊 治 疗 , 重 用 黄 芪 ,甘 温 以 益 肺 脾 之 t 气捐 则 血 行 ,兼 养 , 血 活 血 ,有 口眼 歪 斜 者 台 牵 正 散 , 有 痰 湿 者 合 温 胆
科 学 的 发 展 水 平 , 如 今 , 由 于 不 良生 活 习 惯 、遗 传 基 因 、环 境 污 染 所 导 致 的 疾 病 日益 增 多 ,这 些 疾 病
大 多 是 疑 难 病 ,严 重 危 害 人 类 健 康 。西 医在 疑 难 病 的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 预 防 、诊 断 、 治 疗 、康 复 等 方 面 做 了 大 量 工 作 , 取 得 了 较 大 进 展 ,但 效 果 还 不 理 想 。 中 医 中药 虽 然 难 以 揭 示 其 发 病 机 理 ,也 难 以用

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病人的中医辨证施护

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病人的中医辨证施护

肌 萎 缩 侧 索 硬 化 (my t p i l ea sl oi, S 是 一 a or hc a rl c rs AL ) o t e s 种 累及 脊 髓 前 角 细 胞 、 干 运 动 神 经 核 及 锥 体 束 , 有 上 、 运 脑 具 下 动 神经 元 损 害 并 存 的 慢 性 进 行 性 变 性 疾 病 , 慢 性 运 动 神 经 元 是
动 , 持大便通畅。 保
病 , 为 中 老年 起 病 , : 一 1 6: 0 每 年 发 病 率 为 2 1 多 男 女 . 1, / 0 ~
3 1 发 病 后 存 活 率 3年 ~ 5 。迄 今 病 因和 发 病 机 制 仍 不 明 /0 , 年 确 , 临床 上 尚无 有 效 疗 法 , 人 多死 于 呼吸 衰 竭 或 多 脏 器 功 能 且 病
病 的最 常 见 类 型 。 它 是 以 进 行 性 肌 肉 无 力 为 特 点 的 致 死 性 疾
力 咳 出 , 引 起 吸 人 性 肺 炎 或 窒 息 _ 。进 食 时 可适 当 摇 高 床 头 会 2 j 4 。 5, 口缓 慢 喂 食 , 止 呛 咳 或 食 物 反 流 。加 强 口 腔 护 0~4 。小 防 理 。必 要 时 留置 胃 管 鼻 饲 饮 食 , 量 增 加 纤 维 素 , 刺 激 肠 蠕 适 以
衰 竭 。我 科 于 2 0 j ] 0 8年 1 0月 收 治 1 AL 病 人 , 进 行 规 范 例 S 在 化 护 理 的基 础 上 , 用 中 医辨 证 施 护 , 果 良好 。现 将 护 理 介 绍 运 效
如下 。
1 病 例 介 绍
按 时 服药 , 逐 步 建立 病 人 的遵 医嘱 服 药 行 为 。 并 2 15 康 复护 理 目的是 防 止 病 人 肢 体挛 缩 和关 节 变 形 , 进 .. 促

104岁邓铁涛教授毕生总结的62个经验方(组图)

104岁邓铁涛教授毕生总结的62个经验方(组图)

104岁邓铁涛教授毕生总结的62个经验方(组图)邓铁涛教授在长达90年的中医生涯积累丰富经验,以内科见长,擅长诊治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神经肌肉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其他疑难病症如硬皮病、红斑狼疮、肾病等确有疗效特色。

邓老学术上融古贯今,提出“五脏相关”理论,开展一系列对现代中医学发展有影响的研究,包括脾胃学说继承与发扬、痰瘀相关学说应用、寒温病融合中医热病理论、中医诊法与教材建设,以及岭南地域性医学研究开拓、近代中医史研究等。

邓老德高望重,是国内外闻名的中医学家。

他胸怀苍生,医者仁心,是医家、教育家的楷模,对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和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继往开来的一代医宗。

邓老毕生总结的62个经验方: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

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

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

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

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

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组成〕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30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组成〕吴茱萸1~3克,川连3~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威灵仙15克,桔梗10克,枳壳5克。

国医大师邓铁涛论多发性肌炎

国医大师邓铁涛论多发性肌炎

国医大师邓铁涛论多发性肌炎邓铁涛,男,汉族,1916年11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他治疗重症肌无力屡获良效他重视脾胃提出了五脏相关学说他每每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亮剑坐在面前的邓铁涛满头银发,面色红润,气度不凡,这位中医界的神奇人物,虽然九十有三,但是挺直的脊背、炯炯有神的目光、快捷的思维方式,和他的名字有着神似。

1937年,20岁的邓铁涛从广东中医药学校毕业,时至今日,大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诠释了这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老人的中国力量。

神手挽狂涛,无数濒临死亡的生命被他唤醒,成千上万的学子被他的精神和医术感召,投身民族医药事业……邓铁涛教授认为,多发性肌炎在发病过程中以皮损为主症者,应以皮肤红斑论治;如以四肢肌肉疼痛为主,则以痹证论治;若以肌肉无力为主者,应以痿证论治;若病变向深重发展,形体受损延及内脏者则可按虚损论治。

多发性肌炎属于祖国医学“肌痹”、“皮痹”、“痿证”范畴。

邓铁涛教授认为,本病在发病过程中以皮损为主症者,应以皮肤红斑论治;如以四肢肌肉疼痛为主,则以痹证论治;若以肌肉无力为主者,应以痿证论治;若病变向深重发展,形体受损延及内脏者则可按虚损论治。

本病多虚实夹杂,患者多见禀赋不足、气血内虚、病邪侵袭,致湿热交结、气血凝滞、经络痹阻而病发。

先天禀赋小足,敛脾肺之阳气与肝肾之精血均亏虚,脉络失于温煦濡养,血络滞留,郁阻成瘀,故见肌肤疼痛,红斑出现;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输精微,肺主皮毛,以致水湿停滞于媵理之间,故皮肤水肿;肌肉失丁后天之养,故痿软无力;水火不济,虚阳无根,浮越于上,故首先犯头面而见皮损紫红;水不济火,加上瘀阻脉络,故热从内生。

急性发病者,多见于儿童,儿童为稚阴稚阳之体,形体娇嫩,加之禀赋不足,正气内虚,不足以抗病,致使发病急剧,发生全身中毒症状,很快累及脏腑,数周内危及生命。

邓铁涛教授学术经验三

邓铁涛教授学术经验三

(八)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疾病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脊髓性肌萎缩、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

发病率为4~6人/10万人,该病选择性地累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脑干颅神经运动神经核细胞,以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

1、诊断①绝大多数成年后隐袭起病、缓慢进展;②临床上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表现;③肌电图检查进一步证实为神经源性损害;④排除脊髓压迫症或其他疾病(脊柱X线片、CT或MR),必要时做肌肉活检以资与某些肌病、周围神经病鉴别。

临床特点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损害,治疗难度大,预后也较差,被称为神经科“绝症”,目前是神经肌肉疾病领域研究重点课题之一。

上运动神经元症状(构音障碍、吞咽困难,舌肌麻痹震颤萎缩,锥体束征)、下运动神经元症状(前角细胞征、躯干四肢肌肉萎缩)。

2、中医证候肌肉萎缩。

出现有不对称性、不同部位的肌肉萎缩。

脾主肌肉,肌肉形体属阴,阴为精,阴成形,此精此形,即是真阴之象,观外在形质之坏与末坏,即可以察其真阴之伤与未伤。

病至晚期,大肉脱落,此乃肝、肾真阴亏损之象。

肌肉震颤。

肝藏血主风,阴血不足,肌肉失养,虚风蠕动,是为肝病传脾。

肢体无力。

肌肉是功能活动的基础,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无力。

运动神经元疾病中医三大证候:肌肉萎缩、肌束震颤、肢体无力其他证候:构音不清、脊柱变形、吞咽困难、肢体不温、大便秘结、烦躁失眠、自汗盗汗等。

检查脊柱,发现脊柱变形是邓铁涛教授的经验。

3、治疗方法汤剂强肌灵:基本药物:黄芪45g、五爪龙30g、太子参或党参30g、白术15g、肉苁蓉10g、紫河车10g、杜仲15g、山萸肉10g、首乌15g、全蝎6g、土鳖虫5g、鹿角霜30g、甘草5g。

每天1剂,水1000ML浓煎为200ML,口服参芪强肌灵:参芪强肌灵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根据邓铁涛教授经验研制。

基本药物同汤剂强肌灵。

每日三次,每次15克。

3 治疗方法强肌健力口服液(邓铁涛教授研制)、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或丽参注射、液交替静滴。

邓铁涛治重症肌无力的讲座(文字整理)

邓铁涛治重症肌无力的讲座(文字整理)

邓铁涛治重症肌无力的讲座(文字整理)邓铁涛治重症肌无力的讲座(文字整理)现将邓铁涛治重症肌无力的讲座,择其重点整理为文字,不知道有无帮助。

重症肌无力是。

医病名,你一说重症肌无力,老中医听不懂。

一听重症肌无力,就把你吓倒?!我也先学学西医怎么辨别这个病的。

但是它解决不了!还得通过我用中医的理论,通过临床得摸索,然后我掌握了这个病。

我首先要找一找这个中医书,我们祖宗对这个病看法。

哦,原来眼帘下垂叫做帘废 (lian3 fei 4)。

在北齐就有描述整个眼睛下垂的。

重症肌无力还有一个呼吸衰竭。

张锡纯《衷中参西录》讲到大气下悬,唉,有点接近了!我从中医的理论来看,这个是肌肉的病变。

肌肉,五脏,谁管啊?脾!符合我们脾胃论的学说。

肌肉它没有消瘦啊?! 当然,它那个第六型还是有肌肉消瘦这个形,但这还是少数的。

一般的肌肉不消瘦的。

它就是没力。

没力,如果你从阴阳来讲,是属阴属阳啊?那就是脾阳虚为主了。

阳是一种动力吗,动力不足吗!西医告诉我们是肌肉和神经接头的地方出了毛病。

我们引申到中医来看,就是气不足啊!所以,我就扣住一个脾胃,一个阳气。

有没有血分呢?也有!我后来再说。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我把难经的虚损学说和李东垣的脾胃学说结合起来。

因为没力这个是虚症,这个虚症往往反反复复。

为什么反复,就因为它不是一般的虚啊,而是已经受到损害了。

所有西医没有治愈的,只有临床治愈,或者缓解。

我现在手上有很多原来的小孩(病人)现在都结婚生孩子了,没有再发,但也有发的。

发了以后再治,让他坚持,从没有症状开始,还要吃两年药。

这是个关键。

(这是)对这个病的理论来源。

我们治什么病你应该去接触这个病人,看他的临床表现怎么样,再看我们(中医)的文献有没有什么相关的没有,然后再按我们的理论去思考,去掌握。

西医的治法有胸腺切除,激素冲击。

所有的这些疗法都是攻的,没有办法根治。

大量的激素一冲击,气管就要切开。

我最害怕的就是胸腺切除。

我认为是虚损,可他的治疗方法都是攻的(没有补),并不科学。

邓铁涛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之经验总结

邓铁涛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之经验总结

邓铁涛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之经验总结邓铁涛教授从50年代起就开始应用脾胃学说指导重症肌无力。

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经历了一个继承、发展和提高的过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邓老认为:重症肌无力之病机主要为脾胃虚损,且与五脏相关。

辨证论治主张从补脾入手,执简驭繁;遣方用药则重用黄芪,独具特点;并经常强调要树立信心,坚持久治,重症肌无力是可以治愈的。

现将临床侍诊所得及邓老既往经验之整理,作一总结。

1、释病机,脾胃虚损,五脏相关邓老潜心于东垣脾胃学说之研究已达20余年,对东垣脾胃之论既重继承,又重发展且善融汇各家之说,故对重肌无力之认识,有其独到之处。

邓老熔《难经》虚损之说与东垣脾胃学说于一炉,认为重症肌无力与脾虚有关,但又与东垣所论之一般中气不足不同,而是因虚损致损,实为脾胃虚损。

因脾胃居中焦,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

脾胃健运则饮食水谷能化生精微,源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内而五脏六腑、奇恒之府,外而四肢百骸、肌肉皮毛筋脉,皆得其养,形体始壮,神气乃昌。

然或先天禀赋不足,或饮食饥饱失节,或形体劳倦内伤,或疾病失治误治,或病后失于调养,均要导致脾虚,甚则由虚致损。

《难经.十四难》曰:"脏真濡于脾",此五脏相关之理也,先哲多引而未发。

邓老独提出五脏相关学说,并论之甚详。

邓老认为:从五脏相关之观点分析,重症肌无力的病机主要为脾胃虚损,此乃主要矛盾,亦为矛盾之主要方面。

脾胃虚损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肝乃藏血之脏,开窍于目,化源匮乏,肝血不足,肝窍失养,故重症肌无力除眼睑下垂外,常见复视斜视,是为脾胃虚损累及于肝。

肾主藏经,"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今脾胃虚损水谷饮食不化生精微藏于肾,肾精不足,精明失养,则视物易倦。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气出于肺而根于肾,需脾于中间乾旋转运,使宗气充足以司呼吸。

脾胃虚损则或枢机不运,聚湿生痰,壅阻于肺;或脾病及肾,肾不纳气,气难归根;甚或大气下陷,而出现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呼喘,或痰涎壅盛,气息将停,呈危在顷刻之肌无力危象。

【邓铁涛:重症肌无力食疗方】6

【邓铁涛:重症肌无力食疗方】6

【邓铁涛:重症肌无力食疗方】6展开全文重症肌无力饮食验方:北黄芪60g,党参30g或五爪龙60g,煲瘦肉或猪脊骨。

失眠,加百合30g;湿气重,加薏苡仁30g;腹泻,加淮山30g;心烦、燥热者,加龙眼肉30g;复视者,加枸杞子30g或金钗石斛10g,煲瘦肉二两,或膨鱼鳃一个分四次煲瘦肉。

五爪龙:《泉州本草》:“入肝、肺、肾、膀胱四经。

”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疗丹毒、消肿、风湿病等。

湿去则脾胃健运,气血得生,肌肉得以濡养。

黄芪党参煲猪腱(瘦猪肉)汤:黄芪30-60g,党参15-30g,猪腱(或瘦猪肉)250g,生姜、食盐适量。

补脾益气,用于脾胃虚损之重症肌无力,其他神经肌肉疾病、肌肉萎缩属于脾胃虚损者即可。

山枸杞芡实薏苡仁汤:淮山、芡实、薏苡仁各30g,枸杞子10g,瘦猪肉适量。

健脾祛湿,治疗脾胃虚损之重症肌无力,长期服用激素、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有肥胖虚肿及胃肠不适患者。

牛腱健脾补肾汤:牛腱90,切碎,用水浸泡20分钟,待水变至淡红色,牛腱之营养物质逐渐为水所溶解,再煮沸,慢火熬,约15分钟,去渣,服肉汁。

也可配淮山、枸杞、黄芪、党参、大枣、生姜、杜仲。

瘦猪肉汤:瘦猪肉90g,切碎,用水浸泡20分钟,水变至淡红色,瘦猪肉之营养物质逐渐为水所溶解,再煮滚,慢火熬,约15分钟,去渣,服肉汁,适于重症肌无力及神经肌肉疾病患者。

五爪龙煲猪脊骨:五爪龙30-60g,猪脊骨120g,大枣、生姜、食盐适量。

将五爪龙洗净,若是鲜品需蒸晒去青味,方能为饮片药用,加水至1000毫升,煲滚后慢火煎煮约250毫升。

鱼胶煲瘦猪肉:鱼胶30g,瘦猪肉90g,生姜、食盐适量,煲汤至奶白色,如果是新鲜鱼鳔用花生油煎后去腥味,再煲汤。

鱼胶:《本草纲目》:“甘,平,无毒。

鳔胶,甘咸,平,无毒。

鳔,即诸鱼之白脬,其中空如泡,故曰鳔。

可治为胶,亦名漩胶。

诸鳔皆可为胶,而海渔多以石首鳔作之,名江鳔,谓江鱼之鳔也,粘物甚固。

”补肾益精,滋养筋脉,腰膝无力,止血,散瘀,消肿。

邓铁涛诊治痿证经验

邓铁涛诊治痿证经验

邓铁涛诊治痿证经验中医痿证之名首见于《素问?痿论》,次见于《伤寒杂病论》。

“痿者,痿弱不用”之谓,其中某些类型与现代医学之重症肌无力类似,系疑难重顽症之一。

西医主要采取对抗治疗(抗胆碱酯酶)、胸腺切除或对症治疗,虽然有效,但难尽如人意。

邓师依据中医"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肌肉""治病求本"等理论,创立独具特色的治痿理论与临床效方,开现代中医治痿之先河。

邓师指出,痿证(包括"睑废""胞垂""视岐""头倾""大气下陷"等证)相当于重症肌无力。

现代西医采用改良Osserman分型,把重症肌无力分为儿童重症肌无力、成人重症肌无力两大类。

儿童重症肌无力又包括少年型、新生儿一过性、家族性婴儿型、先天性肌无力四种,其中95%可发展为危象。

成人重症肌无力可分为Ⅰ型(单纯眼肌型、眼型);Ⅱ型(全身型),又分为Ⅱ-A型(轻度全身型)、Ⅱ-B型(中度全身型);Ⅲ型(重度激进型);Ⅳ型(迟发重症型);Ⅴ型(伴肌肉萎缩)。

单纯眼肌型与轻度全身型一般仅表现为眼肌受累伴全身乏力,无呼吸、吞咽困难,不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预后良好。

其他类型预后均较差。

现代医学认为,重症肌无力是以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横纹肌异常疲乏无力,极易疲劳,不能随意运动,经休息或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症状暂时减轻或消失。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10~40岁最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年发病率为8/10万,终生患病率10/10万。

研究认为本病与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及自身免疫异常有关,另外有10%以上的患者有胸腺肿瘤;不管是否有胸腺肿瘤,多数患者在胸腺切除后症状均有好转。

其他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亦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重症肌无力临床特征主要为受累肌肉极易疲劳,经休息后可部分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铁涛教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经验整理来源:晋升网推荐浏览次数:25次发布时间:2011-01-06 作者:汪双双1,杨晓军2(指导:邓铁涛3 作者单位: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广东广州510405;3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摘要】整理和分析了邓铁涛教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经验。

邓铁涛教授认为,ALS的基本病机是以脾肾亏虚为本,虚风内动、痰瘀阻络为标;在辨证过程中重视面部望诊,尤重准头(鼻尖);治疗上以健脾益肾为主,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辅,善用虫类药熄风解痉,藤类药通络舒筋,中药口服的同时配合捏脊法与艾灸法,培补和调节督脉经气。

邓铁涛教授治疗ALS辨证用药的经验可为临床医师临证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药疗法;脾肾亏虚;督脉;邓铁涛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运动神经元退化性疾病,是运动神经元病的常见类型,占运动神经元病的80% [1],年发病率在10万分之4至10万分之6 [2]。

临床特征为隐性起病,慢性进行性发展,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颤动和锥体束病理征阳性,一般无认知、智能和感觉障碍,属难治病症。

邓铁涛教授(简称邓老)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现将其辨治ALS的经验整理如下,与同道共享。

1脾肾亏虚为本,虚风内动、痰瘀阻络为标由于脊髓侧索退行性变,脊髓萎缩变小,前角细胞及延脑桥细胞神经运动核变性破坏,肌肉显示失神经支配性萎缩,以手足痿弱无力为其主要表现,属中医痿证范畴。

《素问•痿论》中提出五痿之分,其病机为内脏精血损伤。

邓老根据ALS首发症状为渐进性手足痿弱无力,结合中医学脾主四肢、肌肉、先天禀赋不足等理论,认为其基本病机是以脾肾亏虚为本,虚风内动、痰瘀阻络为标。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脾胃居中,运转上下,统阳明脉,脾胃虚则阳明虚,不能奉养先天肾精,亦不能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故发为痿证。

然而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需借助肾中元阳的推动,故有“脾阳根于肾阳” 之说。

肾气旺,助脾健运,脾胃纳化有权,四肢肌肉不断得到气血精津的充养,则健壮有力。

若肾气亏虚,无力助脾健运,脾胃纳化失职,气血精津化生乏源,脾不主四肢肌肉,四肢肌肉失养而痿弱无力。

脾肾亏虚,纳化失职,精血化生乏源,肾精不能化生肝血,加之病程日久患者多见情志抑郁,化火伤阴耗血,致水不涵木,肝失所养,肝阳亢逆而致虚风内动,患者可出现肌束颤动,肢体关节僵硬,肌肉痉挛,腱反射亢进和锥体束病理征阳性等,此时虚风内动之征是标,其根本原因在于脾肾亏虚。

此临床表现类似中医的“肌肉瞤动”,缘于“肝主筋”、“风性主动”,这是ALS又一特有且与一般痿证的不同之处。

这些症状和体征越明显,表明病情进展越快。

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反为痰浊,肝风夹痰走窜经脉,痹阻经脉窍道,则可出现舌謇不能言、吞咽不利、喉间痰鸣等。

脾虚日久,气血化生乏源,胸中宗气日渐亏虚,无力司呼吸和行气血,从而呼吸和行血功能减退,瘀血内停,痹阻经脉,可见气短、少气和舌质紫暗等,终至呼吸肌麻痹而亡。

可见,脾肾亏虚是ALS的基本病机,贯穿病程始终;虚风内动、痰瘀阻络是病变不同阶段所派生的标象。

2重视面部望诊,尤重准头望诊具有悠久的历史,《内经》中就有望色诊病的详细记载,如《素问•五脏生成》中描述了五脏常色、死色的具体表现,用于指导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

清代汪宏根据《灵枢•五色》著《望诊遵经》,书中提出“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其上下,以知病处”。

而望面色又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医认为:“色为气血所荣,面为气之所凑,气血变幻,色即应之,色之最贵莫显于面,故望诊首察色,察色必重于面也”。

关于颜面的脏腑分部法有两种。

一种是《灵枢•五色》中记载的“庭候首面,阙上候咽喉,阙中(印堂)候肺,阙下(下极、下根)候心,下极之下(年寿)候肝,肝部左右候胆,肝下(鼻端、准头、面王)候脾,方上(即鼻翼)候胃”;另一种是《素问•刺热篇》中记载的“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额候心,鼻候脾,颏候肾”。

邓老认为当脏腑有病时,可在面部对应的区域出现色泽的改变,观察面部不同区域的色泽变化,有助于判断病变的具体脏腑定位。

邓老认为,准头(鼻尖),居面之中央,足太阴脾位居中焦,主开合,为阴阳枢纽,故准头应脾。

望准头色泽变化对肌肉病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健康人鼻色红黄隐隐,明润光泽,提示脾胃精气充足。

脾胃的生理活动特点是阳升阴降,若色泽过于鲜红则为上升疾患,若色变晦暗,为滞、为痛、为向下。

若鼻准胖白,并伴湿滞黄,往往表明脾气为湿所困,失却上升功能;鼻准色白属脾寒;鼻准干燥则出现便秘;鼻头色淡红,有光泽,疾病向愈;病情进一步好转的话,鼻头应现黄色,恰合红黄隐隐之意。

邓老还认为,疾病的变化十分复杂,所以,面部脏腑分部的望诊不能过于机械,一定要结合患者的不同病情灵活运用,并将面部色诊、分部色诊和其他四诊资料综合分析判断。

3辨证论治对于ALS的治疗,邓老主张以健脾益肾为主,熄风、化痰、祛瘀随症配用。

基于这一原则,邓老在治疗本病不主张分型过细,而是以补益脾肾统治其本,随症加减,权衡其标。

临证治疗中常用黄芪、五爪龙、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补骨脂、肉苁蓉、熟地黄、巴戟天等补肾益髓,陈皮理气消滞,选用虫药如全蝎、僵蚕、地龙、土鳖虫祛风通络。

主方:黄芪30~180 g,五爪龙30~100 g, 白术15 g,茯苓15 g,熟地黄20 g,巴戟天15 g,肉苁蓉15 g,陈皮5 g,升麻10 g,柴胡10 g,僵蚕10 g,水蛭10 g。

水煎服,每天l剂。

加减:伴纳差、腹胀、便溏等脾气虚明显者,去熟地黄加砂仁(后下)6 g,鸡内金12 g,炒白扁豆15 g;伴便干者,白术加至30 g,肉苁蓉加至20 g;伴肢冷、尿清、腰酸痛、舌淡嫩、脉沉细无力等肾阳虚症状者,加用鹿角霜(先煎)30 g,狗脊20 g;伴肌束颤动、肢体关节僵硬等肝风症状者,加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30 g,制龟板(先煎)15~30 g,蜈蚣1~2条;伴吞咽不利、呛水、舌謇、言语不利等风痰上扰、痹阻经脉窍道者,加法半夏、僵蚕、石菖蒲各10 g,远志6~12 g;伴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脉络迂曲紫暗、四肢固定疼痛性痉挛等瘀血痹阻经脉者,加赤芍15 g,桃仁10 g;口干、舌苔花剥者,加石斛10 g以养胃阴;舌苔白厚或白浊,加茯苓15 g、薏苡仁20 g以化湿;咳嗽多痰者,加紫菀、百部、橘络各10 g以化痰;咽痛者,加千层纸、桔梗、玄参各10 g以利咽止痛;夜寐多梦,心烦失眠者,加酸枣仁、夜交藤各30 g以养心宁神;血压偏高者,加用桑寄生、草决明各30 g,杜仲12 g,同时升麻和柴胡适当减量;吞咽困难者,以枳壳易陈皮,加桔梗一升一降,以调气机。

邓老认为,本病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疾病,属于中医虚损的范畴,故其修复也非旦夕可功,必须坚持治疗,才有可能完全治愈。

同时,该病患者体质虚弱,卫外功能低下,极易感受外邪。

按照急则治标的原则,此时一般应先治外感疾病,再治本病。

邓老根据张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理论,对于此类感冒患者,既不用荆防银翘之类,也不用参苏饮类方。

因为荆防类祛邪而不扶正,参苏饮虽扶正解表,但重在益肺卫之虚,祛胸中之痰。

此类患者是脾虚受邪,根据“培土生金”的原则,仍守补益脾胃之方(剂量减至平常用量的1/3),另加豨莶草、桑叶、扁豆花之属,以健脾益气,祛风解表,一般1~3剂药即可告愈。

4推拿艾灸ALS的基本病变在脊髓侧索、延脑、桥脑,正是督脉经循行分布的部位,其临床表现也与督脉经病变相似。

邓老查房时注重触摸患者脊柱,常可发现该类患者有脊柱骨的歪斜变形,因此,邓老认为ALS与督脉经病变密切相关,临证常配伍鹿角霜、紫河车、狗脊、淫羊藿等温通督脉经气,还常配合捏脊疗法及艾灸疗法,取督脉经穴为主,以培补和调节督脉经气,恢复其对正经及筋经的调节荣养功能,以利于控制和缓解病情。

(1)捏脊法:患者俯卧、露出脊背,医者两手食指相对,曲按于尾骶部,以脊突为中线,一边往上推,一边用两拇指向后捏起其脊上之皮,两拇指轮番按脊椎棘突,并捏起皮肤一步步由颈椎方向行至大椎穴止,如是反复共捏3次。

从第4次起,拇指每捏前2步,余4指捏紧脊皮用力上提,如是一直至大椎穴,反复捏3次,最后以两拇指按于左右肾俞穴处向外分抹3次即可。

每天1次,连续6 d为1个疗程,1个月仅治1个疗程。

邓老认为,捏脊法所捏过之处包括督脉及其左右之足太阳膀胱经,功能调五脏六腑而补脾胃。

(2)艾灸法:督脉为“阳经之海”,贯脊而行,总督诸经,温灸督脉可使督脉通畅,则诸经得以温煦,脏腑气血得以营养四肢百骸。

通过艾灸使督脉通调,阳明气血充盈,脾健湿祛,则诸经气血流畅,四肢得以濡养。

5病案举例林某,男,54岁,2002年10月初诊。

患者两年前无明显诱因相继出现双下肢乏力,肌肉跳动,无肌肉萎缩,尚可行走,乏力进行性加重。

10个月前开始出现双上肢乏力,肌肉跳动,右上肢不能进行持碗、持筷、系纽扣等精细活动。

相继在广州各大医院治疗,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均于病情稳定后出院。

出院后坚持中药治疗。

6个月前尚能右手持笔写字,但4个月前肢体乏力再次加重,右手不能持笔。

诊见:二便尚调,睡眠差,舌淡红、苔白,脉细。

察体:神清,言语尚清晰,舌肌萎缩,可见肌束颤动,伸舌不能,咽反射迟钝,右侧胸锁乳突肌肌力下降,颅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大鱼际肌及冈上肌萎缩,双上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高,左上肢肌力2级,右上肢肌力1级,双下肢肌力1级,深浅感觉无异常。

腱反射亢进,双侧罗索里莫征(+),双侧髌阵挛、踝阵挛(+),双下肢病理征未引出。

肌电图示:右下神经及右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波幅偏低,其余所查神经传导未见异常改变。

所查肌肉见神经电位,轻收缩明显延长,波幅高,重收缩募集少,峰值可;双股四头肌、右第一骨间肌、右胸锁乳突肌示神经源性损害,右正中神经运动传导周围性损害,以轴突损害为主。

请邓老会诊,认为本病属中医痿证范畴,证属脾肾阳虚夹瘀。

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口服,静滴黄芪注射液,加服强肌健力口服液,配合艾灸百会、足三里、三阴交。

内服方:黄芪120 g,党参、五爪龙、桑寄生、鸡血藤各30 g,白术20 g,巴戟天、当归头各12 g,赤芍15 g,川芎、水蛭、全蝎、僵蚕各10 g,柴胡、升麻各9 g,陈皮6 g,水煎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