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二)
解决问题(2)

你是怎样想的?
谁能列出综合算式?
这两种方法属于同一种方法,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2、展示另一生的列式:2×5=10(圈)
60÷10=6(人)
你是怎样想的?
谁能列出综合算式?
小结:先看图找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算式;最后写上答语。
课题:用除法解决问题
主备人:钱冬梅刘亚娥教案印发:钱冬梅作业印发:钱冬梅审核:白英
【教学目标】
1、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经历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除法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3.在学习过程中,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导
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口算
40÷560÷580÷5 100÷5
45÷3 48÷4 46÷2 420÷7
生认真看例2主题图
学
根据学生仔细看课本例2的内容展开教学:
(1)小朋友们正在学校做团体操,你能从中找到一些数学信息吗?
(2)每个小圈有几人?你会解决吗?
学生认真看图,交流汇报,列式计算
展
交流反馈
1、展示一生的列示:60÷2=30(人)
30÷5=6(人)60÷10=6(人)
或60÷2÷5=6(人)或60÷(2×5)=6(人)
答:每个小圈有6人。答:每个小圈有6人。
秀延小学学生前置性作业
学习内容:位置与方向4班级:姓名:日期____
一、填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我们已经认识的八个方向分别是:(),(),(),(),(),(),(),()。
2.与东南角相对的是(),与西南角相对的是()。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除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方式,它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实例来说明其应用。
一、商品分组问题假设我们有一批商品需要分组,每组商品数量相等。
如果我们知道总数量和每组的商品数量,那么可以通过除法来计算出共有多少个分组。
例如,我们有100个商品需要分成每组10个,那么可以运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00 ÷ 10 = 10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可以分成10个分组,每组有10个商品。
二、比例问题除法还可以用来解决比例问题。
比例问题是指两个或多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问题,可以通过除法来计算比率或比例。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工程项目需要三个人合作完成,他们的工作能力比例为2:3:5。
如果我们知道其中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可以通过除法来计算其他人的工作能力。
假设其中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为20单位,那么可以进行如下计算:20 ÷ 2 = 1010 × 5 = 50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另外两个人的工作能力分别为30和50单位。
三、商业利润问题商业领域中,利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通过除法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利润率或利润增长率。
举个例子,假设某个企业在去年的利润为10万,今年的利润为12万。
我们可以使用除法来计算利润增长率。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2 - 10)÷ 10 × 100% = 20%通过计算,我们得知今年的利润增长率为20%。
四、时间与速度问题时间和速度也可以通过除法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两地之间的距离和行驶的速度,可以通过除法来计算到达目的地所需要的时间。
假设两地之间的距离为300公里,行驶速度为60公里/小时,可以使用除法计算到达目的地所需时间。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得知到达目的地需要5小时。
五、人均分配问题除法还可以用来解决人均分配问题。
例如,如果有一笔总资金需要平均分配给若干人,可以使用除法来计算每个人分配的金额。
除法的实际问题解答

除法的实际问题解答除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用于将一个数平均地分成若干份。
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除法经常被用来解决各种问题。
本文将介绍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提供具体的解答方法。
一、商业问题中的除法运算商业问题中常常涉及到除法运算。
例如,当我们去商场购物时,我们可能需要计算某件商品的每份价格。
假设一件商品的价格为100元,共有10份,我们可以通过除法运算求解每份价格。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00元 ÷ 10份 = 10元/份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每份商品的价格为10元。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个价格进行购买决策。
二、分配问题中的除法运算除法运算还可以用于解决分配问题。
例如,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老师要将100个糖果分给每个学生。
我们可以通过除法运算求解每个学生可以得到几个糖果。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00个糖果 ÷ 30名学生 = 3个糖果/学生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每个学生可以得到3个糖果。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结果进行公平合理地分配。
三、时间和速度问题中的除法运算除法运算在解决时间和速度问题时也非常常见。
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某个行程所需的时间时,我们可以通过除法运算来得出答案。
假设一辆汽车行驶100公里,平均时速为50公里/小时,我们可以通过除法运算求解行程所需的时间。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00公里 ÷ 50公里/小时 = 2小时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行驶100公里所需的时间为2小时。
四、百分比问题中的除法运算除法运算还可以应用于解决百分比问题。
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一个数的百分比时,我们可以通过除法运算来求解。
假设一个班级中80名学生参加了一次考试,其中有60名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我们可以通过除法运算求解优异成绩的百分比。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60名学生 ÷ 80名学生 × 100% = 75%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优异成绩的百分比为75%。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二) 课时 1教学 目标1. 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的熟练程度。
2.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加深对两种应用题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3. 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思路和解答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一、 复习巩固1.比较下列两幅线段图,说说他们的数量关系数量关系:30×13=?数量关系:×13=1010÷13=?13 301013比较以上两幅图,他们的数量关系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单位“1”×比较量的分率=比较量2.爸爸的体重是75千克,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815,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方法一:75×(1-815)=35(kg ) 方法二:75-75×815=35(kg )二、 新知探究1.出示例题,比较两题的区别和联系。
爸爸的体重是75千克,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815,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815,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相同点:关键句不变,所以单位“1”不变,数量关系也不行。
不同点:前者已知单位“1”,求比较量;后者已知比较量,求单位“1”。
2.画线段图。
你能画出线段图吗?(可以在上一题的图上进行修改)比较两幅图,你发现什么?75kgkg轻815kg 35kg 轻8155. 出示题目。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题型“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1.(1)某厂计划生产化肥480万吨,实际比计划多14,实际生产化肥多少万吨?(2)某厂实际生产化肥600万吨,比计划多14,计划生产化肥多少万吨?方法一:480×(1+14)=600(吨) 方法二:480+480×14 =600(吨)解:设实际计划生产化肥X 吨。
除法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除法练习解决实际问题除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分配、均等分配、比较等计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用到除法来解决问题的情况,比如商场打折促销、家庭开销的均分、时间计算等。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问题来练习解决除法运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除法。
问题一:商场打折促销假设商场正在进行打折活动,某商品原价为600元,现在打八折,求该商品的打折价格是多少?解决方法: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八折,即100%减去20%的意思。
计算八折的公式为:“原价 ×折扣 =打折价格”,其中折扣为0.8(即八折),原价为600元。
将这些数值带入公式,我们可以得出打折价格的计算过程:600 × 0.8 = 480(元)。
因此,该商品的打折价格为480元。
问题二:家庭开销均分假设一家三口共计有800元,现在需要将这笔钱按三人平均分配,求每个人分到多少钱?解决方法: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每个人分到多少钱,即将总金额800元平均分配给三个人。
计算每个人分到钱数的公式为:“总金额 ÷人数 = 每人分到的金额”,其中总金额为800元,人数为3人。
将这些数值带入公式,我们可以得出每个人分到钱数的计算过程:800 ÷ 3 ≈ 266.67(元)。
由于金额是以分为单位的,所以我们可以将结果取整,即每个人分到约267元。
问题三:时间计算假设某人要骑自行车从A地到达B地,全程120公里,骑行速度为每小时30公里,求他需要骑行多久才能到达目的地?解决方法: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他需要骑行的时间,即将骑行的距离120公里除以每小时的骑行速度30公里。
计算骑行时间的公式为:“距离 ÷速度 = 时间”,其中距离为120公里,速度为每小时30公里。
将这些数值带入公式,我们可以得出骑行时间的计算过程:120 ÷ 30 = 4(小时)。
《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二)》 教学课件

单位“1” =?kg
爸爸:
是爸爸体重的几分之几 小明:
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
8 15
方法三
35 kg
小明的体重÷
1-185
=爸爸的体重
35÷1-185
=35÷175
=35×175 =75(kg)
单位“1” =?kg
爸爸:
是爸爸体重的几分之几 小明:
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
8 15
35 kg
✓ 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求出了爸爸的体重(75 kg),求出的结果 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验?
是爸爸体重的几分之几 小明:
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
8 15
35 kg
x-
8 15
x=35
7 15
x=35 x=35×
15 7
爸爸的体重-小明比爸爸轻的部分=小明的体重
x=75
✓ 你能借助线段图理解这个等量关系式和方程的意思吗? ✓ 图中哪部分是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的部分? ✓ 这里是怎么求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的部分的?
是(4+1)份。
女生人数×
1+
1 4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男生人数
学习任务一
小明的体重是35
kg,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
8 15
,小明爸爸的
体重是多少千克?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明的体重是______,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______,要求的是
____________的体重。
学习任务二
单位“1” =?kg
爸爸:
是爸爸体重的几分之几
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
8 15
小明:
35 kg
根据线段图找出等量关系,写出等量关系式,并选择一种你 喜欢的方法解答。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解决问题(二)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解决问题(二)公开课教学设计优质课资料小数除法解决问题(二)白沙思源实验学校莫月婷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例12及相关练习教材分析:例12是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小题进行教学。
由于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因此都要取这些计算结果的近似值。
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舍”还是“入”。
如第(1)题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能盛0.4千克的瓶子里,求需要多少个瓶子。
计算结果是6.25个,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需要6个瓶子,但6个瓶子只能装2.4千克,剩下的0.1千克还需要1个瓶子,所以需要7个瓶子,这里就要用“进一法”将6.25中的小数点后面的尾数舍去,向个位进1,变成7。
而第(2)题求红丝条可以包装几个礼盒,则要用“去尾法”,将16.666…中小数点后面尾数去掉,得近似数16。
最后教材强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目标: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进一法”和“去尾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运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2、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1、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
2、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数四则混合计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怎样解答第2个问题?
6元
8元
7元
?元
想一想:如果45元买了5辆玩具小汽车,一辆玩具 小汽车多少钱?
知道了什么?
怎样解答?
45 ÷ 5 = 9(元)
口诀: 五(九)四十五
求一辆玩具小汽车多少钱, 就是把45元平均分成5份。
求每份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
解答正确吗?
一辆玩具小汽车 9元 5辆一共是:9×5=45(元)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 (二)
第4课时 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计数器8元,32元能买几个呢?
32÷8= 4(个)
口答:32元能买4个。
56元可以买几个呢?
3
6元
8元
7元
?元
56元可以买几个计数器?
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格,问56元能买几个计数器。
怎样解答?
56 ÷ 8 = 7(个)
口诀: (七 )八五十六
物品的价钱、数量、总钱数之间 有什么关系呢?
物品单价×数量=总钱数 总钱数÷单价=数量 总钱数÷数量=单价
求物品总钱数应该用乘法,求 物品的价钱和数量要用除法。
1
6元
8元
7元
?元
54元可以买几个小鹿布偶?
54÷6 =9(个)
答:54元可以买9个小鹿布偶。
2 将一根28米长的绳子,每7米分成一段,可以分 几段? 28÷7 =4(段)
答:可以分4段。
求28里有几个7,用除法计算。
1 购物。
1元
4元
6元
8元
梦梦有24元,如果全部用来购买上面商品中的 任意一种,可以买:
(1)24 根跳绳
(2)6 个文具盒
(3)4 本笔记本 (4)3 本故事书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2)

3.按下面的方法摆36个三角形,最 后一个三角形是白色还是黑色?
…… 36÷6 = 6(组) 答:最后一个三角形是黑色。
三、巩固提高
做一做
按照
的规律接着往下摆,第
27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27÷3 = 9(组)
答:第27面小旗是一组的最后一个, 是红色的。
四、课堂小结
16÷3 = 5(组)……1(面)
想 横线上画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二、探索新知
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 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你们知道这些小旗是按 照什么规律摆放的吗?
小旗是按照1面 黄旗,两面红 旗的规律摆的。
问题是第16 面小旗是什
么颜色?
解法一
题目中最后一面小旗是第 13面,我接着往下画。
第16面旗 是黄色的。
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R·二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熟悉的生活事例的探究和研究,进 一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 问题。
2.在解决较复杂问题时,感知余数在生活中 的灵活应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 体验。
学习重、难点
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和余数有关的实 际问题。
一、引入新课
解法二
16÷3 = 5(组)……1(面)
5
3 16 15
1
根据摆小旗的规 律,也可以用除
法解答。
解法二
余数是1,就说明第16 面小旗是下一组里面的
第1面,应该是黄色
口答:第16面小旗是 黄 色。
1. 图形应该是______
……第7个
2.(1)圈一圈,第11颗珠子是_白__色___。 (2)列式为: 11÷5 = 2(组)……1(颗)
例5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二)

(三) 回顾与反思:
1.想一想你用哪种方法进行检验? 2.通过对例5的学习,说说你的体会。
基础练习:
美术小组有25人,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 模小组多1 ,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做在
4
练习本上)
活学活用:
兴华商店运来电动车150辆,自行车比电 动车少 1,运来自行车多少辆?(做在练
5
习上)
拓展延伸:
修一条路,已经修了4800米 还剩下8 3 没有修完。这条路 全长有多少米?
课堂作业: 课本40页第6,7,8题 要求:字迹端正,书写干净。
1.例5中的关键句是哪一句,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表示题目的意思。 3.根据线段图列出数量关系式。 4.列方程解答。 5.用算术法怎样解答。 要求:认真思考,比一比谁的发言最精彩。展 Nhomakorabea时的要求:
1.老师讲课时,坐姿端正,不做小动作, 不交头接耳。用心听讲。 2.别人发言时,边听边思考,不随意打断 别人的话。 3.认真倾听,及时回答问题。
六年级备课组
学习目标:
1.学会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关系. 2.学会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已知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 数”的实际问题。
(一)阅读与理解:
1.认真看38页例5,思考并画出有用 的信息;
2.将阅读与理解补充完整。
要求:自学2分钟后,进行班内展示,比一比 谁的声音最洪亮。
(二)分析与解答:
知识链接1:
1.电影院楼上有210个座位,正好是楼
下座位总数的 1 。楼下有多少个座位?
3
知识链接2: 电影院楼上有210个座位,楼下座位
总数比楼上多1 。楼上有多少个座位?
3
关键句是哪一句,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有几种解题思路?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 》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
本章节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的价值,提高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表内除法的知识基础,但是对于除法的应用还不够熟练,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出现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够顺利地掌握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地运用除法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引导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和掌握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生动形象的动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4.巩固练习:让学生通过一些实际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5.课堂小结: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1.教学重点
(1)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除法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的运算,掌握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举例:48÷6=8,理解48是被除数,6是除数,8是商。
(2)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除法运算,并进行计算。
举例:如果48本书要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人可以分到多少本?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除法的基本步骤和如何处理除法中的余数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比如如何计算购物时的单价。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使用道具或实际物品来模拟除法的过程,直观展示除法的原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是一种分配运算,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如何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除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购物、分享食物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我们有18个苹果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我们如何使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通过这个案例,大家可以看到除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除法运算中的余数概念:理解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并能正确处理余数。
举例:当17个苹果要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时,如何处理剩下的2个苹果?
(3)总价与单价的应用题: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容易混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需要教师指导。
举例:已知总价为150元,数量为5件,求单价。
(4)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运用除法进行解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除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除法运算

除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除法运算除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会经常遇到需要用到除法来解决问题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际问题,并通过除法运算来解决这些问题。
1. 分配问题分配问题常常出现在生活中,例如我们需要将一箱苹果按照相同的份额分给几个人,这时就需要使用到除法来解决。
假设一箱苹果里有120个,现在我们要把它平均分给10个人,每个人能分到多少个苹果呢?解决方法:120 ÷ 10 = 12每个人可以分到12个苹果。
2. 购物问题在购物时,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计算折扣或者优惠的问题。
假设某商品原价为400元,现在打九折,我们想知道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解决方法:400 × 0.9 = 360打折后的价格为360元。
3. 食谱问题在烹饪时,我们经常需要根据食谱上的配方来计算材料的用量。
以蛋糕为例,如果食谱上写着需要250克面粉,我们手头只有500克面粉,我们需要将配方按比例缩小,缩小到一半的材料量是多少?解决方法:500 ÷ 2 = 250需要将配方按比例缩小到250克面粉。
4. 旅行问题在旅行中,我们需要计算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例如,我们要驾驶一辆汽车从A城市到B城市,两地之间的距离是800公里。
假设我们的车速是80公里/小时,我们想知道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
解决方法:800 ÷ 80 = 10需要10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
5. 分类问题在统计学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组。
例如,某班级有40名学生,根据成绩将他们分成五个等级,每个等级有相同的人数,我们想知道每个等级有多少个人。
解决方法:40 ÷ 5 = 8每个等级有8个人。
通过以上几个实际问题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无论是分配问题、购物问题、食谱问题、旅行问题还是分类问题,除法都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解决这些问题。
运用分数的乘除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分数的乘除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分数的乘除运算,以便更准确地计算和描述问题。
通过合理运用分数的乘除运算,我们能够得到更具体、更精确的结果,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个实际问题的例子来说明分数的乘除运算是如何被运用的。
例题一:购买食材假设你在市场上购买了1/2千克苹果和3/4千克香蕉,你想知道你总共购买了多少千克的水果。
我们可以用分数的加法运算找出答案。
解答:首先,我们将1/2千克和3/4千克分别转换成相同的分母,这里可以选取8作为公共分母。
将1/2千克转换为4/8千克,将3/4千克转换为6/8千克,然后相加,得到10/8千克。
最后,我们将10/8千克简化为1又1/4千克。
因此,你总共购买了1又1/4千克的水果。
例题二:烹饪食谱假设你想要做一道食谱需要1/3杯牛奶,食谱能够满足4个人的需求,你想要知道做这道食谱时需要多少杯牛奶。
我们可以通过用分数的乘法运算来找到答案。
解答:首先,我们将1/3杯牛奶乘以4,得到4/3杯牛奶。
然而,4/3杯牛奶并不直观。
我们可以将4/3杯牛奶转换为带分数,即1又1/3杯牛奶。
所以,为了做这道食谱,你需要1又1/3杯牛奶。
例题三:旅行距离假设你开车行驶1/2小时,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你想知道你行驶了多远的距离。
我们可以用分数的除法运算找到答案。
解答:首先,我们将每小时的英里数60分成1/2,得到120。
然后,我们将总行驶时间1/2小时除以1,得到120/1。
最后,我们将120/1简化为120英里。
因此,在这半小时里,你行驶了120英里。
通过上述实际问题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分数的乘除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运用分数的乘除运算,我们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在运用分数的乘除运算时,我们需要将分数转换为相同的分母,以便更好地进行计算。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分数的结果转换为带分数或进行简化,使得结果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两位数除法实际问题题

两位数除法实际问题题除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用于计算两个数相除的商。
对于两位数除法的实际问题题,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讨论和解答。
下面我们将以两位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为题材,介绍几个简单的示例,并通过解答的方式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两位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
1. 问题一:小明买了50个苹果,他想将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人分得几个?解答:我们可以通过两位数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将50除以4,得到的商就是每人分得的苹果数量。
首先,我们写下除法算式:50 ÷ 4 = ?然后,我们开始计算:首先,我们可以将50拆分成四个十位数和两个个位数,即50 = 40+ 10。
接下来,我们依次将40和10分别除以4,得到的商分别为10和2。
最后,我们将两个商相加,得到的结果就是每人分得的苹果数量。
所以,每人分得的苹果数量为12个。
2. 问题二:小华花了96元买了一箱饮料,每箱有8瓶,问他买了多少箱饮料?解答:这个问题也可以使用两位数除法来解决。
我们将96除以8,得到的商就是小华买的饮料箱数。
首先,我们写下除法算式:96 ÷ 8 = ?然后,我们开始计算:我们按照正常的除法运算步骤,从左到右进行计算。
首先,我们将96拆分成9个十位数和6个个位数,即96 = 90 + 6。
接下来,我们依次将90和6分别除以8,得到的商分别为11和0。
最后,将两个商相加,得到的结果就是小华买的饮料箱数。
所以,小华买了11箱饮料。
通过以上两个实际问题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到,两位数除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只需按照正确的计算步骤,将除数、被除数和商依次排列,然后进行计算,最后得到结果。
这样的除法运算能够帮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解决分配、计算等问题。
通过对两位数除法实际问题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除法概念,提高我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借助除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分配物品、计算成本等,这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形式:讲授式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主题图或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让我们一起到儿童商场逛一逛。出示例4的主题图。
问:你们瞧,这个柜台里有什么?
学生观察主题图后回答。
把学生带入商场,身临其境,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探索学习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情境图:从他们的议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2)、小明想买5辆小汽车。,应该付多少钱?
课题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二)
课时
第9课时
班级
编写者
杨锦兰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本P31页例4,练习七相应的习题。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并掌握了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自由发言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板书设计: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二)
你应付多少钱?
12÷3=4人)4×5=20(元)
答:应付20元。
七、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1题。问:要完成这道题必须先知道什么?
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3、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1~2。
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并掌握利用乘法和除法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得出:12÷3=4(元)是求1辆小汽车多少钱。因为要知道小明买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必须要先知道1辆小汽车多少钱。
(3)、鼓励学生再提出问题。
2、小结:揭示课题。
学生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汇报的形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引发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