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有效的管理第五讲心得
陈春花学会有效的沟通观后感
陈春花学会有效的沟通观后感北京大学教授陈春花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谈到管理层的有效沟通时说:“基层员工告诉我,往往在他们需要高层管理者的时候,会发现高层管理者距离他们非常远。
当高层距离基层特别远的时候,其实就很难让基层员工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
”“远”,基层员工离CEO,公司管理层,就是比较远,大企业更是如此。
“近”,就是在身边,转过身来就可以随时交谈。
基层员工是要与CEO,公司管理层,随时转过身来交谈吗?答案很显然,不是。
如何变“远”为“近”呢?德鲁克在《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中指出:企业应该让每一位员工了解企业的目标、计划,并通过管理者实现目标和计划。
管理层要将各项目标转化为各级的工作安排,在每个目标领域需要什么样的成果和贡献,并把获得这些成果的责任落实到员工。
然后,公司依照目标衡量工作绩效和成果。
基层员工离CEO近,就是各级管理者要了解企业目标和计划,并落实到其层级的行动上,同样也落实在基层员工的层级上,在执行计划,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基层员工随时转身与身边的管理者沟通,以便准确、完整、有效地完成计划,实现目标。
这样就如同CEO在身边一样。
德鲁克在指出:利于沟通、协同的工作方式是卓有成效的一个方面,特别强调A用B 的工作方式与B沟通,是卓有成效的。
基层员工与身边的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将“远”变为“近”,消除基层员工与高层管理者之间的距离。
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发现和培养能够做到A用B的工作方式与B沟通的管理者,或基层员工,由这样的管理者和员工承担沟通的职责。
可以在一线管理者的职责要求里加上两条,(1)从员工要知道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和准备接受什么出发进行沟通。
(2)能够用员工的工作方式与员工沟通。
这就是陈春花学会有效的沟通观后感。
陈春花的《管理的常识》读后感
陈春花的《管理的常识》读后感领导是一种管理职能,而非单指领导者。
领导是借助影响力发挥作用的而不是职位。
如前文中所说,组织中的人与人公平而非平等,追求平等只会让人养成不主动去担当的习惯,甚至让人学会去偷懒。
如果我们需要员工贡献,管理者就必须做到公平而不是平等,制定相应的激励与处罚制度,诚然金钱是最重要的激励措施,但这里的激励不单单指金钱,更多是一种满足感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毕竟人是需要认可的,相对的,处罚也要及时,只有及时的处罚才能让人认识到工作的失误,有利于下次工作中自主意识的去更正。
组织如同军队,面对激烈的市场行业竞争,需要队伍中每个士兵的努力。
没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将军。
不管是什么样的员工,工作的绩效取决于领导者的管理水平,而不是员工的水平,因此管理者需要作出合适的领导行为,针对不同的员工,管理者需要运用不同的管理风格。
管理者需要对每个人的分工作出具体的定义,明确的划分。
只有当管理者对任务明确分工后,才能更好的进行领导,让员工找到工作的目标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最终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
最后合格管理者的领导是和下级员工保持正式的沟通的,什么是正式的沟通,就是正常的工作状态下的沟通,而非情感上的沟通。
一个管理者在工作时间内和下级的沟通是必要的,这不仅可以相互探讨问题交换意见,了解员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更可以让员工认为自己是被管理者重视的,意见和建议是能被领导听取的,增加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的同时,接下来遇到问题也会更愿意去和管理者进行分享,让管理者的工作进行的更顺畅。
书中陈春花教授提出的观点还有许多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通过两个问题的自问让我对接下来的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管理者只有把这些理论变成常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变化也不是一夕间完成,这是一个实践的慢慢的改变过程,唯有一步步坚持下去才会收获成效。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读后感范文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读后感陈春花《管理的常识》读后感范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陈春花《管理的常识》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读后感1“管理”两个字确实看起来非常抽象且空洞,但读完陈春花老师写的《管理的常识》,虽说是“常识”,却蕴含丰富的内容,精辟的见解,化“抽象”为“具体”,化“空洞”为“饱满”,助你慢慢领悟“管理”的真谛所在。
作为管理者,《管理的常识》一书值得好好读读,可以在工作中做为理论与行为衔接的对照思考,将会使你进一步认识到———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1、什么是管理的基本规律陈老师把“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作为管理的基本规律,是因为我们在管理中常常犯错误,常常忘记了管理这一条基本的规律。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喜欢评判对错,但是管理上的对错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管理是要解决问题的。
在我们的管理中,为什么效率非常低,陈老师认为,原因在于很多人做出决定,不是马上去执行,而是去评判对错。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有时遇到问题,管理者一般会要求寻找原因和责任,而忽视了去“面对事实,解决问题”,这样将来这个问题可能经历了不会再犯,但如果不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下次遇到新的问题,就不知道如何马上去解决,也不会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
2、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管理是服务,最直接的意义就是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面对事实,解决问题”最终服务于经营。
管理与经营是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两种能力,经营能力就是选择正确的事做,管理能力就是把事做正确,从这个意义上说经营是第一位的,管理是第二位的。
集团财务管理就是在“核算、服务与监督”基本职能基础上,通过持续为企业经营解决系列问题,提升解决效率效果问题的能力,为企业在增长性、盈利性、流动性之间找到最优的平衡,同时规范风险,更好地实现财务职能。
学习陈春花老师课程心得体会(精编版)
学习陈春花老师课程心得体会4月份,陈总组织管理人员共同学习了陈老师的一些课程。
总的来说,这些课程内容大部分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
期初听一遍,印象不是很深,有点难理解,每次学习完成,我会把陈总强调的重点内容进行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又学习了一遍,慢慢理解了一点。
比如组织,我的理解比较片面,而且不能很好的和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通过网上查询,大概明白了陈老师谈的组织是什么。
组织是为完成具体目标而从事系统化努力的人的组合。
”在数字化加速度下,组织的管理模式已经不是我们传统的控制命令式,而要转化为激活赋能式,转变思维,学会如何从管控各部门人员到给各部门人员赋能。
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绩效机制,来激活员工的潜力。
管理:环境再变,企业发展不会停,作为管理者,应该拥有超越自我的能力,规范流程,夯实内功,适应变化,迎接全新挑战。
在陈老师的内容中提到,第一,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第二,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应该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寻找原因和责任。
在绩效管理观方面:第一,管理只对绩效负责;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苦劳不产生绩效;只有能力才会产生绩效,态度必须转化为能力才会产生绩效;才干才产生绩效,品德需要转化为才干才会产生绩效。
这些在管理绩效考核中都应该很好的应用起来。
价值共生:我的理解最好的成长,就是实现价值共生。
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往往很容易做着做着就放弃了,可是当置身于一个积极上进的集体之中,那么就会在团队的带动下,不知不觉走了很远,做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通过学习,让我们懂得了很多东西,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毕竟不能生搬硬套,要符合我们工作的实际情况。
陈春花管理观后感
陈春花管理观后感篇一:《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管理的常识——让管理发挥绩效的7个基本概念前言管理就是把理论变为常识。
第一章什么是管理管理没有对错,只有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管理的理解第一,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第二,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应该训练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找原因和责任。
例子:机修修机器、总装员工乱丢垃圾。
第三,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清晰的界定必须要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标准。
第四,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二为一;第五,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第一,管理只对绩效负责;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苦劳不产生绩效只有能力才会产生绩效,态度必须转化为能力才会产生绩效才干才产生绩效,品德需要转化为才干才会产生绩效人都会犯错误,所以我们不能够在品德上下赌注,管理所要做的就是让人没机会犯错第二,管理是一种分配,分配权力、责任和利益;第三,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来决定;管理水平不能够超越经营水平。
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第一,使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手段是分工;科学划分工作元素员工选择、培训和开发与员工经常沟通管理者与员工应有平等的工作和职责范围第二,使组织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专业化水平和等级制度的结合;韦伯组织管理的原则约定:权力是组织而非个人。
组织管理的核心就是让权力从个人的身上回归到职位上,也就是组织本身上,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效率才会得到。
当权力是职位的含义的时候,就要求权力表现出专业能力,简单地说也就是权力需要承担职责,没有职责的权力是不存在的。
组织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专业化水平与等级制度的结合。
第三,使个人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个人创造组织环境,满足需求,挖掘潜力。
管理要解决企业的三个问题:1、如何使劳动生产率最大化;2、如何使组织效率最大化;3、如何使个人效率最大化。
我要强调的观点是劳动效率、组织效率和个人效率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先有劳动效率的获得,再寻求组织效率,之后再发挥个人效率,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
陈春花之《管理的常识》:管理的认知与行动——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
陈春花之《管理的常识》:管理的认知与行动——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一)中国管理的问题在哪里1.我们尝试过所有的新理论在上个世纪,中国企业如饥似渴的学习力空前高涨。
世界上不同时代出现过的所有理论,几乎都被中国企业照单全收了。
40年代的人际关系训练被看作是组织成功的关键;50年代的目标管理被视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60年代分权化成为最佳方法;70年代的企业战略风靡一时;80年代的企业文化粉墨登场;90年代的电子商务引入各种管理方法;21世纪管理创新理论引领变化……企业管理者也对这些概念名词耳熟能详,但是为什么中国企业总是被诟病为时代的幸运儿?即更多企业的崛起,是得益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市场需求大规模下的自然增长。
事实也是,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年。
据麦肯锡报告,对20家中国最优秀的制造企业研究发现,中国企业的生产率仅比美国低8%。
而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则撰文说,中国工人的平均工资才是美国工人的4%,和1975年韩国类似。
中国如果要恢复经济持续增长,就必须提高消费能力。
他对此持保守态度。
我们为什么没有能力给工人发高工资?到底是什么贡献了中国经济的增长?——管理在哪里?它又贡献了多少价值?2.我们前仆后继地努力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问题在于这种增长是否有泡沫?可以稳定而持续增长吗?除了营销技巧、低成本优势、规模化优势,具备系统作战能力吗?企业凭什么能够在急剧变化的市场中活下来?对顾客真的理解、有互动吗?中国企业都善于向标杆企业学习,努力持续学习以达到最佳表现,事实也是如此。
我们知道华为用10年时间全面持续学习IBM,甚至不惜用削足适履的办法强迫自己去适应,也果然在全球电信设备供应领域迅速跃为前三。
问题是现在还需要知道,企业必须在管理实践中积累出自身的管理模式与企业文化。
因为持续发展中仅仅学习标杆是不够的。
我们拥有了成本优势、产品优势、销售优势、渠道优势和服务优势。
浅读陈春花管理系列丛书之心得
浅读陈春花管理系列丛书之心得“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价值观引领一切。
为了帮助管理者提升自己的能力,把管理变简单,管理者要有经营的概念,要知道如何可以有效地经营,告诫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简单的价值,做到简单当然也是很难的一件事,按照集团公司的安排,拜读陈春花老师的《共识》、《激活个体》、《激活组织》、《改变是组织最大的资产》系列书籍,受到感悟,和大家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坚实可靠的基础,不可能建成高楼大厦,共识是基础。
企业转型的认知准备:确立基于变化思考的习惯,达成认同,达成理解,达成共同的语境境,转型当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做认知准备。
认知准备花的时间和精力要足够多,员工要用变化的逻辑看问题,要讲改变有多难,也不要说改变后有多好。
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转型与组织转型需要全体员工特别是领导班子的思想改变,达成共识,唯有上下同心才会取得转型的效果,因此必须找到达成共识的方式方法、让上上下下的干部职工可以完全清晰地倾听到公司的主旨声音,能够让这种立场、选择以及策略可以直接传递到每一个人那里,让内外部得以统一认知。
因此,共识的结论和方向是:“企业可持续地激发人才和吸引人才,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做好现在,本未就不远。
企业在管理模式上的普遍问题在于内部结构过于稳定,缺少授权意识。
无法激活个体价值形成价值共同体,陈老师多次提到华为的例子。
华为增长强劲的重要原因在于其不讲历史。
只讲未来有着强烈的自我批判精神。
敢于放下曾经的成功。
用自我否定。
和自我颠覆,让企业内部保持危机意识。
让企业成为一个动态结构。
充分激发出每个个体的活力和价值。
管理的新模式根本核心是什么,是要有系统思考的领导者。
领导者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激发个体内在价值来激活组织。
不是用组织价值来激活组织,组织最大的资产是改变。
正如华为所说的,他们没有成功,只有成长。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有能力去创造一个好的组织平台,来告诉大家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价值,每个人都可以充分体现他对组织的贡献。
对陈春花新演讲的感悟
对陈春花新演讲的感悟
非常感谢总裁分享的二篇文章,仔细研读后受益匪浅。
《什么叫领导?什么叫管理?你一定要分得清!》与《陈春花新演讲:数字化时代组织管理的三个关键词——赋能、共生、协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作为职业经理人应具有的综合素质与思维模式,具体感悟如下:
一、要严于律己,做一个正直的人,以赢取他人的信任。
以坦诚精神、透明度和声望,建立别人对自己的信赖感,不断战胜自己的本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享信息,不断加强团队的力量。
二、要有开阔的胸怀,在精进自己的同时,不断发展别人,提升团队。
用韦尔奇的话说就是“在你成为领导以前,成功只同自己的成长有关。
当你成为领导以后,成功都同别人的成长有关。
”致力于让员工变的更强,变得更会协同。
同时进一步约束自己,中和利他,在致力于个人生长的同时,让团队中所有的人能够得到非常好的生长。
三、不断提升个人的格局,迭代更加符合集团发展模式的思维模式,致力于做「无我」领导,陪伴牵引团队、使其成长、以推进我们的共同目标。
四、不断修炼自已,将管理与领导有机结合,用管理自己来影响别人。
一方面让员工感受到工作的乐趣、拥有梦想与愿景、乐于分享工作成绩;另一方面自己也要善于倾听、敢于承认错误、正视意见。
管理的过程亦是自身的修炼过程,在致力于与企业同命运共成长的同时,我将进取不息。
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感悟复习进程
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感悟华南理工大学公开课《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感悟上完陈春花老师的这个课程——《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着实受益匪浅。
让我对管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不仅学习了知识,更长进了学问。
其中,陈春花老师还强调过,知识并非学问,学问是运用了知识,了解了规律。
所以,当今社会的我们,仅仅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去运用,去实践,才能够算得上有学问,同时也验证了那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看陈春花老师的这个课程之前,特地去了解了下陈春花老师,得知陈春花老师原来是如此厉害的榜样,更是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让我大吃一惊。
同时也看了下网易网友对此课程的评论,更是好评不断,列如“陈老师是实战派出身的管理专家,观点开放鲜明、非常具有借鉴意义和实践性,网易这些管理课程当中,陈老师的这门课是极其具有价值的!”我深表赞同。
在陈春花老师的《为什么需要管理》中陈春花老师首先回顾了一下管理的发展历程:分权管理-目标管理—企业文化。
举了华为的例子,花了10年的时间向IBM学习,终于成为行业领先企业。
然后,进入正题,谈及了管理的定义:什么是管理?“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斯蒂芬P罗宾斯。
陈春花老师以自己的理解,也给出了管理的定义:管理是通过人员及其他机构内的资源而达到共同目标的工作过程。
说的让简明易懂,像我这种门外人对管理有能有更清楚的认识。
其中,我非常赞同陈春花老师提出的管理具备的三要素:人,资源,目标。
在陈春花老师的《管理的认知》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悟性,领会,揣摩”,这3个词在管理当中都是浪费。
管理就是要直截了当,管理所作的决策,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重要的。
在许多下属没有完成领导的任务的案例中,很多时候,就是领导的讲话,过于抽象,需要下属去领会,但是这无形中就浪费了时间与精力。
在陈春花老师的《有效的管理》中,陈春花老师引用了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这本书是德鲁克最著名的管理学著作之一,倾注了德鲁克极大的心血。
陈春花《高效管理》读书笔记
陈春花《高效管理》读书笔记
一、高效管理-管理的认知
1、管理是决策的制定者,应该让下属明白做什么最重要,管理就应该直截了当,讲话变指令(不要让员工揣摸你的心思。
)
2、管理是一门学问,我们该知道学问是做什么的,工作和培训分开。
学习不是为了拥有知识,而是为了解决问题。
3、管理没有对错,只有面对事实,才能解决问题,管理是结果评价,不是对错评价。
4、管理其实是一个过程。
管理只管事不管人,人必须是理解和尊重。
5、管理没有对错,但有好坏,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合二为一。
6、管理真正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一线员工拿到资源,并使用资源。
二、高效管理-我所提倡的管理观
1、管理只对绩效负责,能力产生绩效所以最重要。
2、管理最重要的是分配责任,拥有责任的人,权力最大。
3、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三、企业的七个不安:
1、企业经营是不是有泡沫,增长是缘于自己能力增长还是市场增长。
2、经济增长是不是稳定、可持续。
3、有没有能力大规模作战。
4、你凭什么活下来,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5、什么竞净才能应全球化。
6、企业对服务理解是真理解还是假理解。
顾客最需要的服务有没有被满足。
7、企业中所有人的学习能力、激情能维持多久。
管理学大师陈春花,成功只是多付出一点,35条深度思考值得收藏
管理学大师陈春花,成功只是多付出一点,35条深度思考值得收藏众所周知,在当今这个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的时代,各种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
而黑天鹅事件所带来的首要影响就是变化加剧,让人难以捉摸。
这就凸显出在激烈又动荡的变化里,那些不变的东西,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的时代里,那些确定性的重要性。
什么是确定的?答案就是当你拥有某项能力后所能够解决的问题是确定的。
这意味着如果你能够拥有更多的专业技术能力,如果你能够掌握更多的管理能力,那么在未来的职场发展里,你的成功性就会更高一些!事实上,尽管看起来管理学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每一位职场人士都不得不经历的就是管理。
管理既包括自我管理也包括企业管理。
那么在国内提到管理学,就不得不提起这位著名的组织管理学专家陈春花。
作为曾经的新希望六和董事长,也是诸多知名大企业的高级顾问,陈春花老师对于企业组织发展和管理有着非常深刻的见解和思考。
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个人管理,了解管理学的知识有助于你加速成长,认知升级!毫无疑问,在这位组织管理学大师陈春花的身上,有着太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今天就为大家分享来自于这位管理学大师陈春花在各大公开场合下发表过的35条深度思考,这些来自于陈春花教授的深度思考背后,往往蕴藏着这位组织管理学高手几十年工作的沉淀,千字长文值得收藏!1、一切皆变,一切皆存在。
2、人生的意义就是「心定」。
3、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
4、联接比拥有重要。
5、人生是旅行,工作是修行。
6、沟通的核心是达成共识,不是通知。
7、成功只是多付出一点。
8、找到真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
9、能力的提升,来自两个方面——高要求和高绩效。
10、增长必须来源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够带来增长,投资不能带来增长。
11、数据一定会告诉你真实的现实。
12、一个高效的会议,讨论的是解决方案,而不是问题和观点。
13、数字化时代,组织的效率来源于协同。
14、我们今天的焦虑不是源于知道得少,而是源于我们知道得多。
陈春花老师课程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根据公司安排,我有幸学习了陈春花老师关于计划管理的视频课程。
根据行政部工作内容及本人工作情况,具体有如下体会:广义的计划主要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执行。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根据目标制定明确的计划,行政事务大多比较琐碎,我们更应做好每天、每周、每月的计划,只有制定明确的计划,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目标得以实现。
在制定计划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各种突发状况,比如月初的工作会比较多,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少量安排,先完成紧急的工作。
等到月中任务量不是很大的时候就可以推进在月初无法处理的工作,然后在月底再做下个月的工作计划。
只有根据计划去推进个人的工作进度,合理安排个人手头工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在执行计划过程中,主要要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提高办事效率,多向成功人士请教、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人每天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做出最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时间管理的做得比普通人好,通过学习他们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成就。
同时要将制定的计划进行分步骤、分阶段、具体化、可操作化的分解,来预防突发状况,多考虑几套备选方案。
检查计划执行主要是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在检查中不能仅仅注重结果,更要根据结果不断进行总结,趋利避害。
在行政工作中,大多数提前做好计划的活动都不会按照已定的计划去开展,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沟通去解决。
所以,每一次活动的举办或是工作的完成,都是我们积累经验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计划-总结-再计划-再总结中,我们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开展工作。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又使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我们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努力把每一个细节做好,才能不断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前进,不断接近自己的目标。
陈春花目标管理心得体会
陈春花目标管理心得体会目标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一位优秀的管理者来说,目标管理不仅是自己工作的重要工具,更是对整个企业发展的关键。
陈春花,是一位出色的企业管理者,她在多年的从业经历中,积累了许多目标管理的心得体会,这些心得体会不仅能够帮助她自己更好地完成工作,还能够指导其他人更好地实现目标。
下面,我将结合我自己的理解和陈春花的实践经验,来分享一下陈春花目标管理心得体会。
一、设定明确的目标设定目标是目标管理的第一步,目标必须要具有明确性、可度量性、量化性和可验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目标管理的效果。
针对每个具体的目标,需要设定明确的时间节点、参与者、工作量和实际达成情况,并设置有效的监控机制,随时跟踪目标完成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例如,某企业的销售目标是每月增长10%,那么具体的目标可以是:在截止日期内,每个销售人员要完成100万元销售额;要在每周五提交销售报告,同时落实并调整销售策略。
二、有效的沟通和分享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沟通和分享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
为了让目标的实施更加顺利,需要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够理解清楚目标设定的背景、目标的意义和实现的重要性。
同时,也需要及时地与所有人分享已经实现的目标和成果,这样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目标进度,调整策略和加强协作。
三、适时的反馈和激励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及时的反馈和激励是非常重要的。
目标的反馈可以帮助人们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补救措施,避免陷入无限延期和浪费时间的局面。
目标的激励则可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更有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来,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四、持续的改进和升级目标管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升级。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目标也需要及时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类似地,目标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升级,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和要求。
五、总结和分享经验经验总结是目标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如何做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陈春花
如何做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陈春花如何做好管理者一、过硬的专业能力基层管理者即是管理者,同时又肩负了具体的工作和事务,所以个人过硬的业务能力各素质是在组织中“让人心服口服”为前提。
同时,企业的各种业务培训一般也是通过基层管理者进行的,所以业务能力对基层管理人员来说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量。
1、具备相适应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
2、熟悉自己专业范围的工作内容、程序、方法、技巧、熟练运用本专业工具的才能。
3、业务精通,科学决策、组织、协调沟通能力。
二、优良的品德素质1、以公司、集体利益为重,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2、具有宽阔的胸怀。
3、具有公正用权意识。
4、具有求真务实作风。
5、具有理智的感情。
优良的品德是走好人生道路的必要条件,也是带班管理的资本。
优良的品德,是好学、善良、真诚、勤勉、进取以宽阔的胸怀,正派的作风,表里如一的形象方面的总和。
三、相适应的文化素质全民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员工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同时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办公手段日益现代化。
管理文化素质更要提高,必须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运筹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协调控制能力,总结汇报能力以创新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提高,都需要丰富的文化知识作基础。
1、有一定的文化政治理论知识。
2、精通本职的专业知识。
3、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四、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事业心和责任心,是干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做好一名合格的管理者的重要思想基础。
有了这一点,就会努力学习,提高各方面的本领,就会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就会尽职尽责地工作。
这就说明了事业心在管理者素质中所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有热爱公司、热爱团队、热爱岗位、建功立业思想。
2、有以公司为家,一心扑到工作上的职责意识。
3、有严肃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的态度。
4、有埋头苦干,奋力拼搏的工作精神。
五、有对员工的正确态度和深厚感情对员工的态度和感情问题,历来是管理工作的一个根本问题。
陈春花讲座心得体会
首先,陈春花教授强调了企业内部变革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保持活力,企业必须从内部组织开始变革,调整管理方式,提升创新能力。
这使我认识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敢于变革,勇于创新。
其次,陈春花教授指出,企业要有面对未来的能力。
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具备前瞻性思维,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战略。
这使我明白,作为企业的一员,我们要时刻关注行业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陈春花教授强调了核心团队的重要性。
一个优秀的企业,离不开一支高效的核心团队。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第四,陈春花教授提出了“手比头高”的理念。
她认为,理想之所以能够变成现实,正是因为有连接理想和现实的行动。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空谈无益,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梦想。
第五,陈春花教授强调,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优点,并挖掘其潜能。
这使我意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关注其缺点,更要关注其优点,激发他们的潜能,助力他们成长。
总之,陈春花教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几点总结:1. 企业要保持活力,必须从内部组织开始变革,提升创新能力。
2. 企业要有面对未来的能力,具备前瞻性思维,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
3. 核心团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
4. 理想之所以能够变成现实,正是因为有连接理想和现实的行动。
5. 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优点,挖掘其潜能。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牢记陈春花教授的教诲,不断提升自己,为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春花《管理学的常识》读后感
陈春花《管理学的常识》读后感
我读完了陈春花的《管理学的常识》,深受启发。
这本书从实
际角度出发,结合作者自身的管理经验,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
则进行了简洁而深入的解析。
书中首先介绍了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管理是对组织或团队进
行指导和协调,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作者强调了管理的重要性,指出管理对于组织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陈春花提到了管理的基本职能。
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通过这些职能的实施,管理者可以有效地
激励员工、分配资源和协调工作,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书中,作者还探讨了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管理者既要具备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又要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作者认为,管理者应该具备适应变化的能力,并能够带领团队应对
挑战和危机。
此外,陈春花还提到了管理者应该具备的领导风格。
领导风格包括权威型、民主型和激励型等。
作者指出,不同的情况下需要采用不同的领导风格,管理者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我觉得这本书对于管理学的入门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它简洁明了地解释了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并通过实际案例和经验分享加深了理解。
同时,书中的内容和建议也很实用,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参考和应用。
总之,《管理学的常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
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理解管理学的基本知识,还可以启发读者思考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我相信,通过学习和实践,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为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
有效管理的五大兵法读后感
有效管理的五大兵法读后感用了一周的时间,读完了这本有效管理的5大兵法,总的来讲这是一本教人如何做领导,如何管理,实操性很强的书,思路清晰,提供了很多实用的管理工具。
此书价值观很正,内容也很接地气,很多都是实践后的总结和分享,很有借鉴价值。
孙总从理论和方法论两个角度,给我们关于领导者的概念以及简洁可执行的方法。
在理论上,书中首先介绍了对领导者的认识,领导者的核心作用是要有方向、后援和协调,领导者必须志存高远、意志坚定、心胸宽广,还得有学习能力和战略能力。
我对于意志坚定的感受比较深,很多时候或者说特别是从0到1的阶段,意志坚定往往决定了事情能不能成,越是关键问题,越需要领导者坚持才能扛过去,泰山崩于前也必须色不变,内外交困也必须谈笑风生。
接着,谈到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层面,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必须从一开始就由创始人建立,企业文化要天天讲,反复讲,是让80%的人在80%的情况下做到80分的唯一方法。
书中重点介绍了拉卡拉的五行文化,核心价值观,十二条令、四环方法论,执行四步法以及领导力三要素,五个要素是逐层递进,相互关联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让员工有共同的方向感,十二条令,界定了沟通机制和纪律,方法论,执行四步法和领导力三要素是高效的管理工具,让人知道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如何管人,如何管事。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组织的DNA,拉卡拉的核心价值观是走正道,这点我认为也是我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一个充满诱惑,监管严格的市场上活下来,我们必须要走正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孙总提出用文化带队伍,用文化管公司,因此,管理的方法论也是围绕企业文化内容展开的。
十二条令、四环方法论,执行四步法,书中都做了详细的解说,有些方法以前也知道,有些工具日常工作中也在用(比如OGSM,PDCA),但没有像书中这样系统的,有条理的梳理过,读完后对这些方法的使用更加明确清晰了,这些如果都能有效落实和执行,管理能力和工作成果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的学习心得体会
《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的学习心得体会最近开始执行学习计划首先看的是《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是华南理工大学陈春花教授讲得一门课程刚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理论性过强我是一边做运动一边硬着头皮看下去但是看完第一集的时候感觉确实讲得不错于是在上周六花了一个上午全部看完以下就谈谈我的理解一、课程中的主要观点(一)为什么需要管理关于这个部分课程中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做了一个简单介绍并着重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均引进了这些理论可结果并不是令人非常满意中国企业依然存在各种问题例如中国与美国的GDP仍然有巨大的差距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的占比仍不大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还是很短中国企业中工人的收入仍然很低……通过各种数据就是想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尽管引进了各种管理理论但是中国企业的管理始终没有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管理本身是生产力之一而中国经济的增长管理作为生产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释放(二)什么是管理对于管理的定义课程中试图去重新对管理进行定义并作出说明定义:通过人员及其他机构内的资源而达到共同目标的工作过程并将管理的定义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说明:1、决策制定者关键在于让下属清楚的了解什么是重要的;2、一门学问管理的重点在于让解决问题;3、一个过程管理是一个“管事”而不是“管人”因为人无法管理;4、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统一是衡量管理水平的关键;5资源:人力、财力、其他管理的核心就是对各种资源的有效运用(三)我所提倡的管理观陈春花在课程中提出了她所提倡的管理观主要包括:1、用绩效说话:管理只对绩效负责其中对三种现象做了说明包括(1)功劳与苦劳功劳的作用才是关键;(2)能力与态度能力可以直接产生绩效态度要转化为能力态度才有用;(3)才干与品德德才兼备最关键但是招人的时候德比才重要2、等边分配法则:管理是一种分配提倡管理要做到责任、权力与利益的对等3、经营大于管理这是我最为认同的观点管理必须服务与经营应根据经营的需要来设计管理否则管理不仅不能为经营带来收益甚至产生负面作用(四)管理的演变将管理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科学管理关注劳动效率其中最为重要的手段是进行分工;组织管理关注组织效率核心是专业化与等级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关注个人效率说了六个观点(五)有效的管理提出有效的管理者应把握三方面:时间管理、系统思考及培养接班人其中提出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技能分别是时间管理、沟通、主持会议及概念性能力(即复杂问题简单处理)对于系统思考作为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帮助系统实现效率最大化对于用人提出做得好应授权;做不好如是不会做需要培养如是不愿做需要激励(六)组织的认知这个部分开始谈组织提出了组织的定义:组织的定义:为了完成具体目标而从事于系统化的努力的人的组合并提出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目标组织管理的存在是为了提升效率有以下观点(1)管理是面对正式组织的所以更多是权力、责任和目标而非情感、爱好和兴趣;(2)组织里的人是公平而不是平等;(3)分工是组织管理的根本方法;(4)组织因目标而存在(七)个人与组织这个部分用于说明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提出组织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1、构成各自愿意做出贡献;2、有共同的非个性化的协作目标;3、彼此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组织存续的关键过程: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好的公司的标准就在于员工在创造价值有一套好的价值评价、激励与分配体系提出组织存在的关键是个人对组织的服务即对组织的目标有所贡献的行为(八)组织如何面对不确定性提出组织处于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中而研究管理应该研究所处的经营环境最后提出打破平衡是组织面对不确定性的最佳方法可以保持组织活力、激发员工的办法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向上管理、向下负责这是课程提出的最后观点二、我收获最大的地方1、管理是为经营服务这是我所认为最大的收获其实以往无论是做咨询还是在企业里做管理方案推进一直都是老板让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很少跳出去思考究竟企业要的任何企业都要面临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战略、市场竞争情况样、企业的文化又样、管理者的能力如何、员工的构成等都直接会对“管理”产生直接影响盲目建立管理体系套用其他公司的管理模式最多只能使企业看上去很规范却未必能够使企业真正得到管理上的提升也未必能使管理促进经营效率的提升因此管理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要为经营服务找出企业经营所需的关键要素设计经营效率提升所需要的管理2、有效的管理者提出的三个观点我非常认同:时间管理其实很多管理者整天忙忙碌碌可未必都是忙在点子上甚至很多管理者把大多时间花在了价值创造最低的工作当中因此对于管理者而言时间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应该说时间管理有问题的管理者绝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系统思考我想这也是管理者最核心的能力和态度很多管理者甚至做到高层管理也未必能够真正摆脱片面和局部思考的境地把更多精力关注在自己所管辖的小小的领域内短视或关注局部只会让管理出现偏差甚至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系统性思考全局而长远的眼光是管理者的关键例如最近公司所做的绩效考核的变化就是再明显不过的问题充分说明了管理层在这个问题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路复杂问题简单处理我想对于管理者而言如果不能做的复杂问题简单处理必然会让复杂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问题则很难得到真正处理和解决这里其实我想补充一点有效管理者还有一项技能非常重要那就是——坚持原则管理最容易被人挑战的地方就是朝令夕改因此政策推出需要严谨而政策的执行则需要强有力的原则性3、组织存续的关键对于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中理出组织存续的关键是: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的观点我认为是再重要不过了组织与个人之见最为紧密的联系就在于价值是否得到了公平、客观的分配一旦员工任务自己的努力并未受到组织的认可自己在组织中发挥的价值未得到客观的认定以及价值创造所产生的利益分享没有得到员工的期望那么员工的目标则很难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例如最近热播的《楚汉传奇》其实刘邦的胜利则正是因为在个人与组织之间关系处理上做得很好对于组织存续的关键得到了很好的把握而项羽的失败则正是因为在这个问题处理上的失败以上是在《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中我的最大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春花有效的管理第五讲心得
在总公司的三天培训过程中,我只是粗略的把教授通读了一下,回家的10多个小时的路上,我又重新的读了一次,心中的感慨又深了一步,陈教授厉害之处在于,他把管理总结的就像生活中的小常识一样,就像数学中的公式和定理一样,我们可以直接拿来用到我们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现将从书中学到的一点小皮毛总结如下:
一、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管理是一种决策,管理所要求的合格决策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管理中最怕的就是下属去揣摩领导的意图,这说明领导的指令不清,往往忙了半天,工作结果却不一定符合标准。
好的管理是靠指令去做更多的事。
只有上下岗位都做相同的事,说明这个单位的管理是合格的,但现在很多公司都是做不到的,所谓的没有执行力和效率就是这个原因。
领导有时喜欢把自己变得复杂和不易理解,以显示自己卓尔不群,真正的管理只能凭指令做事,不能凭经验、做事。
二、管理没有对与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管理是以结果评价,不是以对错评价,一定要追根到底能否解决问题、获得结果,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喜欢评判对错。
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取得绩效,如果让企业亏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释。
不管有什么委屈,有多大约束,有多少无奈,这个责任给了你,你就得承担。
在我们的管理中,为什么效率非常低,陈教授认为,原因在于,很多人做出决定,不是马上去执行,而是去评判对错。
人会犯错误,但对错在管理中不是最重要的,即使你证明自己是正确的,领导是错误的,也于事无补,最重要的是做事情的结果。
营销部门作为企业的龙头部门,如何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首先绩效激励是比较有效的措施。
企业最终的竞争力来自员工,在的经营时代只有通过有效的,才能使营销发挥出卓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