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心力衰竭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

心力衰竭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

附件2心力衰竭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等。

心衰死亡率和再住院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心血管病患者住院和死亡的常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对心衰患者早期发现、准确诊断、综合干预和长期管理,能够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

本方案适用于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的心衰患者。

一、我国心衰的现状2003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心衰患病率为0.9%,并随年龄显著上升,65-74岁年龄组的心衰患病率为1.3%。

心衰患者死亡率和再入院率高,5年死亡率仍接近50%。

目前,我国心衰漏诊、误诊率较高,治疗有待进一步规范。

通过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心衰患者提供连续性诊疗服务,对于保障患者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心衰分级诊疗服务目标、路径与双向转诊标准(一)目标。

引导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团队服务作用,规范心衰患者临床诊疗行为,为患者提供连续性诊疗服务,改善心衰患者预后,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二)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1.三级医院。

主要提供新发心衰、急性心衰、疑难危重心衰的诊疗服务。

收治下级医疗机构转诊患者,对下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通过医联体、远程医疗等形式,共同管理心衰患者,为疑难病例提供会诊并协助制订治疗方案,开展心衰诊治的质控管理。

2.二级医院。

负责病情相对稳定的心衰患者的诊疗服务,为心衰患者提供规范的病情评估与监测、药物治疗、心脏康复。

对超出自身诊疗能力的患者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心衰恢复期患者、重症心衰病情稳定期患者、诊断和治疗方案已明确的新发心衰患者;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管理慢性心衰患者。

鼓励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院开展心衰中心建设,形成心衰疾病诊治网络体系,为心衰患者提供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性诊疗服务。

-心力衰竭诊疗规范精选全文完整版

-心力衰竭诊疗规范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心力衰竭诊疗规范概述心力衰竭(简趁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者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者射血能力受损的 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艰难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 ,以及液体潴留(肺 淤血和外周水肿)。

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最重要的心 血管病之一。

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可分为 LVEF 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fraction ,HF-rEF), LVEF 中间值的心衰 (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 HFmrEF)和 LVEF 保留的心衰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HF-pEF)(表 1) 。

LVEF 是心衰患者分类的重要指标,也与预后及治 疗反应相关。

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

在原有慢 性心脏疾病基础上逐渐浮现心衰症状、 体征的为慢性心衰。

慢性心衰症状、 体征稳定 1 个月 以上称为稳定性心衰。

慢性稳定性心衰恶化称为失代偿性心衰, 如失代偿蓦地发生则称为急性心衰。

急性心衰的另一种形式为心脏急性病变导致的新发心衰。

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评估一、临床状况评估(一)判断心脏病的性质及程度1.病史、症状及体征:详细的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可提供各种心脏疾病的病因线索。

接诊时要评估容量状态及生命体征,监测体质量,估测颈静脉压,了解有无水肿、夜间阵发 性呼吸艰难以及端坐呼吸。

表心衰类型 1 症状±体征a 2 LVEF<40% 3 --a .相关的结构性心脏 病(LVH 和/或者LAE )b .舒张功能不全LVEF=左室射血分数; LAE=左心房扩大; LVH=左心室肥厚 a . 心衰早期(特别是HFpEF )和用利尿治疗的患者可能没有体征;症状±体征a LVEF>50% 1.利钠肽水平升高b 2.至少符合以下一条附加标准:a .相关的结构性心脏 病(LVH 和/或者LAE )症状±体征a LVEF<40%~49% 1.利钠肽水平升高b 2.至少符合以下一条附 加标准:2.心衰的常规检查:(1)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超声:可用于:①诊断心包、心肌或者心瓣膜疾病。

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和治疗

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和治疗

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和治疗
第24页
2.禁忌证: 严重肾功效衰竭 妊娠妇女。
以下情况慎用: 双侧肾动脉狭窄 血肌酐>265.2μmol/L(3mg/dl) 血钾>5.5 mmol/L 伴症状性低血压(收缩压<90mmHg,)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如主动脉瓣狭窄,肥
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等
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和治疗
心室形状,提醒心肌重构延缓或逆转。
3个经典、针对慢性收缩性心衰大型临床试验 (CIBIS-II , MERIT-HF和COPERNICUS)分别应用 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琥珀酸美托洛尔和 非选择性β1/β2、α1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病死率相 对危险分别降低34% ,34%和35 %,同时降低心衰 再住院率28%-36% 。
2、6min步行试验: 6min步行距离<150m为重度心衰 150-450m为中度心衰 >450m为轻度心衰
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和治疗
第8页
一、临床情况评定
判断液体潴留及其严重程度 对应用和调整利尿剂治疗十分主要。 短时间内提质量增加是液体潴留可靠指标, 液体潴留体征
颈静脉充盈
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和治疗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独特之处就是能显著降低猝死
率41%-44%。
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和治疗
第28页
二、药品治疗-β受体阻滞剂
1.适应证: 结构性心脏病,伴LVEF下降无症状心衰患者,不
论有没有MI,均可应用。
有症状或曾经有症状NYHA II-III级、LVEF下降、 病情稳定慢性心衰患者必须终生应用,除非有禁 忌证或不能耐受。
静息心率是评定心脏β受体有效阻滞指标之一,通 常心率降至55-60次/min剂量为β受体阻滞剂应用 目标剂量或最大可耐受剂量。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十大要点解读PPT课件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十大要点解读PPT课件

4 末期肾病患者
需评估透析方式,合理调整用药。关注营养状况,预防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患者随访和转归评估
定期随访
1
根据病情定期随访,密切监测症状和体征变化。
评估治疗效果 2
检查各项检查指标,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预防并发症 3
关注并预防心力衰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调整治疗措施 4
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AI辅助诊治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更精准地预测 心力衰竭的发展趋势,并为个体化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新型治疗技术
包括植入式心脏支持装置、神经调节疗法 等在内的创新治疗手段,可有效改善心力衰 竭患者的预后。
心力衰竭诊治的多学科协作
跨学科团队
由心内科医生、心血管外科医生、心 衰护理专家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共 同制定诊疗方案。
2 公平性与正义性
确保诊疗资源的公平分配,避免 歧视性决策。
3 生命质量
在治疗决策中权衡患者的生命 质量,以实现最大化获益。
4 善行与无害
从事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同时最 小化风险和伤害。
心力衰竭诊治的健康经济学分析
$10B
$5K
2.1%
年医疗费
心力衰竭治疗者平均每人每年需承担5000元以上 的医疗费用
GDP占比
心力衰竭相关医疗费用约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的2.1%
心力衰竭作为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其诊治所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不容忽视。从患者个人、医疗保障体系以及国家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开展心力衰竭 诊治的健康经济学分析十分必要。只有深入了解心力衰竭治疗的经济影响,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诊治策略和支付政策,为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 活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心力衰竭指南基本特点和内容要点

中国心力衰竭指南基本特点和内容要点

中国心力衰竭指南基本特点和内容要点1. 心力衰竭的定义、分类和分期心力衰竭(HF)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理生理学特征为肺淤血和或体循环淤血,伴或不伴有组织器官低灌注。

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量受限)和或液体潴留(外周水肿),以及血浆利钠肽水平升高。

A期:有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但尚无心脏结构的功能异常,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

B期:已出现心脏结构异常,但从未有过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如左心室肥厚或纤维化,左心室扩大或收缩力降低。

C期:有心脏结构异常,有过或仍有心力衰竭症状,如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引起呼吸困难和乏力的患者,经治疗心力衰竭症状消失的无症状患者。

D期:已经应用效果最强的药物治疗和休息,但仍有明显心力衰竭症状,且需要特殊干预,如机械辅助装置、心脏移植等。

这些分期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和长期管理,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2. 心衰的诊断流程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诊断。

心衰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量受限)和或液体潴留(外周水肿),以及血浆利钠肽水平升高。

超声心动图:用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脏腔室的大小、心脏瓣膜的功能和心脏收缩的强度。

利钠肽水平检测:如B型利钠肽(BNP)或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和心衰的严重程度。

其他检查:如胸部射线、血液检查(如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可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心衰,并评估其严重程度和潜在的病因。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和管理计划。

3. 患者病情的全面评估心电图(I类,C级):心电图可以提供患者既往心肌梗死(MI)、左心室肥厚、广泛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等信息。

它还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心脏不同步,包括房室、室间和(或)室内运动不同步。

对于有心律失常或怀疑存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患者,应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心力衰竭诊疗规范

心力衰竭诊疗规范

心力衰竭诊疗规范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心脏由于舒缩功能严重障碍或负荷增加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来满足全身代谢的需要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出现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和静脉系统淤血甚至水肿的表现,并有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

心力衰竭根据其产生机制可分为收缩功能(心室泵功能)衰竭和舒张功能(心室充盈功能)衰竭两大类;根据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根据心排出量(CO)高低可分为低心排出量心力衰竭和高心排出量心力衰竭;根据发病情况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上为了评价心力衰竭的程度和疗效,将心功能分为四级,即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日常活动不引起过度乏力、呼吸困难和心悸。

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休息时无症状,轻于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

Ⅳ级:体力活动完全受限。

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症状,稍有体力活动即加重。

其中,心功能Ⅱ、Ⅲ、Ⅳ级临床上分别代表轻、中、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Ⅰ级可见于心脏疾病所致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下(LVEF≤40%)但临床无症状者,也可以是心功能完全正常的健康人。

第一节左侧心力衰竭左侧心力衰竭(简称左心衰竭)是指左心室病变或负荷增加引起的心力衰竭,以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和肺淤血甚至肺水肿为主要表现,通常起病急骤,多在慢性心力衰竭基础上急性发作。

血流动力学特点为每搏量(SV)和CO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或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

高心排出量心力衰竭时SV、CO不降低。

【病因】常见的病因有: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如大面积心肌梗死或缺血,或反复多次小面积梗死或缺血;②原发性高血压;③心肌病;④心肌炎;⑤心脏瓣膜病如主动脉瓣或/和二尖瓣狭窄或/和关闭不全;⑥心室或大动脉水平分流的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如室问隔缺损、破裂、穿孔、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主动脉窦瘤破裂和动脉导管未闭(PDA);⑦高动力性心脏病如甲亢、贫血、脚气病和动-静脉瘘;⑧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输液过量等。

慢性心衰诊疗规范

慢性心衰诊疗规范

慢性心力衰竭诊疗规范(老年医学科)心衰的诊疗和评定慢性心力衰竭的诊疗流程一、病史采集、心衰的症状和体征1、常见症状:①呼吸困难;②疲劳和虚弱;③咳嗽;④夜尿和少尿;⑤胃肠道症状2、常见体征:①心血管检查有心脏增大、第三心音、第四心音、奔马率、交替脉;②可出现静脉压升高体现,如颈静脉明显充盈;③肝肿大;④外周水肿二、常规检查1、心电图2、 X 线胸片/胸部 CT3、生物标志物:(1)BNP/NT-proBNP;(2)心脏肌钙蛋白;(3)反映心肌纤维化、炎症、氧化应激的标志物:如可溶性 ST2、半乳糖凝集素 3 及生长分化因子 154、经胸超声心动图5、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生化全套(或血钠、血钾、血糖、肌酐、尿素氮、肝酶、胆红素、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血脂、血糖分开化验)、糖化血红蛋白、甲功三项(或 TSH)、利钠肽为心衰常规检查。

临床怀疑某种特殊病因造成的心衰(如心肌淀粉样变、嗜铬细胞瘤等)时,应进行对应的筛查和诊疗性检查三、特殊检查1、心脏磁共振2、冠状动脉造影3、心脏 CT4、负荷超声心电图5、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和/或代谢显像6、心肺运动实实验7、 6min 步行实验8、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查9、心肌活检10、基因检测11、生活质量评定: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或堪萨斯城心肌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慢性 HFrEF 的药品治疗一、普通治疗1、消除心衰的诱因,如感染、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型心房颤动、电解质紊乱、肺梗死,以及用药不当;2、调节生活方式,限钠(<3g/d)有助于控制 NYHA 心功效Ⅲ-Ⅳ心衰患者淤血症状和体征,心衰急性发作伴有容量负荷过重的患者,要限制钠摄入<2g/d,普通不主张严格限制钠摄入和将限钠扩大到轻度或稳定时心衰患者。

低脂饮食。

戒烟。

肥胖患者减轻体重。

严重心衰伴明显消瘦(心脏恶病质)者应给与营养支持。

失代偿期应卧床休息,多做被动运动以防止深部血栓形成。

慢性心力衰竭诊疗规范(标准版)

慢性心力衰竭诊疗规范(标准版)

慢性心力衰竭诊疗规范【概述】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在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病情缓慢加重,一般均有代偿性心脏扩大或肥厚及其代偿机制,当发生代偿失调即出现的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血流动力学机制是肺淤血、肺水肿;而右心衰竭则是体循环静脉淤血和水钠潴留。

常发生左心衰竭后,右心也相继发生功能损害,最终导致全心衰竭,而出现右心衰竭后,左心衰竭症状可有所减轻。

【临床表现】1.左心衰竭(1)症状:①呼吸困难:轻者仅于较重体力活动时发生呼吸困难,休息后很快消失,为左心衰竭的最早表现;出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即在熟睡中憋醒,被迫坐起,为左心衰竭典型的临床症状。

重者休息时也感呼吸困难,被迫采取半卧位或坐位,称为端坐呼吸。

②咳嗽:其特点是劳力性咳嗽或卧位后不久咳嗽,尤其是夜间刺激性干咳,可咳泡沫样痰,严重者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状痰。

③咯血:由于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引起,多并呼吸困难。

④疲乏无力、失眠、心悸等。

⑤潮式呼吸:见于严重心力衰竭,预后不良时,老年患者更易出现。

(2)体征:除原发心脏病的体征外,有呼吸急促、发绀,高枕卧位或端坐体位。

触诊心尖冲动可向下移位,可出现交替脉。

心界扩大,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

随心力衰竭程度不同,两侧肺底可闻及不同程度对称性湿哕音,可伴有哮鸣音。

2.右心衰竭症状:主要为慢性持续性体循环淤血,并引起其他各脏器功能改变,如上腹部胀满是右心衰竭较早的症状;胸骨左缘可听到右心室舒张期奔马律,三尖瓣区可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除以上体征外,有原发心脏病体征和诱发心力衰竭疾病体征。

3.全心衰竭可同时存在左、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也可以左或右心衰竭的表现为主。

4.辅助检查(1)心电图:可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劳损,右心室增大,有既往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厚,广泛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等表现。

(2)X线检查:左心衰竭可有左心房和(或)左心室扩大及肺淤血、肺水肿。

心力衰竭中医诊疗规范

心力衰竭中医诊疗规范
3.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肿大压痛,心界扩大,脉搏增快,肺底或全肺有湿啰音等。
4.X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示心室、心证论治]
1.心阳气虚证
证候:心悸,气短,胸闷,神疲乏力,头晕,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阳益气。
方药:保元汤(黄芪人参甘草肉桂生姜)。
心力衰竭中医诊疗规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心衰指因心病日久,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心力衰竭。
→[病因病机]
心衰是因心痹、肺心病、心瘅、胸痹(心痛)、高原胸痹或风眩等病,病程日久,或过度劳累,损伤心气,阳气虚衰,搏血或运血无力,气虚血瘀,心脉不畅等引起。或突发心动悸,本已虚弱之心气无力以应,而诱发或加剧心衰。心阳不足,经气不利,血行不畅,水气内停,泛溢肌肤,凌心射肺,则发为心悸、喘促、水肿等症,而为心衰。
本病为心之重病,又多为心系疾病后期表现,应积极救治,若心衰严重,可表现阴阳离决之危候。
→[诊断要点]
1.病程迁延缓慢,具有心痹、肺心病、心瘅、胸痹(心痛)等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常于劳作、或夜间平卧时、或有其他疾病时诱发或加重。
2.平时有心悸,气促,胸闷等症,发作时诸症加重,端坐不能干卧,下肢水肿,甚或有腹水,少尿,腹胀纳差,咳吐痰涎或咯血。
2.阳虚水泛证
证候:心悸气喘,胸闷不适,小便短少,下肢水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弦。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温心汤(炮附子、炙黄芪、桂枝、茯苓、炙甘草、红花、丹参、葶苈子、泽泻、赤芍、车前子、)
3.气阴两虚证
证候:心悸,气短,下肢水肿,心烦失眠,舌质偏红或紫暗少津,脉细数或促。

国家心力衰竭指南 2023(精简版)

国家心力衰竭指南 2023(精简版)
心力衰竭的分期
01
分期
定义和标准
A期(心力衰竭风险期)
存在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但从无心力衰竭症状和(或)体征,无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无反映心脏牵拉或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异常。例如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代谢综合征和肥胖、使用心脏毒性药物、携带心肌病相关基因变异或阳性家族史
B期(心力衰竭前期)
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对照研究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级
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对照研究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级
仅为专家共识、建议、小型临床研究、回顾性研究或注册登记研究
表1 推荐类别分类、定义及相关术语
表2 证据水平分类及定义
01 心力衰竭的定义、分类和分期
02 心力衰竭的评估和诊断
03 心力衰竭的预防
Ⅰ类
A级
对于无起搏适应证或经静脉植入ICD失败或禁忌患者,应该考虑经皮下植入ICD
Ⅱa类
A级
对于短期内SCD高危(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后40d内或高危非缺血性)的HFrEF患者,可以考虑可穿戴式ICD作为植入ICD的过渡治疗
Ⅱb类
B级
急性心肌梗死40d内患者,不推荐植入ICD
Ⅲ类
A级
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伴有严重症状或合并症、对药物治疗反应差、预期寿命不足1年的难治性HFrEF患者,不推荐植入ICD
Ⅰ类
A级
对于AMI血运重建后患者,应该考虑早期应用SGLT2i改善心室重构
Ⅱa类
C级
对于AMI血运重建后患者,可以考虑早期应用ARNI改善心室重构
Ⅱb类
C级
推荐采取强化生活方式管理及相应药物治疗,延缓症状性心衰的发生
表6 心力衰竭B期患者的治疗推荐

急性心力衰竭诊疗规范标准

急性心力衰竭诊疗规范标准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常规急性心力衰竭(心衰)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急性右心衰竭则较少见。

急性左心衰竭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原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右心衰竭是指某些原因使右心室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右心室的前后负荷突然加重,从而引起右心排血量急剧减低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心衰可以突然起病或在原有慢性心衰基础上急性加重,大多数表现为收缩性心衰,也可以表现为舒性心衰;发病前患者多数合并有器质性心血管疾病。

对于在慢性心衰基础上发生的急性心衰,经治疗后病情稳定,不应再称为急性心衰。

一、分类1. 急性左心衰竭:(1)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高血压急症,(4)急性心瓣膜功能障碍,(5)急性重症心肌炎和围生期心肌病,(6)严重心律失常。

2. 急性右心衰竭。

3. 非心原性急性心衰:(1)高心排血量综合征,(2)严重肾脏疾病(心肾综合征),(3)严重肺动脉高压,(4)大块肺栓塞等。

二、诊断1.基础心血管疾病的病史和表现:老年人中的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而在年轻人中多由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所致。

2.诱发因素:常见的诱因有:(1)慢性心衰药物治疗缺乏依从性;(2)心脏容量超负荷;(3)严重感染,尤其肺炎和败血症;(4)严重颅脑损害或剧烈的精神心理紧与波动;(5)大手术后;(6)肾功能减退;(7)急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心房颤动(房颤)或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与严重的心动过缓等;(8)支气管哮喘发作;(9)肺栓塞:(10)高心排血量综合征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危象、严重贫血等;(11)应用负性肌力药物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β受体阻滞剂等;(12)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13)心肌缺血(通畅无症状);(14)老年急性舒功能减退;(15)吸毒;(16)酗酒;(17)嗜铬细胞瘤。

慢性心衰诊疗规范

慢性心衰诊疗规范

慢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

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潴留。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

治疗心衰的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延缓和防止心肌重构的发展,降低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临床表现】1、常见症状:①呼吸困难:肺淤血所致,依病情不同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②疲劳和虚弱;③咳嗽,多为干咳;④夜尿和少尿,前者见于心衰早期,后者由心排出量显著减少所致,提示预后不良;⑤胃肠道症状,系由于腹内脏器淤血和水肿,可出现上腹不适、饱胀感、畏食、恶心、呕吐和便秘等。

此外,还可有迟钝、记忆力减退、思维紊乱,甚至产生精神症状,尤多见于老年患者。

2、常见体征:①心血管检查有心脏增大、第三心音(S3)或第四心音(S4)。

奔马律、交替脉;②可出现静脉压升高表现,如颈静脉明显充盈、肝颈静脉逆流征阳性;③肝肿大;④体液潴留超过正常体重(干重)5%以上可出现周围水肿,先见于足踝部和胫前部,卧床者的腰骶部,严重者有腹水和全身水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二维超声心电图和多普勒超声、核素心室造影和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心肌活检等;实验室检查如检测血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等,有助于明确心衰的病因,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血浆B型钠尿肽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已证实有助于心衰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诊断要点】1、慢性收缩性心衰,①左心室增大、左心室收缩期末容量增加、LVEF≦40%;②有基础心脏病的病史、症状和体型;③呼吸困难;④全身体液潴留的表现如下肢水肿、肝大等。

2、慢性舒张性心衰,①有典型心衰的症状和体征;②LVEF正常(>45%),左心室大小正常;③有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证据;④无心脏瓣膜异常,并排除心包疾病、肥厚型心肌病、浸润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

心衰诊疗规范080530

心衰诊疗规范080530
心痛宁加味方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中医证候总疗效;心绞痛疗效以及心电图缺血状况的改善均优于复方丹参片对照组;能显著降低血浆ET含量;提高血浆NO含量水平。从以上前期研究表明此方剂能显著降低血浆ET含量,逆转心肌重构,提高血浆NO含量水平,调节二者平衡。本专科长期应用此方治疗痰瘀交阻型心衰,具有了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适合患者:
轻、重度左心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30%),病情必须稳定,无休息时的心绞痛、失代偿性心衰,或影响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心律失常。
流程:
心脏评估——康复前教育——中药结合康复运动
方法:
参加运动程序以前要对病人做各种应有的检查,而且定期复查(一般为3个月)。包括①分级运动试验测定。②心脏彩超测定心功能(主要是左室射血分数)。③观察运动前后6min内步行距离,制订运动方案,采用步行训练。最初1周内进行步行训练,开始5-10min,每运动2-3min休息1min,靶心率比立位休息心率多10-20次/min,开始几天不超过休息心率5-10次/min。具体见简化二阶段心衰运动康复程序(见附表4)。在病情稳定、功能储备量增加以后,运动强度可逐渐增加。治疗过程中每周评价患者的一般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不能耐受者退出。患者运动时应有监护人,以确保安全。如运动前负荷试验未诱发低血压、明显的心电图改变或心律失常,患者经指导后可在家中完成治疗方案。
参照Lee氏(N.Engl.med1982,306:699)于1982年根据临床与X线改变所制定计分系统
显效:
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75%。
有效:
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在50%-75%。
无效:
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30%。
加重:
治疗后积分超过治疗前积分。
4.4生活质量改善评定标准:

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4)

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4)

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4)目录CONTENCT •指南背景与目的•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与评估•急诊治疗原则与措施•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体系建设•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01指南背景与目的急性心力衰竭现状及挑战发病率和死亡率急性心力衰竭(AHF)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特点,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诊疗现状目前,AHF的诊疗存在诸多挑战,如早期诊断困难、治疗不规范、患者预后差等。

急需规范化管理为提高AHF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急需制定规范化的急诊管理指南。

80%80%100%指南制定目标与意义通过指南的制定和实施,规范AHF的急诊管理流程,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

指南强调多学科协作在AHF 诊疗中的重要性,推动急诊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共同参与。

通过规范化的诊疗流程,提高AHF 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规范急诊管理流程推动多学科协作改善患者预后适用范围和对象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急诊科对AHF患者的接诊、评估、诊断和治疗。

适用对象指南主要针对急诊科医师、心血管内科医师、重症医学科医师等参与AHF诊疗的医护人员。

同时,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02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与评估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状痰,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增快,奔马律等。

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急性左心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

分型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可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后作出诊断。

主要诊断依据包括典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异常、胸部X线检查异常、超声心动图异常等。

鉴别诊断需要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等疾病进行鉴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力衰竭【定义】心力衰竭(heartfaihure)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

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常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病的终末阶段。

中医虽无心力衰竭的病名,但类似心力衰竭的一些证候,多属于“心悸”“水肿”“喘咳”“痰饮”等范畴。

【诊断标准】(一)左心功能不全1.阵发性呼吸困难,常在体力活动后、睡眠时发作,严重时呈端坐呼吸及心源性哮喘;2.咳嗽,平卧时加重;3.咳痰,咳白色泡沫样浆液痰,严重时咳粉红色泡沫样痰;4.左心扩大,第一心音低钝,可听到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5.交替脉;6.肺部湿罗音,多分布于两肺底。

(二)右心功能不全1.腹胀、食欲低下,恶心、呕吐;2.颈静脉怒张;3.肝大,肝颈回流阳性。

4.右心扩大,可听到奔马律。

5.下肢浮肿,严重时出现腹水或胸水。

(三)实验室检查:1.X线检查:左心衰:肺静脉充盈期:见肺上叶静脉扩张,下叶静脉较细,肺门血管阴影清晰;肺间质水肿期:肺门血管影增粗,模糊不清,肺血管分支扩张增粗;肺泡水肿期:密度增高的粟粒状阴影,继而发展为云雾状阴影;急性肺水肿:可见自肺门伸向肺野中部及周围的扇形云雾状阴影;此外左心衰还可见局限性肺叶间、单侧或双侧胸水。

右心衰:心影增大,上腔静脉增宽,右房、右室增大,可伴有单侧或双侧胸水。

2.心超:EFV0.50。

3.血流动力学检查: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2.4KPa,出现肺瘀血;>3.3KPa重度肺瘀血,4Kpa肺水肿。

心脏指数(CI),V2.2L/mini f2,出现低心排血量症状群。

(四)心功能分级(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1928年标准)心功能I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气促或心绞痛。

通常称心功能代偿期。

心功能II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静息时无不适,但平时一般活动后可出现疲乏、心悸、气促或心绞痛。

亦称I度或轻度心力衰竭。

心功能III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亦称II度或中度心力衰竭。

心功能W级:心脏病患者不能胜任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可有心力衰竭或心绞痛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不适。

亦称III度或重度心力衰竭。

AHA/ACC公布2005年修订心衰诊断治疗指南将心力衰竭分为A、B、C、D四个阶段。

A 期及B期并无心衰的症状或体征,但由于特异的危险因子或心脏结构上的异常,病人的危险增加。

A期无症状,有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左室功能(LVF)无不正常;B期无症状,但LVF 不正常;C期指病人以前或目前有气促等心衰症状,有心脏结构不正常;D期指顽固性心衰,可能需用心脏移植等先进的治疗或临终关怀。

该分级方法是对NYHA心功能分级的补充,NYHA 心功能分级主要针对C期和D期病人症状严重性的分级。

【辨证分型】心力衰竭病位在心,涉及五脏,病机属于本虚标实证,由虚致实,因实益虚。

在临床上有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之分。

稳定期以本虚为主,根据病情变化的不同阶段,可分为心气不足、心脏气阴两虚以及心肾阳虚等。

急性加重期每有诱因,以邪实为主,其中又以饮邪更为显著。

故辨证首先要明确是心衰稳定期还是心衰急性加重期,在次基础上进一步辨清本虚、标实孰轻孰重,辨清本虚的脏腑归属和气、血、阴、阳归属,以及所兼邪实的性质。

(一)稳定期:1.心之气虚血淤证:心悸、气短、面色晦暗,口唇青紫,颈静脉怒张,胸胁满闷,胁下痞块,或痰中带血,舌有紫斑、淤点,脉细涩或结或代。

2.心之气阴两虚证:心悸、气短、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动辄汗出,出汗或盗汗,头晕,面颧暗红,夜寐不安,口干,舌质红或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或结或代。

3.心肾阳虚证:心悸、喘息不能平卧,颜面及肢体浮肿,或伴胸水、腹水,脘痞腹胀,形寒肢冷,大便溏泄,小便短少,舌体胖大,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结或代。

(二)急性加重期:1.阳虚水泛证:喘促气急,痰涎上涌,咳嗽,吐粉红色泡沫样痰,口唇青紫,汗出肢冷,烦躁不安,舌质暗红,苔白腻,脉细促。

2.阳虚脱证:心悸、烦躁,呼吸短促,不能平卧,喘促不宁,额汗不止,精神委靡,颜面发绀,唇甲青紫,四肢厥冷,舌质淡、苔白,脉细微欲绝。

【治疗方案】(一)治疗原则1.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针对心肌重塑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心肌重塑的发展,从而降低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和住院率。

(二)辨证施治1.辨证论治:针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0应分期治疗,以扶正固本为大法,稳定期以扶正固本为主(补益心气或心肾同治等),参以活血通络,宽胸利水之品;稳定加重期宜及时祛除诱因,加强祛邪扶正,遵循“急则治标”的原则。

扶正辨清脏腑病位,祛邪注意病邪的偏盛。

(1)稳定期:心气阴虚证: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合酸枣仁汤加减。

党参15克、麦冬6克、五味子9克、生黄芪15克、川连3克、化龙骨15克、炒枣仁30克、夜交藤30克、葶苈子15克、炙甘草5克、川芎12克、知母12克、茯苓15克、丹参15克气虚血淤证:治法:益气活血,疏肝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生黄芪15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当归12克、柴胡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5克、枳壳6克、川楝子15克、玄胡15克、制香附15克。

心肾阳虚证:治法:益气温阳,降逆平喘。

方药:参附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人参(另炖)5克、熟附子9克、桂枝9克、熟地15克、白术10克、白芍15克、猪苓15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车前子10克、大腹皮10克、淮山药30克。

(2)急性加重期:阳虚水泛证:治法:温阳利水,泻肺平喘。

方药: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熟附子9克、白术10克、白芍15克、猪苓15克、茯苓15克、葶苈子15克、桑白皮15克、泽泻12克、大枣7枚等。

阳虚脱证:治法:益气温阳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汤加减。

人参(另炖)5克、炮附子3克、煅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补骨脂10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桂枝9克、鹿角片9克。

2.中成药及针剂(1)生脉注射液:益气养阴,20—40ml,用5%GS250—500ml,稀释后静滴,1/日。

(2)参附强心合剂:60ml,2/日。

(3)参附注射液:30ml,稀释后静滴。

(4)天保宁:80mg,3/0o(5)黄芪针:20ml,稀释后静滴。

(三)西医治疗1.一般治疗:吸氧,休息,去除或缓解基本病因,去除诱发因素。

2.常规用药有ACEI或ARB、利尿剂包括醛固酮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类强心剂、cAMP依赖性正性肌力药等,根据心功能程度、不同阶段、液体潴留情况、以及禁忌症,合理用药。

3.恶性心律失常者应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较为适宜,有猝死倾向者宜安置ICDo4.改善生活方式,降低新的心脏损害的危险性,如戒烟、戒酒,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饮食宜低脂、低盐,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应限制入水量,应每日称体重观察液体潴留情况。

5.密切观察病情演变及定期随访,注意避免应用的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吲哚美辛(消炎痛)、I类抗心律失常药以及大多数的钙拮抗剂均应避免应用。

【诊疗策略选择】(一)诊疗流程患者就诊,根据症状、体征,若疑为左室功能异常或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应予心电图、X线、脑纳肽血液检查,若上述检查均正常,认为左室功能异常或心衰不可能,若有不正常,应进一步根据超声心动图、核素血管造影或核磁共振检查,若均正常,则左室功能异常或心衰不可能,若不正常,则明确左室功能异常或心衰存在,并进一步根据上述一系列检查,评价心衰病因、程度、影响因素和心衰类型,选择治疗方法,判断预后。

图示如下: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已形成规范,循证医学证据充分,肯定为标准治疗的药物利尿剂、ACE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

利尿剂是惟一能够最充分控制心力衰竭液体潴留的药物,所有心力衰竭患者,有液体潴留的证据或原先有过液体潴留者,均应给予利尿剂。

ACE抑制剂是心衰治疗的基石,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轻、中、重度)患者的长期治疗,只有长期治疗才有可能降低病死率。

所有NYHA心功能II、III级患者病情稳定,LVEF〈40%者,均必须应用B-受体阻滞剂,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

应在ACE抑制剂和利尿剂的基础上加用B-受体阻滞剂,洋地黄亦可应用。

病情不稳定的或NYHA心功能W级的心力衰竭患者,一般不用B-受体阻滞剂。

但NYHA心功能W级患者,如病情已稳定,无液体潴留,体重恒定,且不需要静脉用药者,可考虑在严密监护下,由专科医师指导应用。

地高辛是一种有效、安全、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心力衰竭治疗的辅助药物,对心力衰竭死亡率的下降是中性的结果。

其他药物:醛固酮拮抗剂能阻断心衰患者醛固酮(ALD)的有害效应,具有抗心肌纤维化作用,适用于NYHA心功能W级心力衰竭患者,至于醛固酮拮抗剂在轻、中度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则尚有待确定。

ARB治疗心力衰竭有效,但其效应是否相当于或是优于ACE 抑制剂尚未定论,仍不宜以ARB取代ACE抑制剂广泛用于心力衰竭治疗,未应用过ACE抑制剂和能耐受ACE抑制剂的心力衰竭患者,仍以ACE抑制剂为首选。

cAMP依赖性正性肌力药由于缺乏有效的证据,以及考虑到药物的毒性,不主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间歇静脉滴注此类正性肌力药。

对心脏移植前的终末期心力衰竭、心脏手术后心肌抑制所致的急性心力衰竭、以及难治性心力衰竭可考虑短期支持应用3〜5do(三)中医治疗特色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干预的特点,高效、不良反应少、可广泛应用等优势,已被证明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治疗多以益气温阳、利水消肿、活血化瘀为法。

我们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以益气温阳为根本大法,临床疗效显著。

我们研制的参附强心合剂具有益气温阳,强心纳气作用,经临床研究证实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减慢心率,改善循环血的甲状腺素水平,与西药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有协同作用,并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液Angll、E、NE水平。

【疗效评定标准】(一)治愈:恢复至心功能一级(二)好转:恢复至心功能二级或由四级转为三级(三)未愈:经恰当之治疗,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及体征未能改善或加重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