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民间故事

合集下载

论锡伯族民间故事中霍托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论锡伯族民间故事中霍托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内容摘要:在锡伯族民间故事中,有一类机智勇敢、诙谐幽默的人物,他们敢于同社会丑恶势力作斗争,成为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化身,他们就是民间机智人物。

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以机智人物霍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进而挖掘其承载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锡伯族机智人物霍托文化内涵关艺伟王军林论锡伯族民间故事中霍托形象及其文化内涵一.引言机智人物故事是指以某个机智人物为中心而编织的系列故事[1]55。

这样一类故事,有些学者把它称为故事群。

著名的故事研究专家祁连休在《中国民间文学作品选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中率先提出“机智人物”这一术语,之后机智人物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1984年,全国召开了“机智人物故事学术研讨会”,“机智人物故事”这一术语被广泛运用起来。

在此之前,对机智人物故事的研究很少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学者才开始对机智人物故事进行系统研究。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代表性的学者有祁连休,他从不同视角对机智人物进行了多维的阐释与分析,代表性的成果有《中外机智人物故事大鉴》(知识出版社,1993年)、祁连休《智谋与妙趣—中国机智人物故事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等,他的研究对我们研究民间故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视角和方法。

锡伯族作为人口较少民族,他的民间文学同样丰富多彩,而民间故事也呈现出它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学界学人从不同视角对锡伯族民间故事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佟中明《锡伯族古老民间故事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第1期)、吕怡《锡伯族民间故事初探》(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撒军《多元叙事模式下的新疆锡伯族散文类口头传统》(西域研究,2006年第2期)、曲哲《锡伯族民间故事的主要类型探析》(文化学刊,2011年第6期)、丁玉珍《锡伯族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及社会价值》(伊犁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6月)、陈泳桦、祁晓冰《锡伯族民间故事类型及其审美意蕴》(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等。

锡伯族故事

锡伯族故事

锡伯族故事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锡伯族总人口为188824人,其中辽宁省132615人,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铁岭、朝阳、锦州、丹东、瓦房店、凤城等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4566人,主要聚居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以及霍城、巩留、伊宁、乌鲁木齐等县市;黑龙江省8886人,主要分布在哈尔滨和双城市;吉林省3168人,主要分布在长春市;内蒙古自治区3023人,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盟;其余分布在陕西、北京、上海等省、区、市。

呈现东(北)西(北)分居、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局面。

锡伯族有自己的语言。

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北和西北的锡伯族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现在,东北锡伯族的语言和当地汉族、满族基本相同。

新疆的锡伯族,由于居住较为集中,在语言文字上保持了较多的特点。

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

锡伯族民间故事,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

鲜卑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

16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

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远古时代的神秘传说:在锡伯族民间传说中说,锡伯族先民一一鲜卑,古时南迁时,在鲜卑山(今大兴安岭)中迷失方向,被困在山里。

后来,有一种神兽在前方引路乃得出山,才来到南方大泽(呼伦贝尔草原)。

这种兽,状如虎而五爪,文如狸而色青,大如狗而迅走。

锡伯族保留有供奉“鲜卑兽”(瑞兽)的习俗。

将绘制的兽形图案,挂在住室西或北墙上,久而久之就成为锡伯族标志性图案。

2011年5月23日,辽宁省沈阳市申报的“锡伯族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沈阳市于洪区文化馆获得锡伯族民间故事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锡伯族民间故事

锡伯族民间故事

锡伯族民间故事
锡伯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新疆地区。

他们有着丰富的文化和传统,其中民间故事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介绍几个锡伯族的民间故事。

1. 赛里木湖的传说
赛里木湖是锡伯族传说中的圣湖,相传湖中居住着一种神秘的生物——湖妖。

湖妖外形美丽,但善恶难辨。

每年的冬至之夜,湖妖会变成一条金色的巨龙,出现在湖面上。

当地人民相信,如果有人能见到湖妖,并用心愿打动了它,那么他的愿望就会实现。

2. 马背上的神话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锡伯族的传统习俗。

相传,每逢盛夏时节,锡伯族人会举行马上祭祀的仪式。

他们会在马背上奔驰,在神圣的马背上祈祷神灵保佑他们的农作物和家庭平安。

这个仪式被认为是锡伯族与马神灵的联系,也是对马的崇拜和敬意的表达。

3. 传说中的勇士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锡伯族的勇士的传奇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一个叫做阿利的勇士,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与邪恶势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最终,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击败了邪恶势力,并把和平带给了人民。

阿利成为了锡伯族的英雄,他的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成
为了锡伯族的民间传说。

这些民间故事不仅丰富了锡伯族的文化,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

同时,这些故事也传承了锡伯族的智慧和勇气,成为了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故事的传承,锡伯族人民继承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将其传递给后代。

锡伯族的春节故事

锡伯族的春节故事

锡伯族的春节故事锡伯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节日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锡伯族也有着自己的庆祝方式和丰富多样的故事。

本文将为您讲述锡伯族的春节故事,带您领略这个民族的春节风情。

一、锡伯族的春节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凶猛的妖怪,每年春节都会来到锡伯族村子里捣乱,吃掉牲畜,破坏庄稼。

锡伯族人民为了保护家园,决定合力除掉这个妖怪。

在一次激战中,锡伯族勇士们用智慧和勇气打败了妖怪,从此村庄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锡伯族人民在每年的春节都会举行庆祝活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二、锡伯族的春节习俗1.贴春联:锡伯族人民在春节期间,会在门框上贴上红纸春联,寓意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2.放鞭炮:春节期间,锡伯族人民会放鞭炮来庆祝节日,驱赶邪恶,迎接新年的到来。

3.拜年:春节期间,锡伯族人民会互相拜年,互致祝福。

晚辈给长辈拜年时,要行跪拜礼,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4.饮食习俗:锡伯族春节的饮食以面食为主,如饺子、面条等。

此外,还会制作各种糕点,如糯米糕、年糕等,寓意着年年有余、步步高升。

5.舞龙舞狮:锡伯族人民在春节期间会举行舞龙舞狮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三、锡伯族的春节故事1.《勇士斗妖怪》:讲述了锡伯族勇士们合力打败妖怪,保护家园的故事。

2.《聪明的阿哥》:讲述了锡伯族一个聪明的小伙子,如何在春节期间用智慧解决难题,赢得村民们的尊敬。

3.《扶贫救困》:讲述了锡伯族一位富商在春节期间,慷慨解囊帮助贫困村民,传播爱心和正能量的故事。

锡伯族的春节故事丰富多彩,展示了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习俗。

锡伯族民间故事类型及其审美意蕴

锡伯族民间故事类型及其审美意蕴
第2 6 卷
第O 1 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J o u r n a 1 o f M u d a n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Vo1 .2 6 N o. O1 J a n . 20 1 7
2 O 1 7 年 O 1月
文 章编 号 : 1 0 0 8 . 8 7 1 7( 2 0 1 7 )0 1 . 0 0 4 9 . 0 3
4 9
空 ,是劳动人民将 自己的善恶倾向灌注其中的体现。 二是异类婚 , 常 是人妖结合的婚恋叙述 , 或者 人妖相遇 的奇特历程 。在 《 酒坊 》 里 面,伊本布阿 勤劳实诚 , 被狐仙悄悄看 上。 酒坊 的酒莫名其妙地 少了 , 伊 本 阿在夜里潜 入酒坊里一探究竟 , 却放 走 了狐狸变成 的青烟 。 狐狸先幻化成男子 , 再幻化 成女子 , 两人结为夫妻 。 但 一 十年后 , 狐f J I J 却要 面 对修行 的考验 , 与丈夫分离 。 爱情 主题是 民间故事 永恒 主题 , 表达 了人们对美好爱情 的渴颦 , 富有感 情 想象力 , 极具 浪漫 色彩 。这类 故事摆脱 了单 一 的叙 述模式 , 情节更加 曲折 , 叙述角度多元化 , 语 言细腻 ,尤其 注重心理刻 画。 _ 三 是狐 仙鬼怪 , 无论是在《 卖 鱼郎 》 还是在《 酒 坊 》里 ,都 出现了魔法形 象。对神奇力 量的表 现 , 是 由于在原 始文化中 ,受到万物 有灵观念的支配 。 无论 是 日月肇辰 , 花 鸟鱼虫 , 都具有灵性 。狐仙 鬼 怪 的形象不仅具有 自然属性 , 也具有社 会属性 , 它 们保持着动物的习性 , 却被 赋予了灵性 , 扮演着人 类的角色 。 锡伯族 魔法故 事想象绮丽 , 向人们展示了一个 神人交融的超现实图景 , 美意蕴

经典民间故事【三篇】

经典民间故事【三篇】

经典民间故事【三篇】导读:本文经典民间故事【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燕子】锡伯族民间故事,流传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讲述了燕子报恩的故事。

西邻老太太家里来了一只受伤的燕子,老太太给它治了伤后放飞。

第二年春天,那燕子给老太太丢下一棵南瓜籽。

老太太把南瓜籽种在后院里,秋天结了一个装满金银的大南瓜。

从此,西邻的穷老太太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东邻的富老太太十分眼红,也捉住一只燕子,把它左腿弄断,然后放走。

第二年春天,燕子同样给她丢了一棵南瓜籽,种下后结了装有大蟒的南瓜,把她咬死了。

【九个哥哥和一个妹妹】九个哥哥每天出去打猎,出门前哥哥们嘱咐妹妹千万不要摘花池里的花朵。

有一天,妹妹做好饭菜,把花池里的花摘来,插在桌子的花瓶里。

从此九个哥哥变成九只乌鸦在屋顶上盘旋不止。

夜间哥哥们托梦给妹妹,只要白日内不哭不笑不说话,百日后就能恢复人形。

妹妹坚持百天,不说一句话,使哥哥们现了原形,开始了新的生活。

【连心溪的故事】相传,疏勒国王子在山中打猎受伤,被一名叫鶄的貌美牧羊女所救,便经常借故打猎约会牧羊女子;牧羊女也被王子的真诚情义所动,爱上了王子。

疏勒王知道这件事后大怒,他瞒着王子将牧羊女囚困在疏勒国后山的迷谷里。

牧羊女在山谷中因思念王子,整日悲伤流泪,可她也没有办法走出迷谷。

王子知道后,只身来到山谷中寻找自己心爱的人,他呼唤着鶄的名字,寻遍众多的山谷。

干粮吃完了,水也喝光了,找了七天七夜,还是没有找到他心爱的人。

可王子还是在山谷中继续寻找,终于身疲力竭。

绝望的王子对着山谷倾尽全身力量,呼喊鶄的名字,声音震撼山地,山体瞬时裂开一道峡谷,王子也昏迷在连心溪旁。

这时牧羊女也听见了王子的呼唤,她泪流如泉涌,眼泪汇集成溪流,顺着山谷流到王子跟前。

王子感觉到了鶄的眼泪,他知道鶄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于是他振作精神,顺着溪流继续寻找,但由于体力不支,王子还是倒下了。

鶄被困在山谷中,她不停地哭泣了49天49夜,眼泪哭干了,眼睛哭瞎了,最后她化身为溪流,希望有一天王子能顺着溪流找到她。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_童话故事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_童话故事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_童话故事阅读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也是了解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少数民族民间故事。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1:后娘的故事锡伯族民间故事,流传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从前有个人,其妻突发暴病而死,留一七岁女儿。

父因在外当差,少回家,难顾女儿,后娶一寡妇为妻。

寡妇有一女八岁。

不久后娘便开始虐待孩子,将自己的女儿视作宝贝。

前妻的女儿越长越美,后娘之女越长越丑,后娘便起歹心,把她推进井里把井填掉。

父亲回来,后娘谎称女儿得急病死去。

悲痛的父亲发现从原井口长出的一棵柳树苗几天间长成大树,上有一只美丽的小鸟会唱九十九种曲调且极悲哀。

父亲将它放进鸟笼,后娘又使毒计害死它并丢进炉中烧成灰倒在外面。

第二天,邻居孤身奶奶在灰里找到一颗晶亮的绿宝石,后绿宝石变成一美丽的姑娘。

一天,姑娘备一桌饭菜,让老奶奶把父亲和后娘请去做客。

席间姑娘讲了一段悲惨故事,父亲才恍然大悟,大怒,即刻把后娘送官府严惩。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2:泼水节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

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

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

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

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

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

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

乡亲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

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

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

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3:三个大力士从前达斡尔族有一个名叫巴布嘎①的人。

试论锡伯族神话与民间传说

试论锡伯族神话与民间传说

述 了天 神造大 地与造人 的传奇故 事 。天神每 年 向人
问大 地撒 下雪 白的面粉 , 供人类 食用 , 使其 繁衍 。后
来 , 心 想 吞 吃 太 阳 和 月 亮 而 被 天 神 贬 剑 人 问 的 天 一
去后 , 神 又把 它 们 放 回大 地 . 天 使所 有 生灵 又 开始 繁衍生息 。 玉帝 安排圣灵 》 于此类神话 。 锡伯 《 属 在《
锡伯 族 的 自然神 话可 分为 宇宙 起源 神话 、 人类
起 源 神 话 和 自然 万 物 神 话 。其 表 现 有 两 大 特 征 : 一 是 宇宙 起 源神话 和人类起 源 神话往 往交 织在 一 起 : 二 是 自然 万 物 神 话 更 富 有 其 民族 特 色 。
( ) 宙起 源 神 话 和 人 类起 源 神 话 一 宇
在 《 国 少 数 民族 宗 教 神 话 辞 典 》 , 录 了 一 中 中 收 条 关 于 天 神 造 大 地 的 锡 伯 族 自然 神 话 , 则 神 话 讲 这
了一艘 大船 . 后从所 有 的生 灵 中各 选 出一 对 雄性 然
和 雌 性 , 它 们 放 到 大 船 上 以 躲 避 洪 水 。 待 洪 水 退 把

起 ; 锡 伯族 的 民间传说 源远 流 长 , 而 内容 丰 富 , 要 分 为J- 主 ,  ̄传 说 、 史事 件 传 说 和 地 方 风 物 传 4 历
说 。
关 键 词 : 伯 族 ; 话 ; 间 传 说 锡 神 民
中图分 类号 : 0 . I 7 2 9
文献标 识码 : A
在 锡 伯 族 的 人 类 起 源 神 话 中 . 了 有 天 神 造 人 除
的 神 话 外 , 有 洪 水 再 造 人 和 人 兽 结 合 的 神 话出版 的 《 91 锡伯 族 民 问故事

【走进察布查尔】不能忘记的锡伯族西迁故事

【走进察布查尔】不能忘记的锡伯族西迁故事

【走进察布查尔】不能忘记的锡伯族西迁故事今年,是纪念锡伯民族西迁252周年。

5月24日,是一年一度的锡伯族传统节日“西迁节”。

即日起,察布查尔微讯将推出一系列关于锡伯民俗文化的系列文章——走进察布查尔,带你感受优美图画及文字勾勒出的锡伯文化艺术独特魅力,为您展现锡伯传统文化的悠扬历史。

开篇为您介绍的是《不能忘记锡伯族西迁故事》锡伯族的祖先,最早住在大兴安岭,渔猎为生、能骑善射,忠义勇敢。

祖先们经过多次迁徙,早清时期,锡伯族被清政府编入八旗,在沈阳驻扎,是清政府强有力的作战军队。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用了70年时间,平了定准噶尔部叛乱,新疆经过多年战乱后,早已满目疮痍,军务空虚,漫长边界无人守卫,常常受到沙俄侵扰。

为了边疆百姓安宁,国土完整,乾隆帝深思熟虑,决定采纳伊犁将军明瑞的建议:派忠诚、爱国、善于骑射的锡伯族到新疆伊犁驻防!农历四月十八,原本是我们锡伯族团聚的传统节日,但1764年的四月十八,却是我们远离故土的日子。

这一天,1020名锡伯官兵从踊跃报名的锡伯族勇士中被选中,带着家眷即将告别沈阳亲人,去新疆保家卫国!人们在沈阳家庙祭拜祖先,第二天在村庄的浓雾中踏上征程!从此,四月十八被定为“西迁节”。

滚滚车轮,朝着大西北,三千多锡伯军民跟着太阳走,战胜了饥饿、寒冷、干渴、疾病,过草地、穿戈壁、爬雪山、渡过冰冷的额尔吉斯河,走了15个月,从祖国的最东北,来到了最西北:伊犁。

锡伯族军民一年四个月就到了,明瑞将军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清点人数的时候,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到了5050人!300多个婴儿出生在大漠戈壁,他们是咂着母亲干瘪的乳房,用干草裹着来到新疆的,还有405个舍不得和亲人分别的勇士,自愿跟随而来,从此平内乱、抵外侮,在新疆永远扎下了根!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迁徙很多,原因是由于战乱、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但锡伯族的西迁却是受命于朝廷,肩负着屯垦戍边的艰巨任务,并且很好的完成了历史壮举。

新疆锡伯族抹黑节的由来 抹黑节的传说

新疆锡伯族抹黑节的由来 抹黑节的传说

新疆锡伯族抹黑节的由来抹黑节的传说>锡伯族传统节日:锡伯族抹黑节少数民族大大小小的节日很多,名字和节日的活动内容也是各种各样。

在我们的通常理解里,“抹黑”是贬义词,但生活在新疆的满族后羿锡伯族却有个节日叫做“抹黑节”呢!而且还有一个关于抹黑节的传说。

好奇的朋友赶紧来看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抹黑节简介抹黑节是新疆锡伯族(满人后裔)的节日。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的清晨,这种有趣的节日便开始了。

据传说,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之神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以确保小麦的丰收,保佑百姓平安。

所以这一天,人们起的特别早,把晚间准备的抹黑布(抹锅底的黑灰)或毡片带上,大家你追我赶的上街往脸上抹黑,相互观望,笑声不止,十分有趣。

也有成群结伙挨家串户去抹黑的;有的早上还未来得及起床,就被抹的一脸黑的。

见到老年人也不放过,不过要先请安,后跪施礼,再向老人额头上抹一小点黑,被抹上黑是吉祥的象征,可以避免灾难,得到幸福。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抹黑”已渐渐被废除,“抹黑节”变成男女青年的一种娱乐性活动。

抹黑节的传说居住在新疆伊犁、辽宁沈阳、吉林扶余等地的锡伯族人中,流传着正月十六日抹黑节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头一个老太太。

这老两口淳朴勤快,心地善良,膝下无儿无女,住在河边。

春天打鱼,冬天狩猎,藉以为生。

有一天,吃过早饭,老头子正坐在炕沿上抽烟,突然“唆”地从南窗飞进两只燕子,叽叽喳喳吵个不停。

老头子听了一会儿,好像是两个小家伙是为争夺筑巢的栋梁而吵,就站起来,走到它俩面前“劝架”道:“小东西,吵什么呀!你在东边,它在西边不就完了吗?嗯?”可是,两个小家伙根本不听劝告,越发打得难解难分。

老头子正想上前去拉开,突然,一只燕子“呀”地一声掉到炕上,喘着气,不断呻吟,另一只却以胜利者的姿态扬长飞去。

老头子捧起受伤的燕子一看,不好!右腿被打断了。

他赶忙叫来老婆子,两口子小心翼翼地把断腿放平,从炕席上取下两片苇叶夹住,然后用线绑结实,涂点药就放开了。

锡伯族万里戍边的故事

锡伯族万里戍边的故事

锡伯族万里戍边的故事
锡伯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

他们以勤劳善良、勇敢顽强而闻名。

在中国历史上,锡伯族曾经积极参与边疆戍卫工作,保卫国家疆土安全。

其中,锡伯族万里戍边的故事尤为引人注目。

故事发生在清朝时期,当时中国边疆频繁受到外族侵扰。

为了保卫国家疆土安全,清朝政府派遣了大批锡伯族勇士到边境地区守卫边关。

锡伯族勇士们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戍边生活。

他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坚守在边境线上,任劳任怨地护卫国家的边疆。

在这个艰难的任务中,锡伯族勇士们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敢和坚毅。

他们时刻面临着外族骚扰和袭击的威胁,但他们从不退缩,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祖国的忠诚和对家园的热爱。

这些锡伯族勇士们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击退了一次又一次的外族侵略。

他们与当地居民紧密合作,共同努力保卫着边疆的和平与繁荣。

锡伯族勇士们的英勇事迹被广泛传颂,并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国边疆的历史记忆中。

他们的故事不仅是锡伯族民族英雄的光辉篇章,也是中
国各个民族共同抵御外族侵略的共同记忆。

如今,虽然时代已经变迁,但锡伯族人民对于边疆安全的关注和参与仍然没有改变。

锡伯族人民继续为国家的繁荣和边境的稳定做出贡献。

他们承载着历史的使命,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守卫着中华民族的疆土。

锡伯族万里戍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中国边疆历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我们应该铭记这些无私奉献的锡伯族勇士们,向他们学习,传承他们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和边境的安宁做出自己的贡献。

锡伯《扎穆里姑娘》的故事内容

锡伯《扎穆里姑娘》的故事内容

锡伯《扎穆里姑娘》的故事内容稿子一嗨,亲!今天来跟您讲讲锡伯族那迷人的《扎穆里姑娘》的故事。

话说,有个叫扎穆里的姑娘,那长得叫一个美,就像草原上盛开的鲜花,娇艳动人。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笑容能把人的魂儿都勾走。

扎穆里不仅长得美,还特别勤劳善良。

每天,她都会早早起床,去照顾家里的牛羊,那认真的劲儿,谁看了都喜欢。

扎穆里的美名传遍了整个草原。

好多小伙子都想娶她回家,可扎穆里心里有着自己的想法。

她不图钱财,不图地位,就想找个真心爱她,能陪她一起过简单幸福日子的人。

后来啊,终于有个朴实勇敢的小伙子打动了扎穆里的心。

他们在大家的祝福下,举办了热闹的婚礼,过上了甜甜蜜蜜的小日子。

您说,这扎穆里姑娘的故事是不是特别美好?稿子二嘿,朋友!咱来聊聊锡伯族那个超棒的《扎穆里姑娘》的故事哈。

扎穆里姑娘啊,那可是锡伯族的一朵金花。

她的美,是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美,不光脸蛋漂亮,心地更是善良得没话说。

家里的活儿,扎穆里样样拿手。

洗衣做饭,缝缝补补,那是做得又快又好。

她对长辈也孝顺得很,总是把他们照顾得妥妥帖帖。

有一回,村子里闹了灾,粮食收成不好。

扎穆里一点不抱怨,主动带着大家一起想办法,度过了难关。

好多有权有势的人都想把扎穆里娶进门,可她一点都不动心。

她觉得那些人看重的不是她这个人,而是她的美貌。

直到有一天,一个平凡但充满正义感的小伙子出现在她的生活里。

这小伙子虽然没啥钱,但有一颗真心,对扎穆里那叫一个好。

扎穆里和这小伙子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感情越来越深。

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生了一堆可爱的孩子。

怎么样,这故事是不是很动人?。

锡伯族故事

锡伯族故事

锡伯族故事锡伯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三省区。

他们有着丰富的文化和传统,其中故事在锡伯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一些关于锡伯族故事的参考内容:1. 《锡伯族的大禹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大禹治水的传奇故事,在锡伯族文化中被广泛传颂。

故事中描述了大禹面临洪水泛滥的情景,他利用聪明才智和勇气,成功地治理了洪水,拯救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这个故事体现了锡伯族人民对大禹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锡伯族人民勇于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坚强精神。

2. 《锡伯族的纳楚合故事》纳楚合是锡伯族民间故事中的一个英雄人物,他据说是锡伯族的祖先。

这个故事中描述了纳楚合勇敢无畏的精神和对正义的坚守。

故事中,纳楚合在保护部落免受外部侵害的过程中,展示了他的智慧和勇气,最终成功地战胜了敌人并保卫了家园。

这个故事传达了锡伯族人民对自身文化和土地的珍视,同时也强调了勇敢和正义的重要性。

3. 《锡伯族的聪明的阿尼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聪明机智的人物――阿尼。

他用他的智慧解决了部落中的各种问题和冲突,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这个故事反映了锡伯族人民对智慧和聪明才智的推崇,同时也强调了团结合作和妥协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4. 《锡伯族的孩子和熊孩子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锡伯族的孩子如何与一个顽皮的熊孩子成为朋友的故事。

通过他们之间的相处和互动,故事传达了友情、互助与团结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注重塑造孩子的品质和道德观念,教育锡伯族的儿童要互相关爱和友善。

以上是关于锡伯族故事的一些参考内容。

这些故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传承于锡伯族的后代,通过口头传承和书面记载等形式流传至今。

人们通过这些故事,不仅了解了锡伯族的历史和文化,还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塑造自己的性格和人生价值观。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锡伯族民间故事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锡伯族民间故事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锡伯族民间故事锡伯族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史称“席伯”“西伯”“席北”等,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辽宁沈阳、义县、风城,吉林扶余等地。

锡伯族民间故事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I-106,辽宁省沈阳市申报。

锡伯族民间故事经历代锡伯族人的口耳相传,后不断创作和演变,形成了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口头文学,丰富了锡伯族的历史、习俗、生活等文化内涵,故事约有300多个,广泛流传在新疆、辽宁、吉林等锡伯族地区。

主要有《灵芝姑娘》《人参故事》《放牛娃和仙女》《青蛙新娘》等情节紧凑的神话故事;《喜丽妈妈的传说》《锡伯族的西迁节》《拉塔湖村传说》《正月十五抹黑脸》等地域深厚的民俗故事;《狐狸报仇》《奇缘》《恶果》《报恩》等情感丰富的动物故事;《格拉阿智斗丧门星》《格拉阿智惩巫师》《霍托与巴音》《独生霍托和七个霍托》等诙谐幽默的笑话故事。

锡伯族民间故事反映了锡伯族人民美好的理想追求,凝聚了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为了解锡伯族历史文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研究锡伯族发展史的宝贵资料。

相信许多人和小编一样,小时候没少听老辈人讲故事。

故事五花八门,但最多的应该要数民间传说。

那些生动的情节,朴素的善恶观,是否还记记犹新呢。

来读一段锡伯族民间故事,重温童年的温馨吧。

桑树神的传说沈阳城北约百、八十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七星山。

山上有一座石佛寺,这里住着二百多户人家。

据传,修完寺院后,有一只燕子从外地衔来一颗桑椹种子,掉落在寺院的围墙里。

这颗种子落地后不久便长出了一棵桑树苗。

寺院里的僧人把小树苗倍加小心地看护着。

不知过了多少年,这棵桑树长得出奇地茂盛,每年树上都要结满累累桑椹。

村子里的大人小孩,几乎没有不吃这桑椹的。

奇怪的是,这里很少有人患病。

但谁也没把这事往心里想。

一到初夏,紫里透红的桑椹挂满树枝,村里的人们都来采桑椹吃。

久而久之,不知谁传出话来,说这桑椹可治老年气管炎,五痨七伤种种病痛,桑枝、桑叶和鸡蛋可治扭伤等等。

锡伯族民间文学中的异类婚恋故事探析

锡伯族民间文学中的异类婚恋故事探析

锡伯族异类婚恋故事包括报恩型、追求婚恋型和异境遇艳型三种主要类型,每种类型有其核心母题和叙事模式。

在叙事过程中男性的主导地位正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而爱情以及婚姻家庭关系的的背后则蕴含着锡伯族民间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异类婚恋故事是民间文学常见的题材,所谓“异类”,是与人相异的鸟兽草木等大自然中的实体及妖、怪、鬼、神等观念性对象,而“异类婚恋故事则是指讲述人与这些花妖鬼孤、神仙草木等异类相恋的故事。

”人与异类婚恋,是指“传闻中的人与神仙鬼怪的婚恋,而不可能是人与动植物的婚恋。

动植物只有幻化为人形,具有人的禀赋之后,也就是成精成妖之后,才能与人发生恋爱关系。

”锡伯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中的异类婚恋故事更是以虚幻叙述为经,以社会人情为纬,曲折地反映锡伯族人民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锡伯族异类婚恋故事包括报恩型、追求婚恋型和异境遇艳型等三种。

以下将通过对这几种类型的核心母题和叙事特征分析,力图挖掘隐藏在其民间故事背后的深层意蕴。

一、锡伯族异类婚恋故事的母题和类型将民间故事进行比较并划分为若干类型进行研究是民间故事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一个类型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传统故事,可以把它作为完整的叙事作品来讲述,其意义不依赖于任何其他故事,……组成它的可能仅仅是一个母题,也可以是多个母题。

”按照异类出现的原因,我们把锡伯族民间文学中的异类婚恋母题分成报恩型、追求婚恋型和异境遇艳型等主要类型。

(一)报恩型报恩型是锡伯族异类婚恋故事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因为主人公的一次善行无意之中帮助了异类或其家人,异类为报答化为人形,利用自身神奇的能力帮助人类摆脱困境,报恩型故事的结局有两种:异类与主人公幸福美满终其一生,或者受报恩时限影响,异类被迫与主人公分离。

因此,善行、神奇的能力、团圆或分离成为报恩型故事不可或缺的三个母题,主人公的善行主要表现为对动植物的爱护,在锡伯族民间故事中出现的动植物主要是狐狸、鱼、白蛇等,男主人公在打猎、浇水或者捕鱼时遇到被追杀的狐狸、受伤白蛇或落入网中的鲤鱼,出于怜悯,将其放生。

沈阳锡伯族故事

沈阳锡伯族故事

沈阳锡伯族故事沈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光有着“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辉煌,还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就数锡伯族的故事最为动人。

今儿咱们就聊聊沈阳锡伯族那些事儿,用咱老百姓的话,让您听了心里头暖洋洋的。

锡伯族,听着就像是从遥远天边飘来的名字,带着一股子神秘和豪迈。

在沈阳,你走在沈北新区,或是偶尔在市区的某个角落,就能碰到那么几位锡伯族的朋友,他们脸上挂着憨厚的笑,眼里闪烁着对生活的热爱。

记得小时候,爷爷总爱给我讲锡伯族西迁的故事。

那时候啊,为了保卫边疆,一群锡伯族的汉子,带着家眷,骑着马,拉着车,从东北一路向西,走了整整一年零五个月,那可是千山万水,风吹雨打都不怕。

爷爷说,那时候的锡伯人,心里头有股子劲儿,那就是“保家卫国,义不容辞”。

这股子劲儿,到现在还深深地刻在锡伯人的骨子里。

到了沈阳,锡伯人也没闲着。

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播种希望,收获幸福。

春天,你看那绿油油的稻田,秋天,金黄色的麦浪翻滚,那都是锡伯人用汗水换来的。

他们不仅种地是一把好手,骑马射箭也是一绝。

每年锡伯族的传统节日,你都能看到他们身穿传统服饰,骑在马背上,弯弓搭箭,那叫一个英姿飒爽,让人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说声“好样的”!锡伯族人的热情好客也是出了名的。

你要是去了锡伯族朋友家做客,那可真是宾至如归。

他们会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你,什么手抓肉、血肠、酸菜炖粉条,还有自家酿的米酒,保管让你吃得满嘴流油,喝得心里头美滋滋的。

席间,他们还会唱起悠扬的民歌,跳起欢快的舞蹈,那份欢乐和喜悦,仿佛能传染给每一个人。

除了这些,锡伯族的文化也是丰富多彩。

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还有独特的民俗风情。

比如说,锡伯族的婚礼就特别有意思。

新郎新娘要穿上漂亮的传统服饰,经过一系列的仪式,才能最终走到一起。

整个过程既庄重又喜庆,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现在啊,随着社会的发展,锡伯族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住上了楼房,开上了小车,但是那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却没有改变。

关于锡伯族的民间故事

关于锡伯族的民间故事

关于锡伯族的民间故事锡伯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关于锡伯族我们可能了解的不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锡伯族,还有锡伯族的民间故事。

赛音哈哈锡伯营寨依牛录(二牛录)有个大富户,主人叫哈尔玛阿(姓:王阿哩氏),锡伯族一般取名不带姓,只有官名带姓。

哈尔玛阿为人正派,济困帮穷,人们都尊敬地称他哈掌柜。

这个哈掌柜家不仅富有,也是个大家族,因他治家有方,上下几十口人相处的和和睦睦,长辈疼爱晚辈,晚辈也都孝顺长辈,可谓家和万事兴,一家人尽情地享受着天伦之乐。

寨依牛录(二牛录)位于伊犂河南岸,锡伯营的最东面,那里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地多人少,只要肯出力开垦荒地,都会有丰厚的回报。

哈尔玛阿是个勤奋的人,早些年,趁着自己年轻身强力壮,将一片无人开垦的荒地平整好后,又开渠引水,起早贪黑地耕种粮食,春播夏收,精心管理。

这样,不到几年的功夫,良田不断扩大,最后发展到五、六千亩地,他家也随之增添了数幢粮仓,宅院和地盘不断扩大,家境越来越兴旺发达。

由于哈尔玛阿勤劳能干,并且善于经营管理,他家不仅院满垛、粮满仓,马、牛、羊及骆驼等牲畜也繁衍到上百群,仅骆驼就有十几群,在锡伯营中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富豪了。

但他的家产不仅于此,他的富庶怎么形容呢?据说东至将军路,西至贵可托布(锡伯语:地头房)都是他的地界,家里雇的短工、长工、帮工就近二百多人;伊犁河南岸,绰豁尔比拉(绰豁尔河)和集水潭流域都是他家的牧场。

由于他的骆驼长期放牧在伊犁河南岸一大片布战(次生林)里,这地方也因而得名为:特门(骆驼)布战(锡伯语:骆驼次生林)。

他家的七八群马,沿寨依牛录的湖放牧,传说中的“龙马”就出于他的马群中。

哈尔玛阿富裕之后,在寨依牛录旧城北门外,建了一处宅院,修建了两栋二层楼的住宅,上下大小共有十六间,都有走廊相连,两楼之间设有天桥,院内还设计了花园、假山等,请能工巧匠雕梁画柱,所雕之花和鸟蜂蝶栩栩如生。

房院的墙面都涂刷成粉红色,屋顶则为蓝色,花格窗户和木门都是精工雕刻,廊下竖木为柱、连柱架梁,很是气派。

锡伯族“抹黑节”:一个带来无穷欢乐和祝福的节日

锡伯族“抹黑节”:一个带来无穷欢乐和祝福的节日

锡伯族“抹黑节”:一个带来无穷欢乐和祝福的节日相互涂抹锅灰逗趣抹黑节的传说抹黑节是锡伯族人的传统节日。

在过去的年月里,每年的正月十六这一天,大伙儿都赶早起床,相互在脸上抹黑,故而,这个节日被人们称之为“抹黑节”。

关于抹黑节的来历,锡伯族民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传说。

在由佟加·庆夫和佟林清主编的《锡伯族风情录》一书中,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锡伯族的先辈们居住在东北非常寒冷的地方。

每年,他们辛勤播下麦种,但是到了该收获的季节,却只看到原本应该金灿灿的麦穗变成了让人心寒的黑穗。

质朴的农人们年年饱受小麦黑穗病的困扰,认为这是天神在惩罚他们。

于是,有人想出将麦灰抹在脸上来向天神谢罪的办法。

正月十六这一天,是天神巡视人间的日子。

农人们便趁着天神下凡,将脸上抹黑,向神灵请罪,以保佑庄稼远离灾祸,来年五谷丰登。

自此相沿,抹黑节就成为了锡伯族人的传统节日。

除了保佑庄稼不得黑穗病、粮食大丰收之外,这一天,人们也通过相互抹黑,打闹逗趣,在一种质朴的欢乐里迎来春天。

从灶台上取下的锅灰记忆中的抹黑节只是,到了如今,抹黑节悄无声息渐渐远离锡伯族人的生活。

霍城县伊车嘎善锡伯民族乡伊车嘎善村的郭桂清脑海中热闹的抹黑节场景停留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

那会儿,他还是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

等着正月十五一过完,他就开始惦记着第二天早上一定得早起。

抹黑节当天可是一定要比比看谁起得早,看谁能把对方堵在家里面,趁着他还在酣睡,就在其额头上抹上黑的!正月十六一大早起床,郭桂清伸手到锅底下抹上一把黑灰,然后开始串门儿。

首先得到老人家里去。

见到老人,行礼问安,然后毕恭毕敬地问:“可以给您抹黑吗?”征得老人同意,就走上前去给老人额头上抹一点黑。

问候完老人,就是年轻人之间抹黑逗趣的时候了。

平辈们、年轻人之间互相串门、追着抹,一个个都被抹成了黑脸蛋。

“抹得越多,生产就越好。

”郭桂清说,玩得兴起时,可以在村子里转一上午。

但一般情况下,待到太阳升起后,就集中到有老人的家庭,喝一碗面疙瘩汤,跳跳舞,唱唱歌,让老人们放心:“看,咱们锡伯族的抹黑节,我们小辈们可继承着呢!”被抹上锅灰开心大笑这种场景已经有三四十年没有在村子里见到了。

新疆有什么传说故事

新疆有什么传说故事

新疆有什么传说故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那你知道新疆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新疆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新疆传说故事:后娘的故事锡伯族民间故事,流传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从前有个人,其妻突发暴病而死,留一七岁女儿。

父因在外当差,少回家,难顾女儿,后娶一寡妇为妻。

寡妇有一女八岁。

不久后娘便开始虐待孩子,将自己的女儿视作宝贝。

前妻的女儿越长越美,后娘之女越长越丑,后娘便起歹心,把她推进井里把井填掉。

父亲回来,后娘谎称女儿得急病死去。

悲痛的父亲发现从原井口长出的一棵柳树苗几天间长成大树,上有一只美丽的小鸟会唱九十九种曲调且极悲哀。

父亲将它放进鸟笼,后娘又使毒计害死它并丢进炉中烧成灰倒在外面。

第二天,邻居孤身奶奶在灰里找到一颗晶亮的绿宝石,后绿宝石变成一美丽的姑娘。

一天,姑娘备一桌饭菜,让老奶奶把父亲和后娘请去做客。

席间姑娘讲了一段悲惨故事,父亲才恍然大悟,大怒,即刻把后娘送官府严惩。

新疆传说故事:连心溪的故事相传,疏勒国王子在山中打猎受伤,被一名叫鶄的貌美牧羊女所救,便经常借故打猎约会牧羊女子;牧羊女也被王子的真诚情义所动,爱上了王子。

疏勒王知道这件事后大怒,他瞒着王子将牧羊女囚困在疏勒国后山的迷谷里。

牧羊女在山谷中因思念王子,整日悲伤流泪,可她也没有办法走出迷谷。

王子知道后,只身来到山谷中寻找自己心爱的人,他呼唤着鶄的名字,寻遍众多的山谷。

干粮吃完了,水也喝光了,找了七天七夜,还是没有找到他心爱的人。

可王子还是在山谷中继续寻找,终于身疲力竭。

绝望的王子对着山谷倾尽全身力量,呼喊鶄的名字,声音震撼山地,山体瞬时裂开一道峡谷,王子也昏迷在连心溪旁。

这时牧羊女也听见了王子的呼唤,她泪流如泉涌,眼泪汇集成溪流,顺着山谷流到王子跟前。

王子感觉到了鶄的眼泪,他知道鶄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于是他振作精神,顺着溪流继续寻找,但由于体力不支,王子还是倒下了。

鶄被困在山谷中,她不停地哭泣了49天49夜,眼泪哭干了,眼睛哭瞎了,最后她化身为溪流,希望有一天王子能顺着溪流找到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锡伯族民间故事
接生婆的奇遇
——永寿林
阿尔潭扎布大叔是我们村里最能讲故事的人,他肚子里有许许多多锡伯民间的传说。

这天,他又在给大家讲故事了:
深秋的夜来的很早,刚吃过晚饭,就掌灯了。

户外时常听到狗的叫声,可叫了几声就歇了,也许狗也觉得天色已晚了吧?!
突然,从村子的南边听到急切的马蹄声,这马蹄声虽有序而有些碎,由远而近,蹄声愈来愈逼近村口。

顿时,各家的狗用不同的声音叫了起来,狗的叫声淹没了马蹄声。

不到一会儿,这辆马车就到村东头的春花接生婆家门口停住了。

马车是前后四匹白色长鬃毛马,套在一辆俄国式的“皮力斯卡”车上,用白帆布罩起了蓬,车后面站立着两个人,看起来象是一个护兵。

有一个是赶车的,坐在前端,双手持着缰绳,鞭子横握在右手上,看上去象个木偶,只有看到白马的头部的摆动带动缰绳,赶车人的手联动才知道他是个活人。

也许这才是他们的规矩呢!
这家是方圆百里皆知的接生婆家,女主人名叫春花。

主人家的女儿呵斥着拴在棚子下的狗,让客人进屋,两人一前一后地进到了春花接生婆的厢房。

前面的有个三十来岁,中等个头,目秀面善,精练聪明,微笑的眼睛里总是透露出丝丝温情友善和利落干练,看起来像个绅士。

可是春花大妈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

这位青年左手脱帽,双手放在膝盖上向春花接生婆一边作揖一边说:“我是南边水磨沟的,家里媳妇生小孩难产了,听说春花大妈接生手艺高超,特来邀请,现在产妇母子的安危就落在您的手中,请您救救他们母子吧!”这位青年人有些激动,双目凝视着春花大妈,眼睛里透出那种无奈并渴望的目光,立在门口边,用乞求的目光看着一会大妈,慢慢地低下了头,弓着腰,双手放在前胸。

他的随从紧紧跟在这位青年人的身后,低着头,帽子压得很低,看不清他的面目,双手托着一个大的包袱,这时候这位青年人从随从手中接过这包东西往前走两步坐在炕沿边说:“若春花大妈出诊接生,母子健康,日后将重重酬谢。


春花大妈赶紧收一收手中的针线活儿,看着这位来客,努力辨认着,并非常有礼貌地请来客上炕就座,但来客的青年人伫立在门边,这时春花大妈理一理粗黑并有些凌乱的头发,抬头看到坐在炕头对面一直在吸烟的丈夫。

春花是本村人,虽然四十七、八岁,可人很精明,除了从不大的双眼中看到她的精明之外,她那黝黑麻利的双手,罗列着、摆弄着家务,膝下有二男独女,女儿大了,说好了婆家。

明年春天播春麦时就嫁了。

丈夫忠厚老实,是村南何叶尔家的老小,生来也没有多少主意,什么事都是老婆作主。

个头不高,不管是冬天、夏天,他有一个习惯总是披一件衣服,双手藏在衣服后面背着,嘴上总是叼着一根烟,烟瘾号称本村老大,春花大妈自嫁给他就叫
他戒烟,可就是这事,他从来不听老婆的。

在这个村子里二十大岁以下的小辈中大部分都是她接生的,她技术高超,对人和蔼可亲,从不主动向产妇索要东西,给了就要,不给也从不讲究,作人作事都深得村民的爱戴。

春花大妈望了望丈夫说:“我是不是要去一趟呢?”丈夫默默地点点头,就算同意了,这位年轻的来客高兴地叫了起来:“有救了,有救了。

”这位青年人挽着春花大妈前呼后拥很快上了“皮力斯卡”,赶车的一个响亮的鞭声,响彻了半个村子,“皮力斯卡”带着它特有的轮子的撞击声,骚动着半个村子,鞭声马蹄声重新惊动了刚刚安静了的狗儿们,它们又重新起劲地狂叫了起来,大家猜出来,春花大妈是去接生了……
春花大妈坐在车里,随车轴的凹凸不平路边的晃动而不断的摆动着身体。

路边低矮的车窗户射出的微光,依稀模糊地辨别路边的房子和街巷,猜得出车是向南走的。

春花大妈只记得村南门后就紧接着一个缓坡,之后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走着走着,差不多是两袋烟的功夫就走到一个山谷中,远处看到一丝的光亮。

青年人给春花大妈讲:“您坐车累了吧,快到了。

”说话间车走到一个山壁前停住了。

青年人先下车,一会儿的功夫,山壁的大门被两个守卫打开了,洞两壁挂着洋灯,洞内照得象白昼一样明亮。

春花大妈是本地人,她一边走一边思量着两袋烟的路程只能走到比耐英郭儿温大叔水磨房远一点的地方,可那里好象没有这样一个灯火辉煌的地方。

春花大妈这样想着可又不太好问,车走到一个洞内左侧的一个大门前停下了,这个青年对大妈讲:“大妈到了,请您下车。

”由这位青年人引着来到一个非常华丽的大房子,有好几个妇女在忙碌着。

春花大妈走到床前看到一个年轻的女子,躺在一个宽大、铺盖考究的大床上不断扭动着身体,头发蓬乱,满脸的汗珠,半闭着眼睛,口中含了一条白色的毛巾。

一个女仆正在用湿毛巾给她擦汗,少妇虽因出汗脸发红,但仍能看出她是个非常漂亮的女子。

春花大妈看了看床上躺着的产妇,转身对青年男人说:“请你出去,这里不需要男人了。

”立即进入到了一种她自己才能感悟到的状态中。

当春花大妈脱掉上衣用盐开水洗手后,抛开缎面印花的红色被子时,发现产妇的阴部有许多地方与人不同,两个大腿的根部有非常密的毛,并有一个毛茸茸的尾巴。

春花大妈感觉有些不对,并有些惊慌了,当她转过脸来想问个究竟的时候,一位站在春花大妈身旁的中年妇女说:“我们不是人类,只是这位产妇难产危及到生命,无奈之下才请您帮助接生,挽救她们母子。

为了不使您看到我们后感到惊慌影响接生。

因此我们才变成人类,请您谅解。

”春花大妈听到这些才压住一点惊慌,中年妇女一边做事一边说:“请您不要害怕,我们不会伤害您。

只要您能挽救了酋长的夫人和孩子,并保守秘密,日后我们一定会重重地酬谢。

”听到这些春花大妈才缓了一口气,她一边麻利地做事,一边命令着她们该怎样做……
一会儿听到一个脆亮的啼哭声——小公主降生了。

春花大妈今天起得特别早,从早上做饭烙饼到吃完饭收桌子,从没有停下嘴中不断重复的曲调,孩子们都走了。

春花大妈一把拉住丈夫的手坐在厢房的炕上,脸上堆满了喜乐,神神秘秘地从炕柜里拿出一个包袱,在丈夫面前摊开了,只看到各种绸缎、金砖、银器玛瑙
珍珠等。

春花大妈的丈夫的眼睛都直了,死死地盯摊在炕上的东西,摒住了呼吸,半天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装了一锅烟。

烟袋却始终送不到口中,当他点燃烟,深深地抽了一口烟,定了定神对春花大妈说:“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春花大妈傲气地说:“挣来的。

”“你从那里挣来的这么多的财宝?”丈夫说,春花大妈说:“就是昨天晚上挣的。

”春花大妈就从昨晚有人接她请她接生的整个过程讲了一遍,丈夫赶紧说:“对狐仙只能帮助,怎么能要东西呢?真是罪过。

”春花大妈反驳说:“你知道的,我从来不要求别人给我什么,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的,甚至外村子的人也知道。

他们给我东西我不要,可他们一定叫我拿,说我挽救了夫人和公主了,只要保守秘密,他们说过几天还要来送礼答谢呢!”丈夫蹲在炕下面吧嗒吧嗒地抽起烟,也不说话了,丈夫的默认就是对春花大妈最好的奖赏。

因为她知道,她与丈夫一起生活了三十年。

摸透了丈夫的脾气,春花大妈哼着歌,满意地走出屋子,一会儿的功夫到东邻居家把昨晚发生的事一股脑地全部讲了一遍,什么保守秘密都忘了。

东邻居家的女主人是个心直口快,心里搁不住事的人,还不到晚饭时节,全村一半的人都知道了。

有些与春花大妈年龄相仿,关系好的,就直接到她家里来问个究竟。

当然了,春花大妈恨不得把所有事情都给大家讲,甚至还有些夸张事实。

春花大妈的丈夫摇了摇头走出了房门,无目的的走着,谁都不知道他心里想得是什么……
五天过去了,原定狐仙再次来家的许诺没有实现,春花大妈思量着,不知其因。

过了几天有人说村南头的后坡上有一只狐狸白天晚上鸣叫不停,春花大妈到村南头听到狐狸的叫声,连续叫了几天就再没有事了。

知道底细的人们都不断的议论着春花大妈,如果春花大妈严守许诺,也许狐仙会帮助春花大妈一生。

正因为她没有恪守秘密,狐仙才放弃了进一步报恩。

可是连续几天狐仙的鸣叫已经表达了对春花大妈的救命之恩吧!白天到村头鸣叫的狐仙是哪一个呢?是酋长、是夫人、是公主、还是那位精明的护卫长?大家都在议论、猜测着……
阿尔潭扎布大叔讲到这里就把话题扔给了大家,叫大家猜,有几个人等不急了,要阿尔潭扎布大叔讲到底是哪个狐仙鸣叫的呢!他神凝了一会儿,深深地吸了一口烟说:“我也不知道!”大家的求知欲未能满足,也无法满足了。

夜深了,围着炕桌满屋的人都是烟鬼,屋内的烟气叫人无法呼吸,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回家吧!”大家缓缓地从土炕上下来,整一整衣帽,一个接着一个走出了屋子,这时候阿尔潭扎布大叔冲出房门,给大家说:“有人问起你们到我家干什么了?你们可别忘了是学习毛主席语录‘老三篇’知道了没有!欢迎你们明天继续到我家来学习毛主席语录。

”大家明白了阿尔潭扎布大叔的意思。

在史无前例文革中的最激烈的年代,阿尔潭扎布大叔因给青年散布迷信谣传的故事被批判了,之后很多人请求他讲故事时,他总是说:“认真学习毛主席语录吧,不能讲迷信故事了。

”以后就再没有人听到阿尔潭扎布大叔讲的故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