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元

合集下载

欧债危机对区域一体化及建立亚元的启示

欧债危机对区域一体化及建立亚元的启示

来看 , 合理 的风险管理策 略和政府债务规模 是治理金 融 债 务 危 机 , 主要 是 源 自欧 元 起 国 家 长 期 以来 比较 僵 化 的
济比较发达的国家 , 比如德 国和法 国迟迟不愿伸 出援手 ,
最 终 导致 了 主权 债 务 危 机 的爆 发 闭 。
个欧元 区国家的债 务危机 开始 不断 的发 酵和蔓 延 。 目
于 区域 内缺 乏 共 同基 金 , 而基 于各 个 国 家独 自的利 益 。 国
通 货膨胀 率 、 济结 构 、 济周期 以及 劳动 力成本 方 面 南 亚 的 区域 性 问 题 。从 欧债 危 机 、迪 拜 以及 冰 岛 的债 务 经 经
都 有 一 定 的差 异 , 且 差 异 有 逐 渐 扩 大 的 趋 势 。 同 时 , 并 欧 盟 各 个 成 员 国也 具 有 不 同 的生 产 结 构 。 们 对 原 材 料 的 它 进 口和 依 赖 程 度 也 有 所 不 同 , 加 上 各 个 国 家 之 间 具 有 再 争 趋 势 依 然 存 在 。 其 次 , 元 区 各 个 成 员 国 的 经 济 实 力 欧
区位 优 势 。 二 、 债 危 机 对 区 域 一体 化 的经 验借 鉴 欧
解 体 . 内在 逻 辑 是 : 元 区 内部 货 币 政 策 和 财 政 政 策 其 欧 不 统 一 , 政 政 策 归 各 个 成 员 国所 有 , 币 政 策 归 欧 洲 财 货 完 全 独 立 的 国 家 。还 是 经 济 一 体 化 程 度 比较 高 的 国家 . 国 家 的 最 基 本 利 益 仍 是 民族 利 益 。对 于 任 何 一 个 国家 而 言 , 国经 济 的 持 续 发 展 是 首 要 目标 , 在 欧 元 区 , 本 但 欧 洲 央 行 的 首 要 目标 是 维 持 物 价 和 汇 率 稳 定 。 因 此 , 当各 国 的 经 济 发 展 出 现 不 一 致 的状 况 时 , 分 成 员 国 必 定 会 部 出现 财 政 政 策 和货 币政 策 错 配 。 此 外 . 元 区 内 部 的 经 济 结 构 不 平 衡 也 是 欧 债 危 机 欧 爆 发 的 主要 内部 原 因 。这 主 要 体 现 在 : 先 , 首 欧元 区并 不 尔 (9 1认 为 , 一 些 商 品 、 动 力 和 资 本 一 体 化 , 货 16 ) 在 劳 通 膨 胀 率 和 经 济 发 展水 平 接 近 , 济 政 策 比较 一 致 的 国家 经 和地 区 可 以组 成 独 立 的货 币 区 。 在 这 个 货 币 区 内 , 个 各 成 员 国 可 以实 行 统 一 的货 币 和 货 币 政 策 , 内 采 取 固定 对

亚洲货币一体化呼之欲出

亚洲货币一体化呼之欲出

洲金融合作难以实现 。因此 ,亚洲货币

库” 。将 原 先松散 的双边
援助 网络 提升为较为紧密 的区域多边资金救 助机制 ,极大地增强 程。 “ 是改革国际货币体系 的时候 了。 ”
体化 的推进仍 然任重而道远 ,亚洲区
域内的金融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
建 立亚 洲 区域 外汇储备库 由地 位 ,提 升其在地 区负责任 的大 国形象 。 同时也有利于带动人 民币的 国际化 ,由 过去的边贸使用 、跨 境流通迅速转移到 大 贸易 、投资和储备 中。从更务实 的角 度来看 。区域合作能促进 区域 内的贸易 和投 资 ,增加 区域 内总需求 ,这对 中国
达成共识。这一合作行动 ,对维护亚洲 地 区经济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并将 对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系产生积极影
响。
通过 了 “ 迈倡 议 ” 清 ,决 定建立基 于双边货 币互换 协议 的 区域救 助机 制 。
20 0 7年 5月 . “ 0 3 1+ ”财
分析人士表示 ,建立亚洲 区域外汇 储备库是亚洲区域内的首次货币合作机 制 。也是亚洲地 区建立 区域协 调 自救 , 减 少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MF I )的依
及东盟十 国经济发展非 常不均衡 ,国与
国之 间 、甚 至 一 国不 同地 区之 间 的总 体
将进一步促进亚洲地区的货 币合作 。
有关专家建议 ,未来 5到 1 内, 0年 人 民币仍应将 主要 目标 确定 为亚洲区域
经济水平 、居 民收入水平 等都有较大差 距 ,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 。 同时 ,在 经济结构 上 ,中国和东 盟 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比如劳动密集型产
风险的能力 ,避免单个 国家陷入 “ 囚徒

构建亚元区的困难和障碍

构建亚元区的困难和障碍

浅谈构建亚元区的障碍和困难从1999年1月1日开始,也就是欧元被开始正式使用开始,就有许多关于“建立亚洲货币一体化”、“构建亚元货币区”这样的观点被不断提出,期间也出现了不少经济学家提出的“构建亚元货币区”的方案,但是最终都无果。

为什么无果?是什么导致了一次次的方案都被一一否决的命运?在此,我将浅谈构建亚元区的障碍和困难。

亚洲的诸多国家在经历了上个世纪的各种经济危机之后,迫切希望能够在一个稳定、风险系数低的发展环境中发展,于是有人就照着欧元区的例子提出了亚元区的观念。

但是,要想实现这个梦想,是何其难!要构建亚元区,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汇率问题。

如果汇率问题能够持续性稳定,那么诸国的贸易经济就有了一个很大的保障,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了欧洲的欧元模式。

欧元的使用,使得成员国之间消除了货币的兑换成本,避免了汇率风险。

解决汇率问题,就能使整个货币区域的贸易经济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配置和调控,从宏观角度上来看,就像是将外部影响内部化的表现。

然而,纵观亚洲现在的局势,要想做到消除货币兑换成本、避免汇率风险是几乎不可能的。

首先,来自美元的冲击导致了亚洲的货币的汇率一直在大幅度地升降,人民币和日元就是典型的例子,现今的亚洲国家还不具备充分抵抗美元冲击的条件。

而东南亚的国家政局动荡,对于汇率调控的程度小之又小,再加上来自美元的冲击,可以说,东南亚地区国家的汇率的自主调控程度是十分微小的。

也有人提出了将汇率方案交给亚洲金融中心来调控,可是,回顾1997年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我们发现,香港的金融调控能力还是无法与强大的金融炒家相抗衡,而亚洲的国家也没有明确出台对金融炒家的法律或者是规定来限制。

所以,将汇率方案交给香港来调控,是不可行的。

因此,从各方面角度来看,在汇率问题上,就否定了现在构建亚元货币区的想法。

第二,亚洲诸国在上个世纪也经历过重大的通货膨胀,最为典型的就是越南,直到现在,越南还是没有走出2008年通货膨胀的阴影。

对欧元的认识以及对亚元的展望

对欧元的认识以及对亚元的展望

对欧元的认识以及对亚元的展望欧元是1999年1月1日起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欧元区国家)正式使用,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国的货币。

欧元的出现,给欧盟国家带来了许多经济利益,比如欧元的出现可以增强欧盟国家自身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同时他还能减少欧盟国家的内部矛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另外欧元的出现大大简化流通手续,降低成本增加社会消费,刺激企业投资等等。

但是,欧元的出现也会造成物价的上涨:根据2002年的一组调查数据,欧元的出现使意大利物价普遍上涨,部分商品的涨幅甚至高达两位数;加入欧元区的国家,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使得成员国少了一个重要的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比如前不久的欧洲债务危机,希腊政府调控经济就几乎完全依赖于财政政策,本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希腊政府为挽救经济,避免衰退,不得不扩大财政开支以刺激经济,结果赤字更加严重。

但是总体开看,欧元的出现在整体上是利大于弊,并且在中长期内,欧元会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

,对于我国而言,欧元启动有利于欧洲资源配置和分工。

中国出口企业有可能丧失以往的竞争优势,如劳动密集产品将会遭遇南欧国家更大的竞争,但是同时我国也可以利用欧元出现所带来的欧洲企业对我国的长期投资,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强中国在欧洲金融业的竞争,促使中国尽快建立与开放相适应的金融监管制度并完善我国金融银行体系,最后我国也可以利用此机会可以吸收欧洲中央宏观调控的经验,这对于我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亚元是在1997年在东盟国家首脑会议上,基于东南亚各国尤其是东盟成员国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得到的直接教训,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的设想。

数年来美元呈弱势,而在希腊爆发债务危机后,多项不利影响最终导致欧元疲弱不堪,欧元汇价一再下跌。

客观而言,亚洲较多国家在金融海啸中的状况令人刮目相看。

在亚洲经济出类拔萃的情况下,这再次将亚元的构想提上了议程。

欧债危机对构建亚元区的启示

欧债危机对构建亚元区的启示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1682012年12月 欧债危机对构建亚元区的启示①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菁滢 任相丞 汪杰摘 要:欧盟的成功构建和运行使构建东亚单一货币区域(下称“亚元区”)的想法产生且呼声渐高。

但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下称“欧债危机”)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跨国界单一货币区域的构建。

本文基于全球化视角从欧元区的成立基础和欧债危机的根源,构建亚元区的益处和阻力探究欧债危机对构建亚元区的启示。

关键词:亚元区 欧元区 超主权货币 欧债危机 经济一体化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2(b)-168-031 欧元区概况1.1 成立基础和意义1.1.1 文化基础现代欧洲文化是由古希腊、古罗马和基督教文化传承和发展起来的。

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提倡人格解放,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追求现实的幸福,其强调的民主、理性和科学成为现代欧洲文明的基石。

宗教改革建立了新教,奠定了欧洲统一的宗教文化。

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传播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确立了欧洲共同的政治和文化价值观。

1.1.2 经济基础二战后,针对重建所需能源,西欧六国成立煤钢共同体。

超国家组织煤钢生产成功后,西欧六国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随后,欧共体,欧盟,欧洲单一货币体系和欧元逐一建立。

在欧元产生过程中,各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1995至1998年,欧盟最初10国人均GDP最大差距分别为:3.88、3.76、3.78、3.79倍[1]。

经济发展差异较小成为欧元区创立的硬性保障。

1.1.3 意义欧元为欧盟成员国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贸易与融资,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深化了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

最优区域货币理论诞生以来,研究和发展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欧盟的诞生及运行使区域货币的研究有了实证研究的基础。

1.2 欧债危机根源欧债危机以希腊为开端,由弱欧元区国家向核心国传导深化,其根源如下。

亚元

亚元

构建亚元区的基础和可行性随着欧元的诞生和发展,关于东亚货币一体化的观点不断被提出。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形势下,区域性货币联盟的发展成为世界稳定的主要基础。

为了维持亚洲货币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保证亚洲经济的正常发展,经济联系十分密切的亚洲应吸取欧元的成功经验,创立亚洲统一货币——亚元。

在2001年的上海APEC会议期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誉为“欧元之父”的罗伯特·蒙代尔发表了自己对未来世界货币格局变化的看法。

他预言:“未来10年,世界将出现三大货币区,即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亚元区)。

在全球性货币缺少的情况下,亚洲或者亚太地区建立一个统一货币是大势所趋。

”但是,建立一个货币体系是一个十分艰巨并且漫长的过程,而且可以说,亚洲是全世界最复杂的一个地区,国家间的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很大,还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包括宗教冲突和领土问题,甚至是战争。

一、亚元构想提出的背景(1)亚洲经济发展背景为了摆脱美元的束缚,创造独立的经济环境。

二战后,44个国家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货币体系,正式确立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

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从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的下降,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始腾飞,美元频繁出现危机。

美元的每一次动荡都会引起一些国家经济局势的动荡。

尤其在亚洲许多国家的货币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过于依赖美元的货币结构已威胁到了亚洲经济的稳定发展。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欧元的诞生,无疑为亚洲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区域货币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正是有了欧洲的经验,亚元的构想才被不断提上议程,并且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2)日元对亚洲货币的推动。

90年代中期,日本当局就非常担心欧洲货币一体化成为现实后,欧元可以与美元相抗衡,而“日元将沦为第三等货币”。

为此,决定加快日元国际化的进程,使日本与亚洲经济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以增加其对经济的影响力。

如对日本出口的依赖、来自日本直接投资额的增多、日本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的扩大、对日本银行贷款的信赖等。

货币区与亚元的联想诠释

货币区与亚元的联想诠释

货币区与亚元的联想诠释引言当今之势:国际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愈演愈烈。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欧洲联盟已在欧洲大地变为了现实,如今的欧盟正在由西欧向东欧挺进,形成加速“东扩”之势。

在美洲,北有北美自由贸易区,南有南美共同市场;由美国倡导和推动的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非洲,除了非洲联盟这个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一体化组织外,它还拥有大大小小的14个主要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目前,非盟已经提出在2030年最终建成非洲经济共同体,实现全非洲人员、资本、货币和服务自由流通的远景目标。

在亚洲,东有东南亚国家联盟;西有阿拉伯国家联盟。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当今经济国际化、金融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迄今为止,世界上出现的真正意义上区域性单一货币,只有三个:一是西非经济货币联盟8国统一使用的西非法郎;二是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6国统一使用的中非法郎;这两个区域均属原非洲法郎区。

三是欧盟25国中12个成员国统一使用的欧元。

自诞生以来,欧元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地增强,且在继续“东扩”。

除了上述三个单一货币外,美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它的势力范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美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小视的势力,在美洲及美洲以外的地区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国家。

亚元的构想便是在这样一种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氛围之中催生的。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过后,为了稳定亚洲的货币环境,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提出了在东亚建立“亚元”货币区的构想。

近年来,在东盟及10+3机制框架内,为达成这一目标,人们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据近日中新社电,亚洲开发银行透露“最快”将于2006年3月启动“亚元”建设进程。

提到“亚元”,很快使人会联想到欧元及蒙代尔的最佳货币区理论。

它们对亚元有何启示?本文试图以欧元为鉴,构思亚元进程。

一、蒙代尔及其最佳货币区理论1961年,蒙代尔发表了“最佳货币区理论”一文。

事隔近40年后,在欧元正式变成现实之际,商业周刊撰文首称蒙代尔为“欧元之父”。

构_亚元区_鸿沟难越_人民币_欲成亚元要靠绝对实力

构_亚元区_鸿沟难越_人民币_欲成亚元要靠绝对实力

中国联合商报/2009年/4月/27日/第B02版区域经济构“亚元区”鸿沟难越“人民币”欲成亚元要靠绝对实力CUBN记者陈文喜整理在美国次贷危机阴霾的笼罩下,饱受经济摧残的人们愈发意识到改变当前金融体系现状显得如此的重要和紧迫。

“是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时候了。

”在博鳌亚洲论坛以及G20伦敦金融峰会上,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

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亚洲,加强金融合作,减少对美元依赖的呼声也日益强烈。

伊朗第一副总统达乌迪(Parviz Davoodi)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表示,亚洲国家贸易结算时应该使用本币,并最终形成统一的亚元。

这个建议获得许多亚洲国家的积极响应。

他同时表示,伊朗乐于同中国开展金融领域合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非研究部研究员袁波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了美元、欧元两大区域,亚洲迫切需要自己的共同货币。

作为亚洲的经济大国,中国、日本应在建立亚洲统一货币区域中发挥主要作用,这是符合亚洲利益的。

”亚元设想金融危机的爆发,催促亚洲国家和全球范围最高决策层充分正视亚洲货币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亚洲有关国家应将谋建亚元大业提到正式议事日程上来,设置专职机构主司其事,积极推进亚洲货币合作框架的设计和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中指出,美元充当国际储备货币存在无法克服的“特里芬难题”,损人害己是这一制度性缺陷的必然结果,破解这一难题的唯一出路是“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

”据记者了解,基于东南亚各国尤其是东盟成员国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得到的直接教训,早在1997年的东盟国家首脑会议上,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就提出了“亚元区”设想:设立由亚洲地区某一组货币组成的共同货币,争取在每个国家不放弃本币的情况下,能让一种叫做“亚元”的区域性货币在亚洲流通。

事实上,在2006年初,亚洲开发银行曾推出一种名为“亚洲货币单位”(Asia Currency Unit,ACU)的货币符号概念。

亚元的趋势

亚元的趋势

亚元的趋势亚元是指亚洲国家所使用的货币,包括日本日元、中国人民币、韩国韩元、印度卢比等。

由于亚洲国家经济规模庞大,对全球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了解亚元的趋势对于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几十年间,亚元的趋势一直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经济变化、货币政策、国际贸易等。

以下将分别从这些因素来讨论亚元的趋势。

首先,全球经济变化对亚元趋势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快,特别是中国的崛起,使得亚洲国家的地位得到提升,这直接影响了亚元的走势。

亚洲经济起飞使得亚元升值的趋势较为明显,这主要体现在人民币和日元的升值上。

尤其是中国的人民币,由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崛起,使得人民币逐渐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之一,这对于人民币的稳定和升值趋势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次,货币政策对亚元的走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对于亚元的汇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例如,日本和韩国的央行在推行宽松货币政策时,导致对应的日元和韩元汇率走弱;而当中央银行收紧货币政策时,汇率往往会回升。

因此,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变化,以及对亚元汇率的影响。

第三,国际贸易也是亚元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亚洲国家之间以及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都会对亚元汇率产生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出口增加,对应的国家货币往往会走强。

例如,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当中国出口增加时,人民币往往会升值;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进口减少,对应的国家货币可能会走弱。

因此,投资者需要关注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状况,以及对亚元汇率的影响。

此外,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会对亚元汇率产生重要影响。

当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时,投资者倾向于将资金从风险较高的市场撤离,转向风险较低的市场,这通常会导致亚元走强。

因此,投资者需要关注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以及对亚元汇率的影响。

综上所述,亚元的趋势受到全球经济变化、货币政策、国际贸易和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亚元区建立的可行性探讨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亚元区建立的可行性探讨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亚元区建立的可行性探讨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亚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2007年开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沉重的打击了美国经济,随后又席卷到全球。

亚洲各国对自身应对危机的机制缺乏,且无法求助于外部力量,只能依靠自身来对抗危机的缺点日益显露出来。

亚洲经济一体化什么时候、用怎样的方式进行经济合作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最优货币区理论和欧元区的形成为亚元区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在各国的经济贸易中,亚元成立的条件已初步显露。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建立,如何从国家利益出发,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强中国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亚元区最优货币区货币一体化1 亚洲货币一体化可行性分析1.1 东亚经济开放性分析经济体开放程度越高,交易成本就会越低,建立货币联盟就会越有利。

根据各国贸易往来程度,东亚地区对外开放度是比较高的,对汇率就变的尤为敏感,因此建立货币同盟的要求也就更加迫切。

并且从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东亚各国对外经济开放程度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水平,这也加强了东亚各国建立共同货币联盟的需求。

1.2 东亚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hazel yuen就东亚地区经济波动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其结果表明,东亚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这就为货币联盟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东亚各国在经济上保持稳定提出了要求。

后危机时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加大了东亚各国经济的相关性,进一步推动了东亚货币联盟实现的进程。

1.3 通货膨胀相似性指标分析汇率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而通货膨胀的差异是影响汇率不确定的因素之一。

如果东亚各国通货膨胀率趋于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汇率的波动,这对亚元区的建立是很有益的。

对比“通货膨胀相似性”的标准,东亚地区存在着与欧盟一样具有最佳货币区的某些特征。

但东亚各国通货膨胀率并不趋于一致,甚至差异较大,这就使得货币区的建立将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和阻碍。

论创立亚元的可行性

论创立亚元的可行性

论创立亚元的可行性——从欧元的发展进程看亚元构建前景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亚洲各国的经贸联系愈加紧密。

而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亚洲各国对区域一体化、创立区域性货币以稳定汇率的呼声越来越高。

本文主要通过对比欧元的创建过程来解析亚元创立的可行性。

关键词:欧元最优货币区亚元经济联盟货币联盟政治联盟“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为欧元的成功启动提供了理论支持,该理论认为固定汇率最适用于通过国际贸易和要素流动而实现紧密一体化的地区,在这里,蒙代尔认为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是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随着欧元的出现最优货币区的理论进一步发展成为如果在要素流动、金融交易和商品贸易方面高度一体化,经济高度开放的国家之间组成货币联盟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内部与外部平衡的矛盾,从而带来更多的收益。

从最优货币区理论所阐述的达成货币联盟的条件我们不难看出,欧元的建立是需要以欧元区各国之间在金融、商品交易等方面建立起经济一体化的联盟为前提条件的,而欧元区国家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使西欧从1950年前政府间的合作进入一个超国家机构合作的一体化阶段;1968年欧盟实现关税同盟;1985年,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在欧共体内建立“无国界”的统一大市场,真正实行人员、商品、资本、服务的自由流通得到理事会批准。

1992年欧共体12国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在欧盟内部要求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真正实现统一市场,并使经济政策完美地协调起来。

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商品、资金、服务和人员开始在欧盟成员国内部自由流通。

经过这么多年的协商合作,欧洲经济共同体才正式地开始了生产要素间的高度流动,达到最优货币区理论所要求的条件。

对于亚洲,要想创立统一的货币亚元也需要同欧元一样在亚洲国家之间达到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

但事实上,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亚洲各国间的商品贸易来往并不理想。

亚元区分区域建立的可行性分析

亚元区分区域建立的可行性分析

个“ 经济平 台 ” 的货 币合作 , 探索 出货 币一 体化 的运 行模式 , 从
三 、 最 优 货 币 区理 论 分 析 在 亚 洲 三 个“ 济 平 台 ” 从 经 内进 行
再次 , 国际 储 备 货 币 发 行 缺 少 必 要 的约 束 是 导 致 流 动 性 泛 而再将货 币合作推 向整个亚洲 , 推出真正意义 上的亚元 区。
不 得 不 被 动 持 有 美 元 储 备 资 产 。世 界 各 国 对 美 元 储 备 资 产 的 需 A E N 东 南 亚 国家 联 盟 ) 由 中 国大 陆 、 SA ( , 台湾 地 区 和港 澳 地 区组 求 , 美 国有 条 件 保 持 资 本 和 金 融 项 目的持 续 顺 差 和 经 常 项 目 使 成 的“ 中华 经 济 圈 ” 以及 日韩 的“ 北 亚 经 济 圈 ” 。 通 过 这 三 , 东 等 的持 续 逆 差 , 并成 为全 球 最 大 的债 务 国 。
导 致 流 动 性 泛 滥 的 重 要 原 因 。此 外 , 有 国 际收 支 平 衡 的制 约 , 提 出将 世 界 经 济 划 分 为 若 干 个 货 币 区 , 个 货 币 区 内 实 行 固定 没 每 缺 乏 必 要 的货 币 发行 约 束 , 为 国 际 本 位 货 币 的美 元 汇 率 就 没 汇 率 制 度 或 使 用 同一 种 货 币 , 区 外 实 行 浮 动 汇 率 制 度 的“ 作 对 最 有 最 基 本 的均 衡 价值 基 础 , 为 导 致 各 国货 币 关 系 无 序 调 整 和 优 货 币区 (p ia u r n y A e ,C) 理 论 。 据 蒙 代 尔 及 成 O tm lC r e c r a O A ” 根

经济观察 亚 元 区分 区域建立 的可行 性 分析 黄 娴

解元,会元,状元都有哪些区别

解元,会元,状元都有哪些区别

解元,会元,状元都有哪些区别
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殿试由唐代武则天首创,宋太祖时成为定例)。

1、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

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

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2、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参考者为秀才,考中的为举人,可称老爷。

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二至十名称亚元。

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进行的,时间是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地点在京城礼部官衙,举人参加,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4、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

合格的统称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格。

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是在最后一关考试(唐朝时的省试,宋以后的殿试)中,得到进士第一名的名称。

状元亦称“鼎元”“殿元”。

1。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三部曲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三部曲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三部曲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

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

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

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

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

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

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清代科举钦定榜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4]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

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

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你认为中国古代的哪一项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最大我认为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最大。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创造。

它们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技术成果,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早在西汉时,我国劳动人民就已造纸。

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使纸很快被应用推广。

成思危人民币不太可能成为亚元...

成思危人民币不太可能成为亚元...

成思危人民币不太可能成为亚元...成思危:人民币不太可能成为亚元核心提示:据中央社报道,前中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今天出席世新大学所主办“2009两岸财经论坛-金融海啸的危机与因应”学术研讨会,会后面对记者提问,成思危表示,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差异大,若推动亚元,恐怕要10年以上时间,人... 据中央社报道,前中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今天出席世新大学所主办“2009两岸财经论坛-金融海啸的危机与因应”学术研讨会,会后面对记者提问,成思危表示,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差异大,若推动亚元,恐怕要10年以上时间,人民币不太可能成为亚元,因为亚洲还有日本、印度,“我怀疑他们能接受吗”?他表示,亚洲地区要推动亚元,“还要相当长的时间”,“至少要10年以上的时间”,因为当年欧元从倡议提出到上路,花了10年时间,目前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差异更大,推动亚元,会比欧元花更长的时间。

他说,要实施区域(地区)货币一致化,主要条件是各国经济发展(发达)程度一致。

欧元上路,真正受益的是欧元区经济较不发达的爱尔兰。

面对媒体询问人民币是否可能成为亚元?成思危认为,“难度很高”、“不太可能”,因为亚洲还有日本、印度等国,“我怀疑他们能接受吗”?他也认为,要恢复世界金融体系,长远方向而言,未来应成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不过,这将是很长的过程,目前只是抛出想法的阶段。

他说,“东协加一”明年将实施,有些国家提出成立以人民币为主的货币清算机制,“我们同意”,但不强加于人。

浅谈最优货币区理论

浅谈最优货币区理论

最优货币区理论与亚元构建--经典文献读后有感10210100 金融10级研刘发扬随着中国经济强劲的发展趋势和人民币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东亚区域性货币联盟日益被提上议程。

无论是人民币国际化还是东亚区域性货币联盟,其本质都要求回答一个问题:东亚地区是否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建立货币区、使用同一种货币,并且能够保证该货币对内固定对外浮动?回答这个问题,关于最优货币区的一些经典著作也许能够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

为此,我选读了其中一些文献,对其中重要的观点进行了必要的归纳。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提出最优货币区的概念是在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的优劣争论中提出来的,其开拓性的论文又蒙代尔(Mundell,1961年)、麦金龙(Mckinnon,1963年)、伊格拉姆(Ingram,1962年)做出的,他们企图找出定义“最优”货币区的决定性经济特质。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最优货币区是指一种“最优”的地理区域,在这个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是一种单一共同货币,或者是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的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性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盯住,保持不变;区域内的国家与区域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

“最优”是根据同时维持内部和外部均衡的宏观经济目标来定义的,这包括内部的通胀和失业之问是最佳平衡,以及区域内部和外部的国际收支平衡。

最优货币区理论首先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蒙代尔(Robert Mundell)于1961年的论文中提出,其后由麦金农等经济学家提出关于最优货币区判断标准的不同看法,使得该理论不断完善。

总而言之,最优货币区理论考虑生产要素流动、经济开放度、通货膨胀率、政策一体化、外部冲击、转换成本等因素,以判断在两个或多个区域实行共同货币是否更有利。

二、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最优货币区理论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许多关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文献涌现,其代表人物有蒙代尔、麦金农等;而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关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研究则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80年代末开始,最优货币区的理论研究复活,并催生了“新”最优货币区理论,其代表人物有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弗兰克尔和罗斯、赫尔普曼、卡尔金和华莱士、卢卡斯。

亚元,是否有未来1

亚元,是否有未来1

亚元,是否有未来?前言: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形势下, 区域性货币联盟的发展将成为世界金融稳定的主要基础。

为了维持亚洲货币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保证亚洲经济的正常发展,经济联系十分密切的亚洲应吸取欧元的成功经验,创立亚洲统一货币——亚元。

欧元的诞生和发展使关于东亚货币一体化、建立“亚元区”的观点不断被提出,亚元说法的热度不断上涨。

与此相对应的,我们小组就亚元是否有未来这一课题展开研究。

亚元说法的起源1.何为亚元即将诞生的“亚元”英文名称为“ACU”,其基本设计概念是一揽子货币方式,其中包括人民币、日元、韩元及东盟10国的货币。

是一种根据亚洲十三个国家货币价值、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及贸易规模等的加权值制定的虚拟货币。

2.“亚元”说法的兴起过程货币合作源于“最优货币区”理论, 它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于1961 年提出。

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 在经济内部同质的情况下实行单一货币, 既有利于该地区微观经济效率的提高, 又有利于宏观经济政策在受到外部冲击时做出灵活反应, 从而实现预定目标。

从昔日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确立,到今日欧元的崛起,那么现在亚元构想也会被提上议事日程。

尽管亚洲经济在目前还不完全具备推出亚元的条件,但亚元将成为继欧元之后的第三大区域性国际货币,正在引起人们的讨论和关注。

1967年宣告成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现已成为该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盟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了一系列合作机制。

1997年12月举行的东盟首脑非正式会议,首次邀请中国、日本和韩国领导人出席,共同磋商亚洲的安全与稳定,即“10+3”机制。

2000年5月东盟与中、日、韩在《清迈倡议》中达成了互换货币的协定,东亚地区经济事务逐步走向机制化。

东盟与10+3机制是亚洲不断加强经济合作减少贸易摩擦的表现。

从最初的建立到今日的发展壮大,亚洲货币统一的趋势随之不断加强,经济一体化必将导致货币一体化,当东盟与10+3机制发展到一定阶段,亚元推出亦将水到渠成。

亚元

亚元

亚元
“亚元”这个概念是相对于欧元并由“欧元之父”蒙代尔在2003年提出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暴发后,亚洲就已经有了建立区域货币合作机制的想法,其中在货币方面各国希望由亚洲地区某一组货币组成共同货币,争取在每个国家不放弃本币的情况下,能让一种叫做“亚元”的区域性货币在亚洲流通。

现在世界上唯一的区域统一货币是欧元,它是有特定的历史、经济、文化背景的。

另外,欧洲各国经济实力、货币政策以及各项经济指标差距不大。

再则,欧洲各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这作为共同货币的文化基础十分重要。

而上述因素恰恰是东亚各国所不具备的,“东亚各国目前合作意愿不强,政治互信也比较欠缺。

而上述因素恰恰是东亚各国所不具备的,东亚各国目前合作意愿不强,政治互信也比较欠缺。

郞教授认为“统一货币其实就是固定汇率,但比固定汇率减少了外汇兑换的交易费用采用统一货币两个条件中,至少要满足一个条件:
一、地区间经济发展程度接近
二、劳动力流动的交易成本极低
采用固定汇率后,本国央行即失去了使用汇率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

倘若地区间经济发展程度不一致,央行无法使用降低汇率来提高本国出口竞争力。

倘若虽然地区间经济发展程度不一致但劳动力可以低成本的从低发展地区流动到高发展地区,便能降低高发展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使得经济达展重新达到均衡。

亚洲地区这两个条件都不满足,所以推出亚元决不现实。


实现统一货币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自由贸易区发展到关税同盟并最终实现共同贸易市场的产物,而目前东亚地区经济贸易合作还未达到如此紧密的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关键词】欧元东亚货币一体化亚洲货币基金(AMF) 10+3 机制【论文摘要】欧元的诞生和发展使关于东亚货币一体化、建立“亚元区”的观点不断被提出。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形势下, 区域性货币联盟的发展将成为世界金融稳定的主要基础。

为了维持亚洲货币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保证亚洲经济的正常发展,经济联系十分密切的亚洲应吸取欧元的成功经验,创立亚洲统一货币——亚元。

本文主要分析了创立亚洲统一货币这一构想的基础及可行性。

货币合作源于“最优货币区”理论, 它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于1961 年提出。

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 在经济内部同质的情况下实行单一货币, 既有利于该地区微观经济效率的提高, 又有利于宏观经济政策在受到外部冲击时做出灵活反应, 从而实现预定目标。

从昔日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确立,到今日欧元的崛起,那么现在亚元构想也会被提上议事日程。

尽管亚洲经济在目前还不完全具备推出亚元的条件,但亚元将成为继欧元之后的第三大区域性国际货币,正在引起人们的讨论和关注。

因此,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前瞻性的课题——亚元构想的基础及可行性研究,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一、亚元构想提出的背景和必然性1、亚元构想的提出有其重要的经济发展背景(1)摆脱美元的束缚,创造独立的经济环境。

二战后,44个国家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货币体系,正式确立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

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从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的下降,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始腾飞,美元频繁出现危机。

美元的每一次动荡都会引起一些国家经济局势的动荡。

尤其在亚洲许多国家的货币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过于依赖美元的货币结构已威胁到了亚洲经济的稳定发展。

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教训深刻。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 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欧元的诞生,无疑为亚洲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区域货币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因此,随着亚洲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走强,许多曾紧盯住美元、依赖于美元的亚洲国家,将会主动寻求经济的独立性和货币的灵活性。

根据亚洲经济的自身发展特点和周期性,增强自主性、减少依赖性,回避美元风险,终结美元强势时代,使亚洲地区拥有自己的区域货币将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2)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启示和带动。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贡献在于在人类历史上头一次发行没有国家政权干预的货币——欧元。

欧元的诞生不仅减少了国家之间交易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欧元事关欧洲一体化的前途和命运,同时也将打破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垄断地位,并对21世纪的国际金融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现是世界货币史上的一个创举。

正如前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尹森贝赫所说,欧元是欧洲人民联合的象征。

虽然欧元区经济增长率还不及美国,但欧元的出现对欧元区经济增长与经济社会改革产生了积极效果,增强了欧元区经济的整体实力地位。

欧元的顺利启动和运行鼓舞了亚洲,从欧洲的货币一体化过程中,亚洲既看到了货币一体化对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使亚洲了解了货币一体化是如何实现和运行的,从而为亚元的推出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3)日元对亚洲货币的推动。

90年代中期,日本当局就非常担心欧洲货币一体化成为现实后,欧元可以与美元相抗衡,而“日元将沦为第三等货币”。

为此,决定加快日元国际化的进程,使日本与亚洲经济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以增加其对经济的影响力。

如对日本出口的依赖、来自日本直接投资额的增多、日本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的扩大、对日本银行贷款的信赖等。

在1999年初,日本和法国等提出的美元、欧元和日元三种主要货币间的汇率稳定方案遭美国拒绝后,日本国内加强亚洲货币合作的呼声进一步高涨。

日本对开展货币合作一直表现出来非常大的热情。

日本对于亚洲货币合作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2、亚元构想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从外因来看,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新潮流,促使亚洲作出反应。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下, 应对金融动荡风险, 最有可能出现的是区域性货币联盟。

随着欧元影响力的扩大,在新的世界货币体系中将出现欧元与美元二元化现象。

这无疑使亚洲各国(地区) 产生了一种危机感, 若不加强本地区的货币合作, 将会被置于不利的境地。

作为世界经济重要一极的亚洲经济又怎能置身于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潮流之外呢? 1997 年金融危机,使东南亚国家深刻认识到弱小经济体难以抵挡国际游资的冲击, 要想让本地区货币不再作为强势大国货币的附属品, 亚洲各国必须加强区域性金融协调与合作, 创立一个稳定的亚洲统一货币, 形成相对独立的亚洲金融市场, 以促进亚洲经济健康发展。

从内因来看, 创立统一货币是亚洲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

首先亚洲地区经济要想获得顺利发展, 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要加强地区内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创立区域性货币联盟,能进一步稳定汇率,消除汇率风险。

其次能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交易成本, 扩大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规模,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 跨国界的经济交往不可避免地会因为货币互换而支付交易成本, 若实行单一货币, 那么成员国之间的金融交易成本将大大降低。

亚洲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规模都是非常大的,若创立了统一货币, 其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活动的将会实现低成本和便利化。

这样就能改善经济环境和降低金融风险,使区域内成员国在贸易和投资交往中获取更大的效益, 也会进一步促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稳定发展。

二、亚元构想提出的可行性亚元构想一经提出,曾受到众多的议论。

一些人认为亚洲的经济形式与建立统一货币还相差很远,“亚元”的想法不成熟。

但通过对东亚和欧盟各国经济数据的分析,就可以看到,亚元的提出决不是天方夜谭,亚洲具有诞生亚元的可行性。

1、东亚各国在政府财政赤字和外债率等方面都优于欧盟1997年,东亚各国政府财政赤字和外债占GDP的百分比均值分别为0.5%和38.0%,而同期欧盟的数据为1.5%和69.0%。

这说明,在实现通货区的这两项先决条件上,东亚表现要优于欧盟各国,其外债指标早已达到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60%,财政赤字虽然差别较大,但整体情况稳定。

虽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两项指标产生了波动,但随着亚洲经济的复苏,它们也将趋于稳定。

2、亚洲各国的区内贸易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根据最适度通货区理论,实现单一货币所带来的收益会随着区内贸易的加强而加强。

因为强大的区内贸易会增加单一货币体系下所节约的交易费用,减少汇率风险。

欧盟建立“欧元”最直接的推动力之一便是其占绝对优势的区内贸易。

亚洲的区内贸易虽然不如欧洲那么明显,但东亚区内贸易占地区GDP的百分比从1980年的进口5.6和出口的4.2到1990年的进口的5.8和出口的6.9迅猛发展到今天的接近12个的百分点,加强的趋势异常明显。

而且,由于日本是东亚各国的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如果“通货区”采用东亚加日本的模式,区内贸易的比例将会超过欧盟, 亚元将会有更坚强的后盾和更具吸引力。

3、亚洲尤其东亚国家(地区)承受经济冲击力的相似性趋势增强一般来讲,通货区内成员国面临的经济冲击越相似,采用单一货币的成本就越小。

因为相似性可以增加统一的货币政策的效用,而多样性则会使货币政策的结果难以预测。

IMF 的经济学家Bayoumi和Eichengreen把东亚各国同80年代的欧盟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经济冲击的相似度、规模和调整速度三方面,东亚各国与当时的欧盟处于同一水平。

4、东亚货币合作的前景令人乐观关于亚洲货币合作最早是由日本提出的。

1997 年日本政府在IMF 和亚洲开发银行会议上提出了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构想,倡议组成一个由日本、中国、韩国和东盟国家参加的组织,筹集1000 亿美元的资金, 为遭受货币危机的国家提供援助。

从纯粹区域经济角度观察, 亚洲基本具备建立AMF 的条件。

由于亚洲国家和地区具有高储蓄率、高贸易盈余和高外汇储备的特征, 东亚各国持有的外汇储备较多,因此从技术上说成立亚洲基金是可能的。

但是AMF 的构想提出后因遭到美国政府和IMF 的反对而搁浅。

1998年日本大藏大臣宫泽喜一又提出“新宫泽构想”, 倡议建立总额为300 亿美元的亚洲基金,遭受危机的国家对此非常欢迎, 美国政府和IMF也表示支持。

1999年马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东亚经济峰会”上提出了建立“东亚货币基金”的倡议,他主张从东亚开始进行多边协议, 然后逐渐扩大到其它亚洲国家或地区。

“东亚货币基金”规模比国际货币基金小, 是一个完全属于东亚地区的基金。

这些都表达了货币合作的乐观愿望。

5、东盟和10+3 机制——东亚货币合作由设想步入现实1967年宣告成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现已成为该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盟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了一系列合作机制。

1997年12月举行的东盟首脑非正式会议,首次邀请中国、日本和韩国领导人出席,共同磋商亚洲的安全与稳定,即“10+3”机制。

2000年5月东盟与中、日、韩在《清迈倡议》中达成了互换货币的协定,东亚地区经济事务逐步走向机制化。

东盟与10+3机制是亚洲不断加强经济合作减少贸易摩擦的表现。

从最初的建立到今日的发展壮大,亚洲货币统一的趋势随之不断加强,经济一体化必将导致货币一体化,当东盟与10+3机制发展到一定阶段,亚元推出亦将水到渠成。

6、亚元构想的基本进程2001年蒙代尔教授提出,在欧元已经存在的前提下,亚洲是否需要一个所谓的“亚元”呢?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东亚地区的实际情况,借鉴欧元诞生的历程与经验,亚元构建至少应经过以下五个阶段或步骤。

(1)亚共体(AC)——构建亚洲共同市场(Asian Common Market)。

在10+3机制下,在13国自由贸易区率先创立亚洲共同体(Asian Communities),简称亚共体,这是建立未来亚元的最初级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成员国之间的零关税、无壁垒贸易架构,构成共同市场,即亚共体将成为一个商品、资本、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经济统一体。

这一过程欧共体花了17年的时间实现。

东盟现已计划用13年的时间完成这一任务。

(2)亚洲记账单位(AUA)——构建亚共体统一结算工具。

亚洲计账单位(AUA)是亚共体内部记账与结算的通用核算工具,它是由所有成员国货币合成的“一篮子货币”,也是未来亚元的雏形。

其中人民币将有可能成为亚洲记帐单位的最大参照物。

亚洲记账单位的统一将让成员国熟悉并接受“统一”货币的概念。

从建立共同市场到统一计帐单位的产生,这一过程欧共体总计花了7年时间。

(3)亚洲货币体系(AMS)——构建蛇形浮动汇率机制。

亚洲货币体系的建立是未来亚元创设最关键的一步,其主要内容有三:其一,实行严格的汇率联合浮动机制(也即蛇形浮动汇率机制),汇率波动幅度必须统一控制在一定幅度之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