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丁 关于善与恶的对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善与恶的对话
这是真的对话,在几位网友之间,他们或许一直在读我们这里关于善与恶的对话。然后,“酷农夫”播撒的种子,开始自己生长,我们有了下面这些文字,……接着我和一位网友关于入党宣誓及党员表现的对话,下面是网友“连广宇的空间”留言:
汪老师您好,我是在前不久逛图书馆看到您的书--《制度分析基础》,现在看了快一半了。第一次看到有人把经济学讲的竟然有点不像经济学的,呵呵,非常有意思,在思想上很受启发,引发的思考使我很快乐。我最近有一挺纠结的问题,看到前不久合工大的老师跳楼自杀以及身边的同学老师的种种,让我感觉到这个社会真的是“劣币驱逐良币”,让坚持原则的人很难,很难····我可以上了党课而不再去入党,因为他们的理念我接受不了。我喜欢读胡适,罗素和经济类的书,关心社会,但是很不幸---“国家不愿意,人们不在意”。总之,我是与“主流”不相符,在周围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只是不知道是我“不合时宜”还是这个社会“不合时宜”,也许兼而有之。老师,您能给我些指导或是建议吗?
博主回复:2011-05-15 07:48 无道,独善其身吧?
然后是网友“结局DE开始的空间”留言:
丁丁老师,在您的这片思想乐园逗留有好一段时间了,播种过也收获了。很少留言,只想静静的观赏,然后自己悟。最近大小事缠身,困惑很多。我想请问老师:在中国未来环境及不确定,现在贴现率极高的情况下导致人们行为的短视,很多行业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的倒逼现象的背景下,您是如何做到独善其身?作为知识分子中的精英(有公共意思的人),就只能静观其变还是要有所作为,有如何做呢?祝好,谢谢!
博主回复:2011-05-16 09:37 独善,对我是很难的,但如果是一个习惯了生活俭朴的人,可能就不难。所以,我其实不够格发表独善其身的言论,我只能建议这样,或说是“共勉”。
查家扬的暮色远山给您留言:
就结局DE开始之问,发表点心得。
“独善”作为一个终极目标是值得去追求的;但是,追求这个目标的实践过程当更有现实意义。也许对“独善”的追求可以分为(一)精神上是否有较强烈的愿望,(二)行为上是否一点点的在实践,或者,尽量的克制逆于“独善”的冲动,(三)是否常绷紧向往“独善”这根弦儿。也许极少有人能够生活于闹市而仍然做得到理想意义上的独善;但是,如果能做到一些,也可算”独善“了。
德里克给您留言:
那么什么是善呢?
查家扬的暮色远山给您留言:
“经营大师”同志,何为“善”?善既是“善”,由存善念,而有善行或因善而不为。“善”无法定义,但当它出现,你会知道。何为善念?不因小利而废大义,为善;不因眼前而忘长远,为善;不为己而损人,为善;适可而止,为善;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善。不同的历史时期,迫在眉睫的善会有不同:1938年,善为拿起刀枪打日本;1966年,善为斗胆说两句公道话;2011年,善为点点滴滴消除愚昧,重建情怀........
不过,“独善其身”的善我感觉是当动词用,即,使....善- 使自己保持善态,或使自己靠向善境......当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对待物质追求的度的把握,八成也可作为衡量向善程度的一个因素吧?
小草给您留言:
对待物质追求的度的把握,与善的关系。这个当如何看?比如,在梅贻琦的日记中,几乎日日谈到聚餐的情景,从这些日记中,我看到,一是梅先生是个在饮食上有些品味的人。二是梅先生常常为过于丰盛,超过享用的部分,而感到惋惜或惭愧。三是他有时也为饭菜的粗糙而对客人抱以歉意。今天有些文章的作者批评他在抗战时期依然有如此的生活。对这个问题,我还持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质朴的饮食一定是粗茶淡饭吗?有品味难道不是一种好的修养吗?
我想起一则佛家故事:一个高僧带他的弟子到某处办事,受到很好的款待,弟子为此抱怨师父,说他失去了出家人的本分。师父说,在出家人的眼里,山珍海味和粗茶淡饭是没有分别的,有什么就用什么。
博主回复:2011-05-16 19:39 恰好,我也受到过这类批评。穷人诺贝尔经济学家,森,日常用酒和生活方式,都是开销很大的贵族方式。有人也这样批评他,不过,他回答很直率:我替穷人说话,与我享受富贵的生活,二者不相关。我没有他那样西方化,我承认一个人最好可以保持简朴生活且思索佛陀或维特根斯坦那样的问题。
风花火的空间给您留言:
汪老师:您好!关注您的博客已有一段时间,感觉您虽以经济学家之名为人所熟知,实则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追求,或者说是对人性的诉求。这几天看了一些所谓“阴谋论”方面的文章(宋鸿兵、江涌的),有些迷茫,不知何为真何为枉,想请教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真的存在文中所描述的“惊天的阴谋”吗?博主回复:2011-05-16 19:33 既然是阴谋,就不是阳谋,于是不能通过统计检验。不过,也很难否定有阴谋。相信阴谋论的人,其实就是激活了远比哺乳动物更原始的爬行动物本能。如果你特别相信阴谋论,你可以将周围的一切事情想象成为阴谋,那当然就是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学称之为“受迫害狂”。中国历来没有心理门诊传统,但不能没有精神病,所以,受迫害妄想症,一定有,而且相当普遍。鲁迅写过狂人日记,那是一种典型。科学或统计推断为什么重要?因为它让我们有金岳霖倡导的那种真正感。月亮真正在那里,不因我盲目而消失。阴谋论者就很难有真正感了,因为阴谋普遍存在,只能是想象的结果。除非,阴谋论转换为阳谋论。那是另一个议题,国际政治理论早已研究阳谋,就是大国之间的博弈。我从来不喜欢侈谈阴谋论的人,我认为他们愚昧无知。我希望你广泛转贴我给你的这一答复,因为我从来没有正式批判过在中国广泛流行从而只能表明在中国愚昧无知有多么普遍的阴谋论。注意,我只讨论相信阴谋具有统计显著性的阴谋论。席勒描写的阴谋与爱情,不是统计显著的。人类存活至今,离开统计显著的感觉,不可能。金岳霖说,他追求真且通的境界。真,就是真正感。通就是逻辑无矛盾以及贯通感。我常提醒同学们,你们可以建构无数的逻辑无矛盾的系统,但能让你们有真正感的不多,或许特别少。金岳霖说,假如真与通不能兼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