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二(ppt)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二)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二)

脑干脑神经核分布
三叉神经中脑核
EW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三叉神感觉主核
前庭神经核
蜗神经核 迷 走 神 经 背 核
面神经核
疑核
孤束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舌 下 神 经 核
上、下泌涎核 (Ⅶ Ⅸ)
副神经核
感觉
运动
动眼神经外侧核 滑车神经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三叉神经运动根 前庭神经核 上涎核和下涎核

丘脑上部:
出现性早熟。 累及四叠体可出现相应症状:如两眼上视麻痹,常伴有瞳孔对光反 应消失或/和两眼会聚障碍。

丘脑下部:损害后可出现:
1、尿崩症 2、肥胖症 3、嗜眠症 4、性机能障碍 5、体温调节障碍 6、精神障碍 7、胃十二指肠溃疡和出血 8、间脑性癫痫 9、其它:可有急性肺水肿、血糖过高、糖尿、蛋白尿、厌食等。
Ⅱ、间脑损害的特征

丘脑:
损害后出现丘脑综合征,由于腹后外侧核受损或丘脑至皮质传导束 被阻断所致,多为血管性病变如大脑后动脉的丘脑膝状支的破裂或 闭塞引起。 1、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深感觉障碍更重; 2、对侧躯肢自发性疼痛,各种刺激即使很轻也可引起难忍的疼痛; 3、对侧肢体一过性或持久性轻偏瘫; 4、对侧肢体共济失调,可伴有舞蹈动作或舞蹈样手足徐动症。
三、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损害的定位诊断


周围神经损害的定位诊断 脊髓损害的定位诊断 脑干损害的定位诊断 小脑损害的定位诊断 间脑损害的定位诊断 基底节锥体外系损害的定位诊断 内囊损害的定位诊断 大脑损害的定位诊断
(三)、脑干损害的定位诊断
Ⅰ、解剖简介
Ⅱ、脑干损害的特征 1、颅神经的核性损害症状 2、颅神经的核上性损害症状 3、交叉性症状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PPT课件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PPT课件
能相关 的远隔部位的神经功能短暂缺失 (脑 休克,脊髓休克)
神经系统损害的 定位诊断
一、 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 概述
• 感觉是作用于各个感觉器官的各种形式的刺激在
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包括:
• 1.浅感觉(来自皮肤和黏膜):痛觉,温度觉和触觉 • 2.深感觉(来自肌腱、肌肉、骨膜和关节):运动觉、
位置觉和振动觉
间脑、脑干、脊髓解剖与功能
王鹏
间脑 概述
• 包括丘脑和下丘脑,松果体属上丘脑
分为五部分:
背侧丘脑 后丘脑
下丘脑 底丘脑
上丘脑
• 间脑病变多无定位体征,主要表现为颅高压
间脑 diencephalon
间脑 丘脑
• 为各感觉(嗅觉除外)进入大脑之前最末级中继

• 1.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对侧肢体自发性疼痛(丘
C8
第一级N元
脊N节

周围突
脊N
L3
感受器
躯干四肢肌腱、关节 、皮肤感受器
S5
运动-----前根--
皮质脊髓束--脑干椎体交叉--
深感觉--后根-- 脊髓后索(不交叉)--在延髓交叉----
触觉--后根--
精细触觉
粗 触 觉
上升1-2节段后交叉到脊髓前索--脊
痛温觉--后根--
髓丘脑前束
每一脊神
的内分泌腺体,主要症状:
• 1.尿崩症:视上核、室旁核或下丘脑垂体束
受损 → 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
• 2.体温调节障碍:中枢性发热
间脑
下丘脑
• 3.摄食障碍 • 4.性功能障碍 • 5.睡眠觉醒异常 • 6.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和出血
间脑
上丘脑
• 松果体病变以肿瘤多见,常压迫中脑四叠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PPT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PPT

神经肌肉疾病 多发性肌无力
二 基本特征 肌肉:对称性肢带肌无力近端
晚期肌萎缩明显 与肌无力相一致的腱反射减退
神经肌肉疾病 多发性肌无力
神经肌肉接头: 主要累及眼外肌 延髓肌和肢带肌; 无肌萎缩; 特征为症状的波动性; 腱反射不受影响
神经肌肉疾病 多发性肌无力
周围神经: 对称性远端的感觉 运动 反射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尤其腱反射改变明显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一 机制 从大脑的运动神经元 到肌肉这一通路 任何环节病变 均可导致肌无力或瘫痪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二 部位与病变的关系
一电解质紊乱 1 低钾:
肢带肌无力呼吸肌及延髓肌 多不受影响 腱反射存在;补钾有效 发作性数小时~数天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2 高钾:
家族性; 发作性持续12小时;频繁; 肌无力常累及某一肌群; 可有延髓肌和呼吸肌受累;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2 多数性单神经病:
为多个不相邻的周围神经损害; 常见病因为糖尿病 结缔组织病 变等
3 单一神经损害:
多为局部病因所致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4 神经丛病变: 见于外伤 肿瘤或炎症等 臂丛损害:上部 下部 腰骶丛损害:
5 前根损害: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6 前角损害: 节段性特征;肌张力降低 反射改变 肌萎缩; 可见肌束震颤 多为远端无力; 也可能以近段为主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伴有疼痛或肌强直; 禁食 运动后或使用钾诱发钾敏
感性; 发作时血钾多正常或升高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3 副肌强直paramyotonia 诱因:寒冷 自发 特征:寒冷诱发
反常性强直活动后加重 常染色体显形遗传; 常伴高血钾或正常血钾

神经定位诊断——感觉系统ppt课件

神经定位诊断——感觉系统ppt课件

精选课件
41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肌、肌腱、 骨膜、关节
脊神经
皮肤的精细
触觉
(周围突)
第1级神经元
后根 、薄、楔束 (中枢突)经脊髓后索
薄、楔束核 第2级神经元
内侧丘系交叉、 内侧丘系
经延髓、脑桥、中脑
腹后外侧核 第3级神经元
丘脑上辐射 经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前回
2.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
感受器
肌 肌腱 骨膜 关节
精选课件
3
二、感觉的传导束(1)
(一)本体感觉
1.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2.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
(二)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通路
1. 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触觉传导路 2. 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
精选课件
4
(一)本体感觉
1.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感受器
脊神经节
骶段
12节(T1~12) 尾段
5节(S1~5) 1节(Co1)
腰段
5节(L1~5)
精选课件
14
2.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与脊柱不等长,大部分脊髓节段的位置 高于同序数椎骨。
颈1~4节(C1~4) 颈5~8节C5~8) 胸1~4节(T1~4) 胸5~8节(T5~8) 胸9~12节(T9~12) 腰1~5节(L1~5) 骶1~5节(S1~5) 尾节(Co1)
表现: 1、有按丛分布的感觉障碍:各种感觉
都减退或消失 2、有按丛分布的运动障碍:肌萎缩 3、有按丛分布的植物神经障碍:感觉
异常
精选课件

神经病学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ppt学习课件

神经病学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ppt学习课件
28
(三)颞叶(tempor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颞上回 颞中回 颞下回
位于外侧裂的下方,顶枕裂前方
图2-1 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29
(三)颞叶(tempor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① 感觉性语言中枢(Wernicke 区): 位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② 听觉中枢: 位于颞上回中部及颞横回
27
(二)顶叶(parie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2)古茨曼综合征(Gerstmann syndrome): 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 计算不能(失算症) 手指失认
主要表现 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 书写不能(失写症) 有时伴失读
(3)失用症:
优势侧缘上回病变时可产生双侧失用症
3. 颞叶钩回损害 可出现幻嗅和幻味,做舔舌、咀嚼动作,称 为钩回发作
4. 海马损害 可发生癫痫,出现错觉、幻觉、自动症、似曾 相识感、情感异常、精神异常、内脏症状和抽搐, 还可以导致严重的近记忆障碍
33
(三)颞叶(tempor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5. 优势侧颞叶广泛病变或双侧颞叶病变 可出现精神症状,多为人格改变、情绪异 常、记忆障碍、精神迟钝及表情淡漠 6. 颞叶深部的视辐射纤维和视束受损 可出现视野改变,表现为两眼对侧视野的同 向上象限盲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① 皮质感觉区: (图2-4人体各部位在感觉区的定位关系) 为深浅感觉的皮质中枢 中央后回 接受对侧肢体的深浅感觉信息
顶上小叶 为触觉和实体觉的皮质中枢
24
(二)顶叶(parie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② 运用中枢
位于优势半球的缘上回 与复杂动作和劳动技巧有关

神经内科定位诊断ppt课件

神经内科定位诊断ppt课件
前根损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诊断
体征瘫痪 肌张力分布 腱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缩 肌束颤动 神经传导 失神经电位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肌群为主 减低或消失 无 明显
可有 异常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整个肢体为主 增强 有
无或轻度废用性萎
无 正常

整理课件
25
眼球运动障碍
整理课件
10
眼肌麻痹的定位诊断
眼肌麻痹( ophthalmopligia) 分型
周围型 ( 核 下型) 核型 核上型 及核间型
整理课件
11
周围型眼肌麻痹
动眼神经麻痹 滑车神经麻痹 展神经麻痹 全眼肌麻痹
整理课件
12
核型眼肌麻痹
(nuclear ophthalmopligia)
弥漫性或系统性 )
3.一元论的原则
4.重视病人的首发症状
整理课件
3
常见症状的定位诊断
脑神经损害的定位 瘫痪的定位 共济运动障碍的定位 不自主运动的定位 感觉障碍的定位 言语障碍的定位
整理课件
4
脑神经损害的定位
视神经病变的定位 眼肌麻痹的定位 面肌瘫痪 的定位 延髓麻痹定位
整理课件
5
视神经病变
两大症状 视力障碍与视野缺损 ( 偏盲等 )
整理课件
6
视力障碍定位
单眼视力障碍 双眼视力障碍
整理课件
7
视野缺损定位
整理课件
8
眼肌麻痹
整理课件
9
眼肌麻痹的临床表现
复视(duplopia)当眼肌麻痹使患侧眼轴偏斜时, 目的物的影像落在两眼视网膜的不同区域,产生 双重影像或复视的错觉。
整理课件

《神经定位诊断学》课件

《神经定位诊断学》课件

帕金森病
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导致运 动功能障碍和肌肉僵硬。
神经定位诊断学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神经定位诊断学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1
精确定位
新的影像技术和神经导航系统将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定位神经系统的病变。
2
个性化治疗
基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特点,开发《神经定位诊断学》PPT 课件
本课程旨在介绍神经定位诊断学的定义、重要性、基本原理、神经系统的解 剖和功能、常用的检查方法、常见疾病和病症,以及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
神经定位诊断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神经定位诊断学是一门关于神经系统疾病和病症的诊断方法,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 用。
神经系统
控制着身体的各种生理和行为 过程,如运动、思考和感觉。
连接大脑和身体各个部分,负责传递
神经信号和控制运动。
3
周围神经
将大脑和脊髓的指令传递给身体各个 部分,使其发挥相应的功能。
在神经定位诊断中使用的检查方法
神经定位诊断学使用多种检查方法来评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帮助准确定位和诊断患者的疾病。
1 神经影像学
2 神经生理学测试
3 脑电图
包括MRI、CT和PET等, 用于获取神经系统的结 构和代谢信息。
结合神经定位诊断和康复技术,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通过测量神经信号的传 导速度和反应特性,评 估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记录脑部电活动的变化, 判断神经系统的活跃程 度和异常现象。
常见的神经定位诊断学疾病和病症
神经定位诊断学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和病症。
中风
阿尔茨海默病
脑血管疾病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造成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定位诊断学ppt课件

神经定位诊断学ppt课件

23
第二节 锥体外系
一、基底神经节 1、纹状体
尾状核 纹状体 新纹状体 壳核 旧纹状体(苍白球)豆状核 苍白球系也包括:红核、黑质及丘脑下核 2、红核 3、黑质 4、丘脑下核
24
临床常见基底节病变综合征
(一)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 综合征 1.病位病理:黑质、纹状体 2.症状: (1)肌张力增高齿轮铅管状 (2)随意运动减少 “僵硬状” (3)全身屈曲状、面具脸 (4)慌张步态、言语单调 声 音低哑
神经定位诊断学
1
第五章 运动系统的定位诊断
锥体系统 司随意运动
周 围 神 经
运动系统
锥体外系统 调节随意运动 时的身体姿势 小脑系统
肌肉
2
第五章 运动系统的定位诊断
第一节 锥体系统 一、锥体系统的解剖生理
(一)大脑皮层运动区 包括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 叶
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
3
上运动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大脑 皮质运动区的细胞、由 该细胞发生的锥体束以 及脊髓共同组成。
28
8
第一节
锥体系统
4.瘫痪的分类 神经源性 (1)按瘫痪原因分: 肌肉源性 N-M接头性 完全性瘫痪 (2)按瘫痪程度分:
不完全性瘫痪
9
第一节
锥体系统
(3)按肌张力状态分: 弛缓性瘫痪 痉挛性瘫痪 (4)按瘫痪分布分: 偏瘫 交叉性瘫 截瘫 四肢瘫 单瘫
10
第一节
锥体系统
(5)按神经元类型分: 上运动神经元瘫 下运动神经元瘫 二、锥体系统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1.大脑皮质运动区病变 (1)刺激性:局限性癫痫导致Todd氏瘫痪 (2)破坏性:单瘫伴有感觉障碍
中脑 大脑脚底 中脑、 眼外肌、咀嚼肌、表情

神经系统定位和定性诊断-总论PPT课件全篇

神经系统定位和定性诊断-总论PPT课件全篇
缓慢的迂曲的和蠕动特点的异常动作,当动 作持续时最好把它看成是异常姿势,这时则 采用肌张力障碍一词
.
56
运动系统 锥体外系疾病
异常运动的类型
– 肌阵挛:突然、快速的抽搐样肌肉收缩,根 据其分布、与诱发刺激的关系及病因可将其 分类
– 肌痉挛:突然的反复的快速的协调的异常运 动,通常可不难模仿
.
57
神经科学的目的是研究人类感觉,行为,思 考,记忆的产生过程.
.
3
神经病学介绍
至今,人类的基因组中有80,000对基因已 被排序。除去外伤, 所有影响神经系统的 疾病都有不同程度的遗传性。人类基因 组的信息可以帮我们更好的确定不同疾 病的致病基因, 从而预知某一个体对特定 疾病的易感性.
.
4
神经病学介绍
从这些脊髓前外侧系统发出的纤维通过 丘脑中继核及非特异性丘脑投射核及中 脑网状结构。
由丘系和脊髓前外侧系统发出的纤维在 脑干加入头部的感觉纤维。
.
17
感觉系统
感觉的传导通路
头部的痛温觉由三叉神经 (V) 脊束核支 配; 触觉,压觉,姿势觉主要由三叉神经 感觉主核及中脑核传导。
.
18
感觉系统
.
31
感觉系统 定位诊断
感觉皮层病变
– 可损伤对侧躯体的辨别性感觉功能。因此, 病人不能定位受累侧的刺激或识别躯体不同 部位的位置。也可能不能通过触觉识别物体, 或确定其大小,重量,硬度或质地。
.
32
感觉系统
器质性与精神性感觉障碍的鉴别
– 精神性感觉障碍可伴有精神紊乱,可能有几 种特征性表现。
.
59
反射
腱反射
– 通常,腱反射可被分为以下几级: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ppt)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ppt)
1. 大脑半球病变
➢ 刺激性病灶可引起癫痫发作, 破坏性病灶导致神经功能 缺失症状\体征
➢ 一侧半球病变: 出现病灶对侧偏瘫(中枢性面\舌瘫&肢 体瘫), 偏身感觉障碍或偏盲等
➢ 大脑半球弥漫性损害: 意识障碍\精神症状\肢体瘫痪& 感觉障碍等
➢ 额叶病变: 强握反射\运动性失语\失写\精神症状&癫痫 发作等
,
分析筛选可能病因
,
确定病变性质
一、定位诊断 Topical Diagnosis
一、定位诊断(Topical diagnosis)
➢ 是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提供的线索, 确定神经系统疾病损害部位
➢ 由于不同部位神经系统病变有各自的临床表现 特点, 而神经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知识等是 定位诊断的基础
顶叶
古茨蔓(Gerstmann)综合征 优势半球顶叶角回皮质损害所致。 临床表现有四主症: ① 计算不能(失算症);② 书写不能(失写症) ③ 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④手指失认症。
Foster-Kennedy综合征 额叶底面肿瘤压迫病变侧视 神经致视神经萎缩,病变对侧因高颅压引起视乳头水 肿。
顶叶
皮层感觉障碍 病灶对侧肢体复合性感觉障碍 破坏性病变:实体觉、两点辨别觉和皮肤定位觉丧失 。 刺激性病变:部分性感觉性癫痫发作,如发作性蚁走 感、麻木感、电击感等异常感觉。
体象障碍 包括自体认识不能和病觉缺失。 右侧角回损害:自体认识不能,否认对侧肢体存在或 认为不是自己的 右侧顶叶缘上回损害:病觉缺失,表现为瘫痪无知症 。否认对侧偏瘫或幻多肢。
功能:两侧半球的功能各有侧重 左半球:言语中枢(左利手者在右侧) 逻辑思维、计算及分析综合 右半球:有高级认知中枢。音乐、美术、 空间、几何图形和人物面容识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症状: 1、病侧真性球麻痹; 2、病侧颜面痛温觉丧失
(脊束核受损); 3、病侧小脑症状
(小脑下脚受损); 4、对侧肢体痛温觉丧失
(脊髓丘脑束受损); 5、伴有眼球震颤和一过 性眩晕(前庭核受损); 6、出现Horner征
(网状结构受损)
4、网状结构损害的症状: 可有嗜睡、昏迷、去大脑强直或强直性抽搐、中枢性呼 吸或循环衰竭、呃逆、一侧躯体的无汗、少汗和血管舒 缩障碍等。
(通过红核脊髓束完成)
Ⅱ、小脑损害的特征
共济失调: 指鼻、指指、跟膝胫、轮替等试验不能很好完成; 辨距不良; 精细和复杂动作笨拙欠灵; 爆发性言语(小脑言语); 写字过大症。
平衡障碍: 闭目难立征、错定物征、直线行走不能; 呈酒醉步态(平衡障碍和抬步迈步共济失调); 不受睁闭眼影响。
(二)、颅神经的核上性损害症状:
1、假性球麻痹: 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后,导致后四对颅神经运动核失去支配所致; 症状:构音障碍,吞咽困难,软腭动度差; 延髓反射性活动仍存在,咽反射、咳嗽反射一般均存在; 掌颏反射常阳性。 (若后四对颅神经核下性损害,则表现为真性球麻痹症状。)
2、双眼垂直运动障碍: 由于中脑四叠体垂直运动中枢受损所致; 双眼不能同时上视或/和下视,可伴有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3、双眼同向侧视麻痹: 由于脑干侧视而侧视中枢(外展旁核)受损引起。 双眼不能同时向病侧注视,且因拮抗作用消失而向病灶对侧偏斜。 注意:脑干侧视中枢又受皮层侧视中枢支配。









同向侧视麻痹(1、桥脑毁坏性病灶;2、额叶毁坏性病灶)
(三)、交叉性症状:
1、交叉性瘫痪: 病灶侧颅神经核下性损害和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偏瘫。 常见的综合征有: Weber综合征 Millard-Gubler 综合征
(核下性者为单侧症状;所支配眼肌均受累,瞳孔散大, 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
2、三叉神经核核性损害: 颜面浅感觉分离。 如桥脑病变影响主核时,同侧颜面触觉消失而痛温觉存在。 延髓(或高颈段)病变时影响脊束核,则痛温觉消失而触觉存在。 (若外周性损害则在各支分布区内的所有浅感觉均受损。)
3、前庭神经核核性损害: 眼球震颤持久而明显,且为单一性(水平性、垂直性或旋转性); 眩晕不明显或仅为站立不稳的昏晕感觉; 前庭功能诱发试验有分离现象(如出现眩晕而无倾斜和恶心呕吐)。 (若外周性损害则眼球震颤常为水平旋转性,伴有明显眩晕, 前庭诱发试验无分离现象。)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二(ppt)
(优选)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二
Ⅰ、解剖简介
脑干由中脑、桥脑和延髓组成。上连间脑,下接脊髓,背与小脑连接。 各段脑干分别与相应的颅神经相连接。 除相应的颅神经核之外还含有非脑神经核:
如红核、黑质、橄榄核;薄束核、楔束核;上、下丘核。 纵有重要的上、下行传导束:
下行传导束: 锥体束(皮质脑干束、皮质脊髓束) 锥体外束(红核、前庭、顶盖及网状脊髓束) 皮质脑桥束、内侧纵束
主要由白质组成,外复灰质皮层,内含灰质块即小脑核; 小脑核包括球状核、顶核、齿状核和栓状核。 小脑以三对小脑脚(即结合臂、桥臂和绳状体)与脑干相连。 传入纤维: 前庭小脑束、脊髓小脑束、皮质桥脑小脑束和橄榄小脑束; 传出纤维:起自小脑核,经三对小脑脚离开小脑。 最重要的纤维为齿状红核束,经结合臂交叉达对侧中脑红核; 再由红核发出纤维经背盖腹交叉达对侧红核脊髓束,沿脑干下行; 由于上述纤维在中脑交叉两次,故小脑病变与同侧身体相关。 小脑从发生学上可分为 古小脑(绒球、小结叶):与身体平衡有关; 旧小脑(包括前后叶各一部分):与调节肌张力有关; 新小脑(小脑后叶,又称小脑半球):主要负责共济运动。
上行传导束:脊髓丘系、内侧丘系、三叉丘系、脊髓小脑前后束 重要的反射和生命中枢位于延髓和桥脑的网状结构:
如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心脑调节中枢以呕吐、咳嗽、排尿、 立毛、催汗、胃肠功能、味觉反应等辅助性反射中枢。
脑干脑神经核分布
三叉神经中脑核
三叉神感觉主核 前庭神经核 蜗神经核
孤束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其他: 肌张力降低;眼球震颤;联带运动消失。
关于小脑病变的进一步定位:
2、交叉性感觉障碍: 病侧同侧颜面痛温觉和对侧躯干肢体痛温觉减退或消失。
3、一侧颅神经损害伴有对侧肢体其他症状: 最常见的为延髓外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 系椎动脉或小脑后下动脉闭塞产生其供血区域受损所致。
症状:病灶侧动眼神经麻痹,伴有对侧中枢性舌面瘫和对侧肢偏瘫。
动眼神经
Weber综合征
此外,脑桥基底部损害可出现闭锁综合征。 昏迷时出现眼球浮动和眼肌反向偏斜(skew deviationj), 即病灶侧眼球向内向下,对侧眼向上向外,一般也认为 是由脑干病变所致。
(四)、小脑损害的定位诊断
Ⅰ、解剖简介 Ⅱ、小脑损害的特征
Ⅰ、解剖简介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在延髓和脑桥之上,枕叶之下,其间隔以小脑幕。 小脑可分为蚓部及半球两部分:
EW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舌走
下神
神经
经 核
背 核面神经核 疑核上、下泌核 (Ⅶ Ⅸ)副神经核
感觉
运动
动眼神经外侧核 滑车神经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三叉神经运动根
前庭神经核 蜗神经核
中间神经 Ⅶ Ⅷ
上涎核和下涎核 疑核
面神经 外展神经
楔束核 薄束核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Ⅹ Ⅻ
副神经
锥体束
症状:病灶侧周围性面瘫和外展神经麻痹,伴有对侧中枢性舌瘫和偏瘫。
外展神经核 面神经核
Ⅷ Ⅶ
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
Ⅷ Ⅶ


Millard-Gubler综合征
迷走神经背核 前庭下核 外侧楔束核
孤束核 小脑下脚
三叉神经脊束核
脊髓丘脑束
疑核
锥体

Wallenberg综合征
Wallenberg综合征

脑干颅神经核背面观
Ⅱ、脑干损害的特征
伴有颅神经损害体征的交叉性麻痹是脑干损害的重要特征。
但由于脑干受损平面及范围不同,在临床上可出现不同 的症状和体征,根据各征群的特征有助于对脑干病变作 出定位诊断。以下例举较常见的脑干损害: (一)、颅神经核性损害症状:
1、动眼神经核核性损害: 因侧较靠近,受损后常为双侧症状; 仅一两个眼外肌麻痹,瞳孔多不受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