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量计量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计量基本知识

计量基本知识

计量第一部分计量基本知识:一、计量管理概论:1、计量的一般概念及其发展概况:计量发展的历史是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通过思维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进行大量的比较,这种用比较方法来确定事物“量”的大小的过程,就是早期“测量”的概念。

测量既然是一个“比较”过程,必然需要一个比较物作为测量的“标准”。

最初作为比较的标准也是任意的,它会因人、因事、因时而改变。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劳动成果有了剩余,开始出现了物物交换,出现了商品和商品流通。

商品的流通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经济利益又使人们在交换中“斤斤计较”,这就要求对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地点,经不同的人的测量结果必须一致,这就是早期的“计量”概念。

计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计量属于测量的范畴,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为使被测量的单位量值在允许范围内溯源到基本单位的测量。

起初的测量方法是原始的,单位是任意的。

当商品交换、分配形成社会活动的时候,就需要测量的统一,即在一定的准确度内对同一物体在不同地点达到其测量结果的一致。

为此,就要求以法定的形式建立统一的单位制,复现出基准、标准,并以这种基准、标准来检定测量计量器具,保证量值准确可靠,这就出现了“计量”。

因此,计量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它涉及整个测量领域”,或者说“是以单位统一,量值准确一致的测量,它对整个测量领域起指导、监督、保证和仲裁作用。

”计量应包括计量学、计量经济、计量法制、计量组织和计量管理等内容。

2、计量学的分类:计量学是计量的基础,它是研究测量、保证测量统一和准确的科学。

计量学包括的专业很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我国目前大体上按专业分为十大类,即几何量计量、温度计量、力学计量、电磁学计量、电子计量、时间频率计量、电离辐射计量、光学计量、声学计量、标准物质计量。

3、计量工作的特点:(1)统一性:统一性是计量工作的本质特征,它主要反映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x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x
四、法制性
• 量值的准确一致,不仅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手段,而且还要有 一定的法律、法规做保障,这是计量的社会性所决定的,特别是关系 到国计民生,对人民生活有直接影响的计量必须有法制来保障,否则 量值传递达不到一致性。
12
第二章:计量学的分类
计量学包括的专业很多,应用十分广泛, 目前大体上分为10大类
高温计量:其范围为(6000~630)℃,用于炼焦、炼铁、轧量:超过6000℃为高温,主要用于国防和科研,如测量炸弹爆
炸、火箭发射时的温度测量等。
15
计量学
3、力学计量
力学计量是一个大类,内容极为广泛,它包 括质量计量、容量计量、密度计量、力值计量、 硬度计量、压力计量、真空计量等。其中质量 计量划分为大质量:20kg以上,中质量: 1g~20kg,小质量:1g以下。
量:现象、物体或物质的可以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计量学中的
量都是指可以测量的量;一般意义的量,如长度、温度、电流;特定 的量,如某根木棒的长度通过某条导线的电流。可以直接相互比较并 按大小排序的量称为同种量,若干同种量合在一起可称为同类量,如 功、热能;厚度、周长等
量制:彼此间存在确定关系的一组量。
7
计量的分类
➢ 科学计量:科学计量是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
究。例如关于计量单位和单位制、计量基准与标准、物理常数、测量 误差、测量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等。
➢ 工程计量:也称工业计量,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应用计
量。例如有关能源或材料的消耗、工艺流程的监控以及产品质量与性 能的测试等。
以部分人体、动物的丝毛、植物果实等为基准
➢ 经典计量阶段.ppt
1875年“米制公约”的签订开始,以宏观器具为基准

计量基础知识--计量入门知识

计量基础知识--计量入门知识

内容是保障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全国量值的
准确可靠,这是计量立法的基本点。
它是计量人员利用计量标准、计量 基准对新制造的、使用中的和修理 后的计量器具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技 术操作,以判断其准确度、稳定度、 灵敏度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可供使 用。因此,计量检定在计量工作中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进行量 值传递(或量值溯源)的重要形式, 是保证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
计量基础知识
——计量入门知识
1、什么是计量?
本次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什么是
计量: 1.1计量的概念 1.2计量的发展
定义上说的是:保证量 值统一,准确可靠的活 动
1.3计量器具和法定计量单位
1.4计量立法及计量检定
①研究计量单位及其基准和标准
1.1.1基本概的②建 研念立 究、 测复 量现 和、 计保 量存 方及法使以用及;计量
现代计量的标
这阶段的主要 志是计量基准
特征是 “计量 建立在微观自
基准” 进入以 然现象或物理
科学为基础的 效应的基础之现代阶段
发展时期。例 上。
如:长度基准 国际米原器就
近代阶段
是这个时期制
成古的典;阶段
计量起源于量的概念。 应该说从秦始皇统一度
量衡开始产生了计量。
计量 基准器具
计量 标准器具
多功能辐射沾污计量仪
电离辐射计量是由能产生电离的 带电粒子和不带电粒子,或由两 者混合组成的任何辐射。电离辐 射计量起源于X射线的发现和应 用,并随着电离辐射在医学、工 农业、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而 逐渐发展扩大。
光辐射是一种电磁 辐射。光辐射的波 段范围一般从 1nm至1mm,其 中有可见光、紫外 线、红外线。光学 计量中的单位不能 直接从其他量的单 位导出。在SI中, 把发光强度的单 位—坎德拉定为七 个基本单位之一。

几何量计量概述

几何量计量概述

第一节几何量计量概述一、几何量计量简介:几何量计量又称长度计量,是起步比较早,发展比较快,技术比较成熟的一门科学。

主要包括:光波波长、量块、线纹、表面粗糙度、平直度、角度、通用量具(游标类、测微类、指示表类)、工程测量等。

几何量计量的单位有:长度单位“米”。

角度单位有两个,即平面角单位为“弧度”,单位符号为“rad”;立体角单位为“球面度”,单位符号为“sr”。

二、几何量测量的基础知识:1、测量的基本要素:任何一项测量过程都必须有被测的对象和所采用的计量单位,此外还两者怎样进行比较和比较所得结果的准确度如何的问题,即测量方法和测量准确度问题。

这四个部分称为测量的四个基本要素。

1.1 测量对象:是指被测定物理量的实体。

而被测量则是指某一被测的物理量或被测对象的某一被测参数。

测量对象可能包含有多个被测的量。

1.2 计量单位:是在定量评定物理量时,作为标准并用以与被测量进行比较的同类物理量的量值。

计量单位的定义是:有明确定义和名称并命其数值为1的一个固定值。

如长度的单位有米、毫米、微米等。

1.3 测量方法:是指参与测量过程的各组成因素和测量条件的总称。

一般可从获得测量结果的方式、测量的接触形式、被测参数的多少等方面进行分类。

大致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综合测量与单项测量;组合测量与独立测量;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被动测量与主动测量等。

测量方法虽然有以上多种分类,但从测量本质来说,又可归结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三大类。

还必须指出,对于某一个具体的测量方法,他可能是直接测量,又可能是绝对测量。

计量人员可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和测量参数选择不同的方法。

1.4 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的正确可靠程度。

2、测量方法的误差因素:对测量方法的各种误差因素进行认真分析,以估计它们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设计测量方法或评定测量结果准确度的一个重要工作。

在一般精确度的测量中,测量方法的主要误差因素包括计量器具误差、标准件误差、瞄准误差、读数误差、定位误差。

几何量计量概述

几何量计量概述

第一节几何量计量概述一、几何量计量简介:几何量计量又称长度计量,是起步比较早,发展比较快,技术比较成熟的一门科学。

主要包括:光波波长、量块、线纹、表面粗糙度、平直度、角度、通用量具(游标类、测微类、指示表类)、工程测量等。

几何量计量的单位有:长度单位“米”。

角度单位有两个,即平面角单位为“弧度”,单位符号为“rad”;立体角单位为“球面度”,单位符号为“sr”。

二、几何量测量的基础知识:1、测量的基本要素:任何一项测量过程都必须有被测的对象和所采用的计量单位,此外还两者怎样进行比较和比较所得结果的准确度如何的问题,即测量方法和测量准确度问题。

这四个部分称为测量的四个基本要素。

1.1 测量对象:是指被测定物理量的实体。

而被测量则是指某一被测的物理量或被测对象的某一被测参数。

测量对象可能包含有多个被测的量。

1.2 计量单位:是在定量评定物理量时,作为标准并用以与被测量进行比较的同类物理量的量值。

计量单位的定义是:有明确定义和名称并命其数值为1的一个固定值。

如长度的单位有米、毫米、微米等。

1.3 测量方法:是指参与测量过程的各组成因素和测量条件的总称。

一般可从获得测量结果的方式、测量的接触形式、被测参数的多少等方面进行分类。

大致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综合测量与单项测量;组合测量与独立测量;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被动测量与主动测量等。

测量方法虽然有以上多种分类,但从测量本质来说,又可归结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三大类。

还必须指出,对于某一个具体的测量方法,他可能是直接测量,又可能是绝对测量。

计量人员可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和测量参数选择不同的方法。

1.4 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的正确可靠程度。

2、测量方法的误差因素:对测量方法的各种误差因素进行认真分析,以估计它们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设计测量方法或评定测量结果准确度的一个重要工作。

在一般精确度的测量中,测量方法的主要误差因素包括计量器具误差、标准件误差、瞄准误差、读数误差、定位误差。

2-1计量基础知识

2-1计量基础知识

10


计算基础知识
量纲表达式可以按代数规则进行运 算和简化 如物质B的量浓度cB的量纲: dimcB=dim nB / dim I=N· –3 L


11
4、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 表示同种量量值而约定采用 的特定量。即测量过程中进行相互比较 的一个参考量,用来定量地表示被测量 的大小。 (1)计量单位具有明确的名称、定义和 符号,其数值为l。 如1m、 lkg、1s等。 计量单位的符号是表示计量单位的约 定记号。
17

3、使用方法——P12
1984年6月9日,国家计量行政部门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 单位使用方法》,共37条。
18


如电阻率Ω· m。名称为“欧姆米”而不是 “欧姆· 米”、“欧姆一米”及“[欧姆)[米]”; 如密度单位kg/m3的名称应写为“千克每 立方米”,而不是“千克/立方米”。
37


2.物质的量浓度cB与当量粒子物质的量浓 度c(1/ZB)的关系: 在同一体系中 因此 c(H2SO 4 ) 0.05mol/L
1 c( H 2SO 4 ) 0.05mol/L 2
c(K MnO4 ) 0.02mol/L
1 c( KMnO 4 ) 0.1mol/L 5
38
1 c ( B) Z c ( B) Z
19




不要用已废除的量名称 不要随意改动标准化的量名称 相对原子量 相对分子量 质量百分数 体积百分数 描述混合物组成标度时,不要滥 用 “浓度”
不应将化学元素作为量符号使用

错误的表达 正确的表达
C3CH2OH : H2O=4:1 V(CH3CH2OH) : V (H2O) = 4 : 1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1.计量基础知识1.1计量学分类目前,在我国按专业可分为:长度(几何量)计量、力学计量、热工计量、电磁计量、无线电(电子学)计量、时间频率计量、声学计量、光学计量、化学计量和电离辐射计量。

即所谓的十大计量。

1.2计量的定义及特点1.2.1计量的定义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国际上没有对计量的定义,只有“测量(measurment)”的定义。

(测量-通过实验获得并合理赋予某量一个或多个量值的过程。

)(计量在企业的作用以及和检测的区别)1.2.2计量的特点1.2.2.1准确性准确性是计量的基本特点。

只有量值,而没有准确程度的结果不是计量(测量)结果。

也就是说,计量(测量)结果不但要给出被测量的量值,还应给出测量准确度(和测量不确定度),否则,计量(测量)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1.2.2.2一致性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采用任何方法、任何器具,以及任何人进行测量只要符合计量要求的条件,计量结果就应在给定的误差范围内一致。

这样就可以实现国际互认,免去大量的重复测量,从而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1.2.2.3法制性计量的社会性(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要求法制保障。

确保量值统一,不仅要靠技术手段,而且要有法律手段。

不但要有法律法规,还要有相应的机构来保证法律法规的执行。

国际上有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各国一般有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和法制实验室,美国有国家标准局和55个法制实验室,我国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是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叫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法制实验室叫做“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臵或依法授权的。

1.2.2.4溯源性溯源性的定义:通过一条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得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以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征。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任何量值都必须溯源到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或自然常数。

具有溯源性的测量才是有意义的。

量测基础知识几何量测量

量测基础知识几何量测量
如图红色标记部 分,精度要求高 且稳定性好的尺 寸φ50 -0.02/ -0.04作为基准。
形状方面(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仪、三次元、 影像机、圆度仪等。
0.4
0.2
量测基础知识——几何量测量
3.与量测相关的概念
➢ 检验
将测量结果与图纸上的技术要求(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进行对比,从而判 断零件是否合格或者超差多少的过程叫检验。通常不一定需要测出具体数值。
➢ 检定
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精度指标是否合乎该计量器具的检定规程的全部过程(检定的主要对象 是计量器具)。
b. 实际基准:根据设计基准而在零件上加工的起基准作用的实际要素。 实际基准要素是建立基准的基础,它存在形状误差。(如零件上的平表面、孔 表面等)。
量测基础知识——几何量测量
c.模拟基准:在加工和检测过程中用来建立基准并与实际基准相接触,且具有足够精度的实际表 面。(如一个平板,一个支撑,一根心棒)
2) 不符合阿贝原则所产生的误差是一次误差,标准尺(或主尺)与被测件距离L越大,误差越大, 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误差。
习题:下列哪些测量工具符合阿贝原则?哪些不符合?不符合的测量中应注意些什么?
游标卡尺、千分尺、高度规、量表、投影机、三坐标测量机(CMM)、推拉力计、万 能
角度规。
量测基础知识——几何量测量
量测基础知识——几何量测量
A.阿贝原理(Abbe Principle)
1890年德国人Erns Abbe提出:将被测物与标准尺沿测量轴线成直线排列,这就是阿贝原理。
量测基础知识——几何量测量
B.阿贝误差:
在检定和测试中,违反阿贝原则所产生的一次测量误差叫阿贝误差。
1) 符合阿贝原则所产生的误差是二次误差,即使测量时导轨的直线度有误差,此误差可完全忽略 不计。

计量基础知识

计量基础知识

计量基础知识1.计量的内容有哪些?计量的内容通常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计量单位与单位制:计量器具(或测量仪器),包括实现或实现计量单位的计量基准、计量标准与工作计量器具:量值传递与溯源,包括检定、校准、测试、检验与检测:物理常量、材料与物质特性的测定:测量不确定度、数据处理与测量理论及其方法:计量管理,包括计量保证与计量监督等。

2.计量是如何分类的?有何特点?计量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3类,分别代表计量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公益性三个方面。

计量的特点有: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

3.我国的计量法规体系是如何构成的?我国的计量法规体系由三部分组成: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国务院制定(或批准)的计量行政法规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计量法规:3)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计量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部门计量管理办法,县级以上人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地方计量管理办法。

4.计量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计量法的基本内容是: 1)计量立法宗旨 2)调整范围 3)计量单位制 4)计量器具管理 5)计量监督 6)计量授权 7)计量认证 8)计量纠纷的处理 9)计量法律责任5.什么叫校准?校准的依据是什么?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称为校准。

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对其通常应作统一规定,特殊情况下也可自行制定。

6.什么叫检定?检定的依据是什么?我国强制检定的范围有哪些?测量仪器的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全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检定具有法制怀,其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测量仪器。

检定的依据是按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

我国规定,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的工作计量器具,属国家强制检定的管理范围。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计量概述•计量单位与单位制•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计量法规与管理体系目•计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计量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录01计量概述计量的定义与分类计量的定义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关于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

计量的分类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计量可分为几何量计量、温度计量、力学计量、电磁学计量、光学计量、声学计量、化学计量和电离辐射计量等。

计量的发展历程古代计量古代人们使用各种自然物作为计量标准,如用手、脚等身体部位作为长度单位,用石块、贝壳等作为质量单位。

近代计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更为精确的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天平、秒表等,并建立了各种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

现代计量现代计量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如光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

通过精确的测量和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的尺寸、重量、硬度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保证产品质量国际贸易中需要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准确的测量结果,以确保公平交易和顺利结算。

促进国际贸易精确的测量结果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

推动科技发展计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医疗、环保、安全等,准确的计量结果可以维护社会公正和人民利益。

维护社会公正计量的意义与作用02计量单位与单位制计量单位的概念与分类计量单位的概念计量单位是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计量单位的分类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基本单位是根据物理量来定义的,导出单位则是基于基本单位通过公式推导出来的。

国际单位制(SI)的构成国际单位制(SI)的概念国际单位制(SI)是国际上统一的计量单位制,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批准并推荐使用。

国际单位制(SI)的构成SI由7个基本单位和一系列导出单位组成,涵盖了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等7个基本物理量。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概念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国家以法定的形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长度计量最全知识

长度计量最全知识

第一章长度计量概述第一节长度计量的任务和内容长度计量(又称几何量计量)是一项历史悠久、基础性很强的技术。

长度计量与人们生活、生产活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科学技术各个领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做衣服要用尺子量体裁衣,盖房要丈量土地;在工业生产中,长度计量是保证加工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保证装配的零部件和整机达到质量指标的技术手段;科学的进步更离不开长度计量,许多科学实验往往是通过长度计量来获得实验结果的。

如研究宏观世界,测量天体间距离;研究微观世界,测量分子结构等。

长度计量的重要任务是:研究和确定长度单位;研究建立和保存长度计量基准、标准;建立长度各项计量检定系统,组织量值传递,开展计量检定与修理,以保证量值的准确一致;研究新的长度计量测量方法和手段,确定测量准确度;应用新的科学技术理论,开拓长度计量的新领域。

长度计量按其测量对象来分,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长度尺寸——如端度、轴孔直径、坐标尺寸、线纹间尺寸、箱体结构尺寸等;(2)角度一如平面角(斜率等)、圆分度、空间位置角(如两轴交错的夹角)、锥度等;(3)表面形状和位置—平面度、直线度、圆度、垂直度、平行度等;(4)表面粗糙度(微观不平度)和波度;(5)齿轮。

螺纹、花键及各类加工刀具等的各种工程参量。

第二节长度计量的单位几何量表征物体的大小、长短、形状和位置,其基本参量是长度和角度。

长度的单位是“米”(m)。

角度量分为平面角和立体角,其单位分别为弧度(rad)和球面度(sr)。

“米”的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按SI规定,是在“米”前加十进制词头构成。

如常用单位有毫米(mm)、微米(μm)、千米(km)等。

平面角在日常应用中,保留使用以度(°)、[角]分(′)、[角]秒(″)为单位的60进制。

它们与弧度的换算关系为1°=(π/180)rad,1′=(π/10800)rad,L″=(π/648000)rad。

几何量测量

几何量测量

几何测量四要素任何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都包括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等四个方面,通常将它们统称为测量过程四要素。

被测对象的结构特征和测量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是指测量时所采用的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

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其真值的一致程度。

被测对象:包括长度、角度、形状、相对位置和表面粗糙度等。

就被测零件来说,应考虑到它的大小、重量、批量、精度要求、形状复杂程度和材料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

计量单位:是指用以定量表示同类量值的标准量。

我国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中,几何量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M),平面角的角度单位为弧度(rad)及度、分、秒。

机械制造中常用毫米作为计量单位,在精密测量中采用微米(μm)甚至纳米来计量。

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是指根据给定的测量原理,在实际测量中运用该测量原理和实际操作,以获得测量数据和测量结果。

测量精度:是指被测几何量的测量结果与其真值相一致的程度。

要测量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或大或小的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小,则测量精度高,测量误差大,则测量精度低。

技术测量工作是机器制造的眼睛,对保证产品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量仪质量的好坏,精度保持的情况,直接影响它的作用的发挥。

量仪质量由制造工厂保证,而量仪精度的保持,则是使用者的责任。

在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量具、量仪使用前,要将手上污垢清洗干净,保持量具、量仪外表的清洁和测量地点的整齐、清洁;2.操作前,一定要了解量仪的结构原理和性能,否则不得任意动手,以防破坏(在实验室,要经教师同意后,方可进行使用);3.操作要认真、细心,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

仪器的操作手柄或手轮应轻轻转动,锁紧机构不易用力过大,说话不要嘴对仪器,对金属表面不要任意用手去摸;4.仪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不得任意拆卸,必须按仪器结构原理仔细检查或送专门单位检查修理(学生实验时,仪器发生故障,由教师处理);5.仪器使用完毕后,一定要将手接触过的地方用纱布、棉花、汽油和绸布清洗干净,金属表面涂上防锈油,防止生锈(所用棉花、纱布、汽油、绸布和防锈油,都要经过检查合格后才能使用);清洗过程为:先用纱布或棉花擦去表面脏物——用沾上汽油的干净棉花擦洗表面——再用干净的绸布擦净表面汽油挥发物——涂上防锈油——盖上防尘布——整理工作现场;6.必须按期保养、鉴定量仪、量具,以保持量值的准确,对修复的量仪、量具必须经检查鉴定后,方可再使用。

第二章_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

第二章_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

原始信号转换为电量信号,具有放大、 滤波电路。
特点:精度高,测量信号经A/D转换后, 易于与计算机接口,实现测量和数据处 理的自动化。
如电感比较仪、圆度仪等。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学院 电感比较仪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学院
电感测量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图(a)是气隙式电感传感器,它 由线圈1、衔铁3、铁心2和测杆4 组成。铁心与衔铁之间有一个厚 度为的空气隙,仪器的测杆与衔 铁3连接在一起。当被测工件尺寸 发生变化时,引起测杆向上或向 下移动,使空气隙的厚度 也随之 改变。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学院
4. 示值范围 计量器具所能显示或指示的 被测几何量起始值到终止值的范围。
5. 测量范围 计量器具在允许误差限度内 所能测出的被测几何量的下限值到上 限值的范围。测量范围上限值与下限 值之差称为量程。
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的关系。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学院 机械式比较仪
1. 被测对象:本课程主要是几何量,即长度、 角度、形状、位置、表面粗糙度以及齿轮 等零件的几何参数;
2. 测量单位:我国法定计量单位,长度为米, 角度为弧度和度、分、秒。
3. 测量方法:测量时采用的测量原理、测量 器具和测量条件的总和。
4. 测量精度:测量结果与被测真值一致的程 度。反义词为测量误差。测量误差大,测 量精度低,测量误差小,测量精度高。
8. 修正值 为消除或减小系统误差,用代数法加到 测量结果上的数值。其大小与示值误差绝对值相 等,符号相反。
9. 测量重复性 相同测量条件,对同一被测几何量 多次测量,各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通常以测量 重复性误差的极限值表示。
10. 不确定度 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几何量 量值不能确定的程度。表征测量结果的分散性。

小学数学几何+基础知识点汇总【精品】

小学数学几何+基础知识点汇总【精品】

1-6年级数学几何问题(一)图形的认识、测量量的计量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平顷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100)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八。

、体积单位:(1000)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九、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十、质量单位: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位单的名数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吨:t 千克:kg 克:g 升:l 毫升:ml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一、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把线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

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无短关。

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三、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1吨=1000千克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世纪、年、季度、月、旬、十二、时间单位:(60)1世纪=100年 1年=4个季度 1个月=3旬小月=30天 闰年二月=29天1小时=60分1千克=1000克日、时、分、秒。

第5讲:几何量测量基础

第5讲:几何量测量基础
第5讲:几何量测量基础
潍坊学院 王长春
几何量测量的有关知识
一、测量的基本概念 二、量值传递 三、量块的有关知识 四、计量器具及其技术指标 五、测量方法及分类
一、测量的基本概念
1、测量的定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狭义上:
测量
指将被测量与作为测量单位的标准 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量值 的实验过程。
测量的基本概念
广义上
2) 按测量结果的读数值不同分类
(1) 绝对测量 从测量器具上直接得到被测参数的整个量 值的测量。例如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轴径值。 (2) 相对测量 将被测量和与其量值只有微小差别的同一种 已知量(一般为测量标准量)相比较,得到被测量与已知 量的相对偏差。例如比较仪用量块调零后,测量轴的直 径,比较仪的示值就是量块与轴径的量值之差。 相对测量时,对仪器示值范围的要求比较小,因而能提高仪 器的测量精度。若已知量(标准量)与被测量的材质相同 时,因偏离标准温度(20℃)及测量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要比绝对测量法小得多。
(10)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 被测几何量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直接反 映测量结果的置信度
五、测量方法及其分类
测量方法是指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测量器具 和测量条件的总和。 1) 按所测得的量(参数)是否为欲测之量分类
(1) 直接测量 从测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得到欲测 之量的数值或对标准值的偏差。例如用游标 卡尺测量外圆直径,比较仪测量长度尺寸等。 (2) 间接测量 先测出与欲测之量有一定函数关系 的相关量,然后按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求得欲测 之量的测量结果。例如用“弦高法”测量大尺寸 圆柱体的直径
6) 按被测工件在测量时所处状态分类 (1) 静态测量 测量时被测件表面与测量器具测头 处于静止状态。例如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等。 (2) 动态测量 测量时被测零件表面与测量器具测 头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或测量过程是模拟零件在 工作或加工时的运动状态,它能反映生产过程中 被测参数的变化过程。例如用电动轮廓仪测量表 面粗糙度等。

几何量计量基础知识

几何量计量基础知识

五、发展简史:
1.长度单位发展史
在古代,人类为了测量田地等就已经进行长度测量,最初是 以人的手、足等作为长度的单位。
但人的手、足大小不一,在商品交换中遇到了困难,于是便 出现了以物体作为测量单位,如公元前2400年出现的古埃及 腕尺,中国商朝出现的象牙尺和公元九年制造的新莽铜卡尺 等;以较稳定的自然物作为测量单位,如我国汉代的“黑 黍”,英国1305年用麦粒。
长度单位经历了多次演变后,1496年和1760年,英国开始 采用端面和线纹的码基准尺作为长度基准。1789年法国提出 建立米制,1799年制成阿希夫米尺。
(4)三个米定义
五、发展简史: 1.长度单位发展史
在古代,人类为了测量田地等就已经进行长度测量,最初是以人的手、 足等作为长度的单位。但人的手、足大小不一,在商品交换中遇到了 困难,于是便出现了以物体作为测量单位,如公元前2400年出现的 古埃及腕尺,中国商朝出现的象牙尺和公元九年制造的新莽铜卡尺等。
二、测量过程
1.测量的基本方程式 测量就是将被测量与一个作为测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以求其比值的过程。可用一个基本公式来表示,即 L=Ku
式中 L—被测长度(被测量); u—长度单位(标准量); K—比值。
上式称为测量的基本方程式。 这里所指的长度是广义的,这个“长度”包括长度值(线
值)、角度,以及被测几何形体表面的形状、位置和粗糙 度等各种形式的几何量。
它的测量效率高,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适宜在车间使用,但其示值范围 小,阻碍了它的发展。
(4)应用电学原理测长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
首先出现的是应用电感原理的测微仪。后来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学原 理的测长技术发展很快。它可以把微小误差放大到100万倍,并且电子线 路还能实现各种演算和自动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的测量方法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大油罐): 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量块): 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棉线) 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曲轴)
手动测量和自动测量
工序测量(现场、机床自测)和终结测量 主动测量(也叫在线测量)和被动测量。
基本的测量方法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大油罐):
直接测量是将被测长度与已知长度直接比较,从而得出 所需的测量结果,是常用的测量方法。
形状和位臵误差是零件制造误差的组成部分,可以影响到零
件的功能和装配互换性。 按形位公差的国家标准,形状误差包括直线度、平直度、圆 度、圆柱度、线轮廓度、表轮廓度6个项目。位臵误差包含 平形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位臵度、圆 跳动和全跳动8个项目。 螺纹的测量:单项、综合 其他几何尺寸的测量:内外尺寸、交点尺寸、光滑极限量

环 规
电子塞规
塞 规
莫氏圆锥量规
7:24 圆锥量规
齿轮测量
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齿轮的制造精度直
接影响齿轮传动的准确性、工作平稳性和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根据不同的测量目的,可将测量的测量方法分为单项测量、综 合测量和整体测量。
单项测量是测量齿轮的某些单项参数,如齿形误差、齿向误差、
和定位。
五、发展简史:
1.长度单位发展史
在古代,人类为了测量田地等就已经进行长度测量,最初是 以人的手、足等作为长度的单位。 但人的手、足大小不一,在商品交换中遇到了困难,于是便 出现了以物体作为测量单位,如公元前2400年出现的古埃及 腕尺,中国商朝出现的象牙尺和公元九年制造的新莽铜卡尺 等;以较稳定的自然物作为测量单位,如我国汉代的“黑 黍”,英国1305年用麦粒。 长度单位经历了多次演变后,1496年和1760年,英国开始采 用端面和线纹的码基准尺作为长度基准。1789年法国提出建 立米制,1799年制成阿希夫米尺。 (4)三个米定义
计量单位及其基准,标准的建立、保存和使用;
测量方法和计量器具,测量准确度; 观测者进行测量的能力以及计量法制和管理等; 也研究物理常数和标准物质,材料特性的准确测定。
计量学所表现的具体方式:测量、测试、检验、检定等, 主要表现方式是测量 。 问1.你认为测量、测试、检验、检定、比对这5个概念有 何不同?
(1)在机械制造业中最早应用的是机械原理的测长技术。
如公元前1400年,中国出现象牙尺; 公元9年,中国制出新莽卡尺;1631年发明游标细分原理;
18世纪中叶,人们已应用螺纹放大原理进行长度测量。
1848年,法国的帕尔默发明外径千分尺。 1890年,美国的艾姆斯制成百分表和千分表。
机械测长技术迄今仍是工业测量中的基本测量技术之一,它能达到很高 的精确度。
从宏观向微观发展; 从静态计测向动态计测发展; 向测量特大、特小、极强、极弱、超高、超低等极端情况的两端发 展; 逐步用现代化的自动检测、信号转换、电测技术加上微处理器或微 型计算机取代容易造成人为误差的单凭手和眼操作、观察和计算的 落后技术,实现测量-处理-控制一体化。
根据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要求以及精密测试技术自身的发展 规律,预计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发展。 1.不断应用新的物理原理及新的技术成就
(2)测量单位和标准量
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角度单位; 体现形式:在测量过程中,测量单位必需以物质形式来体现。 能体现测量单位和标准量的物质形式有光波波长、精密量块、 线纹尺、各种圆分度盘等。
(3)测量方法 完成测量任务所用的方法、量具或器具,及测量条件 (含标准器、接触方式、定位方法、环境条件等)的总和。
(2)应用光学原理的测长技术也出现较早。
19世纪末出现立式测长仪,20世纪20年代前后已应用自准直、望远镜、 显微镜和光波干涉等原理测长,使工业测量进入不接触测量领域,解决了 一些小型复杂形状工件,例如螺纹的几何参数、样板的轮廓尺寸和大型工 件的直线度、同轴度等形状和位臵误差的测量问题。
(3)气动原理的测长技术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
三、几何量计量的任务:
1、研究确定长度单位的定义
2、研究建立、保存长度的基准和标准:
定义的复现与实物化
3、组织长度量值传递,开展计量器具检定、修理,确保量 值准确、一致。 过程:从单位-产品 渠道:量传; 载体:计量器具;
内容:检定、修理;
密测试。
从发展的角度和工程的角度看
目的:
4、研究新的计量测试方法、新的计量器具、开展几何量精
龙门式机床的测量
百分比较仪 千分比较仪
双面百分表
杠杆百(千)分表
数显百(千)分表
经纬仪类仪器
纬仪可用来测量空间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之间的水平
角,也可测量空间目标至水平面之间的垂直角。
经纬仪类仪器是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工 作中广泛使用的精密仪器,测绘部门使用最广,在军工
生产或机械制造部门,通常用于大型工件、设备的安装
纳米测量
5.高灵敏、高分辨率、小型化、集成化。 如,将光谱仪集成到一块电路板上。 6.标准化 7.测量尺寸继续向着两个极端发展 8.实现各种溯源的要求 (1)自标定、自校准 (2)现场直接标定
(3)纳米溯源
9.围绕微型机械设计理论开展的测试、理论分析工作
§1—3
测量的基本概念
(1)新型塞曼双折射双频激光器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双频干涉仪的测量 速度; (2)基于He-Ne激光腔镜移动中两偏振光相互竞争原理实现自定标位移传 感器等。 (3)视觉测试技术应用
2.高精度:
如微电子工业中要求10nm量级的定位精度,同时晶片尺寸还在增大, 达到300mm ,这意味着测量定位系统的精度要优于3×10-8,相应的激 光稳频精度应该是1×(10-8~10-9)数量级。
(5)60年代中期以后,逐步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
电子计算机具有自动修正误差、自动控制和高速数据处理的新的途径,因而在长度测量中应用得 越来越广泛。
(6)现代测量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精密机械、光、电和电子计 算机等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技术。
六.几何量计量与测试技术发展趋势 总体上,现代的计量测试科学技术将
2.测量:是指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实验的过程。
3.测试:是指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也可以理解为试验和测量 的全过程。 通常不一定要求测出具体值。检验的主要对象是工件。
4.检验:是判断被测物理量是否合格(在规定范围内)的过程,
5.检定: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准确度、稳定度、灵敏
度等),并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检定的主要 对象是计量器具。
3.高速度:
因为加工机械的运动速度已经提高到1m/s以上.20世纪80年代以前
开发研制的仪器已经赶不上需要。如惠普公司的干涉仪市场被英国雷尼 绍公司抢占的比例很大,就是因为后者的速度达到1m/s。
4.测量方式向多样化发展
(1)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在制造现场中的应用。 (2)积木式、组合式测量方法。 (3)便携式测量仪器。 (4)虚拟仪器。 (5)智能结构。
这些空间坐标值既可以是一维的,也可以是二维和三维的坐标 值。 几何量量仪 几何量仪器是利用机械、光学、电学、气动或其他原理将被 测量转换为可直接观测的指示值或等效信息的器具。
按原理可以分为机械量仪、光学量仪、气动量仪、电动量仪。 任何一台量仪仪器都包含一个重要部件既基准部件,它是决定 几何量仪仪器准确度的主要环节,如精密丝杠、光栅尺、度盘、 激光器等。
五、发展简史: 1.长度单位发展史
足等作为长度的单位。但人的手、足大小不一,在商品交换中遇到了
在古代,人类为了测量田地等就已经进行长度测量,最初是以人的手、
困难,于是便出现了以物体作为测量单位,如公元前2400年出现的
长度单位经历了多次演变后,1496年和1760年,英国开始采用端面
古埃及腕尺,中国商朝出现的象牙尺和公元九年制造的新莽铜卡尺等。
§1—1几何量计量简介
一、什么是几何量计量:
几何量计量又称长度计量,是对各种物体的几何尺寸和几何 形状的测量,以及为使几何量量值的准确和统一而必须进行
的计量工作。
任何一个物体都是由若干个实际表面所形成的几何实体,几 何量是表征物体的大小、长短、形状和位置等几何特征的量。
二、几何量计量的地位和作业:
周节和周节累计误差等,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可反映出引
起误差的工艺因数。 综合误差是指单面啮合综合测量和双面啮合综合测量,可以高 效率地评定齿轮传动的工作质量。 整体测量是将每个齿的齿形误差以及各齿的相互位臵误差用 整体误差曲线图形反映出来,可确切分析各单项误差的影响
坐标测量
坐标测量是一种用于测量零件或部件的几何尺寸、形状和相 互位臵的测量方法,通过测量空间任意的点、线、面以及相互 位臵,获得被测量几何型面上各测点的几何坐标尺寸,再由这 些点的坐标值经过数学运算求出被测零部件的几何尺寸和形 状位臵误差。
6.比对: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同类基准、标准
或工作用计量器具之间的量值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测量过程
1.测量的基本方程式 测量就是将被测量与一个作为测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以求其比值的过程。可用一个基本公式来表示,即 L=Ku 式中 L—被测长度(被测量);
u—长度单位(标准量);
本节主要内容
一、与测量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1、计量学及其研究的内容 2、计量的具体表现方式:
二、测量过程
1、测量的基本方程式
2.测量过程四要素: 测量对象和被测量
测量单位和标准量
测量方法 测量精度
一、与测量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1.计量学:研究测量,保证量值统一和准确的一门科学。 计量学研究的内容:
间接测量的测量结果是通过测量与被测长度有一定函数
几何量计量为十大计量之一(几何量、力学、热工、电磁、 无线电、时间频率、声学、光学、化学、电离辐射) 最先形成并发展的一个计量技术领域(发展最早、占有的比 重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